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欠中国钱的十大负债国
欠中国钱最多的十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而欠我们钱最多的国家,就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老美,足足欠了我们22.63万亿美元,如果这笔钱要还上,老美人民要一年不吃不喝才行。
这就要说到各国的产业构成了,按照每个国家的情况来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梯。
底层的是第一产业,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包括非洲的很多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等都属于这一类的,这类国家进口产品少,出口也少。
第二类,也是第二产业,就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中国了,我们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品种类的国家。
美国人家里的电脑,日本人手里的手机,法国人家里的电视,大部分都是中国生产的。
我们通过出口产品换回了大量外汇,然后再用这些赚来的钱,购买各个国家的国债,自然就成了他们的债主。
第三类,就是以美国为首的第三产业国家,这些国家的服务业非常的发达,同时工业外迁,这就导致他们所需的产品基本都依靠着进口。
要买东西就要有钱,那么钱怎么来:
就是通过透支未来的政府收入,找其他国家借钱。就拿老美来举例子,老美政府可以说是全球最穷的,因为他们动不动就发行债券,到处借钱。
所以,老美既是世界上的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如今老美光是每年支付给各国的利息,就很吓人。
⑵ 哪些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呢世界前20位
截止到2011年8月,前20个最大的债务国债务如下:
国家 债务数额(美元,单位:万亿)
美国 14.59
英国 8.981
德国 4.713
法国 4.698
荷兰 3.733
日本 2.441
爱尔兰 2.253
意大利 2.223
西班牙 2.166
卢森堡 1.892
比利时 1.241
瑞士 1.200
澳大利亚 1.169
加拿大 1.009
瑞典 0.853
奥地利 0.755
挪威 0.643
丹麦 0.5595
希腊 0.5329
葡萄牙 0.4978
⑶ 印度富豪欠中国120亿!谎称没钱成“老赖”,现今如何
引言
商业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圈,有人会走的圈中去,但是有总有人会被转到圈外去,那么转到圈外他就可能面临着失败的困境。在商业之中,即便是身家拥有几百个亿的大佬也会有失败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是可以一生顺风顺水,在商业中做什么什么能成功。但是即便是有风险,很多人还是会为了自己以后的财富选择迈入商业的行界之中,但是只要是走错一步,就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负债压力,成为每天都被追债的人。
但是有一些有钱的人仍然也是天天被追债,甚至他的哥哥还是前世界首富,这样的一个人他就是印度的一个富豪——阿尼尔安巴尼。
总结
但是即便是这种情况我们也不需要担心他会怎么样,因为作为实力雄厚的家族,他的哥哥是曾经的额亚洲首富,实力定当能够还上这一笔债务,即便是兄弟二人不和睦,但在是是非非面前仍然可以拿捏得清楚,所以面对这种情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真的审核他是否具有贷款的能力,以及贷款给他多少钱财。
⑷ 全球债务历史新高为什么会历史新高 具体是什么原因
国际金融协会(IIF)日前发布的全球债务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从2017年12月31日的238万亿美元,增长超8万亿美元,至历史新高2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1%。
据国外媒体统计,如果把全球所有国家政府债务加在一起,总量已经高达63万亿美元。而且,这个规模还在不断的上升。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全球各国的债务规模情况。首先,我们来看看全球债务规模的分布情况:
美国和日本合计占全球债务总额一半
据统计,美国的债务总额已经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的水平,占全球债务总额的31.%。日本紧随其后,占全球债务总额的18.8%,其中债务占日本GDP239.3%。美国和日本合计差不多背负了全球一半的债务。
其他国家较多的有中国(7.9%)、意大利(3.9%)、法国(3.8%)、英国(3.7%)、德国(3.8%)、加拿大(2.3%)、印度(2.5%)、巴西(2.2%)。
各国占全球债务的比例
全球债务最多的五个国家
排名前五的国家,累计债务总额合计为41.6万亿美元,占了全球的66%。美国和日本毫无悬念的排名前两位。其中,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7.1%,日本更是高达239.3%。中国排名第三,总额为4.97万亿美元。意大利和法国位列第四和第五位。
⑸ 印度孟加拉等多国订单断崖式下跌,这会对他们的经济造成哪些影响
三星在越南的工厂的一名员工说,他现在每周只工作三天,一些生产线已经从每周六天调整到每周四天。在前几年,淡季是在2022年6月和7月左右,只是那时没有加班或减少工作日。该员工透露,管理层的说法是库存量很高,而且没有多少新订单。去年,当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商业活动甚至更高,但现在则更慢。
印度依赖石油进口和购买日常必需品,而进口则意味着巨大的外债。多年来的债务积累也使印度经济不堪重负。截至目前,印度的整体债务接近GDP的70%,印度的外债规模为1.4万亿美元。每年,印度必须将其财政收入的20%用于偿还债务。这使得印度没有更多的钱来大量投资于经济、公共设施和教育。太多的债务已经使印度的财政捉襟见肘。改变这种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
