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土地制度是怎么来的

印度土地制度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22-09-23 01:55:33

㈠ 印度的国土是怎么一步步扩张到喜马拉雅山脉的

可以说,印度的国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扩张到喜马拉雅山脉,进入喜马拉雅山脉的四块地方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功劳。可以说在印度领土上,英国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次大陆从没有被统一过,即使在莫卧儿王朝最强大的时候,南方还有很多邦是独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无论是人种、文化、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不过英国人到来之后,他们都被英国占领了,就这样在英国统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实现了第一次的统一。不仅如此,英国还不断向北扩张。印度之所以能够进入到喜马拉雅山脉,都是英国统治时的功劳。

印度在摆脱几千年的被奴役命运后,继承了英帝国时期的领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暴发户。也继承了英帝国对领土的狂热追求,虽然实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数十年内通过威逼、胁迫、战争等手段一步一步蚕食周边地图,到今天为止俨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南亚大国。中国崛起的同时也许警惕我们的邻居印度,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两个大国之间直接接壤,没有任何缓存带,存在领土争端,潜在战争因素已经埋下。

㈡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来的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就已经形成并确立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对所有的印度等级制度都称作为种姓制度,玄奘翻译为族姓制度,而在西方,将这种制度称之为喀斯特制度。

瓦尔纳制度形成以后,各个阶层就由家庭出身定了下来,每个阶层世代都从事规定的职业,而各个瓦尔纳之间也禁止通婚,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讲并没有社会上升的途径。制度的形成的原因,正是在于新兴的贵族希望确立一定的机制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以及剥削地位。同时也是早期部落向国家过渡的表现。

㈢ 印度是如何产生的

公元前3000年以前印度存在过一种有读写体系的城市文化,并且持续到公元前2000年。这就是所谓的古印度河文明。人们对该时期的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发现的城市遗址主要集中在今拉贾斯坦的卡利班甘、巴基斯坦旁遮普的哈拉帕和印度河下游的莫亨焦-达罗三处。三地共有近200个同一时代的较小城镇或村庄的遗址,这些遗址都紧靠于印度河及其支流,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很高。
人们找到了古印度河文明留下的刻在泥板和印章上的300多个不同符号。但即使经过几代密码专家和语言学家的努力至今仍未破译。从语言上看,他们可能是当今南部印度居民的部分祖先。
古印度河文明衰败的原因推测为河流改道、匪帮劫掠、过度开发(?)、干旱导致的土地盐碱化等等导致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的衰败。
古印度河文明崩溃后,印度北方在几百年里不断遭受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入侵,尽管他们与本土居民通婚,但从此他们逐渐成了印度北方的优势民族。
与生活在阿拉伯沙漠中的闪族人遥遥相对的是住在北方的另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往来于里海和多瑙河(Danube)间的草原上,这就是后来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的祖先。因为他们的语言同属雅利安一系,所以通常也称为雅利安族。约于公元前1800年后雅利安人便开始一波一波地向东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几处山口进入印度。他们操一种早期形式的梵语,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㈣ 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呢

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一个十分独特而影响深远的社会制度,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处不在,从吠陀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和印度文明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比王朝的统治还要坚固。

种姓制度的产生

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般认为,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前,他们内部就有三种人:一种称为婆罗门,他们是掌管祭祀的祭司以及有学问的师父;另一种是从事征战的武士,称为刹帝利;还有一种是吠舍,从事农牧和手工业。这三种人本来是平等的,而且可以互相变换,婆罗门可以当武士,也可以种地;三者之间可以通婚。最初,这种以分工不同为特征的社会集团,还不能称为种姓制度,至多是它的萌芽状态。

待到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许多当地居民,并把他们沦为奴隶之后,被征服者构成了第四部分人,被蔑称为“首陀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随着社会的变迁,奴隶的地位也有些变化,有的成了自由民,耕种少量土地,但依然被认为是下等人、贱民。他们的身体乃至影子不准碰到上等人,所以又叫“不可接触者”。

