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和新疆的歌曲和舞蹈是一样的吗
从汉族角度来看,似乎他们都很能跳。
但是实际上差别很大。在这个问题上请楼主不要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去看,应该从区别的角度去出发来研究。
给你个考虑事物的方法:不同根不同源的两个不同的民族,不用看舞蹈就能断定他们的舞蹈没有联系,绝对不相同。
真实的新疆和你在电视上和文字上看到的新疆完全不是一个事物。
新疆的汉文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绝对能够迷倒任何一个人。
② 为什么印度电影里面那么多的歌舞
电影更多时候反映的除了社会现实以外,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特点,而印载度本就是一个载歌舞的国家。长期以来独特的国情,使得印度观众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观众的观影习惯,所以印度的电影一直很具有娱乐性。为什么印度电影里总是出现歌舞表演呢?
期待我国电影业的发展。
③ 印度歌曲和中国歌曲,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中国歌曲是“你不爱我,你怎么不爱我,我好难过” 印度歌曲喃就是“你不爱,不爱就不爱大家一起跳起来”
④ 印度歌曲、音乐和日本歌曲、音乐的特色和风格
分三种
第一
能乐,传统宫廷类
比如 樱花
第二,民歌
比如
拉网小调
没有伴奏,完全靠嗓音
第三,流行乐
电子风格浓厚
现在各种曲风都发展得很快
当然也有blue,jazz类型的,但不多
流行音乐以舞曲为主
邦乐
PS:高中音乐课上老师说,日本传统邦乐的特征就是不存在“do re mi fa so la xi do”这几个普通音调中的“re”和“so”两个音。典型的例子就是《樱花》。
邦乐一般指日本音乐的总称。通常是作为西洋乐的对称语使用的,指的是除西洋音乐以外的所有的日本传统音乐。根据使用乐器的种类,可以做出以下分类:
雅乐:在宫廷举行仪式时所演奏的仪式音乐,古代时从中国、朝鲜传入,可以说它保留了日本音乐最古老的风格。
声明:佛教的典礼音乐,是一种声乐。它与佛教同时传来,以后给日本音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琵琶乐:战国时代以后,它是作为一种以琵琶伴奏叙述战争故事的音乐而得到发展,是弹唱演奏的声乐曲。
筝曲:所谓“筝曲”除了指古琴曲以外,还指古琴、三弦、箫的合奏曲。古琴是由13根弦的弹拨弦乐器,江户时期和三弦琴音乐结合一起而得到发展。从大正时期到昭和初期留下许多名曲的宫城道雄,给筝曲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箫:箫产生于镰仓时期,那些虚无僧吹奏这种竖笛来代替念经。因为它长一尺八寸(约55厘米),故又被称为“尺八”。
三弦音乐:三弦的共鸣箱上贴着猫皮或者狗皮,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在江户时期,被广泛使用的三弦,不仅作为歌舞伎、人偶净琉璃等剧场音乐,而且还作为许多歌谣音乐的伴奏,至今仍然广泛使用。
民谣:各地歌唱承继下来的歌曲音乐。其中劳动歌曲较多,我们最熟悉的《拉网小调》便是此种精品。
与西洋音乐7个音阶相比,近代邦乐只有5个音阶(这一点应该是继承了我国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节奏大部分是2拍子和4拍子的偶数拍子,几乎没有3拍子。歌谣居多,纯器乐曲较少。乐器通常用作声乐伴奏,但和声乐的表演过程,有一种微妙、不一致的复杂的脱节现象。此外,三弦、古琴和箫形成的乐器组合,产生了杂音的要素,而这些却作为邦乐复杂的音色受到人们的喜爱。
明治时期西洋音乐进来以后,西洋音乐成了日本音乐的主流,邦乐渐渐被西洋乐所压倒(现在一提到日本歌手,大多都是滨崎步、近畿小子等等流行乐坛的佼佼者,很少再有传统音乐人的出现了)。但是,近年来邦乐重新得到了重视,爱好者正在增加。
日本音乐向来分为邦乐和洋乐两大类,人们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同时也会从雅乐中深切地体味日本传统音乐的乐趣。近来,有的日本人把西方音乐的手法引入邦乐。西方的作曲家也向日本人寻求题材,邦乐和洋乐之间的藩篱似乎已经被拆除了。将来的音乐会成为采纳双方长处的美妙音乐。夏川里美正是日本近现代邦乐界的顶级艺人之一。她的曲风优美动听,在无论在日本国内还是亚洲其他地区,都具有相当高的人气
