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哪些国家有中子弹
美俄中法。此外印度自称他也有,但是逗比阿三连氢弹都没有,同样也是自称的氢弹。所以,掌握中子弹的也就五常里的四个国家。
2. 中子弹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的
20世纪中期美国有专家认为,美国应重新考虑今后在亚洲的战略走向,防止原子弹技术扩散。中子弹被视为可以真正取胜的武器,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毁灭力令人战栗。自此以后,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该随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于是美国科学家在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另类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学一间实验室开始,这种秘密研究失败再失败,直到1977年才由美国陆军的科学家研制并试验成功,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
美国于1958年开始由塞姆·科恩着手于中子弹的研发,虽然总统肯尼迪曾反对过中子弹的发展,1962年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发展成功,并在内华达州引爆。中子弹又称强型辐射弹,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高能中子可自由逸出,使放射性沾染的范围比较小。中子流的贯穿能力极强,占总能量的80%左右,距爆心800米处的中子流可以穿透30厘米厚的钢板、重型坦克、建筑物、砖墙去杀伤人员,而坦克、建筑物和武器却能完好的保存下来,因此被称为干净的武器,爆炸区在一天之后,军队很快可以进入目标区作战。中子弹其神秘面纱源自于此。当时发展的理由是为了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仅使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而武器、通讯等完好如初。
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弹时,主要考虑要以一弹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令对方所有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通讯中断,坦克则完好无损,如此不仅令敌军惨败,也可使敌方反应放缓。
美国军方曾以美制和苏制先进坦克试验中子弹,结果坦克内的动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弹,在200~300米上空爆炸,瞬间可使200辆配备强大火力的坦克丧失战斗力,人员死亡。
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卡特总统便以之为政治武器,希望逼苏联裁军,保证不侵犯西欧。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推迟了生产计划,改为只生产中子弹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法国。法国坚持认为,中子弹必将加速东西方军备竞赛,使亚欧的处境更加危险。法国所提不无道理,美国未防有诈而停产,谁料想,1980年法国竟然试爆了中子弹,并扬言将用它来保卫欧洲!此弹令法国在政治军事上大显神通,美国却气得直跳。让美国人气愤的还不只这些,没过多久,传来“更坏”的消息,苏联也有了中子弹!
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也放眼中子弹,那年,着名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变初步理论,从此中国科学家开始有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研究。10年后,科学家采用激光技术,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中子的产生过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聚变研究的装置,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1977年6月底,美国首先研制成功中子弹,并将其装载飞机、导弹和炮弹,作为有效的战术核武器。在30公里以内和近距范围,可用155毫米203毫米榴弹炮发射中子炮弹;在130公里范围内,可用“长矛”地地战术导弹携载中子弹头;在更远的距离上,则可使用“潘兴”Ⅱ式导弹和“战斧”。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执政时期中子弹正式投入生产,1981年里根时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飞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至1983年,美国军方共生产带中子弹弹头的“长矛”战术导弹945枚。法国和苏联曾公开承认拥有中子弹的生产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中国从1999年7月15日宣称拥有中子弹。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理论上遭到中子辐射污染的人员,短时间内即会感到恶心,暂时(或永久)失去活动能力,相继发生呕吐、发烧、等症状发生,甚至会出现休克现象,白血球明显下降,最后导致败血症,一周以内即行死去,惨状难以想象。巡航导弹携载中子弹头,也可用重力炸弹或滑翔炸弹携载中子弹,由飞机投掷。
3. 世界有几个国家有中子弹
五个
1983年,美国军方共生产带中子弹弹头的“长矛”战术导弹945枚。法国和前苏联曾公开承认拥有中子弹的生产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能制造中子弹。中国从1999年7月15日拥有中子弹。
4. 中子弹哪个国家有
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宣称有能力制造,但没有制造。
