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哈拉帕文化遗址出土的印章一般用什么材料
除了这些优秀的圆雕遗存外,哈拉帕文化遗址还以大量出土的印章浮雕而着称。出土的印章一般用冻石、黏土、象牙和铜等材料,但以冻石居多。除少量呈圆形、椭圆形和矩形外,一般呈方形,尺寸在2.3~12.7厘米之间不等。
⑵ 古印度印章上的字表达了哪些意思
印章并不是只存在于中国的,在古印度的各处遗址中,也发现了许多的印章。目前,印章文字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文字体系,在印度一带总计出土了两千多枚印章,所以,有人也将印度河流域文化称之为印章文明。那么,在这些印章上所刻着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结晶,如果可以将印章上的全部文字破译的话,也许古印度文明便不会再神秘了。在印度各个文明遗址中所出土的各式印章已多达两千五百多枚了,从材质上来看,其中有象牙的、有钢制的、有陶土的、还有天青石的。这些印章一般都是直径为2.5厘米的正方形,有些也为长方形。这些印章以文字符号或者刻画图形的方式向后人昭示着文明的准确信息。
曾有一段时间,印度的字都经历了一个由象形文字到表音表意文字的发展过程。据专家,古印度的印章上这些文字很可能属于印欧语系。但是这一说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遗弃,更多的学者开始倾向于这些语言是印度土着的达罗毗荼语。目前,对于古印章文字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它们所携带与隐藏的秘密正在被一步步地揭开
在哈拉巴、摩亨佐·达罗早期文化中出土的那些印章显得极为古朴,上面的符号也极为繁杂,而罗塔尔地区所出土的印章文字明显地呈现为简化状。印章上的已经明显简化。印章文字的笔划由直线和弧线组成,从右向左书写。有些字符依然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特点,一个符号表示一个意思,但是更多的是将两个或者更多的符号来使用,以此来表示一个复合起来的意思。
古印度印章上最值得人们注意的还是牛的形象。在摩亨佐·达罗所出土的123个钢制人印章上面,多达36个都刻画着牛的图案。其中还有头上长角的立姿人兽图形与各种不同的抽象牛头图案。在印度,牛有着极为崇高的位置,人们对牛的崇拜是印度河流域文明最为突出的一道风景线。同时,出现在印章上的还有大象、羊、骆驼等。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体也非常常见。其中也有一种为数不多的印章极为特别:它们或者是人兽共处、或是人兽同体,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印度河流域宗教信仰中的天神崇拜。
⑶ 古印度的文字到底是梵文还是印章文字啊
古印度的文字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早是印章文字。印度印章文字仅仅是有固定意义的符号,并不是真正的文字,古印度最早的文字系统应该是婆罗米文,由婆罗米文演化出了梵文,巴利文以及印地语等各种文字。
成梵文,这种文字由47个字母构成,在词根和语法结构上与古希腊语、古拉丁语、古波斯语相似,在语言学上属印欧语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写作材料是铁笔和经过处理的树皮,直到17世纪时,还存在这种木质的纸。
印章文字的由来: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么意思至今无法读解。据推测,这些铭文可能就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头衔,印章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
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称为印章文字。
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铜等制成,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话内容。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这种文物2500种左右,文字符号共有400-500个。这些符号一般由直线条组成,字体清晰,基本符号有22个。在印章上还有雕画,这种雕画和文字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根据学者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头衔等,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
⑷ 未解之谜!古印度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创造的
中华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四大古文明,它们都在四千年以前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古巴比伦文明的文字以苏美尔人文字为代表。苏美尔人用小棍在湿泥板上按压出楔形文字,晾干后保存。古埃及人则是用小棍儿之类的东西在沙盘上画出象形文字,然后再誊写在羊皮或布上,因为沙盘上的文字是无法保存的,之所以如此,可能的原因是那时还没发明笔,只能用细木棍之类蘸着墨水一点一点地描,无法写快,存世羊皮卷《圣经》可能就是古以色列人从古埃及人那里学来的方法。古埃及人后来发明莎草纸和鹅管笔,最终完成西方古代社会完善的书写体系。而最早的古印度文字是印章文字,至今尚没有发现古印度人是否把印章文字书写成文的证据,可能印章文字并没有记事记言的功能,后来印度人才在宽大的树叶上写字成文,例如佛经中的贝叶经。
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结晶,只有不断发现并破解印章上的玄秘或许才有望拨开迷雾。
⑸ 古印度时期的印度河印章上的动物图像都是什么
印度河印章上的图像大多数是动物,其中最多的是公牛,特别是瘤牛——背上长着一块隆肉的公牛,它代表雄性繁殖能力,古印度人又将这种牛称做“梵牛”,也即神兽的意思。印度教中的神湿婆就是一头瘤牛。
⑹ 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之印章上的秘密,至今为何未破解呢
19世纪20年代之前,人们对古印度的认识仅止于雅利安人的历史,认为这个文明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然而80年前的一个傍晚,几位英国考古学家在一个废旧的佛塔中偶然发现了几枚残破的石制印章,这几枚印章成为打开印度历史的钥匙,把一个3700多年前的文明大都市从黄沙下唤醒了,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古城遗迹,人们对鳊历史的认识被重新改写。
透过不断被发现的印章和文字,人们惊诧于奔涌的印度河所哺育的璀璨文化,这是一个隐忍的民族,他们沉迷于冥思遐想,探求生死轮回,对王权霸业冷淡漠然,孔雀王朝是他们的骄傲,却不符合这个民族的生存习惯,因而迅速衰落。异族的入侵让他们持续亡国,然而古印度在另一个层面上持续着他们的连贯和完整,同化着世界各地的入侵者,士进制的文明成果福泽于千秋万代的人类,释迦牟尼的修长的历史时空里召唤着数以万计的佛教徒,当我们沉醉于超然物外的瑜伽境界时,会不约而同地把思绪放飞到印度河流域,想象一个悲悯文化的七彩往昔------
