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总统是达特利,印度总理是吠舍,为什么说印度局势变了
现在的印度也算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了,现在的印度还在和巴基斯坦对峙,而且自己的总理还在拜访美国期间拿了一个奖项,受到人们的舆论。虽然现在印度的总统和总理不是同一人,但是并不能说现在的印度形势有多大改变,种姓制度并不会有多大的改变,改变也只是政治上的东西。
我们知道种姓制度已经束缚了印度的发展,而种姓制度下的印度只能在磕磕碰碰中前进,受到阻碍,影响印度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那些支持种姓制度的人却一直唱反调,因为他们可以不努力就拿到最好的资源,那么为什么要改变呢。虽然印度特别想改变种姓制度,但是改变并不是很大。所以就算是总统和总理都不是高种姓人,但是印度现在的状况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
‘贰’ 莫迪隐婚45年,他对妻子如此绝情是为什么
说到印度总理莫迪,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莫迪的励志故事了。莫迪出身低微,在种姓制度严格的印度能够从低种姓的卖茶孩童逆袭成为一国总理,其中所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是不可估量的。
莫迪从政后,清廉亲民的从政风格为其赢得了不少好感。但正所谓“人无完人”,即使是人生经历励志、人物形象无可挑剔的莫迪,在世间也有对不住的人。莫迪带领印度前进的背后,是一位妻子数十年的隐忍和等待,是一位母亲几十年的期盼。莫迪的存在是印度整个国家的幸运,却也是莫迪家族的不幸。
‘叁’ 印度总统穆迪年龄多少
印度总理 纳伦德拉·穆迪 1950年9月17日出生于印度瓦德拉嘎镇 ,到今年66岁了
穆迪在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2001年10月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并连续三届担任此职。2014年5月26日, 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总理
‘肆’ 纳伦德拉·莫迪的个人简介是怎么样的
纳伦德拉·达摩达尔达斯·莫迪(古吉拉特语:નરેન્દ્ર મોદી,英语:Narendra Damodardas Modi,1950年9月17日-), 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瓦德纳加尔,印度政治家,第14任印度总理。
1982年,莫迪获得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85年,加入印度人民党。1988年,当选该党在古吉拉特邦分部的组织秘书。1995年,任印度人民党全国秘书长。
1998年,任该党全国总书记。2001年,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2013年9月,成为印度人民党2014年总理竞选候选人。2014年5月,印度人民党赢得大选,莫迪出任总理。2019年,成功连任。
莫迪的第一任期内,印度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国内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改革效果逐步显现。莫迪打击腐败、提高印度国家地位。改革全国税制、发展“印度制造”、 强化中央集权三个方面为其连任奠定基础。
(4)印度总理住在哪里扩展阅读:
参加的社会活动:
2019年6月21日“国际瑜伽日”,莫迪与三万名印度民众齐聚北部城市昌迪加尔,在晨光中一同练瑜伽庆祝这一节日。莫迪希望人们能够把瑜伽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认为瑜伽不分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可以练习;人们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健康。
2019年7月,莫迪参加了由贝尔·格里尔斯主持的冒险类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旨在向世界展示印度丰富环境遗产,并强调保护自然,以及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伍’ 印度的总理
印度的现任总理是纳伦德拉.莫迪,1950年9月17日生于印度瓦德纳加尔镇,毕业于古吉拉特大学,2014年当选总理,2019年连任成功,还兼任人事、督察和养老金部部长、原子能和空间署署长。
‘陆’ 印度总理莫迪家乡
印度总理莫迪家乡在瓦德拉嘎镇。
纳伦德拉·莫迪(古吉拉特语:નરેન્દ્ર મોદી,英语: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 出生于印度瓦德拉嘎镇(又译瓦德纳加尔),印度政治家,现任印度总理。古吉拉特大学政治学硕士,2001年10月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并连续三届担任此职。
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联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职。
2014年9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并呼吁改革联合国。
‘柒’ 十月份北印度(德里) 气候如何跟团去旅游会不会危险
印度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与独特传统的国家。穿刺、瑜珈、宗教膜拜....这样的图片有没有激发起你的好奇与向往?在周边国家自助游越来越火热的2005年,你做好去印度的准备了么?
