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概况`是什么``
印度(भारत,India)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十亿人口以及上百种语言。如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印度"(旧译:“天竺”、“身毒“)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人自称“婆罗多”(Bhārat)。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包括了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锡金(印度已将其归并为自己的一个邦,而不再将其视为邻国)尼泊尔和巴基斯坦,印度又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除此之外,按印度的观点阿富汗也是它的一个邻国)
印度共和国
首都: 新德里
最大城市: 孟买
面积: 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00平方公里(列第7位)
水域率:9.5%
海岸线:5560公里
国土:
最高点:干城章嘉峰:海拔8598米
最低点:
人口
官方语言: 英语、印地语
人口:
总人口:10.2亿人(2001年) (列第2位)
人口密度:313/km2;
民族:
印度斯坦族:46.3%
泰鲁固族:8.6%
孟加拉族:7.7%
泰米尔族:7.4%
简介
印度位于南亚和印度大陆、拥有9亿1857万人口是世界第二位。 印度的国土包括喜玛拉雅山脉地区,印度斯坦平原和德干高原,总面积约328、8万平方公里。 北部的喜玛拉雅山脉将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隔开、印度斯坦平原是由印度河与恒河冲积而成 的冲积平原。 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的印度文明就是诞生在这里。德干高原被东西山脉包围、南部海岸地区以 种植水稻为主、也是与阿拉伯地区交流的繁荣地区。北回归线穿越印度的中央、所以气候属于亚热带、根据地区的不同降水量也有很大的差 异。受西南季风影响、从印度洋飘过来的云被喜马玛拉雅山挡住、为印度斯坦平原带来大量 的雨水。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里、种植稻子和小麦、印度的国土几乎一半是农田、生产 谷物、茶叶、蔗糖和蔬菜。印度的茶叶产量是世界第一位。印度各地的咖哩都尽不相同,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大都使用各种豆类和香料,在印度 有相当多的素食者。印度的平均寿命为,男57、70岁 女58、10岁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城市人口率为26.3%(93)。孟买是印度第一的商业城市,人口有992.6 万人(91)也是印度最大的城市,英国统治时期的中心城市加尔各答,在也是孟加拉地区的中心。
印度人是由78%的印度雅利人,25%达罗毗烶人和少数蒙古人,土耳其人以及伊朗人组成。 公元前1300年左右,在印度即有高度的印度文明,原本达罗毗烶人居住的北部地区由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进入北部,迫使达罗毗烶人向南部迁移。在雅利安人很少居住的阿撒姆地区居住着蒙古族人。
印度人的83%是印度教徒11%为伊斯兰教,3%基督教,以及2%锡克教。印度教存在着社会等级制度,与伊斯兰教的对立问题等相当多的问题。
印度的通用语为印地语,其他还有英语等十八种法律认可的语言,在印度的纸币上印刷着这些所有的文字。印度教徒一半说印地语,伊斯兰教徒使用乌尔都语(一种使用阿拉伯文字的语言) 所有的印欧语言都是来自古印度的梵文。
印度人的识字率约52%,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人口占全人口的70%,而农村的识字率相当低。
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印度拥有,当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摩诃婆罗多等长篇史诗,直到今天也作为电影的题材被广泛利用。 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作国,其中最有名的是孟买的音乐娱乐电影和加尔各答的文艺电影。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和宗教紧密结合,如瑜伽和冥想都和平时的宗教修行是分不开的。
印度的历史是从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明诞生开始的,317年的孔雀王朝 经历了多次的统一分裂。在16世纪莫卧儿王朝统一了北部和中部,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繁荣 时期。 但是,1600年由于英国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更趁1858年赛 婆伊的动乱,将印度置于直接统治之下。以马哈多玛·甘地为首的国民会议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羽翼丰满,在1947年宣布印度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第一任首相奈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但由于女儿和孙子相继被暗杀,印度的政局持续了一段不稳定时期。 印度的政治体制为联邦共和制,议院分两院。
印度的一次产业人口为60、9%,二次产业人口为11、5,,三次产业人口为18、7%(91)第一 产业约占总劳动人口的66%国内总生产的32%。 最近,计算机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商品农作物方面国内,费能力的增长,造成贸易赤字和 财政赤字。国民生产总额为2787亿美元(94)人均生产总额为310美元。外汇储备额为203亿美元。
政治
重要日期: 独立日:1947年8月15日(从英帝国)
主要政治人物:
总统(国家元首):阿卜杜尔·卡拉姆
总理(政府首脑):曼莫汉·辛格
经济
货币: 印度卢比(INR)
人均GDP:
国家资料
国家格言: “Satyameva Jayate”(梵文:唯有真理得胜)
国歌: 人民的意志
国家其他象征: 国花:荷花
国鸟:蓝孔雀
国际资料
时区: UTC:UTC+5.30
国际域名缩写: IN
国际电话区号: 91
印度历史 :
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至今已经有大约5000年的历史了。来自西北部的雅利安人部落在公元前1500年侵略了这里;他们与当地人的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Vedic culture)。此后,阿拉伯人在公元8世纪侵犯了这块土地,随后是12世纪到来的土耳其人,以及15世纪末到达此地的欧洲商人。
在击败了当地的莫卧儿帝国后,英国在19世纪成功地获得了印度全境的控制权。而由莫罕达斯·甘地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领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终于为印度在1947年赢来了完全的独立。这块次大陆最终被分成“世俗”印度以及较小的回教国家巴基斯坦。
虽然印度的经济成就引人注目,她依然面临了多项挑战,例如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冲突、人口膨胀、环境破坏、贫穷以及印度国内的种族以及宗教冲突。
