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羚羊行动怎么样了

印度羚羊行动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2-10-17 00:46:47

⑴ 羚羊长的怎么样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

山海经》中《西山经》有提到麢(líng),就是现在的羚羊。羚羊是对一类偶蹄目牛科动物的统称,(英文中称为“antelope”和“gazelle”)。许多被称为羚羊的动物与人们印象中的相去甚远,有专家指出,羚羊类的动物总共有86种,分属于11个族、32个属。对于分类学,羚羊并没有特定的专指哪个科或属。羚羊的特征是长有空心而结实的角,有区别于牛、羊这一类的反刍动物。人们把羚羊作为一个类群已达到共识,比如物种存活委员会建立的“羚羊专家组”,即是把这一类动物作为一个动物学研究和保护的单元。
羚羊像羊,颜色青但粗毛,两角短小。
草食动物,牛科中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体型优美、轻捷,四肢细长,蹄小而尖,机警。有的种雌、雄均有角,有的种仅雄的有角。尾长短不一。身高60~90cm,经常5~10只成群,有的一群可多达数百只。一般生活在草原、旷野或沙漠,有的栖息于山区地带。产于中国的有原羚、鹅喉羚、藏羚和斑羚等。中国新疆所产赛加羚羊的角可供做药材。羚羊角常用做平肝熄风药。释名九尾羊。
广义上,认为羚羊Antelope这一类主要分布在非洲,小羚羊gazelle分布在非洲和亚洲。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大羚羊Arabian Oryx和小鹿瞪羚Dorcas gazelle的栖息地。印度是印度大羚羊Nilgai、印度瞪羚Chinkara和的印度黑羚Blackbuck的栖息地。俄国和东南亚则是四角羚Four-horned Antelope、藏羚羊Blackbuck和高鼻羚羊Saiga Antelope的栖息地。

狭义上,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羚羊分布,世界各国进口多种羚羊品种,尤其美国进口羚羊来捕猎。有些品种羚羊利用惊人的弹跳能力和躲避能力脱逃成功,繁殖出羚羊种群。

⑵ 藏羚羊遭盗猎的原因

保护现状

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但从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一、藏羚羊种群的分布及其生态学习性
藏羚羊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区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荒漠草原。这些区域植被稀疏,并均为高原草本植物。此外,这些区域气温较低,许多地方年被雪覆盖期超过6个月。在青藏高原独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寻觅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经过长期适应,藏羚羊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并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虽然藏羚羊在每年夏季自然更换一次绒毛,但由于自然更换的绒毛是零星掉落、随风飘散,目前还无人尝试收集自然更换的绒毛的活动。

二、中国藏羚羊资源正遭受十分严重的破坏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根据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查获的藏羚羊皮、绒数量和各有关单位在藏羚羊分布区发现的藏羚羊尸骸情况分析,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
盗猎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藏羚羊种群数量急剧下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调查资料表明:1986年冬季在青海西南部调查到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0.3头,1991年羌塘自然保护区东部藏羚羊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头,并且还能看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1994年在新疆昆仑山进行的一次调查,估算该区域藏羚羊数量约43700头。而据一位多年在青藏高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资深专家估计,在1995年中国藏羚羊总数已急剧下降至约50000―75000头左右,并且现仍在继续下降。近几年来,也无人再见到集群数量超过2000头的藏羚羊群。在许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这个古老的物种已经走向面临灭绝危险的边缘。

三、中国为保护藏羚羊做出巨大努力
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于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羊种群也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藏羚羊保护。1981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鉴于藏羚羊为附录I物种,中国政府严格禁止了一切贸易性出口藏羚羊及其产品的活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后,中国国务院随即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藏羚羊确定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此外,中国政府还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区先后划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定期进行巡山和对藏羚羊种群活动实施监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17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击毙盗猎分子3人。

