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为何开始从拉达克前沿撤军呢
印度的后勤问题已经难以掩盖目前的困境了,基本防寒装备的缺口已经扩大到30%以上,可以说连食品和取暖材料都运不过去。除大量的后勤物资缺乏以外,印度军队的补给线也因农民的骚扰以及冬季气候的变化变得非常脆弱。
当然我军今年从俄罗斯大举购买了一批军用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完全可以适应高寒高温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既能够部署到东南沿海,又可以部署到青藏高原。上百架直升机正从俄罗斯源源不断的运到我国,这也导致印度方面开始倒向美国。
而印度需要的S-400防空系统俄罗斯还没有交付,所以印度方面现在开始拉拢西方国家。但是印度的财政资金过于紧张,并没有更多的闲钱去购买军事装备。由此可以看出,军事对峙是十分耗费国家实力的,印度最后肯定会经不住消耗而撤军。
② 印度宣布将对陆军进行改革是真的吗
印度军方又有重要动作。前不久,印度国防部宣布将在未来28个月对兵力近120万的该国陆军进行一场全面的组织架构改革。9月6日的《印度防务评论》随后对这一改革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如何提高国防预算及其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印度陆军第一阶段改革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尽管武装部队规模可以排名世界第三,但是印度的国防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不得不常年斥巨资采购外国军事装备及武器弹药。因此,印度军方将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尤其引人关注。
更新装备只有11%的军费可用
不过,面临建设人力资源密集型军队的目标,有人开始质疑印军购买和升级武器装备的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
一位叫做阿贾·舒克拉(Ajai Shukla)的作者在印媒撰文指出,印度不断扩军使军人工资、养老金占国防预算比重不断上升,正不断挤占本该用于购买防弹衣、枪炮、潜艇、军舰和战斗机的钱,大量过时装备的现代化改进也无法完成。
文章给出了佐证数据:今年印度国防支出已经达到3.28万亿卢比(合488.2亿美元),占全年总国防预算535.6亿美元的91%。而用剩下的9%,约为47.4亿美元的预算,需要做的事有:投入国防研发;投入兵工厂委员会、国防部和边境道路开发局;投入海岸警卫队;还有克什米尔轻步兵团。
从文章列出的印度军费支出结构表中可以看到,2016-2017年度,印度陆军军人工资和养老金支出占到陆军总支出的72%,只有11%的预算可以用来更新装备。
这也是摆在9月3日刚上任的印度国防部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面前的考题之一。
③ 中印之战,中国后勤保障弱于印度,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62年10月20日至196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入侵中国西南边界的印度军队进行了自卫攻击。我军与将近4万3千人的近30,000名印度军队作战。整个战斗过程是压倒性的,只用了15天(这是18天的休息时间)就消灭了8,853支印度军队,并全部缴获。有380枚火炮件和6,403支枪。伟大的胜利不到印度陆军伤亡的三分之一,后者是2419人。这场斗争受到西方媒体的高度重视,并将其描述为一场“公平的战争”。
关于哪个元帅在决定层面上指挥战争的问题,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它是在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的指挥下进行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只是一个谣言,并且没有强有力的文献证实。真正重视这一反击的元帅,当时是军事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负责人的刘伯成,是在作战指挥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作出具体指示的!
④ 冷启动的印度冷启动
印度陆军“冷启动”作战理论参考和借鉴了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模式,其实质是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通过一系列快速猛烈的进攻作战,在对方境内歼其有生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作战目的。
“冷启动”作战理论标志着印军终于走出其过去50年来的防御思想,变防御作战为积极主动的进攻作战思想。在此理论的影响下,快速反应、机动作战和先发制人的突然打击将在印全军作战行动中得到广泛推行。
人民网北京2005年1月17日专稿 2004年4月28日,在一年一度的印度陆军司令官会议上,陆军参谋长维吉上将正式宣布了陆军“冷启动”新作战理论。至此,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印度陆军作战理论终于修成正果。这一作战理论的确立,标志着印军在作战理论的制定中,在借鉴、吸收和研究美军高技术条件下“空地一体作战”和“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其周边环境和自身的军事实力,确立了在未来战争中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思想。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基本内涵 顾名思义,所谓“冷启动(Cold Start)”作战理论,意指军队像计算机冷启动一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部队的动员、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内对敌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基本涵义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先发制人。按印度陆军高层的观点,实施“冷启动”作战理论,首先在于印度可根据形势和需要,在国际社会干预前对敌不宣而战,迅速实现作战目的。