5. 世界上有中子武器的国家是哪些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执政时期中子弹正式投入生产,1981年里根时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飞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至1983年,美国军方共生产带中子弹弹头的“长矛”战术导弹945枚。法国和前苏联曾公开承认拥有中子弹的生产能力。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中国从1999年7月15日宣称拥有中子弹。
6. 哪个能给我详细的说下达姆弹到底有多厉害以及它的原理
达姆弹,英国制造的一种枪弹。因由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叫达姆达姆的地方兵工厂生产而得名。 达姆弹出现于1897年,由达姆达姆兵工厂军方总监克莱上尉设计。弹头尖端没有包覆而露出铅心,子弹射入人体后铅心扩张或破裂,因而扩大了创伤面,造成对人员的严重伤害。因为当时的火枪所使用的枪弹是铅弹,由于铅比较软,因此在击中人体后往往将所有动能全部释放出来,具体表现为弹头严重发生形变乃至破裂,导致人体组织出现喇叭型空腔,创伤面积是弹丸截面积的上百倍,加上瞬间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巨大压力。但伤者的痛苦不至于此,弹丸的碎片没有全部从伤口取出,那么就会造成铅中毒,即使侥幸碎片比较少,通过外科手术取出来了,弹丸在射入人体后会把一些衣物碎片什么的带入伤口,造成感染。100米距离上遭到达姆弹的直接命中,头部-90%的人会死亡,四肢-20%死亡,剩下的全部截肢,左胸(心脏附近)-100%死亡,右胸-70%死亡,腹部-70%死亡。
7. 中子弹是怎么发射的
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它一般是利用战机、飞弹或榴弹炮投射,中子弹的研发技术始于50年代的美国,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开发而成,美国正式生产中子弹是在卡特总统执政时期,1981年里根总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飞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并加紧研制155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威力从1千吨到24吨TNT当量可调,重约98公斤,长109厘米,直径20.3厘米,这种中子炮弹是目前全球当量最小的中子弹,可通过榴弹炮发射,其实用性显而易见,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制中子弹,假如哪天中子弹真的投入到战场上,也代表着有限核战争的来临。
8. 中子弹的的威力有多大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因素的强辐射战术核子武器,实际上它是一种靠微型原子弹引爆的超小型氢弹,它的弹体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是一个微型原子弹扳机,其中心是一个引爆中子弹用的微型原子弹(只有几百吨的TNT当量),用钚-239做为核原料,因为钚比铀原料能释放更多的中子,可使中子弹达到小型化,下部中心是核聚变的心脏部分,称为储氚器,内部装有氘氚的混合物,外围是聚苯乙烯,中子弹的外层用铍反射层包着,而没有一般氢弹所有的铀-238外壳,这样子高能中子便可自由逸出,同时放射性污染的范围相对也比较小。
引爆时弹体上部的高能炸药最先引爆,给予中心钸球巨大压力,使钚的密度剧烈增加,当受压的钚球达到超临界状态时就会爆炸(裂变),产生强Y射线、X射线和超高压,以光速传播,弹体下部的高密度聚苯乙烯吸收了强Y射线和X射线后,会很快的变成高能等离子体,使储氚器里的含氘氚混合物承受超高温高压,引起氘和氚的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高能中子,这些高能中子到达弹体外部的铍反射层后,会立即反射回来,并产生铍的增殖效应,即一个高能中子击中铍核后,会产生一个以上的中子,从而有利于氘和氚发生更完全的聚变反应,铍的这种增殖效应,使得中子弹的体积大为缩小,一般直径只有200毫米,弹长560毫米,中子弹的爆炸能由聚变反应产生,并主要以中子流的形式向四周释放,在其爆炸过程中,中子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左右,因此核污染较小,杀伤剂量较大。
爆炸释放的能量低:当核武的当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冲击波、光辐射的破坏半径就必定会大于核辐射的杀伤半径,所以中子弹的当量不可能太大,正是因为中子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较低,它可以作为战术核武应用于战场上,也正因为如此,中子弹才比其它核子武器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放射性污染小、持续时间短:由于引爆中子弹用的原子弹的裂变当量很小,所以中子弹爆炸后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很小,据报导美国研制的中子炮弹和中子弹头,其聚变当量约占50%到75%,因此中子弹爆炸时只有少量的放射性沉降物,在一般的情况下,经过数小时到一天的时间,中子弹爆炸中心地区的放射性污染就已经大量消散,人员即可进入并占领该地区。
虽然中子弹所发出的核辐射来无影、去无踪,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闻不出,但这并不代表人们面对中子弹只能坐以待毙,根据中子弹的杀伤原理,人们还是有办法对付,从防护原理上来看,像水、木材、聚乙烯塑料等物质对吸收中子有不错的效果,例如把铅和硼加入含氢的聚合材料中,可以阻挡部分的辐射,增加防护能力,而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另外据试验4~6厘米厚的水可将中子的辐射强度减少到一半,只要构筑一定的作战工事并进行适当的防护,人体受到中子弹的伤害将会大大地减少,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当发现中子弹的闪光后,暴露的人员应迅速进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崖壁、涵洞等进行遮蔽,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子的吸收剂量。