印度旅游景点(一至五)
德里Delhi
德里、阿格拉和斋浦尔等三座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恰成三角形,而且各自拥有不同的人文风情,所以成为印度最热门的旅游路线。
认识印度的第一站是首都德里,市内充满新旧文化交替的痕迹。阿格拉距离德里大约204公里,是昔日蒙兀儿帝国首都,也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泰姬玛哈陵的所在地。斋浦尔距离德里大约266公里,是拉贾斯坦省的首邑,旧城内所有建筑都漆成粉红色,是一座独特风格的“粉红城市”。
德里地区第三个城市是塔格拉瓜巴得(Tuglaqabad),位于拉儿寇特城堡南方5哩处,是13世纪时塔格拉克人(Tughlaq)建立的。
新德里New Delhi
景点
西元1911年12月,印度的英国殖民地政府,决定将政治中心从加尔各答迁到德里,于是委托鲁特言斯、贝克两位建筑师,着手设计兴建新首都,就是现在的新德里(New Delhi)。
总理官邸(Rashtrapati Bhavan)
印度总理官邸位于拉加帕特街〈Rajapath Rd.〉,是新德里的地标建筑之一,完成于1929年。
国会大厦(Parliament House)
国会大厦又称为桑榭‧伯哈旺(Sansad Bhavan),位于总理官邸北边。
国会大厦外观是一座柱廊式的圆形建筑,前面有喷泉水池,旁侧还有两排行政大楼。国会大厦前方,是一片整齐而宽阔的草地,草地上经常坐满休憩或晒太阳的民众
印度门(India Gate)
印度门位于拉加帕特街(Raj Path.)东边的道路中央。
印度门样式模仿凯旋门,高约42公尺,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9万名军人所建的,墙壁上刻有13500名阵亡将士名字。
印度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India)
:11 Janpath
:10:00-17:00
:星期一
位于拉加帕特街与詹帕特街(Janpath)交会处,外观是典雅的白色建筑,内部设备完善。国家博物馆里面展示有印度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历史文物,包括寺院雕刻、神像、佛像、民族服饰、武器、织品、银器、绘画、古董...等。
国立现代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rt)
:Jaipur House , India Gate
:10:00-17:00
:星期一和假日
馆内展示有印度现代美术作品,以及受到欧洲风影响的美术绘画。
国立铁道博物馆(National Rail Museum)
:Chanakyapuri Shantipath
:9:30-17:00
:星期一
此博物馆位于不丹大使馆附近,展示有不同年代的大型蒸汽动力火车,博物馆广场还有造型像玩具一般的小火车可供搭乘。
甘地博物馆(Gandhi Smriti Museum)
:5 Tees January Mg.
:10:00-17:00
位于印度门西南方,原本是印度圣雄甘地的住所。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7分,甘地在这里的中庭遭受激进派印度青年暗杀。当时的暗杀现场立有石碑悼念,前方所铺设的一连串脚印,代表甘地最后的足迹。
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
康诺特广场座落于新德里北边,广场中央为喷泉水池,夏季时有照明设备。喷泉周围林木扶疏,地下建有公共厕所,是市民日常休憩的公园。
康诺特广场内环的建筑物,分别以A-F编成6 区,外环则分别以G-N编成6区。广场周遭林立着银行、航空公司、饭店、电影院、观光局、邮局、各省物产经销中心、书店、巴士,以及各式各样的餐厅和商店。
旅馆部分包括有:Palace Heights、 Nirula's、 Jukaso Inn 、York 、Fifty Five、 Le Marina、Central Court、 Central Point...等。
