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印关系你认为如果要加强中印关系,中印双方应该怎样做
、印度,可要认清形势啊 美国拉拢印度,并不代表印度已是美国的战略伙伴,其实美国的着力点还是放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要警惕被美国利用。 我在7月份的文章中说过,“一旦巴基斯坦被美国拿下,对中国的严重影响自不用说,对印度的影响也将极为深刻。那时候美国的力量将进入印度洋,美印的友好将结束。印度将永远被定格在地区大国的行列。当然真是那样的话,印度是地区的国家无疑,但是不是大国,还要看美国的心情和印度的努力。” “所以,当美国保证自己在巴基斯坦的通道畅通无阻却想方设法掐断其他国家的通道的时候,印度也要提高警惕,这也关乎印度的国运。但是,在中俄美对峙中,印度一直脚踩两只船,态度暧昧。在局势越来越错综复杂的时候,印度要认清方向。印度要用足够的胸怀和眼光,在巴基斯坦需要支持的时候,抛弃前嫌,大力支持。印度目前的问题,就是要认清形势站好队。” 印度不要过分相信美国的甜言蜜语和所谓的承诺,要看到自己面临的战略风险。 三、要冷静,慢点走 当然,面对美国的拉拢和在中俄和美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较量中印度获益的诱惑,印度没有一点非分之想,那是不容易的。但印度想火中取栗,还要看两个指标:印度能不能,中国怕不怕。 先看能不能。 中印作为同样是饱受压迫的国家,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赢得了独立。但是中国与印度所走过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中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是在封锁在对抗中实现的,印度遇到的阻力比起中国遇到的要小的多。不夸张的讲,要是中国的事被印度摊上,印度早就完了。中国能不垮,还能日益的强大,其中的原因是值得好高骛远意淫不浅的印度好好学习的。 所以,一旦真的时机出现,印度也不能轻易的出兵。前有1962年的教训,现在有两国巨大的国力差异。印度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极为缺乏,如果印度只想靠所谓的“高技术、服务业”走出强国之路,我看很危险。没有基础工业、制造业特别是重工业,不要说大国的博弈中多分一杯羹,就连碗都打碎了都有可能。 在巴基斯坦政治局势出现混乱之时,印度加强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军力,除了不放心之外,还有就是想趁火打劫,妄图在中俄与美国的较量中来个火中取栗。对于印度的这点企图心,必要时中俄要用行动灭了印度的这点小心思。如果印度不愿意灭,那就把火烧的大一点,烧了印度,他只能自认倒霉。 再看中国怕不怕。一百余年以来,中国屡经大战,中国怕了吗?“虽千万人,吾往矣” ,何惧之有!不要说印度,中国在50多年前,也和美国大兵较量过,中国怕了吗?何况,在1962年中国还把印度打得丢盔卸甲。 怕是不怕,但要注意印度在克什米尔方向的异动。如果印度敢火中取栗,在克什米尔方向不老实,中国要果断的出兵,教训印度、收复藏南、支援巴基斯坦。 也许,印度还有点幻想:要是冲到前线吃亏了,美国不会袖手旁观的,会帮印度的。如果印度这样想,真是不可救药。看看格鲁吉亚的例子吧,美国的努力和效果在哪里?美国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随着美国金融的进一步恶化,中国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和俄罗斯经济进一步的恢复,欧盟摆脱美国步伐的加快,美国面临的问题要比现在还要严重。 在世界风云变幻,局势微妙,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的关头,印度可要小心了。奉劝印度还是看紧钱袋子,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火中取栗就不要了,隔岸观火还是符合印度目前的战略的。 四、战略合作符合中印现实的利益 虽有边界为问题的困扰,但中印的贸易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年上半年,中印的贸易额达到29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9%。 中印都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安定和平的发展环境对中印都一样的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摩擦,中印的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就算不能很好的合作,也不要因为离间而更疏远,那样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印度要擦亮眼睛,美国真的会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艾什利?特利斯说得那样:当前美国的目标是把印度建立成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心大国吗?印度要看到美国拉印度遏制中国的真实意图,不能老是让人当枪使。印度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龙是不可遏制的,中国的强大也是不可阻挡的,中印战略合作符合中印现实的要求其也符合长远的利益。
⑵ 中国应该如何对付印度
中印联盟是最好不过的了。印度没什么,关键是美帝国主义跟中国过不去
