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顺义区的局部聚集性疫情是怎样引起的是为单一的传染途径吗
30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6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市疾控中心对此次疫情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相关环境样本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病毒均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2.3,为同一传播链,与2020年11月东南亚地区发现的部分病毒株同源性较高,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大。病毒与我国既往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国内本土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关联性,非国内近几个月本土疫情的持续传播,也非英国或南非新型变异毒株。
一、病例报告情况
截至12月29日24时,此次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共涉及16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其中本地确诊病例14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1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16例感染者现住址均为顺义区。报告时间依次为:12月23日1例,12月25日2例,12月26日6例,12月28日7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6例,轻型8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无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二、感染来源分析
北京市疾控中心对此次疫情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相关环境样本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此次疫情病毒均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2.3,为同一传播链,与2020年11月东南亚地区发现的部分病毒株同源性较高,境外输入的可能性大。病毒与我国既往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国内本土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关联性,非国内近几个月本土疫情的持续传播,也非英国或南非新型变异毒株。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感染来源为12月28日报告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为病例1)。
病例1为某男,28岁,印度尼西亚籍,长期在印度尼西亚生活,2020年11月26日从印度尼西亚入境,为福建省报告的1例印度尼西亚境外输入病例的同航班同排座位密切接触者。在福建隔离满14天,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于12月10日到京,在京居住地为顺义区。12月26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阴性,血清IgM抗体阳性;12月27日在其居住地及工作地点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12月28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三、传播链分析
通过所获得的现场调查证据提示,此次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为单一传播链。病例1为聚集性疫情源头,在抵京后传播给共同合租房屋的租户病例2(某女,29岁),又在购物期间传播给顺义华联商超员工病例3(某女,31岁)。
病例3为传播链中的关键病例,在商超售卖衣物期间传播给病例4(某男,34岁),病例4为此次疫情的首例报告确诊病例。病例3传播给其丈夫病例5(某男,31岁);在乘坐网约车期间传播给网约车司机病例6(某男,40岁);在共同聚会、购物、同乘网约车期间传播给同乡病例7(某女,31岁)和病例8(某女,32岁)。病例6通过共同聚餐传播给同为网约车司机的病例11(某男,43岁)。病例7和病例8分别传播给其丈夫病例9(某男,33岁)和病例10(某男,31岁)。病例5、7、9、10的工作地点均为顺义区金马工业园,通过共同工作和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导致病例12(某男,32岁)、13(某男,28岁)、14(某男,42岁)、15(某男,32岁)、16(某女,43岁)感染。
❷ 北京顺义疫情源头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该如何严加防控
2020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新冠疫情源头,基本确定为境外输入病例,即印尼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该患者为某男,28岁,印度尼西亚籍,长期在印尼生活。该男子11月26日从印尼入境,为福建省报告的1例印尼境外输入病例的同航班同排座位密切接触者。在福建隔离满14天,经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于12月10日抵达北京顺义。12月28日检测新冠病毒核酸为阳性,当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总之,国内已经形成了完备的防控体系和防控方案,根本不需要老百姓操心大规模防控的问题,只需要普通民众配合党和国家的号召,听号令,不要学习欧美散漫自由主义精神,就等于完成了个人严加防控措施。
❸ 耐克鞋产地印度尼西亚有病毒吗
可能有,但是鞋子就算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或者接触传播,飞沫沉降到地面之后,鞋子就算有可能沾染到,病毒量也非常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对鞋底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即可。建议回家之后在门口换鞋。
不过还是要注意近期不要购买从印度尼西亚发的鞋子。印度尼西亚卫生部16日宣布,印尼首次从新冠病例样本中检测到变异毒株,这是印尼首次报告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预防快递传播新冠病毒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设法避免污染:如中高风险地区暂停快递业务,暂不收取高风险人群、发热病人交寄的快递;快递员要加强健康管理,确保不被感染,不带病上岗;快递转运途中要做好保护,包装不直接暴露在外。
2、在收递快件后及集中分拣环节由快递公司对快递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3、收快递时做好适度防护,戴口罩、手套,人员保持一米距离等。快递的表面包装要求不带入室内,确要带入时可以采用消毒湿巾六面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消毒等。处理完快递后一定要做好手卫生。
❹ 北京顺义疫情因印尼输入病例引起,具体的传播链是怎样的
30日,北京市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6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目前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源头初步锁定,为一起由1例印度尼西亚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在顺义区多个点位发生续发病例,并在顺义区金马工业园造成的局部聚集性疫情。
病毒与我国既往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以及国内本土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关联性,非国内近几个月本土疫情的持续传播,也非英国或南非发现的新型变异毒株。
初步判定,此次感染来源为12月26日报告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发生后,疾控机构对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开展全范围环境采样和检测。综合分析,考虑环境阳性为金马工业园某公司确诊病例排毒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基本排除通过进口货物引发金马工业园区员工感染,继而引发该园区后续聚集性疫情的可能。
西城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源待查
暂与顺义局部聚集性疫情无关
根据现有循证依据,暂未发现12月24日报告的现住西城的无症状感染者(男,16岁)及12月23日离境至韩国的无症状感染者,与此次顺义区局部聚集性疫情相关联,感染来源仍在调查中。
❺ 印尼知名女运动员被确认为男性,这是怎么一回事
印尼知名的女运动员,被确认为男性,小时候就患有一种尿道下裂特殊的疾病,被当成女孩养,从运动员退役以后进入军方服役,军方满足了他做矫正手术的心愿,并在法律上认可他是男性。
这种病还是婴儿时期,发现就尽早治疗,不要等到年龄很大,这对自己的性格形成也是很有伤害的。
❻ 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01 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依然是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而该地区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占全世界的30%左右。位于该地区的博茨瓦纳是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几乎达到了其总人口的40%。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病因简介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检查方法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着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3.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❼ 北京顺义疫情因印尼外来病例引起,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外来病例
12月3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基因测序结果,初步判断此次疫情感染来源为12月28日报告新增的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某男,28岁,印度尼西亚籍,长期在印度尼西亚生活。面对全世界的疫情正在蔓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外来病例?
