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G可能是脑回路最清奇的公司,该公司都推出过哪些奇葩产品
作为一家脑回路清奇的科技公司,LG推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单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家的手机系列。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家那些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手机吧。
以上就是lg所推出的一些奇葩单品了。你还知道哪些呢?一起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Ⅱ 化工厂主要生产什么
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 化工行业包含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精细与日用化工、能源及动力、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业。
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2)印度lg化工厂生产什么扩展阅读:
化工行业划分为三大类: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三大类。其中基础化工分为九小类:化肥、有机品、无机品、氯碱、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农药、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
工程塑料 :聚苯醚、 聚苯硫醚、 聚甲醛、 聚醚酰亚胺、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聚合物、聚酰胺、 聚酯树脂 、热塑性弹性体、色母再生料、其他未分类塑料原料合成橡胶: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丁晴橡胶 、乙丙橡胶、 再生胶 、橡胶辅料 、丁基橡胶、 氯丁橡胶、 异戊二烯橡胶 SBS 、其他未分类橡胶原料。
树脂:天然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其他未分类树脂;石油及制品:原油 、燃料油、润滑油脂、溶剂油、石油焦、石蜡、沥青、成品油、石油制品、油品添加剂、气体类石油产品。
Ⅲ 化工厂主要生产什么
化工厂主要生产化工系列产品:生产化学试剂及其他一些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有无机试剂、有机试剂、生化试剂和临床化学试剂、环境科学用试剂、光学和电子工业用试剂;军用和民用发光材料;电影和照相用感光材料;印刷用化学品;胶粘、塑料助剂、表面活性剂、匀染剂、添加剂、变性剂、乳化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Ⅳ 在化工厂上班是什么感受
我就是在化工厂上班的,现在做的是最普通的操作工,负责维护运行机器的正常运转,干一些杂活。
在化工厂上班,首先要忍受各种气味,有酸的,有臭的,有刺鼻子的,有令人作呕的,有熏眼睛的。在不同的车间岗位,会有不同的浓度。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比如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甲苯等等,需要格外注意。因为某些地方的疏忽,会导致丢掉性命。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所在的车间是废水处理,主要是通过蒸发和冷凝处理掉污染物。因为处理工艺落后,再加相对水质比较杂,导致车间的事情非常多,设备问题频发。管道被腐蚀,泵出问题,盐分累积堵塞离心机等等。有的问题车间会让厂里施工队处理,但是我们这样的操作工肯定不会闲着,需要收拾现场,协助处理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工资只有三千五六。
幸运的是,我所在的车间没有高温高压的危险环境,没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没有腐蚀性化学品。安全系数相对高一些,只有压缩机可能会出现爆炸事件,五年内出现过一次。
虽然远离这些毒害气体,但是其他车间不免会飘过来氨气,甲酯等等刺激性气体,让人十分难受。空气之中还有粉尘,设备有噪音。工作环境之差,可见一斑。
曾经一些不懂行的人说,未婚不能进入化工厂工作,会导致终身不孕不育。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当然情况会存在,但是只会在一些非常特殊的岗位,接触一些特殊化学原料。厂里也会告知员工,用高额的工资招工人进入这种岗位,一般四五十的员工才会选择去。
在化工厂,有的岗位彻彻底底是在拿命挣钱,我们厂就有一个车间,名为“DCNQ”,这种产品是毒性相对比较强烈的化学品,大多数人都这个东西过敏。厂里用每月一万多的工资招聘,都难以招到人,最后因为环保问题,被彻底放弃。
化工厂上班有个好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一切正常的话都是在熬时间。像我这样的操作工,一个班十二小时,工作量很小。但是我所在的废水处理车间例外,很累。生产车间比较轻松,但容易接触到有害物质。
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再到化工厂上班。但是为了还房贷,我又不得不去。我们市区,当初招商引资,进入了一大批化工厂和冶炼厂。冶炼厂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工作量也相对大一些。作为底层员工,可选择的余地不多。
所以啊,对于底层员工而言,说多了都是泪。有时候挺想自己去创业,搞点生意做。可是因为房贷,彻底把我压住了,因为我输不起。
看上面大家写了好多,我来补充几句!
说的明白一些,我们每个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工厂,如吃饭的塑料碗筷;身上穿的氨纶、尼龙等材料的衣物;家里的家具、装修用的材料; 汽车 的很多非金属零部件,这些全部来自于化工。而化工生产的最原始材料就是石油、煤、天然气等。 我曾经给一位女生讲“你身上穿的弹性十足的内衣,都是石油做成的”,她很惊讶,但这就是事实 !
所以说化工深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化工!
