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空气动力汽车已经发明多年,为什么现在还没普及
由于当前 汽车 驱动普遍采用是汽油机。用的是化石燃料。工作效率极低(低于30%)。对环境破坏也极为严重。(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它不单纯是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还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
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工作效率高、能量来源方便快捷、还需要清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动机来取代汽油机。
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新拖动形式有:
1、氢燃料电池驱动(实际应用时也需要加蓄电池)。2、高能蓄电池驱动。3、空气能驱动。
当然还有好多设想。在这个升级换代的时期。哪款能脱颖而出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
油电混合动力,属于升级换代时期的过渡机型不做讨论。
氢燃料电池驱动:虽然它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对环境零污染(排放的是水)。但是它的缺点是液态氢生产运输还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很繁琐。它另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在生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阻碍了它的普及。
高能蓄电池驱动:效率高、容量大、安全系数高是它的优势。当前需要克服的缺点是:充电时间太长,还需要等待研发和改进。
空气能发动机:清洁。但是效率不算高。能源供给麻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这是由于: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空气能发动机(也可以称为马达)都是靠驱动活塞工作的。
汽油机的爆发冲程,燃气巨大的爆发力把活塞推到下止点。但是此刻气体膨胀还在继续,排气门就打开了。排除的气体带着很大的能量射出排气筒。也就是说汽油机的曲轴只获得了燃气整个爆发过程的前面的一部分能量。后期的大部分能量通过排气筒排掉了。而且冷却系统又排掉一部分。所以效率很低。
空气能发动机还是用压缩空气去推动活塞。也是一样:高压气体把活塞推到下止点。在它还有残余压力的情况下,排气门就打开了。气体是带着能量飞出排气筒。所以,它的工作效率不可能太高。这种发动机虽然不致热,但是致冷。也是能量的流失。
其实马达还有叶片马达、齿轮马达、曲线马达很多种。可是它们原理还是一样的:都是靠气体膨胀做功。效率并没有太大差别。
另外,对附属设备要求高。
为了便于携带,需要把空气体积压缩到最小,空气压力达到最大。最实际的办法是:空气液化(液态氮是最合适的,因为液态氧对设备有氧化作用)。
可是要实现空气液化,最小也得施加超过37MPa以上压力(实际应用应当远大于这个值)。
这么高的压力。对于气罐的罐体强度要求是相当高的(氧气瓶压力也不过15MPa)。----------如果你不液化需要携带多大的气瓶啊。
发动机对液化空气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空气净化。还要滤除液化气中的水份(因为水份对发动机危害是相当大的)。
总之,高压加气站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条件也较高。当然造价也非常高了。
另外,空气液化:由气态转为液态、再由液态转为气态全过程,还有一个热能损失过程。(前者放出大量热,后者吸收大量热制冷)。
中国如果想普及空气动能车。首先得在每个城市和高速公路大量配置专用的加气站。可是在节能问题上,空气动力车表现得并不出色。
这样,它和蓄电池 汽车 形成了鲜明对比。
论工作效率,它远不如蓄电池 汽车 。
充气站造价远比充电站高。高压充气站是用电力拖动气泵添加能量的。和电动车的能量来源是一样的。所以,充气站并不占优势。
虽然,电池车目前还有充电速度慢的缺点。但是采用大容量蓄电池。延长充电间隔时间。还是能让人们很容易的接受。