天文台—疆塔尔曼塔尔(Jantar Mantar)
疆塔尔曼塔尔天文台位于Sansad Mg.,是印度杰‧辛格二世(Jai Singh)王公所建造的,完成于1725年,里面设置有太阳刻度盘、星球仪...等各种观测仪器,迄今仍十分准确。
天文台周围花木扶疏,是一座美丽的公园。经常可见附近的印度上班族,坐在草地上聊天、休憩。
吉祥天女-纳拉亚那庙(Lakshmi -Narayana Temple)
吉祥天女-纳拉亚那庙座落在曼迪尔街(Mandir Mg.),距离康诺特广场西边约2公里。吉祥天女-纳拉亚那寺庙样式与其他印度教寺庙不同,外观漆成鲜艳的红黄两色,内部装饰得极为华丽堂皇,是印度富商伯拉(Birla)家族捐金建造的,建于1938年。
进入吉祥天女-纳拉亚那寺庙参观,无论游客或印度人都必须脱下鞋袜。
胡默元大帝陵墓(Humayun's Mausoleum)
胡默元大帝陵墓位于Mathura Rd.,是德里前往阿格拉城的方向。胡默元大帝陵墓建于1565年,是胡默元的妻子Haji Begum下令兴建的。
此一陵墓建筑,范围包括前庭花园、入口和左右对称的两座建筑,都属于红色砂岩结构,上面绘饰有白色图样。陵墓主体建有双层式的巨大圆顶,基座是不规则的八角形,里面放置着白色大理石棺,不过石棺内是空的。
顾特卜高塔(Qutb Minar)
顾特卜高塔位于德里南边15公里处,是顾特卜德汀(Qutab-ud-din)于1193年所建。此一高塔建造目的,是象征胜利、并且衬托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
顾特卜高塔共有五层,高约72.5公尺,基部直径14.5公尺,顶端直径只有2.5公尺,高塔下面三层是红色砂岩构造,上面是大理石筑成,塔身雕刻着古老的文字图案。
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Quw-watul Islam Mosque
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位于顾特卡高塔旁边,是印度最古老的回教寺院,建于1193年。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主入口,是阿雷达瓦喳(Alai Dawaza)。阿雷达瓦喳样式融合印度与回教风格,典型的印回建筑多半拥有尖形拱门,低矮的圆形屋顶和几何学图案装饰。
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旁边就是顾特卜高塔。清真寺范围包括中庭、回廊和祈祷室,中庭内竖立一根高约7公尺的Iron Pillar铁柱,是西元四世纪时所造的,铁柱纯度百分之百。奎瓦吐勒清真寺的原始建筑,建立在一座印度教寺庙之上,因此环绕四周的石柱柱廊,都雕刻有精细的神像和图腾。
奎瓦吐勒回教清真寺后面,有阿雷米纳尔(Alai Minar)未完成的高塔和清真寺,西北方角落还有1235年去世的阿尔杜德米什陵墓(Tomb of Iitutamish)。
旧德里Old Delhi
景点
如果说新德里是现代印度的象征,那么旧德里就是古印度的代表。
旧德里地区屹立着许多清真寺、陵墓、堡垒、城墙和城门...等古迹。在狭窄的街道内、挤满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生活景象与新德里形成强烈对比。
旧德里主要建筑遗迹,都是德里几个前身城市所遗留下来的。包括:梅赫饶利、塔格拉瓜巴得、沙贾汗阿巴德等城市。
蒙兀儿时期建造的红堡和迦密清真寺,成为旧德里主要地标建筑。位于红堡附近的昌德尼朝克(Chandni Chowk),区内有耆那寺庙—拉勒曼迪尔(Lal Mandir),印度教寺庙—高利先卡(Gauri-Sankar Temple)、锡克教寺庙、教堂、银饰街、批发市场、艺品店、食品店...等,是旧德里最热闹的购物区。
红堡(Red Fort)
红堡座落在亚穆纳河西岸,是旧德里主要建筑遗迹之一。
