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服务和饭菜哪个好

印度服务和饭菜哪个好

发布时间:2022-09-26 06:53:25

㈠ “印度菜”在其他国家眼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菜

‘印度菜’在大多数国家中并不受欢迎,在大家的眼里,总会觉得印度的饭菜不是很干净,而且印度的饭菜是直接上手抓,会让很多人感觉不适应,大部分中国人他们其实对于印度的菜并不是很能接受,而且印度咖喱的口感在某种程度上不太适合一些比较保守的中国人尝试,总体来说对比西餐和日本料理,中国人对印度菜没有什么太大的好感。

3总的来说印度菜可分为南北两大菜系,北印度菜的口味以微辣为主,以咖喱为特色,菜色清爽,更受欢迎,所以世界各国的印度菜多是北印度菜。南印度菜系,香料多用咖喱叶和芥末子,口味较重,以酸、咸、辣为主,原料多用椰子,菜式简单。但尽管印度菜种类很多,也依然不受大多数国家欢迎。

㈡ 印度人每天的饮食都是什么组成的,尝起来味道怎么样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们的邻国。提到印度,大家可能会想到美丽的泰姬陵,但对于印度饮食却始终不敢恭维,因为印度天气炎热,食物本身就容易腐败,再加上印度的特色咖喱,总给人一种有味道的感觉。再加上网上流传的印度饭菜的照片,让人完全没有食欲。

但据说印度饭菜看着丑吃着香,非常下饭,事实是这样吗?


做好准备,接下来是印度的主食。在印度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把菜做成糊糊状可以算作是适应环境的选择。但主食上除了米饭,其他的造型简直登峰造极。比如印度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就有一种用鹰嘴豆、米粉加上各种调味品烤制的小零食,这外形看上去,估计会让很多人觉得辣眼睛。

㈢ 印度美食这么不卫生,为什么还受很多人的喜欢

最近听到很多人出去旅游,有些人会说想去感受一下印度风情,结果回来的时候就疯狂吐槽说印度的东西真的很奇怪,也很不好吃,而且印度一些着名小吃街头也特别脏,脏的都没胃口了。

就像题主问的一样,为什么印度的街边小吃这么不卫生,看起来脏兮兮的,还是会有很多人买呢?我觉得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不得不说,印度菜与我们国家的饮食差距甚大,像是中国人很爱吃的鸡爪,印度人就很嫌弃,他们会自豪的认为:我们印度人只吃鸡脯肉,鸡爪只是我们丢弃的垃圾。由于印度是一个受宗教影响非常严重的国家,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吃的方面特别挑剔,印度社会一些上层人士对食物的要求更是极致,甚至连印度菜中最常用的洋葱都不吃,只吃羊肉不吃羊肠,吃虾不吃章鱼等等。说起挑食,在印度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这或许是受社会上层的影响,所以一些印度人在餐馆吃饭都会挑三拣四,不论他是什么阶层。

㈣ 有什么印度FOOD比较出名

http://food.poco.cn/foodiaryDetail.htx&id=347460

http://food.poco.cn/foodiaryDetail.htx&id=347451

上面两个网址有配图的介绍,虽然少,但是看上去真的是令人垂涎啊~~~~~~~~

——————————————————-——————————

感受印度食文化

□在这里,越有文化越有地位的人越吃素

□中国菜“清清白白”,印度菜“糊糊涂涂”

□赴家宴、光着脚、手抓饭,表达的是亲密朋友之情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也许没有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像印度那样,具有如此明显的宗教色彩,如此深刻的文化意蕴。

一半国民喜吃素

2002年8月的一天,印度朋友克瑞迪亚60大寿,邀请我出席他的生日庆祝活动。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后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盘,竟然全是素菜,连鸡蛋也没有。不仅如此,连薯仔、红薯、萝卜等菜都没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长出的东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诉我:克瑞迪亚是耆那教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一些印度人对素食的较真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一次,印度朋友科米卡对我说,他访问中国期间,中国餐馆用煮过荤菜的锅给他做素食,那怎么行呢?

