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河又称之为什么

印度河又称之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7 15:58:11

⑴ 印度河流经我国境内的河流名称是什么 是狮泉河还是森格葛尔藏布

是狮泉河.狮泉河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藏语称“森格藏布”,意为“狮口河”.源出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部的森格喀巴林附近,源头海拔5164米,西流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汇合后,向西北流出国境后,改称印度河.在中国境内河长430千米,流域面积2.75万平方千米.地处西藏干燥地区,流域年平均径流深仅25毫米,水系不发育,主要支流有生拉藏布、公前河、赤左藏布、婆肉共河、朗久河、噶尔藏布等.河流除接受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外,地下水补给量占比例很大,约占年径流量的67%.径流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比较稳定.河水温度低,年平均水温3℃,河流结冰期长,一般于10月底出现岸冰,至翌年4月的中、下旬才完全消融,其中12月至翌年2月河流还出现封冻现象.
狮泉河,又名阿里或噶尔,是阿里地区的首府,西部接壤印度.噶尔,藏语为“帐篷、兵营”,过去这里曾遭克什米尔的锡克族军队入侵,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把敌人击退,并在此扎营驻留,因而得名.狮泉河镇为西藏和平解放后新建,镇所在地原为一大片荒凉的红柳滩.该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工业及边境贸易中心.
交通:从狮泉河南下北上,除了包车以外,就只有乘坐便车.作为新藏公路的枢纽,这里可以找到便车,有邮车、货车和军车.到叶城需行车3天,北上新疆的车较集中,较容易找.狮泉河南岸的新疆驻阿里流动养路队,专门接待新疆来的货车,这里可以找到驾驶室较宽敞的日本货车,司机多是维吾尔族,到叶城车费300~400元.由于路途遥远,别找要坐车尾的车.军车队早上会在十字路口的北面修车站旁边做发车的最后检查.坐军车驾驶室收费300元左右,军车行车较货车慢,但安全较有保障.

⑵ 从地图上看,印度河流经印度地区的面积很少,为什么取名印度河

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为什么河名却叫作“印度河”呢?
这有历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亚次大陆上的统一国家,后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 。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⑶ 恒河和印度河在我国称什么

印度河上游称为狮泉河
恒河没有流经中国,所以就叫恒河
鄂毕河在我国境内叫库依尔特斯河

⑷ 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为什么叫印度河

起源于中国的藏南称狮泉河,流经克什米尔地区,后称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并没有改名。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历史文化上颇有渊源。名称是个称呼,希望问君不要太纠结。

⑸ 恒河和印度河的知识

恒河 发源喜马拉雅山脉 流入孟加拉湾(印度洋)流经孟加拉印度
意义 恒河(英文:ganges,印度称:genga)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意义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印度河
发源喜马拉雅山西部 流经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 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
意义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⑹ 印度的母亲河是印度河还是恒河

是恒河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着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

恒河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4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

印度人视恒河为圣河,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恒河流域

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作为印度第一大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700多公里,中、上游有2100多公里在印度境内,下游500公里在孟加拉国。

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急流汹涌,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米急降至300米。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始称恒河。穿过西瓦利山脉后,在古城哈德瓦附近进入平原,与其着名支流朱木拿河结伴并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时聚会一堂,地势再降至120米。由于恒河到此已沙多水浊,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结果褐色的恒河水与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十分明显的水线,以后逐渐交融混合。恒河接着气势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圣地瓦腊纳西,又集纳了许多支流(如哥格拉河、宋河、干达克河、古格里河等),河面宽阔,水流浩荡地奔向下游。进入孟加拉国后,恒被称为帕德玛(意为荷花)河,分成数条支流,并汇合大拉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就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它的面积达56980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仅10米。这里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南亚次大陆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重要种植区。布拉马普特拉河长约2900公里,水量充沛,河道亦极其稳定,上游即雅鲁藏布江。恒河河口部分是大片红树林和沼泽地,称“松达班”,梵文意为“芳林”。

圣河传说

从长度来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名河,但她却是古今中外闻名的世界名川。她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世界古代史上着名的印度文明。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恒河中上游,是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恒河,印度人民尊称它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印度神话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马华特(意为雪王)的公主,为滋润大地,解救民众而下凡人间。女神既是雪王之女,家乡就在对门山飘渺的冰雪王国,这与恒河之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应,愈加带有神话色彩。加姆尔在印度语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视为神灵的,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于是便被视为圣洁无比了。