政治
印度是一个联邦共和国,印度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行政权力主要控制在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的两院制议会包括了上院联邦院(Rajya Sabha)和下院人民院(Lok Sabha)。部长会议对人民院负责。联邦院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其中233名成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其余12人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共有545席,任期5年,其中543人民选产生,其余2人由总统任命。
2. 印度的国体及其概况
印度政体
印度的国家政体为联邦共和制。宪法称印度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印度的国家机构由议会、总统、政府、司法机构组成。
议会实行两院制,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人民院中占有多数席位政党的领袖,出任政府总理。
印度政治结构
政治结构
印度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的、政教分离的民主共和国印度联邦 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政府体制 基于全体成年人均有选举权的议会民主立法机关 国会,由总统及两院组成,两院分别是联邦院和人民院行政机关 由总统、副总统及由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组成司法机关 独立于行政机关。
政治体制
印度是一个联邦,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教分离的、具有议会制政府的民主共和国。印度的政体是由宪法的条文所规定的。该宪法在1949年11月26日由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并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总统是法定的联邦行政首长。实际的行政权力则赋予一个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宪法规定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向总统提供协助和建议,总统则行使其职权,按照提供的建议采取行动。部长会议集体向人民院负责。在各邦,作为总统代表的总督是行政首长,但实际的行政权力则赋予领导邦部长会议的首席部长。邦的部长会议集体向该邦民选的立法会议负责。宪法规定了国会和邦的立法机构之间如何分享立法权,而其余的权力则归属于国会。修订宪法的权力也属于国会。联邦的行政机构由总统、副总统和部长会议组成,部长会议在总理的领导下向总统提供协助和建议。
总统
总统由一个选举团的成员选出,选举团包括选出的国会两院议员和各邦立法会议成员,他们的选票有适当的加权。总统的任期为5年。除了其他权力而外,当总统认为整个国家或者领土的任何部分的安全由于战争或者外部入侵或者武装叛乱而受到威胁时, 可以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 当某个邦的宪政体制受到破坏时,总统可以将该邦政府的全部或部分职责收归他本人行使。
总理
部长会议的组成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独立任命的或非独立任命的)和副部长。总理将部长会议有关管理联邦事务的所有决定和立法建议传达给总统。一般情况下,每个部都有一位官员被指定为印度政府的秘书,就政策问题和一般管理事项向部长提出建议。内阁秘书处对于最高层的决策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并在总理的指导下运作。联邦的立法机关称为国会,由总统、联邦院和人民院组成。所有立法要求都要由国会的两院通过。但是,对于有关经费的法案,则人民院的意愿总是占主导地位。
国会
联邦院
联邦院由245位议员组成。其中,233 位代表各邦和中央直辖区,12位由总统任命。联邦院的选举是间接选举,议员由各邦的立法会议选出的议员来进行选举。联邦院不能被解散,每两年有三分之一的议员退出。
州政府
各邦的政府体制与联邦政府的体制非常接近。全国有28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
中央直辖区由总统通过一位他所指定的行政官员来进行管理。直到1992年2月1日,德里中央直辖区都是由中央政府通过一位由印度总统指定的行政官员来管理。根据国会的一项宪法修正案,德里中央直辖区现在称为德里首都特区。
政党
政党分为全国性政党和邦政党。如果一个政党在4个以上的邦得到认可,它就被视作一个全国性的党。
国大党、印度人民党、人民党、印度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是国内主要的全国性政党。主要的邦政党则有:安得拉邦的 泰卢固国党、阿萨姆邦的阿萨姆群众党、比哈尔邦的雅克汗德解放陈线、果阿邦的马哈拉施特拉果阿党、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国家会议、喀拉拉邦的穆斯林联盟、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湿婆军党、旁遮普邦的阿格立党、泰米尔纳德邦的全印安娜德拉威 穆纳特卡则伽马和德拉威穆纳特卡则伽马、北方邦的群众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党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全印向前集团等。
中央和地方的法律关系
根据宪法,国会有权为印度的全部领土或其任何部分制订法律。 邦立法机构有权制订邦的法律。可以制订立法的事项在宪法的第7个一览表中规定。对于出现在第一清单(称为“联邦清单”)中的事项,只有国会有权立法。这个清单的范围包括国防、外交、货币、所得税、消费税、铁路、船运、邮政及电报等。
对于出现在第二清单(称为“邦清单”)中的事项,只有邦立法机构有权制订法律。这些事项如:公共秩序、警察、公共保健、通信、农业、博彩业、娱乐和财产的捐税、销售税及货物入市税等。对于出现在宪法第三清单(称为“共同清单”)中的事项,国会和邦立法机构都有权立法。这个清单包括的项目如:电力、报纸、刑法、结婚和离婚、印花税、工会及物价控制等。
印度的竞争优势
当许多经济制度企图改革时往往就会有资金和专家的需求,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将是国家要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力。印度也在许多领域寻求投资者,稍后将予以详述。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而印度则可以提供许多这样的优势,包括:
按购买力类比印度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系之一。
英语是它的商业语言。
巨大而快速增长的消费品市场,3亿人口构成品牌消费品市场。
大规模多元化的基础设施遍及全国。
强大而成熟的私有经济占75%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巨大的制造能力可适应制造业的所有领域。
完善的研究开发基础设施及技术和市场基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矿藏及充分自给的农业。
