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10月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和中国车市比差距太大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物种因为环境条件不同,都会有不同变化,同一辆汽车在不同的地区销售,也会有不一样的反馈。在诺大的全球车市中,很多国际品牌在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地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印度车市,最受消费者青睐的是哪些品牌?和国内车市有什么不同?
排名第十的是MG,也就是我们的国产车名爵,在印度十月月销3750辆,同比有6.05%的增幅,国产车在海外车市大放异彩,凭借低价、高颜值丰富配置等带来的超高性价比,跻身榜单前十,从上汽集团给出的销售报告可以看出,MG汽车在印度公司,1-7月销量增长了495.4%,增幅格外亮眼,前景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铃木曾在我国大火,却押宝印度,离开中国就落魄了,对此你怎么看
霍·史密斯说人们只有在改变时才能寻求改变,变化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特定事件中包含的真实事物之间的差异,世界决不像圆和椭圆那样单纯地不断反复循环的东西,自然在不断产生新的因素,完成所谓的创造并同时流动,所谓的增长与发展意味着许多事情必须不断发生,然后才能成为一个繁荣的状态,也可以用短语日日新表示,这意味着旧事物逐渐消失,新事物不断诞生,在中国人对汽车的热情的背景下,长安铃木成为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三家公司,由于价格低廉,省油,抗折腾的优势,长安铃木吸引了大量中国客户,人民的友好使它的销量逐年上升,并在中国市场上大受欢迎,当时铃木非常受欢迎,但是好景不长。
⑶ 为什么印度人更爱铃木
2018年9月份,铃木毫不犹豫的退出中国市场,以1元象征性的价格出售了长安铃木50%的股权,就这么不带一丝留念的走了。至于为什么走,大家心知肚明,自然是因为销量不行。销量要是好完全没有必要退出中国市场,好歹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者市场,还是有值得待下去的理由。
印度人青睐铃木这种小型车,虽然与本土的市场环境有关系,但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小型车的优点除了在承载性上有所不足以外,在其他方便可以说吊打大型车,尤其是一个靠谱的品牌生产的小型车,更是将小型车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点铃木应该是众多小型车生产商中最突出的一位。
国内消费者推崇大众,印度消费者推崇铃木,你觉得谁更懂车呢?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⑷ 铃木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铃木汽车质量怎么样
对于铃木这个品牌,很多人会对它的摩托车产品更有印象,不过铃木作为日本历史比较悠久的制造商,还是有很多人热衷去购买铃木汽车的,甚至有的人还说开铃木的都是懂车的。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懂车的人开铃木?铃木汽车的质量又怎么样呢?⑸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为啥全球销量还能有突破
我们都知道铃木几年前宣布退出中国市场。我们原以为它会感到沮丧,但它似乎像过去撤出美国市场那样充满活力。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他的基本策略:
其实吧,他的动力系统好,底盘调整得很好,控制也很灵敏。尽管退出中国市场,铃木在中国市场销量还是很不错,可能会成为根据地。去年,看看铃木目前国内的车型,它在研究生推荐的碰撞测试中获得了全优,在美国iihs测试中也获得了全优。在可预见的未来,购买PS5不仅会更方便。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铃木并不是简单地退出,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支持他的市场。
⑹ 印度街头,那些往来穿梭的奇葩汽车
➤ “每次在街上看到这些车,都感觉眼睛收到了侵犯。”
这句话是一位印度网友,在 汽车 论坛上发出的吐槽,他指的并非某一款车型,而是目前在印度市场非常火的一类车——4米内小型三厢车。
之前只听过印度街头的奇葩小吃辣人眼睛,沁人肠胃,把街头的 汽车 都上升到了眼睛受侵犯的程度,还是头一回听说,这让我们立刻意识到有必要聊聊这个话题。
小伙伴们应该大都听过日本的K-car政策,也就是车身长度不超过3.4米、宽度不超过1.48米、且发动机排量有一定限制的微型车。实际上,印度在过去十多年里,也推行了针对尺寸和排量进行限制的刺激政策,即所谓的 sub-4 meter政策 (即“4米内”政策),但是它所催生出的 汽车 形态,和日本有着天壤之别。
印度独特的 汽车 刺激政策,都催生出了怎样的车型?为什么有网友吐槽它们“辣眼睛”?今天这篇文章,车辙君就带大家好好认识下印度市场上的那些奇葩车型。
如上所述,印度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而人口密度奇高的国家,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燃油的依赖、同时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印度政府在2008年推出了一项针对4米内小车的刺激政策。
政策很简单,车身长度超过4米的施以重税,4米以内的车型大幅减税,而除了尺寸之外,这项政策还包含了对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限制,排量在1.2升以上的汽油机和1.5升以上的柴油机车型,也会被施以高昂的税费。
具体的税费差距有多大呢?如果一辆车同时满足长度和排量的限制,厂家只需支付8%的消费税,而车长一旦超过4米,税率就飙升到 20% ,而如果发动机排量也超标,则会进一步上涨到24%。
以本田两款车型距离,City S和AMAZE S都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但前者车长达到4.5米左右,起售价高达80万卢比(约合7.6万元),而车长卡在4米以内的AMAZE S,起售价只有50万卢比(约合4.7万元)。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白印度厂商在推出新车时,受当地政策的影响有多大了吧。在这种政策下,印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会是什么样呢?