在一个纯日本的氛围中,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西方音乐,这正是多年来两种对比鲜明的东西方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日本的音乐人大量借鉴了美国的流行音乐,但他们却能冷静地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些音乐进行再创造。
尽管日本的许多流行音乐与美国音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日本的音乐创作处处渗透着民族的独特性。日本音乐除了那种可感知的民族性之外,更是一种两国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产生了日本音乐所特有的综合性。诚然,美国音乐曾经对日本音乐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但至少在日本国内,日本音乐人的创作对美国音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印度音阶组成称为史瓦拉(Swara西方的Note),印度音乐的七音符:sa,re,ga,ma.pa.dha,ni,基本的音符组成音程。根据印度的音乐神话,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来自鸟兽的叫声,并能唤起人们对特殊色彩的感觉。
以下音名分别是: (后面分别是与之相关的鸟兽叫声和被赋予的各种色彩)
沙音Sa ,为孔雀的叫声,为荷叶绿色。
里音Re ,为云雀的叫声,为红色。
嘎音Ga ,为山羊的叫声,为桔红色。
马音Ma ,为鹤的叫声,为白莲花色。
巴音Pa ,为夜莺或杜鹃的叫声,为黑色。
塔音Dha ,为马或蛇的叫声,为黄色。
尼音Ni,为象的叫声,为所有颜色的综合。
印度音乐中主要的架构是旋律体系称为拉格(Raga) ,及极为复杂的节拍体系称之为塔拉(Tala).
“拉格”(Raga,梵语的"raga",意热情。)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也是印度古典音乐的基本调(Tune),也可说是旋律的种子。它是一种旋律的框架。它有很多种,每种拉格都有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旋律片断,并表达某种特定的味(Rasa),但拉格本身只是一种框架,它要靠音乐家的即兴表演加以丰富、完善。
拉格原意为色彩(Color)或热情(Passion)因此拉格企图藉特定音符组合的旋律,来引领聆听者的情绪和感情,由五个到七个的音符所组成的基本旋律,做自由的变化。这种先人所制定的旋律型(Raga) 北印度有3百种,但很多也失传了,有谱可循的拉格有80余种,如今常用的约60余种。在传统习惯上,不论是演唱或演奏,要点选的拉格是完全依据时间、季节、情绪来决定的,早晨、中午、晚上或春夏秋冬,悲伤、喜悦或敬神等拉格是不容混淆的。拉格不只是固定的旋律型,由于加上时间、加上更细致等抽象的情境情绪的诉求和即兴的技巧、演奏长短、速度的掌控,因此表演者也是创作者,具有作曲家的能力,才算得上是胜任称职的印度的音乐家。塔拉(Tala)源自梵语,塔(Ta)是坦安达瓦(Taandava)湿婆(Siva)的宇宙之舞、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节奏。拉(La)是指湿婆神妃帕巴底(Parbadi)的分身的舞蹈拉西亚(Lashia),合称塔拉(Tala),塔拉近似西方的节拍,塔拉在印度是在节拍周期中固定的拍子(Rhythmic Cycle Containing a Fixed number of beats) 印度的搭拉(节拍)非常复杂,不是按照每个小节中有几个单位拍来计算的,首先要分清楚每一句中有几个单位拍,从6拍(3+3) 、7拍(3+4) 、8拍(4+4)或10拍(2+3+2+3) 、12拍(6+6) 和最常见的16拍(4+4+4+4) ,可组合成百上千种变化。印度搭拉可以是等值区分,也可以是不等值区分。
搭拉提供了精准拉格旋律的架构的基础;因此搭拉(Tala)和拉格(Raga)是印度音乐中不可缺的两大支柱。要深入体验聆赏印度音乐不能不知搭拉和拉格。
⑤ 印度歌曲的特点
