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归纳日本 澳大利亚 巴西 美国 俄罗斯 印度的地理知识点
1、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首都是东京。 2、多山的地形:
�7�6、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7�7、日本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P20图7.5
A、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从板块构造学说来说,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也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B、火山能带给人们灾难,但是在非活动期间,可以为人类造福吗?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
�7�8、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温湿的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发达的经济:
�7�6、加工贸易型经济:原料燃料依靠进口,产品依靠出口。 �7�7、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
原因: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有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而且这里也是城市和人口集中地,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P23图7.13及表格。 �7�8、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等有利条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世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必然使日本的经济受到沉重的打击。 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7�6、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7�7、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典型。
�7�8、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1、概况:(P35图7.34)位置――亚洲南部,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区地处 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人口超过十亿,居世界第二位。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
2、 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印度的自然资源总量
较多,但由于人口较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钢产量和粮食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所以说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
3、印度的地形特点:(P35图7.34)自南向北明显的分为三部分:北部山 地: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3、 印度的气候特点: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 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次年5月;雨季6-9月)。
月份 风向
对降水的影
响
一月 东北风(陆地→海洋) 少,旱季 七月 西南风(海洋→陆地) 多,雨季
5、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受季风影响,,尤其受到西南风变化的影响:(P37图7.38\7.39\7.40) 水灾 旱灾 西南风的变化 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 来得晚、退得早、风力
不足
6、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归功于印度的“绿色革命”。
7、印度小麦、水稻的分布与地形和降水量分布的关系:(P38-39图7.41-42)
农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 水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平原 多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
高原、山地
较少
8、印度的工业特点:
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中心――孟买
工业部门 分布中心 资源条件 工业分布与原料的关系 钢铁工业 加尔各达 煤、铁、锰 工业中心都接近原料产地,即就近原则,这样的
工业布局,可以节省运费、降低成本,所以建立工厂要建在原料产地或者靠近消费市场。 棉纺织业 孟买、新德里、班加罗尔
棉花
麻纺织业
加尔各达 黄麻
9、印度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软件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什么落后的。
第四节、俄罗斯
1、面积最大的国家:
�7�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属于欧洲。
�7�7、地理位置:亚洲北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西南部里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2、地形:(P41图7.45)
�7�6、地形特点: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附:主要的地形区
5
西 俄罗斯 东 东欧平原 伏尔加河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
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
拿河 东西伯利 亚山地
�7�7、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
�7�8、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
4、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 季短促而温暖)。P43图7.46
5、 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44图7.48
�7�6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矿产资源(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7�6、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国,但轻工业薄弱。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
�7�7、四大工业区:P44图7.48①、圣彼得堡工业区;②、莫斯科工业区; ③、乌拉尔工业区;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亚洲). �7�9、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有着名的红场、克里姆林宫。
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临波罗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太平洋;④、摩尔曼斯克:临北冰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⑤、目前,俄罗斯的航空航天技术、核工业技术、深海探测技术、遥感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7、发达的交通P46图7.50
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尤其是管道和铁路运输。但交通运输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地区分布不平衡:①、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②、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又被成为是亚欧大陆桥。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1、位置、范围、面积:
�7�6、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7�7、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7�8、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跳远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熊);长跑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P75图8.38
�7�6、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7�7、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76图8.39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7�8、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经验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7�9、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7�0、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B. 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经济特点(工业与农业)
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经济特点(工业与农业) 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日本相当于云南省 ,境内多山,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季风显着,海洋性强,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是活火山,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
优点: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人口稠密,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劳动力素质高缺点: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面积狭小,平原狭小社会经济条件: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着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人口稠密,坏境优美,交通便利,技术含量高俄罗斯1.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2.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3.冬季漫长而严寒的气候北部地区气温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①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东欧平原西部气候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北冰洋沿海为极地苔原气候。