在梵文中,种姓叫作“瓦尔那”,它的意思是“颜色”。专家们认为,这反映了皮肤白皙的雅利安人对皮肤黝黑的当地人的鄙视。所以,这既包涵阶级压迫意识,也具有种族歧视的内容。

随着雅利安人在次大陆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和不可动摇,种姓制度已形成极为森严且千古不变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为了使这种制度合法化,为了使首陀罗驯服顺从,除了武力外,还借用了神的威力。古印度人的祭司们在《梨俱吠陀》、《原人歌》给世人描绘了四个种姓选出的现由:

当众神把普鲁沙分割,他们割了多少份?他的嘴是什么?他的手臂叫做什么?他的腿和脚被赋予什么名称?他的口是婆罗门,他的双臂变成了刹帝利,他的腿成为吠舍,而从他的脚上生出首陀罗。

在古印度,人们认为,在一个人的身上,最洁净神圣的部位是口,它既是食物的入口,又是赞歌的出口,婆罗门的工作是用口,自然而然地生于神口的婆罗门也是最神圣的、等级最高的姓。而生于臂的刹帝利位置比婆罗门低,应从事作战或治理国家的工作,属于第二种姓。生于腿的吠舍因有不洁的俗气,所以应终身辛勤工作,以养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较低的第三种姓。至于首陀罗,由于生于肮脏的脚,因而是不洁的、低下的,理所应当地该恭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务,是第四种姓,是最低下的,不可接触的姓。

古印度四个种姓阶级(由上至下: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㈤ 印度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一批不明来路的雅利安人进入了印度区域。很快他们发现自己跟当地人长得不一样,当地人黑皮肤、低鼻子、说着他们听不懂的“邪恶语言”,而他们自己是白皮肤高鼻子“高贵的人”。

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其中也有人富有起来,成为高利贷者。吠舍是平民,没有政治上的特权,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不过吠舍还是雅利安人氏族部落公社的成员,他们可以参加公社的宗教仪礼,因而和婆罗门、刹帝利同样属于“再生族”。也就是有两次生命。

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Sudra)。他们不在雅利安人公社以内。首陀罗的大部也是非雅利安人,但其中也有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首陀罗不能参加宗教礼仪,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因此与前三个瓦尔那的再生族不同,他们是非再生族。因此他们也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各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料,沦为雇工,有人甚至沦为奴隶。首陀罗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

瓦尔那制度形成以后,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都由其家庭出身来决定,各个瓦尔那的人都世代地从事规定的职业,不能任意改变。各个瓦尔那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实际生活中,瓦尔那地位较高的男子娶地位较低的女子为妾是被允许的,但严格禁止瓦尔那地位较低的男子

娶地位较高的女子为妻。不同瓦尔那的人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高等瓦尔那的人伤害了低等瓦尔那的人,处罚甚轻;在相反的情况下,处罚就会非常严重。

㈥ 印度的封建化过程(在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自由农民农奴化等方面)

  1. 政治制度:由奴隶制政治体制转变为封建集权政治体制。

  2. 土地制度:由公有制转化为私人制。

  3. 自由农民农奴化:奴隶社会的自由小农转变为农奴。

㈦ 印度封建制度从什么时候形成的

公元前 187年孔雀帝国灭亡后,外族不断入侵,其间300多年的史实模糊不清,直至公元4世纪时“笈多帝国”建立后,标志着印度封建社会已基本形成。

㈧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古印度四个种姓阶级(由上至下: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呢?一般认为,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前,他们内部就有三种人:一种称为婆罗门,他们是掌管祭祀的祭司以及有学问的师父;另一种是从事征战的武士,称为刹帝利;还有一种是吠舍,从事农牧和手工业。这三种人本来是平等的,而且可以互相变换,婆罗门可以当武士,也可以种地;三者之间可以通婚。最初,这种以分工不同为特征的社会集团,还不能称为种姓制度,至多是它的萌芽状态。