作为一种强辐射弹,中子弹是靠其强大的核辐射效应达到其杀伤效果,中子弹的体积虽然不大,威力却相当惊人,它能够产生致命的中子雨,用强烈的中子辐射杀伤战场上的生命体,以一枚千吨级TNT当量的中子弹来说,其核辐射对人的瞬间杀伤半径可达800米,但其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只有300~400米,因此一方面它可瞬间摧毁敌方人员,另一方面又可使战区建筑物和设施的破坏降至最低,据试验,一颗1000吨TNT当量的中子弹在旷野爆炸后,在距离爆炸中心900米处,中子辐射剂量可达8000拉德,它能贯穿厚度为20~30厘米的坦克装甲或5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堡垒,杀伤其中的人员,遭到中子辐射污染的人员,短时间内即会感到恶心,丧失活动能力,以后会相继发生呕吐、腹泻、发烧、便血等症状,有的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休克,或白血球显着下降,导致败血症,在几天之内死去。
根据多年来对中子弹的试验和研究,如果当量为1000吨TNT的中子弹作用于暴露的人员身上,那么中子弹的杀伤效应为:距爆炸中心900米处-吸收的剂量为8000拉德,人员即刻永久性失去活动能力;距爆心1400米处-吸收剂量为650拉德,会造成后期死亡;距爆心1700米处-吸收剂量为150拉德,受辐射者约有10%会数个月内死亡。
苏联的军事专家曾设计在坦克的装甲中间加上特殊的夹层,用以抵御中子弹的中子辐射,据说4厘米厚的涂层就可以使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原来的4倍,但即使采取上述措施,也难以将中子弹的辐射杀伤效应降低到原子弹的水平,中子弹的当量一般比较小,威力多为1000吨TNT当量,引爆用的原子弹要更小,这种小型化使得中子弹的制造难度加大,因此仅仅掌握原子弹的研制生产能力还不够,还必须要具备小型化技术,但一般来说具备了发展氢弹核武的能力,也相应地就有能力研制中子弹了。
直到目前为止,中子弹尚未在实战中使用,它一般是利用战机、飞弹或榴弹炮投射,中子弹的研发技术始于50年代的美国,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首先开发而成,美国正式生产中子弹是在卡特总统执政时期,1981年里根总统为了加强军备,下令生产长矛飞弹的中子弹头和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并加紧研制155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203毫米榴弹炮的中子炮弹,威力从1千吨到24吨TNT当量可调,重约98公斤,长109厘米,直径20.3厘米,这种中子炮弹是目前全球当量最小的中子弹,可通过榴弹炮发射,其实用性显而易见,1999年8月16日印度宣称能制造中子弹,次日巴基斯坦也表示有能力研制中子弹,假如哪天中子弹真的投入到战场上,也代表着有限核战争的来临。
9. 哪几个国家有中子弹,威力有多大
世界上只有美、俄、中、法、英拥有中子弹。
中子弹杀伤威力大致规范如下:
1、当即持久失能:人员在受照耀后5分钟内便可失能,而且直到逝世均不能履行任何耗费膂力的使命,人员在1至2天内逝世。
2、当即暂时失能:人员在受照耀后5分钟内失能,并继续30~45分钟。然后,人员康复活动能力,可是机能削弱,直至逝世。人员在4至6天内逝世。
3、潜在致死:人员在受照耀后2小时内机能削弱,半数以上人员将在几周内逝世。长风中枪弹对立登入的坦克和人员有无穷的杀伤力。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更正式的名称是强辐射兵器。中子弹是特种战术核兵器,爆炸波效应削弱,辐射增强。
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虽然从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兵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兵器。
防护
虽然中子弹所发出的核辐射来无影、去无踪,而且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闻不出,但这并不代表人们面对中子弹只能坐以待毙,根据中子弹的杀伤原理,人们还是有办法对付,从防护原理上来看,像水、木材、聚乙烯塑料等物质对吸收中子有不错的效果。
例如把铅和硼加入含氢的聚合材料中,可以阻挡部分的辐射,增加防护能力,而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另外据试验4-6厘米厚的水可将中子的辐射强度减少到一半,只要构筑一定的作战工事并进行适当的防护,人体受到中子弹的伤害将会大大地减少。
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当发现中子弹的闪光后,暴露的人员应迅速进入工事,或利用地形地物如崖壁、涵洞等进行遮蔽,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子的吸收剂量。 各种物质对核辐射都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只要构筑一定的工事进行适当的防护,人体受到中子弹辐射的危害将会大大减少。
当然,一旦得了放射病,还应该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对于那些英勇作战的坦克兵,又怎样进行防护呢?因为当他们发现中子弹爆炸后,不可能有时间走出坦克外进行躲避。难道就让他们如本文开始所描述的那样痛苦地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们针对中子弹的特点,在坦克内部镶上一层特殊的衬里,或在装甲中间加上特殊的夹层。据报道,4厘米厚的涂层就可以使坦克的防护能力提高到原来的4倍。这样我们的战士就会相对安全一些。
网络-中子弹
10. 中子弹已经问世了吗
美国于1958年开始由塞姆·科恩(Samuel Cohen)着手于中子弹的研发,虽然总统肯尼迪曾反对过中子弹的发展,1962年由劳伦斯·利弗莫尔核武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首先发展成功,并在内华达州引爆。中子弹又称强型辐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