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牡蛎肉怎么做好吃
食材
主料:生蚝500g
辅料:油适量 盐适量 柠檬汁适量 白菜适量 蒜米适量 生抽适量 小葱适量
步骤
1.生蚝肉在壳内翘出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备用。
2.用牙刷把蚝壳刷洗干净。
3.沥干水分的蚝肉加入挤入少许柠檬汁腌制一下。
4.炒锅内热油爆香蒜米后炒一下切断的白菜,放少许盐和生抽调和均匀即可关火盛出备用。
5.蒜米切碎放入食用油、生抽、少许盐备用。
6.把沥干水分的蚝壳摆放在烤盘内,在蚝壳上铺一层炒好的白菜。
7.再在每个蚝壳上放一只蚝。
8.之前调和味道的蒜米浇在蚝肉上面。
9.放入预热200度的烤箱烤10分钟。
10.从烤箱烤好的蚝上层撒一层小葱花即可食用。
小贴士
1.在烤箱内烤制时间的多少依蚝的大小而定,大点的可以烤久一点,小点就可以适当缩短时间,而且喜欢吃肉质比较嫩的话也不需烤制太久。
2.烤熟的蚝要尽快食用,热着比较好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② 牡蛎怎么吃最有营养最好吃
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牡蛎蒸米饭
‘原料’:牡蛎、酱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葱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把饭做得干一点,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熟后加佐料拌饭吃。
③ 牡蛎(生蚝)可以怎么吃
牡蛎是烟台的特色小海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牡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锌……带壳子的鲜牡蛎烟台现在6元一斤,物美价廉,很受欢迎哦!
我是一个爱吃牡蛎的吃货,给大家介绍几种牡蛎的吃法。
先来介绍一个非常简单的:
1,鲜牡蛎,外壳用刷子,刻刀刷洗,用水冲洗干净;
2,锅里加少许水,牡蛎放进去,盖上盖子,烧开,大约2分钟,牡蛎壳子就张开了,张开就好啦,这时候最鲜嫩,煮久了,牡蛎肉就会又老又硬,不好吃了。
下面图片是俺家昨天的午餐,牡蛎肥美鲜嫩,全家人都爱吃……
炭烤生蚝
上面那种吃法常见于夜宵档,那么这种吃法就是烧烤档的最爱了。用最原始的烹饪手法,碰撞出最美味的食品,只需一些蒜蓉,加上丝丝的辣椒,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吃过一次,便让人流连忘返。
牡蛎的吃法,还有很多,一时说不完。
④ 牡蛎(生蚝)可以怎么吃
牡蛎是一种软体动物,而且它是一种高营养的水产食材,能滋阴壮阳,也能延缓衰老,但它平时应该怎么吃呢?想了解牡蛎怎么做最好吃,想知道它的具体做法,可以看看下面我对它吃法技巧的具体介绍。
⑤ 海蛎肉怎么做好吃
海蛎子怎么做好吃,渔民告诉你答案
生蚝又叫海蛎子,在高级餐厅里不难看到它的身影,通过精致的烹饪与高级的加工,小小的海蛎子身价倍增,但是老渔民要告诉你,越是天然的食物,烹饪方式越简单越能品尝出原始的鲜美口感,海蛎子也一样。
生蚝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必需的 8 种氨基酸,还有糖元、牛磺酸、谷胱甘酸、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D、维生素 E、岩藻糖及铜、锌、锰、钡、磷、钙、镁、铝、氧化铁和有机质。海蛎子特别适合熬汤,煮面,乳白色的浓汤鲜咸中还带着一丝丝甘甜,实在是美味至极。
⑥ 牡蛎(肉)怎么吃最好
牡蛎生吃的确是最美味的,但是对牡蛎的要求很高,要绝对的干净和新鲜,吃的时候用可以加柠檬汁和tabasco,喜欢的话也可以加点番茄酱。
但是生吃的话鉴于中国人不是都受得了,所以推荐以下几种做法:
1. 粤式餐厅里有一种做法,姜葱铁板酱爆牡蛎,如果在家里做的话,先把姜葱爆香,然后加入牡蛎和你喜欢的酱料,然后迅速翻炒就可以上碟了,很简单,美味爽口。
2. 炭烧,家里做的话可以倒蒜蓉生油放进微波炉里面烤,味道虽然没有炭烧香,但是较清新怡人,比较健康。
3. 有一种潮州做法,把牡蛎做成汤菜,选择芥菜或芥兰,切片生炒,牡蛎放生油、姜末、胡椒、料酒腌制,放入炒好的菜中加水焖熟即可。
另外下面写几种详细的做法:
一、牡蛎蒸米饭
‘原料’:牡蛎、酱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葱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把饭做得干一点,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熟后加佐料拌饭吃。
二、皮蛋牡蛎粥
【来源】 民间药膳方
【用料】 皮蛋2个,鲜牡蛎肉100克,粳米100克,葱花、油、鱼露适量。
【制作】 将皮蛋去除泥料及外壳,每个切成12等份,牡蛎肉洗净。把粳米淘洗干净,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蛎肉、葱花、鱼露、油适量调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连用5天。
【功效】 滋阴、降火、美容。适用于操劳、熬夜过度之阴虚燥热、神疲、面色无华者。
三、树子蒸牡蛎
材料用量:
原料:牡蛎200克、豆腐1小块、蒜末1大匙、姜末1茶匙、辣椒末少许、葱花1大匙 辅料:树子(破布子)1大匙、豆豉1大匙、糖1/4茶匙、浅色酱油1大匙、香油1茶匙、色拉油1茶匙
制作方法:
1、牡蛎抓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后,铺在豆腐丁上。豆腐切成小块,铺在盘中。