二是“闪电式”进攻作战。它指印度陆军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动员、集结和部署,以“闪电战”的方式对敌发动快速进攻作战。以猛烈的火力和精确打击,最大限度地瘫痪敌有生力量,剥夺敌人的反击能力。
三是快速机动、多点进攻。精干的作战部队将快速机动至敌境内,对敌境内的不同目标实施打击,陷敌于被动。多点进攻不仅使敌人在选择反击方向时难以决断,而且可避免两军大规模部队对垒局面的发生,进而避免核冲突发生的可能。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核心是先发制人的进攻作战,目的是要达成战争的突然性,避免因过长的军事动员时间,导致在战略和军事上失去突袭的机会,同时也避免政治领导人在面临压力时动摇信心,以确保陆军从一开始就能完全发挥作战潜力。根据以上构想,印度陆军认为旧作战理论有关打击军和防御军之间作战任务的界定、部队的结构与编制、部署和作战方式已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对陆军进行全面重组。据此,“冷启动”作战理论设想围绕快速部署“一体化作战群”和“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概念取代现有的由打击军承担进攻作战的低效能模式。
所谓“一体化作战群”概念,指印度陆军将组建8个一体化作战群,该8支作战群将是包括装甲兵、炮兵、机械化步兵和作战空中支援力量等诸元素在内的完全一体化的装甲师(或旅)和机械化步兵师(或旅)级规模的部队。一体化作战群存在于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以师或旅司令部组成的作战群和作战指挥部,群指挥部下辖若干个以装甲团或机械化步兵营司令部为基础组成的作战大队,最低一层是以装甲连或机械化步兵连指挥部为基础组成的作战组。每个层面的分组将根据任务的需要,对装甲和机械化步兵部队混合编组,并配备各类火炮、防空武器、陆军航空兵多种能攻击直升机和侦察(监视)直升机以及指挥与控制直升机等。
“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指海、空军、导弹部队对作战群提供强大的对地攻击、远程精确打击和破坏性火力支援,同时特种部队,包括空中突击师、空降旅将袭占敌后方的战略要地、交通要通,阻断敌军的反击和后勤补给线,并迷惑敌人,制造恐慌。
按照“冷启动”作战理论,印度空军和海军将扮演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角色。
在作战群对敌实施进攻作战时,印度空军不仅要在战争开始阶段集中其所有的作战力量为作战群的作战行动夺取制空权,而且还要在作战过程的不同阶段为作战群提供近距离空中和对地攻击直接支援,此外,印度空军还需要指定部分作战部队参加印度本土的防空作战。
印度海军除担负其传统的海上控制、海上封锁等任务外,海军航空兵还将在空军作战力量不能覆盖的区域为作战群提供支援,同时海军陆战队还将深入敌人后方发动两栖作战,迫使敌军在三个战线作战,从而导致其抵抗彻底瘫痪。
而印度导弹部队不仅能远距离破坏敌人的“脆弱地区”和“脆弱点”,更重要的在于一旦遭遇恶劣天气,空军无法出动时,能及时有效地为作战群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产生 印军作战思想先后受英印殖民军和苏、美等国作战思想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印军研究和借鉴苏军作战理论中“大规模报复”和“把战争推向敌国”的思想,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兵器于主要方向,实施机械化兵团大纵深迂回和立体突防”的作战理论。
海湾战争以后,印军对美军的“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快速部署推崇备至,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有远见的军方将领和防务专家建议对作战理论进行修订,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然而,印度三军自成体系、相互恶性竞争以及军队领导人因循守旧、观念保守的作风,严重妨碍了陆军新作战理论的出台。落后过时的作战理论,导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印巴军事冲突中,印军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1999年印巴爆发克吉尔战争,由于战役战术落后和缺乏陆空协同,尽管印度陆军在火力和人员上占有很大优势,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胜利的果实却微乎其微。2002年初印度因印度议会大厦遭袭击发动了帕拉克拉姆作战行动,但由于动员机制落后,印度陆军花了两周的时间才完成集结,不仅延误了最佳攻击时间,而且使巴基斯坦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战争准备。结果导致两军在边境地区陈兵百万,大战一触即发,由于担心可能引发一场核战争,印度最后被迫取消作战计划,印度陆军为此在国内遭受严厉的批评。对此,时任印度陆军参谋长帕德马纳班上将说,“印度内阁对陆军作战理论缺乏战略上的考虑和明确的目标是导致帕拉克拉姆作战行动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他说,“如果你想打击某人,你就必须摧毁他的战争机器,夺取他的领土。战争是严肃的事情。可当议会大厦遭袭击时,陆军都部署在和平地区,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往边境地区大规模集结部队。”
帕拉克拉姆作战行动使印度陆军深刻地感受到落后过时的作战理论所带来的切肤之痛,它成为印度陆军乃至全军思想观念的一个转折点。战后,帕德马纳班上将责成陆军训练司令部在吸收和借鉴美军作战理论的基础上,立即起草具有印度特色的陆军新作战理论,并得到国防部的大力支持和海、空军的密切配合。这也是印军历史上三军首次在协同作战方面形成广泛一致的共识。与此同时,印度陆军司令部还将新作战理论草案下发陆军各级部队进行广泛讨论,并举办多次研讨会,向军内外专家学者征求意见。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冷启动”作战理论日趋成熟,最终由印度陆军参谋长维吉于2004年4月在陆军指挥官会议上正式公布。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依据 印军提出“冷启动”作战理论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军事战略发展的需要。独立迄今,印度军事战略在保持地区霸权主义性质之下,经历了4次调整,即从“有限进攻”到“两线扩张”,再到“保陆制海”和“地区威慑”。