很多化工厂都是常年生产,除了因检修、市场等原因外,绝不会停工停产。所以化工厂的一线工人绝大多数三班倒或者四班倒工作(8小时或12小时轮班工作制),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包括我们最在乎团圆的春节也不例外。
化工厂的普通工人中有负责自动化控制的(专业术语“内操”),他们负责通过电脑监控、远程调整生产工艺参数。一上班呢就要坐在凳子上8-12个小时,盯着两三台电脑屏幕看;化工厂的普通工人还包括现场操作人员(专业术语“外操”),他们主要负责化工厂现场设备的操作,巡检,以及工艺设备的调整,还包括现场卫生的维护等。
当然,化工厂普通工人还包括检修、化验等人员。
另外,除了普通操作人员,化工厂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和生产直接有关的称为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一般是技术员、工程师。负责生产中的设备、工艺、安全的管理。在大多数化工企业,他们工作压力大,累死累活的那种(为了给外行解释:他们不是“官”)。工资一般略高于操作人员。
有人可能想问,化工厂的重大(较大)安全事故完全能够杜绝吗?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未来50年内不可能!只能说尽可能、最大程度减少安全问题。
为什么呢?
一、必然性 。
有些安全管理松散,长期违规,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出现。你比如,规定了高处作业必须寄安全带,如果长期违反该规定,99次幸免的话,第100次必然会出大问题(摔死)!
二、偶然性 。
一些安全管理严格的大企业,组织生产操作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来执行。但是,你总会疏忽点一些小的问题,从而造成大的事故。(关于这点,在追求完美者的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所有事故不是都可以避免的。)
另外再提一句,在有毒有害化工企业工作的人,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损害。
说的有点多,欢迎大家补充!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感受是非常的无奈,累,危险,工作环境差,我实在是忍不住就走了!我2012年在我们当地的一个化工厂做了两个月就出来了!
化工厂可能大家只是听说过,而且还有很多化工厂的新闻传出,像爆炸,中毒事件,但是并不知道是生产什么的,我进的化工厂是一家肥料生产企业,在我们当地乃至省内也是有点名气的。肥料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庄家的营养品,当我们打开肥料包装袋的时候就会闻到一股怪味,甚至是刺鼻的味道,这就是因为肥料中有碳酸氢铵,有氨臭,可想而知在生产车间的我们是什么感受!
第一,在化工厂上班容易中毒,造成生理紊乱。在化工厂上班的人都会戴防毒面具,可是防毒面具不是万能的,当你在工厂呆久了,就会有明显的感觉,毒气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严重的会器官衰竭。
第二,容易让人窒息,造成器官缺氧。在化工厂上班,会经常呼吸到有毒的异物,会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氧气不能进入体内,会造成我们缺氧,做久了就会自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了。
第三,在化工厂上班还会遇到灼伤,因为有些材料需要通过高温才能加工出来,所以也是很危险的。
第四,因为化工厂都是敞开式的车间,所以环境不是很好,到处是排出来的废料,废水,废气,灰尘也特别多,我最最接受不了的是废气体,有时候就会感觉到缺氧了就要窒息一样。
第五,在化工厂上班的衣服也特别的脏,每次回家洗衣服都是和其他衣服分开洗的,因为衣服实在是太脏了。
好了,我个人的感受就怎么多了。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原谅,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转眼在化工厂6年了。不同岗位体验不同。我说说我吧。毕业了饥不择食,找关系进了某化工厂,开始了6年温水煮青蛙的日子。
安逸与各种问题为什么说安逸?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因为由于效益还行,工资有保障,舍不得那些工资,只能忍受。哪里不好,
一个安全问题,二个 健康 问题,三个前途问题,四个与 社会 脱节问题。
1. 安全问题。就说一次事故,那次我正好在100米外有掩体地方,若15米以内,我正好路过或者进去里面,就呵呵了,幸好那次事故没有伤亡。
2. 健康 问题,厂里各类化学药品,中间产品,副产品,成品,都是有损 健康 的。特别是生成的某些气体,在开停车阶段就会很明显。为什么下班不回家?离市区50公里车程,倒班人员也不可能天天回家,还有很多以厂为家的。另外3班倒对身体和精神不好就不啰嗦了。