红堡又称为拉尔‧奎拉城堡(Lal Qila),是蒙兀儿第五代君主沙贾汗王于1639-1648年所建造的,样式与阿格拉堡十分类似,都是采用红色砂岩构成。
红堡四周、环绕着红砂岩城墙与护城河,城墙高度从18-33公尺不等,长达2.41公里。红堡主要入口是是拉荷利城门(Lahore Gate),堡内建筑物包括:公众大厅(Diwan-I-am)、私人大厅(Diwan-I-Khas)、明珠清真寺(Moti Masjid)、兰玛哈勒(Rang Mahal)、哈斯玛哈勒(Khas Mahal)、皇家浴池和喷泉花园...等。
其中公众大厅,是昔日帝王聆听朝臣谏言的地方,而私人大厅是昔日帝王接见高官外国使节贵宾的地方,中央有一个宝座。白色大理石构造的私人大厅,建有形状优美的拱廊,廊柱上雕刻植物、花卉等图案。
位于私人大厅南边的卡什玛哈勒宫殿,是昔日帝王的私人宫殿,再过去一座彩色宫殿是兰玛哈勒。此外,白色的明珠清真寺建造于1659年,是蒙兀儿第六代帝王欧朗杰伯(Aurangzeb)私人祈祷的清真寺。
此外,穆塔芝玛哈勒宫殿里面,有一座红堡考古博物馆(Red Fort Museum of Archaeology),展示有蒙兀儿时代绘画、武器...等。
迦密清真寺(Jami Masjid)
迦密清真寺位于红堡附近,是一座具有波斯风格的回教寺院。
清真寺中央建有高达60公尺的圆顶,左右各有一根尖塔、高约39公尺,是蒙兀儿帝国君王中、最热爱建筑的沙贾汗王最后杰作,完成于西元1644-1658年间。迦密清真寺由红色砂岩和白色大理石组合而成,可以容纳25000名伊斯兰教徒,主要入口有3个,位于清真寺北边、南边和东边。
进入迦密清真寺参观,任何人都必须脱掉鞋袜。位于清真寺中庭的长方形水池,是回教信徒朝拜前洗脚、洗手的地方。
迦密清真寺周围,是回教徒居住的区域,充满浓郁的伊斯兰教气息。
阿格拉Agra
阿格拉从1526年巴伯尔大帝建国开始,就成为蒙兀儿帝国首都,后来阿克巴大帝迁都法特普希克里,直到1599年才重返阿格拉。
阿格拉位于德里南方240公里处,是印度北方邦最重要城市。西元1857年,东印度公司推翻了蒙兀儿政权。1858-1947年间印度沦为英国统治的殖民地,从此阿格拉已经不再是印度的政治重地。
阿格拉城内街道狭窄,保有中古世纪风貌,主要旅游点包括泰姬玛哈陵、阿格拉堡、法特普希克里等地,其中以泰姬玛哈陵名闻遐迩。泰姬玛哈陵的声名,为现代阿格拉带来无尽的财富。传承自泰姬玛哈陵的大理石拼花镶嵌技术,变成阿格拉传统手工艺主流。
阿格拉的观光业十分蓬勃,泰姬玛哈陵周边到处充斥着旅馆、餐厅、手工艺品店、市集等,是城内最热闹的区域。
泰姬玛哈陵(Taj Mahal)
泰姬玛哈陵位于亚穆纳河畔,是蒙兀儿第五代君王—沙‧贾汗(Shah Jahan),为皇后慕塔芝所建造的陵墓。
泰姬玛哈陵的名称取自“慕塔芝‧玛哈”(Mamtaz Mahal)皇后头衔,意思就是“思念玛哈”。慕塔芝‧玛哈皇后与沙‧贾汗王结缡十九年,经常陪伴君王南征北讨,总共生育有十四个儿女。1630年,慕塔芝皇后于第十四次生产后去世,临终前要求沙贾汗王终身不得再娶,并且为她建造一座人人都可瞻仰的美丽陵墓。
泰姬玛哈陵于1631年开始兴建,总共动用印度和中亚等地的工匠、大约两万名,费时二十二年才建造完成。
泰姬玛哈陵建筑特色
泰姬玛哈陵虽然名为陵墓,但是占地范围很广,包括前庭、正门、蒙兀儿花园、水道、喷水池、陵墓主体和左右两座清真寺。
泰姬玛哈陵参观方式和时间
:每天日出-日落
:500卢比
:每个星期五回教休息日不收费
进入泰姬玛哈陵主体参观,必须脱下鞋袜,或者租用鞋套。主体旁边有人帮忙看管鞋子,只要付点小费即可。如果不放心,可将鞋子放进自己的提袋内拎在手上。参观泰姬玛哈陵最佳时段,是清晨日出之际和黄昏日落时分。但是拍摄泰姬玛哈陵,最好是在下午三点以后到黄昏落日之前,因为下午光线正好斜照在白色陵墓主体,色调优美柔和。
自1985年以来,泰姬玛哈陵原本只开放到晚上7点半为止,现在每个月的满月期间,开放5个晚上供民众观赏夜景
清真寺
泰姬玛哈陵主体两侧,各有一座清真寺,由红砂岩建造而成,中央有白色大小圆顶,前有长方形水池。这两座清真寺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维持整体建筑的对称与平衡效果。