进入21世纪后,印度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内外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对其“地区威慑”军事战略再次行了必要的调整,及时推出了“惩戒威慑”战略。“惩戒威慑”战略强调:以有限战争为主要作战样式,以积极进攻、主动出击为作战指导思想,对敌方实施先发制人的有限战争,争取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达到教训和惩戒的目的。
2002年1月24日印度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正式宣布,印军已将打有限战争作为今后的主要作战样式。印度新军事战略明确要求,军队战争准备的侧重点由过去准备与周边国家打“一场半全面战争”转变为立足打“有限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在新军事战略指导下,印军在作战理论、国防体制、武器装备和核打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变革。
2、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通过“引进、改造和自主研制相结合”的方针,基本完成了第二代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其陆海空三军的主要武器装备发生了明显变化。
近几年,印度在军队建设上不再单纯追求增加军队数量,而是更加强调在稳定人员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调整军队内部编制结构等措施,来提高军队打有限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新世纪伊始,印度便投入巨额军费,相继启动了庞大的三军现代化计划。
2003年9月,印度国防部批准了陆军提出300亿卢比的军事现代化计划。根据该计划,印度陆军将装备先进的战场监视雷达、传感器、监视设备和夜战装备。印度陆军还利用政治气候带来的缓冲期,对装甲兵、炮兵、通信兵、工程兵等武器装备进行升级,先后购买了瑞典博福斯FH-77型155毫米榴弹炮、俄罗斯“旋风”9K58型300毫米多管火箭炮,配有“康科斯”导弹的改进型步兵战车,分别引进和研制了T-90S和“阿琼”主战坦克,并着手对现有的T-72型主战坦克进行改造,旨在提高火力和机动能力。
印度海军则于2002年开始实施为期15年的现代化计划,印度政府已为之拨款45亿美元。该现代化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航母计划、主力战舰计划、潜艇计划、舰载反导系统和一体化指挥与控制系统,着重提高海军的立体战、反潜和远洋作战能力。
印度空军也及时启动其15年远景规划,从俄罗斯购买了米格-29、苏-30型战斗机,自主研制LCA 轻型战斗机,并正在对现有的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美洲虎”和幻影-2000飞机进行升级改装。此外,还从俄罗斯购买6架伊尔-78型空中加油机并租借2架A-50预警机,从以色列购买“阿弗罗”先进预警机,重点提高空中预警、快速机动、纵深打击能力和陆空一体防空能力。
3、新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国防部给“军事革命”下的定义是:“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创造性应用引起的军事行动特征和行为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在军事理论、作战原则、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所导致的战争形态的重大变化。”
当前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军事革命也给印军带来强烈的冲击,军方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认识:印军迄今尚未形成印度特色的战争理论。在最近成立的陆战研究中心(由印度陆军支助)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前任陆军副参谋长奥比罗依说,“陆军目前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作战理论,除了临时性的为应对挑战而增加的一些变动外,部队的结构与编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陆军缺乏一个适应未来作战的理论,陆军也缺乏决断力,没有变革的勇气。”他说,印度陆军必须抓住当前军事变革的有利时机,进行彻底的变革,革新作战理论,制定相关作战条令。他还指出,没有空地、陆海力量的协同,印度陆军根本不可能取得军事上包括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次上的胜利。因此,当前印度陆军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军事革命的一个步骤。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保障 1、坚定的政治决断力。“冷启动”作战理论能否成功,首要取决于印度政治领导人确定战略军事目标的政治智慧和采取军事行动,包括核行动的政治决断力。此外,印度政治领导还必须具备不屈服于外部压力的坚强意志。如果政治领导人的表现一如既往,那么印度陆军新军事理论将失去任何意义。
2、明确的军事战略目标。必须从战略上确立军事目标,它应以以下两点为原则:一是不以占领敌人的部分领土为目的,而应以快速、猛烈和无情的打击,在最短的时间歼灭敌有生作战力量,削弱敌人的作战潜力,为冲突后的政治谈判创造讨价还价的筹码。二是重点摧毁敌人的战争机器和军事目标,避免对平民造成大量损伤。
3、明确的战争样式。印度认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未来印度与周边国家爆发大规模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大多数情况下将是中小规模的有限常规战争或“低强度冲突”。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就高度突出了有限战争的合理性,即考虑到了经济性、伤亡风险、国际压力和核战争等因素。因此,“冷启动”作战理论界定的战争样式将是“有限战争”,立足于发展小型的高度机动的战斗集团,旨在摧毁敌人的战斗力,而不再是占领其领土。