3.前途问题这个行业论资排辈,讲究关系。厂08年投产,10年我才进厂,也没有很硬的关系,所以没啥前途。你可以参考下,我厂06年本科无一例外都是主管主任,07年本科都无一例外都是主办或核心技术员,08年本科无一例外都是管理,09年本科之后无一例外都是工人。工资分别是1万到1万6,8000到1万多,7000到9000,4000到6000。当然,工人没有资格有任何职称,有职称的最少9000。
4.脱离 社会 厂子就是一个典型工业时代模式的小 社会 ,你所有的 社会 交际都在厂里,你要给领导笑脸,要小心翼翼的与同事相处,因为你们抬头不见低头见。由于重心放在了这个小 社会 ,真正的 社会 接触会很少,特别是在包容性小的陌生城市。然而一个人的机遇都是在接触 社会 后才能出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总结所以,我建议题主在充分调研了之后再去从事化工行业,不要饥不择食,多问问自己有没有准备好脱离信息时代,倒退回工业时代,有没有准备好用 健康 换金钱,有没有准备好忍受待遇仕途上的不公,有没有准备好与家人朋友的分离,有没有准备好无论你怎么努力,只要不离开就没有任何希望。
人啊最可怕的是一眼能望见10年后的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没什么大的本事,在化工厂从事过几个岗位,包括与外界 社会 接触较多的岗位,最后又回到工资较多的3班倒岗位,当一个小小班长,等攒够了不用啃老的钱,我会逃离这锅温水,宜早不宜迟。
15年大学毕业于某211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准确说过程装备于控制工程)。毕业进入炼油厂工作到现在一直在一线倒班。现在环保很严,对于央企国企来说永远是国家制度政策的先行者,在环保不余遗力的投入了很多很多,厂区内没有任何异味。各种主被动安全措施很齐全。员工水平普遍很高公司有定期员工培训,高水平的操作和sis系统保护下,很多年没有发生过事故了。当然在一线还是有不小的危险,倒班对身体危害。25岁的我已经明显感知到自己记忆力衰退了。
我也是在化工厂上班的 两班倒 工作12小时 工资还不到4000块钱 而且我们都没有五险一金 厂里给本不给我们买保险 我们所用的原料都是有毒的 比如 二苯甲酸 苯酚 甲酚 邻苯之类的工业原料 还有一些固体原料 都是对身体有害的物料 随然说有口罩 但是 有时还是觉得胸闷 喘不过气来 厂里老板还很抠 口罩都是半个月才发一次 老保用品一减再减 不是为了生活 谁愿意在这种环境下上班 每次检查都是先通知 后检查 弄虚作假 工资还不透明 每到晚上 整个园区 气味难闻 现在的空气 被整个化工厂汚染严重 治理环境 要先治理有汚染的工厂 才能有一片蓝天
我今年2月份,刚从一家化工厂辞工。
这家化工厂,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也就是西药半成品原料,主要出口欧美和印度。
大致有三种:小儿哮喘类,降血压类,维生素C类。
工作时间上实行三班倒,一班8小时,也就是停人不停机的那种工作制度。
一进入厂区,首先闻到的是刺鼻的各种味道,令人反胃、呕吐。
再是机器轰鸣,噪音非常大。讲话声音小点还听不见。
原料和制品都有剧毒,全是易燃易爆那种。
诸如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之类,有袋装粉剂和桶装水剂。
厂区严禁打手机和吸烟,工作服是统一发的棉织品,工作时全副武装,带上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口罩甚至象鼻子类的面具。
手机产生电磁火花,化纤织品产静电,烟是明火,由于原料和产品燃点非常低,所以这些都是绝对不容许的。
主要感到有毒气体对人体有伤害,咽喉发炎,是我选择离开化工行业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安全问题,不按规程操作、误操作,都可能引起蒸汽烫伤、氮气引起窒息、火灾、和爆炸。
化工行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一度招不到人。
所以人事部天天招工。甚至介绍一个工人,只要他干满6个月,介绍人还有300奖金。
年龄一再放宽,从二十、三十到四五十岁,可工人仍然不好招。我们戏言这是"养老院"。
各个岗位严重缺人,员工一个顶俩,有的很长时间上8对8(12小时)。
现在各个行业都产生用工荒,人口老龄化,到一线城市打工,有些是拆迁户吃老本,不愿做事。
化工是高危行业,尽管有五险一金,生活住宿方面都有改善,但限与内地消费水平,工资待遇太低,等等这些原因,造成了化工厂找不到人,也留不住人。
三班倒,生产三氟化氮特种气体, 电解工段 ,预处理工段, 车间要求效率产量 但设备又达不到所要求的-产量 ,每天上班忙的要死, 小心万千, 由于工艺没有先列, 问题多多, 天天都是绷紧神经, 在一线车间10个有8个都尿氟 由于产品国内没有几家生产, 职业病未知 ,为了身体 健康 干了几年就跑路了 ,高温高热高毒吓死你 电解车间温度50度左右, 进去车间里面要穿一套线衣 外面穿套雨衣 ,头戴防毒面具 ,头盔加面具 脚穿防静电工鞋 ,手套一双薄乳胶手套外面再套厚的侵胶手套 , 全身上下不漏一丝皮肤, 就这样还是被电解原料(比硫酸强很多倍)灼伤 幸好当时反应快 一分钟之内用了特殊药水 不然就会烧到骨头里,烧到骨头里 真是无救。送到烧伤医院 医院也没有任何办法。