阿格拉堡(Agra Fort)
阿格拉堡位于亚穆纳河岸,是1565年阿克巴大帝所建。当时城堡主要功能是为了防御敌人,后来才变成皇室住所。
目前阿格拉堡内的建筑物,都已列入古迹保护,有些并未对外开放。
公众大厅(Diwan-i-Am)
公众大厅位于格拉堡内西边,是沙‧贾汗王所建造的,原本是座木造建筑,后来才改为大理石结构。
明珠清真寺(Moti Masjid)
明珠清真寺位于阿格拉堡中心地带,是一座比例完美的大理石建筑。明珠清真寺建于沙‧贾汗王时代,目前并没有对外开放。
贾季汗宫(Jehangir's Palace)
贾季汗宫是蒙兀儿第四代君王贾汗季所兴建的,样式原本融合印度和波斯建筑特色,后来被沙贾汗王改成蒙兀儿风格。
宫廷仕女市集(Lady's Bazar)
宫廷仕女市集位于阿格拉堡最西侧,是昔日宫廷内的侍女购买香料、日用品的地方。此一市集所在地,从前是禁止男性进入的,现在已经没有这项限制。
安古利巴格(Anguri Bagh)
安古利巴格位于哈斯马哈勒宫殿前面,是一座小型的蒙兀儿式庭园,是沙‧贾汗王所建。安古利巴格花园内,种植有葡萄藤。
什希马哈勒(Shish Mahal)
什希马哈勒位于哈斯马哈勒隔壁,墙壁上镶嵌有镜片、宝石等。什希马哈勒东侧有一座八角塔〈Musamman Burj〉,是沙‧贾汗王为另一位王妃所建造的。
哈斯马哈勒(Khas Mahal)
哈斯马哈勒位于蒙兀儿花园东侧,是沙‧贾汗王所建造。哈斯马哈勒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属于沙‧贾汗的私人宫殿。
旧都—法特普希克里(Fatehpur Sikri)
法特普希克里(Fatehpur Sikri)座落在阿格拉城西边40公里处,是阿克巴大帝1570-1585年间的首都。
久德哈拜宫(Palace of Jodh Bai)
久德哈拜宫是法特普希克里城的主要入口和购票处。
久德哈拜是拉贾斯坦地区安伯尔大公的女儿,嫁给阿克巴大帝为妻,是贾汗季王的母亲。
公众大厅(Diwan-i-Am)
公众大厅位于法特普希克里城内东北方,是昔日阿克巴大帝聆听臣民谏言的地方。
私人大厅(Diwan-i-Khas)
私人大厅是昔日阿克巴大帝接见贵宾、外国使节的地方。
伯巴勒‧伯哈旺(Birbal Bhavan)
拉迦‧伯巴勒(Raja Birbal)是阿克巴大帝的朝臣,是一名印度教徒。伯巴勒‧伯哈旺虽然是一座小型宫殿,但是里面却装饰得金碧堂皇。
潘契‧马哈勒(Panch Mahal)
潘契‧马哈勒邻近久德哈拜宫,是一座五层式建筑的宫殿。
迷宫(Ankh Micholi)
位于潘契马哈勒和私人大厅之间的Ankh Micholi,意思是“迷宫”,这是昔日宫中嫔妃玩耍的地方。
阿克巴信奉基督教的妻子住所(Palace of the Christian Wife)
信奉回教的阿克巴大帝,有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妻子。座落在皇后久德哈拜宫殿附近的建筑物,就是阿克巴大帝为他的基督徒王妃所建造的住所。布兰德达瓦喳(Buland Darwaza)大门
布兰德达瓦喳是迦密清真寺的主要入口,这座大门高达54公尺,是象征胜利之门。
印度自助游指南---衣着
印度一年可分为冬季(10月 - 翌年3月)、夏季(4 - 6月)、雨季(7-9月)三类。除了喜马拉雅山间一带外,冬季是最适合旅游的季节。此一时期内步行经山间,可不必带厚重的衣服。但德里附近,12月、1月的日夜温差比较大,晚上要穿毛衣和薄大衣。白天阳光强烈,穿件衬衫就够了。除了12月和1月以外,其他季节只要穿着夏天的服装即可。到加尔格答或印南地话,夏季服装即可应付全年的需要。
观光时的服装尽量,轻便妇女穿着宜端庄,尽量不要太暴露。有些寺院需要赤足入内,最好穿凉鞋或便鞋。另外,太阳眼镜和帽子是必携之物品。
印度自助游指南---用餐
印度食品以香辣闻名,其烹饪多以烧、烤为主,且多洒上咖哩等香辣调味。印度菜式是以鸡肉、羊肉、鱼肉等为主菜,配以米饭、印度薄饼或面包,辅以香辣调味料。其他菜式有咖哩姜饭(Biriyani)、洋葱炸成的春卷、黄豆汤(Dhal)、羊肉串及腌泡鸡肉(Tandoori Chicken)等印北主食是薄饼及炸面包,而印南则以米饭为主。另外,当地亦有西式食品,如西多士、香肠或煎蛋。饮品方面,有奶茶、当地自制的汽水、矿泉水及天然果汁,其中以奶茶最流行,随处可买到,而矿泉水则须在店铺才有供应。