4、调整陆军的使命。印度陆军在过去所有战争中的使命是“保卫领土,寸土不失”,而“冷启动”作战理论谋划的是运用“一体化作战群”对敌发动的快速闪电式的快速机动作战。在此理论下,防御合成部队也可能要参加进攻作战,这将可能导致作战时暂时失去部分领土。因此,必须从法律上重新规定印度陆军的使命,应以战争的胜负为原则,而不要计较领土一时的得失。
5、一体化后勤保障。根据“冷启动”作战理论,未来印度陆军参加的作战的节奏更快、流动性更强,进攻方向转换的速度更快,印度陆军以往依赖地面补给基地、靠汽车运输为主和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机动的后勤保障方式不能满足此类作战的后勤需要。因此,必须将印度陆军航空兵及空军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力量集成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以满足“冷启动”作战大队的后勤需要。此外,国家战略燃油、弹药和军事零配件储备以及战损储备也必须全时处于最佳等级,以保证“冷启动”作战理论能随时启动。 “冷启动”作战理论的影响 很显然,印度陆军“冷启动”作战理论参考和借鉴了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理论和“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模式,其实质是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通过一系列快速猛烈的进攻作战,在对方境内歼其有生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作战目的。
“冷启动”作战理论标志着印军终于走出其过去50年来的防御思想,变防御作战为积极主动的进攻作战思想。在此理论的影响下,快速反应、机动作战和先发制人的突然打击将在印全军作战行动中得到广泛推行。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印度将可能随时以任何借口,如其惯用的所谓“邻国支持恐怖主义对印度的颠覆活动”、“代理人战争”等向他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⑤ 印度步兵战车群在拉达克地区出现大规模故障如何解决
谈谈个人看法:有媒体披露了印度步兵战车在高原出现集体故障的事情,不论真像如何,高原地区对于机械动力车辆有严重的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说直白点,不是什么车都适合高原地区的使用,这一点是肯定的。
另外就是火力受影响大,高原地区火炮、枪械射击时容易误远,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代价是精度的损失。高原地区所使用的作战车辆,不是简单的改进就能解决,而是专门针对性的设计,包括发动机,火炮。例如,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空气滤清器、供油系统、涡轮增压系统都需要针对性的设计。再如,火炮,要对膛压、发射药装药、射击诸元进行试验性的论证,找出规律,出厂前就要校正,同时士兵也要了解高原武器装备射击特点,熟练掌握所需要的射击诸元,保证精度,消除高原对射击产生的影响。这都需要反复的磨练。印度军队有一个特点,你很少看见他们搞这些针对性的高强度射击演习,总是觉得把先进武器摆在别人眼前,别人就怕它似的。
印度所有的作战车辆,包括T-90坦克、阿琼坦克、BMP-2步兵战车等等,看似强大,上了高原就是摆设,这个问题印度自己是知道的,所以印度近日把国产的“茶隼”轮式步兵战车拉到了高原地区,这款轮式装甲步兵战车的炮塔已经搞了几年了,没搞出了,于是就把BMP-2步兵战车的炮塔凑合着安装上了。“茶隼”轮式装甲步兵战车采用了民用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发动机是进口的康明斯ISXE600,22吨的步战车600马力,高原实际动力输出不及300马力,而且总是开锅,不是动力性能不好,而是它不是高原地区使用的,印度国产发动机也是如此。我们从媒体中看到印度军队在高原地区的运输车拉的东西很少,不是印度偷懒,一辆大卡车拉不点东西,而是多了上不去高原,趴窝,所以,要理解印度。
印度要获得高原地区使用的作战车辆,就必须眼光别在盯着已有的坦克装甲车辆,需要说明一点,印度同样缺乏高原地区使用作战车辆、武器装备的经验。印度要获得高原地区使用的作战车辆,并非没有,有一个人拥有高原地区使用的轻型坦克,装甲步兵战车,各种火炮、火箭炮,性能一流,不过,印度实在是没脸张嘴,况且印度这些集体出故障的装甲步兵战车就是为了对抗这个人才趴窝的。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别的招了,最后一招就是从高原撤出这些不适合高原地区使用的作战车辆,以后别在去了。
⑥ 印度屯这么多兵不打仗一天吃多少饭呀
首印度军队的伙食多是咖喱扁豆汤、青椒咖喱汤,里面都是薯仔、扁豆、胡萝卜等再配上米饭或puir这种油炸饼,饭后还有甜点。好像没什么奢华盛宴啊。因为印度人都比较爱吃咖喱类的东西,并且他们对咖喱的做法也是相对较随便的,所以一般印度部队里的后勤都是用咖喱然后配上简单的蔬菜以及杂粮等就可以了的,虽然说照样是我们吃的蔬菜一样,但是配上咖喱就不一样了,而且印度部队的咖喱饭,不像电视里的那么光鲜亮丽,不像我们平时在饭店吃的那样精致,而是看着并没有那么有食欲,有的甚至让人倒胃口。
一般的印度士兵伙食都是一勺咖喱饭放入盘中,配点萝卜、薯仔之类的蔬菜,再加上面包和果汁,不像中国部队的伙食那样丰富,甚至没有什么食欲。
因为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很多人都会吃素,所以吃素就会减肥?并不会的。因为蛋白质摄入的缺少,人体为了获得更多的能量,就会不由自主的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吃多了早晚胖成球。
⑦ 印军使用了什么方式,竟能把15吨物质一天内运上高原
众所周知,印度共有三千三百三十三亿天神,这只是印度神话一个宇宙的平均数,印度神话有无数个平行宇宙,罗摩的一个细胞都是三千个宇宙,这才区区15吨物资,还不跟玩儿似的。开个玩笑而已,下面认真回答。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出尔反尔,不断给我国演双簧,但是增兵的现实问题就摆在那儿,20万人的后勤压力太大,但是不是很多人说的,印军在拉达克部署了20万大军,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印军在整个中印边境的东、中、西段,部署了20多万人。以印度的后勤保障能力,要为这20万人在严寒的季节提供过冬的15万吨物资,显然是困难重重。