2、将豆豉剁数刀(不要太碎),加上其余的调味料拌匀,平铺在牡蛎豆腐上,并撒下蒜末、姜末和辣椒末,上蒸锅用大火蒸8分钟后,再撒下葱花,续蒸30秒后,迅速起锅即可食用。
四、牡蛎煲鹌鹑
(1)鹌鹑洗净后从胸部用刀剖开,放在清水内浸去血水,同猪排一起焯水待用。
(2)干牡蛎用开水烫洗干净,同鹌鹑、猪排一起放进锅内,加入清汤用小火煲约40分钟至鹌鹑熟烂,待汤色灰白时下入精盐、味精调好口味即可。
⑦ 牡蛎(生蚝)都可以怎么吃
生蚝可以这样做,比较好吃:蒜蓉烤生蚝食材:生蚝8个,蒜1个,胡椒粉适量,辣椒4条,柠檬汁少许具体做法:生蚝肉壳分离后,蚝肉用胡椒粉、盐,再挤几滴柠檬汁腌制一会,蒜切成蓉,辣椒剁碎,锅内热油,下蒜蓉辣椒爆香,加少许盐提味,将腌制好的蚝肉放入洗净的蚝壳内,将调制好的蒜蓉铺在蚝肉上面。摆放好在盘内,用锡纸垫平,防止汁流出来,放入烤炉中层,上下火200° ,15分钟即可。牡蛎(生蚝)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从水中捞出来生吃,也可以直接放在水中煮着吃,也可以将牡蛎开壳之后放在炭火上烤着吃,加入蒜泥放入锅中蒸着吃,也可以将牡蛎肉剥出来炒着吃或者做汤吃或者裹上面糊炸着吃。新鲜的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有个烤着吃,电算能力的很好,还可以做成某粒罐头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补品药片,毕竟毛利还是挺有用的。新鲜的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有个烤着吃,电算能力的很好,还可以做成某粒罐头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补品药片,毕竟毛利还是挺有用的。新鲜的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有个烤着吃,电算能力的很好,还可以做成某粒罐头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补品药片,毕竟毛利还是挺有用的。新鲜的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有个烤着吃,电算能力的很好,还可以做成某粒罐头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补品药片,毕竟毛利还是挺有用的。新鲜的可以直接生吃,还可以有个烤着吃,电算能力的很好,还可以做成某粒罐头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补品药片,毕竟毛利还是挺有用的。
⑧ 牡蛎怎么吃最有营养最好吃 牡蛎什么部位不能吃
牡蛎怎么吃最有营养最好吃
牡蛎有许多食用方法。
鲜牡蛎肉通常有清蒸、鲜炸、生炒、炒蛋、煎蚝饼、串鲜蚝肉和煮汤等多种。
牡蛎通常也可以生食,生食主要是用预先去壳如果新鲜的牡蛎,但是鲜美程度不如未去壳的牡蛎。不过牡蛎在没有打开之前是不可能判断其新鲜度的,千万注意不要食用肉质松弛、形状干瘪的牡蛎,烹饪前应将其放在干净且新鲜的清水中,可把体内的脏污吐掉。
牡蛎肉很不耐煮,哪怕时间长一点都很容易呈糊状而且咀嚼不烂。通常煮的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只要牡蛎肉边缘开始发皱时就应从水中捞出。
牡蛎可原味食用或蘸以些许柠檬汁或胡椒;烤牡蛎香酥可口,做法简单,还能够强筋健骨;配以适当调料清蒸,可保持原汁原味儿;若食软炸鲜蚝,可将蚝肉加入少许黄酒略腌,然后将蚝肉蘸上面糊,用油锅煎至金黄色,以蘸油、醋佐食;吃火锅时,可用竹签将牡蛎肉串起来,放入沸汤滚一分钟左右取出便可食用;若配以肉块姜丝煮汤,煮出的汤白似牛奶,鲜美可口。
牡蛎肉亦可加工成干品,称为蚝豉。若把鲜牡蛎肉及汁液一起煮熟晒干或烘干后便成为熟蚝豉。若要保持全味则不煮,将牡蛎肉直接晒干,便成为有名的生晒蚝豉。牡蛎还可以制成罐头,这样可以打开即食。蚝豉食用方法也各式各样。
牡蛎什么部位不能吃
所有部位都能吃。
牡蛎的功效主要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
牡蛎的营养价值
1.牡蛎提取物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高血脂病人的血脂和血中TXA2含量,有利于胰岛素分泌和利用,又能使恶性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增强,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
2.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这也是防治孕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良药;
3.所含的丰富微量元素和糖元,对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矫治孕妇贫血和对孕妇的体力恢复均有好处;
4.牡蛎又是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钙的吸收;
5.牡蛎还含有维生素B12,这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维生素B12中的钻元素是预防恶性贫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牡蛎又具有活跃造血功能的作用;
6.牡蛎中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以除去体内的有毒物质,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
7.每百克的牡蛎,锌元素高达13.2毫克,男性每天食用一个就可以满足身体对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