印度菜虽有特殊风味,但部分国人认为并不太合胃口,特殊的辛香调味料,常引起肠胃不适应。印度人吃东西,习惯用手抓着吃,如果旅客上想尝试一下用手抓饭的滋味,请务必用右手.
一流饭店内都可供应上等的西藏及印度餐,中国菜亦颇为流行,但口味都以改变为当地口味。印度食品价格各省差别甚大,蔬菜和水果的价格亦随季节而异。若不习惯印度食物。可选择在中国餐馆用膳,一般中国餐馆设于市内商业或旅客集中地。旅客最好选择饮用热饮品及矿泉水,以免染病。
印度自助游指南---住宿
印度各地的旅馆一般集中在火车站及长途巴士站附近,更有部分酒店设于市内商业区。游客在抵达某大城市时,可向印度政府旅游局的询问处查询该市住宿酒店地址,及要求代订酒店事宜。而自行乘车前往心目中选定的旅店,也很方便。
印度住宿极多元化,高级酒店有西式套房,有空调、电视、私人浴室、高级餐厅、商店、邮政服务等,普通酒店则没有空调,但设备齐全,价钱稍低,适合度假旅客租住、中下价酒店多是印度式,有公共浴室和蹲厕,有的房内有缓慢式吊扇。
游客宿舍(Tourist Bungalow)设有大房、双人房及四人房等,设备齐全,浴厕共用,有餐厅供旅客用膳。此类宿舍有一般酒店的规模及服务,较高级酒店便宜,一般外国自助经济式的旅客多找这种旅店住宿。
火车站旅馆(Railway Retiring Rooms)火车站为乘搭早车或候车的旅客而设,它就设于火车站内,须凭车票租住,大房式床位约12~15卢比一晚,设有公共浴室和厕所,住客可租用保管箱存放贵重物品。经常有火车往来,周围噪音大,故只宜作短暂休息之用。
火车候车室(Railway Waiting Rooms)分头、二等,通常二等候车室多睡满本地人士,旅客可用车票向站长要求在头等候车室休息,但不一定被批准。
旅店(Lodge/Guest House)适合自助式旅客;价钱便宜,设备则较简单,有公共浴室、印度式蹲厕、电风扇等设备。旅客须注意门锁是否损坏,使用自备铜锁则较安全。另外,印南某些海滩度假区的居民会出租民居给旅客,价钱合理,设备简单,且可一尝印度式生活。
青年旅舍(Youth Hotels)非青年旅舍会员也可人住,费用和会员相差不大。多数印度青年旅舍是大房,离市区颇远,设备较为简单,但有公共浴室、电风扇、厕所、储物柜,部分旅舍有食物供应,费用也便宜,还可代旅客保存贵重物品。
度假屋 在印南着名沙滩可以找到两层式度假屋,房间内设有电风扇、私人浴室等。通常度假屋面向海滩,部分度假屋更有凉台,一段双人房费用约40~60卢比一晚。
印度自助游指南---交通
由上海乘飞机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然后飞往印度,可乘机到达印北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巴特那或瓦拉纳西,其中以飞往巴特那一程较廉价。印度境内航空主要由印度航空公司经营,但价格高无折扣。
印度火车票分为5种:头等空调卧铺、头等卧铺、头等空调座位、二等卧铺(分二层和三层式)、二等座位。不是每列火车都设有5种等级车票的,旅客须在购买车票时预先查明。少数列车会设有餐厅车厢,供旅客用膳。
头等卧铺近似于我国的空调软卧车厢。另有为女性特别设置的 Lady's Coach车厢,设有独立厕所。另外,二等卧铺的第二、三层于日间折起来,只余最下的第一层供乘客坐,乘客不可以在日间使用第二、三层卧铺作休息之用,在21:00至翌晨6:OO内才可使用。
印度火车亦设有印度火车证(India Pass)提供给游客在一定期限内,无限次乘搭印度各线火车,期限可分为7天、15天、21天、30天、60天和90天。火车证分为3类,设有冷气位、头等和二等,游客可向印度各火车站查询购买。
长途巴士主要有3种:豪华冷气巴、冷气巴及普通旅游巴士。上车时要依车票编号入座。故相对而言失窃机会减少,搭乘长途巴士游览印南会很安全。加上印南大城市的长途巴土总站均采用电脑订票,班次频密,旅客乘坐长途巴士会很方便快捷,不过其价格略高于火车票。
