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印度公司是干什么的
东印度公司是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着的公司。
他们就是专门做人口贩卖的业务的,所以说被世人所痛恨的。
现在这样的公司应该是没有的了,起码是明面上没有的了。
❷ 东印度公司做什么的
东印度公司的主要贸易货物是棉花、丝绸、靛青、硝酸钠和茶。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许可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当年,詹姆斯·兰开斯特爵士拜访了着名探险家拉尔夫·菲奇,了解到拉尔夫·菲奇在东方的探险经历,随后詹姆斯·兰开斯特参与了东印度公司的创建。
拉尔夫·菲奇旅途中所写的关于印度社会状况的报告,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据以进行其早期商业冒险活动的重要资料之一。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2)印度东方公司怎么样扩展阅读:
垄断道路
贸易垄断
许多公司的职员发财回到英国后建立了自己的不动产、企业和获得了政治权利。在英国国会中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说客队伍。
但一些原来与东印度公司协助的有野心的商人也对公司施加压力,他们希望能够在印度建立自己的私人公司。
在这些压力下,1694年国会通过了一个非管制法案。这个法案允许任何英国公司与印度贸易,除非国会通过法案禁止该贸易。这样英国国会实际上取消了施行了约100年的许可状。
1698年国会通过法律建立了一个平行的“东印度公司”(官方名字为“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这个公司拥有国家保障的二百万英镑的资金。
但旧公司强大的分股人很快就购买了31.5万英镑的新公司的股份,这样他们就在新公司中占多数了。两个公司在英国和在印度抗争了一段时间,都想获得贸易的主宰地位。
但很快就看得出老公司实际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竞争。最后两个公司于1702年合并,同时参加合并的还有政府的一些机构和两个其它公司。
这个新公司向政府出借了320万英镑,作为交换获得了此后三年的独一特权。这个合并公司的全名为“英格兰商人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
此后几十年中国会和东印度公司之间不断争战,公司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设施,而国会则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占用公司的财富而同时不使它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1712年虽然政府还清了它的债,但仍立了一条法律重申了公司的地位。1720年英国15%的进口来自印度,几乎所有进口通过东印度公司。
公司通过其说客它再次保证了其影响,1730年公司的许可状被延长到1766年。此时英国和法国成为了大敌。两国之间常常为控制殖民地而发生小战争。
1742年,由于政府惧怕战争会导致财政困难,同意将东印度公司的许可证的期限延长到1783年,代价是公司向政府再贷款100万英镑。最后小冲突真的导致了战争。
从1754年到1763年在七年战争中,英国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加固其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土地。战争也波及到印度。公司军队与法军在那里爆发冲突。
与此同时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超过了它的欧洲竞争者。由于战时军队和经济的补给需要与印度的贸易大增,同时英国获得原材料的能力和生产方式的效率也提高了。
其结果是英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这个富强导致的生产和需求又提高了它对远洋贸易的需要。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对世界市场的单一最大占有者,并对政府施政加以影响。
硝石贸易
自17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开始涉足硝石贸易。由于硝石是制造火药的原料,因此英国军队对硝石的需求十分殷切。
而英皇每次订下的合约往往需要上数百吨的硝石,东印度公司则可从中赚上数万镑。公司其中一位总督甚至曾经在1864年说到,从卖硝石赚的钱比课盐税还要高。
在这段时期,东印度公司于中国、印度和英国建立了一条呈三角关系的贸易航线,好使英国从当地进口茶叶和丝绸。
❸ “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为什么比一个国家还强大
东印度公司的全称叫做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之所以那么强大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可以发行货币以及组织佣兵的一个公司。除此之外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还能够对其他国家进行占领殖民地的公司,这个公司的实力已经是可以与其他国家来作比较的了。
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有利也有弊,曾经能够叱咤一方,现如今也已经长眠于历史中了,以往的辉煌让现在的东印度公司看起来更加落寞了,曾经让东印度公司不断侵略的东方,现如今也已经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有了影响力。
❹ 像东印度公司这样的特权公司他么有什么特权
可以自行组建军队,帮助大英帝国扩张版图,在殖民地有铸币权,并设置总督。这直接导致了东印度公司实力大增,富可敌国,连国家统治者都得让他三分。
❺ 东印度公司真的只是公司那么简单吗
当然没那么简单,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简称BEIC),有时也被称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许可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许可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英属印度,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
东印度公司对从英国到印度的路途也有兴趣。早在1620年该公司就声称对南非桌山一带有拥有权。后来它占领和统治了圣赫勒拿岛;又参与占领和建设香港和新加坡;以及雇佣威廉·基德对付海盗;另外,公司在印度引入和种植茶。
公司历史上其它值得注意的事件包括:将拿破仑关押在圣赫勒拿岛上、伊利胡·耶鲁靠东印度公司发财,而其贸易在英国美洲殖民地则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东印度公司的船坞为圣彼得堡提供了一个原型,其管理机构的一些成分一直延用到印度的官僚机构,而其公司组织则是早期股份公司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希望能够帮到你~
❻ 为什么当时东印度公司那么厉害,能养的起武装部队
几十年的时间里,在东南亚、印度的东西海岸、波斯湾都设立了这样的据点,逐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地区贸易布局。除此之外,东印度公司还将海洋作为中心,沿岸挑选一些合适的地方作为自己的贸易据点,最后逐渐形成一套巨大的贸易网络,把自己融入整个印度洋、东南亚和西亚的贸易。而这,就是它借助当地贸易的支点。第二:自己得有实力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实力,那么即便是支点找的再好,也很难存活下去。但是东印度公司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它除了资本雄厚,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它的军事是分不开的。要知道,当时的英国商船可不是一般的民用船只,而是配备的有几十门大炮的“军用船”,所以从做生意转化为打仗,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配备这些武器也并非是对抗当地人,而是葡萄牙人。因为此时的葡萄牙人已经到了这个地方,手里拥有着很多的贸易资源,但只要打仗的话,就可以把他们给弄走。当地人是怕葡萄牙人的,英国人只要将葡萄牙人打败,那么就会对当地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这时候做生意也就是相对容易一些了。所以我们最后可以看到,东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二三十年就形成这么成功的贸易扩展,除了本身先进的制度以外,借助已有的贸易结构也是它成功的一大秘诀。但是在借力的同时自己还得拥有支点和实力,否则也很难成功。