今天能把空气动能车介绍给大家,只能作为一个科普知识吧:压缩空气也能驱动 汽车 。
以空气为动力的新型环保 汽车
OneCAT空气动力 汽车 开发项目的牵头人是法国工程师和设计师盖伊·内格列。OneCAT 汽车 共有五个座位,其玻璃纤维打造的车身非常轻便,总重量只有 350公斤。该 汽车 的动力系统中安装的是压缩空气燃料瓶, 汽车 行驶就是依靠这些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据这款 汽车 的开发者称,在城市交通中,OneCAT 汽车 的行驶纯粹以空气为燃料,这对周围环境没有一丝污染。在远距离行驶中,为了增强这款 汽车 的机动能力,它还可以添加其它任何燃料作为辅助燃料,而且每行驶 100公里其燃料消耗不超过3升。
为了保证这款 汽车 能够靠空气行驶,研究人员专门为其开发出了特殊的压缩机。另外,这款 汽车 还配备有机载充电设备,只要您的车库里配备有普通电源插座,就不用怕您的爱车无法充电。
除了轻盈、环保等品质外,这款 汽车 的售价也相对低廉。专家们称,在OneCAT开始批量生产后,每辆售价只有5000美元。最初这款车将只在印度本国销售,在不远的将来,它将被推广到其它国家。
前段时间,遇到了空气动力 汽车 的领军人物,差点被迷惑住了,优势:0排放,比电池更容易存储,,,,,好像是那么回事,后来一查造空气 汽车 的祥天公司,果然是个正儿八经的骗子公司,进了监狱。。所以,空气 汽车 还是不靠谱的,发明空气 汽车 的有山东枣庄的侯圣春,上过央视的,农民发明家,不能说空气 汽车 不能用,而是不划算,因为最基本的转化效率太低,电带动压缩机,压缩空气会放出大量的热,能量损失50%.高压空气转化成动力。不到50%.因为高压空气变低压会制冷,如同空调,如果没有热量加热空气发动机,就会结冰冻住,两者相乘25%不到的转化率,连电池都不如啦,所以农民发明家的最大缺陷总想挑战热力学定律
所谓的空气动力 汽车 ,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为动力,运行时把压缩空气的空气能转化机械能驱动的 汽车 。和内燃机 汽车 显着不同的一个点是,这种车不燃烧汽油或者是柴油,而是利用高压空气推动发动机缸体内的活塞做上下运动,带动曲轴做旋转运动,最后推动 汽车 前进。
从根本上来说,这种车消耗的其实还是电能,压缩空气只是起到了储存电能的作用。因为压缩空气的制取需要电能,因此想要真正的做到节能环保的话,需要配合清洁的电能来使用,像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或者是核能这些,单纯的使用压缩空气所能起到的环保效果有限。
空气动力 汽车 目前无法普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以下的一些:
1、 首先,和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是柴油机一样,空气动力车的大规模普及势必需要足够的加气站,否则没办法进行长距离的行驶。但是压缩空气的储存无法像汽油那么方便,可以说加气网点的建设是很难做到的;
2、 目前压缩空气的成本依然太高,由于压缩空气的制取需要用电,因此压缩空气制取成本的降低需要电能成本的降低,也才能发挥其环保的优势,而电能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目前还有困难,这也限制了空气能 汽车 的普及;
3、 除此之外,这种 汽车 的续航和最高速度是很大的问题,即便是当前成熟的压缩空气动力 汽车 ,像是印度塔塔公司的Air Pod ,最大续航里程也不超过200公里,这远低于现有的油车的续航里程,也不如很多的电动车,同时最高的速度也不超过80公里每小时,这是诸多用户难以接受的。
简单地说就是,加气网点的建设,制取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续航的鸡肋是限制当前空气动力 汽车 普及的重要原因。
空气动力 汽车 的驱动力来自于压缩空气被加热后产生的高压气流推动车辆行驶,但空气动力 汽车 的压缩空气哪里来?加热压缩空气的热源哪里来?我认为这就是个融资的圈套,压缩空气需要高压气泵提供,加热压缩空气也需要能量,这些都是要耗能的,除非是充气一次行驶几百公里,利用晚上电力低谷期时充气,加热压缩空气时利用车载电瓶进行电加热,这样也就可以利用晚间低谷期给电瓶同时充电。但这些都是在进行能量转换中进行,既然有能量转换那就有消耗,转换次数越多消耗越大,就不如直接使用电力驱动了。
这就是个骗局,首先大的空气压力不稳定,也不易保存,加上加压也难。实际上有本事加压和存储这么大压力的设备,为啥不直接驱动 汽车 ?