四、中国藏羚羊保护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中国境外存在着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
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并未得到有效打击和制止,而这恰恰是盗猎分子疯狂猎杀藏羚羊的根本原因。这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得十分清楚:
1、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藏羚羊绒。到目前为止,中国所逮捕的所有盗猎分子的供词都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藏羚羊肉寄生虫很多、藏羚羊皮制革性能差等原因,还不存在对藏羚羊肉、皮、头骨、角等的贸易性开发利用,中国境内也没有藏羚羊及其产品的需求市常在所有盗猎藏羚羊现场都可以看到大量遗留的藏羚羊尸体、头骨、角,而取绒后被丢弃的大量藏羚羊皮则在其它许多地方被发现,可充分证明获得藏羚羊绒是引发大肆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
2、藏羚羊绒贸易给盗猎分子带来巨额利润。大量藏羚羊被猎杀取绒后,一部分绒被走私分子藏夹在棉被、羽绒服中或藏匿在汽油桶、车辆和羊绒中,蒙混通过中国西藏的樟木、普兰等口岸出境;而另一些走私分子则人背畜驮到边境秘密交易点进行交易。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如此高额的利润,进一步刺激了盗猎分子欲望,并使他们有条件获得更有效的武器和装备,用于大肆屠杀藏羚羊。毫无疑问,这还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实施打击行动的难度。
3、中国从来没有利用藏羚羊绒的传统习俗,至今也没有藏羚羊绒及其产品的消费市常盗猎分子所获藏羚羊绒,最终都是在中国境外转换成资金或他们所需的物资。综合分析上述实际情况,国际上许多关注藏羚羊保护的组织、人士和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正是由于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着藏羚羊绒加工及贸易,并由此给盗猎分子带来丰厚的收益,刺激盗猎活动愈演愈烈,直至威胁藏羚羊的生存。

五、保护藏羚羊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共同行动
当今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不受控制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势必严重损害某些野生动植物种的自然发展,甚至危及物种的生存;而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进行控制和对某些物种实行保护,仅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
目前,一批批藏羚羊在呻吟中死去,而盗猎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却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私、非法国际贸易等形式获得了浸满藏羚羊血的巨额利润;一些消费者为追求时尚,仍在麻木地作为帮凶而加剧了对藏羚羊的残杀。这不仅是对许多国家相关法律的对抗,也是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蔑视和对全人类保护野生动物意愿的践踏。

让藏羚羊续说“生命禁区”的神奇

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一区域由于疯狂的杀戮而震惊国内外。在令人心颤的枪声中,成千上万张血淋淋的藏羚羊皮让“无人区”几乎成为“无羊区”,藏羚羊种群数量从20多万只急剧减少到几万只,成为世界濒危物种。经过可可西里反盗猎勇士的不懈努力,近六年来可可西里盗猎现象有所遏制,藏羚羊重新拥有了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
九月的青藏高原却是寒风劲吹。驱车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后,随着“与藏羚羊一起奔向2008——亚信·精神之旅”的队伍,记者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莽原雄峰,白雪绿草,在“生命禁区”里我们的心灵受到荡涤。

高原上的精灵
可可西里蒙语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区交界处。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这片人迹罕至的青色山脉,本是藏羚羊的乐园。每年六月,成群结队的,藏羚羊翻过昆仑山山脉和一道道冰河,历经艰险,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它们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
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有关专家研究称,大群的藏羚羊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机肥料,它们对牧草的适度践踏又起到分蘖作用,使牧草长势旺盛。它们产仔后遗留下来的大批胎盘及老弱病残者,又为狼、秃鹫等许多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将会急剧恶化,许多野生动植物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藏羚羊浑身是宝,其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用藏羚绒制成的“沙图什”披肩在国际非法贸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灵”因此遭到疯狂屠杀。2003年“5·9”特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的血腥场面,保护区管理局的队员们至今不能忘怀。在一个盗猎团伙的巢穴,藏羚羊尸横遍野,母藏羚羊已经被剥皮,腹内的小羊被遗弃在雪地上,藏羚羊的鲜血从此流过的小河染成鲜红色……加上母羊腹内的胎儿,被非法猎杀的藏羚羊达到一千多只。
1998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从此,可可西里有了忠实的守护卫士。在4.5万平方公里的雪域荒原上,“高原精灵”藏羚羊正是在这批守卫者的悉心呵护下,以它特有的速度、坚韧继续述说着“生命禁区”的神奇、壮丽。