我们知道印度是一个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人口密度甚至比我国还要高,再加上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道路基础建设也不够完善,所以廉价的微型、小型车,就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车型。
具体都有哪些呢?我们看看2019年印度市场的 汽车 销量Top 20榜单:
销量前20名中, 玛鲁蒂铃木 (铃木在印度的合资公司)一家独大,占据9席,紧随其后的现代 汽车 有5款车型上榜,而在我国比较强势的丰田、本田,各自只有一款车挤入前20,大众则无一款车型上榜。
表格中的车型类别,按照的是我国的划分标准,上榜车型中有两厢车、有三厢车、有SUV也有MPV,但在这些车型中,除了现代Creta、玛鲁蒂铃木Ertiga和丰田Innova Crysta之外, 其余17款 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车身长度不超过4米。
4米是什么概念呢?以我国市场的车型举例,大众小型两厢车Polo Plus,车身长度4053mm;宝骏最便宜的小车310,车身长度4032mm;吉利的小型SUV缤越,车身长度4330mm;已经停产的合资最便宜的三厢轿车赛欧,车身长度4300mm。
而印度市场销量前20的车型中,无论是两厢车、三厢车还是SUV,绝大多数的车型长度,都比上面这几款车还要短。国内市场车长不超过4米的车型,基本上也只有奇瑞QQ、比亚迪F0以及铃木奥拓这类已经停产、或濒临停产的微型车了。
看到这,聪明的小伙伴已经能察觉到不对劲了,如果说两厢微车能做到4米内的话,印度Top 20车型中那些三厢车、SUV甚至7座SUV,是怎么做到4米内的呢?
印度的4米内政策一出,当地本土最大的 汽车 厂商 塔塔 ,马上就作出了响应。
在2008年,塔塔基于Indigo车型推出了Indigo CS,它的定位介于三厢轿车与掀背车之间,最终还是被划到三厢车类别中,而3998mm的车身长度,让这款车成为当时全球最短的三厢轿车。
号称小车之王的铃木,也不甘示弱,它原本在2005年就推出了雨燕的三厢版,在印度命名为Swift Dzire,不过这款车虽然外形也有点奇怪,但它的诞生仅仅是为了满足印度消费者对于三厢车的需求,并非为了4米内政策而研发。
不过到了2012年,玛鲁蒂铃木推出的第二代Swift Dzire,就完全是应对政策的产物了。它的后备箱被硬生生砍掉一截,硬是把车长做到了3995mm,满足了最低税率车型的要求。
实际上,因为印度消费者大多每个家庭只能承担一辆 汽车 ,对于后备箱的储物需求也很大,所以和我国一样,印度消费者也非常青睐三厢车。
于是,除了对现有三厢车的屁股进行切割,从而把车长做到4米内之外,一些车企也会在两厢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小屁股,从而打造小三厢车。
现代的Grand i10就是一个例子,这款两厢微车原本的车身长度为3765mm,现代在这款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小"屁股",使得车长达到了3995mm,恰好满足4米内的要求。
除了轿车之外,印度的车企也会在MPV上"动刀子"。例如马恒达一台名为Xylo的8座MPV,本身车型就不大,长度只有4520mm,但为了享受4米内小车的税率优惠,马恒达在它的基础上,把C柱之后的部位削掉一大截,长度做到了3985mm。
而就是这样一台车长不足4米的车型,内部依然容纳了7个座位。如何做到的呢?很简单,就是在后备箱里放一对面对面的座椅:
实际上,马恒达不仅推出了这种类似MPV的七座小车,就连SUV上,也在4米不到的长度里装下了七个座椅:
Bolero是马恒达生产的一款造型非常硬朗的SUV,看起来颇有奔驰大G的风采,给人的观感也像是一台中大型硬派越野车。而实际上,这款车的长度只有3995mm,比吉利缤越要短335mm,Bolero的宽度也只有1745mm,较比亚迪的元SUV还要窄10mm。
也就是在这样一台车里,马恒达依然给它塞进去了7个座椅。
看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也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在后备箱里装俩座椅嘛,车长不足4米,能像我们的MPV一样做出三排正规的座椅,那才了不起。
实际上,还真有。
去年8月份,雷诺在印度推出了一台名为Triber的车型,单看图片的话,大家应该觉得这是一台小型的SUV或跨界车,而它的定位是一台底盘稍高的7座MPV。它的内部结构,是这样的:
没错,一台正儿八经的三排座MPV,如果看下面这张图的话,大家可能会把它看成一台中型以上的MPV:
但是,这台车的长度比大众Polo还要短,只有3990mm,宽度也只有1739mm。作为对比,比亚迪的紧凑级MPV宋MAX,车长4680mm,比Triber长了690mm;宽度1810mm,比Triber宽了71mm。
宋MAX的整体空间表现,已经比较局促了,印度市场上这台雷诺Triber坐进去有多酸爽,也就能想象出来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 汽车 市场,也会产生形态各异的 汽车 类型。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sub-4 meter政策和日本的K-car政策颇为相似,但催生出的 汽车 形态却大不相同,尤其是不到4米长的小三厢车,在外观比例上显得很不协调,与日本市场呆萌可爱的K-car形成了鲜明对比。
背后的原因,和当地的经济、习俗和交通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关联。看到印度市场上这些奇葩车型,你是否觉得身在中国是很值得庆幸的呢?