“空气动力 汽车 ” 没有普及价值·严格定义应属于玩闹
【新能源】成为 汽车 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各大车企基于科学谨慎态度的研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剑走偏锋”的偏门类型。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氢燃料电动 汽车 与醇基燃料 汽车 ,然而因实际使用成本过高且并不符合节能减排的需求,所以这些技术基本确定会被淘汰。
那么不消耗任何常规或非常规能源,仅仅以空气作为动力的“空气 汽车 ”为什么也没有被认可呢?要知道空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不需要经过任何形态转换即可利用,但事实却存在太多损耗。
这种概念的 汽车 说起来就像是开玩笑一样,但是真的有些诡异的车企试制过。车辆的驱动原理再简单不过,利用外部机器将空气直接压缩到车辆的高压储气瓶中,在行驶中不通过任何方式的能量转换;而是直接在车尾留出喷气孔,利用空气喷射的推动力产生反向的“定向·相互作用力”而推动车辆行驶。
这种空气 汽车 非常的“玩闹”,就像是骑自行车时拎着瓶灭火器往后吹气;然而这种方式只适合做 游戏 ,因为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是非常非常低。相比普通的汽油标准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需要超大量的压缩空气才能让车辆有超过100km的续航能力,储气瓶的体积可控吗?
重点:压缩空气瓶的输出功率受内部压力的影响非常大,在充满阶段的高压状态下喷气加速能力会比较强;但是在空气释放过多造成压力降低后,结果必然是驱动力的下降导致车辆无法正常驾驶。
空气混动技术的概念就像氢燃料电动 汽车 一样诡异,其概念为“压缩空气机增程发电”,车辆只以电动机驱动。
PSA集团曾经试制过一台名为“Air·pod”的空气混动 汽车 ,运行方式为压缩空气驱动迫力油带动液压马达输出动力,与内燃机可以同时驱动车辆行驶。然而这台整备质量低至700公斤的微型 汽车 ,需要的高压气瓶容积高达300L!(升)
重点:压缩空气过程本身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虽然在 汽车 加注时看不到能量损耗,但是在充气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也是需要成本的。而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压缩空气的价格上,结果就会像液态氢一样有高昂的成本,使用这些性能很差、续航能力极差、安全稳定性非常差的高价 汽车 ,用车成本还要比燃油 汽车 更高,这种车有普及的价值吗?
总结:空气动力喷气 汽车 实属瞎胡闹,喷气混动 汽车 实际能耗极高。
所以空气动力增程是不可取的方式,目前唯一值得普及的只有传统燃油动力增程 汽车 ;但原因也只是仍然有大量燃油 汽车 的存在,不用单独开采石油才是体现低能耗的核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很多人把压缩空气动力贬得一无是处,但压缩空气动力真的就没优势吗?我看未必!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差劲的英雄,只有差劲的召唤师!再菜的英雄,只要会用、用对了地方,依旧能打出全场最佳!
空气动力驱动的缺点是只适合中低速、只有十几公里的短途续航,但优点是体积小(相对于电池组来说)、容量无衰减……那么我们不妨将这套系统小型化、成熟化、集成化,用于混动车的能量回收和能量辅助,将大大缓解电池的负担!
插混车,可纯电行驶50到100公里,如果再加个小型气罐,考虑到体积和重量,气罐并不需要很大,充满可纯气动行驶5到10公里即可。关键是我们不靠它来行驶,而是靠它来做能量回收将非常实用!插混车起步会有大功率放电,刹车会有大功率能量回收充电,这种情况下的充放电功率往往是充电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电池寿命而言有很大的损害!那么有了空气动力作能量回收就很好了,急刹车的功率最大阶段优先用气罐回收、原地启动加速时0到50阶段也用气罐辅助,使电池长期处在更平稳的功率充放,可延长电池循环充放寿命至少一到两倍。
至于丰田的非插电混动,甚至可以进一步减少电池容量,用更大容量的气罐来辅助节能也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用于制动时,气罐的能量回收效率是高于返充电的!