可可西里的守卫者
从1998年初带领队员在“无人区”向盗猎分子打响的第一枪开始,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的名字就与可可西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年过半百的才嘎仍然执着地巡查在保护区的土地上,岁月的皱痕已划上了这位藏族老巡山队员黝黑的面庞。才嘎告诉记者说:“只要可可西里的枪声不停息,我就不会休息。”
据统计,1998年以来,可可西里管理局在保护区坚持开展严防严打武装盗猎藏羚羊的反盗猎行动,出动人员2100人次,行程近60万公里,组织巡山240次,破获盗猎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和非法捕捉、盗卖、运输野生动物产品的各类案件10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人,收缴藏羚羊皮近4000张。
管理局组建之初,没有办公地点和车辆,20多名反盗猎队员当时就挤在租来的两间房子。条件的简陋并没有阻却队员们的反盗猎决心。每年,他们都要在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核心区内巡逻十几次,每一次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
由于装备不足,巡山队员在“生命禁区”里时时刻刻面对着威胁和死亡。2001年6月,在一次特别追捕行动中,可可西里主力行动组的7名队员只有1支枪,而盗猎分子却有3支枪,行动组连续追踪5天5夜,终于在可可西里腹地藏羚羊产仔必经之路截住了这个武装盗猎团伙。疯狂的盗猎分子向队员开枪射击,反盗猎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与盗猎分子展开周旋,最终将其制服。
在“无人区”巡山,不仅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条件,而且要学会忍受难熬的孤独寂寞。保护队员在天寒地冻的保护区内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有时甚至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由于长期在冰天雪地,很多队员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心、肺疾病。

生命禁区的绿色之梦
如今,风雨中走过六年的可可西里从枪声中走向安宁,汽车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就可以看见藏羚羊蓝天白云下跳跃,奔跑。
自2003年“5·9”特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发生以来的一年多,可可西里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保护区没有听到一声枪响。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藏羚羊羊羔存活率保持在50%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正在慢慢增长。
在可可西里,管理局不仅是纯粹的反盗猎者更是环保宣传者。他们救助受伤的小藏羚羊,收留迷途的乌鸦,用自己仅有的口粮喂养饥饿的动物,他们制止非法的挖土采沙,他们向青藏公路过往的行人车辆宣传环保……每到藏羚羊的迁徙期,在青藏公路边就总能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拦下高速行进的汽车,为藏羚羊让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也加入到守卫者队伍中来。
然而,才嘎也向记者表示了他的忧虑,由于藏羚羊皮和羊绒走私通道没有封死,我国刑法对盗猎分子的处罚过轻等原因,国际藏羚羊绒制品非法贸易依然存在,盗猎分子盗猎手段变换不定,再加上保护区内放牧区域不断扩大,藏羚羊的天敌相对增多等因素,藏羚羊和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仍面临着危机。
“环境的恶劣,我们能克服;但物资的匮乏,让我揪心呀!”才嘎同时也坦陈,国家财政每年不到20万的拨款与保护区每年70多万的基本费用相差甚远。为了筹集资金,才嘎时常要奔赴西宁、北京等各城市展示藏羚羊的濒危困境,以换得社会的援助。令人宽慰的是,保护藏羚羊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前不久,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向管理局捐献了5辆全新越野车。
目前,可可西里人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藏羚羊成为奥运会吉祥物,借绿色奥运的理念,拉近藏羚羊与全世界人的距离,使人们远离屠杀,热爱自然。

⑶ 国家保护藏羚羊措施有什么

为保护好藏羚羊,在藏羚羊分布区,还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培养了一批保护管理和科研人员,组织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等。对十分猖獗的盗猎藏羚羊、走私藏羚羊绒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国原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予以特别关注,并进行了专门调查;中国各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组织森林公安机关等执法力量,在藏羚羊分布区、重要运输路线及加工点、重点海关及边境线,连续多年实施了严厉的打击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以来,中国森林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猎藏羚羊的案件100余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17,000余张、藏羚羊绒1100余公斤、各种枪支300余支、子弹15万发、各种车辆153辆,抓获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击毙盗猎分子3人。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地,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原青海省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同志就是保护藏羚羊英雄们的典型代表,他领导的队伍不畏艰难困苦,连续三年在10多万平方公里渺无人烟的可可西里地区辗转巡护,抓获许多盗猎藏羚羊的犯罪分子。1994年1月18日,这位年仅40岁的英雄,在追捕非法盗猎藏羚羊犯罪分子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 四、中国藏羚羊保护仍面临着重重困难

