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四次印巴战争未来可能发动吗
印巴战争其实没啥好打的,现在的印度在体量上碾压巴基斯坦了,如果再次爆发全民战争的话,巴基斯坦估计会很悬很悬的。
⑵ 印巴战争有几次及中国的作用
印巴战争有三次。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中国的作用: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内战期间,所以在印巴战争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
2,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是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本次战争以印度败而结束。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中国的作用:当时中国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从我军正使用或库存的装备中直接抽调的,同时我国还免费为巴方提供这些装备的人员操作培训。形势最紧张时,我国甚至还派出参谋人员加入巴方总参谋部,实际上是直接指挥了部分战斗行动。
除提出最后通牒式照会外,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两面夹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锡边界上的一切工事。这是我国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国的直接影响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3,第三次印巴战争
第三次印巴战争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间,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该次战争以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为孟加拉国结束。
中国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发展到东巴被占领,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则中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措施的权力。
正是这道声明迫使印度政府放弃了以武力彻底解决印巴问题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2)印度为什么不发生第四次印巴战争扩展阅读: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后果
1,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
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2,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
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3,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
⑶ 印度战斗力既然远超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直接发动第四次印巴战争将克什米尔全境直接占领
因为双方后面都有人呀,打起来,双方后面都会出力,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所以不能看表面,打起来了会更加贫穷,所以经济要后退,轻易是不会打的!
⑷ 如果再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谁会赢
如果没有外部大国介入,结果就是印度占据上风,巴基斯坦在生死存亡之际使用核弹,大家鱼死网破
印度的军力远超巴基斯坦,而且巴基斯坦的地形很糟,缺乏纵深
巴基斯坦空军的确强过三哥,但远没有老美以空制地的能耐,决定胜负的关键在陆军
大家陆军半斤八两,但印度的体量更大,结果就是一路平推过来
生死关头,巴基斯坦使用蘑菇弹,来个同归于尽
所以巴基斯坦的战略就是顶住印度的一波流,等中国参战
如果不行,只有结局1了
⑸ 印度和巴基斯坦共发生了几次战争,胜负如何
影响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的主要障碍是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为了该地区的归属问题曾打过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0月,克什米尔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该地区将归属印度,并已经和印度签署了正式合并协议。印度军队随后进入克什米尔地区,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装展开激战。这场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在同年底发展为印巴双方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最终印军从巴基斯坦武装手中终于夺回了有着重要战略价值的乍吉山口,打通了克什米尔东西的联系。应该说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度取得胜利。
战争最终没有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不得不把该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会两次决定克什米尔问题交由克什米尔人民自己来决定。但是,印度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已经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与印度签署的协议解决,而反对由全民公决来决定其归属。
1949年7月29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签署协议,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停火线。
第二次印巴战争
第二次印巴战争又称作“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印巴双方没有正式宣战就匆匆进入了战争状态。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随后巴基斯坦正规部队在8月14日也卷入冲突。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附近山地展开交战,印度军队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占了巴方控制线一侧的多处山岭。双方在战斗中动用了空军支援地面战斗并展开激烈空战。最终巴军不仅在南部击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国境的印军,而且乘势推进到印度国境内6千米,共占领了约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国土。因而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获胜。
1965年9月20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9月23日同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调停,全线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苏联政府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第三次印巴战争
1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因此印度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 所以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成为胜利方。
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国。此外印度还占领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⑹ 几次印巴战争的进程是怎么样的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印度参战部队有2个师及若干土邦部队约4000余人,从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巴军发起进攻。巴基斯坦参战的多为部落武装约5万人,从西、西南和北三面进军克什米尔。印、巴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干预下于1949年1月停火。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
1947年至194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两国又在归属未定的大卡奇沼泽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政府派兵镇压,大批东巴难民逃往印度。印度支持东巴独立,并准备入侵东巴。11月21日,印军侵入东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随即巴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于12月3日派空军袭击了印度8个机场。当天,印度出动500架次飞机轰炸了东巴、西巴10个机场,掌握了制空权。与此同时,印海军封锁东巴各港口,切断了东、西巴的联系。印军以“东攻西防”的方针,在西巴以攻势防御牵制巴军主力,在东巴分四路对达卡实施向心突击。在东巴,印军西路军相继攻占杰索尔、福里德布尔;东路军相继攻占锡尔赫特、库米拉和梅克纳河上3个渡口,逼近达卡;北路军进占杰马勒布尔,并以1个伞兵旅在达卡西北约70公里的坦盖尔伞降,尔后奔袭达卡;西北路军攻占了博拉格。12月15日,印海军在科克斯巴扎尔实施营规模两栖登陆。翌日,印军1个伞兵营进抵达卡市郊,迫使巴守军当日投降,巴守军9.3万人被俘。17日,印度宣布在西巴边境单方面停火。1972年3月15日,印度从孟加拉国撤军。
⑺ 印度战斗力既然远超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直接发动第四次印巴战争将克什米尔全境直接占领
明面上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之战,背后都涉及到大国的战略利益和支持。印度表面强是事实,巴基斯坦背后大国更强。
⑻ 印度战斗力既然远超巴基斯坦为什么不直接发动第四次印巴战争将克什米尔全境直接占领
因为巴基斯坦也不弱,他们都有核武器,打到最后虽然印度会赢,但是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合算,所以印度不谋求通过大决战来获得胜利,而且通过零敲碎打逐步蚕食来获得胜利。
⑼ 如果印巴之间真的爆发了第4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能坚持多久呢
首先,印巴之间爆发第4次战争的可能性极低。除非印度的国家出现动乱,经济出现问题,老百姓对政府不满,印度的领导人才会想办法对国外发动战争来转移矛盾。
虽说两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几率极低,但谁也不敢打包票就那么肯定两国真的不会因为不可抗拒因素促使第四次印巴战争爆发。假如真的爆发大规模战争,个人认为,巴基斯坦坚持多久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心。军事实力方面,巴基斯坦和印度相差太多了,双方的陆上对抗印度对巴基斯坦有三倍的兵力优势。所以,当出现第4次印巴战争的时候,巴基斯坦在军队数量上无疑处于劣势,即便是他迅速扩充部队,也难以在短期内让新兵的战斗水平达到老兵一样的高度,最终在对抗中肯定也会吃亏。
⑽ 克什米尔冲突继续发酵,莫迪为何真的想引爆第四次印巴战争
莫迪是一个强力的民族主义者,具有极大的政治野心,在当前国家经济下行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想通过对外战争转移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