4.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③贝加尔湖和里海。
5.丰富的自然资源:
①森林和水力资源。
②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铅、锌等。
6.多民族的国家:100多个民族。
7.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①重工业有钢铁、燃料动力、机械、化学、宇航等。
②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
9.以铁路为主的发达的交通网:
。
③2个主要海港: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深海不冻港)。
10.东部地区的开发:修建水电站、铁路、开发油田、天然气田。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部属热带,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
C. 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
印度尼西亚三大产业是汽车业、重工业和旅游业。印尼位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境内拥有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等海上交通要道,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谷物,远东地区的工业产品都要经过这些地方。
汽车工业是印尼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印尼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生产国,日本企业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印尼还确立钢铁,纺织,食品和饮料,造船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
印尼的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锡,镍等有色金属,其中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往往存在矿产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结构单一的通病。对此,印尼的做法是限制金属矿产资源的出口,根据印尼的“新矿法”,所有金属都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以吸引外资在印尼设立冶炼厂和精炼加工。
D. 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奥大利亚的农业,工业分布及亚洲地形气候特点
美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2009年共有农场220万个,耕地面积9.2亿英亩。2010年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6.5%。2011财年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374亿美元,中国首次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额接近200亿美元,出口产品包括大豆、棉花、坚果和毛皮等。201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农、林、渔等部门就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口的0.7%。2011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约为4.1%,占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2%。工业就业人数约占全部就业人口的20.3%。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产值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美国产业转型加快,制造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与此同时,信息、生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新进展。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
印度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工业以纺织和采矿为主。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印度拥有两大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和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车于2008年收购積架路虎,马亨德拉则于2010年收购双龙汽车。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据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政府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巴西的农牧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巴西又是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第二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可耕地面积约1.525亿公顷,已耕地4660万公顷,牧场1.77亿公顷,2012农牧业产值同比下降2.3%,粮食总产量1.66亿吨。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分布东南沿海一带。
俄罗斯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2004 年工业产值为112090亿卢布 ,同比增长6.1%。工业从业人口2055.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6732.2万)的30.5%。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业也较发达。俄工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民用工业落后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农业人口668.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9.9%。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规范化。
澳大利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为主。2009/2010年度,制造业产值为1108亿澳元,占GDP的8.7%。建筑业和矿业产值分别为900亿澳元和1210亿澳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7.2%和9.5%。悉尼是其工业中心。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澳大利亚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9/2010年度,农牧业产值27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1%。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菜籽、棉花、蔗糖和水果。2009至2010年财政年度,小麦产值48亿澳元,大麦14亿澳元,羊毛19亿澳元是现代混合农业——水稻绵羊业。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东部有一列纵长的花彩状岛弧。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平原占总面积的1/4,计1000多万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主要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在以上主干山脉之间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脉和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又有世界上着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洼地(死海)。
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着。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以上湿润季风区与内陆干旱区之间,以及北亚的大部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亚洲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很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2/3,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一带,1月平均气温低达-50℃以下,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低达-71℃,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北半球的寒极区。夏季普遍增温,最热月平均气温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余地区均在10-15℃之间。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50%。
伊拉克巴士拉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8.8℃,为世界最热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悬殊,主趋势是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赤道带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000毫米以上。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1430毫米,为世界最多雨的地区之一。西南亚和中亚为终年少雨区,广大地区年降水多在150~200毫米以下。9、10月间,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上空经常有强烈的冷空气(寒潮)南下,东亚的大部分地区易遭侵袭。发生于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风,5~10月袭击东亚和东南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于孟加拉湾的飓风,5~10月袭击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常造成严重灾害。
E.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最适合大力发展哪个行业
应该是农牧业。
澳大利亚(Australia)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棉花、高粱等,主要畜牧产品为牛肉、牛奶、羊肉、羊毛、家禽等。澳大利亚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