� 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中国境外存在着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 然而,尽管中国有关部门多次实施严厉的打击行动,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制止住非法盗猎藏羚羊、走私藏羚羊绒的活动,中国藏羚羊总数仍显示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藏羚羊分布区总面积超过60多万平方公里,海拔均在3700~5500米以上,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以现有的警力、装备和财力难于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巡护,而盗猎分子则抓住空隙对藏羚羊群进行大肆屠杀;二是犯罪分子在盗猎、运输、取绒和走私等各个环节建立了更严密的组织,采取了更隐蔽的手段,对上述犯罪行为实施打击的难度因此进一步增加。

� 另一方面,当中国的执法人员在恶劣环境中艰难追捕盗猎分子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并未得到有效打击和制止,而这恰恰是盗猎分子疯狂猎杀藏羚羊的根本原因。这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得十分清楚:
1、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藏羚羊绒。到目前为止,中国所逮捕的所有盗猎分子的供词都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由于藏羚羊肉寄生虫很多、藏羚羊皮制革性能差等原因,还不存在对藏羚羊肉、皮、头骨、角等的贸易性开发利用,中国境内也没有藏羚羊及其产品的需求市场。在所有盗猎藏羚羊现场都可以看到大量遗留的藏羚羊尸体、头骨、角,而取绒后被丢弃的大量藏羚羊皮则在其它许多地方被发现,可充分证明获得藏羚羊绒是引发大肆猎杀藏羚羊的根本目的。
2、藏羚羊绒贸易给盗猎分子带来巨额利润。大量藏羚羊被猎杀取绒后,一部分绒被走私分子藏夹在棉被、羽绒服中或藏匿在汽油桶、车辆和羊绒中,蒙混通过中国西藏的樟木、普兰等口岸出境;而另一些走私分子则人背畜驮到边境秘密交易点进行交易。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可高达5,000~30,000美元。如此高额的利润,进一步刺激了盗猎分子欲望,并使他们有条件获得更有效的武器和装备,用于大肆屠杀藏羚羊。毫无疑问,这还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实施打击行动的难度。�
3、中国从来没有利用藏羚羊绒的传统习俗,至今也没有藏羚羊绒及其产品的消费市场。盗猎分子所获藏羚羊绒,最终都是在中国境外转换成资金或他们所需的物资。综合分析上述实际情况,国际上许多关注藏羚羊保护的组织、人士和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正是由于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着藏羚羊绒加工及贸易,并由此给盗猎分子带来丰厚的收益,刺激盗猎活动愈演愈烈,直至威胁藏羚羊的生存。从根本上清除部分国家和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的藏羚羊绒加工及贸易,是保护、恢复藏羚羊种群的关键和当务之急。

� 五、保护藏羚羊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共同行动

� 当今社会已经普遍认识到,不受控制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势必严重损害某些野生动植物种的自然发展,甚至危及物种的生存;而对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进行控制和对某些物种实行保护,仅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和对每一物种价值的深刻理解,1973年3月3日在华盛顿诞生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并在此基础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了一系列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

� 目前,一批批藏羚羊在呻吟中死去,而盗猎者、加工者和贸易者却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私、非法国际贸易等形式获得了浸满藏羚羊血的巨额利润;一些消费者为追求时尚,仍在麻木地作为帮凶而加剧了对藏羚羊的残杀。这不仅是对许多国家相关法律的对抗,也是对《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蔑视和对全人类保护野生动物意愿的践踏。为此,我们提请特别是在藏羚羊绒织品加工及贸易仍然存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政府、组织和人士,对上述情况予以必要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

� 保护藏羚羊及濒危野生动物,是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也是中国人民的良好意愿。中国政府和人民已经并将继续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在中国境外存在着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加工贸易和消费市场,保护和挽救藏羚羊种群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努力。对此,我们挚诚希望有关国家政府、组织和人士,珍惜藏羚羊这一古老物种的价值和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美好意愿,切实理解加强国际合作对保护藏羚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效行动打击和制止一切从事藏羚羊绒加工贸易和消费等危及藏羚羊生存的活动,以促使藏羚羊种群最终得以恢复和发展。

⑷ 羚羊的奔跑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呢

羚羊由过度繁殖的倾向,羚羊种群中存在生存斗争,有的羚羊突变出了跑得快的等位基因,环境(天敌)定向选择了有跑得快基因的羚羊,跑得慢的羚羊被淘汰,羚羊的基因频率(跑得快慢)变高,羚羊进化,所以跑得快!

