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想练武先学跳舞:印度锡克人的盖挞武术
盖挞是印度尚武的锡克民族的武术,盛行于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邦。盖挞的锡克语字面的意思是“真知的武器”,是一种武技与信仰兼修的武术。事实上,盖挞其实就是为捍卫锡克教而产生的。今天它仍是锡克青年喜爱的运动,在各种锡克教节日里,总能看到锡克青年演练盖挞。
▲盾配剑是真正具有实战意义的剑术,也是锡克剑术的高级阶段,据此可迎战多种武器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魏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B. 印度有哪些最厉害的武器
我们常常说十八般武艺,其实不是指武术,而是指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棍,槊棒拐子流星。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们不仅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过。如果我们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们又发明了哪些我们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兹特克人的马克胡特
由于阿兹特克文明的冶铁技术落后,所以马克胡特其实是一根长约90cm—120cm的木棍,但剑身镶嵌着锋利无比的黑曜石片,这样同样威力很大。现在马克胡特已无真品,最后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馆中,1884年一次火灾而被烧毁了。
9、峨眉刺
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针,一般长约一尺,两头细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锐刺,中间粗,正中有一圆孔,可灵活转动。据说由峨嵋山一位僧人发明,故称之为峨嵋刺。另有一说法,峨嵋刺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创。
8、菲律宾短刀
菲律宾短刀长约45cm左右,据说以前本是菲律宾土着人的农具,后来经过改良成了一柄十分称手的兵器。
菲律宾短刀
7、古埃及镰状剑
古埃及镰状剑
古埃及镰状剑长约50—60cm,由于古埃及冶铁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多为青铜材质。古埃及镰状剑既像斧头又像镰刀,弯曲设计主要是用来勾住对手的武器或盾牌。
6、非洲阿赞德人的三刃飞镰
阿赞德人主要生活在刚果、中非共和国、南苏丹等地区,古代的阿赞德人勇士擅长使用这种多边刀刃的投掷武器,长约为55cm。使用方法很简单,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击中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三刃飞镰只有阿赞德人的贵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的。
非洲阿赞德人的三刃飞镰
5、抓
抓
这是咱们中国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个人的手,而且留着锋利的逗指甲地。抓主要是用来撕裂敌人的肌肉和勾住敌人的兵器。这玩意儿看似简单,实则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侠小说中似乎只有邪教、魔头等反派才会使用这种武器。
4、印度的拳刃
这种印度的拳刃名字叫逗卡塔尔地,多为刺客所用,属于短手兵器,有点类似于《刺客信条》中的手刺。在古印度这种兵器被视作身份的象征。
印度的拳刃
3、捕手
捕手
这种武器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是个长棍,长棍顶端有一个铁圈。用法是对准敌人的脖子将铁圈卡进去,那么敌人想挣扎的时候,周围的刺就会刺进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2、印度环刃
传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所用的武器,现实中主要为锡克族战士所用。锡克武士通常将环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敌人取之即用。用的时候抛出去就像一个飞盘,但没人想要接住,因为它的四周很锋利。
1、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
在这些武器中诸葛连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术含量的。诸葛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传说为诸葛亮发明。诸葛连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遗憾的是诸葛连弩早已失传,关于它的样子也多为后人想象,实际长什么样子没人见过。
盘点中国古代兵器谱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
前言:狭义上冷兵器是指不带有火、炸或其他燃烧物,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近战。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中国古代冷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那一页页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一篇篇叙说着石斧铜戟、金戈铁马的赫赫战绩。当你置身其中便会耳边犹闻逗万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风地;眼前犹现逗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地的情景。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就是将我国古代兵器谱上前十种冷兵器:
NO.10 锏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利于步战。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出于晋唐之间,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逗凹面锏地之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锏通常作为辅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杀伤,所以有逗杀手锏地之说。
唐初的战将秦琼(字叔宝)善使双锏。
南宋岳家军将领牛皋擅长双锏。评书中八贤王赵德芳使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NO.9 鞭
大家可别搞错了,这个鞭不是软行像绳子一样的鞭子,我们所说的鞭是一种以劈,扫,捅等为住的像铁棍一样的兵器。鞭就像钢铁做成的竹节,所以又叫竹节钢鞭。历史上的伍子虚,大唐元帅尉迟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过鞭。鞭是对付比锁子甲更坚固的盔甲所产生的兵器,并可以一举打碎护心镜,威力极大。属于重武器。鞭与锏比较下虽然锏的杀伤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却不如鞭。因为两种兵器类似,且鞭有软硬之分,所以人们现在说的鞭通常为软鞭。
NO.8 弓弩
弓弩相比大家听过最多的是三国时期孔明发明的诸葛连弩。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弓手)、弩箭、弩炮(发射石块的弩机)。弩弓一般使用多层竹、木片胶制的复合弓,形似扁担,所以俗称逗弩担地。属于远距离武器。
与外国的远程杀伤兵器相比,我只说一句,那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远远超过了老外的。
NO.7 斧钺
大者为钺,小者为斧。钺在实战中使用的时间不长,估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战车上的具有巨大威慑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后来由于太过笨重变被淘汰了,从此后钺只能作为礼仪武器。而斧的发展就比大头的钺幸运得多,中国历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开国元勋程咬金用的宣花车轮大斧,还是绿林中梁山好汉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马上的大斧,也可为双手拿的板斧,种类很多。斧的杀伤很强,属于重兵器,以劈砍为主。
NO.6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枪和刀的合体,它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既可以象矛一样刺击,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样钩,挥和劈砍。在欧洲,戟的装备和中国是不同的,欧洲中世纪以装备步兵为住,而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大批装备部队,到中古已经从步兵到骑兵了,步兵则以轻便的长枪代替。中国的戟主要分3种,一种是最老的戈戟,这种种类最多,装备最广,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现的门戟;还有就是武将最喜欢的方天画戟了。因为戟是其他武器的结合体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5 戈
我大天朝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镰头剑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实话实说,戈并不是杀伤很强的武器,戈的种类繁多,从夏朝倒汉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绝迹。戈是中国的老兵器,因为是横刃,所以以钩,啄,挥,推为主。因为一些和电影的缘故很多人认为戈是小兵炮灰等的专用武器。
NO.4 枪
可以是这么比较矛和枪,抛开柄,只看刃部,刃长者为矛,刃短为枪。枪头无疑比矛头要轻,杀伤却一样,都是以刺,冲为住,再者,由于战车的退役,长矛的用处也少了,杀人不如纵马长枪来的方便,机动也高了不少。枪有许多种,绿沉枪,鸦角抢,虎头枪,提卢抢,还有宋朝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马枪,钩镰枪等。
北宋着名军事家族天波府杨家就是祖传用枪的,后来才有了杨家枪和杨家将的故事。
NO.3 矛
有古书上也说矛=枪,但从一些小说和文献来看,把矛和枪完全归于一体恐怕是不对的。矛最长是长达4米的,主要是用于车战的,骑在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标枪(投矛)叫枞。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NO.2 剑
两边开刃者为剑,在欧洲剑和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一个单词。中国的剑的历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装备部队是在东周时期,特别是象秦朝的剑,长达1.5米以上,为的就是在战车上发展更大的杀伤(当时只有赵国是以骑兵为主,大多国家仍是以战车为主战兵),后来由于刀的盛行,在部队离逐渐代替了剑,使剑只成为将军的武器或者是装饰。在明朝有例外,当时戚续光为了摆平倭寇,从而制造了重剑来对抗倭猪的锋利的太刀,但是这种重剑还是没有德国条顿十子军骑士1.8米的重剑那么猛。
