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的达利特是什么

印度的达利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21 07:19:15

⑴ 达利特和首陀罗的区别

只是在印度教种姓制度下被歧视、被压迫的低等人。但低等人也有区别,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下的最低的第四等级人。

是奴隶,只是在印度教种姓制度下被歧视、被压迫的低等人。但低等人也有区别,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下的最低的第四等级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1]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印度卡斯特体系(印地语:हिन्दू वर्ण व्यवस्था,英语:Caste system in India)。

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⑵ 达利特在印度是怎样一种身份为何出行前要拍手提醒别人

达利特在印度是最低等的人,他们甚至不被种姓制度所接受,被称为低贱的人。达利特日常出行都需要拍手示意其他种姓的人,以免其他人避让不及,遭受污染。

印度的种姓歧视特别严重,种姓制度是以血统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在印度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就颁布法律废除了种姓制度,然而3000多年的历史,让种姓制度显得深根蒂固,无法清除。

在印度内部,种姓之间是不能互相通婚的,而达利特更是只能在自己内部通婚。如果其他种姓与达利特通婚的话,那么整个家族都会被贬为达利特,受到他人的嘲笑和侮辱。正是由于这样,所以达利特是世代世袭。

在这种奇葩的种姓制度下,印度没有出现动乱,也只能说归功于印度的宗教以及世代的等级观念。这使得达利特们,安于现状,不会反抗,只是寄希望于下辈子能投身在其他种族。

⑶ 达利特的词语解释

达利特(Dalit):印度语翻译为:“被压迫的人”。

⑷ 读《罗摩衍那》-印度种姓

    以前知道印度有种姓制,分高种姓和低种姓。高种姓的人地位崇高,基本垄断社会资源,受人敬仰,而低种姓人则为奴为婢,从事一些最底层的社会工作。但具体的“到底有几个种姓”“是哪几个种姓”,“是根据什么划分的”这些问题我都不甚清楚。

      《罗摩衍那》-《森林篇》第一章第74节写:

罗摩将要建立起来

成百成百世系王朝

他将使那四个种姓

各安其位各循其仪

      《罗摩衍那》介绍了四个种姓,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地位由高到低。

      这些种姓根据昨天提到的“四吠陀”之一的《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来划分:

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地位最崇高,属于高种姓。

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次之,也属于高种姓。

吠舍是原人的大腿,再次之,属于低种姓(平民)。

首陀罗是原人的脚,又再次之,属于低种姓。

      但其实印度现实世界有五大种姓,还有一个种姓,被排除在外,即“达利特”姓。达利特被视为“贱民”,甚至不出现在原人图中。

      这套种姓制度的创造人是雅利安人,他们依据种姓制度同样划分了社会职能和分工。婆罗门是雅利安人,作为原人的嘴,负责传达神的旨意,所以婆罗门多为僧侣,先知,祭祀,掌握精神控制权。

      刹帝利也是雅利安人,作为原人双臂,负责管理和协调,所以国王,贵族,官吏多此姓,他们尊敬婆罗门,实行实际行政管辖权。

      吠舍则是雅利安人里的平民,作为原人的双腿,他们多从事农牧业工作,手工业者,商人,属于市民阶层。他们向国家上税,去寺庙祭拜,供奉婆罗门与刹帝利。

      首陀罗绝大部份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原住人种,也是人口最多的种姓,他们被视作天生的奴仆,终身为主人端茶倒水,作为工匠佣人之类,从事社会底层服务工作。

      而未被承认的“达利特”更因种姓导致身份地位,甚至不被视作人,没有列入四种姓之中,被称为“不可接触者”。

      在《罗摩衍那》书中,他们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职能也能窥见一斑,比如第一章第79节和80节

婆罗门读了它 (《罗摩衍那》)

会辩才无限

刹帝利读了它

会统治世界

商人们读了它

会获得功果

首陀罗读了它

会受到优待

      又比如第六章中的第22卷内容所示:

刹帝利服从于婆罗门

吠舍又把刹帝利服从

首陀罗忠于自己的职责

他们服从前三个种姓

      从这些文字来看,都能了解到印度的种姓制的“等级分明,戒律森严”。说到底这也是一个人种用文化和武力对另一个人种的驯服。

      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曾有过“门阀制度”甚至延续至唐代,但和印度大不相同,虽也有贵族大家庭,可总体上只是社会地位高低的划分,并没有涉及到“人种”之类的问题。

      而且对于平民阶层,中国的儒家文化一直提倡要有“平等对待”的意识,甚至作为“君子”,要胸怀天下苍生,体恤怜悯贫苦劳动人民。

      而且中国也不像印度,用一套“种姓”的模子去固化社会阶级。相反,中国社会一直是提倡阶级流动的社会。

      从文化上有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游学,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平民”的文化概念普及。

      政治制度上,即使在“门阀制”的背景下,依然有“察举制”这样的通道让平民实现阶级跨越。

      更不用说后来“科举制”的伟大发明,“学而优则仕”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阶级流动的通道,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人民文化的作用。

      甚至在民间,我们也能听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和“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流动意识。

      这些说起来很庞杂,又涉及了很多别的问题,总之,中国和印度在“社会”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⑸ 在印度如何辩别一个人的种姓

第一等级的婆罗门,

既和尚,僧侣和知识分子,

不过据说印度有钱低种姓可以花钱卖婆罗门种姓。19世纪开始,西方学者发现,现存婆罗门与刹帝利氏族的系谱有长久的伪造传统。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一个有纯洁血统的婆罗门,你千万不要因为他的深色皮肤而产生怀疑。因为,印度种姓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就听说印度有钱低种姓可以花钱卖婆罗门种姓。
第二等级的刹帝利,

既武士,军人,国王,行政统治阶级。

刹帝利阶级据说源自雅利安人。现在已没真正的刹帝利,现在的刹帝利多数是拉其普特人。拉其普特人大约是公元6世纪时期由中东中亚来到印度,那时的印度正处于笈多王朝,他们是不断骚扰入侵的蛮族部落,最后,拉其普特人战胜笈多,开始登上印度的历史舞台。不久,他们皈依印度教,一跃成为刹帝利。公元6世纪到北印度被穆斯林入侵,称为拉其普特时期,因为王朝多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
第三等级的吠舍,

是平民大众,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吠舍种姓不高,但有些商人经商致富,飞黄腾达。
在低种姓之下还有一群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印度人---“贱民”!

古称旃陀罗,现称也称达利特旃陀罗,也称达利特

系父为首陀罗、母为婆罗门的混血杂种,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在印度,旃陀罗被认为是极恶卑贱的种族,古来最被轻视。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传统上,达利特被认为是肮脏的,并且这种肮脏还可以借由接触传染给别人,因此他们要躲大家远远的。印度孔雀王朝的开创者叫旃陀罗笈多,据说达利特(即旃陀罗)贱民低种姓,

旃陀罗笈多,阿育王的祖父,又称月护王,印度统一王朝孔雀王朝的开创者

他的早期生平仍是一个谜,据说他的姓“孔雀”(Maurya)说明他来自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这意味着他出生于较低下的种姓

⑹ 印度人五个等级是什么

更加准确的来说,印度人五个等级是错误的,印度人应该是六个等级,这个应该是准确的,这六个等级分布是:

1、梵天:和毗湿奴,湿婆并称三主神。

2、婆罗门:僧侣贵族,垄断文化教育,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祀特权,享受奉献。

3、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负责征税,军政管理,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

4、吠舍:普通雅利安人,没有特权,主要从事经商,必须以布施和纳税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特权阶层。

5、首陀罗:被征服的原印度土着居民,主要做仆人和工匠,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6、贱民:也叫达利特,Dalit,即不可接触之人,传统上认为他们是肮脏的,是社会的最底层,不能穿鞋,走路都要避开人,为村民服务,却不能住在村子里,孩子也不能跟其他人一起受教育,毫无地位。