相关说明

广义上,认为羚羊这一类主要分布在非洲,小羚羊分布在非洲和亚洲。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大羚羊和小鹿瞪羚的栖息地。印度是印度大羚羊、印度瞪羚和的印度黑羚的栖息地。俄国和东南亚则是四角羚、藏羚羊和高鼻羚羊的栖息地。

狭义上,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羚羊分布,世界各国进口多种羚羊品种,尤其美国进口羚羊来捕猎。有些品种羚羊利用惊人的弹跳能力和躲避能力脱逃成功,繁殖出羚羊种群。

⑸ 神奇的角,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印度羚
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又名印度黑羚羊,是哺乳动物,偶蹄目,牛科。行动快速、目力锐利的印度羚羊。体型有点像牛,但较牛稍瘦小。长有弯弯的犄角。

⑹ 印度羚是不是就是印度黑羚啊

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又名印度黑羚羊,是哺乳动物,偶蹄目,牛科。行动快速、目力锐利的印度羚羊。体型有点像牛,但较牛稍瘦小。长有弯弯的犄角。

⑺ 羚羊有什么特征

羚羊的外形特征
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
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
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
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
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
雌兽的角稍细。
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
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
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蹄腺。
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之称。
中文学名斑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Naemorhesgoral纲哺乳纲别称青羊、山羊、野山羊、岩羊、青山羊目偶蹄目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科牛科二名法Goral亚科羊亚科界动物界属斑羚属学名:Pantholopshodgsoni
属牛科、藏羚属,别名长角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
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壮。
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雌性无角。
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
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它栖息在海拔4000~5300米的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群居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
那几乎尽是些“不毛之地”,湖泊虽多,绝大部分却是咸水湖,稀疏的植被中仅有的针茅草、苔藓和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却是藏羚羊赖以生存的食粮。
它生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
有长距离迁移现象。
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大群。
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
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中文学名藏羚羊纲哺乳纲拉丁学名Pantholopshodgsoni亚纲真兽亚纲别称藏羚、长角羊目偶蹄目分布区域西藏、青海和新疆,西至中印度境内科牛科二名法TibetanAntelope亚科羚羊亚科界动物界属藏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藏羚羊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又叫滩原羚、滩黄羊等,体形比黄羊稍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体重约15千克。
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
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色,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臀斑为白色。
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
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着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动物,分布于青海、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等地。