⑹ 印度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欠俄罗斯外债欠了多少钱
印度是用一种什么方式,巧妙的归还了苏联外债的。
我们知道冷*战*时*期印*度对美*苏*两*国,是两*面讨*好两面*派,所以从两个国*家都获得了大量的援助。在这中间苏*联为了遏*制*中*国,所以特意的扶持印度。在苏*联和印*度这几十年的交往之间,苏*联给印*度援助了大量的什么钢厂、水泥厂、石油厂等等,还有大量的农业项目。总共的援助加上无期贷款大概有一百多亿卢布。
⑺ 东南亚国家负债最高的国家
东南亚国家中印度是负债最高的国家。印度是东南亚国家中,借外债最早也最多的国家。从1960年起印度就开始对外借债。 印度人口达13亿,这里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但印度经济落后,有很多人身陷贫富两极分化的折磨当中。
印度文化说明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气候,印度年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6摄氏度以上,年降雨2000至4000毫米不等。
印度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森林67点83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百分之20点64。
⑻ 英国对印度的影响
、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调整
印度殖民地是由东印度公司按照英国国王授予的特许状建立的,东印度公司征服孟加拉后,就由公
司建立政权,伦敦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成了英国在印度的最高权力机构,从方针政策的制定到殖民地政
府文职官员的任命,都由东印度公司行使权力,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构。不过英王颁布的公
司特许状也规定:如果公司行为违背国家利益,国王可以给予其两年的警示期,直至收回特许状。[1]
(P215)所以在1773年议会颁布《调整法案》之前,英国政府并没有一套统治印度殖民地的政策。但是,18
世纪末期,英帝国局势的发展迫使英国对印度殖民地的统治进行改革。
首先,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暴露出各种丑恶现象,严重损害了英国政府的形象,损害了
英国的利益。“七年战争”是英国侵略印度的转折点,至1765年,东印度公司已驱逐了其他欧洲国家在
印度的竞争对手。[2](P157)然而各种丑恶现象也相继显露出来:
(1)收受贿赂,敲诈勒索。东印度公司一旦政权在握,便迫不及待地利用它来实现最大限度的掠夺。
公司每征服一地,最方便、最现成的办法莫过于掠夺国库、敲诈王公贵族。公司职员贪得无厌,四处敲
50
①英印富翁指那些在印度发财回到英国的人,在18世纪英语中叫“纳波布”(Nabobs)。
诈,积聚了大量的钱财。
(2)英印富翁①在国内收买议席,拉帮结派,影响国内政治。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回国时大都
变成富翁。这些英印富翁回到英国后通常大量购买地产,并用自己在印度掠夺的不义之财来贿买议会
席位,这又增加了印度利益集团在国内政治中的重要性。
(3)连年征战,债务累累。在多种因素驱使下,东印度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进行扩张战
争,通过一系列的扩张战争,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地区不断扩大,地位也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职员也掠夺
了大量钱财,而东印度公司却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1771年东印度公司的债务高达150万英镑。[2]
(P166)
(4)肆意掠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东印度公司的大肆掠夺,使原本美丽富饶的印度变得
一片凋零。1769-1770年,孟加拉发生最为严重的大饥荒,饿死人数达1000万人,占该省总人数的1/3
的人口挨饿,另外使1/3的耕地荒芜。[3](P57)尽管如此,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掠夺却并未减少。
对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腐败统治,英国国内早就有人进行了猛烈抨击。东印度公司残暴的殖民统
治成了旧的殖民制度堡垒,要杜绝这些腐败现象,必须改变原有的殖民政策,限制东印度公司的行动,由
英国政府承担起对印度的统治,用英国的法律来惩治东印度公司的腐败行为。
其次,英帝国重心转向东方以及日益严重的印度殖民地局势,迫使英国政府承担起对殖民地的管
理。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英国经济对于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英帝国的利益也由美洲转到了东方。在这种政策指导之下,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
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4](P138)谢尔本勋爵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实际上反映了这一
时期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原则。随着与东方贸易的发展,英国同中国及印度的贸易在英国贸易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印度则连结了中国及欧洲大市场。英帝国的重心转向了东方,这使得印度殖民地在英帝国