市区巴士分为双层及单层两种,有专人负责售票。双层巴士多是传统英国式,在车尾上车,没有车门。在印度乘搭市区巴士会很挤迫,登车非常困难,并须注意个人贵重物品,因为市区小偷横行。一般车费在2卢比上下,但若前往郊区则会略贵,视乎车程而定。
的士一般都要上车前议价。只有在大城市的着名酒店停泊的的士会依计程器表收费,但数量不多,司机颇友善。的士通常停泊在机场、火车站及着名酒店门前。
马达车分三轮及四轮两种,收费比的士便宜,故不论印度人或外国旅客均乐于使用,上车须议价及说清楚目的地。马达车经常会超载,车费约每人2~3卢比,视乎车程而定,亦可以包车形式付钱。
脚踏三轮车 在印度各地随处可见,旅客扬手便来,上车前须议价。由于此种交通工具适合短程行驶,故车费约每人2卢比左右。
三脚鸡 三轮电单车,车尾可坐两人,也装有咪表,费用比的士便宜。
人力车 大城市比较少见,通常在小镇才有,车费需议价。
自行车 最廉价的出租车交通工具,费用大约是租半天3~5卢比,一天是8~10卢比。
电车、地下铁路 此两种交通工具只在加尔各答才有。电车从加尔各答火车站向市内行驶,车速较慢,上车才购票。
印度自助游指南---购物
印度以手工艺制品闻名,旅客可选购的纪念品种类很多,大致分为:
手织制品--如手绢、地毡、头巾及台布等
皮制用品--如皮包、皮鞋
青铜银制品--如浮雕、水瓶、泰姬陵模型
木制雕刻品--如檀木笔.乐器
珠宝玉石饰物
旅客购物地方主要有邦立市场(State Emporium)及民间工艺市集(Cottage Instries Emporium)。类似我国的友谊商店,货品质素可靠,价钱合理,旅客可用外币购买。
印度为霍乱疫区,饮食须格外小心。不可吃生冷食物,饮水最好买瓶装的矿泉水,果汁切勿加冰块,因为冰块是生水制成的。最重要的,必须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为防止腹泻,最好不要在街边吃食物。
印度是一个小费世界,若有人说出"Basksheesh",即请付小费的意思。计程车不必给小费,因为其车资已依照里程表乘以了一定的系数。餐厅服务员的小费,约为帐单的5%。但总消费额在300卢比以下行,则为10%。如帐单中已收了服务费,不必再给小费。
印度自助游指南---旅游签证
只要办一个印度个人旅游签就可以去了。
旅游签证(Tourist Visa):赴印度旅游、探亲者可申请印度旅游签证。申请印度旅游签证需提供已确认的联程机票和在印费用证明,其中探亲人员还需提供在印亲属所在单位的邀请函。4人以上可申请团体旅游签证,但需提供中方组团旅行社的信函和旅游团名单及印方接 待旅行社的邀请函及详细的旅游路线和日程安排。中国公民组团赴印度旅游由中印双方政府各自指定的旅行社负责办理有关业务并代办签证。旅游签证一般为3个月1次有效。如确有需要且理由充分,亦可申请2次或多次签证。申请旅游签证约需6个星期。由中国政府指定的旅行社代办团体旅游签证约需3至4天。
签证类型 旅游
有 效 期 3个月
最多停留 90天
预计工作日10
收客范围 全国各省因私护照持有人
签证资料
1)相片2寸近照4张 2)有效期9个月以上的护照原件 3)申请人名下1万元或以上的《存款证明书(CERTIFICATE OF DEPOSIT)》原件一份,此证明书需要由银行出具。
特别提示: 上海、江苏和浙江护照持有者,均不需要面试;其它地区申请人则有可能被临时抽查面试,是否面试由印度驻北京大使馆签证官临时提出
‘捌’ 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印度开国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任期为1947年到1964年,其中于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选获胜。