F. 印度 巴西 澳大利亚 埃及工业部门发展条件 快~~~
美国农业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广大耕面积大;工业发达与便利的水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
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和降水丰富。矿产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德干高原东北部,并在当地发展了钢铁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人口最多城市和麻纺织中心、海港。
巴西矿产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德干高原东北部,并在当地发展了钢铁工业。孟买是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是印度人口最多城市和麻纺织中心、海港。
澳大利亚农牧业高度机械化,大牧场大农场的经营方式,商品率高,羊毛、小麦、肉类大量出口。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铝土、锰储量居世界前列。煤和铁矿石大量出口,铁矿石出口至西欧、日本、中国等地。
埃及三角洲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灌溉便利,耕地、人口和城市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盛产长绒棉并大量出口。近年,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收入。
G. 俄罗斯 印度 美国 澳大利亚 巴西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气候特征 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风土人情 经济特征
日本
1 气候特点:日本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显着
2 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
3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属加工型贸易型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要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日本的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分布特点:日本工业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区。
4资源:矿产资源短缺,木材资源丰富,但是每年进口大量木材
5农业,为现代化小机械农业,现代化高,产量高,水稻基本能自足。
印度
1、印度的地形可以他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西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源,南部为德干高原。
2、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分旱雨两季,季风使得印度水旱灾害频繁。
3、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
4、印度的工业,主要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的成就。比如: 麻纺织工业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孟买,高科技工业班加罗尔
5 主要河流:恒河及普拉马普特拉河
6 资源:铁 锰资源丰富,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俄罗斯
1、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高地。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3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4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5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6、农业落后,原因光热资源不足
美国
1地形特点 :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没有东西走向的山脉。本土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地形区,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大西洋沿岸低地,部部属科迪勒拉山系, 中部大平原
2气候特点,温带大陆性强,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减
3河流:密西西比河及其众多的支流构成的航运可达全国大部分地区
4资源:东北部的五大湖,淡水资源丰富,以及阿巴拉契亚山的煤,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资源,
5农业特点: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6工业:五大湖区的重工业(东北老工业区,底特律),南部的宇航(休斯顿),西部的高新技术产业
7经济特点.世界经济第一强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美国发达的经济,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 和破坏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上。
补充:
澳大利亚
地理与气候
澳大利亚在地理上有两个世界之最:她是世界上最小的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面积77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气候,呈半环状降水量自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减少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岖的多石地带、浩瀚的沙漠和葱郁的平顶山峦,东部有连绵的高原,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但经常长期呈干涸状态。
【工业】澳大利亚的工业以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2004/2005财年矿业产值340.4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制造业产值883.24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6%。建筑业产值537.12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
【农牧业】澳大利亚农牧业很发达,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2004/2005年度,农牧业产值达231 .68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农牧业用地4.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2004年农牧业就业人数34.6万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澳大力亚经济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部门,2004/2005年度,服务业产值5954.46亿澳元,占澳国内生产总值的65.3%,就业人数69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4%。服务业中产值最高的行业是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占服务业总产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间,服务业实际增长22%,其中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增速最快,分别比5年前实际增长31%,年均增长率为6%。其次是通讯服务业,实际增长29%,年均增长率为6%。增长最慢的行业是教育,实际增长9%。
【对外贸易】澳大利亚对国际贸易依赖较大。2004/2005财年澳外贸总额3501.5亿澳元,约占GDP的42%,同比增长12.7%。贸易逆差为255亿澳元,同比减少14亿澳元。其中出口额1623.08亿澳元,进口额1878.42亿澳元。出口总额中,商品出口约占76%,服务贸易出口占约24%。澳大力亚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日本、中国、美国、韩国、新西兰、新加坡、英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
【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其中,铅、镍、银、钽、铀、锌的已探明经济储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时,澳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烟煤、铝土、铅、钻石、锌及精矿出口国,第二大氧化铝、铁矿石、铀矿出口国,第三大铝和黄金出口国。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的20%,天然森林面积约1.55亿公顷(三分之二为桉树),用材林面积122万公顷。澳渔业资源丰富,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还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鱼区,有3000多种海水和淡水鱼以及3000多种甲壳及软体类水产品,其中已进行商业性捕捞的约600种。澳最主要的水产品有对虾、龙虾、鲍鱼、金枪鱼、扇贝、蚝、牡蛎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澳大力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3年度,旅游业产值达320亿澳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近10年来,海外游客来澳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只占澳旅游业产值的约四分之一,国内游客仍是旅游业的主导。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游客474.59万人次,收入167亿澳元,约占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旅游城市和景点有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黄金海岸和达尔文等。
【驰名特产】澳大利亚特产包括澳宝(Opal, 澳大利亚特产宝石)、羊皮、牛皮、绵羊油、葡萄酒(红酒和白酒)、动物玩具、原住民艺术作品、艺术画作等。澳大利亚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国际主要的信用卡。
巴西
自然地理:851.42万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巴西四月年鉴》),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锰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镍矿和黄金矿。煤矿储量230亿吨,但品位低。石油储量约36亿桶,另有相当于15亿桶石油的油页岩,天然气储量133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2.2%。工业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