你想想 夏天进车间里面干活是什么感受,在里面能连续干半小时就是牛人 。 车间里面一线员工不是上有老下有小, 谁干哦, 不过这个厂在哪个城市算是不错的了, 不拖欠工资 相对于其他工厂, 薪资待遇好多了 。(进化工厂要慎重考虑 没有结婚 单身的 就最好不要去了 特别是一线工人 工厂出过多少事 都会有些隐瞒的 着火啊 爆炸啊泄露啊难免会有)一言两语讲不完 也是为了身体 健康 干了几年就跑路了 一点也不后悔 那是拿命和 健康 挣钱。不成熟的化工厂干着就是要命,也是拿各种事故不断改进 希望以前的同事们越来越好。
我在石化厂工作十几年,刚开始我们单位是私企,后来被国企收购,现在也成了赫赫有名的国企单位,但是,工资待遇低的可怜。五险一金后,一月到手工资三千左右,一年有十天左右的年休假,一般都是四班三倒,生物钟紊乱,现在的化工管理越来越严格,国企制度也有许多不合理,形式主义严重,很多时候上班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打扫卫生,真正的生产反而排在后面,有家庭和孩子后,因为倒班原因,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有时候真想放弃这个工作,但是国企,犹如鸡肋,让我始终拿不定主意
学化学专业,毕业出来工作十几年了,2012年所在公司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事故,夜班也上过,化工厂对身体肯定有危害,人身安全也没完全保障,但是没办法,要养家糊口,进过几个化工厂,其中一个还是很好,实验室,压力不大,领导赏识,一周休息一天半,工资还可以,单身,呆了四年。因为同学介绍,去了另一工厂,当车间管理,因为是新开的工厂,工艺不成熟,各种累,一两月瘦了十几斤,老板还不赏识,效益也不好,离开了,后面去另一药品中间体生产企业当车间主任,工资尚可,离家近,每天下班回家,可以照顾孩子。之前的老板在附近新建了一家企业,同学再次邀请过去,虽然老板关系一般,但同学是工厂厂长,所以还是去了,又是新产品,各种累,脏。因为一些原因,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管理层发生变化,我同学还是厂长,总经理变了,想来想去还是辞职了,去了一家中药提取企业当质量负责人,待遇不错,工作环境很好,只是老婆不能上班,孩子要养,还要二胎,当同学第一次介绍去的企业,换了老板,同学也不在那,待遇提高了,虽有犹豫,还是去了,又是各种累,这就是我这些年反反复覆在化工行业的经历。
Ⅳ 日韩卷土重来,LG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商,国产动力电池会被颠覆吗
成都车展上,特斯拉员工也证实:“现阶段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3使用的还都是LG电池,装配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则会在近期陆续下线。”这意味着,LG化学不再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唯一供应商,市场份额必将大打折扣。
最后是LG的盈利能力。据根据LG化学一季报披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电池部门销售额为2.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1.2亿元),营业亏损51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鉴于LG化学电池业务难堪的盈利能力,其电池业务拆分上市的计划被无限延期,据外媒报道,此前负责电池事业部剥离事宜的“TF”工作小组也已经解散。
与之相比,宁德时代尽管受疫情影响,装机量下滑严重,但一季度仍实现营收90.31亿元,净利润7.42亿元的傲人成绩。一季报发布首日,宁德时代股价出现上涨;反观LG化学,不仅一季度大额亏损,登顶全球第一后,LG化学股价却出现下跌,理由是LG化学在印度东南部安得拉邦一间工厂厂房发生化学气体泄漏,造成至少11人死亡,数百人不适。
短期来看,疫情和国产特斯拉二供将立竿见影的直接影响到LG化学的市占率,能在今年底保住霸主地位已属不易;长期来看,无法找到市场与盈利的平衡点,将是LG做大做强的最大阻碍。
LG化学领衔,日韩能否撬动国内市场
尽管LG的登顶充满了机缘巧合的味道,但依然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以LG为代表的日韩企业,是否将颠覆国内动力电池产业?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LG化学、三星SDI、SKI已经得到了国际车企的高度认可。其中LG主要覆盖雷诺、奥迪、沃尔沃、積架、Smart和现代,SDI主要覆盖大众、宝马,SK则是奔驰和起亚。
数据不会说谎,今年1-5月,LG化学装机量增长70.5%,达到7.8Gwh,从去年同期的第四位跃居第一;三星SDI2.1Gwh,增长了33.4%,排名第四(超过了比亚迪);SKInnovation增长59.6%至1.3Gwh。
