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儒家学校拟定的上学时间表
古代的小学教育也注重劳逸结合,因此也会有假期的,但那个时候没有寒暑假,假期也没有今天那么多。比如明代的小学,每个月只有谒圣这天放假,而到了清代,每个学校根据自身要求会有不同的上学时间和放假规定。
比如清代人唐鉴所办的义学规定每天五到七点到校,17点到19点回家,每年自正月15开学,一直上到腊月十日才散馆,休假时间就只有每年的年末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有的学校则规定每天七到九点入学,15点到17点回家,另外每个月仿照古人休沐之翼放假三天,此外,不得擅自离校。
还有学校规定每天日出上学,日落放学,9到11点吃午饭,每年的端阳初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还有七月半,十月朔,也就是十月初一各放假一天,平时概不放假。
不过这古代的小学课堂也并不是那么严。清末一位传教士就这样批评中国教育,说中国人对正规的学校规章制度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教员可以经常缺席去做他自己的私事儿。同样,学生在收割农忙季节,常常被迫留在家里,准时上课,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没有时钟,上课,下课也没有固定的时间。一直到清末引进西方的教学制度,这个现象才有所缓解。
2. 印度的学校有寒暑假没
印度学校只有暑假:4月最后一个星期开始,到6月第一个星期结束.
他们没有寒假,不过10月左右的时候会有屠妖节,2周假期左右.
其他假期就是考试前后,1星期左右.
3. 古代的学生是如何开学的,他们有开学典礼吗
不同于现代学校开学时间,古代的开学时间并不固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开学时间。但是中国古代的学生同样有开学仪式,并且他们的“去学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所以在古代,开学仪式地位很高,很受重视,且都含有深刻的寓意。
再之后就是“朱砂开智”,为了使学生能够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能够一点就通,所以先生会拿着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意义就是在眉头取“智”,取到智慧。
总结起来就是,学生先正衣冠,然后净手净心,之后老师朱砂开智——“拜师礼”结束。不过有的地方会把“朱砂开智”放到“拜笔礼”中,通常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志、描红开笔、拜笔师等环节,但都类似。
4. 国外开学时间
明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吃过元宵,孩子们就要背着书包去上学。中国的学校大多是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正式开学。那么,国外的学校开学时间都在什么时候?我们来看一看。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美国
美国每个州规定不同,所以具体开学时间是不同的。总体来说,一般春季入学的开学时间是1、2月,秋季入学一般是8、9月。
开学伊始,学校大都要将新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及学校的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和家长,便于家长安排时间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老师也可以结合家长的建议为学生制订新学期的计划,通过召开家长会设定新学年的目标。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有的老师还会交给家长一本“老师——家长日志”,这将成为老师和家长联系的纽带。从开学第一天起,学生的种种表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会被记录下来,老师和家庭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可以从第一天起就努力纠正自己过去的缺点,在新学期里养成好的习惯。
加拿大
加拿大各学校的放假时间及开学时间各有不同。一般开学的日期基本是1月和9月,每年9~12月为一个学期,第二年的2~5月为一个学期。但也有个别学校是例外的,比如有的增加了一个开学时间,即5月,这样每年就有三个开学时间,春季开学在1月,另外两个开学时间是5月、9月。
入学第一天,学生们什么东西都不用带,因为就一个小时在校时间。加拿大孩子会度过一个简单的开学典礼——老师们把他们带到体育馆,先唱了加拿大的国歌,然后校长讲话。从第二天开始,就进入了正常的学校生活。
英国
英国基本上每学年都有三个学期,分别是1月~3月,4月底或5月初~6月,10月~12月,春季开学时间在1月份。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全英国的中小学生在开学第一天,首先要接受的必修课程是网络安全教育。英国学校认为有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网络潜在危险的知识,以便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世界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法国
