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伟人”丘吉尔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提起丘吉尔这个名字,相信我们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纳粹的坚强阻击者,他是霸权的遏制者、人权的捍卫者、铁幕的树立者。
丘吉尔为了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为英国立下不朽功勋,被公认是"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
对于殖民地政府动用自己的储备金和船只外购粮食的要求,丘吉尔依旧无情拒绝。后来英国政府虽然采取了救灾措施,但收效甚微,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丘吉尔对此难辞其咎。
而丘吉尔一点也没有自责,反而说饥荒是孟加拉人咎由自取,谁让他们不节制生育,"像兔子一样繁殖"?
伊拉克暴行
1920年伊拉克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区"。1921年8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 在英国扶植下建立费萨尔王朝。
英国此举遭到伊拉克人民反对,时任殖民地事务大臣和空军大臣的丘吉尔下令镇压敢于反抗的伊拉克人民。
‘贰’ 丘吉尔身高是多少
身高五英尺七寸(约1.69米)。
年少时丘吉尔也会和其他孩子打架,但很少打赢过,早年的经历为他的抑郁症埋下了病根,35岁时终于第一次发作了,丘吉尔回忆1910年他几乎没有合过眼,严重的失眠导致他出现幻听,幻觉,视线模糊,一点动静都能使他心惊肉跳。
“黑狗”出现在丘吉尔的文章里,丘吉尔取这个称呼有意味深长的含义,因为狗毕竟是有可能被驯服的,然而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他和黑狗的战斗从35岁一直持续到他90岁去世,他始终没有让对方俯首帖耳,从官方记录里可以发现丘吉尔会突然卧床不起,最长的一段时间超过两个月。
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得了什么病,他返回工作岗位时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过一段时间又要毫无预兆的失踪几天,事实上每当黑狗再次来临,丘吉尔的身体会变得僵硬,下床都需要很大的勇气,脑子里充满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甚至觉得死亡是最好的解脱。
‘叁’ 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印度人现在为什么不反感英国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来就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丘吉尔的话虽然有些”刻薄”,但也说的是一个事实,印度从来就没有以一个国家出现过。在印度之前,印度这个地方是以部族各自存在各个城邦各自为政。一片散沙。不存在国家的这个概念,正式英国的“侵略”统一的印度,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法律,政治,文化。英国促进和帮助印度统一,建立了国家体系概念。当然,对英国不反感的主要是指印度的精英阶层,大部分普通印度人对于英国的殖民的殖民统治也是十分反感和痛恨的。每年的3月23日是印度的民族烈士纪念日,每年4月13日是印度的迦利安瓦拉拔格大屠杀纪念日,都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证明。
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好处,那就是印度客观上扩大的印度领土,古印度的领土面积其实不大。正式由于的英国人殖民,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地,但最终都便宜印度。使得印度的领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七。综合来是说,就是由于英国给印度带来的了先进的现代化文明,工业,科技。客观上完成并扩大的领土和完整。所以基即便印度独立和英国的关系还十分亲厚,还加入了因此印度在独立以后还加入了英联邦。
‘肆’ 关于罗斯福 丘吉尔 斯大林 希特勒的一个小故事
故事如下:
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
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我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朋友告诉我:
候选人A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候选人B是温斯顿丘吉尔,候选人C是亚道夫希特勒。
(4)丘吉尔有多少印度人扩展阅读:
希特勒的负面评价:
希特勒的影响几乎完全恶毒有害,他的主要作用是使大约三千五百万人丧失了性命。我无意为这个人树碑立传,但是事实不容回避:希特勒对许许多多人的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希特勒在掌权期间,实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种族灭绝政策。
他是一个狂热的种族主义者,特别恶毒地憎恨犹太人。杀掉世界上每一个犹太人是他公开明确的目标。在他执政期间,纳粹分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造了庞大的集中营,营内设有巨大的毒气室。
在他所征服的每块领土上,无辜的男女老幼就被捆绑起来,装上畜车,投进毒气室活活毒死。仅在几年期间,几乎有6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惨遭杀害。
‘伍’ 英国首相丘吉尔,究竟是大英帝国的英雄,还是大英帝国衰落的罪人呢
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在二战的时候的着名的首相,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丘吉尔最大的功绩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领导英国军民最终抵抗纳粹德国的入侵,保住了英国的平安。现在人们说起二战时的丘吉尔首相,都会说到他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在二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丘吉尔事实上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二战的来临,丘吉尔在历史上恐怕只是一个不成功的政客而已。而且虽然丘吉尔成功的领导了英国的二战,但是很多人还是对他有不小的非议,有些人认为英国在二战的时候,事实上用不着和德国纳粹德国死磕,而因为丘吉尔的强硬,导致大英帝国在二战中损失太多,最终在战后完全丧失了战前的地位。
丘吉尔在政治生涯的投机性很强,也导致其声名狼藉
早期丘吉尔的政治生涯还是非常顺风顺水的,在1911年的时候,丘吉尔又当上了海军大臣。众所周知,大英帝国的海军可谓是英国的骄傲,英国的陆军规模不大,但是海军却是世界第一,所以在内阁诸大臣之中,海军大臣的位置相当的靠前。丘吉尔能够在30多岁的时候就当上海军大臣,前途可谓是相当的远大。丘吉尔如果能够把这个位置干好的话,说不定下一步就能登上首相的宝座。
不过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手德国也是相当强大的,并不是过去英国所欺负的那些殖民地小国,所以英国当时打着非常的吃力。为了打开战局,丘吉尔异想天开的搞了一个攻打土耳其的战略,他认为只需要派出英国天下无敌的海军舰队,对着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顿猛轰,然后派出军队登陆就能够把土耳其的苏丹抓起来,然后逼他们议和,说不定还能够得到赔款和割地。
后来英国确实按照他的战略派出了一个庞大的远征军进攻达达尼尔海峡,结果却没有丘吉尔想象的那么如意,最终英法联军在伊斯坦布尔损失惨重,也没能够打败土耳其,最后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丘吉尔也因为这一重大失败,最终丢掉了海军大臣的宝座。事实上,这一次的失败对丘吉尔的影响是非常的巨大,甚至让他一蹶不振几十年,一直到二战。后来在二十年代的时候,他也短暂坐上过财政大臣的宝座,不过由于他坚决维护金融资本家的利益,所以使得他也声名狼藉。总之没有二战的话,丘吉尔只不过是一个蹩脚的政客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伟大的人物。
‘陆’ 从丘首相沦为丘议员的丘吉尔,是怎么引领英国赢得战争的
1945年二战胜利,丘吉尔首相竞选议员成功,当上丘议员,按照英国政党组阁模式,丘首相所在的保守党在竞选中大败,丘首相的队友们很不争气,只获得197个议会席位,只好把组阁权力拱手相让给准备更充分的工党,工党领袖艾德礼成为新首相。英国民众的选择,是务实主义的选择。最终,工党战胜了保守党,建成了英国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了图谋联美抗苏、打压印度独立这些主张,也是因为英国民众厌倦了大英帝国不着边际的辉煌,宁可选择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宁可承认美国人的主导优势,安心从父亲的角色变为儿子的角色,绝不打肿脸充胖子。