减少外出的机会首先,我们应该减少出门的接触机会,从根源上切断,特别是节假日的时期,尽量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游玩,也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带领。家庭成员如果出门回来的话,一定要做好个人的清洁。
❽ 印度尼西亚为什么跟新加坡的国旗这么像
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国旗虽然都是一半红色一半白色,但新加坡的国旗红色里还有月亮和5颗星星,看上去很容易分辩。
❾ 中国爆发过霍乱吗
中国爆发过霍乱。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有过几次传染病大流行,其中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是1961年至1965年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世界第七次霍乱大流行。
1961年,霍乱首先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望加锡暴发,并迅速传播到印度尼西亚其他岛屿,然后传播到加里曼丹岛上的砂拉越和沙巴,以及其他东南亚和东亚国家。1966年,霍乱已经到达印度和中东,随后继续蔓延到欧洲、非洲和美洲,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
在中国,霍乱于1961年6月首次在广东省阳江县的几个沿海城镇暴发,当时大规模回国的印尼华侨被认为是疑似霍乱传播者。1962年2月,该病在广东潮汕地区再次暴发,当年7月以后迅速在中国东南沿海蔓延,首先是浙江,继而扩展到福建、上海和江苏。
根据现有统计数据,在当时中国东南沿海所有霍乱流行地区中,浙江省温州地区的发病率是最高的,浙江省也是该病发病率最高的省。在经过大规模的内部紧急防疫运动之后,这次霍乱大流行在1965年得到控制。
此外,2012年10月9日,湖北省卫生厅网站发布公告,6日至9日,黄石市发生一起霍乱疫情。截至8日中午12时,已确诊霍乱病例3例,带菌者1例。经积极救治,病人病情稳定。目前疫情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立即作出部署,积极处置。省卫生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派专家组驻现场指导疫情防控。
黄石市相关地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建防控专班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管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消毒灭蝇、应急监测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并着重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和爱国卫生运动,目前疫情处置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2012年10月14日公布,湖北黄石发生的霍乱疫情中,首发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已于10月14日11时出院,未现新增病例。
霍乱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霍乱在夏秋季流行,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传播,其中通过水传播的情况最为突出。为了预防霍乱,应该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霍乱弧菌在55℃热水中10分钟即可被杀死,若煮沸则瞬时被杀死,湿霍乱弧菌在干燥环境中2小时或阳光直射下1~2小时即可死亡。人们进食冷饮、凉拌菜或未加热的剩菜剩汤后,最容易发生霍乱。
因此,专家建议,平时不要喝生水;生食水果、蔬菜应洗净;案板、炊具要生熟分开。如果发现霍乱病人应尽快隔离治疗,同时要上报卫生防疫部门,防止其传播。
以上内容参考:大河网-网曝湖北黄石出现霍乱疫情 政府回应称已被控制
以上内容参考:澎湃新闻-当代中国公共卫生|1961-1965年东南沿海的霍乱防治
❿ 历史上的霍乱是什么病
霍乱病由病菌引起、由不洁饮食传染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剧烈腹泻、脱水甚至死亡,因为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据历史记载,霍乱共有7次大流行。第一次始于1817年,当时霍乱起于印度,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在1826年的第二次大流行中,抵达阿富汗和俄罗斯,然后扩散到整个欧洲;第三次大流行,它漂洋过海,1832年抵达北美。
20年不到,霍乱就成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到1923年的百余年间,霍乱6次大流行,造成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
1961年后霍乱又开始第7次大流行。这次起于印度尼西亚,然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1970年进入非洲,百年不见霍乱踪影的非洲从此深受其苦。
(10)顺义的印度尼西亚病人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说,2001年非洲霍乱患者占了全球的94%;1991年霍乱袭扰拉丁美洲,一年内就有40万人发病并有4000人死亡,仅秘鲁经济损失就达7.7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霍乱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它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并说"威胁在增大"。霍乱之所以多年后卷土重来与环境恶化、卫生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比如1991年秘鲁霍乱肆虐,主要在于它缺少清洁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