印度古典音乐主要分为两个派别:北印度的叫做Hinstani,南印度的叫做Carnatic(或者Karnatak)。从北方的Kashmir(克什米尔)到西部的Punjab,再到东部的孟加拉和阿萨姆,最后再到南方的Maharashtra和north Karnataka都受到Hinstani(北印度音乐)的影响。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独立前,他们受到北印度音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虽然在这半个世纪期间,这种影响已经被削弱了。而Carnatic(南印度音乐)主要在南部四个邦Karnataka,Andhra Pradesh, Tamil Na以及Kerala(喀拉拉邦)。北印度古典音乐和南印度古典音乐最显着的区别就是北印度音乐受到伊斯兰教的文化的影响非常大。而南印度古典音乐则更多地保留了印度教的文化。
Bhajans(拜赞歌)是一种崇神歌曲,印度人认为在吟唱Bhajans时,声音所产生的能量可以被人的身体所接受。有包括ram Bhajans,krishna Bhajans,shiv Bhajans,hanuman Bhajans,lakshmi Bhajans,rga Bhajans以及一些其他的类型的Bhajans。
Folk music则是指印度的民间音乐,因为印度的种族差异导致了随着地域的不同,印度的民间音乐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象一些婚礼葬礼上的音乐,而象在印度的Andhra Pradesh地区,父母或者长者对于年轻人的性教育也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来实现的。
而Ghazal原来是来自波斯的一种诗歌形式,传到印度后印度人开始用乌尔都语来创作,在18世纪又被配上了Khayal,于是形成了这种诗歌吟唱。象Aasha Bhosle、Abida Parveen等等着名的歌手都唱Ghazals。
印度音乐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非常强大的同化力量。象西方的许多乐器在进入印度后就完全被印度音乐改良,它的演奏方法,技巧完全彻底地印度化。象小提琴、吉他、萨克斯、曼陀林等等。其中小提琴是最着名的。演奏的方式从站立演奏转变为坐着演奏,拉音阶的时候也完全不同,加上了许多的滑音。印度音乐最迷人的一个地方就是装饰音繁多。
⑥ 巴基斯坦歌曲与印度歌曲的区别是什么
印度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音乐风格也很多,作为一个外国人你可能不是太能区分得出来。
印巴的伊斯兰风格的乐曲(印度斯坦音乐)在巴基斯坦乐曲中所占比重要比在印度的比重大得多。伊斯兰风格在印度只能称之为“西北、首都地区音乐”,而且这种伊斯兰风格混血了浓重的印度教古典曲风,而在巴基斯坦来说,就算是主流了,当然也会受更多波斯风格影响。
你可以把巴基斯坦看作中国东北,北印度音乐看作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中心曲风,而印度其他地区就对应中国其他地区,就是这样一个感觉。
⑦ 为什么印度流行歌曲风格很鲜明,而且都差不多
我国独有的古风歌曲,中国风歌曲辨识度还是很高的。
还有一些民族风的歌曲比如阿宝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歌曲的腔调其他国家没有吧,就是中国都很少。
印度风格的歌曲:瓦加里 三木科演唱过!。
⑧ 印度的音乐为什么节奏感那么强..那么欢快
这就是印度音乐的特色!跟他们的精神文化有关,因为印度人能歌善舞,在长期被殖民压迫的日子里,人们只有重精神、轻物质,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属于苦中作乐吧。大部分印度电影里都有歌舞场面,而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印度的影视歌曲,所以听到的大多是节奏感强,欢快的音乐。
其实印度也有很多佛教音乐,并不都是舞曲。
⑨ 别人说京剧跟印度歌差不多是啥意思
别人说京剧跟印度歌差不多,意思是它们曲调相似。
⑩ 为啥会产生印度音乐比国产音乐好听的感觉
因为印度的音乐都是比较high的,和中国的音乐都是比较那种带有情绪化的音乐唱着自己的悲伤,而印度的音乐都是那种很激昂的很兴奋的歌曲,虽说比中国的音乐剧比较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