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自美国革命以来印度殖民地日益严重的局势,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印度政
策。
最后,福音教派(Evangelical)的人道主义(Humanitarian)运动的发展,也影响了英国对印度殖民地的
政策。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在经济上飞速发展之时,在宗教文化领域,兴起了福音教派以及随之而来的人
道主义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变,公众道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人们对待帝国的责任
心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对待附属国人民的问题,在国内已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事了。在克莱夫时代①能
容忍的事情,现在已变得无法容忍。这种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帝国政策的制定。
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的《调整法案》是英国议会插手印度事务的第一步行动,该法案规定“公司董
事会此后要向财政部交出印度寄来的有关税收的一切信件,并把有关民政或军政的一切函件上交国务
大臣。”[5](P813)英国内阁第一次获得了控制印度事务的权利。它标志着英国首次将东印度公司置于议
会控制之下,将印度殖民地事务由公司行为变成政府行为。法案还规定设立孟加拉最高法院,其目的是
取代腐败的、效率低下的加尔各答法庭,强制执行法案,防止东印度公司职员滥用法律,给土着居民反抗
压迫提供有效的保护。[6](P65)它表明英国议会对印度人民的利益首次加以关照,至少在法律文字上如
此。
法案实际上建立了英属印度中央政府,虽然它的权力是不完全的,但既然总督及参事会的任命权归
国王,英国政府就可借此影响公司的统治。
虽然如此,东印度公司职员的种种腐败行为并没有得以消除。到1770年代末,改革英属印度殖民
地政府管理体制问题再次纳入英国议会议事日程,并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之一。英国的政治家们希望
在印度建立起一种新的机制,真正实现国家对东印度公司的控制。曾参与制订改革方案的鲁滨逊也强
烈呼吁“如果一种体制不能尽快确定、建立并且不懈地追求,我担心我们会失掉那个最有价值的国
⑼ 印度看起来这么穷,买武器却以“亿”为单位,钱哪来的
据我了解,虽然印度看起来穷,但是国家综合财力还是可以的,另外印度也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武器。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可以说印度的穷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印度底层的人民甚至连茅厕、供水、供电都用不起。大家就可以想象得到,印度到底有多穷了。但是如此穷的印度,买武器却以“亿”为单位,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另外,据我了解,其实印度在买武器上并没有那么大方,如果他们觉得价格贵不合适的话,印度是不会买的。虽然新闻上总是说印度动不动就购买武器,但是成功的订单却不多。不可否认,印度在军费上的投资是最多的,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是有时候也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武器。
文章结束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大家留言点赞转发啊!
⑽ “印度老赖”从中国借了32亿,用贷款买豪宅游艇,为何宁死都不还钱
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人类在不断的进步,同时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有一样东西自人类发明以后,其所代表的含义就一直没变过,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硬通货——货币,通俗点来说就是钱了。关于钱,有着各种各样的俗语,像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样的为钱至上主义的话,也有钱乃身外之物这样的视金钱如粪土的清人,但就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离不开钱的,就像小品里说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现如今,有钱人在社会上已经比比皆是了,但真要说起最有钱的人,人们用还是会津津乐道的,因为大家都很向往富豪的生活,希望能如同富豪一般一郑千金,但终究是不切实际的,但大家还是想知道富豪的有钱程度,于是就有了富豪排行榜,有国内的排行,也有国际上的,国内比较着名的像是马云,王健林等等的商人,他们都是富豪榜上数一数二的有钱人,而国际上的富豪像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等,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
屡次不还款的阿米尔最终背上了国际老赖的身份,可他不服气,居然将此事告上了伦敦法院,也不知道这人脑子里怎么想的,难不成欠钱不还还有理了不成,老话说的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难不成你说不还就不还,你说的又不算,所以伦敦法院驳回上诉不予评审,并且命令阿尼尔在规定期间归还所欠贷款。
参考文献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