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震旦是古印度对什么国的称呼

震旦是古印度对什么国的称呼

发布时间:2022-09-24 14:14:09

A. 古代哪个国家的人把中国称为"震旦" 为什么

古印度人。

原因:梵文称法,在佛经中译作震旦。

B. 古印度为什么把中国叫做振旦

据考证,“震旦”原是“Cina”[din]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梵文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脂那”、“至那”或“震旦”。根据对Cina的来源的不同看法,其原始含意也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四种:1.认为Cina在梵文中表示中国“丝”。古代印度人、波斯人、古希腊人,都用中国丝(梵文Cina)指称中国;2.认为Cina是秦国的“秦”的梵文译音,Cina的梵文含义是“秦国”,是古代印度人对秦汉时期的中国的称呼;3.认为Cina在梵文中有“偏僻遥远”的意思;4.认为Cina指羌族。
梵文Cina在印度出现后,向西方传播,经由中亚到欧洲,进入英语,逐步演变为今天英语中的“China”。罗马传教士卫匡国在1655年最早提出China是秦国的“秦”的译音。在China一词出现前,欧洲对中国的称呼基本上都来自Cina[din]的读音,只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稍有差异。梵文Cina向东方传播,进入中国和日本,译音为“*****”、“脂那”、“震旦”等。梵文Cina进入古代中国后,古代一般把梵文Cina音译为“震旦”,但Cina(震旦)是外国人(最初是印度人)对古代中国的称呼,中国人一般不这样使用。
两种解释:1.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
2. 震 为 秦 的音译转变,旦 则为 斯坦 的意思

C. 古代哪个国家的人把中国称为"震旦" 为什么

古印度人。

原因:

梵名,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指难、脂难。在八卦里“震”就是东边的意思,“旦”是太阳刚升起时指的也是东方,所以震旦是指东方的国度。

震旦、支那等名称散见于佛典中甚多,翻译名义集卷三(大五四·一○九八中):“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华严音义翻为汉地。

(3)震旦是古印度对什么国的称呼扩展阅读:

古印度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

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局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D. 古代中国称印度为天竺,那古印度人又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和我们发生接触、文化交流最频繁、文献记载保留最多的国家,莫过于印度。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整个词在汉译佛经中很常见,音译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这些佛经的原文,当然多数是当时或更早时在印度写成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在古代以精美的丝织品闻名于西方。因此,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着作中有的就把中国称作 Serica,意思是“丝国”,称中国人是Seres,中国的首都是Sera,现代的汉译“赛里斯”“赛拉”。但这没有像Cīna这个词一样成为通名。

E. 震旦 含义

震旦,印度对中国的一种称呼,音译自梵文的“Ci^na”,又译作真丹、旃丹、指难支那等。
《佛说灌顶经》卷六:“ 阎浮 界内有震旦国 。” 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蛟台蜃阁,俄交震旦之墟;月面星毫,坐照毗邪之国。” 明·宋濂《西天僧授善世禅师诰》:“ 大雄氏之道以慈悲愿力导人为善,所以其教肇兴于西方,东流于震旦 。”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近数日间,深入彼学生社会间,略一相度,敢决言其思想行为决不居我震旦青年上。”

F. 东震旦国南丹真老是什么意思

是指古代中国的太上老君。
东震旦国指东方震旦国。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震旦是古印度对中国的一种称呼。佛光大词典中记载,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震旦称呼传入我国之年代不详,估计大约为佛教传入我国时。

G. 古代西方是如何称呼中国的

1 赤县 神州 九州 华夏
中国曾有11个别称:古朝鲜叫我们“掌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国家以对中国某一事物的具体印象,或以对中国的关系与态度为基础,给中国以各式各样的称谓,虽然不乏褒义的美称,其中也有一孔之见,有历史偏见,甚至有少数国家对中国的歧视和敌意。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这些称谓现在已大多弃之不用了,但这些称谓中所包含的历史,在我们共和国华诞之际,却是值得我们回忆和记住的。

