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外国人看印度好像有点看笑话的样子
可能是因为,印度人本来就很好笑的样子吧!
Ⅱ 国外网民讨论:为什么西方人对印度人抱有偏见
有印度人在美版问答Quora上问:“为什么西方人对印度人抱有偏见?”一些国外网民在他的问题下面进行了讨论,摘要如下。
“印度人不注重卫生、清洁和私人空间的行为让人恼火。例如在美国,印度人经常庆祝印度板球队的胜利,制造了高分贝的噪音并且阻碍了交通。西方人不在乎你有多么的自豪,这只会使他们讨厌你。”
“印度人喜欢在西方人面前弯腰诋毁自己的国家,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
“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们的肤色,也因为他们天然的白色优越感。”
Ⅲ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民的眼里,我们和印度是不是差不多
不太有人关注这个,但一般来讲印象都是大大高于印度的。
但实际印象比咱们中国人看自己要低些,因为新闻媒体总报道中国又取得了xxxx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媒体上也大多都是大城市一片繁荣,连刷个抖音都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
外国人自然不会这样看待中国,他们知道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大城市,但他们不会认为整个中国都是这样,类似于马来西亚这种国家,甚至还靠后点。
但是综合国力是靠前的,就像俄罗斯虽然经济已经一塌糊涂,但是在世界眼里依旧是大国。
Ⅳ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和印度
西方英语国家和印度亲切的多,起码意思形态一样,印度官方语言也是英语。
Ⅳ 西方人眼中的印度和中国 谁更具发展潜力
何亮亮:印度和中国,亚洲的两个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但是长期以来,印度人、中国人互相瞧不起对方,实际上也互相不了解对方。所以第三者,就是印度、中国以外的第三者如何看这两个国家,以及这两个国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我觉得会是一个很有趣的题目。《开卷八分钟》,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一本《印度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上面两个字,一个龙,一个象,一般就认为龙是中国的象征,象就是印度的象征。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德国的亚洲问题学者。其实这一类的书我已经看过好几本了,这本算是比较新的。但是所谓新,原着是在2005年出版的,中文版是去年在北京出版的,不算太新了,就是说资料不够新。特别是我们知道去年从秋季,金融海啸席卷了全世界之后,它对中国和印度也是有冲击的,但是这个冲击实际上对于以后印度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其实有更大的影响。我们先就说这本书本身,因为我很有兴趣的就是,一个是中国人怎么看印度人,一个是印度人怎么看中国人,然后就是这样的,西方人如何看中国和印度。总的来说我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在我已经看过的几本,包括英国人、美国人,也包括法国人、瑞士人写的有关中印对比的书,总的感觉西方人他们还是偏爱印度的,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印度英语是全国通用的,印度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一个神奇的东方。印度人的那种信仰,印度人的那种精神世界,是很多西方人。因为西方人普遍的好像有一种精神的困惑,他们把印度看成是一种精神的故乡,所以他们喜欢印度。而在他们看中国,看到更多只是物资的那一面,看到的是高楼大厦、超级市场、高速公路,还有就是全世界无处不在的中国产品。这本书相对来说,是比较公允的,比较公正的。他不特别讲印度怎么好,也不特别讲中国,中国、印度你各有什么优缺点,他都来给你讲。这本书分了几章,第一章是讲印度的,叫做“印度—世界的呼叫中心”。因为印度所谓外判、服务,呼叫在近几年已经是印度的一个特色了。他从这一点切入,印度在全球化过程当中的地位。第二章“中国—世界的工厂”,你凭这一节的章目你就知道,他主要是讲中国的哪些方面。然后我想比较重要的就是第三章,就是“多极世界中的中国和印度的觉醒”。因为多极世界,中国就是一极,印度也可以说是一极。其中分别从历史与文化、经济、外交与安全、政策几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和印度的相关的这些内容。最后一章就是“邻国伙伴和竞争者”。分别讲到了印度和中国都有自己的邻国,互为邻国,也有自己的伙伴,特别像东南亚、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亚这几大块,他们跟中国的关系,他们跟印度的关系。这本书本身没有什么图片,我想也不需要图片。因为它基本上它也不是一本学术性的着作,它是一本普及性的,是给一般的读者看。但是其中我觉得最有趣还是在这个地方。中印之间,在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不同,而这两点,其实对中印两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比方说为什么西方人偏爱印度呢?
Ⅵ 为什么外国人对印度的历史特别感兴趣
印度不修历史,但是印度人到处修庙宇,塑造神像,工程十分浩荡。又是为何?今天修佛学才之一二。
印度人的思想观宇宙观,是认为人是会轮回的,宇宙是循环的,今世的一切都是印度神灵的作为。人不用记录现实世界的活动,这本是神的显现。
人在今世只能敬拜神灵,按照神灵的指引生活,来世才可进入神灵的世界,否则还要轮回。
所以今世的思想浩瀚与伟大功德,用文字记载他意义不大。
所以印度的历史的文字记录十分缺乏。
现在在追索印度历史,今世的人还依靠玄奘的的记载,稀奇否!
汉地佛教已经把印度佛教的本来旨意丢弃了,在汉地佛教的修行中,核心是信徒要修行真心妙有,人人都可带业往生,今世的功德决定你是否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人今世的功德,人的善恶必须记载清晰。
【历史积淀成文化,文化中蕴含精神,这撑起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这就是中国人的信条。
哪有神灵?哪有轮回?哪有业力?
人死如灯灭,只有历史文字记载,可证得你的伟大!
所以中国的思想浩瀚与伟大功德就必须用历史的文字予以记载。
Ⅶ 印度登月失败,外国人是怎么评价印度的
在本月7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正式向外界宣布,印度此前向月球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所携带的着陆器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据悉,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2.1公里时失去了信号,这意味着着陆器将无法在月球工作,印度此次的登月任务未能成功。针对印度登月失败的事情,世界各国的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当然,持负面评价的也有。其中,巴基斯坦联邦科学和技术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在社交媒体上称,“请洗洗睡吧,这个玩具是在孟买着陆的,而不是在月球上着陆的。”此外,有少部分印度网民表达出不满情绪,印度有着大量的贫困人口,政府没有首先解决国内贫困问题,却一心想着登月,这令印度人感到不满。
Ⅷ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和印度
人多,这是第一
说英语的口音很好笑,这是第二
文化差别好大!, 这是第三
Ⅸ 当外国游客去旅游时,为何对印度人的最大印象就是懒
因为印度人的生活比较随性,他们更追随的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印度这个国家资源不算太丰富,但是人口非常多,所以印度的经济水平是比较差的。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印度人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那就是并不一味追求好的生活,而是追求一种更加随性悠闲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外国人,尤其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心中是比较懒的。
这种印象形成主要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的。其实印度人并不懒,他们愿意去做很多比较低下的工作,甚至是廉价劳动力的工作。只是他们与这些发达国家的人的思想水平和生活习惯不同,导致了这些人认为他们是比较懒的,这只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的,并不是说明印度人真的很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