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的生活水平真的层次分明吗
印度不是等级分化,应该是等级固化,咱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印度的四大阶层,确实是存在的。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绝对禁止的,君不见印度的报纸上经常有谁的新兄弟因为与其他阶层的交往,而手刃自己家族的姐妹,而且还被民众所支持。印度人通过了解你的姓,来知道你是哪个阶层,因此有些下层的人,会刻意隐瞒自己的姓。
中产及以上阶层的印度人的印度的现状有着非常清楚地认识,这些印度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眼界足以匹敌欧美国家 然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印度人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任何的了解甚至没有任何的认同 旁普遮人不会认同部长全是古吉拉特人的国家 马哈拉施特拉人不会为了阿鲁纳恰尔的居民和邻居刀兵相见 马拉地语和印地语彼此不通 中产阶级以下,没有印度共和国 甚至没有马哈拉施特拉 没有果阿 没有阿萨姆 只有每天为了果腹而奔波终日的几卢比。
B. 印度即将成第一人口大国,这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
对于社会新闻比较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会了解到这样一则信息,据联合国的人口调查来看,印度可能会在未来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很多人也不是非常了解,那么这个国家的居民在日常的生活水平究竟怎么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就目前来看,印度庞大的人口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很多好处,相反还给印度的发展上了一层枷锁,因为庞大的人口那么发展起来也比较缓慢,所以印度最重要的不是人口有多少,而是如何发展。
C. 印度是穷国吗
在不少国人眼中印度是一个脏乱差俱全的国家。但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印度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兴经济体。2019年印度的GDP达到了2.88万亿美元,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法国和英国。而据一份2018年发布的资料显示,从2007年至2017年,印度财富总额由3165亿美元增加到了8230亿美元,目前印度有千万富翁20730位,有亿万富翁119位。这些富翁中名气最大的是信实工业公司的“掌门人”穆克什·安巴尼,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他的个人资产达到了514亿美元,据称超过了马云先生和马化腾先生的财富总和。
D. 中国人月薪5000元的,到印度能过什么生活
首先我们得知道,两种货币的兑换汇率:5000人民币约合5万印度卢比。再看看印度几个普通行业的工资,就能知道月薪五万卢比的收入,在印度处于什么水平。我们以印度首都新德里为例,这里的苦力、司机一类工作的工资约在6-8千卢比左右(约合550-750人民币);一般文职白领工资约在2-3万卢比之间(约合1900-3000人民币);新德里的普通警员收入也就2万卢比左右,但军人收入较高。那月薪5万卢比,也就相当是一个高级工程师的收入。
最后说房子,想要生活的话肯定想买个房子,不过近几年印度房价上涨的厉害,一二线城市和咱们的房价差不了太多。不过在印度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很低,很多人选择自建,月薪5万卢比的话,存个十年,建一套上图这样的房子还是能实现的。
总结一下,月薪五千的中国人,到了印度生活肯定是毫无压力的,而且生活水平比75%的人高(印度贫富差距大),此外,月薪五千人民币,在印度不仅生活无忧存钱十多年还可以自建一套房子。五千人民币能过这样的生活,我估计说出来都没几个人能相信。
E. 印度超越中国成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个国家的民生情况如何
对于世界人口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了解到了这样一则信息,印度作为世界上比较着名的人口大国,从人口趋势上来看会超越中国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对于印度这个人口大国这个国家的民生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除了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之外,印度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其实也并不高,大约也就是人民币1000多块钱左右,所以印度人的生活水平也并不高,由于贫富差距的原因很多,普通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主要也以吃素为主,手抓饭是他们的特色,而且印度人吃饭不喜欢用筷子。同时印度的交通也比较落后,人力三轮车是他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公交车更是人满为患。除了生活水平比较低之外,印度这个国家的女性地位也比较低,这个问题也是让国际社会诟病许久。
F. 在印度这个国家,月薪如有一万元人民币,生活水平能达到什么样
比较好了,因为在印度物价比较低,所以还挺好的。
G. 50年代印度的生活水平如何
50年代印度的生活水平不怎么样,比中国差。
印度的贫富差距非常巨大,12亿人口约有10亿人的生活水平相当于非洲的平均水平,半数的人口无法满足温饱,多数地区没有健康的饮用水,参考国际组织给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远高于印度,生活水平也远高于印度。
H. 世界人口即将破80亿,印度人口超越中国,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如何
印度当地人的生活质量非常糟糕,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混乱。
当听到印度人口要超越中国之后,很多人也开始关注起了印度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印度的领土面积远远比不上中国,而印度本国的人口却有即将要超越中国的趋势,在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印度人的生活质量根本得不到有效保障。