它一般栖息在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
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集群活动,冬季成群向南迁移,到植被较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复又北返。
性喜群居,行动迅速而敏捷,疾驰如飞。
虽然嗅觉较差,但视觉和听觉却很发达,所以十分机警,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饮水,也能逃避敌害。
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为食,冬季则啃食干草茎和枯叶,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中文学名普氏原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Procapraprzewalskii纲哺乳纲别称滩黄羊、滩原羚、对角羚目偶蹄目命名时间Buchner,1891科牛科英文名称Przewalski'sGazelle亚科羚羊亚科英文名称GazelleDePrzewalski属原羚属界动物界为中型牛科动物。
体重约100~120千克,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95厘米,尾长9~11厘米。
头部似羊也似牛但头面部略短,耳宽大;颈背具长角,角微向后曲、圆形,角基部具有轮状横纹,角尖光滑而尖锐,雄兽角较大身体大部棕黑,背脊有黑色条纹。
体毛较粗硬,毛色较深,以黑为主,杂有灰褐色毛。
四肢长,略带红棕色从头部形状可与近缘种相分开。
足蹄短钝结实。
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雄性有角,角先向后弯,再向上弯。
属中型牛科动物。
雄性黑斑羚有像小竖琴一样的角中文学名高角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Aepycerosmelampus纲哺乳纲别称黑斑羚、飞羚目偶蹄目天敌非洲豺、蟒、猎豹、狮科牛科食性主要是灌木树叶亚科高角羚亚科界动物界属高角羚属狷羚头体长160~215厘米;尾长30~70厘米;体重116~218千克。
雄性较大。
雄性狷羚为深褐色,雌性则为黄褐色。
雄性及雌性狷羚的角的形状也是先向外曲,再向前,并且向后尖角的长度可达70厘米,中文学名狷羚亚纲真兽亚纲拉丁学名Alcelaphusbuselaphus目偶蹄目英文名RedHartebeest亚目反刍亚目界动物界科牛科门脊索动物门亚科狷羚亚科亚门脊椎动物亚门族狷羚属纲哺乳纲种狷羚白纹牛羚头体长140~160厘米;尾长30~45厘米;肩高73~94厘米;重量55~80千克。
雄性较大。
白纹牛羚体色为巧克力褐色,下腹部为白色,前额到鼻间有一道白色条纹。
白纹牛羚的尾部还有一块白色的色斑白纹牛羚的角形似竖琴,呈环绕状,可达50厘米以上中文名白纹牛羚纲哺乳纲英文名Bontebok目偶蹄目学名Damaliscuspygargus科牛科分布南非、莱索托亚科狷羚亚科界动物界属转角牛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白纹牛羚转角牛羚头体长150~205厘米;肩高100~130厘米;尾长40~60厘米;重量75~160千克。
转角牛羚的毛皮一般都是锈红色,黑色的脚部及胸部,并在前额至鼻尖有一黑带。
角呈竖琴形,并且明显是环状角雄性及雌性的角都长达70厘米,中文学名转角牛羚纲哺乳纲拉丁学名Damaliscuslunatus目偶蹄目分布区域非洲东部和南部科牛科又名塔比羚羊亚科狷羚亚科界动物界属转角牛羚属门脊索动物门种转角牛羚眼大似瞪羚,常被误认为瞪羚,但体形较大,肩高120厘米,体重40千克。
身上有一道黑条,常被误认为黑斑羚(即高角羚)。
体型纤瘦,跑得很快。
除了身体侧部的黑斑外,其余的地方都是白色的。
天生善跑跳,时速可达94公里,仅次叉角羚和猎豹。
可以说是跳栏冠军,最高可跳3.5米,最远可跳10米。
它们就是利用这方式来应付它们的头号天敌——猎豹,以跳跃闪避猎豹的攻击或扰乱其视线中文学名跳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文名Antidorcasmarsupialis亚门脊椎动物亚门英文名Springbok纲哺乳纲俗名南非小羚羊目偶蹄目物种命名人及年代Zimmermann,1780科牛科分布非洲南部属跳羚属界动物界

⑻ 遭盗猎的藏羚羊最后到哪里去了

主要是销售到欧洲,在那边流行羚羊绒做成的服饰,而且存在较大规模的加工厂。当时,羚羊绒在国内还不流行。
其实被屠杀的藏羚羊,盗猎者只是剥其皮,肉和角都被抛弃在沙漠或草原上!
因此,结论如下:
(1)羚羊绒被销售到欧洲。
(2)肉和角被抛弃于可可西里那片沙漠或草原上。

阅读全文

与印度羚羊行动怎么样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一共有多少火山 浏览:971
越南共占多少岛 浏览:956
有申根签证怎么去英国 浏览:419
印尼渔业什么时候恢复正常 浏览:59
英国脱欧利率怎么样 浏览:31
讲英国历史讲什么最好 浏览:337
越南种什么草最好 浏览:430
罗马宝贝意大利剧插曲有哪些 浏览:667
英国的薯片有多少种 浏览:106
英国租房有什么问题 浏览:274
中国男篮对希腊徐杰得多少分 浏览:439
越南打表多少钱 浏览:334
电脑版越南服怎么改模组 浏览:266
中国什么省最有钱 浏览:962
印度有多少红茶 浏览:207
中国做了哪些努力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浏览:103
印度香蕉怎么煮最好吃 浏览:477
印尼花梨木多少钱 浏览:672
意大利语有了一点点基础该怎么学 浏览:941
英国禁用什么塑料 浏览: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