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耆那教徒更是严格吃素,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是素食王国,素食文化是印度饮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由于印度多数人喜欢吃素,印度开有不少只为素食主义者服务的饭店。西方国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适当地印度化。印度有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开设的比萨饼店,麦当劳供应的夹层食品,相当一部分不是鸡鸭鱼肉,而是蔬菜。美国驻孟买总领事西蒙斯告诉我,肯德基在印度办不下去,只好撤走。

抽烟喝酒不流行

由于历史与宗教的原因,印度社会自然而然产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这一现象。加之,宗教色彩特别浓厚的印度素食主义者协会等团体极力倡导素食,这就使吃素的人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印度前驻上海总领事苏伯拉马尼告诉笔者,他在上海工作的7年时间里也吃荤,但回到印度后,受素食文化的强烈影响,他也就不知不觉地又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受宗教禁忌的影响,烟酒在印度不怎么流行,宴会上印度人几乎不劝酒,嗜酒成瘾者或酒量很大者极少,从未见过印度人一饮而尽地干杯,也从未见过有人行酒令或醉倒过。马邦前副首席部长阿迪克(相当于我常务副省长)在飞机上多喝了点威士忌,下飞机时步履不稳,被媒体以“在公众场合醉酒”予以披露。印度抽烟的人极少,公务往来和红白喜事,从未有人敬烟。印度的烟仅10支装,比中国的烟短。印度人口袋里装一包烟、一个打火机的不多,一些烟民宁愿买一支抽一支。

在印度,一方面,吃的讲究和禁忌很多;另一方面,又不排除人们互相宽容,这具体体现在许多家庭在饮食问题上“一家两制”,甚至“一家多制”。一些中国姑娘嫁给印度人后,吃素的丈夫们一般不允许在家里做荤菜吃,但不反对妻子在外面吃。一些印度朋友尽管自己吃素,但在宴请中国朋友时,会主动准备好一些荤菜。

野味无人敢问津

在许多中国人看起来是美味佳肴的东西,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印度没有野味店,不仅野味无人问津,就是蟮鱼、泥鳅、甲鱼、乌龟、蛇这些东西,印度人也不吃,至于吃狗肉、猫肉、鸽子肉等,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印度人基本上不吃各种肉类的下水杂物,因而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有的几乎等于不要钱。例如,5个卢比(相当于1元钱人民币)可以买到1公斤鸡爪。由于素食主义者人数众多,有的蔬菜价格反而很高,例如,白菜价格同鸡肉差不多,芹菜论根卖,5个卢比才能买到一根(约1两)。印度虽然吃素的人很多,但并不等于这些人缺乏营养,因为印度人喝了大量的牛奶,每次喝茶,印度人都会在茶里加一些牛奶和糖。值得指出的是,在印度,绝大部分长寿的人是素食主义者。

香辣咖喱唱主角 洒着花瓣撑着伞,印度人在欢庆圣·塞巴斯蒂安节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调料合成的一种香辣调味品,呈黄色粉末状。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饮食文化也可以称为咖喱文化,这种饮食文化以香辣味道为特色。人们谈到印度饭,首先想到的十之八九是咖喱饭。咖喱饭可以是素食,也可以是荤食;可以是米饭,也可以是面食。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汤等等,每个经营印度饭菜的餐馆都飘着一股咖喱味。

从表面上看,中国菜的特点是“清清白白”,色香味三者,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好看可以激发食欲;印度菜的特点则是“糊糊涂涂”,各种主菜都放一大把咖喱粉,看起来都一个颜色。荤食不亲口尝一尝,很难区分是什么肉类,蔬菜也是捣成糊状,搁些咖喱。在中国人看来,长时间的煮熬使维生素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则乐此不疲。说印度菜把香放在首位恐怕并不过分。不过,印度菜的香并非中国人所习惯闻的那种香味,而是太香了;印度菜的辣味也并非中国人所习惯的咸辣、酸辣或麻辣,而是“冲”鼻子的辛辣,许多中国人恐怕一时难以适应。在印度生活了几十年的许多老华侨,普遍反映印度菜太香太辣,他们仍不习惯。

柠汁、飞饼是招牌

有人说:“辨别印度菜正宗与否,只要试点两道菜就可以了,一道是鲜青柠汁,一道是印度飞饼。”此话很有道理。青柠檬酸甜清香,是印度菜乃至所有正宗东南亚菜系不可或缺的配料之一,用青柠檬而不是散发着浓香的黄柠檬来配菜,可以保证食物固有的香味不受破坏,更突出了食物的原味及咖喱的本真。