其次就是印度媒体一直在不遗余力宣传的印军的空运能力,现在的印军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作战装备,营地建设,建筑器械,油料,食品等都急等空运,印军的C-17大型军用运输机要将后勤物资空运到斯利那加和列城一带,然后再把后勤物资用CH-47中型运输直升机和安-32双发中短程运输机空运,送到拉达克的前沿哨所。至于印军每天能够空运多少物资,又有多少能运到前沿,就再没有消息了。印军还是有一定的运输能力,但是能不能把15万吨的物资在很短的时间就运送到位,那就只有印度的大神知道了。
⑧ 印度陆军的详细资料
印度陆军是印度最大的武装部队,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印度共和国国防免于遭受外来侵略和威胁,维护和平与安全在其边界内。印度陆军还在自然灾害和其他干扰从事过人道救援行动。印度陆军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备军和最大的后备军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职业化、最忠诚的陆战部队之一。
简介
历史战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独立后
任务使命
联合国维和任务
组成指挥
团组织
其他
团步兵团
炮军
装甲团
武器特点
军购
装备
演习Brasstacks演习
帕拉克拉姆演习
沙克蒂演习
Ashwamedha演习
主要行动第一克什米尔战争(1947年)
海得拉巴邦战争(1948年)
印巴战争(1965年)
简介
历史 战前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独立后
任务 使命
联合国维和任务
组成 指挥
团组织
其他
团 步兵团
炮军
装甲团
武器 特点
军购
装备
演习 Brasstacks演习
帕拉克拉姆演习
沙克蒂演习
Ashwamedha演习
主要行动 第一克什米尔战争(1947年)
海得拉巴邦战争(1948年)
印巴战争(1965年)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当印度于1947年获得独立印度陆军应运而生|获得独立印度陆军应运而生,并继承了大部分前英国殖民当局的基础设施。印度陆军实施志愿役,虽然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实施征兵制,然而印度不曾实施。 自独立以来,印度陆军参与了和邻国巴基斯坦,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场战争。陆军其他重要的行动,包括维贾行动和仙人掌行动。除了冲突,军队一直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 印度总统兼任陆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COAS)由一名四星上将担任,其负责指挥陆军。在印度陆军不曾同时有两位总司令。在陆军会有两名军官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由五星上将担任。 印度陆军拥有约141.4万士兵在服役 [1]及约1,800,000 预备役部队,印度陆军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备军和最大的后备军队。到2020年,印度陆军计划升级4000 T-72s, over 2500 T-90s和其他数千坦克。
编辑本段历史
战前
印度陆军士兵在进行战术演练
军事部门创建于由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创立 ,在1776年后,主要功能和筛选军队的相关的主要业务都由东印度公司掌管。因1833年宪章的订定,东印度公司的秘书部门重组为四个部门,包括军事部门。陆军历任主席都由驻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的指挥官担任,1895年4月统编成单一的单位。为了方便管理,它分为四个命令即:旁遮普(包括西北边境),孟加拉,马德拉斯(包括缅甸)和孟买(包括信德省,奎达和亚丁)。 英国印度陆军部队是大英帝国在全世界的首要部队。除了维持国内安全和英国的统治,英属印度陆军参与过多次战争:英缅战争,英锡克战争,英阿战争,鸦片战争,阿比西尼亚战争,八国联军。种种巧合种下印度的独立的开端 。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20世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印度陆军是英军关键的附属战力。 130万印度士兵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为盟军效力后,于是英国含糊的答应印度国民大会的自治。战争结束后英国背弃承诺,以至印度独立运动获得了力量。印度军队在战争中74187人死亡或失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2.582万印度士兵协助同盟国 ,英国答应战后独立。87000名印度士兵在这场战争中死亡。
独立后
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 英印军队之间分成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四个廓尔喀团被移交给英国陆军,其余被纳入印度陆军。
编辑本段任务
印度“布什姆”自行榴弹炮
在印度宪法中理想的印度陆军理论上被定义为“印度陆军是印度军队的地面武装力量。”
使命
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印度陆军和印度海军级印度空军如下使命: 基本: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印度的统一,反对任何外患的威慑并可能发动战争。 进阶:协助政府机构应付'代理人战争'和其他内部威胁,并可以征调人民以完成目的。
联合国维和任务