1.可惜印度老火啊。原来还聪明些,苏美两头谈。现在越来越傻了,把自己同美国绑得越来越紧了。而且西方一忽悠,印度就狂购军火。
2.俄罗斯在致力于建设 莫斯科-北京-新德里,以求建成自己利益目标的格局。可惜,印度人认为自己太聪明了。而且一直把自己当成曾在他背后插了不少刀子的英联邦的一员。印度老火了。
只有转变印度的态度。建设中印战略合作关系。使印度认识到,只有同china合作,才能得到自己的目的:南亚霸权。然后,在恰当的时机让,印度还藏南,用历史问题的解决还合作。
⑶ 中国对印度怎么这么克制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中国不会被一些小事所干扰,中印争端中,中国一直抱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态度息事宁人,一是给印度摆事实讲道理,讲明利害关系;二是增加军事对峙力量进行强度威慑,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三如前两步无法奏效,就采取冷处理,先放下不理,静观印方动态。会产生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印度本来就是无理取闹,在对峙得不到任何利益时就会找台阶自己撤离;另一种就是印方战略误判,认为中国好欺负而扩大占领中国领土,挑起更大争端,这样我国政府就不会再忍让而被迫进行反击。
⑷ 中国是如何反制印度的
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1、高原练兵、演习,彰显武力。
2、建设高原军事设施,改善部队生活生存条件、升级武器装备。
3、由盟友巴铁、尼泊尔等出击,使印度多面受敌,疲于应付。
4、在国际上剥开印度挑事伎俩的画皮,争取国际支持。
⑸ 中国对印度或东南亚国家的态度
中国对别国的态度基本上都是求同存异,中国政府认为经济建设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不只是它有核武,印度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都是非同一般的,而且虽然印度国产的东西不怎么样,但靠外国武器武装起来的印度军队也不是什么也不是。加之中印一旦冲突,中国从青藏出兵,海拔太高,士兵也要忍受高原反映,而且目前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台湾,成都军区的实力确实不怎么样,弄起来还要千里调兵。其实对东南亚国家中国也不能怎样,他们有美国撑腰,日本,韩国,台湾,以及背后的第一二岛链,中国不是一艘航空母舰就能解决问题的,试想就算中国有航母,有资本和第七舰队叫板么?况且美国不是一个第七舰队。中国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撼动的。说道藏南与南海的重要性,我认为南海重要。中国是世界大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完成国家统一的国家。南海作为中国的屏障,无论是收复台湾,还是以后中国海军由黄水变蓝水进入大洋,冲出第一岛链,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加之南海资源丰富,靠近马六甲海峡,那是亚洲国家进入印度洋的咽喉呀,中东的石油,非洲的资源,都要靠它,马六甲是日本的咽喉,不久也会是中国的死穴。所以,我认为南海比藏南更重要。但祖宗之土,不能一丝予人呀,无论藏南还是南海都是我中华国土,我们都一样要誓死捍卫
⑹ 为何中国人对印度会有很大的偏见,是了解不够还是种族歧视
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国家对于印度并不存在太多的偏见,这一点从佛教在我国发扬光大就可以看得出来,佛教其实是起源于印度的,而不是中国,但是却在中国发扬光大,从而走向了世界,对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于印度并不是有太多的偏见,试想一下,如果有偏见的话,怎么可能让其他国家的宗教进入我国呢?又怎么可能在我国受到普遍的重视而发扬光大,进而走向世界呢?其实所谓的偏见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某个人片面的看法而已,当然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3、恒河之争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印度边缘有一条河是恒河,印度认为这条河是他们的圣河,但是这条河其实是属于我们国家的,或者说是一人一半,也可以说是谁都不属于,但就是一个边界,不过印度听到这种说法之后就不愿意了,因此因为这条河他们多次与我国翻脸。
⑺ 印度对我国蓄意挑衅,歪曲抹黑,我国应该如何对待
印度对我国蓄意挑衅,歪曲抹黑,我国应该如何对待?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领导我们走向更好的生活,让我们的国家更好的富强起来 ,让我们的民族复兴 。
在中国发展的一层上会遇到很多的阻碍 ,封锁 ,还有就是来自于中国周边国家的一些骚扰 ,他们这些国家是不想让中国更好的发展起来,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必须采用非常严厉的态度进行坚决的回击 ,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他不主动的挑起战争,但是绝不惧怕任何一个国家 ,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们 。
⑻ 如何客观评价印度这个国家