在中国取消动力电池“白名单”后,质量与成本被跨国车企高度认可日韩电池企业,顺势导入国内合资品牌的供应链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业内人士的担忧所在,但实际情况或许稍微乐观一点。
国内电池质量是否可以抗衡日韩电池一直被争论,目前尚未有结论。但抛开产品质量技术不谈,仅仅从产能来看,短期内就不会有太大威胁。
一位主机厂动力电池采购人员也向出行一客表示,动力电池采购的考量因素很多,从检测合格,到采购装配的周期非常长,而目前日韩企业在华产能十分有限,短期内不会有大量采购。
事实上,从合资企业的动力电池布局来看,日韩供应商也并非主要选择。在中国市场,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始终是所有企业的第一选择,即便是特斯拉,也在和LG度过短短半年的蜜月期后,新增了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
除此之外,从近日大众联姻国轩、万向A123;奔驰入股孚能;宝马牵手亿纬锂能等事件来看,中国本土电池企业的优先级,犹在产能不足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之上。
显然,短期内,日韩系电池并不会给市场格局带来颠覆性的变化;长期来看,则是物竞天择,终究要靠稳定优质的产品说话。但可以确定是,疫情后新一波电动化浪潮下,无论是日韩还是国内电池企业,都将迎来一段动荡期。(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Ⅵ 宁德时代和LG化学或投资印尼电池供应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全球最大的两家电动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和LG化学已经表示,或加入该国电池供应链投资计划,该计划或为印尼的电动车供应链增加200亿美元的投资。
印尼海事事务和投资协调部负责投资协调和采矿事务的副主管SeptianHarioSeto表示,上个月,两家公司分别与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ekaTambangTbk签署了早期协议,旨在利用后者的镍产量生产更高价值的电池产品。据Seto透露,这一战略包括开发金属加工和电池组装的新能力。“这是一场技术竞赛。LG化学和宁德时代是锂电池技术领域的两大领先者。”
据悉,LG化学和AnekaTambang已同意探讨合资方案,但目前该计划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LG化学表示,一份完整的协议将有助于该公司确保稳定的镍材料来源。
宁德时代拒绝对此置评。此前,宁德时代已经加入一个项目,在苏拉威西岛中部建设一家镍加工厂和其他电池供应链基础设施。AnekaTambang表示,该公司正在研究与第三方的合作,并研究开发镍矿下游产业的计划。
印尼拥有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镍储量。(图片来源:彭博社)
印尼政府已经宣布了价值300亿美元的项目(包括LG化学和宁德时代的现有承诺),旨在成为电池材料、电池组本身和电动汽车的生产中心。额外的投资将进一步支持印尼总统JokoWidodo将该国发展为电动车行业重点区域中心的雄心。
包括印尼国有Asahan铝业公司(Inalum)和国有电力生产商PTPerusahaanListrikNegara在内的公司将在印尼电池控股公司下进行合作。?Inalum总裁OriasPetrus表示,该公司将生产锂离子电池,并与AnekaTambang等公司合作。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分析师AllanRayRestauro表示,印尼缺乏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使发展端到端的电动车行业的任务更具挑战性;与此同时,印尼在研发支出方面也落后邻国。Restauro称,印尼需做更多努力来刺激当地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Seto表示,目前通过开发四个高压酸浸厂提高电池用镍材料产量的努力正在推进。这些工厂能够将印尼质量较低的镍矿石转化为能用于电池的化学品。如果环境审批和废弃物管理计划完成,至少有一家工厂可以在明年年底前开始生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lg公司简介,让电子产业风靡世界
一个正确的选择是您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不仅要物美价廉,还要重视商品的质量,以防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方便的去解决,避免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小编在这极力推荐LG,选择lg,就是生活高端的保障,就是在电子化选择的一个正确规律。小编家中的电脑也是LG公司的呢,在这里选择LG,给你十二分的省心/放心/安心!