1、Sinian(震旦):古印度称华夏大地为“震旦”,震旦是古印度语中对中国的称谓。曾经认为这是一种鸦雀,是中国特有的鸟。其实,震旦纪,是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的地质年代,这段时间在生命演化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震旦纪的漫漫等待之后,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就创造了地球上美丽绚烂的生命世界。

2、Seres(丝国):也称塞里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西北地区及其居民的称呼,意思是“丝的”或者“丝来的地方”。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织造轻柔美丽丝绸的国家。汉代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大量输出丝绸。西方史书记载,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绸袍子去看戏,引起了剧场的轰动,被认为是空前豪华的衣裳。

3、China:中国的英文名是 China,陶瓷在英文中也是china。有一种说法是,十八世纪以前,中国昌南镇(今景德镇,中文读音与英文读音十分接近)的精美瓷器在欧洲很受欢迎。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4、Chink(清国人):源于清朝的“Ching ”,在英文的俚语中也是中国人的意思,但带有贬义的味道。因为,中国在清末时是最受人欺负的国家,而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也成了清国奴。

5、Chinoiserie(中国风):法语中的一个词,指18世纪中期非常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很多设计师和工匠大量采用中国题材,如中国服饰、龙、宝塔,结合艺术家想象创造出新形象。后来演化的意思较多,有古怪的,吹毛求疵的,繁琐;中国风格,中国工艺品;也有中国的,中国人的意思。

6、Chinees(西内逊):“西内逊”是荷兰语中专指华人的词,也含着对中国的贬义,这是由于那时中国的老弱、保守、落后。现在“西内逊”这个词的意义已仅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到中国餐馆里去吃饭”,二指“中国人”。

7、(掌柜):韩国有种说法,19世纪初华侨到朝鲜之后,当地人曾用“掌柜”一词来代表中国,意思是中国人精于做生意,精于算计,也称中国人是“守财奴”,认为中国人挣钱不花。这个词在韩语中有些贬义,现已几乎不用。

8、Nuoc Tau(船国):越南民间有种说法,将中国说成是“船国”,将在越南居住的华人称为“三船”,大概意思是指中国人是坐船来越南的,而且中国的船舶制造业让越南人羡慕。

9、Blue-Ant(蓝蚂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广大解放区流行“列宁装”、解放装。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这种抹杀个性的政治化服装时尚被推向了极至。一时间,中国人的着装被外国人讥称为千篇一律的“蓝蚂蚁”、“灰蚂蚁”。

10、Cathe(契丹):俄语称中国为Cathe或Kitay。有一种说。China一词的来源应该是“契丹”。中国古代在西方不叫China,因为生产丝绸而叫做“塞里丝国”,就是今天Silk一词的词根。到了契丹建立的辽,和西方的贸易繁荣,国体开放,因此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当时北方民族,比如女真、蒙古等都把中原地带叫做“契丹”。随着这些民族和北方或西方的交流融合,“契丹”的名字逐渐表示中国的土地。“中国”在俄语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叫做“天下”。如果说前一个称呼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性词,那么俄罗斯人今天在使用“天下”一词称呼中国时,包含着的尊重与称赞之情不言而喻。

11、Cina(支那): 这是近现代中国人民最为屈辱最为敏感的一个别称。Cina在日本译为“支那”,从江户时代中期到19世纪中期,日本人用“支那”称中国,这与 “唐国”,“清国”一样,没有特别的政治含义,尚未直接与对中国的歧视联系在一起.。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当时,日本人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 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当时荷兰字典中,对“支那”的解释是:即愚蠢的中国人,精神有问题的中国人等。