至于中国人所谓的“印度飞饼”,在印度称之为“加巴地”,似乎更应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艺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时,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个小圆团,再擀几下,便放入小平锅中加热。在小平锅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小炉子,燃着蓝色的火苗,可是上面却没有锅。当平锅中的饼快熟,有点胀起来的时候,厨师会利索地用手把它拎起来,一下子扔到旁边那个炉子的火中去。

说也怪,那张饼被火一烘,膨胀起来,好像悬在火焰上一样,很奇妙。很快地,厨师把它取出,放入盘中,嗬,香喷喷的,前后不过三分钟。食客们难以抵住刚出炉的“加巴地”的诱惑,没有谁能悟出“加巴地”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热气,能将薄如蝉翼的饼撑得如蒙古包般饱满。用筷子一戳,呼的一声,热气向外蒸腾,好不有趣。原来吹弹欲破的“加巴地”竟然还分为两层,外层浅黄松脆,内层绵软白皙,略带甜味,嚼起来层次丰富,一软一脆,口感对比强烈,嚼过之后,齿颊留芳。如果用“加巴地”包着羊肉或鸡肉一起吃,回味更是隽永绵长。

喜欢用手抓饭吃

受过西方教育的印度人或中产阶级,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用刀叉或勺子吃饭,但多数印度人,包括上流社会的人通常更习惯于用手抓饭吃。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和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饼,面条、饺子、包子、馒头、烧卖基本上没有。他们喜欢吃的并非中国人的白米饭,而是把饭煮熟后,放些油和调料,饭的颜色呈黄色,或者同别的什么菜炒在一块。在中国流行的“印度飞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印度飞饼用的麦面都是没有去掉壳的,而中国的“印度飞饼”,用的都是去掉壳的精粉,其口感与印度的饼其实不一样。印度人吃米饭或吃饼时,喜欢用手把菜卷在饼内,有的像中国人吃北京烤鸭,或用手把菜和饭混在一起,在盘里搅拌几下,抓起来捏一捏,然后送进口内。这种吃法,如换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我刚到印度不久,就到卡纳塔克邦前农业部长、反对党领袖柏仁古达家里做客。先生在家里始终光着脚,没穿拖鞋,这使我深感奇怪,更使我诧异的是,先生陪我们用餐时,竟然用手把米饭、菜和汤在盘里来回搅拌,然后手呈勺状,不仅将饭送进嘴里,而且用手舀汤送进口中。和我一起访问的小高解释说:请你到他家里吃饭,是最客气的了;主人不穿鞋光着脚,同桌用餐时不用刀叉和勺,而是按照印度人的习惯用手,表示没有把你当外人,而是把你当成朋友,那就更难得了。

晚餐一般8点后

印度人吃晚饭一般至少在晚8点以后,饭店晚上最早在7点半才开门。印度人喜欢夜生活,每天开始工作的时间很迟,即使在印度的经济首都———孟买,早上10点才上班。因此,他们不急于吃晚饭。

刚来印度的外国人因不了解印度晚饭太晚的习惯,弄得常常叫苦不迭。一次,印度着名的外科大夫马昌德博士举行家宴,欢送即将离任的英国总领事。请帖上说的是晚8点开始,但到晚上11点还没有开始吃饭。原来,印度人举行这种活动的习惯是,晚饭开始前,每个人端一杯威士忌或其他饮料,站着或坐着自由地交谈,侍者则不时送来一些印度的点心,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鸡尾酒会。到11点1刻时,印度尼西亚总领事马思塔德加勃悄悄对我说,他饿得实在有点受不了了。而且马博士是素食主义者,那天晚饭的主菜只是萝卜、白菜、薯仔、番茄而已,在中国人看来,惟一稍微上档次的只不过是饭后提供的冰淇淋而已。

填饱肚子再赴宴

一些外交官员了解到印度人的这个习惯后,为了不饿肚子,吃过晚饭后再去赴宴。比利时总领事就曾得意地告诉笔者他的这一高招。然而,这一高招也有不灵的时候。2003年12月的一天,华人中有影响的人物陈少占先生娶媳妇,邀中国总领事馆官员出席婚宴。陈再三说明,他们家是基督教徒,因此婚礼6点准时开始,9点礼成,决不会像印度人那样拖到很晚。婚礼在陈的庄园里举行,所以,我们下午2点就出发了。然而,我们到达以后,发现一切同印度人一样,慢慢腾腾,婚礼拖到7点多才开始,婚礼结束后,领事馆的官员们早已饥肠辘辘,以为婚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接着开始的是舞会,吃饭拖到10点才开始。等到回到家里,已经零点过了。(作者系湖南益阳人,曾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为中国驻孟买总领事、法学博士、教授)