‘柒’ 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是谁的葬礼
毛泽东(1976) 的葬礼,8亿多人! 在半个世纪里10起参加人数最多的葬礼 1.约瑟夫·毕苏斯基(1935) 波兰政治家 在毕苏斯基元帅的灵柩送往华沙大教堂的途中,至少有 50万人沿街等候。约有十几万人到教堂内瞻仰了他的遗体。 当他的遗体准备送上火车运抵格拉斯哥时,华沙居民倾城出 动。约有200万人前往车站送别。在格拉斯哥又有15万人在 车站迎接。遗体到达后,他们又跟随护送遗体的队伍到沃韦 尔大教堂参加了最后一次弥撒。 2.乔治五世(1936) 英国国王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等候瞻仰乔治五世国王遗体的队 伍长达整整3哩。并排站立8人的长队跨过两座桥,沿着泰 晤士河的两岸延伸。总共568,387个人(其中有一天有306, 685个人)在他的灵柩前走过。当他的灵柩被送往西敏寺安葬 时,沿途约有200万人站立两旁等候。 3.圣雄·甘地(1948) 印度社会和宗教改革家 整整5个小时,印度新老德里市约有100万居民上街目 睹了护送甘地灵柩的队列的经过和随后举行的遗体火化仪 式。据报道,当甘地的儿子将他的骨灰撒入恒河和朱木那河 的圣水中时,约有300万人出席了这个神圣的仪式。随后甘 地的另一些骨灰被撒入印度各地其他50条圣河中。届时沿途 观看的人数多达1,000万。 4.约瑟夫·斯大林(1953) 苏联领导人 3天内,约有数百万苏联的公民前往莫斯科的圆柱大厅 瞻仰了安放在那里的斯大林的遗体。另有至少5万人出席了 在附近红场举行的葬礼。 5.约翰·肯尼迪(1963) 美国总统 估计约有30万哀悼者站立在宾州大街和宪法大街两旁 目睹护灵的队伍将他们被害的领袖的遗体从白宫运抵国会 山。在国会山,另有25万人鱼贯进入圆形大厅,凭吊被国旗 覆盖着的总统的灵柩。当他的灵柩从国会山运往圣马修教堂 以便举行最后一次弥撒,并从教堂运抵阿灵顿国家公墓落葬 时,沿途约有100万市民伫立迎候。在全国通过电视观看这 神圣葬礼的人数则高达数百万。 6.贾瓦哈利尔·尼赫鲁(1964) 印度总理 约有150万印度人拥入新德里街头观看护灵队伍将尼赫 鲁的遗体运到朱木纳河边的焚化场。在焚化场内另有10万民 众把葬礼台挤得水泄不通,当局不得不出动大批军警维持秩 序。1948年圣雄·甘地的火葬仪式就是在距离不到300码的 地方举行的。 7.温斯敦·丘吉尔(1965) 英国首相 总共有321,360人瞻仰了安放在威斯敏斯特大厅的丘吉 尔遗体。当他的遗体被送往圣保罗教堂举行50年来第一次为 一个平民举行的国葬时,沿途密密麻麻的人群,一层接一层, 顶着刺骨的寒风等着护灵队伍的到来。这个历时5小时的葬 礼通过电视向全世界作了现场转播。全球约有2500万人观看 了电视。 8.阿卜杜尔·纳赛尔(1970) 埃及总统 当总统的遗体被安放在开罗库巴时,宫外成千上万个哀 悼者捶胸顿足,情绪异常激动。在举行葬礼的那天,数百万 埃及民众拥入街头,等候灵柩的到来。痛哭流涕的人群大叫 "纳赛尔!纳赛尔!纳赛尔"!并冲破了军警组成的约6哩长 的防卫线,顿时出现一片混乱,造成几百人受伤,甚至差一 点将纳赛尔的灵柩撞倒。3个小时后,遗体葬入了开罗郊外一 个新建的清真寺的花园内。此时,人群的激动情绪才逐渐趋 于平静。1952年纳赛尔就是在此同其他一些青年军官发动了 推翻法鲁克王朝的革命。 9.毛泽东(1976) 中国领袖 估计有35万人前往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瞻仰了他的遗体。 另外约有数十万从社会各界挑选出来的人士参加了北京天安 门城楼前举行的简单而又严肃的仪式。此外,全国有8亿民 众为毛泽东默哀3分钟,同时所有的轮船和工厂鸣笛致哀。 10.胡阿里·布迈丁(1978) 阿尔及利亚总统 当戒备森严的护灵队伍抬着总统的灵柩从阿尔及尔大清 真寺前往伊阿林公墓时,沿途200万悲痛欲绝的哀悼者秩序 顿时大乱,他们争相挤到前面用手触摸安放领袖遗体的灵柩。 有的甚至在倒下的人身上踩过。为参加这次葬礼有不少人是 从外地徒步赶到京城的。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16年时间中, 布迈丁统治了13年。
麻烦采纳,谢谢!
‘捌’ 据说丘吉尔是那个时期掌握英语单词最多的人,他到底掌握了多少呢
朋友你好,丘吉尔的单词量目前来讲比较认同的是5万左右的单词量。当然也有说3万,4万的。不过根据英语这门语言来看,对于一般的人,如果掌握了两万左右的单词,在阅读一些专业性稍强的报刊时,就会遇到困难,英语不像汉语,汉语认识3000字便可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而英语的语言是发散的,所以需要掌握大量的单词,比如长方体这个词,基本上小孩子都可以理解,但是许多美国成年人都不知道长方体的标准说法是什么。因此对丘吉尔这种词汇量大的人来说,5万是个比较合理的数字,3万对于他来说,略显少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玖’ 关于二战时候英军在非洲的印度士兵因咖喱不上战场的历史的详情!