而根据宗教传说,恒河之为“圣水河”乃是因恒河之水来源于“神山圣湖”。恒河的上游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叫玛法木错湖,湖水来源于高山融化的冰雪,所以湖水清澈见底,平如明镜。相传,这里的山中就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神山”。湿婆的妻子乌玛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玛法木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圣湖”,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千百年来,虔诚的印度教徙长途跋涉,甚至赤足翻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境内的“神山圣湖”来朝圣,到湖中洗澡,以祛病消灾,益寿延年;到神山朝拜,以得到湿婆大神的启示。

而另一个传说则说印度历史上某国王为了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以修来世,请求天上的女神下凡。但是,女神之水来势汹汹,大地难以承受,湿婆大神就站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恒河上游,让水从他的头发上缓缓流下,从而减弱了水势,既可以洗刷掉国王祖先的罪孽,又能造于人类。由此,印度教徙认为恒河是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

恒河晨浴

恒河是印度教徙心目中的圣河,恒河之水可以涤罪攘祸,因而去恒河之中来个大洗浴是印度教徙最向往和痛快不过的事情。最盛大的洗浴应当说是印度教的甘露庙会,每回参加洗浴的人数以千万计,遗憾的是每十二年轮流在各个圣地举行一次,所以遇到一回也是不易。不过,整个恒河,不管在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也不管是在春夏秋冬,一天到晚总是有印度教徙在洗浴。但平素里最壮观的还要数瓦腊纳昔的恒河晨浴,前往此地朝圣、观光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奔此而来。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晨光熹微,成群成群的男女老少已经在瓦腊纳昔的大街小巷中涌动,他们中有当地居民,有千里迢迢赶来的印度教教徙,也有为了一饱眼福的异乡游人,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地——恒河之岸。

瓦拉纳西是恒河之岸最大的圣城,河岸之景蔚为壮观。清清的恒河水在无声地流过,河岸边则是错落不齐、风格各异的神庙,一座紧挨一座,形成陡立的峭壁。瓦腊纳昔恒河之岸长达6.7公里,共有64个码头,当地人称其为“卡德”。这些卡德据说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徙捐建的,捐建越多,积善也就越多。最让人神往的是几十个卢比租上一叶扁舟,向恒河中央飘去。卖货的小贩更会明白这是赚钱的大好良机,他们也划着小船尾随大大小小的游船,向游人兜售各种货物,有树叶做成的河灯,有念珠、香木以及各种种样的工艺品。游人们在小贩的吆喝声中,把一盏盏河灯放入河中,恒河变成了暗蓝的银河,闪现出数不清的点点繁星。更为美妙的景色就要出现了。东方欲白,淡淡的雾雾慢慢地散去,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岸边陡立的建筑披上了金色的衣裳,河面泛起一片金光。再看岸边的河水中,洗浴的男女老少进入了忘我之境。有的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双手忙碌,尽情搓洗;有的双手合十,面各太阳默祷,安详的脸上金色溢彩,灵魂的净化表露无遗;有的则有停地屏息潜入水中,惟恐这圣水不能把自己的罪孽洗涤一清;身披绛黄色的印度教祭司以及光着上身的虔诚信徙在岸边的石上闭目打座;打着哆嗦的孩子们在父母的水罐之下接受泼头的冲洗;穿着纱丽的妇女们洗浴完毕,竟然在这人海如潮中能够换上干衣,而不让自己的身体暴露丝毫。

南亚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印度人视为“圣河”。源头的甘戈特里冰川和沿途的啥德瓦、阿拉哈巴德、瓦拉纳西等河畔城市,被印度教徒视为圣地。全长2,580公里。流域面积90.5万平方公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最远的支流上源在中国西藏境内。西南流入印度,至德夫普拉亚格附近,与阿拉克南达河相汇合,始称恒河。在哈尔德瓦穿过西瓦利克山脉,进入平原,转为东南流向,至阿拉哈巴德与亚穆纳河汇合后,河身蜿曲,东流入孟加拉国境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会合,组成河口三角洲,向东流入孟加拉湾,进入印度洋。沿途有大量支流汇入。下游水网运河密布,是一个大的农业生产地区,有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东距孟加拉国17公里处建有法拉卡水坝。哈尔德瓦以下可通航。

她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标高七千米以上的根哥德里冰河,自印度北部连绵蜿蜒流向孟加拉湾,全长两千五百八十公里。也许她太过妖饶美丽,印度教徒才情愿相信这条河是由他们最崇拜的湿婆神头发上的水滴滴落脚边后,汇流而成。河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叫恒河,英文名字是“Ganges”,在印度则称为“Ganga”。