㈤ 印度人饮食有哪些特点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至今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印度饮食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说起饮食,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甜食。印度的甜食可谓“名符其实”,甜得发腻。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数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发胖,大概与嗜食过多的甜食有关。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roganjosh咖哩羊肉
gushtaba辣肉球加优酪乳
biryani鸡或羊肉加橙汁饭
tandoori鸡鱼等肉加上香料在陶锅烹煮
kebab印度烤肉串
bhujia咖哩素菜
samba印度煎饼包泡菜及咖哩扁豆
pomfret鲑鱼
malai椰汁咖哩虾
kulfi冰淇淋,印度茶

㈥ 印度饮食礼仪

饭前,'Atithi Devo Bhava'意思是“客人就是上帝”,是印度人心甘情愿的东西。所以如果你随便拜访一位印度朋友然后被要求留下来吃饭,请不要感到惊讶,因为这是一个尊重和荣誉的姿态。
相反,如果你被邀请参加晚宴,那么在预定的时间后15到20分钟到达主人的地方是可以的。在你抵达后不会立即为你提供餐点。会有一个餐前的小吃,在这里你可以享用一些饮料和一些小吃以及轻松的聊天。

用餐开始时,你必须洗手并擦干双手。洗手是按照印度礼仪用餐的第一步。在餐馆,酒店和城市家庭中,桌子和椅子被安排用于用餐,然而,在农村地区,一些家庭穿着舒适的衣服坐在用于吃饭的地垫上。在大多数印度家庭中,一般来说,家庭主妇为家人安排食物,并密切关注谁需要什么,提供和带来更多的食物。
食物的顺序,与西方文化不同,在印度提供食物方面没有停顿。所有食物都一次送达。但是,根据国家的地区文化和不同的美食,你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服务风格。此外,菜肴将与个别部分相对,因此家庭主妇将在你的盘子上提供食物,或者你可以帮助自己。

标准的印度菜,你通常会被提供标准印度粗粉,其中包括像小面包干馕,恰巴提,paratha,daal,咖喱,雷塔,米饭,咸菜和一些糖果。如果你前往该国的不同地区,如旁遮普,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印度东北部或印度南部,所供应的食物可能会有所不同。
使用餐具,印第安人通常不使用餐具来吃食物,他们更喜欢用手指进食。用手指进行整齐地进食,并且仅使用手指的尖端。然而,在城市地区和餐馆,勺子被用来吃咖喱和daals等液体菜肴。

印度人不鼓励使用刀作为餐具,因为这里准备的食物通常是一口大小的。再次,扁面包只能用手吃。用手指撕下一小块,制成船形; 然后将咖喱舀入并插入口中。除了面包和甜点外,剩下的食物都放在一个盘子里。
使用右手,在印度用餐时,请始终使用右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必须用右手吃饭。印度人认为左手的使用是不洁净和令人反感的。所以左手保持干燥,仅用于饮用水或通过餐具。

分享食物,印度文化极力鼓励与他人分享食物。如果你在一家印度餐厅与朋友一起用餐,并且你都订购了不同的菜肴,那么习惯上与另一方分享你的菜肴。但请记住,从别人的盘子里拿食物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此外,不要将用过的汤匙和叉子浸入其他人的食物或主菜中,因为它被认为是非常不卫生的。
整理食物,你不能在盘子上留下任何东西。在印度文化中不赞赏将食物留在盘子上。你不需要品尝每一道菜,但你放在盘子上的东西就得全部吃完。

此外,不要以任何方式玩食物或扭曲食物。你必须记住以中等速度吃你的食物。如果你太快吃了你的食物可能看起来很粗鲁,如果吃得太慢,可能意味着你不喜欢食物。
赞美,吃完饭后,你必须向主人致敬。由于食物是经过精心准备和精心准备的,所以表达你的钦佩将使主人感到高兴。

离开桌子,如果你比其他人早吃完食物,那么你必须保持坐姿,直到餐桌上的主人或老人吃完食物。当其他人还在吃饭时从桌子上站起来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此外,如果你的主人提供更多食物,除非你真的满了,否则不要拒绝。说“多吃点东西”是印度表达爱与尊重的方式。你吃的量告诉你的主人你对食物的喜爱程度。