待到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许多当地居民,并把他们沦为奴隶之后,被征服者构成了第四部分人,被蔑称为“首陀罗”,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随着社会的变迁,奴隶的地位也有些变化,有的成了自由民,耕种少量土地,但依然被认为是下等人、贱民。他们的身体乃至影子不准碰到上等人,所以又叫“不可接触者”。

在梵文中,种姓叫作“瓦尔那”,它的意思是“颜色”。专家们认为,这反映了皮肤白皙的雅利安人对皮肤黝黑的当地人的鄙视。所以,这既包涵阶级压迫意识,也具有种族歧视的内容。

随着雅利安人在次大陆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和不可动摇,种姓制度已形成极为森严且千古不变的社会等级制度。婆罗门为了使这种制度合法化,为了使首陀罗驯服顺从,除了武力外,还借用了神的威力。古印度人的祭司们在《梨俱吠陀》、《原人歌》给世人描绘了四个种姓选出的现由:当众神把普鲁沙分割,

他们割了多少份?

他的嘴是什么?

他的手臂叫做什么?

他的腿和脚被赋予什么名称?

他的口是婆罗门,

他的双臂变成了刹帝利,

他的腿成为吠舍,

而从他的脚上生出首陀罗。

在古印度,人们认为,在一个人的身上,最洁净神圣的部位是口,它既是食物的入口,又是赞歌的出口,婆罗门的工作是用口,自然而然地生于神口的婆罗门也是最神圣的、等级最高的姓。而生于臂的刹帝利位置比婆罗门低,应从事作战或治理国家的工作,属于第二种姓。生于腿的吠舍因有不洁的俗气,所以应终身辛勤工作,以养活婆罗门和刹帝利,属于较低的第三种姓。至于首陀罗,由于生于肮脏的脚,因而是不洁的、低下的,理所应当地该恭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务,是第四种姓,是最低下的,不可接触的姓。

㈨ 印度为什么要经过土地革命才能实现独立

度的土地制度翻版了英国做法。1793年英国殖民者将柴明达尔制度在印度推行。英国人的做法是,把一大片土地交给包税人柴明达尔。这样一操作,包税人就变成了实际的土地所有者。

英国殖民政府要求包税人向其缴纳规定的地租。包税人就变成了殖民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中间人。包税人为了完成殖民政府下达的上缴要求,并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就想尽办法地从农民身上榨取地租。

印度独立后,土地改革第一项就是要求各邦废除柴明达尔制度,取消中间人环节,让国家和农民直接发生联系。按理说,少了一层中间环节,对农民是重大利好政策。

㈩ 印度耕作制度怎样

印度的工作制度和我们中国的差不多,不过印度农业发展有利条件非常多,因为印度那个地方属于热带地区,光热水比较充足,所以他们的农业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就是由于印度的农业发展比较快,所以印度它整体也是比较落后的,它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能力不行。


由于印度他们那边天气比较热,虫害也比较多,这一方面也会让农产品稍微有点减量,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没有叙利亚那边发展的快,印度应该多向其他国家好好的学习一下,让智能化农业发展更快一些。

阅读全文

与印度土地制度是怎么来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中型公司注册资本多少钱 浏览:505
旅游去迪拜和意大利哪里好玩 浏览:624
印度普通大米口感如何 浏览:720
伊朗签订条约意味什么 浏览:88
印尼插头转换器怎么用 浏览:958
伊朗人用什么手机好 浏览:430
英国银行存款多少 浏览:285
中国物流大公司有哪些公司 浏览:784
越南美女要多少人民币彩礼 浏览:228
骆家辉老家在中国哪里 浏览:810
伊朗卖出的石油多少钱一升 浏览:881
西安至越南火车票多少钱 浏览:715
去越南买什么纪念品 浏览:244
到越南旅游可买什么 浏览:586
越南紫檀和印度有什么区别 浏览:397
小米11u在越南多少钱 浏览:636
越南干货市场在哪里 浏览:613
伊朗跟印度哪个发达 浏览:320
中国重名景区有哪些 浏览:840
越南为什么冷热不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