简介

印度四姓中,最高级种姓、祭司和学者的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核心人群,印度社会中最崇高的种姓。长阿含卷六小缘经、卷十五种德经、慧琳音义卷二十九等皆载此阶级由梵天之口生,颜貌端正,清净高洁,以习吠陀、司祭祀为业。

依摩奴法典规定,四姓中婆罗门有六法,即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罗族外,其余三姓皆得诵吠陀、自作祭祀,然为他人祭师、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则仅限于婆罗门。

⑺ 在印度种姓制度下中最低等的“贱民”,究竟过着怎样悲惨的生活

有人因为肤色而受到歧视;有的因为种族而受到歧视。印度是一个因为姓氏而产生歧视的国家。在印度一共分为五种人,最下等便是达利特。他们的生活可谓是苦不堪言。他们的生活差不局势街头老鼠的生活吧!所有的脏活、累活都是他们的,这样的生活已经很令人同情了,但是在印度那些高等人眼里,他们的命连一点价值都没有。

二、所谓“贱民”就是低三下四,伸手看不见明天的太阳吧

因为种姓制度,那些成活在印度底层的人,从来都是被那些比他们高一等的欺负。世界上所有最累,最脏的活,大概他们都做过了吧!据史料记载,因为达利特这个在种姓制度是身份最低的,所以他们没有公平而言,他们即使是被人打死了,对于高他们一级的建成来讲,就是死不足惜。他们没有机会享受教育,他们的食物来自上等阶层的施舍,他们的盛会根本由不得自己选择,等待他们只能是寒风刺骨的凄凉。

⑻ 印度的达利特人是一种什么存在,为什么被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如今已经存在三千多年,虽然在1947年印度就已经礼法废除,但实际上仍广泛存在于印度的任何角落中。

达利特在印度遭受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当地宗教、等级观念等却让他们安于现状,只是寄希望于来生能够生在其它种姓家庭。而据印度人口普查报告,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

⑼ 在印度首陀罗和达利特都是奴隶吗

不是奴隶,只是在印度教种姓制度下被歧视、被压迫的低等人。但低等人也有区别,首陀罗是种姓制度下的最低的第四等级人(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除四大种姓外,还有大量的“第五种姓”,称为“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贱民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入四大种姓之列。



瓦尔那
1.婆罗门:最高的瓦尔那,也是整个阶序的核心。婆罗门本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司祭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此外,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可处罚、不可杀害、可领回部份充公遗失物等。
2.刹帝利:次高的瓦尔那,《梵书》(Brahmanas)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辖一切生物”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此外,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吠舍:第三等的瓦尔那。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物,并提供各种祭品。 《瞿昙》(Gautama)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放贷的工作。
4.首陀罗:最低的瓦尔那。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在当时,首陀罗是奴仆,但也不是奴隶。

⑽ 达利特的介绍

印度是到现在还遗留有种姓制度,其中最底层的人被传统的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

与印度的达利特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表哥在英国留学送什么 浏览:385
在越南签证过期回国怎么办 浏览:394
威廉为什么当英国国王 浏览:137
西西里是意大利哪里的 浏览:945
轴心一方的意大利什么梗 浏览:651
伊朗的演员什么波波 浏览:830
美国什么时候暗杀的伊朗将军 浏览:547
意大利麦当劳怎么点 浏览:448
中国人寿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浏览:336
众所周知印度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600
为什么英国王室很有钱 浏览:295
越南老干妈怎么样 浏览:107
中国武警部队有哪些下属单位 浏览:103
印度的子弹是什么 浏览:943
如何成为越南老师 浏览:852
澳洲对比中国的东西哪个好 浏览:580
越南自卫反击战为什么没用导弹 浏览:130
印度人吃什么不干净 浏览:319
从英国能带多少小电器 浏览:157
到印尼雅加达机票多少钱 浏览: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