㈦ 印度饮食

印度人饮食南方以大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餐馆有米饭、烙饼和面条供应。就米饭来说,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进许多配料,一种名叫“拜思尼”的拌饭,里面有肉、蔬菜,还有药草,吃过一次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它的,那个感觉是飘飘然,无比的舒畅,像做了神仙一样。印度面食也极有特色,爱吃烤饼的游客应该品尝一下“贾巴迪”,这种烤饼松软而香,北方来的游客一买就是一大叠,舌头一打卷,一个饼就不见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够甜,甜得你回国后吃甘蔗觉得还需再蘸糖才够味!最值得推荐的是旧德里的“敦都里鸡”,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纪时莫卧儿人带进印度的食品。它挑选肥壮的嫩鸡,取下两条鸡腿,涂上特制的佐料,然后放在硬木火上烘烤,香料渐渐渗入肉内,鸡肉非常鲜美,这个菜式据说在印度之外的任何印度餐馆做的都是走了样。在旧德里想吃到正宗的“敦都里鸡”,建议您多走几步路,到小巷里去,别相信大街上那些挂着“敦都里鸡”最要紧的是要吃地道的。
但中国游客还是不大习惯印度的饮食。一是气候的原因,印度天气奇热,为了增强食欲,他们的饭菜的口味都比较重,游客不太容易接受。二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徒中,地位越高的吃素者越多。如果你有机会在印度菜市场购买肉类,会感到旁人在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你,让你有一种正在做见不得人勾当的感觉。在许多印度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养的人是不吃肉的,只有低贱者才吃肉。印度人甚至羞于谈论食肉,如果你冒昧和一个印度人谈起哪种肉食品好吃,对方的脸很可能立即会涨得通红,就像一个男人向一个未婚女子问起那种事情一样。所以,印度肉食烹饪技术不发达,肉类食品制作简单,这恐怕要委屈一下爱吃肉的同胞了,尤其是喜欢大鱼大肉的广东食客,不过,肉还是会有的,羊肉、鸡肉多一点,猪肉偶然可以见到。
漫步印度城市街头,经过食品店,一股浓郁的咖喱味扑面而来,在印度旅行,这种味道几乎伴随着你,堪称是印度的“国味”。印度人做饭菜喜欢加各种调料,如咖喱、大蒜、丁香、辣椒、肉桂、黑胡椒等,特别是咖喱,不仅因为它是印度发明的,而且还由于其味鲜美,刺激食欲。打开餐馆的食谱,皆以咖喱挂帅:咖喱鸡、咖喱羊、咖喱鱼、咖喱薯仔,还有咖喱饭……几乎找不到不用咖喱配制的食品。咖喱食品有一种特别的辣味,对怕辣的人是一个考验,即使是湖南、四川的旅客,也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因为咖喱味毕竟不同于辣椒味。
中国的游客在印度的饮食要格外小心,这是先行者的忠告。经验之一是选择较有规模的餐馆就餐,实在不行干脆就啃速食面,安全而又省钱;经验之二是路边的小食吃不得。如果吃印度抓饭,一定要把手洗干净,因为印度是霍乱疫区。印度人吃饭,绝对用右手,至于用哪只手,对中国人来说好像不太重要,只要印度人不在场,别让他们看到就没多大问题了。

㈧ 第一次接待印度客户,自己和他去吃饭,饭桌上应该谈些什么,望支招

我遇到的一些印度客户大至可分为俩种,一种是在中国有办事处的,这种客户一般都比较熟悉中国的风俗,所以不要拘束,可以和他们聊下中国的情况,还有一种是从印度本地到中国来的,一般和这种客户接触,都要谨慎一点,因为印度的风俗习惯很怪异的,有的家庭一个月要有7-9天之吃素,有的家庭就没有这种限制,你可以和他们聊聊印度的一些风俗,还有对中国的风俗的看法,一般吃饭都是随便谈谈,所以不要想太多。

㈨ 印度国宴有上百道菜,和中国相比,差距有多大

没有去过印度,但是在我看来,和中国相比,食物方面肯定差距巨大。别的不敢说,但是中国的美食真的是应有尽有。之前听过一个笑话,有一个外国人来带中国,说要三个月吃遍中国,结果三个月还没有离开四川,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国的美食真的无比的强大。印度的上百道菜在中国面前不值一提,不说别的,我家这边的小吃美食就不止上百道,中国这么多省份,美食不计其数。或许有很多人说外国人吃不惯中国的美食,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食物。

