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0年以来,印度为推进经济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至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九·五计划(1997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计划,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经济增长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6%。
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年度):209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2002年度):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1/2002年度):4.3%
(资料来源:印度中央统计署2003年1月公布数据)
【工 业】 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3368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是过去1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其中制造业2.4%,电力工业2.7%,矿业1.1%,初级、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长都较上年有大幅减少。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铁矿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气(亿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钢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亿平方米) 236 402 n.a.
发电量(亿度) 4807 4996 5153
汽车(万辆) 87.5 79.7 83.4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n.a.暂无统计)
【农 业】 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由于全年降水的时间和地区分配均匀,粮食产量增长6.3%,为2.12亿吨。粮食储备目前已达5000万吨。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粮食总产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麦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万包)* 1160 970 1010
黄麻(万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服 务 业】 80年代以来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旅 游 业】 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社会效益良好的创汇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创汇部门。1999年各类旅馆1229家。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受9·11事件影响,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国游客量下降了10.2%,人数242.3万,收入下降8.1%,为29.1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量的60%,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2001/2002年度铁路线总长6.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7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5%;2001/2002年度客运量493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3332亿吨公里,铁路运输总收入3783.7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5%。
公路:2001/02年度总长约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5.8万公里。1999/2000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4839万辆,其中客车55.9万辆,货车268.1万辆,公路运输总收入为3393.3亿卢比。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
水运:印有港口共约200个,其中12个大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1.4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到2002年3月,印全国水运总能力为3.44亿吨,2001/2002年度印水运货运总量为2.88亿吨。印还在十·五计划中将主要港口的总货运量提高到4.7亿吨。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营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数量为3998.3万,货运量为85.4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个国际机场;国内机场92个。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2006年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总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总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财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为704亿美元。到2001年9月,外债为996.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从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进口额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额 37542 44894 44915