恒河在信徒心目中是一条清净的圣河,虽然事实上河水相当混浊。但信徒们依然相信在恒河中沐浴净身,可以洗去自己身上的污浊和罪孽。也许河水再脏,也不及人世腌臜吧。他们还相信,管理死者“时限”的湿婆大神常在恒河岸边巡视,凡是死后在这里火化的人,都可以免受轮回再生之苦,直接升入天堂。于是,印度教的信徒们把这里当做天堂的入口,在他们一生之中,至少要到恒河沐浴净身一次,因此每年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印度教徒来此聚集沐浴净身,举行大型宗教集会。

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来到恒河边,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恒河,痛痛快快洗个澡,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印度教徒便是这样虔诚地把用恒河水“冲洗身上的过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在瓦拉纳西城的新月形河湾两岸,历代王朝先后修筑了大小64个台阶码头,供人们做冰浴礼拜之用。

一个不需要防盗门的民族,是一个深藏着尊严的民族。也许,印度教的和平传统,还有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最可能在这个民族的清洁和温和里生长。我看过一部名为《甘地传》的电影,一直将甘地视为我心中谜一般的人物。这个干瘦的老头,总是光头和赤脚,自己纺纱,自己种粮,为了抗议不合理的盐税,他有一次还曾经带着男女老少拒食英国盐,一直步行到海边,自己动手晒盐和滤盐。他推翻英帝国殖民统治是历史性壮举,不需要军队也不需要巨资,一旦拿定主意,剩下的事就是默默走出家门进行和平大进军。他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从一片平原走向另一片平原,他身后的队伍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直至覆盖在整个地平线上,几乎是整整一个民族。碰到军队的封锁线,碰到刺刀和大棒,他们宁愿牺牲也绝不反抗,只是默默地迎上前去,让自己在刺刀和大棒下鲜血淋淋地倒下。第一排倒下了,第二排再上;第二排倒下了,第三排再上……直至所有在场的新闻记者都闭上了眼睛,直至所有镇压者的目光和双手都在发抖,直至他们惊恐万状地逃离这些手无寸铁的人并且最终交出政权。

作为印度之魂,甘地不似俄国的列宁、中国的毛泽东、南斯拉夫的铁托以及古巴的格瓦拉,他一弹不发地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堪称20世纪的政治奇迹和政治神话之一。

这里的节日也同中国的不一样:街上并无车水马龙,倒有点出奇的灯火阑珊和人迹寥落;也没有杯筹交错,倒是所有的餐馆和各家各户的厨房一律关闭——人们以禁食一天的传统习俗来迎接新的岁月。他们不是以感官的放纵而是以欲望的止息来表示欢庆。他们的饥饿是神圣,是幸福,也是缅怀。这种来自漫长历史的饥饿,来自漫长历史中父亲为女儿的饥饿、兄长为妹妹的饥饿、儿子为母亲的饥饿、妻子为丈夫的饥饿、主人为客人的饥饿、朋友为朋友的饥饿、人们为树木和土地的饥饿,成为他们世世代代的神秘仪礼,成为了他们隆重节日的组成部分。

也许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来世,所以对于现世的苦难便可以这般消极和坦然。恒河岸边,横七竖八栖宿着许多等死的老人,他们饥寒交迫、肮脏不堪,却默然承受,不争取、不哭诉、不埋怨,只是等待可以死在恒河岸边。因为按照惯例,这样可以免费火化,实现他们把骨灰倾入恒河的愿望。不过,这是穷人没有办法的办法。更多人还是愿意去河边的烧尸坑。这个地方常称之为“Manikarnika Ghat”。有钱人家会选用白檀木,将柴薪堆叠好后,把遗体放在上头,如果是女性,一般是彩色纱丽裹身,并饰以白花。纱丽还需经过恒河水浸泡,以此净身。然后浇上有香料的油脂,开始近三个小时的焚烧,死者终化成灰烬。焚烧过程中,死者的亲人们不断念诵“Ram Nam SatyaA Hai”,意即“神明的法号”的意思。为了拥有更好的来世,骨灰多由家人用手撒向“圣河”。这个过程一般在黑夜,伴有气氛浓郁的祭祀表演,岸上的人们和河里的小船纷纷靠了过去。炫目的烛火和缭绕的烟雾配合着老祭司沙哑的歌声和串串铜铃的节奏,古老的恒河显得更加苍凉和神秘。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采取火葬的方式,像五岁以下的孩童,没钱的人,自杀身亡者的尸体,均是直接在恒河上放流,或是用石头绑住尸体直接沉入恒河。

恒河圣水沐浴节

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水源于神山圣湖,因此恒河是“圣河”,每12年举行一次印度恒河圣水沐浴节(又称大壶节)。