英国人的军队连保卫本土都够呛,更别说是殖民地了。可是当北非隆美尔要下狠手时,英国人再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德国人要是占领了埃及,那苏伊士运河就彻底完了。从世界各地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运来的矿产,粮食都不得不绕道非洲南部的好望角。
要知道,绕道好望角那是将近多跑1万公里的路程。就算是军舰也得跑月把,更何况是满载货物的商船。而一路上气候多变,再加上德国潜艇的袭扰。估计到时候连一半的东西都运不到英国。
无奈之下英国人也狠了狠心,从各个殖民地都组建的军队当中选了一批运到埃及。其中有印度的,爱尔兰的,加拿大的,澳大利亚的,甚至还有卡塔尔人的。日不落帝国先是死死的顶住了隆美尔。然后还接连不断的从各个殖民地不断的朝北非增兵。印度师就这样被调往了北非。印度的士兵文化普遍低下,作战效率极低。要不是实在拿不出人来,英国人也不会用印度士兵作战。
不过印度士兵温顺的性格却让指挥他们的英**官舒服无比。英国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从来都不打辨。所以印度的士兵都被英国人当成了炮灰,像什么趟地雷,堵抢眼之类的,全部交给了印度士兵。
这次英国人一口气聚集了20多万的军队,坦克1400多辆。火炮2300多门。飞机1500多架准备拿下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报仇雪恨。刚开始的时候还打的不错。进攻的势头也挺猛,可是后来被德军的大炮和满山遍野的地雷硬生生的挡住了。这时印度师的作用就现出来了,印度人根本就不在乎地雷的存在,勇猛无比的带头探路。弄得英军士兵也士气大振。
可是事情终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到两天印度人再也不肯上前线了,都纷纷的从前方撤了下来。这下英国人可慌乱了,一队队的印度士兵都扭头朝后方走回去,就连英国人拿枪赶都赶不回去。就连英国人枪毙了几个印度士兵也不管用。英国人纳闷无比,平时温顺挺话的印度士兵怎么会变成这样。最后一调查,原来是印度士兵携带的咖喱吃完了。
在印度流传着一句话,我们印度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吃咖喱。在印度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教人用树草的果实来调配长生不老药,并以其当初传教的地名“咖喱”作为这灵药的名称,所以释迦牟尼被认为是第一个做咖喱的人。但也有资料显示,“咖喱”一词源自印度南方语言泰米尔语,意思为“许多香料混在一起烹煮”。
所有的印军士兵都表示,没有咖喱,不干活。他们也不反抗,只是静静坐着。英军的军官软的硬招数的都使出来。可是印度人就是不搭理他们。没有办法英国人只好用埃及当地的香料配置了一些咖喱。可是印度士兵尝了尝说了一句英国人气歪鼻子的话。“这咖喱不是正宗的咖喱,我们拒绝使用。”
当时就差点没把英军的鼻子给气掉。
英国人也没办法了,谁让作战时间紧迫,运输军事物资都还紧紧张张,一不留神把咖喱给忘了呢。可也不能拿高贵的白人的生命去趟地雷啊,那样的话军部,肯定会被人给骂死的。甚至还会连累到现任的内阁首相丘吉尔阁下。
最后还是丘吉尔下令驻扎在印度的英国皇家空军,紧急从印度本土空运一批正宗咖喱到北非。到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飞机没办法靠近前线。只好用汽车从开罗给运输过来。
‘拾’ 如何对待挑衅的印度人,丘吉尔这一招让印度不得不服
布什任美国总统时,在白宫办公室摆放了一尊丘吉尔的青铜半身像,他说:“我喜欢丘吉尔。”但奥巴马却在2009年年初将这尊雕像归还给了英国。有媒体分析,个中原因不难猜到,丘吉尔二度出任英国首相后,曾残酷镇压肯尼亚发生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在当地建集中营,奥巴马的祖父未经审讯就被投入监狱两年,受到严刑拷打。听上去这不像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伟大的丘吉尔”,但确实是真实的丘吉尔。据法新社9月8日报道,一本新书的作者以翔实的证据表明,部分出于种族芥蒂心理,丘吉尔曾有意让数百万印度人饿死。
丘吉尔认为,肯尼亚最肥沃的高地地区应该是白人移民独占的保留地,为此,他批准了“清理”当地黑人的计划。上世纪50年代,当肯尼亚人起义时,他断然下令将15万人强制关进集中营。美国历史学家卡罗琳·埃尔金斯称这是“英国的古拉格集中营”。奥巴马总统的祖父侯赛因·奥尼安戈·奥巴马直到1979年去世都未能从拷打留下的伤痛中真正恢复过来。
为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歧视印度人、黑人的种族主义者,两个“丘吉尔”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呢?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二战期间发生了“最难得和最幸运的巧合”,在那个年代,“大英帝国的切身利益正好同世界大部分人的利益相一致”;也有人认为,丘吉尔或许是一个恶棍,但他看到了一个比他更坏的恶棍,正因为他深深憎恶希特勒,才没有同纳粹德国达成协议。
在反抗纳粹的过程中,丘吉尔创作了许多捍卫自由和民主的诗篇,但他显然不想让黑人和亚洲人获得自由。不过,他却无奈地看到,在被大英帝国征服的土地上,民主主义者们一边高颂他的诗篇,一边反抗他掌控下的殖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