差距也就不言而喻,两者根本没有办法放在一起去比较。我想吃遍中国美食,但是也从来没想过吃遍印度美食,我想大家都是一样的。

㈩ 印度自助游,印度特色美食有哪些

印度特色美食:
1.印度飞饼

中国人所谓的“印度飞饼”,在印度称之为“加巴地”,似乎更应称作是一件绝妙的手工艺品。印度人做加巴地时,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个小圆团,再擀几下,便放入小平锅中加热。在小平锅旁边还有一个简易的小炉子,燃着蓝色的火苗,可是上面却没有锅。
2.奶茶

在街边经常能看到有的铺面门口放着一口硕大无比的锅,里面文火温着白乎乎的牛奶,上面一半还覆盖着奶皮,非常香浓。
旁边有很多印度人排队等候着,一旦牛奶开锅就可以捧回香喷喷的奶茶。通常饭后当地人会喝一杯加了香料的印度奶茶,也叫马沙拉奶茶。
3.拉西 Lassi
拉西即印度酸奶,在旧德里贾玛清真寺门口的小摊上,装满酸奶的土陶罐整齐地排列着,食客用完酸奶就砸碎陶罐,免除了摊主洗碗的麻烦,同时还很卫生。由于印度菜的主菜多为羊肉、鸡肉和海鲜类,而且每道菜里洋葱和咖喱必不可少,在中国人眼里有点油腻、不好消化,用牛奶制作的醇浓酸奶可以化解掉饭菜。
4.咖喱羊肉
印度人做菜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二十多种调料合成的一种香辣调味品。

咖喱羊肉烹调好后,放在餐厅门口一个个亮晶晶的金属大罐中,下面施以文火慢炖并保温,浓香也随之缓缓溢出。
5.印度饼子

去了印度会发现印度有各种各样的饼子,而且都很好吃!
(1)Naan:Naan是从中东传入印度的,有点像新疆的”馕“。这种饼厚且软。Naan除了原味以外,还有加入芝士、马铃薯、蔬菜、椰子等,有甜味也有咸味。
(2)Chapati:这是印度最普遍的全麦面饼之一,吃口有嚼劲,由于采用的是发...
6.印式套餐 India Thali Platter
塔利(Thali)是一种印度特色的套餐,大概是印度最便宜的大餐了。印度每个省都有属于自己风格的塔利,塔利的通常样式就是在一个圆盘里放上咖喱的蔬菜或是肉、豆子汤、绿色小菜、酸奶、脆饼、调料酱和米饭。古吉拉特邦的塔利的特色是复杂以及甜中略带辛辣,古吉拉特还是耆那教的大本营,因此那里的...
7.波亚尼炖饭 Biryani

波亚尼炖饭是以长米搭配羊肉、鸡肉、牛肉火彩炖成的饭,也有纯素的。
8.菠菜芝士 Palak Paneer

这是将菠菜捣碎后加上印度自制的乡村芝士,是北印度最受欢迎的料理之一。
9.炸三角 Samonsa
这是一种咖喱馅儿的炸食,形状呈三角形,馅料是用薯仔泥、豌豆、茴香、辣椒等混成的,有点辣,街边就可以买到。

阅读全文

与印度服务和饭菜哪个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的首相和女王都有什么用 浏览:269
印尼的吉祥物是什么 浏览:15
印尼抗癌药多少钱 浏览:798
去英国邮寄什么快递 浏览:586
我们中国的疫情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138
越南都有哪些鞋厂 浏览:871
印尼金珍珠多少钱一克 浏览:519
2020越南qdp总量是多少 浏览:853
英国女王哈里王子其儿子什么星座 浏览:280
中国受到了疫情什么影响 浏览:897
中国帮助了多少疫情国家 浏览:905
国内转账英国汇丰银行多久到账 浏览:791
北京意大利家具哪里买 浏览:200
冰岛距离英国多少公里 浏览:934
到印尼买什么回国 浏览:301
越南人有什么好吃的 浏览:492
伊朗的的格斗叫什么 浏览:453
意大利喷气机叫什么名字 浏览:991
越南糯米进入中国要准备什么 浏览:869
越南语怎么写最快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