发达的银行系统,超过6.3万家支行的商业银行网络,它们由一些国家级和邦级的金融机构支持。充满活力的国外投资者(FII)的资本市场流入印度,2001年就超过20亿美元。占有价格优势训练有素的人力和专业管理人才,包括工程师、管理人员、会计师、律师等。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保证了诸如出入、投资、选址、工艺选择、进出口等的自由。流动资金的可兑换,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可兑换。充分平衡的岁入激励机制。稳定的民主环境。成熟的配置有各级法院的独立司法系统,它是印度民主的三大支柱之一。
印度市场
吸引外国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印度国内市场的规模和它的发展潜力。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电子媒体和教育以及快速增长的国内外旅游,这些标志性的社会变化正在改变着消费性质和构成,其增长偏重于品牌、质量、性能和方便。
广大并正在成长的印度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薪者、专业人员、经商者家庭的增加、伴随着出现兴旺的消费金融业务,这些导致于不断增大有着银行存款的消费者群体。90年代耐用消费品如洗衣机、冰箱、彩电有了显着增长。私人消费如旅馆、餐厅服务以及家俱、家装等家用产品,耐用消费品和个人交通工具都有了稳步增长,使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大型家电产品及快速换代消费品(FMCG)市场之一。印度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宗消费品市场之一,如服装、鞋袜、洗涤剂、烹调油等。在过去几年大多数制造业产品市场也呈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农村地区,70%的印度人居住在这里,近年来也体现了高速的市场增长, 这是由于农业增长,收入重分配及音视媒体的兴起。在最近几年农村所占的耐用消费品的市场份额也在稳步增长。印度的农村消费者不限于对基本商品的需求,他们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首先是惠顾那些大件家用电器,私用车辆也显示着上升的转折。印度有一个广泛的销售配货网络。估计有超过百万人的市场经纪人、批发商、仓储运输商及零售商,他们从事各种消费品的流通。商家利用这个网络在大约3800个城镇和50多万个乡村中经营。在城市地区有相当规模的配货渠道,从大型超市至附近的零售店及小商店,这些是本地供应网络的一部分,联系到印度几乎所有的乡村。
广泛的销售配货网络得到几乎同样广泛的银行网络的支持。在印度消费的理财方式是消费品市场可接受的模式。参与租赁和借贷购物活动的非银行的金融公司刺激着消费品的销售。近年来信用卡市场也体现了巨大的增长。世界着名的信用卡公司产品,如 Diners Club, Visa International, 主卡片及美国万国宝通银行,在印度到处通用,这些信用卡是通过几家国内银行提供的。
3. 印度人均寿命为什么减少超过1.5岁
8月23日,美国大学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严重的空气污染让印度人健康受损,其中,PM2.5的污染是罪魁祸首,导致印度人均寿命减少超过1.5岁。
该研究报告再次反映出印度严重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孟买等印度大城市被认为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这一报告同时反映出,正处于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过程中的新兴大国在国民健康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是严重的。
4.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是哪个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新加坡!请看下面的吉尼斯记录:
荷兰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 超过400人/平方公里。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日本由四个大岛及约400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377873平方公里。人口12750万以上,为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估计1998年人口已经达到10.24亿人。它的年自然增长率是1.3%,即每天44 100人。中国现有人口超出150年前世界人口之和。
人口最少的国家
人口最少的主权国家是梵蒂冈,1999年7月为止它的人口估计为870人。
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面积19.3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达到421 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 813人。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区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是孟加拉国,该国总面积达147 57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达1250.3万人。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该岛1997年有11 870万人口居住在132 186公里的土地上,人门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98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
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是蒙古。蒙古面积是1 566 500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有23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人。
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根据1998年的世界银行人口普查,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该国女性寿命83.9岁,男性77.3岁。
最低的人均寿命
塞拉利昂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低国家。该国女性人均寿命39.8岁,男性人均寿命35.9匀。
最大的男女两性寿命差距
1995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男性寿命是58.27岁,女性寿命是71.7岁,两性相差13.43岁。
最缺少女性的国家
最缺少女性的国家是卡塔尔。该国人口67.2%是男性,而世界范围内估计,每有1000名女性就有1015名男性。
最缺少男性的国家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国家,该国人口中53.7%是女性。
最高的出生率
据联合国估计,尼日尔爾尔在1996年的出生率达到54.59‰。
最低的出生率
如果将梵蒂冈城忽略不记,波黑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1995年到1996年该国的出生率是6.5‰。
最高的死亡率
1995年至1996年,塞拉利昂的死亡率为25.1‰。
1975年至1980年,东帝汶的死亡率是45‰。这个数字在1990年至1995年间稍有下降,为17.4‰。
