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有什么重大意义
印度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因为两国经济体量较为接近,超过法国之后再赶上英国,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⑵ 印度就要成为超级大国,这是什么情况
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势头确实十分良好,再加上一贯高调的印度执政党大肆宣扬,在国际上,印度经济似乎已经达到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大放光芒”的境地。也因此,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印度外网一片喜悦之情,大多网友都在讨论印度还有40多天就要成为“超级大国”的一事。
近日,就连国内的一些网友也在讨论印度将在2020年成为超级大国之事。究竟是何原因,让印度人如此自信,他们将会在到来的下一个新年里步入超级大国行列?为何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更何况印度真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领域的产品,只出现在了软件、制药、汽车等极少数的领域,剩下的其他产品,仍然难以走出国门,所以,根本不存在带动印度经济发展一事。
就目前印度的整体实力而言,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国力弱也是世界有目共睹之事。即便是到了2020年,印度的经济再突飞猛进,也难以达到超级大国的地步。所以,印度真的想要步入发达国家乃至于超级大国行列,除了嘴炮,还需要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
⑶ 莫迪的演讲展现“大国雄心”,如何看待他所说的25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印度如今还有很多的弊端
印度虽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遭遇很多民族的入侵,导致如今印度依旧存在着严重的制度问题;比如一些印度人生下来就是低种姓的人,只能从事低等的工作,无法踏入印度的精英阶层,而一些印度人生来就是高种姓,轻轻松松就可以成为印度的精英,这样的制度也是印度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阻力;同时印度如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尖端科技上和我国以及美国等科技大国有较大的差距,距离发达国家也有较大的差距。
⑷ 称霸亚洲走向世界,印度大国梦为何屡战屡败深度解析背后原因
战火席卷整个二战后,世界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阵营之间对立发展的局面,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世界秩序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这段时间,涌现出了一些新兴国家,而此时,印度这个国家开始频频出现在全世界的眼中。
截止到2019年, 印度的国内GDP已高达2.85万亿美元 ,位居世界第五,不仅如此,印度作为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
凭借这样的优势,使印度开始迷之自信,想要一度崛起,并成为亚洲强国。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整体实力与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仅用70多年的时间就从“一穷二白”的状态一跃发展成世界强国,而印度还在原地踏步,两国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那么,印度的大国梦真的会实现吗?
印度想要成为世界强国,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印度”。
印度与我国同样都是人口大国,且都经历了近代的屈辱 历史 。印度在1947年建国,虽然比我国早两年,但从建国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的经济总量相差无几。
但在1990年之后,中印两国的经济却瞬间拉开了巨大差距,到2019年,我国的GDP已经高达14.34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印度仅仅位居世界第五。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在印度进入西方体系之后,印度就被西方国家看好,会成为下一个世界级大国,那么作为印度开国元首的尼赫鲁到底做了什么,使西方国家对印度产生如此之想法呢?