差 额 -17841 -14370 -12703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经济概览)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0.2%,贸易逆差与非贸易盈余基本相抵,经常账户大体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战略,计划以下列部门为重点将年出口总额增加到800亿美元:工程、机电、电子、纺织、宝石和首饰、化工、农业、皮革和鞋类。该年度印主要进口商品为:珍珠、宝石、电子产品、金银、化工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物、化肥、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农业及相关半成品、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和日本。
【外国资本】 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639亿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国投资5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9亿美元。到2002年10月,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日、英、德、荷兰、韩、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资多的行业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运输业、服务业、化工、旅馆和旅游、纺织业等。
【外国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1/2002年度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2509.5亿卢比,约为5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援1755.9亿卢比,约为36亿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6.78 720.85 803.70
国际开发协会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亚洲开发银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国 41.00 38.60 41.20
英 国 204.10 47.40 194.40
美 国 7.45 8.11 12.20
荷 兰 13.37 7.03 33.2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为378美元。据印度官方公布资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2.6亿,占印总人口的26.1%,其中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人数1.93亿。印度历届政府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十·五计划中制定了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2007年要将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2亿,占总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业率为7.32%。2000/01年度,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5.2%。到2000年,全国有各类诊疗所和医院4.3万家,登记行医人员50.39万人,登记护士73.7万人。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5岁,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⑵ 印度酒驾都是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印度酒驾处理:印度交通部将对首次酒驾者的罚款提高5倍,而重犯将会坐牢6个月到1年不等,且扣留车辆一年。酒后驾驶,又称醉酒驾驶,是指在酒精、酒类饮品影响下控制并驾驶机动车辆,是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国家被认定是交通违规行为,甚至规定为犯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⑶ 如果我们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乙醇,客户提供form e ,可以免关税吗
关税和原产地证没关系
你去查乙醇的HS编码 看税是什么就是说明了
⑷ 汽车用酒精是属于哪一种酒精,有人说是工业酒精,有人说是甲醇,有人说是酒精,分别是什么呢
乙醇俗称酒精,通俗些说,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从生产上和应用上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近来由于石油资源紧张,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加剧,乙醇汽车又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乙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乙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乙醇的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属于生物质的能源。从甘蔗、玉米、薯类、甜菜、大麦等农作物及木质纤维中发酵提取。以生物质提取乙醇的工艺技术历史悠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纤维素原料几乎包括所有的农林物料和城市废料。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国情和资源来确定制醇的原料和途程。除发酵外,自然是中还存在生成醇类的微生物,如美国研究用生产椰子酒的特别的酶,能较快速生成乙醇,日本应用盛产薯仔的北海道制造乙醇,使之提高生产乙醇效率,降低价格。
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乙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一、掺烧,指乙醇和汽油掺合应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积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占10%,15%,则用E10,E15来表示,目前,掺烧占乙醇汽车占主要地位。二、纯烧,即单烧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应用并不多,属于试行阶段;三、变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乙醇,这也是属于试验应用阶步;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氢气,并随时可以切换。如福特,丰田汽车均在试验灵活燃料汽车(FFV)。
福特公司F-250 FFV概念车