至于纯电动车,其实加一个气罐用于能量回收,做一款“气电混动”也是很好的。原理与插混类似,大功率加减速时,用来避免电池受到大功率充放电、增加能量回收效率……
我个人认为做纯气动车是不经济的,而且没必要做外插充气,气罐仅限于能量回收的内充放,车身不设充其插口,这样最好。
在目前来说任何的物质动力都需要能源。咱们就拿冰箱来说,以前用的氟利昂,改成其他的元素,但性质是换汤不换药,缺了能量是无法动力,发电的过程如果要产生电,他必须用别的能源支柱,竟然用手摩擦也能产生电但手也是能量的根源。所有的动力必须有能源的支柱,才能转换更大的能源。谢谢!
空气能动力 汽车 说到底是电动 汽车 ,因为空气压缩依赖电力。问题是气动 汽车 并不节能,但它有可能或空间实现节能,而电动 汽车 则既无可能也无空间。 现有气动 汽车 效率损失高达42%,损失主要来自-15摄氏度的低温尾气排放(膨胀制冷的后果),因为活塞发动机的容积限制,气动发动机无法实现较高程度的等温膨胀。
需要对气动 汽车 加以改进,以一个自循环系统(类似可输出功的热泵)来替代,介质不能是空气(冷凝点温度太低),而是一种在环境温度区间有较大内能且熔点较高的工质。以绝热膨胀替代等温膨胀,从而 将主发动机(或称膨胀机)的尾气温度降低到-90度(制冷量=输出的功),并将这个低温作为 嵌套的ORC发动机的 低温热源,环境为高温热源。由于T2温度更靠近绝对零度,嵌套发动机的效率也不低。这样不仅可以大幅提升气动 汽车 的综合效率,而且无需建立加气站等基础设施,也减少了高压储罐爆炸的风险。而这是气动 汽车 最致命的风险。
2. 高科技,新能源项目 汽车不用汽油,喝饱了空气就能跑 项目真实可靠,可实地考察,有兴趣的朋友速来了解。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为电池,电机和电力系统,主要的维护项目也是围绕着这三大件进行的。其次是制动系统、底盘检查丶灯光检查丶轮胎检查等项目的维护。首要任务是需要经常维护的部件当然就是动力电池组了,动力电池组对新能源车辆的至关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新能源车辆的汽车车主朋友需要定期维护动力电池组的状况,以防动力电池组出现亏电的状况,还需要注意排除安全隐患。
再者就是电机了,电机是驱动新能源车辆驾驶的关键部件。和传统燃油车相同,新能源车辆的电机同样是需要定期实行冷却液的更换的;然后才是电路检测。对比于燃油车的电路,新能源车辆的电路要复杂得多,与此同时电压也必须高得多。出于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定期维护接头有无松动,线路有无老化等等。最后,除了对新能源车辆的三电系统实行检测之外,我们也是要对新能源车辆的刹车片,轮胎以及雨刮器等常用易损件实行检测。比如说检测轮胎胎压是不是正常,刹车片是不是出现了老化等等,千万一定不要疏忽大意
3. 什么是空气压缩动力。
一种以高压压缩空气为动力的汽车动力系统,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超高压气罐作为储能装置,高压气罐通过控制阀和油门踏板连接到高压变量气动马达组成汽车的驱动系统。它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驱动汽车行驶,彻底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不再消耗宝贵的一次能源-石油。它结构简单、可靠、效率高,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新型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汽车上安装一个超高压气罐60,通过截止阀47、电磁阀48、气阀49与高压变量气动马达50相连接,电磁阀48后连接有气缸54、55、56,油门踏板46下连接气阀49的控制端和油缸45,油缸45通过管道连接到高压变量气动马达的控制油缸36上。以上为研究对外初步公开信息~~~正处于研究阶段~~预计2009年不会投产,即使投产预计最少需要3到5年,也许更长时间,稳定性,安全性关系到驾驶者生命安全,现在处于研究阶段,不成熟明白稳定,不可能那么快投产的~~~当然也有人敢于尝鲜~~~但是我个人认为那车还是先不开的好,因为这个项目好多国家经历数十年研究也没有真正敢拿出来量产的~~~只有一个敢冒破产风险,敢在节油时代收购路虎汽车的企业,有胆量量产,请看参考文章: 当我们说有断炊之忧时,会说“只能喝西北风了”。然而,在石油日渐紧缺的今天,有研究人员却想给汽车“喝西北风”。做出这种大胆设想的是法国MDI汽车公司的研究人员,他们研制出一种新的环保汽车,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而且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灌满一气瓶压缩空气可跑300公里。 