虽然印度也曾出现过富可敌国的富豪,但是富人阶层的生活根本体现不出所有印度人的真实水平。要知道在印度当地大部分老百姓都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在无法解决温饱的情况下,印度当地人的生活质量自然会非常糟糕。
如果印度能够有效提高本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么我相信印度的国力必然会有着明显的提升,然而很可惜的就是,印度在短时间内根本就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
I. 60000卢比一个月的收入在印度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
60000卢比相对于人民币6000元,这个收入在印度算得上是白领的收入。
工资收入在60000卢比的在印度绝对算得上是白领阶层。除非是出自很好的高种姓家庭,父母都很有钱,当然这种毕竟相对于印度总人数少。大部分拿到60000卢比工资收入的人,每个月也不会存多少。印度的基本生活物价与中国差不多,都是印度人的消费方式没有中国人的花样多。他们的钱消费的地方也就是吃饭,穿戴和租房。不像我们中国人吃个夜宵,买个奢侈品,玩游戏,酒吧等等。而且他们吃的东西也简单,大部分人都不吃肉,所以伙食费对于他们来说不贵。
但是印度人的一个家庭很大,如果工资收入高的人,他有可能要支付兄弟姐妹的读书生活,或者是救济一个家族里的贫苦人。所以,在印度白领存钱买房的人及其少。
J. 印度经济情况如何为什么
印度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就在悬崖边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
明确的说由于严重的高估了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绝大多数去印度投资的中国人都是血本无归的。
第一、印度这个国家整体上很穷,消费能力极低。事实上印度人在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大体上都低于中国1990年水平。举个栗子:印度不仅人均粮食消费很低,而且在主要吃素的情况下,豆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消费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在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其它的消费能力就非常贫弱了。这就导致了印度的饥饿指数在世界上都属于倒数的水平,甚至不如很多非洲的极端贫困国家。讲到贫困,就不可避免的要讲到PPP(购买力平价)的问题。PPP是一个极端不靠谱的指标,比如说印度每年的消费的粮食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强,但是印度的粮食PPP居然比中国高。而且中国的肉类消费PPP比粮食消费居然多一倍,而美国只多了10%。目前我国很多学者都在谣传“中国8亿人脱贫”,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8亿人贫困这件事情。联合国的1.9美元/天的极端贫困标准就是PPP,指的是:一个人一天的收入买的食物足够保证他能吃饱。换句话说,只要他能吃饱,这个收入就相当于1.9美元的PPP,而不是说他真的每天收入1.9美元。中国什么年代有8亿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说实话,中国在最贫困的年代,“温饱”标准都高于1.9美元的PPP。目前在印度有2亿人低于吃饱饭这条线,8亿人直接靠政府救济粮维生。已然超过中国建国以来的最穷水平。
第二、印度不仅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援引各国官方数据),在过去的20年里,只有2015年和2016年两年印度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更可笑的是,莫迪政府通过连续多次修改统计方法,导致前几届政府任内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被调低(增长基础低了,增长率就显得高)。实际上在莫迪上台以前,印度还是有几年的增长率是高于中国的,但经过修改统计方法后,莫迪前任的经济成就被抹掉了。
此外印度的增长率统计明显的存在问题,越南的经济情况是很明显远强于印度的,但越南的增长率却常年低于印度。此外,最近二十年经济总量(现价美元)增长倍数而言,印度尼西亚竟然都比印度要高,而印尼的增长率大约只有5%左右。这里有人就会说为什么不用不变价GDP来衡量?这是因为不变价GDP的增长倍数和增长率的算术总合在统计学上是等价的,不应该拿来相互证明。印度的统计口径至少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平价指数(官方用于统计GDP时使用的通货膨胀率)显着的低于物价指数。在统计的时候故意低估通货膨胀,自然而然的就会高估实际增长率。但实际上经济总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的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而且排名还连年下降的原因——印度经济根本没有发生过高速增长,它的实际增长比同档次的发展中国家要慢。
第三,对印度来说最致命的一点:印度的人口结构不允许他们的增长速度那么慢。印度实际上已经走进人口老龄化的前夜,增长率,出生率都已经断崖式下降。按照国内的经验,大约10到15年后,印度就要和中国一样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确保现有的年轻人充分就业,同时确保国家尽快积累足够的财富应对老龄化,印度现在必须保持极高的经济增长。中国在90年代中期的人口状况和现代的印度基本一致,而且人口总量还要少一些。但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就必须“保八”了,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低于8%,整个国家是支撑不到现在的。依此类推,印度目前如果不能连续的以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二十年,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国家哪怕严重注水的增长率都达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