原本尼赫鲁家族,从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来看, 是最顶级的婆罗门种姓 。由于他的父亲供职于,英属印度政府的高级法院,所以在父亲及其英国人的影响下,尼赫鲁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他16岁的那一年,被父母送去英国留学。有一次因为成绩的优异,获得了一本 《加里波第传》 作为奖励。也正是这本书,使他自此开始有自己的政治抱负,1910年,从剑桥毕业的尼赫鲁又进入伦敦内工法学院,就读法律专业,直到1912年才学成归来。
回到印度后,尼赫鲁成为了一名律师,并同时投身于国大党的各项活动中,也通过父亲接触到了圣雄甘地。
他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同时也是印度的国父,具有极高的地位。在甘地的影响下,尼赫鲁深入印度的底层 社会 ,在了解印度的 历史 与现状后,便辞去了律师的工作,专注投身于国大党的政治活动中。
1920年,由甘地所倡导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开始,但好景不长,1921年国大党的一些重要分子,就被英国逮捕入狱,其中也包括尼赫鲁。
在此后的时间内,尼赫鲁先后入狱共9次,坐牢时间加起来将近9年。随着在长期以往的斗争中,尼赫鲁的思想也发生了诸多改变。
尼赫鲁坚持印度要“完全独立” ,并认为纯粹依靠非暴力不抵抗,是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其次在20年代末,尼赫鲁先后去西欧、苏联考察。在这两次考察中,使他对资本主义模式与 社会 主义模式展开了深入思考。
他被苏联的 社会 主义模式所吸引,但仍有所不足。印度可以模仿苏联发展 社会 主义,但是要有所取舍。
从30年代开始, 尼赫鲁 就逐渐掌握了国大党的领导权,并开始 领导印度独立运动 。
在印度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1947年8月15日,迎来了印度的独立,而尼赫鲁也实现了他大国梦的第一步,之后印度就此进入了尼赫鲁时代。
为了改变印度独立之初,薄弱的经济基础,尼赫鲁在印度搞了一系列的经济强国政策,首先进行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土地改革。
第一个是废除柴云达法定地主制。在英国统治印度期间,主要采用的就是 柴明达尔制度 ,通过法律承认他们对土地的私有权。
在这项法令实施后,废除的柴明达高达250万,被政府所接管的土地有一亿六千万英亩,由此可见,尼赫鲁对柴明达的改革是比较有成效的。
土地改革 的第二个方面是,限制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其实,印度的国大党实际上代表着大资本家,大地主的利益,但尼赫鲁为了心中的强国梦,愿意放弃自身的利益去进行改革,但自印度独立后,地方行政开始效仿美国,再加上国大党内部其他成员,为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这项法令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所以从整体上看,尼赫鲁的土地改革是失败的。在 农业上吃亏后的尼赫鲁又转身投入到军事工业 上。
但是,由于土地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大量的人口就被土地牢牢束缚住,根本没有富裕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工业领域。后来到了90年代,尼赫鲁的女儿,外孙统治时代结束,印度新政府开始搞 自由化市场经济 ,但苦于土地问题,无法展开工业化,所以直接跳过工业化去搞第三产业。
但仅仅依靠第三产业,根本无法养活印度的十几亿人口。知道现任总理莫迪上任后,便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制造业的改革措施,在这些措施里包括,改革传统的产业结构,构建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营商环境,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用以系列的改革,激进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活力,把印度发展成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但是,事实证明,制造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程度,以及国际化水平不仅呈现出原地踏步的局面,同时还有所倒退。
从根本上来说, 莫迪的经济改革 ,仅仅是因为成效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的改变,所以根本无法推动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
其实,制造业能否顺利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地的所有制,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地的流转制度。
在 印度中土地征收法 中规定,要想征收土地,就必须得到80%的土地所有者的同意,并且还要向失地的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
而当初立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而是为了保护土地,虽然看似这种立法,对印度的独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却没考虑到印度未来 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而这种土地制度,严重影响到了制造业企业对用地的需求,成为工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
虽然,莫迪也曾尝试对 土地征收法 进行改革,但是也遭到了农民和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对。
在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后,莫迪只能将这个土地改革的决定权交给政府,最后不了了之。
在 2019年,莫迪连任 后,他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结果造成土地成本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劳动力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按理来说,印度有着“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号称。但随着印度人口的不断增长,在提供充足劳动力的同时,也严重拉低了印度的人均GDP。