这种环保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可简称“空气汽车”,它最快在今年就会在印度上市,由印度的塔塔车厂生产。该车的商品名为OneCAT,稍大一些的有3个座位,稍小一些的只有2个座位。空气汽车要节能,就做得轻,该车的材质为铝合金和玻璃纤维,空车净重约350公斤,估计售价约为2500英镑。有关专家声称,空气汽车的燃料槽加满压缩空气可以跑多达10小时,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由于该车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后会排放出干净的冷气,因此在夏天还可作为车内的冷气。 空气汽车补充燃料时加的是压缩空气,既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使用内置压缩机自己加气,通常情况下一个晚上就可以全部加好。在该车的底盘上装有压缩气瓶,其中的压力在300大气压左右。在加气站,只要花2分钟与1英镑,该车就能再跑个二三百公里。不过,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仍需要燃烧少量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燃料。 空气汽车中的压缩空气动力系统由车中内置的电脑控制,由其根据具体情况,对压缩空气的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发出指令。有一个采用48伏特电池为动力的小型马达促使空气压缩机工作,同时其还给电动马达提供能源。研制者介绍说,空气被压缩后,储存在一个气缸里。当车需要大量的动力,如在发动和加速时,压缩的空气就会派上用场,它会驱使活塞,令车轮转动。当车趋于常速时,电动马达即开始工作。由于采用该系统可以不需要给汽车装置冷却系统、燃料水槽、点火装置或是消音器,因而能够减少20%的汽车制造成本。 法国汽车家族企业MDI过去10年来致力于空气汽车的研究。有关研究人员表示,空气压缩动力汽车的引擎效率高,是一种“终极友善环境引擎”。这种直接采用空气物理动力的车在行驶中除了“嗞嗞”的声音外,不会排放任何有害物质,所用的能源也就是我们最常见不过的空气,实现了真正的零耗能、零污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空气汽车将逐步得以推广,它将在改善环境和节省能源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4. 中国真的生产出烧空气的汽车
没有。国外还真有研制出来的空气动力汽车。来自印度汽车制造商tata motors 和法国MDI公司合作研发出来的空气动力小车叫做AIRPOD air-powered urban vehicle(AIRPOD 城市空气动力车)。
和普通的清洁能源汽车不同,这辆车没有用压缩氢气或天然气作动力,而是用了普通的空气。它特殊的引擎是由MDI开发,车上附有175 升的压缩气罐,所用的空气可以通过外泵或者行车时由电动马达完成充气。包括司机的话,最大载客量是3人。
这辆车的工作原理
就是利用随车携带的175升压缩气罐里面已经压缩好的空气来推动其特殊的引擎从而来驱动汽车。
理论上讲空气动力汽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并且也已经有能跑起来的空气动力汽车。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空气动力汽车就完全不用消耗能源,因为空气动力汽车的主要动力还是靠携带的那个压缩气罐里的压缩气体。
5. 空气动力汽车的诞生
设想与理念
如今已经越来越迫在眉睫。有分析家说,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不能用新能源取代汽油,那么汽车就是一种即将没落的“生物”。所幸,从事汽车研究的科学家绝不会坐视这灿烂了百年的生命死去,先知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积极为汽车寻找求生之道,力使它在不利环境来临之前完成生命的进化。
早在19世纪,法国着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就曾描绘过这样一幅图景———满街跑着用空气作动力的汽车。2002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一种不用燃油而使用高压空气推动发动机的小型汽车“城市之猫”(CityCAT),发明者为居伊·内格尔(Guy Negre)。汽车特点;我认为产出来要建加气站不如直接开发电瓶车?一种名为“进化”(e.Volution)的空气动力汽车即将问世。该车行驶200公里仅需要0.3美元。它的引擎采用压缩技术,把空气压缩后储存在一个汽缸内。引擎接上电源充气4小时就可以以80公里的平均时速行走10小时。运行原理;我的想法是这样,用解振和轮胎产气它是一种非常规的能源科技用于空气动力汽车的安全热源气源动力系统装置,空气具有高度可压缩性,因而能够作为能量载体;利用压缩空气作为气动汽车的动力源,采用气体发生剂供给膨胀吸热的热源和气源,两相联合相得益彰。