安哥拉 第一期核查团 ,1988年-1991年 安哥拉 联和国安领会观察团 ,1997年 -1999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波黑特派团 ,1995年 -2002年 柬埔寨 柬埔寨权力机构 ,1992-1993年 中美洲 中美洲观察团 ,1989年-1992年 刚果 刚果行动 ,1960年至1964年 萨尔瓦多 联合国萨尔瓦多观察团 ,1991-1995 海地 联合国海地支助团 ,1996年 -1997 海地 联合国海地特派团 ,1997年 海地 民警 ,1997年 -2000年 伊拉克和科威特 , 伊科观察团 ,1991-2003 以色列 观察员部队 利比里亚 联合国利比亚观察团,1993年 -1997年 黎巴嫩 UNOGL,联合国黎巴嫩部队 ,1958年 中东 紧急部队 ,1956至1967年 卢安达 卢安达援助团 ,1993年 -1996年 塞拉利昂 联合国塞拉利昂观察,1998年 - 1999年
编辑本段组成
最初,印度陆军军队的主要目标是保卫国家的边界。然而,多年来,军队还承担了提供内部安全责任,特别是在武装分子袭击的克什米尔和东北部。军队的力量大约100万军队和34个部门。它的总部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 ,由军队参谋总长领导(COAS),现任总长为迪帕卡普尔 。
指挥
军队有6个战术司令。每个司令官由中将担任 。每个命令是直属新德里的陆军总部所发布 。这些指挥官直接领导下属士兵。还有一个训练司令部称为ARTRAC.里面的工作人员由总部任命的中将指挥 。 军 总部,印度陆军 , 新德里
中央司令部 ,总部设在勒克瑙 , 北方邦
第1军 -目前分配到西南司令部
东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加尔各答 , 西孟加拉邦
第三军 ,总部设在迪马普尔 ,那加兰
第23步兵师 总部设在兰契
第 57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Leimakhong
第四军 ,总部设在提斯浦尔 , 阿萨姆邦
第2山地师 总部设在迪布鲁格尔
第 5山地师 总部设在Bomdila
第21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伦吉亚
第三十三军 ,总部设在西里古里 , 西孟加拉
第 17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托克
第20 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Binnaguri
第27 山地师 总部设在噶伦堡
炮兵旅
北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乌坦布尔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14军 ,总部设在列城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3步兵师的 总部设在列城
第 8 山地师 总部设在德拉斯
炮兵旅
第15军 ,总部设在斯利那加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 19步兵师 总部设在巴拉马拉
第28 , 步兵师 总部设在古列兹
炮兵旅
第十六军 ,总部设在讷格罗达 , 查谟和克什米尔
第 10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可挪尔
第 25步兵师 总部设在拉贾乌里
第 39 步兵师 总部设在Yol的
炮兵旅
装甲旅
南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浦那 , 马哈拉施特拉邦
第12军 ,总部设在焦特布尔 , 拉贾斯坦邦
第 4装甲旅
第 340机械化旅
第 11步兵师 总部设在艾哈迈达巴德
第 12 步兵师 总部设在焦特布尔 第二十一军 ,总部设在博帕尔 ,中央邦
第31装甲师 总部设在占西
第 36 萨加尔机动部队
第 54 步兵师 总部设在海德拉巴 / 塞康德拉巴德
炮兵旅
防空旅
第 475工程旅
西南司令部 ,总部设在斋浦尔 , 拉贾斯坦邦
第1军 ,总部设在马图拉 , 北方邦
第 4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拉哈巴德
第 6 山地师的 总部设在巴瑞利
第33装甲师 总部设在希萨尔
工程旅
第10军 ,总部设在丁达 , 旁遮普
第 16步兵师 总部设在斯里兰卡根加讷格尔
第 18 哥打机动部队
第24 比卡内尔部队
第6独立装甲旅
第615独立防空旅
第471工程旅
西方司令部 ,总部设在Chandimandir
第2军 ,总部设在安巴拉 , 哈里亚纳邦
第1装甲师 总部设在帕蒂亚拉
第14德拉敦机动部队
第22步兵师 总部设在密拉特
第474工程旅
第612机动独立防空旅
第九军 ,总部设在Yol的 , 喜马偕尔邦
第26步兵师 总部设在查谟
第29步兵师 总部设在伯坦果德
第2独立装甲旅
第3独立装甲旅
第16独立装甲旅
第十一军 ,总部设在贾兰达尔 , 旁遮普
第7步兵师 总部设在菲罗
第9步兵师 总部设在密拉特
第15步兵师 总部设在阿姆利则
第23装甲旅
第55机械化旅
训练司令部 ,总部设在西姆拉 , 喜马偕尔邦
团组织
印度军队还有个和上面相异的团组织。军下面提到是职能部门负责具体泛军队的任务。
武器单位
1、印度步军
2、装甲部队 装甲团的学校和中心的阿迈德那格尔 。
3、炮兵部队 炮兵学校是代奥拉利靠近纳西克 。
4、军信号
5、工程兵 -在军事工程学院是Dapodi, 浦那 。该中心位于如下: 马德拉斯工程师小组在班加罗尔 , 孟加拉工程师组鲁尔基和孟买工程师组克德基, 浦那 。
6、陆军兵团防空中心在戈巴尔布尔在奥里萨邦 。
7、机动步兵-应变中心阿迈德那格尔 。
8、陆军航空部队(印度)
其他
1 参加阅兵的印度陆军T-90S主战坦克
、师:陆军师是一个介于一个军和一个旅之间。它是军队最大的打击力量。每个师由少将级的[师长](GOC)指挥 。它通常由15,000作战部队和8000名支援人员。目前,印度陆军有34个师,其中包括4个机动师,18个步兵师,10个山地师,3装甲师和2个炮兵师。每个师由好几个旅所组成。 2、旅:一个旅通常有大约3000名作战部队构成。一个步兵旅通常有3个步兵营以及各种支援武器与单位。它是由一名准将 来指挥。除了在各师的旅,印度陆军也有5个独立装甲旅,15个独立炮兵旅,7个独立步兵旅,1个独立空降旅,3个独立防空旅,2个独立防空旅和4个独立工程师旅。这些独立旅直属军级单位的领导。 3、营:一个营的指挥官是上校 ,是步兵的主要作战单位。它由900多名战斗人员。 4、连:由一为少校领导大约120名士兵。 5、排:一种连和班之间的单位,一排由一名中尉或根据情况的准尉(一名初级军官)。它大约有32人。 6、班:最小军事单位大约10人。指挥由士官领导 。
编辑本段团
步兵团
印度陆军的廓尔喀步兵团 有几个营或相关单位组成一个步兵团。步兵团在印度军队是一个军事组织,而不是一个地区组织。各团的营不互相隶属而是各自组队,而是分散在不同单位,即:旅,师,团。一个步兵营实施移调制。偶尔,营连同团可以有共同的任期。大多数印度陆军的步军来自旧印度陆军和英国军队在一个地区或特定种族招募的军队。 印度陆军的廓尔喀步兵团