当前,乙醇汽车固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但突出的是成本比较高,要大量推广还要进一步研究降低成本问题。其他如腐蚀、溶胀,参数优化等技术问题,也需要进行大量工作,要进行大量推广需要国家政策上支持和扶植。我们重申乙醇汽车在技术、管理、经济上,总体上是有可行的,只要各项工作跟上,应用前景是好的。
美国是世界上乙醇燃料主要生产国。1979年美国国会制订了“乙醇发展计划”,开始推行使用合10%乙醇混合燃料。19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空气清洁法”(修正案),这是有力促使乙醇燃料发展的重要动力,1979年美国乙醇生产的3万吨,到1990年增长到261万吨,上世纪80年代全美已有40个州,7800加油站出售乙醇汽油,2002年产量激增至2534.4万吨。2004年拥有91个醇生产厂,产量40亿加仑。福特公司在研究自由燃料汽车走在前头,即可以烧乙醇、甲醇,氢气的汽车(FFV),福特公司表示2006年并且表示生产FFV25万辆。2006年1月31日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加快乙醇作为汽车清洁燃料的替代作用。布什乐观的说:要在6年内,乙醇成为与汽油并驾齐驱的汽车燃料。巴西是石油贫乏的国家之一,因此,乙醇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燃料,2000年全国拥有340个乙醇生产厂,总产量793万吨,全国甘蔗产量的43%用于生产乙醇燃料,乙醇总消耗量中92.5%用于交通,2005年市场上汽油和酒精混合燃烧的汽车销量,首次超过汽油燃料的汽车,这种乙醇燃料为主的汽车销量从2004后的21.6%激增到53.6%,其中12月份就达到73%。瑞典也很重视乙醇汽车的应用,1999年有410辆轿车是应用生物乙醇燃料,分布在13个城市,成为世界上唯一在重型柴油车上应用乙醇燃料的国家。日本在1979年政府发表新能源计划,同时成立的以东京大学为首的醇类应用技术委员会,大力推广醇类燃料汽车的应用。德国也是在1979年制订了“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的醇类燃料”的研究计划,1999年乙醇产量达31.2万吨。法国对乙醇生产也很重视,乙醇产量已达40万吨,现有乙醇生产厂7家和16个粮厂附属生产乙醇的车间和一家用化学合成乙醇化工厂。印度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试验乙醇汽车,一直在努力推动,到2002年印度政府决定实施乙醇计划的第一阶段,在4个洲和4个地区出售乙醇汽油,掺合量不低于5%,第二阶段要在全国推广。泰国2003年的乙醇产量为48万吨,这是根据2000年泰国开始执行“燃料乙醇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确定的,泰国不仅在汽车上推行乙醇汽车,也在摩托车上使用混合乙醇汽油。南非是非洲大陆主要乙醇生产国。目前产量的20万吨。在2000年瑞典召开第13届国际醇类会议(ISAF)会上,强调对乙醇汽车不仅是利用在汽油机上,要更多的使柴油机汽车也利用乙醇,并研究将乙醇用作燃料电池的技术,可见现全球对乙醇汽车的重视已达到多么大的程度。
我国对乙醇燃料的推行始于上世纪60年代,但由于粮食作物紧张而进度缓慢,到90年代,粮食相对过剩,又把乙醇燃料工作抓起来。2002年3月,根据国务院指示,八个部委下发《专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确定在郑州、洛阳、南阳、哈尔滨和肇车进行示范试点。2004年3月发改委等8部委又发布《专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把试点范围扩大到9个省、市,规定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市为全省制推广,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省为部分地方推广,至此,我国乙醇汽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在河南省政府支持下,2002年3月年止,全省已累计在22639辆乙醇汽车上作试验,累计销售乙醇汽油1800多吨,现在已在全省扩展试行乙醇汽车工作,到2003年6月河南三个试点市共用乙醇汽油17.6万吨,生产乙醇燃料2.5万吨,消化陈化粮8.75万吨,有20万辆汽车和20多万辆摩托车参与试点。近来,乙醇汽油的使用又扩大到其他省、市、如山东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1月起在济南、枣庄、泰安、济宁、临清、聊城、菏泽7市推广乙醇汽油。山东将建7个试点城市10多个乙醇汽油调配中心、5000座加油站,供应乙醇汽油、年调和乙醇汽油能力可达120万吨以上。在河北省支持下,保定市确定从2006年2月开始全部使用乙醇汽油,全市20多万辆汽车,36万辆摩托车加入试行行列,预计今年全市加油站销售乙醇汽油为36万吨,此外,石家庄,沧州等也开始启动乙醇汽车试行工作。
⑸ 印度再现假酒中毒事件,已致21人死亡!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故再发生
加大对黑色行业的打击和处罚,禁止这些假酒上市,同时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让当地居民以正规授权的渠道进行购买,这样才能彻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相信这些多血淋淋的教训足以引起当地群众的关注,这些假酒都是由黑色行业进行生产,价格肯定比正规渠道的酒水更便宜,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地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加大对酒业生产的监管和审核,确保上市的酒水都是安全无毒的。
第二、加大对黑色产业的打击力度
想要彻底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人员还需要加大对黑色长夜的打击,增加审核的力度,确保上市的酒水都安全无毒,让他们无法继续再作恶多端,同时加大处罚力度,让大家意识到这么做的危害和下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⑹ 世界各国对酒驾的处罚都有哪些
说到酒驾,相信大部分人都对其恨之入骨,因为这是完全将别人的生命视如儿戏。虽说这两年中国对酒驾的处罚也越来越严厉了,可不少人依旧觉得仅仅扣扣分,罚罚款、吊销几年驾照的处罚,相比其它国家而言,实在是太温柔了。那么世界上酒驾处罚到底哪家强呢?别急看完文章就知道了,听说还有初次酒驾就直接枪毙的国家,真是吓死人!
1、萨尔瓦多:萨尔瓦多对于酒驾处于极端的处罚,只要你敢酒驾我就敢枪毙了你,在这么严厉的处罚面前,小编相信没有人敢酒后开车!
2、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给酒驾者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你还不珍惜那就怪不了别人了,第二次酒驾就枪毙,保加利亚政府也是怎么做的!
3、英国:英国涉及酒后驾驶的立法很完善。早在1871年英国法律就规定酒后骑马、驾驶马车及操作蒸汽机都属违法行为。到1925年有了正式针对汽车的酒驾法。目前在英国,对于10年内3次被判酒后驾车,吊销驾照109年,这可就有点狠了,等于是终身禁驾了!不过小编有点疑惑,这个109年是怎么来的呢?
4、土耳其:酒驾者需徒步行走20公里,这个处罚亮了,正好让你醒醒酒,不过估计听到这个处罚,那些酒驾者酒立马就醒了,这可是20公里啊,正常情况下要走将近4个小时哦!天呐……如果在夏天会不会中暑啊!