摩亨佐.达罗的古城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古城遗址,证明了4000多年前的确存在着一个发达的古印度文明,这一文明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然而直至今天,人们对这一文化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因为这一文化没有留下任何典籍记载、石碑记录和器皿文字等材料。考古学家们通过发现的古印度印章推断这一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就在它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时候却由于至今未知的原因突然彻底消失,成为被人们遗忘的历史,雅利安人到来后开创了全新的古印度文化,与哈拉帕文化丝毫没有联系,这不能不让人感诧异。
⑺ 印度河印章引发了什么疑问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灿昨天。而且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独占鳌头的。
马亨佐达摩遗址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中,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遗址。19世纪末,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只是个外来物品,因而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包含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500公里,南北16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也震惊了世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亨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参差不齐,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马亨佐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这些专家的一些主观臆断。
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马亨佐达摩寻找王宫和神殿,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而且马亨佐达摩和哈拉巴有着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他古文明中的例子——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像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但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研究,以触类旁通。
圣牛之印
⑻ 什么是古印度的图章文字
你所说的古印度图章文字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古印度印章文字。
1826年,一名英国逃兵詹姆斯•刘易斯来到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在一片山丘上发现了一大片城堡废墟。他把此地取名为“哈拉巴”(Harappā)。
1921年,印度考古学家L •班奈吉在印度河下游一处叫摩亨佐•达罗的地方发掘佛塔遗迹时,意外地发现了刻有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印章。同年,B•D•塞尼又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发现了类似的遗物。学者们经过更详细的调查后断定:这一带一定有远古文化的遗迹存在,并将它命名为“哈拉巴文化”,它是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的古代印度文明。
自第一枚古印在哈拉巴出土之后,陆续又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遗址出土了近3万枚类似的古印。 印章上刻有的文字约有四、五百个符号。与印章同时出土的还有刻字的泥版、货币,和盖有印章的陶封等。 这些古印从材质上看,有天青石的、 陶土的、象牙的,还有钢做的。印章的形状一般为二点五厘米直径长的正方形,也有的呈长方形。这些印章上刻有牛、鱼和树木的图形文字,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也很常见,很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印章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体系,因此有人干脆把印度河流域文明 称为印章文明。
20世纪50年代,捷克考古学家兼语言学家赫罗兹尼将哈拉巴文字与赫梯象形文字联系起来研究,并宣称已解读了其中125个符号;此后, 印度考古局的S•R•拉奥博士、苏联学者 Y• 克 诺罗佐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芬兰学者 A•帕波拉领导的斯堪的那维亚小组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70年代末,S•R•拉奥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对印章文字的新见解。 与此同时,苏联和芬兰学者一直试图用电子计算机破译印章(图章)文字。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成果并未得到世界学术界的公认,所以哈拉巴文字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至今考古学家对印章文字的唯一了解是:它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第一行从右往左读,第二行从左往右读,如此往复,就像使牛耕地一样。这些印章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对这些对印章用处、意义的最终解释,依赖于对印章中象形文字的解读,这些文字也许是解开古印度文化之秘的关键。
如果能破译印章上的全部奥秘,那么古印度文明也许就不再神秘。
⑼ 古印度的哈拉巴遗址中出图的印章有哪些特点又能说明什么
哈拉巴遗址中出图的印章上的图形有独角兽、公牛和山羊等等。在图形印章中,刻有独角兽的最多,约占60%;其次为刻有公牛的印章,且这两类印章分布也较广泛。据此,可以推测源于独角兽氏族和公牛氏族的人在哈拉巴文明的统治阶级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国家权力机构中还留有一些氏族制度的残余。
独角兽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