最低的死亡率
科威特是死亡率最低的国家。1995年至1996年,该国的死亡率为2.2‰。
最高的自然增长率
1992年至1997年,阿富汗的自然增长率是每年7.4%。
最高的结婚率
美国维尔京群岛的结婚率是35.1‰。
结婚率最高的主权国家是马尔代夫,为19.7‰。
最高的离婚率
1997年,在美国有115万人离婚,离婚率为4.3‰。1998年美国有1940万成年人离婚,离婚率为9.8‰。
最高的自杀率
自杀率最高的是1991年的斯里兰卡,47‰。
最低的自杀率
1970年,约旦的自杀率是每100000人0.04人,当年只有一个人自杀。
拥有医生最多的国家
拥有医生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995年该国医生达到191.8万人,其中包括牙医和中医。
人均拥有医生最多的国家是摩纳哥,该国每169人就拥有1名医生。
拥有医生最少的国家
马拉维是人均拥有医生最少的国家,每49 118人才拥有一名医生。
护士最多的国家
美国是护士数量最多的国家,1995年的护士人数是204.4万。
最高的失业率
1996年,波黑劳动力中的75%失业。
最低的失业率
列支敦士登1997年的失业率仅为2.7%。
人口最多的城市
日本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根据联合国统计2000年3月东京人口达到2640万。
最高的人均电话拥有量
摩纳哥是人均拥有电话最多的国家,每1000人就拥有1994部电话。
拥有药剂师最多的国家
拥有药剂师最多的国家是中国,1995年药剂师数量是418 000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主要依靠药剂师秤量中药。
5. 印度现状是几年前的中国
最近大家都挺关心印度的,可是总有空口无凭或是片面的遗憾。前些日子与人讨论中印实力,找到些资料,给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篇。望诸君看后顶帖~资料比较老了,愿诸君帮忙更新啊~~铁血没法写网址,本来数据都有出处的,全部来自非中国的网站,以国际组织或欧美主流媒体网站为主,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看~~~
中印比较之争由来已久。以下收集的这些资料都有出处。并非捏造。事实和无偏见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首先看两国的人口:
印度在2003年达到10亿5千万
中国在2003年为12亿9千万。
国土面积对比
印度:329万平方公里,期中陆地面积297万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期中陆地面积932.6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领土面积应该是资源拥有量的一个很好指标。而且中国的领土地形复杂。矿产比较齐全。当然我不否认中国的人均资源也很丰富。但比印度还是强很多。
移动电话
印度:印度2003年底拥有2800万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全年新增1800万。
中国:中国2003年底拥有2亿7000万移动电话用户,其中2003全年新增6000万。
固定电话:
印度:2003年底印度才有42百万用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和手机用户数量相近。大约260百万用户。
网络用户
印度:1600万。
中国:7800万。
宽带用户
中国:1700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我相信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钢铁(一项反映基础建设的重要指标)
印度:印度2003全年的钢铁消费量2800万吨(印度2003全年产量产量3600万吨,而且印度是一个钢铁的净出口国,这一产量甚至比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还要少)
中国: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2亿2500万吨的钢铁并且另外进口了3500吨来满足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消费的钢材是比日本和美国加起来还多
水泥(另一项反映基础建设的重要指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世界上55%的水泥被中国用于建设。
印度: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无论如何要比55%小很多吧。因为它在和日本、美国、欧洲。。。。其他100多个国家才用了45%的水泥。
高速公路(基础建设指标)
中国:中国的高速公路(最少4车道,限速100或120)达到了30, 000公里,并且以每年4, 600 KM的速度增加。
印度:印度2003年才开始他的第一个高速公路计划。
最新的一条新闻,印度准备在2020年建成15,766公里的高速公路。精确到个位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石油(自然资源指标)
印度:印度2003年生产了大约3600万吨石油,印度领土才中国的1/3左右。资源比中国少了很多,不得不即将面临比中国更严重的资源危机。
中国:中国2003年生产了大约1亿6000万吨石油,同年进口了大约1亿吨。
识字率
印度:大约有30%的印度男人不能读报纸,50%女人不能读报!这就意味着:40%的印度人不能读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少于16%的中国人不能读报(其中大多数是在过去错过了教育机会的老人)
耕地面积:印度主要是平原,气候湿润。拥有比中国多得多的耕地。
中国:52万5千8百平方公里
印度:59万平方公里
粮食产量:
印度:虽然印度的耕地比中国多。但印度2003年生产2亿2000万吨粮食(归功于好的天气)。就这个水平,但国际上印度农业的绿色革命名声却很响亮。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不管天气如何,通常每年生产4.5吨粮食(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还是一流的)。最高记录是5亿吨。即使这么高的产量,世界上叫的最响的还是中国的可能的粮食危机。我们这么多的粮食还不够吃。我难以理解印度的那点粮食却养活那么多人。就我所知,印度还很自豪他们是粮食净出口国呢。可能他们都是素食主义者吧。
经济成份
中国:农业占GDP15%,工业占52%,制造业占35%,服务业占33%(2001年数据)
印度:农业占GDP24%,工业占27%,制造业占16%,服务业占48%(2001年数据)
以上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断定:中国的工业规模至少是印度的四倍。由此可见印度的工业水平是多么可怜。
中国2003年工业增长16.8%,印度增长8% 。中国一年工业的增长量就是印度工业总产出的3/4。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2003年第三季度GDP10.4%的高增长主要来源于去年印度遇到难得的风调雨顺。农业增长16.9%。这种农业的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
;
软件产业
中国的软件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印度大致相当,不同的是中国的公司依靠国内市场,而印度和周围的大国相比基本上没有IT市场。中国公司的规模要小点。但中国拥有自己的软件品牌和市场,比如:金山,瑞星(反病毒), 江民 (反病毒), 红旗(Linux操作系统), WPS ( 办公软件), 用友(企业软件), 金碟(企业软件).