NO.1 刀
一边开刃,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历代不管是还是绿林好汉都用,大批流行于汉朝的环首刀(就是这刀赶走了匈奴,构成了横扫欧洲的逗上帝之鞭地),其分很多种,如腰刀,柳叶刀,环刀,朴刀,还有一些武将所爱的骑在马上使的大型刀。并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国的刀演化来的。
刀、剑、矛、枪、戈、戟、斧钺、弓弩、鞭、锏就是兵器谱上的前十种兵器。有一种说法是逗一寸长一寸强地,还有一种说法是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地分别到出了不同兵器的优势。
不管如何这些兵器都展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类的工具由耕作、狩猎向为战争变化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多样,由庞杂到统一的发展完善过程。
C. 印度尼西亚有哪些武术
Pencak Silat(班卡苏拉) 或 Silat (使用自卫技术的格斗)
它是是一种东南亚的武术,源于马来世界的文化。这种艺术不但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新加坡广为人知,并且在诸如泰国和菲律宾一类的国家之中也可以发现它的不同程度的变化形式。
这种艺术已经发展到欧洲,在荷兰特别流行-就像空手道在美国那么流行。估计有数百种流派和上千所学校。
这些流派大都发现他们的武艺起源于对野兽搏斗的观察。"Harimau" (虎) 和 "Helang" (鹰) 就是例子。
D. 印度有什么传统武术
成龙的<神话>上说的帝沙武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E. 印度人有哪些独特的技能
跳火圈吧,这种比赛经常能在杂技团看到,印度人的弹跳能力很强。
F. 印度的功夫应该也蛮厉害吧
印度的武术也有流派之分,着名的如卡拉里帕亚特、帝沙等。技法相较其他国家武术比较全面,其中卡拉里帕亚特训练中一些方法与中国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卡拉里帕亚特的步法与中国武术摩擦步很相似。棍术用双阴把,棍法灵活多变、凶猛,少林武术则也以棍法见长。
不过由于其与宗教联系过于紧密,实战价值一般。
G. 印度武术的介绍
印度武术,卡拉里帕亚特主要流行在喀拉拉北部的卡利卡特、卡努尔、维舒尔,南部的特里凡得琅、甘耐库马利,以及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马德拉斯。历史上的印度,长期王国林立,战乱频繁。在这种环境里,造就了种类繁多的武术。但真正具有价值能够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武术,乃是卡拉里帕亚特。
H. 印度武术的简介
印度武术在印度南部省份喀拉拉邦,卡拉里帕亚特已经传承两千多年。9~12世纪时卡拉里帕亚特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男性的必修课程。那时经常举行比武,能参加比武被看成是一种荣誉。18世纪中叶,英国殖民者为了防止人民反抗,禁止民间练习卡拉里帕亚特,致使其逐渐衰落,濒临消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在喀拉拉全邦各地已经有120多间卡拉里(卡拉里帕亚特训练场)。喀拉拉农村,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龄,便加入卡拉里接受启蒙训练。卡拉里就像中国的武馆,被称作古鲁卡尔的经验丰富的导师按学生的资质和悟性因材施教。
卡拉里是一间半地下的大厅,四面封闭,开有一扇小门可出入,训练大厅的地面比外面低1米左右。喀拉拉位于印度南部沿海,气候炎热潮湿,这种半地下式建筑可以起到防止湿热侵入的作用。训练时修炼者身穿一种叫“卡恰”的特殊服装。身上涂满芝麻油,据说可以散发训练时体内产生的热。修炼卡拉里帕亚特不但是身体技巧的训练和提高,修炼者更要注重其对自身心灵的净化,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拜师仪式方能被允许修炼卡拉里帕亚特,而每天的训练也在一种近乎神圣的庄严仪式中开始。初级阶段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修炼者做各种活动伸展肢体、进行灵敏训练、增强体能和平衡能力,最高阶段是达到这个水平的修炼者开始学习使用金属器械技术,包括短斧、短剑、长矛等。
I. 印度有武术吗如果有,请详细说明。
印度武术当中,最有名的是卡拉里帕亚特,里面含有徒手搏击和器械格斗内容!
http://ke..com/view/1374111.htm
J. 古爱琴搏击求,帕马休格斗术,古印度武术,分别是什么
您好,非常荣幸为您解答问题~我也是一名搏击爱好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古爱琴海搏击术就是古希腊式搏击,也叫潘克拉辛,其英文为Pankration。这项竞技基本上已经消失于人类的舞台上,目前人们对古希腊式搏击的相关知识是来自于历史与考古资料。
帕马休格斗术其实也属于古希腊式搏击技术,是由一种早期的战场格斗术发展而来,这种战场格斗术名叫“帕马休”,斯巴达人是这种搏击术的集大成者。
至于古印度武术,包涵的内容就比较宽泛了,而且就像是少林、武当一样,古印度的武术受到本土宗教尤其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较大。卡拉里帕亚特从理论上说源于“特努尔吠陀”。“特努尔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最根本的经典吠陀中“夜柔吠陀”的一部分,是记载搏击术的经典。 其发祥地是南印度喀拉拉邦,并主要在该邦流传,意为在卡拉里或训练场进行的搏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