1945年,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韩国,开辟化学与电子产业的新纪元,为LG集团的两大支柱产业化学和电气电子产业奠定了基础。
LG集团的创始人莲庵具仁会于1947年创建了乐喜化学工业社(现LG化学),从此在一穷二白的这片土地上开始谱写了LG集团的历史。
LG集团通过生产化妆品“乐喜乳霜”,开始了企业经营活动。为了研发不易破碎的化妆品瓶盖,LG集团在韩国首次打入塑料产业领域。
朝鲜战争爆发的1952年,LG集团在没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强的企业精神,就无法扩展事业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一决策。
LG集团先后生产出梳子、香皂盒、牙刷、餐具等塑料产品,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
LG集团于1954年凭借自主技术成功地开发出韩国最早的牙膏,战胜了美国“高露洁牙膏”,迅速占领了韩国国内市场,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
LG集团于1959年成立了乐喜油脂,开始了香皂和甘油的生产。
同时,LG集团在扩大塑料产业领域的过程中,于1958年成立了金星社(LG电子),并于1959年生产出韩国第一台第一台真空管式收音机A-501,开辟了韩国电子产业的新纪元,设立了韩国国内第一家综合电子产品工厂。借此,LG集团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奠定了其企业活动的两大支柱化学和电气电子产业的基础,为韩国产业发展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1962年,LG集团成立了韩国电缆工业(现LG电缆),扩大了电气.电子产业领域。1967年,LG集团成立了韩国首家民营炼油厂湖南炼油(现GSCaltex),打入基础原料产业领域,为其进军重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此外,乐喜化学(现LG化学)于1964年生产出韩国最早的合成洗涤剂“HAITAI”,还于1967年生产出厨房洗涤剂和液体洗发剂“洗发膏”。
金星社(现LG电子)分别于1960年、1965年、1966年、1969年在韩国率先生产出电风扇、冰箱、黑白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和电梯等产品,销售额突破了100亿韩元大关,公司创立仅10年,便获得了239倍的飞跃发展。至此,LG集团跻身于化学、能源、电气、电子产业的韩国龙头企业,迎来了充满希望的70年代。
70年代,韩国通过出口主导型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
然而,70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再加上韩国国内政局动荡,使得经营环境日益恶化。
1969年12月31日,LG集团创始人具仁会会长与世长辞,具滋暻就任第二代会长,迎来了70年代。具滋暻会长上任后表示“70年代是LG集团走向国际化的转折时期”,决定把扎扎实实的发展政策和国际化,制定为70年代的主要政策。
为此,LG集团将1970年和1971年确定为“经营稳定年”,夯实了扎实的经营基础。1972年,乐喜化学(现LG化学)销售额突破11亿韩元,出口额达到530万美元;金星社(现LG电子)电子产品的出口实绩,比前一年增加了170%;湖南炼油(现GSCaltex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扩建工程,工厂启动仅3年就把生产能力提高到3倍,从而奠定了主力企业发展基础。与此同时,LG集团于1970年接收凡韩火灾海上保险(现LIG)进军保险业,于1973年成立国际证券公司,开始涉足证券业等,成功地将事业领域由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
可以说,70年代,LG集团通过扎扎实实的发展,不断扩大事业领域,服务于社会,发展成为国民企业,树立了成熟的企业形象。
在化学与能源领域,LG集团以乐喜(现LG化学)于1983年后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中心,不断深化和发展了塑料、生活用品、精密化学等已有领域,并重新进入化妆品行业,扩大合成产业的同时,进入医药品事业领域,实现了事业领域的多元化,并通过积极的海外投资,开始步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金星电线(现LG电缆)迅速实现了铜通信向光通信、普通电线向超高压特殊电线的转换,引领了电缆事业质的转换。
LG集团于1984年成立了LGAd,开始涉足综合广告事业领域,于1987年接收了KoreanExpress(现LGCard),成立了STM(现LGCNS),进入信用卡和电算系统专业事业领域。
迎接1987年LG集团成立40周年,LG集团竣工了汝矣岛LG双子大厦,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整体形象。1988年在墨西哥,泰国,埃及,菲律宾,意大利,英国设立生产基地。随后,LG集团又实施了“F-88计划”和“V计划”,制定了长期发展蓝图,坚决推行企业改革,迎来了90年代。
1990年,具滋暻会长发布了以组织结构与运营体制的改革、自律经营与人才培养为基础的“21世纪经营构想”、“为顾客创造价值,以人为本的经营”的新的经营理念,指明了LG集团的未来蓝图,确立了企业经营的理念基础。
1990年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生产基地。
1992年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
1995年,为全力打造鲜明的企业形象,LG集团通过将集团名称更名为LG等一系列CI修订工程,发动了面向全球化的引擎。继具滋暻会长之后具本茂就任LG集团第三代会长,开辟了新的LG集团时代,打响了第二次经营革新战役同时收购了美国杰尼斯公司。
至此,LG集团构建了以化学与能源、电子与信息通信、金融、服务等四大事业领域为核心的“21世纪型事业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1月4日发布消息称,该委对LG液晶面板企业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在中国大陆实施价格垄断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并依法责令涉案企业退还国内彩电企业多付价款1.72亿元,没收3675万元,罚款1.44亿元,经济制裁总金额3.53亿元。
LGDisplay2013年宣布投资7063亿韩元(约合40.6亿元人民币)增设一条8.5代WRGB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并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Oled正式进入大屏幕时代。
LG电子(LGElectronicsInc.)计划2013年11月推出柔性屏智能手机,以此和长期竞争对手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Co.)在一个新的领域展开竞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要内容,Lg集团的出口额可是达到11兆3千亿韩元呢,仅次于三星之后的韩国第二大集团呢,如果大家再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自己去网上继续探索,遇到不懂的问题可是要不耻下问哦!做一个博学多识的人!希望小编对于lg公司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期盼您对lg更多一份的关注!