个人电脑
印度:2003年印度人只买了230万台PC。很难想象这点PC销售量的国家居然号称世界第二的IT强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2003年中国人买了1300万台。超过小日本,仅次于美国。我们从来不说自己IT世界第二。
国际贸易
中国:2003年总额达到8400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
印度:2003年总额为1540亿美元(出口740亿,进口800亿,出口小于进口)
科技实力
说到科技,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国的超级计算机,因为印度总是说它是世界第二大IT大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国产的超级计算机名列世界第14位,而印度现在使用的最快的只排第105位,而且还是IBM生产的,印度的国产货排第258位。联想2004年生产了一台更加强悍的超级计算机(为上海生产),世界排名第3或第4。
因为巨大的市场和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中国开始着手建立国际或国内的技术标准。我们知道比起简单生产和制造,自己的技术标准可以更多更容易地创造价值。
也许我们的路还不平坦,我们在扎扎实实地进步。我也在此提醒我们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进步要支持!简单的生产和制造是有极限的,但技术市场是无限的。技术的进步才是国家真正的进步。
2003年W i p r o和
I n f o s y s(这是两家印度最着名的IT企业)的收入之和(W i p r o大约13.1亿美元,I n f o s y s大约10.6亿美元)才23.7亿美元。但中国的华为,一家就大约3.2亿美元。中兴,也有大约19亿美元。
腐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即便印度宣称它是一个民主国家,但他的腐败比中国更为严重。
中国政府近年来对腐败的处理非常认真。
另一项研究报告也说明印度的腐败要比中国严重
你相信民主政治在印度起到什么作用了吗? 这点值得那些相信民主万能的人思考。
以下这几篇文章都是同一外国游客同在2000年访问中国和印度之后写的(听起来像个商人)
他在文章上同样描述了印度所谓的民主政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印度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对于他的size我们毫不怀疑:10人口是够大的!但是我不认为一个让少数人享有优先权的国家能称得上所谓的民主。”
生活质量
请看下面来自美国中情局的资料
印度的婴儿死亡率:59.59/1000 其中女婴58.93/1000,男婴60.23/1000 2003年)
中国的婴儿死亡率:25.26/1000 其中女婴25.65/1000,男婴24.91/1000 2003年)
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63.26 其中男性62.92,女性64.37 (2003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72.22 其中男性70.33,女性74.28 (2003年)
体育运动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长长的奖牌榜
让我们来祝贺为印度赢得唯一一枚悉尼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
艾滋病
印度有大约1000万HIV感染者,印度政府声称只有450万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BBC报道,中国有大约100万
但我们从来听说的都是中国的AIDS失控。
46%的孟买普通人口携带有传染性性病(HIV最主要的传播因素)。
国外援助
中国从50年末至60年代初得到苏联的援助,此后中国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发展。
印度得到苏联和西方国家长时间的援助。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可以想象一下,没有这些援助,印度会变成什么样子?:)
中国也帮助了很多其他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非洲国家这么喜欢中国的原因。
外汇储备及外债
印度:外汇储备<外债
印度拥有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而在2003年底印度的外债达到了1120亿美元。有人形象地说印度是用高利贷借来的钱,再放到家里摆阔。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外债只有1600亿。外汇储备>>外债
资料显示: 中国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发展得比印度快得多。在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前印度要比中国好得多。但是中国的GDP在上世纪70年代赶上了印度。
每年的GDP统计:(因该是基于购买力)
Country...1820....1870....1913....1950....1973...1998
China.....600......530.....552.....439.....839...3,117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India.....533......533.....673.....619.....853...1,746
在过去的20年里印度经济年均增长6%,相比之下,中国为9%。与此同时,印度的人口增长率是中国的两倍(印度1.7%,中国0.8%)。我相信,长此下去,印度在人口数量上赶上中国是很现实的。
在中国完全不存在家庭歧视。女性有平等的权利。中国的少数民族经常有比汉族人享有更多的优惠权利。在印度这可能吗? 印度的种姓制度就压抑了大多数的印度人。
很多人说印度拥有非常好的社会制度。这有用吗?在过去(40年代)印度比中国拥有更好的经济地位,现在呢?