据统计,从2014年至2019年,印度的劳动力每年只能增长到440万左右,而与此同时,印度同期的失业率却超过了6%,青年的失业率更是高达20%。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无法提供 足够的就业岗位,而印度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却只能满足求职者需求的不足20%。
其实,除了落后的制造业,对印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莫迪政府多次要求美国,国内的企业能够到印度投资建厂,同时在印度国内还对中国制造的商品进行抵制。
同时,莫迪政府希望通过 废钞令 ,来打击腐败、洗钱、连同恐怖主义在内的黑色经济,表明了印度正度对打击腐败的决心。
但是废钞令的实施在客观上,也打击了用现金结算的个体工商户,从而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难的问题,大大打击了印度经济的增长。
总体来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莫迪经济,依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也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与此同时,印度百年来的种姓制度,也给印度的发展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长期以来,许多低种姓的人只能从事低等工作。
由于印度人民对种姓制度的逆来顺受,导致他们认为,一个人的 社会 地位都是由神决定的。
在印度国内,他们进行了对 种姓制度的划分 ,并将人分为四等。其中,原人的嘴化身为婆罗门,双臂化为刹帝利,吠舍意味着大腿,则首陀罗等同于脚,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又衍生出了,“不可接触者”阶层,俗称“达利特”,同时也被人成为“贱民”。
除了划分等级之外,他们还提出了 内婚制 ,为了维护高种姓制度的血脉,减少高种姓与低种姓的交流,还规定高种姓女性只能嫁给高种姓男性,不可跨越阶层,更加巩固了种姓制度的体系。
在印度,那些所谓的“贱民”清洁工人,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下,竟争前恐后地用自己的生命,来赚取每天不到30块钱的工资。
据统计,印度每五天就有一名清洁工,因此而丧失生命。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非常好奇,面对这样的局面,难道就没有人反抗过吗?
在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印度的高层统治者,他们为了将种姓制度深入人心,便强行利用神的信仰,来强化这种制度。
除了种姓制度以外,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搞得很糟糕。印度的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均匀,光印度的高种姓就只有300万人,享受着良好的教育,但对于低种姓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导致印度的文盲率高达85%。
虽然,印度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文盲破译的国家,但其女性的 社会 地位还是非常高的。相信看过 《摔跤吧,爸爸》 的人都知道,在印度,女性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4.4年,且并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出嫁前必须要听爸爸的安排,出嫁后成为丈夫的附庸。
据资料统计,印度这个国家大约有,2/3的印度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这也导致印度女性长期不被受重视。
这些内部因素无一是直接阻碍了印度的发展,而一直以来就被印度视为假想敌的我国,又是怎样做的?
众所周知,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但抛开实力的对比,两国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人说,印度的人口众多, 印度的劳动力优势自然要大于我国 。那到底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截止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共计13.8亿,而我国则是14.1亿。虽然,印度稍有落后,但是印度的出生率却比我国高出了约7%,常住人口却相差无几,所以印度的人口在超越中国上,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对印度来说,人口众多的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是印度即将面临的一大难点。
印度的国土面积仅仅是中国的1/3,从长远看,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是根本达不到的,即使是如今的局面,印度在饥饿、贫困、教育等问题方面仍束手无策。
但从长远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却极大改善了印度的劳动力结构。从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期间,印度劳动力人口从6.19亿增长至8.76亿,而中国则从8.7亿增长至9.92亿, 足以体现出我国的优势。
从2000年的水平来看,印度劳动力人口素质,却远远不及中国。在教育方面,我国也是足足领先了印度一大截。
曾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某公司对某所大学进行排名整理时,发现在十个人当中,中国就占据了7个名额,而印度却无一人上榜。
由此可见,印度政府曾自称自己有上亿的英语专业,和高端技术性人才的情况,可信度并不高。
所以,虽然 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 ,但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劳动力的质量与素质,都在不断提升。
经过数年的发展,我国同时也在很多高 科技 领域,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创造出很多知名的国际大企业。
再来说说印度引以为傲的农业。在农业方面,印度可以称为全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粮食产量为三亿吨左右。
但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提高,仅仅在六年的时间内,粮食产量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可见,两国的产量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印度的农业 科技 水平技术,远远落后于我国。
在印度的绝大多数田地中 , 需要农民自行采摘 ,而反观我国,则是利用播种机和收割机,来代替人工,再配合先进的水稻技术,大大提高了产量与效率。