法国一般从9月~次年6月为一学年,一学年有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一般在9月底或10月初开学,到次年2月初结束。第二学期从2月中旬开学,6月结束。因此,法国春季开学时间是2月中旬。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法国孩子在开学第一天无法像中国孩子一样领到新课本,因为这里的小学生和初中生都是从学校的图书馆免费借课本来用的,一个学期结束后必须完璧归赵。这种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在法国已经有百年历史。
德国
德国虽有统一的联邦教育部,但教育政策仍属于各州自己的权限,包括一年4个主要假期的时间安排。当然,各州规定不同的放假时间也有交通等方面的考虑。德国一般分为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夏季学期一般4月初开学,冬季学期一般10月初开学。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假期是各个家庭出门旅游的高峰期,为避免同时放假及开学给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造成太大负担,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德国各州就采取分期分批开始放假的制度。为公平起见,谁打头阵、谁稍后放假,还采取各州轮流的方式。
日本
日本每年4月份开学,正是樱花盛开的日子。一般来说,4月至次年3月为一学年,一学年有两个学期,称为前期和后期,4月~9月为前期,10月~次年3月为后期。
在日本,新学期的第一天不上课。师生们从打扫卫生开始一个新学期,然后才是开学典礼、校长讲话、唱校歌等。
世界各国开学时间一览
开学仪式后,学生回到自己的班级教室,教师会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看是否发生过伤害事故。学生也会彼此交流他们是如何度过假期的。老师会带领学生们了解新学期的日程安排,制定学期目标,了解在学习和生活(包括安全问题)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此外,日本的开学第一天也是全国的“防灾日”,学校会安排一系列以防灾、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学生避难演习、安全回家指导、交通安全教室等。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接学生的训练后,学生由各自的家长领回。新学期第一天的“功课”结束。
5. 古代印度的学校是怎样的
古代印度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之为“古儒学校”。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7岁~8岁,也有5岁入学的。经古儒准许接受为学生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共学习12年。在这12年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还必须到各地行乞,借以习惯艰苦的生恬。
6. 为什么要9月1日开学古代人开学会做什么
正值开学之际,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9月1日开学时候被没有写完的作业支配的恐惧,尽管没有人提醒,这一天到来之前,也一定是疯狂补作业的情景。不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9月1日成为开学日?为何不是其他的时间?如果放在古代,学校开学的时候,古代的学生们都要做些什么,他们要准备些什么?
看见熊孩纸们背着小书包,有没有会想起当年开学时的心情呢?大学终于不用交暑假作业!这感觉果然太爽啦!掰手指算一算,从7岁一年级起,直到22岁大学毕业,我们岁岁年年共计要经历32次开学。
大家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全国各地的中小大学校,都非常默契的定在9月1号开学呢?看看以下各路青年神回复:
普通青年说:暑期已过,天气转凉,9月天气更适宜学习,至于1号,可能是为了方便计算课时吧。
文艺青年说:我国是农业大国,秋季是农忙时节,1号还没进入秋收,相对清闲,新学年就在这天开始。
奇葩青年说:历史规定沿袭的,这日子没准从古代就定下了。
这些都不全对,历史是这样发生的:
早在1912年,9月1日就成了我国统一的开学时间,这是孙中山先生确定的,但在这之前我国确定秋季开学有一定的历史因素。20世纪初,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拟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癸卯学制》,即定为秋季开学。
《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未及实行。
《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首部由国家颁布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首次明确了全国中小学统一的开学时间(相当于公历的9月初)。但当时仍在使用农历,所以9月1日开学的说法仍未可确定。
直到1912年,孙中山宣布将农历改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当年9月至次年8月南京临时政府又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规程,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其中各中小学开学时间延续了清政府的提法,并进一步确定为公历9月1日,且使用至今。
原来9月1日的来历有这么久远的历史典故,你猜对了么?
古代儿童的“开学”要做些什么?