以上的链接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我收集这些资料的目的是想给大家展示事实,因为我从杂志和网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论调:印度比中国好…….印度比中国更有潜力…….
废话.... 废话…….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让我们听听一些重要的高级别的印度官员的话:我们的导弹可以打到中国的….地方,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威胁。很多此类针对中国令人厌的烦噪声充斥着国际社会,他们要么来自印度要,么是印度人写的。
我祝愿印度人民尽情享受他们的美好生活并且有所进步,但我并不喜欢印度人傲慢,毫无根据地指责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
你们印度人听到过中国政府或者中国的新闻说:印度是我们的敌人,我们比印度强吗?没有!我们常听到的是:印度在IT领域做得比我们好。中国也从来没说过:我们的导弹可以打到印度,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在和将来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信条是:我们落后(当然不是落后于印度),所以要更努力的去干,时不我待。中国总是找出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差距,然后迎头赶上
6. 孟买猫最长能活多长时间应该如何饲养
孟买猫的寿命还是比较长的,通常能活12~17年。饲养孟买猫其实是比较简单的,需要经常带着猫去体检,在喂猫吃食物的时候,只要是正规的猫粮就行。
最后,孟买猫的毛发也需要按时的梳理,避免打结。主人还要经常检查猫咪的眼睛以及耳朵,如果猫咪有泪痕或者是耳螨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7. 印度的环境这么差,为什么没有爆发过杀伤力大的传染病
印度不是不是没有爆发过杀伤力大的传染病,印度气候和人口的因素,传染病就没有缺席过,不仅参与了全球历次瘟疫的流行,还为世界贡献出霍乱这个19世纪的瘟疫。
1898年,印度孟买出现了鼠疫大流行,当年死亡人数超过50万人,其后长期在印度流行,高峰期每周能死5到6万人,前后10年间全印死亡上千万人。
我们在国内很少看到相关报道是因为我们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主要源于国内的媒体,而国内媒体对于印度的报道肯定不多的。
8. 关于印度.
【国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积】 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自称328.78万平方公里。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人口】 11.12亿(2006年),居世界第二位。有十个大民族和几十个小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 新德里(New Delhi),人口1385.1万(2001年)。
【国家元首】 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Patil)。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成为共和国。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月、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灯节(Div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简 况 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与中国时差-2.5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后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 治 印度独立后长期由国大党统治,反对党曾在1977年至1979年、1989年至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年后印度政局不稳,到1999年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了5届政府。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瓦杰帕伊任总理。
200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印举行第14届人民院选举。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的议席居首位,国大党获得组阁的优先权。5月15日,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被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19日,曼莫汉•辛格被推选为总理。22日,新政府正式成立,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根据《最低共同纲领》,对内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推行人性化的经济改革;强调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对外强调外交独立性;突出周边外交,优先发展与邻国关系;重视大国外交,注意发展同大国关系。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经 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
印于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年至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九五”计划(1997年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1999年起实行第二阶段经济改革。2001年,出台“十五”计划(2002年至2007年),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
“十五”计划期间,GDP分别增长3.8%、8.5%、7.5%、9.4%、9.6%,年均增长7.8%,高于“九五”计划的5.5%,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7/2008财年预计增长9.0%。国民收入、财政收支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均有改善。但农业增长缓慢,通膨压力加大。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6.93602万亿卢比(2007/2008财年),约合1.16万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21美元(2007/2008财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9.0%(2007/2008财年)。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8年11月):1美元=49.01卢比。
通货膨胀率:8%(2008年11月)。
失业率:8.3%(2004/2005财年)。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
【资源】 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截至2000年,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2533.01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2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29.7万吨,铅238.1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7.56亿吨,天然气1075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67.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0.64%。
【工业】 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十五”计划期间,工业分别增长5.7%、7.0%、8.4%、8.2%、11.6%。2008年4月至11月,工业同比增长4.1%。近年来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
【农业】 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2%。由于投资乏力、化肥使用不合理等因素,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十五”期间,农业增长率分别为-7.2%、10.0%、0.0%、5.9%、3.8%,年均增长率2.5%。2008/2009财年第二季度增长率为2.7%。近年来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百万吨):