他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同时更为人所知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他活跃于二战后的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被人称呼为博学尼赫鲁(पंडित,班智达在梵语和印地语及英语中有大博学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
(8)印度总理住在哪里扩展阅读:
印度历任总理:
1、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947年8月15日—1964年5月27日 印度国大党
2、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Lal Bahar Shastri)1964年6月9日—1966年1月11日 印度国大党
3、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1966年1月24日—1977年3月24日 印度国大党
4、莫拉尔吉·兰奇霍季·德赛(Morarji Ranchhodji Desai)1977年3月24日—1979年7月28日 人民党
5、查兰·辛格(Chaudhury Charan Singh)1979年7月28日—1980年1月24日 人民党
6、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1980年1月14日—1984年10月31日 印度国大党
7、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1984年10月31日—1989年12月2日 印度国大党
8、维·普·辛格(Vishwanath Pratap Singh)1989年12月2日—1990年11月10日人民联盟(国民阵线)
9、钱德拉·谢卡尔(Chandra Shekhar)1990年11月10日—1991年6月21日 社会人民党(原人民联盟派系)
10、纳拉辛哈·拉奥(P.V. Narasimha Rao)1991年6月21日—1996年5月16日 印度国大党
11、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ehari Vajpayee)1996年5月16日—1996年6月1日 印度人民党
12、德韦·高达(Deve Gowda)1996年6月1日—1997年4月21日 联合阵线
13、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Inder Kumar Gujral)1997年4月21日—1998年3月19日 联合阵线
14、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Atal Bihari Vajpayee)1998年3月19日—2004年5月22日 印度人民党
15、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2004年5月22日—2014年5月26日 印度国大党
16、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2014年5月26日—今 印度人民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印度总理
‘玖’ 印度总理莫迪老家
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1950年09月17日生于孟买邦(现为古吉拉特邦)瓦德拉嘎镇,祖上三代都在当地经营一个小杂货铺,家境虽称不上小康,但也算丰衣足食。除了经营杂货铺,父亲还在火车站开了一个茶
莫迪总理
摊——奶茶是印度人每天必需的饮品。在家里6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莫迪,从小就在那里帮父亲卖茶。从学校毕业后,他和哥哥也开了一个茶摊,自食其力,由“卖茶童”变成“卖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