印度是个危险的国家,其危险性不在于实力,而在于执念,印度人尽管智商低,但总是有大国想法,中国一直以来都误判印度的想法,总以为上个世纪之前,印度作为第三世界受压迫地区,具有和平友善的心态。至于什么民主?连男女平等都没有,给我讲印度是民主的?鬼信啊,还有同婚,还有印度警察时不时抽打他的百姓
其实那是中国人的错觉,或者说是自我代入感太强。印度有不结盟运动领袖甘地,但更有纳粹在南亚的分支,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几乎没有受到波及,其纳粹组织更没受到破坏,包括甘地在内的几任印度领导人都被刺杀死亡或被刺杀逃脱,除了宗教,种族矛盾外,印度军国主义分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印度国大党有大国情结,在甘地死后,迅速变质,尽管依然奉行不结盟的政策,搞左右逢源的骑墙派作风,那可是长期战略,1962年的战败,导致印度彻底失去不结盟领袖的地位,而骑墙政策依然进行。
重点来了,历史发展到21世纪,眼看隔壁大国越来越强,印度急了,这是培养近100年的纳粹思想在印度早已根深蒂固,在独立后的70年里,对外印度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对内搞种族屠杀,随着近些年印度经济的走强,印度人按耐不住想要与隔壁大国一决高下,印度很弱,但想法很大胆,国内军国主义思想严重,印度人根本就不尊重周边国家,他们以主人对待奴役的心态,去看待周边小国,印度很弱,却想与大国对抗,因为印度认为隔壁大国是它崛起的障碍,印度从独立起就是这种想法。
印度如果有中国一半的实力,早就上天,开启战争模式了,这不是开玩笑的,中国必须认真,严肃看待印度人思想发展的历史,从大格局上去看就很清楚。
国大党和人民党都是侵略成性的1950-1962,中国几次大危机,印度都要出来捣乱,如果不是中国实力远超印度,印度真就打进来了。
人民党简直就是纳粹,不,它起源就是纳粹,比国大党还极端,这些年的操作,懂得人自然懂。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结束,纳粹军国主义在欧洲消亡,但在东亚有残余,在南亚却发展起来。
想当年,人民党的前身,与希特勒,东条都是臭味相投的,日本要在印度与德军会师,结果德国被苏联挡住了,日本被中国挡住了,印度没参与二战,但军国主义的种子保存在这里,二战,印度人是觉得盟国阻碍了印度独立,本来德日来印度打英国人啊,这都归功于印度纳粹的洗脑,同时国大党也是附和这种说法的,印度政党,只有纳粹中的左派和右派,没有和平政党,有妥协都是因为实力不济,中国需要特别注意印度,做好准备,印度实力不行,却不能轻敌,什么坏事,这疯狂的国家干不出来?最好就是永远压制,并有办法肢解印度
⑼ 我国该对印度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
我国对印度的国家战略其实都是一贯的,就是和平共处。这是我们一贯的政策,因为印度是中国的主要邻国之一,和印度搞好关系,双方都是非常有利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和印度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所以说两国的边界一直都很和平,这是很珍贵的。在近代,印度当局领导人出于某种政治野心,在60年代对我国进行了一些入侵。结果我们被迫进行了反击作战,印军大败。 而最近产生了中印边境对峙,双方都不不及了大量的军队在边界。对应的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首先印度不敢开第一枪,因为他知道开枪必备,另一方面他又在美国呦欧美等国家的怂恿下不断的挑事儿,但是印度还没有下定决心敢不敢打这一枪,敢打这一枪吃苦的,一定就是印度,会让他长一个更大的教训。总体来看,我国对印度的政策是比较友好的。至于印度是不是认可我们的态度,这是他们的事,因为毕竟国与国的关系不是单方面形成的。我们守住我们的原则,只要印度敢造次,就立刻给他痛击。
⑽ 为什么我国不把印度当做真正的对手看待
因为中国本身是本着友好互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交往发展,而且印度本身也没有发展到阻碍中国的地步,不足以成为中国的对手。
在印度,“中国”是一个炽热的词汇,不仅印度的政客,即使是平民百姓,也经常关注中国的动态。印度的媒体,常常用大幅的版面介绍中国。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印度”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名字,很少有人提到它。这个现象就像印度青年伊沙尼.古普塔(Ishani Gupta)总结的那样,“在中国,中国人几乎从不谈论印度”。
“我将提供一个诚实的答案,但并不意味着对印度的不尊重或侮辱,我只是说实话。简短而直接的回答是‘不’,中国人的普遍看法是,印度不够资格做中国的竞争者,也不是中国的严重威胁。”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无论在基础设施还是经济上,都比中国的情况要好得多,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比中国宽松得多。但是,在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比印度大6倍。在中国人看来,印度是一个失败的国家,因此,他们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从来不拿印度作为对比对象。”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认为中国和印度应该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