旅卫队 伞兵 机动步兵 旁遮普团 马德拉斯团 在掷弹兵 马拉轻步兵 拉吉普塔纳步枪兵 拉吉普团 乙团 锡克团 锡克轻步兵 格拉团 加瓦尔步枪兵 库蒙团 阿萨姆团 比哈尔邦团 马哈尔团 查谟和克什米尔步枪兵 查谟和克什米尔轻步兵 纳加团 廓尔喀步枪(在Malaun团)兵 廓尔喀步枪兵 廓尔喀步枪兵 廓尔喀步枪(边防军)兵 廓尔喀步枪兵 廓尔喀步枪兵 廓尔喀步枪兵 拉达克童子军
炮军
炮兵团是一项重大的业务部门在印度军队。历史上,它的血统需要从莫卧儿皇帝巴布尔在1526年巴尼伯特战役普遍在印度引入炮兵算起。但早期的证据使用枪支的使用早在15世纪已被记录。
装甲团
有97装甲团在印度军队
编辑本段武器
特点
在克什米尔地区作战的印度陆军
印度陆军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了武器装备发展规划.采用引进、仿制、自研和升级改造“四管齐下”的方式进行武器装备建设,同时依靠联合军事演习积累作战经验.验证武器装备性能。 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印度陆军确立了新时期建设发展方向,即: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提高陆军处理整个南亚区域冲突、危机的战略核威慑能力,增强在防区以外的作战能力,保证印度领土不受侵犯的能力。为此,陆军制定了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强调以精确打击武器为主要常规火力,以坦克装甲车辆和武装直升机为主要突击兵器.加强陆军的火力与机动性,提高立体作战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和升级C4ISR系统.提高陆军联合作战能力。
军购
印度在军购方面的策略表现为:一是保持传统。即加强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在海陆空武器上大力引进俄式技术和装备。二是借助欧盟。欧盟各国是印度武器进口的重要渠道之一.印度一直借助欧式武器的进口以降低对俄罗斯的过度依赖。三是拉住美国。继成为美国在南亚的重要反恐伙伴之后.印度开始寄希望于从美国引进尖端武器装备,实现武器进口多元化和改善美印关系的目标。四是借力以色列。在以色列的帮助下改进某些领域的关键技术.并从以色列进口反导、预警机等先进武器。
装备
地面战车
坦克
常胜者主战坦克(英国)(大部分在库存中)
阿琼主战坦克)
T-55/T-54(俄罗斯)(T-55正逐步退役)
T-72M1逊丘伦(俄罗斯)
PT-76轻型水陆两栖坦克(俄罗斯)
装甲侦察车
300 100 BRDM-2(4×4)装甲侦察车(俄罗斯)
100 100 白鼬(4×4)装甲侦察车(英国)
装甲人员运输车
BMP-1/BMP-2 Sarath AIFV/APC(俄罗斯)
(一些车上装有AT-4 反坦克制导武器)
OT-62/OT-64(捷克)
BTR-50/BTR-60(8×8)(俄罗斯)
战斗支援车
T-54/T-55装甲救援车(俄罗斯)
WZT-3装甲救援车
常胜者装甲救援车(印度)
作战工程拖拉机
BIG-60式架设桥梁装甲车
MT-55式架设桥梁装甲车
卡梯克架设桥梁装甲车
MTU-20式架设桥梁装甲车
AM-50(6×6)式架设桥梁装甲车
加农炮
S23式180mm牵引式加农炮(俄罗斯)
140mm牵引式加农炮(英国)
常胜者130mm自行加农炮(印度)
M-46式130mm牵引野战炮(俄罗斯)(库存约70门)
艾博特105mm自行加农炮(英国FV433)
(库存约30门)(已开始退役)
BS-3式(M1944)100mm牵引式加农炮(俄罗斯)
夯锤88mm牵引式加农炮(英国)
M48式76mm山地牵引式加农炮(南斯拉夫)
榴弹炮
FH77B式155mm牵引式榴弹炮(瑞典)
D-20式152mm牵引式加农炮/榴弹炮(俄罗斯)
D-30式122mm牵引式榴弹炮(俄罗斯)
Pack Model 56 P 105mm牵引式榴弹炮(意大利)
Pack 76mm加农炮/榴弹炮
防空火炮
M1式40mm牵引式火炮(美国)
L60式40mm牵引式火炮(瑞典)(超级蝙蝠雷达)
L70式40mm牵引式火炮(瑞典)
(超级蝙蝠;飞行捕手防空雷达)
2K22M30mm通古斯卡2SM自行火炮(俄罗斯)(订购中)
ZU-23-2式23mm双管牵引式高射炮(俄罗斯)
ZSU-23-4式23mm自行高炮(俄罗斯)
20mm厄利孔高炮(瑞士)
多管火箭炮
9K58式300mm旅风自行多管火箭系统(12发)(俄罗斯)
9K57式220mm飓风自行多管火箭系统(16发)(俄罗斯)
帕纳卡214mm火箭系统(12发)(印度)
BM-21式122mm火箭系统(40发)(印度)
LRAR 122mm火箭系统(40发)(印度)
迫击炮
M58式160mm坦佩拉迫击炮(芬兰)(库存150门)
M1943式160mm迫击炮(俄罗斯)
AM-50式120mm布朗德迫击炮(法国)
M1943式120mm迫击炮(俄罗斯)
E1式120mm牵引迫击炮(印度)
M43式82mm迫击炮(俄罗斯)
E1式81mm牵引式迫击炮(印度)
L16A式81mm迫击炮(英国)
反坦克火箭筒
M-40A1式106mm无后坐力反坦克炮
M20式89mm反坦克火箭筒(美国)
D48式85mm牵引式反坦克火箭筒(俄罗斯)
M2式84mm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筒(瑞典)
M18式57mm无后坐力反坦克火箭筒
反坦克导弹
毒蛇反坦克导弹(印度)
米兰反坦克导弹(国际合作)
AT-3式萨格尔反坦克导弹(俄罗斯)
AT-4式塞子反坦克导弹(俄罗斯)
地空导弹
特里苏尔自行式地空导弹(印度)
兰天自行式地空导弹(印度)
SA-14式小妖精地空导弹(俄罗斯的9K34式箭地空导弹)
SA-12式斗士地空导弹(俄罗斯的S-300V1地空导弹)
SA-11B式牛氓地空导弹(俄罗斯9K37 Buk-1M地空导弹)
SA-9灯笼裤地空导弹(俄罗斯9K31 斯特拉-1地空导弹)
SA-8A/SA-8B壁虎地空导弹(俄罗斯9K33 Romb地空导弹)
SA-6式根弗地空导弹(俄罗斯的2K12 Kub地空导弹)
SA-7式杯盘地空导弹(俄罗斯9K32斯特拉-2地空导弹)
山猫地空导弹(英国的海猫地空导弹)
地地导弹
普里特维地地战术导弹(SS-150)(印度)
拉克什亚陆地攻击巡航导弹/拖靶(印度)
陆军航空兵
1997年1月 1999年3月 飞机
40 160 猎豹侦察直升机(法国SA-316云雀)
120 180 猎豹侦察直升机(法国SA-316云雀)
12 12 米-25式雌鹿攻击直升机(俄罗斯的米-24)
32 32 米-35式雌鹿攻击直升机(俄罗斯米-24)
无人机
32 32 搜索者无人机(以色列)
0 # 尼尚特ELINT/侦察无人机(印度)
空地导弹
SS-11B-1/安塔克空地导弹(印度/法国)