传说中,圣水沐浴节首次举办的时间是在雅利安人时期(公元前1500年定居于印度)。当时众神和群魔达成临时协议,双方合力取得银河系中的长生不老仙露后平分。争夺盛仙露的大壶之战进行了整整12天12夜(相当于人间12年)。壶中仙露洒落到了四个地方:阿拉哈巴德、哈里瓦、乌疆和纳锡。因此,圣水沐浴节也就在这四地举行。

由于圣水沐浴节与恒河这两个词与印度宗教传统的紧密联系,许多人已认为它们是同意词。因为圣水沐浴节是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恒河也就被看做是最伟大的宗教河。多少年来,恒河在印度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印度河,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语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地带。该河流发源于中国西藏,从喜马拉雅山脉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尔,调头向南流入巴基斯坦,河流总长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的最终源头位于西藏;它从Sengge河跟Gar河的汇合开始。然后向西北流过喀喇昆仑山脉以南的喀什米尔,再渐渐弯向南面,从白沙瓦(Peshawar)与拉尔瓦品第(Rawalpindi)之间的山中流出来。在这处的印度河有一座大型堤坝(塔贝拉水坝),形成塔贝拉水库(Tarbela)。它余下往海洋的路径都是在旁遮普(Punjab)及信德(Sind)的平原上,这时水流变慢,河道亦变得纵横交错。它然后流经海德拉巴(Hyderabad),最终在卡拉奇(Karachi)东南的一个大三角洲流出海。

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冈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过克什米尔的深山峡谷,再转向南行,就进入巴基斯坦的东北边境了。入境后切穿盐岭,又进入了号称“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为它在这里接纳了5条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最后进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全长3 180千米,是南亚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千米。它的干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内,只有上游一部分干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内。

既然印度河的大部干支流都在巴基斯坦,为什么河名却叫作“印度河”呢?这有历史原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南亚次大陆上的统一国家,后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时,“印、巴分治”,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河水归两国共同使用 。为了避免纠纷,两国在1960年签订了“印度河用水条约”,规定印度使用河水系总水量的1/5,其余归巴基斯坦使用。

印度河流域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00毫米,东南部还有大片沙漠。印度河每年有两次涨水,它的中下游平原灌渠纵横,人烟稠密,盛产小麦、棉花和稻米,是巴基斯坦的“粮仓”。

古老的印度河不仅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而且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⑺ 巴基斯坦最大的那条河为什么叫印度河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 英国入侵印度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 1947年 印巴正式分治
但是印度河是早就命名的 也是印度国名的来源 因此分治之后 并没有将其改名
所以它在巴基斯坦境内仍然称为印度河

⑻ 印度河为什么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却叫“印度河”

又称“印度河—恒河大平原”,旧称“印度斯坦大平原”,是南亚最大的平原,东西长2000千米,宽约240~500千米 ,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分属于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三国。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又称印度大平原,位于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两河大体以亚穆纳河高岸为界。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平坦广阔,冲积层达300米,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遍布;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河口三角洲面积约5.7万平方千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国经济发达地区。三平原相连成片,坡降很小,中间分水岭仅250米。恒河流域可分为上、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可分旁遮普平原与印度河下游平原(信德平原)。
印度河—恒河低地是古代世界文化中心之一,人口稠密、农业发达、工业重要和交通运输的繁忙地区。
印度河—恒河低地属亚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
印度文明被称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端与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文迪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印度河—恒河低地地区面积远远超过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面积的总和。在这广阔的平畴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印度河—恒河低地上产生的。广阔的印度河—恒河低地被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个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为印度河所灌溉,以东的平原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将高原上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壤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区,被人们称做是大自然对印度民族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

⑼ 印度河被印度人称为“圣河”.___(判断对错)

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位居于世界第二位.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恒河流经印度,被印度人称为”圣河”的是恒河,故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

阅读全文

与印度河又称之为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越南读大学费用多少 浏览:340
英国是怎么打败法国的 浏览:123
95岁英国女王叫什么名字 浏览:168
英国移民绿卡多久能拿 浏览:693
什么软件可以翻译印度人语 浏览:62
意大利的公路车哪里买 浏览:560
印尼像荔枝一样的水果叫什么 浏览:784
今年中国杯在哪里买 浏览:445
伊朗领土最大多少平方公里 浏览:577
新大洲本田在越南卖多少钱 浏览:740
印度国名怎么来 浏览:114
意大利实心粉用英语怎么写 浏览:134
12万印度卢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344
伊朗人喜欢说什么 浏览:537
去英国买什么麦 浏览:345
ff中国基地建在哪里 浏览:231
英国属于地球哪里 浏览:976
英国第二套房的首付是百分之多少 浏览:655
中国医院看癫痫哪个医院好 浏览:455
中国最能打仗是哪些省 浏览: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