汉代,一年有三次入学时间,汉代政论家崔寔曾在《四民月令》中记载过具体入学时间:正月农事闲暇时、八月暑退时、十一月渐渐冰冻时,这三个时间都是农闲时节,为的是家长可以不必因为孩子上学而耽误农活。到了南北朝时,开学时间得到了统一,冬天入学成为定制,但历朝开学时间并不相同,如宋代农历十月份开学,陆游在《冬日郊居》一诗中写道,“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在注释中详细地记载道,“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开学时间的变化基本上都遵循“不夺农时”这一规律。
古代“开学典礼”须正衣冠、朱砂开智
古代的学制并不像今天这样有规律,不过,新生入学仍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八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类似于今天的儿童初等教育,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6岁学会辨认四方 10岁便可进入小学
对于启蒙,古人极为重视。东汉哲学家王充8岁入学,药王孙思邈7岁入学,而蒙馆就是今天的幼儿园和小学。由于国家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幼童教育,官办的小学一般仅限于贵族子弟,所以幼童教育在最初并不普及。
到了隋朝,科举制兴起,特别是宋代之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印在时人的脑中,“学而优则仕”已成为世人所追求的目标,于是蒙养教育(特别是私学)便大规模地兴起。明清之际,蒙馆(私塾)在全国范围得到普及。
学习内容方面历朝历代并不相同。以西周为例:幼儿园时期,孩子6岁学习认读数字、学会辨认四方;7岁了解男女有别;8岁熟悉接人待物的礼仪;9岁熟记一个月中的朔望的日子和干支纪年;10岁便可进入小学。而小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便是“六艺”中“书”和“数”这两项,这两项属于文化基础课。“书”是指书写文字课、“数”是指算法和计数课。
宋元时期,初步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元初程端礼所制定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成为元明清三代学校教育中最典型的“教学计划”,至今深有影响。其主要实行的便是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蒙学课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千家诗》等。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三个阶段。识字是文化学习的基础,也是儿童入学后首先开始学习的内容。明清私塾多先集中识字。识字教学大致有指物识字、卡片识字、书上识字、对比识字等几种方法;写字,又称习字,古代使用毛笔写字,讲究书法,基本功必须从蒙学练起。
而且古人对书法极为看重,例如唐代“书法工整美观”成为吏部择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书法家也多为官员,如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是高官。字写得美观,是古代文人的一大要求。
在蒙学教育的过程中,基于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要求孩子年幼记性好时尽量多背诵,等年龄渐长后再来消化,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死记硬背。但此时教师则比较注重读书习惯的培养,强调“心到、眼到、口到”和正确的姿势,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日后的学习。
7. 印度大学开学时间和放假时间,急需!
开学时间有时候不确定,通知书上告诉你8越1号课程开始,但是那只是个报道的时间,可能会报道后就开课,但是也可能会等一个月。还有专业不一样,报道时间都不一样
8. 古印度学校出现在什么时候
古代印度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之为“古儒学校”。儿童入学年龄一般为7岁~8岁,也有5岁入学的。经古儒准许接受为学生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共学习12年。在这12年中,师生同饮食共生活,学生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如定时沐浴,虔诚祈祷,衣着朴素,削发独身,在地板上睡觉,还必须到各地行乞,借以习惯艰苦的生恬。古儒学校教师的品德行为也都必须符合圣典的要求;他们必须精通所授的学业并善于引导学生服从规则。教师应学识渊博、言语清晰、忠贞、和善、以身作则、信仰坚定,并安于行乞而乐于以知识启迪学生。在公元2世纪出现的教育法规中对师生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古儒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学、韵律学、语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祀等“六科”,它们是学习吠陀经典的基本训练内容。古儒学校最初可招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种姓的入学习经义,后来随着种姓分化的加剧,取消了吠舍子弟学习《吠陀经》的权利,刹帝利依社会分工的需要也仅仅学习少量经义和语法、逻辑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学习射术和政治。学习和研究《吠陀经》便成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了。
9. 印度学校寒暑假是什么时候
印度学校只有暑假:4月最后一个星期开始,到6月第一个星期结束.
他们没有寒假,不过10月左右的时候会有屠妖节,2周假期左右.
其他假期就是考试前后,1星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