5、美国:美国的酒驾处罚每个州都不一样,最有“个性”的当属加利福尼亚州,如果你酒后驾车了,那么恭喜你将要去参观城市医院里的停尸房,目睹一下在车祸中丧生者的惨状,很想求这些司机的心里阴影面积……
6、法国:没收酒驾者的作案工具汽车,没有车了看你怎么再去酒后驾驶,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酒驾者是土豪呢?那么再买辆车不是轻而易举吗?所以还应该禁止酒驾者第二次购车。
7、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只要你敢酒驾,马上就会让你出名,因为相关部门会把醉酒驾驶者的姓名刊登在报纸上广而告之,这出名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好像中国也开始在遂步实施了这种方案了,说实话这个处罚真不错。
8、俄罗斯:既然你想酒驾,那就让你一辈子都别开车了,俄罗斯的终身吊销驾照简单粗暴,相信没有一个驾驶者敢去触碰这条吧!除非你以后都不想再开车了。
9、日本:“连坐制”这有点像中国古代,一人违法全家受罪。不过在日本是:一人酒驾,多人受罚。包括向酒驾者提供车辆的人、为即将开车的驾驶者提供酒水或劝酒的人,甚至是你坐在酒驾车上,统统都要坐牢和罚款。
10、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对于酒驾者的处罚是配偶跟着一起坐牢。
11、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授予特殊牌照。如里这三个国家酒驾,警方会给酒驾者发放字母“0”开头口的特殊牌号,这就等于时时刻刻的提醒大家远离这辆车,车主可真是够丢人的啊|
12、新加坡:众所周知,新加坡一向是一个量刑严格的国家,对待酒驾就更为严厉了,只要你是“再犯”,往往会被用鞭子伺候,而且无论男女,都是脱了裤子一顿抽,也就是光腚鞭刑,非常残忍且不近人情,不过相信只要有过一次体验以后再也不会酒驾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各国对于酒驾者的惩罚各有不同,但大家的目的其实都是一样,即拒绝酒驾,毕竟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小编在此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世上可没有后悔药的。
⑺ 印度再现假酒中毒事件,已致21人死亡,当地的食品安全法是怎样的
增加审批与惩罚,特别是造成重大假洒事故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各种酒水生产公司严格把关酒水的元素含量,保证真酒没有超标准原素。
总体来说,多个国家的居民具备着完全不同饮食结构,一部分我国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不是很同样。食物和饮品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店家理当注重品质,而并非得不偿失。客户应尽量从正规平台选购酒水,降低消费者选购假洒的概率。
⑻ 印度采取的对外贸易保护政策
(1)明清两朝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什么相似之处? (2)明朝采取这种政策出于什么考虑?从明朝的实际情况看,这种政策是否奏效?(3)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政策的社会经济根源是什么? (4)应如何认识和评价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认识。 海禁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中国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之所以推行该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这种政 策很难达到他们的主观目的,同时还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答案:(1)都不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对外贸易。(2)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该政策并没有奏效,明朝仍有 一些奸商勾结倭寇,骚扰东南沿海。(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这些政策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趋于 没落,不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 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 芽的滋长。
⑼ 据报道:印度政府调整出口政策,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我认为印度政府调整出口政策,将会使得印度的外贸产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印度的产品丧失国际竞争力,除此之外,还会导致大量的国外产品涌入印度市场。
为了保住印度的外贸出口成果,印度政府特意调整了外贸出口政策,如果不对外贸出口政策进行及时调整,那么印度的外贸产业就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然而在我看来,印度就算调整了外贸出口政策,也不可能改变印度外贸出口颓废的事实。
要知道外贸出口非常受到政策的影响,一旦印度的政策发生较大的改变,那么印度的外贸产业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适应。而如果不能够尽快适应印度的外贸政策,那么必然会导致印度的外贸产业出现业绩下滑的问题,这对于印度的经济发展将会带来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