【服务业】 1993年至2006年,印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增幅在5.7%至10.5%之间,2005年成为世界第六大服务业出口国。2007/2008财年,服务业增长10.8%,占GDP比重升至55.6%。其中,交通通讯业和建筑业发展尤其迅速,“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15.3%和12.9%,2006/2007财年增幅为16.6%和12%。金融服务业“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0%、5.6%、8.7%、11.4%和13.9%,年均增长9.5%。
【旅游业】 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2005/2006财年,外国游客405.3万人次,增长12.5%,创汇59.31亿美元。2006/2007财年,外国游客463万人次,增长13%,创汇96.96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 铁路为最大国营部门,拥有世界最大铁路网之一。公路运输发展较快,承担全国70%货运量和85%客运量,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总长6.33万公里(2006/2007财年),其中电气化铁路1.78万公里,占铁路总长的28%。年度客运量62.19亿人次,货运量为4834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334万公里(2006年初),其中国家级公路6.6万公里,占总长2%,承担运输总量的40%,邦级公路13万公里。机动车辆8589.6万辆(2006/2007财年),其中客车93.4万辆,货车478.2万辆。公路运输收入中央为4999.1亿卢比,各邦为2168.91卢比。
水运:主要港口12个,包括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原名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承担3/4货运量。孟买为最大港口,1/5海运和1/2集装箱运输经此港。中小港口200个。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1.4万公里,但实际使用不足30%。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2006/2007财年,港口货运总量6.5亿吨。
空运: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空公司共14家,包括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等,有飞机334架。专营非定期航班的空运企业65家,飞机201架。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国际机场5个,分别位于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和特里凡特琅。国内机场92个。“十五”期间,航运业发展迅速。2004年至2007年,旅客数量翻一番。2003/2004财年至2006/2007财年,货运量增加45%。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债务累积占GDP的80%。“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收入年均增加16.2%,其中税收收入年均增加20.7%。2006/2007财年,中央财政赤字14257.3亿卢比(约合340亿美元),占GDP的3.4%。2007/2008财年,中央财政赤字预计为15094.8亿卢比(约合360亿美元),约占GDP的3.2%。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下。
截至2007年3月底,外债为1696.29亿美元,其中长期外债1433.90亿美元,短期外债262.39亿美元。截至2008年2月8日,外汇储备约2908亿美元。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对外贸易】 近年来,进口激增,出口增长缓慢,贸易赤字扩大,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
(单位:亿美元)
主要出口商品为:制成品68.6%,主要包括纺织品、珠宝、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皮革、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15.1%,主要包括农产品和矿产品;石油类产品15%,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30.8%,电子产品8.6%,金银7.9%,机械7.5%,化工产品5.2%。美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德国、阿联酋、沙特、新加坡、英国、瑞士、法国、伊朗、日本、香港等。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印度政府2008年11月月度经济报告)
【外国资本】 1991年起积极引进外资。1991年8月至2007年3月,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累计23204.1亿卢比(约合546.28亿美元)。2007年4月至11月,外资4509.8亿卢比(约合111.4亿美元),同比增加36%。毛里求斯是第一大投资来源国。2000年4月至2007年11月,对印累计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44.24%)、美国(9.37%)、英国(7.98%)、荷兰(5.84%),吸引外资较多的行业包括金融服务、计算机软硬件、通讯、建筑、汽车、房地产、能源和化工等。2008/2009财年头7个月,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87亿美元,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44%)、新加坡(8%)、美国(8%)、英国(7%)、荷兰(5%)和日本(3%)。
【外国援助】 印度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6/2007财年,外援总额1941.90亿卢比(45.045亿美元),其中贷款1689.06亿卢比(39.18亿美元),赠款252.84亿卢比(5.865亿美元)。
人民生活 据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2007年3月公布的统计结果,全国有2.4亿贫困人口(城市居民月收入低于6.78美元,农村居民低于6.32美元)。人口出生率23.5‰(2006年),死亡率7.5‰。新生婴儿死亡率57‰。人均寿命为63.2岁(2001年至2005年)。医院和诊所共3.2156万家(2006年1月),各类郊区、基础和社区卫生中心17.1567万家(2006年3月),医生66.0801万人(2005年),护士148. 127万人(2005年)。截至2007年底,有电话(包括移动电话)2.7288亿部,普及率23.9%,其中城镇60.04%,农村7.9%。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军 事 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陆军参谋长迪帕克•卡普尔上将(Deepak Kapoor),空军参谋长法里•霍米•梅杰上将(Fali Homi Major),海军参谋长阿琼•普拉卡什上将(Arun Prakas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103.5万,海军7万,空军17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2007/2008财年,国防预算为9600亿卢比(约合240亿美元),约占GDP的2%,同比增长10%。
文化教育 【教育】 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还包括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4/2005财年,有小学767520所,初中274731所,高中152049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19403所(2005/2006财年),其中综合性大学350所,着名的包括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监督报告》,1990年至2004年,印人口识字率从49.4%提高至61%,但15岁以上文盲人口仍有2.7亿,居世界之首。2004/2005财年,印6岁至14岁儿童入学率为93.54%,其中男童96.91%,女童89.87%。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新闻出版】 印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截至1993年底,共有96种文字的报刊33612种,总发行量6761.1万份。印地文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37%和16%。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主要印地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今天日报》、《印度斯坦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1100多名国内和180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8000余家新闻单位供稿。设有8个地区总分社和27个分社。(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成立于1947年8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1949年元旦开业。现设136个国内分社和11个海外分社,员工1000多名,海外记者30多名。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在北京派驻记者。(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1959年登记成立。现有分社100多个。目前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22个国家派驻记者。(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地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