❼ 历史上比国家还强大的的“东印度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披着贸易的流氓公司,主要是靠剥削殖民地而获得财富。
在十七世纪的时候,有许多西方强国看到荷兰通过殖民能为自己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所以这些国家纷纷效仿荷兰,开始对印度等国进行殖民统治,压榨他们获得大量财富。
东印度公司就是通过征服一个弱小的国家,将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然后低价收购当地的特色产品,将其以高价卖给欧洲国家赚取差价的方法,一步一步积累自己的财富。甚至更过分的是将那些鸦片卖给亚洲国家,以获取巨大的利益。
❽ 东印度公司有没有大炮说实话
东印度公司有大炮。
简介:
1602年荷兰建立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第一个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将近两百年间,总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约有100万人次的欧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前往亚洲地区。平均每个海外据点有二万五千名员工,一万两千名船员。见西欧16~18世纪的海外殖民掠夺。尼德兰联省共和国(States-General of the Netherlands)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第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公司,政府持有股份,有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直到1800年公司正式解散,其财产和债务由巴达维亚共和国(Batavian Republic)承担,公司的殖民地成为荷属东印度,在19世纪又扩展到了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印度尼西亚。
❾ 东印度公司是怎样灭亡的
有三家主要的东印度公司。这三家东印度公司灭亡的原因:
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解散的主要原因在十八世纪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不断,两国在1780年-1784年间的战争,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
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垮台的原因:
1、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
2、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陷于重重危机之中。
3、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
三、丹麦东印度公司,1801年拿破仑战争及1807年哥本哈根战役期间,英国海军曾先后攻击哥本哈根,使丹麦丧失了所有的舰队及Heligoland岛屿。英国称霸海洋,使丹麦东印度公司从此成为历史。
(9)印度东方公司怎么样扩展阅读: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并发展:
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急于走上海外贸易之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也有从事海外贸易的自由,在大海和天空面前,世界上的众生是平等的。”和她有一样诉求的,是都铎王朝的王公贵族们,他们积极支持建立特许公司、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东印度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其目的就是与印度、南洋和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
1600年12月31日,伊丽莎白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这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整个17世纪,东印度贸易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同时。其他欧洲国家也组建过专门从事东方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分别是荷兰、法国、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贸易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牢牢掌控着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市场。
1651年开始,英国国会通过《航海条例》,英荷两国的贸易竞争终于发展成武装冲突。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败北,英国最终取代荷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逐步独霸印度,染指中国,其主业则立足于南亚次大陆,通过税收获取主要利润。
❿ 东印度公司合法吗
合法 符合国际法吗 国际法最早一开始制定就是为了保护大国利益的
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舰队
破产和转型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拥有直接控制全印度的巨大商贸权力,英国政府开始产生不安,向公司提出了种种干预,并逐步把公司对印度的财政、军政和政治控制权收回到政府手中。
1813年,东印度公司失去了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尽管公司的船还在进行海上贸易,但利润已经大为减少。
同年,英国政府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公司对华贸易特权被取消后,来广州十三行贸易的英国商人,从原来统一由东印度公司组织而变为散商,英国政府特派官员与中国政府交涉商务事宜,使原来商人与商人之间的交涉转变成政府间的交涉,由此埋下了中英两国冲突的种子。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开始走向破产。
1857年到1858年,印度发生反英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1858年,东印度公司从英国官方的文件中永远消失,英国政府从此直接统治印度直至1947年。
东印度公司死了,但是它对印度的行政管理成为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原型。19世纪6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把在印度的所有财产都交付英国政府,公司仅帮助政府从事茶叶贸易(尤其是与圣赫勒拿岛)。《东印度公司股息救赎法案》生效后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
东印度公司为英国聚敛足够的财富后,终被一脚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