AS11空地导弹(法国)
AS12空地导弹(法国)
编辑本段演习
Brasstacks演习
印度陆军
Brasstacks演习印度陆军在1986年11月来模拟一个西部边界的全面性战争。这次演习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演习,包括9个步兵师,3个机械装甲化师,和3个空中突击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旅。印度海军也一同参与了两栖作战演习 。Brasstacks还纳入核攻击演习。它导致在1987年中印度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
帕拉克拉姆演习
2001年12月13日印度议会针对恐怖攻击发起帕拉克拉姆演习在成千上万的印度军队部署在印巴边境。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的攻击。这次行动是亚洲国家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主要目的仍不清楚,但似乎已准备应付与巴基斯坦的核冲突 ,这似乎越来越有可能在12月后,袭击了印度议会。
沙克蒂演习
此后印度一直表示,这次演习其主要目标是来验证安巴拉第二攻击军的作战能力。空中支援,是这项工作的一部分,全营的伞兵使用盟军的配备和空降训练过程。约20000名士兵参加了这次演习。
Ashwamedha演习
Ashwamedha演习为印度陆军测试其网路中心作战能力。这次演习在塔尔沙漠,其中30多万军队参加。不对称作战能力也在印度陆军演习中。
编辑本段主要行动
第一克什米尔战争(1947年)
巴基斯坦方面记录的1965年印巴战争照片
印度独立后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几乎立即紧张,第一次三个全面的战争,两国之间爆发了当时的克什米尔邦问题。当哈拉杰克什米尔不愿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部落”入侵了克什米尔地区。这些人包括巴基斯坦正规军。不久后,巴基斯坦派遣更多的部队和伴随更多附庸国。哈拉杰哈辛格呼吁印度和缅甸的总督蒙巴顿勋爵 寻求帮助。他签署了克什米尔加入印度的加盟书(由英国批准)。紧接着,印度军队被空运到斯利那加,并击退了侵略者。这支队伍包括哈拉杰哈辛格,之后他成为印度陆军总司令。激烈的战争发动整体战和士兵们发现自己从前的同志相互争斗。双方各取得了一些领土成果,也遭受重大损失。 1948年年底由联合国发起和平计划,印度和巴基斯坦士兵直接面对对方的控制线 ,其中分为双方各自占领的克什米尔的领土。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紧张局势(这主要是克什米尔)也从未被完全消除。
海得拉巴邦战争(1948年)
作为一个君主,尼扎姆统治下的国家海德拉巴邦[[]] 选择保持独立。在尼扎姆 ,拒绝加入印度联邦。印度政府和尼扎姆9月12日结束会谈,1948年印度当时的副总理萨达尔帕特尔下令印度陆军进攻以确保国家的领土完整。印度陆军5天的强力进攻,和印度空军一个中队的协助下,击溃了海得拉巴邦的部队。印度陆军动员5个步兵营和一个装甲中队参与了行动。第二天,海得拉巴邦宣布成为印度联邦的一部分|海得拉巴邦宣布成为印度联邦的一部分 。纳特乔扬托乔德赫瑞少将,被委任马可波罗行动,并被任命为海得拉巴邦的军事总督,以恢复法律和秩序。
印巴战争(1965年)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视察军队
第二次与巴基斯坦对抗发生在1965年,主要是克什米尔 。1965年8月期间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发动直布罗陀行动 ,几位巴基斯坦准军事部队潜入印属克什米尔地区,并试图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鼓动反印度势力 。巴基斯坦领导人认为,印度至今无法打赢中印战争,就因为无法处理和克什米尔叛乱的军事压力。然而,行动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因为克什米尔人民表明很少有人支持这样的叛乱,而印度迅速动员力量渗透进来。两周内印度发动反击,大部分渗透人员返至巴基斯坦。饱受失败的直布罗陀行动预期大规模的印度军队越过边境,9月1日巴基斯坦展开大满贯行动 ,入侵印度的昌巴。作为报复,印度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巴基斯坦的边界拉合尔作为其首要目标。虽然印度军队突破巴基斯坦国竟的原因多归于是后勤问题,但是有很大的部分是在印度军队瓦解巴基斯坦的作战能力, 起初,印度陆军在北部地区大胜。经过长时间对巴基斯坦的炮击,印度能占据克什米尔山区的主要区块。到9月9日,印度陆军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公路进入巴基斯坦。印度最大的军队进攻巴基斯坦的坦克时,9月10日阿扎尔北方邦的战役巴基斯坦的1装甲师被瓦解。巴基斯坦以六百个装甲团对抗一百个较差的印度装甲团。届时战斗已经结束,印度第四师在巴基斯坦已占领约97辆坦克或销毁,或损坏,或在完好状态。这包括72辆巴顿坦克和25辆Chafees和谢尔曼。其中32辆符合运行条件。相比之下,印度人只在Khemkaran - Bhikkiwind输了32辆坦克。其中俘虏巴基斯坦陆军约15人,主要是从谢尔曼坦克。在阿萨勒北方邦的决战使巴基斯坦惨败加速了结束冲突的。 当时的停火声明,印度报告的伤亡人数约3000人丧生。另一方面,据估计,约有3800巴基斯坦士兵在战斗中丧生,9000人受伤,约2000人作为战俘。巴基斯坦约300辆坦克被摧毁或被俘印度,另有150人永久退出单位。在冲突中印度总共损失了190辆坦克,约一百辆进行维修。总之,印度在巴基斯坦战争中失去损失了大约一半的坦克。鉴于印度以优势结束战争,双方决定返回到战前的边界, 塔什干宣言后,引起强烈抗议的政体之间在新德里举行。
⑨ 后勤决定一切,大雪封山后中印两军的后勤有什么对比性
中印对峙角色不一
中印边境的对峙十分紧张,印度军方集结了大量部队在中印边境,编制达到了22万人。而我国部队也陆续布防进入边境,双方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所需要的运输力量也不一样。印度军方处于攻击方,所需要的弹药装备,武器辎重,需要大于我国,同时正常情况下作战人员伤亡会高于我国,所需要的药品医疗器械也是高于我国。而我国处于守方,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和多方位火力支援,所需要的物资会比印军所需要减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