还有一种说法:支那一词出自China,China本身没有褒义贬义,怎么从它演变的“支那”一词反而有了含义呢?这要从日语的古怪规则谈起了。日语,大概是世界上最繁琐的一种语言了,与其他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不同,日语还承担有很重要的等级文化载体功能。同样的意思,也有多种表示方法,用以同时表达双方的地位关系。比如“我”这个词吧,“わたくし”,那表示“小子我”,很谦卑的,“わたし”呢?少了一个字母,成了普通的“我”,平等了,“わし” 再少一个字母,那就成“老子我”了。“支那”的意思就是蔑视,含有“支那那块地方”的意思,表示你的地位比我低。而日本人对这种通过称呼取得的地位优势非常看重,也真的就会把你低一等看。对方如果不经意接受了,不管你懂不懂日本文化,日本人就会很自然的认为你自认低人一等,这在中日关系史中经常生出一些是非,引发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极大义愤。

H. 天竺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指古印度。

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

西汉以来所说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语sindhu的音译,是确指印度河流域的辐射区的,而非整个南亚大陆。


关于名字的由来:

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去西天取经(即西天取经)此地为西天。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In读音才正名为印度。

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

而在印度人眼中,中华大地地处东方,是太阳初升之地,所以,古代印度人对中国也有个非常形象的称谓——震旦。 震旦,又称震丹、真丹、真旦、振旦、神丹,是汉传佛教经典中,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


I. 古代哪个国家的人把中国称为“震旦”

是古印度人。
梵名Ci^na-stha^na,巴利名 Ci^na,或 Ci^na-rattha。又作真旦、真丹、振旦、振丹、旃丹、指难、脂难。或称摩诃震旦(梵Maha^-ci^na-stha^na)。又略称支那(梵Ci^na),或至那、致那、指那、止那、脂那。又作摩诃支那(梵Maha^-ci^na)、摩诃至那、摩贺振那、大支那、大振那,或支那泥舍(梵Ci^na-des/a)。ci^na,意译为思惟;stha^na,意译为住处。即对于印度等国而言,指中国本部及与中国相邻接之部分地方。大唐西域记卷五(大五一·八九四下):“王曰:‘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亘,去斯远近?’对曰:‘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古代西方亚细亚及希腊、罗马等诸国所流传对我国之称呼有二,即:(一)Serice(丝国),或 Seres(丝国人),汉语翻译为“赛里斯”。(二)Sin, Thin(丝),或 Sinai, Thinai(丝国人)。其中,第一项系由 serikon 或 sericum (缯绢之义)转变来之名称,因古代我国向西方诸国输出缯绢之故。“支那”即文物国之意,亦即赞美此方为衣冠文物之地,由此可知自古我国即有缯绢国之称。关于第二项有诸说,然通说则为自我国秦朝 Ch'in 之国名而来者。Ci^na 之名又见于摩诃婆罗多(梵 Maha^bha^rata)、摩奴(梵 Manu)法典、罗摩耶那(梵Ra^ma^yana)、考提拉实利论(梵 Kautiliya Arthas/a^stra)、普鲁哈特萨玛希塔(梵 Brhat-sajhita^)等古籍,然并无确证可证明此名即中国。

J. 古代哪个国家的人把中国称为“震旦”

古印度人 梵文称中国为Cinisthana,在佛经中译作震旦 东晋翻译家帛尸黎密多罗说:"此名与支那皆为秦字的对音。"《易·说卦》曰:"震,东方也。"震旦,即:东方之光。

阅读全文

与震旦是古印度对什么国的称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多少 浏览:293
伊朗怎么上油轮 浏览:821
印度什么时候朝圣 浏览:18
赛尔维亚到中国飞机票多少钱 浏览:936
旧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于多少年 浏览:859
阿联酋与伊朗之间是什么 浏览:252
意大利国家有哪些国家的 浏览:52
中国共有邻国多少个 浏览:893
印尼有多少华人华侨华裔 浏览:325
美国制裁伊朗给伊朗带来了什么 浏览:821
结合所见所想如何理解中国精神 浏览:704
中国最大的宅院是哪个 浏览:359
一千万越南盾什么生活水平 浏览:576
印尼gdp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357
英国进入中国的关税是多少 浏览:863
中国哪里可以赛车 浏览:50
错把工厂报价发给英国客户怎么办 浏览: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么实名制 浏览:635
意大利南部丘陵地区种植什么 浏览:306
德国为什么打英国空军 浏览: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