Ⅷ 化工厂主要生产什么
化工厂主要生产产品有固体类,如聚乙稀等。液体类如硫酸盐酸等。
Ⅸ 化工厂主要生产什么
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 化工行业包含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精细与日用化工、能源及动力、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业。
起初,生产这类产品的是手工作坊,后来演变为工厂,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产行业即化学工业。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共性规律的一门科学。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它们的生产和应用,甚至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
(9)印度lg化工厂生产什么扩展阅读:
化工行业划分为三大类: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三大类。其中基础化工分为九小类:化肥、有机品、无机品、氯碱、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农药、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
工程塑料 :聚苯醚、 聚苯硫醚、 聚甲醛、 聚醚酰亚胺、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聚合物、聚酰胺、 聚酯树脂 、热塑性弹性体、色母再生料、其他未分类塑料原料合成橡胶: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丁晴橡胶 、乙丙橡胶、 再生胶 、橡胶辅料 、丁基橡胶、 氯丁橡胶、 异戊二烯橡胶 SBS 、其他未分类橡胶原料。
树脂:天然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 、其他未分类树脂;石油及制品:原油 、燃料油、润滑油脂、溶剂油、石油焦、石蜡、沥青、成品油、石油制品、油品添加剂、气体类石油产品。
Ⅹ LG集团的发展历史
1945年,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韩国,开辟化学与电子产业的新纪元,为LG集团的两大支柱产业化学和电气电子产业奠定了基础 。
LG集团的创始人莲庵具仁会于1947年创建了乐喜化学工业社(现LG化学),从此在一穷二白的这片土地上开始谱写了LG集团的历史。
LG集团通过生产化妆品“乐喜乳霜”,开始了企业经营活动。为了研发不易破碎的化妆品瓶盖,LG集团在韩国首次打入塑料产业领域。
朝鲜战争爆发的1952年,LG集团在没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强的企业精神,就无法扩展事业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一决策。
LG集团先后生产出梳子、香皂盒、牙刷、餐具等塑料产品,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
LG集团于1954年凭借自主技术成功地开发出韩国最早的牙膏,战胜了美国“高露洁牙膏”,迅速占领了韩国国内市场,为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贡献。
LG集团于1959年成立了乐喜油脂,开始了香皂和甘油的生产。
同时,LG集团在扩大塑料产业领域的过程中,于1958年成立了金星社(LG电子),并于1959年生产出韩国第一台 第一台真空管式收音机A-501,开辟了韩国电子产业的新纪元,设立了韩国国内第一家综合电子产品工厂。借此,LG集团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奠定了其企业活动的两大支柱化学和电气电子产业的基础,为韩国产业发展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
1962年,LG集团成立了韩国电缆工业(现LG电缆),扩大了电气.电子产业领域。1967年,LG集团成立了韩国首家民营炼油厂湖南炼油(现GS Caltex),打入基础原料产业领域,为其进军重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乐喜化学(现LG化学)于1964年生产出韩国最早的合成洗涤剂“HAITAI”,还于1967年生产出厨房洗涤剂和液体洗发剂“洗发膏”。
金星社(现LG电子)分别于1960年、1965年、1966年、1969年在韩国率先生产出电风扇、冰箱、黑白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和电梯等产品,销售额突破了100亿韩元大关,公司创立仅10年,便获得了239倍的飞跃发展。至此,LG集团跻身于化学、能源、电气、电子产业的韩国龙头企业,迎来了充满希望的70年代。
70年代,韩国通过出口主导型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
然而,70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再加上韩国国内政局动荡,使得经营环境日益恶化。
1969年12月31日,LG集团创始人具仁会会长与世长辞,具滋暻就任第二代会长,迎来了70年代。具滋暻会长上任后表示“70年代是LG集团走向国际化的转折时期”,决定把扎扎实实的发展政策和国际化,制定为70年代的主要政策。
为此,LG集团将1970年和1971年确定为“经营稳定年”,夯实了扎实的经营基础。1972年,乐喜化学(现LG化学)销售额突破11亿韩元,出口额达到530万美元;金星社(现LG电子)电子产品的出口实绩,比前一年增加了170%;湖南炼油(现GS Caltex完成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扩建工程,工厂启动仅3年就把生产能力提高到3倍,从而奠定了主力企业发展基础。与此同时,LG集团于1970年接收凡韩火灾海上保险(现LIG)进军保险业,于1973年成立国际证券公司,开始涉足证券业等,成功地将事业领域由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