⑺ 非常皮实耐用的铃木汽车,为什么最终退出了中国市场
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以1元人民币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长安铃木100%股权,此次股权交割将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这也标志着入华25年的铃木汽车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严重的是急剧下滑的市场份额,让本就竞争力弱的铃木汽车无法翻身,2014年铃木汽车在中国总共售出了266.6万辆汽车,但是仅仅只过去三年,销量骤降至
11.9万辆。即使到了这个地步,都无法使铃木向中国市场低头。
对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来说,你来,狂风骤雨我都回去接你,但你走,我一定不会挽留你。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车企。
⑻ 长城进军印度市场,铃木汽车如何应对
如果要说在国内最悲催的日系汽车品牌,铃木绝对算一个。
从当初一款奥拓开启了很多家庭美好的生活,到后来销量逐年下降,一直到去年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这个品牌在国内可谓高开低走,饱经风霜。
?
说实话,对于铃木汽车我还是挺有好感的,产品皮实耐用,而且当初也慷慨提供技术支援自主品牌车企。不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在地球上买不到任何铃木的新车了,只能偶尔在路上看到一两台SUZUKI,才想起曾经还有个小车之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⑼ 印度市场20年10月十大畅销车型:铃木的天下,韩车稍分一下
大流行让消费者回避远离公共交通工具,开始选择私人交通工具。而10月份,是印度传统的节日以及消费旺季,一系列的促销也刺激了消费。2020年10月,印度汽车市场实力回升。
毫无悬念,铃木依然是这个市场的王者,10月份十大畅销车型中,有7款是来自铃木的车型。前五名全部都贴着铃木的厂牌。虽然不至于无敌最寂寞或者独孤求败,数据表示铃木汽车确实是坐拥印度乘用车市场半壁江山。
再稳定的市场也时不时出现挑战者,作为印度市场的后来者,韩国起亚开始崭露头角。最新在印度市场推出的第三款车型,SUVSONET,以单枪匹马之势杀入榜单。现在我们来看看,在刚过去的十月份,印度三哥三姐们喜欢什么样的车,有没有你的挚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⑽ 铃木汽车挺不错的,为什么销量那么差
因为成功是没钱,失败也源自没钱。
我强调过不止一次,国内没有精品小车存在的成熟土壤。换句话说,铃木没赶上消费趋势。
要说最熟悉中国消费者心理,大众说自己算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改开初期,其实是日系的风潮最强盛。
上到广交会指定用车公爵王,下到天津大发面包车这类微面,日系可谓是抢占先机。
然而呢,比起小众品牌马自达,铃木的顽固可谓是更胜一筹。
认识铃木车从奥拓开始:
吉姆尼和维特拉是铃木最具有口碑的两款车。
前者价格高昂,成为城市热爱越野用户的大玩具,港口甚至报价高达30万元。
后者就不说了,叫好不叫座,空间是个硬伤。
超级维特拉等车型还不国产,吉姆尼铃木也一直拒绝国产。
实际上,从车型的热销来看,之前铃木红火的时候都是车型高级别的主销越来越大。
但是铃木不仅长久不换代,而且配置特别低,有的车甚至丐版都没ABS。
像是大众这种拉皮技术更是拒绝。
车型老旧,三缸机消费者不喜欢,空间小,这三条足以让消费者拒绝。
榛名点评:
虽然马自达也是拒绝加长,但是马自达总隔三差五的更新,而且设计理念超越其他车型。
五年后,甚至十年后设计仍不过时,而且非常好看足以打动消费水平足够的人群。
而马自达虽然合资之路也不太顺,但是起码坚持国产新车型,甚至压燃发动机车型。
比起来铃木的顽固,我只能说,自作自受。
毕竟当初买奥拓是没钱,现在买铃木属于没钱的表现。
即便是铃木精装了,这种小车也难以适应现在国内的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