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99.1%。对内使用24种语言和146种方言播音。对外使用27种语言广播。
全印电视台于1959年9月试播,1976年脱离全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之一。截至2005年3月,全国共有56家电视台,23个卫星频道。电视网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77.5%和人口的89.6%。
对外关系 印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印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议扩大安理会,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联大期间正式向大会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2005年,印度与日本、巴西和德国组成“四国集团”,提出安理会改革框架决议草案,要求扩大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理事国与非常任理事国,并坚决要求拥有安理会否决权。
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
2008年以来,印政府继续推行全方位大国外交战略,高度重视印中关系,优先发展与美关系,巩固印俄传统关系,推进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关系。与巴基斯坦关系因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趋于紧张。继续推行东向政策,推进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注重发展经贸科技合作,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
【同中国的关系】 见“中国印度双边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2005年7月,印美宣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2006年3月,美总统布什访印。双方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协议,制定两国贸易三年内翻番的目标,宣布成立科技委员会,探讨民用航天合作。12月,美国会通过印美民用核能合作法案。
2008年2月,美防长盖茨访印。3月,美助理国务卿鲍彻访印,印外长慕克吉访美。9月,印总理辛格访美,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美在印增设驻海德拉巴总领馆,印在美新增驻亚特兰大和西雅图两个总领馆。核供应国集团取消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后,美众议院批准《印美核协议》。11月,印总理辛格赴华盛顿出席20国集团金融峰会。12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印,就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了解情况。
【同俄罗斯的关系】 印俄双边关系密切。2000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年度峰会机制。
2008年2月,俄总理祖布科夫访印,出席在印举办俄罗斯年开幕式。双方签署关于执法和档案合作的2份谅解备忘录。9月,印外长慕克吉在出席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俄外长拉夫罗夫。12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分别会见印总统、副总统、外长及议会反对派领导人,与印总理辛格举行会谈,并出席印“俄罗斯年”闭幕式。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能源、经贸、金融、海关、旅游、航天等领域的10个合作协议。
【同日本的关系】 印日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00年,印日建立全球伙伴关系。2004年起,印成为日最大海外开发援助对象。2006年12月,印总理辛格访日,双方宣布建立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并将2007年定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游交流年”。
2008年7月,印总理辛格赴北海道出席G8会议。8月,日本外相高村正彦访印。10月辛格总理访日,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加强合作,发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进展联合宣言》。
【同欧盟及欧盟国家关系】 2000年,印度与欧盟建立首脑会晤机制。2005年双方正式确立印欧战略伙伴关系。欧盟作为整体是印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
2008年1月,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和匈牙利总理久尔恰尼先后访印。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印,出席第四届印英峰会。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印,作为主宾出席印共和国日庆典。2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英国首相布朗访印。3月,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访印。9月,印总理辛格访法,与法国总统、欧盟轮值主席萨科齐举行会谈,出席印欧商业峰会并发表演讲。双方签署了《印法联合声明》、《印欧联合行动计划》等文件。12月,英国首相布朗访印。
【同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参与东亚合作。
2008年1月,缅甸外长吴年温访印。印防长安东尼访问马来西亚。8月,老挝总统朱马利•赛雅贡访印。11月,印度总统帕蒂尔访问越南、印度尼西亚。
【同南盟及南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是南盟创始国之一,现为轮值主席国。印于1986年、1995年和2007年三次主办南盟首脑会议。作为南盟最大国家,印强调加强南亚各国联系,积极推动在南盟范围内实现物流、人员、技术、知识、资金和文化的自由流动,最终建立南亚经济共同体。2008年8月,辛格总理出席在科伦坡举行的第15届南盟峰会。
2004年以来,印巴保持和平对话进程,双边关系继续缓和。2008年5月,印外长慕克吉访巴,双方决定继续推进印巴和平进程。6月,巴外长库雷希访印,商讨两国第五轮全面对话进程安排。7月,印巴启动第五轮全面对话进程。9月,印总理辛格在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巴总统扎尔达里。10月,印总理辛格在北京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会见巴总理吉拉尼。11月,巴外长库雷希再次访印。11月26日,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印指责巴境内的恐怖组织“虔诚军”制造了此次事件。印巴关系紧张,和平进程中断。经国际社会斡旋,两国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但尚未根本缓解。
2008年2月,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访印。3月,孟加拉国陆军参谋长莫因访印。5月,辛格总理访问不丹。6月,印度外长慕克吉访问斯里兰卡。8月,印总理辛格赴科伦坡出席第15届南盟峰会期间会见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9月,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访印。10月,印度外长慕克吉在第63届联大期间会见斯里兰卡外长波格拉加马。11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尼泊尔,辛格总理在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第二届峰会期间会见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12月,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访印。2009年1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印。
9. 全球七大城市
北京,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