与此同时,LG集团致力于将企业利润回馈社会,展示了贴近于国民的成熟企业形象。继乐喜化学之后,金星社(1970年)、金星通信(1975年)、韩国矿业提炼(现LG-Nikko铜提炼)(1975年)、半岛商事(现LG商事)(1976年)、金星电气(1976年)、凡韩火灾(1976年)、金星电线(现LG电缆)(1977年)、金星机电(1978年)、韩国continental carbon(1979年)等公司相继上市,翻开了韩国企业史上崭新篇章。LG集团于1973年成立了学校法人莲庵学院,开始了通过教育服务社会的活动。1975年LG成立中央研究所,1977年 ,开始生产彩色电视机,1977年LG销售总额达到了1000亿韩元。
可以说,70年代,LG集团通过扎扎实实的发展,不断扩大事业领域,服务于社会,发展成为国民企业,树立了成熟的企业形象。
1981年在美国设立了生产法人,1986年在德国设立了生产法人。
在化学与能源领域,LG集团以乐喜(现LG化学)于1983年后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中心。湖南炼油(现GSCaltex)于1988年,竣工了年产12万吨聚丙烯(PP)工厂和年产45万吨芳香族(BTX)工厂,同时还动工了年产20万吨的TPA工厂等,开始致力于石油化学领域多元化发展。
在电气与电子领域,进入80年代后,LG集团主导了彩电、VCR、电脑等高端产品的开发,并集中投资于半导体事业领域,引领了高端技术时代的发展。同时,金星半导体开发出韩国型标准交换机,开辟了韩国通信事业的新天地。金星电线(现LG电缆)迅速实现了铜通信向光通信、普通电线向超高压特殊电线的转换,引领了电缆事业质的转换。
在化学与能源领域,LG集团以乐喜(现LG化学)于1983年后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中心,不断深化和发展了塑料、生活用品、精密化学等已有领域,并重新进入化妆品行业,扩大合成产业的同时,进入医药品事业领域,实现了事业领域的多元化,并通过积极的海外投资,开始步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金星电线(现LG电缆)迅速实现了铜通信向光通信、普通电线向超高压特殊电线的转换,引领了电缆事业质的转换。
LG集团于1984 年成立了 LG Ad, 开始涉足综合广告事业领域,于1987 年接收了 Korean Express(现LG Card),成立了STM(现LG CNS),进入信用卡和电算系统专业事业领域。
迎接1987年LG集团成立40周年,LG集团竣工了汝矣岛LG双子大厦,进一步提升了集团的整体形象。1988年在墨西哥,泰国,埃及,菲律宾,意大利,英国设立生产基地。随后,LG集团又实施了“F-88计划”和“V计划”,制定了长期发展蓝图,坚决推行企业改革,迎来了90年代。
1990年,具滋暻会长发布了以组织结构与运营体制的改革、自律经营与人才培养为基础的“21世纪经营构想”、“为顾客创造价值,以人为本的经营”的新的经营理念,指明了LG集团的未来蓝图,确立了企业经营的理念基础。
1990年在印度尼西亚设立生产基地。
1992年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
1995 年,为全力打造鲜明的企业形象,LG集团通过将集团名称更名为LG 等一系列CI修订工程,发动了面向全球化的引擎。继具滋暻会长之后具本茂就任LG集团第三代会长,开辟了新的LG集团时代,打响了第二次经营革新战役同时收购了美国杰尼斯公司。
具本茂就任会长后,将“正道经营”和“超一流LG”作为经营的核心,获得了石油化学领域的纵向系列化、研发出多项高端医药品、将炼油事业扩大为综合能源事业、开发各种多媒体与数码产品、确保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力量、进军因特网与网上购物事业领域、进军世界市场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即便在于1997 年底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韩国经济危机陷于瘫痪的情况下,LG集团仍然以“选择和集中”为基本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企业结构调整,成为韩国企业的经营楷模。
至此,LG集团构建了以化学与能源、电子与信息通信、金融、服务等四大事业领域为核心的“21世纪型事业结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1月4日发布消息称,该委对LG液晶面板企业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在中国大陆实施价格垄断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并依法责令涉案企业退还国内彩电企业多付价款1.72亿元,没收3675万元,罚款1.44亿元,经济制裁总金额3.53亿元。
LG Display2013年宣布投资7063亿韩元(约合40.6亿元人民币)增设一条8.5代WRGB 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并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OLED正式进入大屏幕时代。
LG电子(LG Electronics Inc.)计划2013年11月推出柔性屏智能手机,以此和长期竞争对手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在一个新的领域展开竞争。
LG10月30日发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原本风光无限的手机业务却陷入亏损,亏损额达6780万美元,这对一个净利润只有1.09亿美元的公司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