本发明的安全动力热源气源系统装置结构包括:1.储气罐;2.倍增器;3.气体发生器;4.气动马达;5.1,5.2,5.3、单向阀;6.1,6.2、安全阀(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7.1,7.2、分压阀;8、控制仪表等装置构成。本发明采用气体发生剂为用之不竭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富含高能量的生气材料,热源供给气体膨胀吸热过程的热量需求;产生的气体能显着提高空气动力工效和气动汽车行驶里程。
4元/100公里,基本价位4-5万元
附:图为世界第一辆空气动力汽车
6. 印度男子发明摩天轮摩托是怎么回事
2020年5月16日,印度一名男子将改造摩托发挥到极致,将摩天轮焊接在摩托前部,并在摩天轮外框装上方向盘。男子骑着他的新发明在车流中穿梭,而他的家人则在摩天轮舱中休息。
好多人第一眼都看不出这是什么发明,其实就是一条剪短的裤子而已,裤腰位置套在空调上,然后气流经过裤腿流向两个房间,这个简单的创意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真是让人脑洞大开。
7. 印度发明的稻草空调,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稻草空调的工作原理是水蒸发。把水浇到稻草上,再用小风扇把稻草的湿气吹出来,水在被蒸发的过程当中会吸热,这样周边的空气温度就降下来了。
一、稻草空调
印度的夏季十分炎热,有一些地方最高气温甚至高达50度以上。在印度空调是只有富人才能够享受得到的东西,穷人们只能够享受稻草空调。稻草空调在外形上看起来是四四方方的,空调的三面都会填满稻草在底部则是有一个水箱,水会通过水泵浇到稻草上,稻草被淋湿之后,内部的小风扇工作的时候会把稻草的湿气吹出去,散发到空气中的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热,这样就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这种稻草空调制作起来的成本并不高,但是设计上很巧妙,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在印度一个卖300块,受到很多穷人家庭的欢迎。
8. 印军使用了什么方式,竟能把15吨物质一天内运上高原
众所周知,印度共有三千三百三十三亿天神,这只是印度神话一个宇宙的平均数,印度神话有无数个平行宇宙,罗摩的一个细胞都是三千个宇宙,这才区区15吨物资,还不跟玩儿似的。开个玩笑而已,下面认真回答。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出尔反尔,不断给我国演双簧,但是增兵的现实问题就摆在那儿,20万人的后勤压力太大,但是不是很多人说的,印军在拉达克部署了20万大军,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印军在整个中印边境的东、中、西段,部署了20多万人。以印度的后勤保障能力,要为这20万人在严寒的季节提供过冬的15万吨物资,显然是困难重重。
其次就是印度媒体一直在不遗余力宣传的印军的空运能力,现在的印军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作战装备,营地建设,建筑器械,油料,食品等都急等空运,印军的C-17大型军用运输机要将后勤物资空运到斯利那加和列城一带,然后再把后勤物资用CH-47中型运输直升机和安-32双发中短程运输机空运,送到拉达克的前沿哨所。至于印军每天能够空运多少物资,又有多少能运到前沿,就再没有消息了。印军还是有一定的运输能力,但是能不能把15万吨的物资在很短的时间就运送到位,那就只有印度的大神知道了。
9. 用空气的汽车是哪国发明的
中国
原文;不用燃油不用电,喝了空气就能跑,时速可达160公里,行驶500公里只需5块钱成本的空气动力汽车。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它必须面对复杂路面的磕碰,且进气量无法稳定,空气循环压缩动力无法提供稳定循环能力,而且储气罐一旦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位资深汽车从业人员记者表示,空气动力汽车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希望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