但在两者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印度又偏偏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大量出口。反观我国,虽然粮食收成好,却还要大规模进口。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说一下,印度首要的目标就是解决温饱问题,粮食固然重要,但是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印度不像中国拥有低成本、强大的制造。
为了填补经济缺口,他们只能挨饿出口粮食。而我国,早已越过了温饱问题,所以要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进口粮食,不仅可以满足我国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完善中国人的粮食结构。
我国的发展有着显着的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国人民与科研人员的努力。
而印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那么,印度真的有希望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吗?成为大国的先天条件又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人类 历史 上,就曾出现过3个超级大国,美国、英国、苏联。
而成为超级大国,首先是人口,任何一个超级大国都不能少于一个亿的人口,否则他的军队数量就是严重不足,如果军队的数量不足就不可能镇压住其他国家,来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虽然,印度在人口上已经满足这个条件,但是经济上的实力确实还是有超级大国,存在一定的差距。
经济是支撑军事的基础,如果经济实力较弱,那么军事的实力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印度能都称为下一个超级大国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走向超级大国的陆上,我们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我国能成为超级大国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是是时间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GDP的总量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即使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辉煌成就,但仅仅凭借这些,想要成为超级大国,必定任重而道远。
虽然美国的盟友遍布天下,能够在很多事情上颠倒黑白,但并不代表美国能阻止人类 历史 的发展。
从超级大国发展的历程来看,即使国家的实力强大,但也需要构建以自身为中心的朋友圈。例如在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阵营和 社会 主义阵营,如今的美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如果我国不打破这个局面,彻底摧毁美国的霸权,那么,我国在走向超级大国的这条路上,会越来越艰难。
如今我国的 科技 , 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早已位居前列 ,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全球领先的代表。
其实从分析不难看出,我们中国才有这样的潜质,不管是从国土面积,国土上的丰富资源,文化的影响力,从国家的高度组织性,还是从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实力、 科技 实力来看,都是最符合的。
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稳步地向前推进,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的强大不在于肉眼可见的阶段,而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吃苦耐劳的特性。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⑸ 就是一个南亚小国的锡金,印度为何要全力吞并它
⑹ 印度在独立之初确立了什么样的国家战略的目标
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是印度国家战略长期追求的总目标。
长期以来,印度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控制印度洋”的战略目标。90年代后,其海军也确立了相应的“沿海防御—区域控制—远洋进攻”的发展思路,提出发展一支大型远洋舰队,逐步实现从“区域性威慑和控制”向“远洋进攻”的战略转移。
(6)印度为什么要称霸世界扩展阅读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
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
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
印度海军拥有1艘航母、8艘导弹驱逐舰、约40艘护卫舰、16艘潜艇以及大量辅助战舰。据悉,印度政府已批准2015年之前再建造2艘核潜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
⑺ 印度为什么那么发达
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
来,干了这碗“恒河水”,来世要做“印度人”!
嗯,这辈子就不去了,毕竟在中国住惯了,习惯不好改。
⑻ 印度要成为亚洲第一称霸世界
现在没那可能 内忧外患比较多 印度也没有那样的气度 称为亚洲第一。 至少现在不看好他
⑼ 二战后,为什么印度还敢不顾国际规则疯狂扩张领土
应该说,自打二战结束以后,肆无忌惮地扩张领土、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且同盟国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中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就是说,不允许大国肆意吞并小国,小国间相互吞并,所以整个世界相对太平,领土格局的变化不像二战前那样大。然而,就是在二战后,仍有一个国家不顾这些国际规则,不断通过武力等手段公然进行领土扩张。这个国家就是我国的邻国印度。
就这样,在二战之后,国际社会虽然有明确规则,但是印度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吞并邻国领土,控制邻国,甚至灭亡邻国。而国际社会却视而不见,无人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