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保险经济怎么样

印度保险经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0-22 23:09:34

⑴ 印度经济情况如何为什么

印度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就在悬崖边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
明确的说由于严重的高估了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绝大多数去印度投资的中国人都是血本无归的。
第一、印度这个国家整体上很穷,消费能力极低。事实上印度人在衣食住行医等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平大体上都低于中国1990年水平。举个栗子:印度不仅人均粮食消费很低,而且在主要吃素的情况下,豆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消费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在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其它的消费能力就非常贫弱了。这就导致了印度的饥饿指数在世界上都属于倒数的水平,甚至不如很多非洲的极端贫困国家。讲到贫困,就不可避免的要讲到PPP(购买力平价)的问题。PPP是一个极端不靠谱的指标,比如说印度每年的消费的粮食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强,但是印度的粮食PPP居然比中国高。而且中国的肉类消费PPP比粮食消费居然多一倍,而美国只多了10%。目前我国很多学者都在谣传“中国8亿人脱贫”,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8亿人贫困这件事情。联合国的1.9美元/天的极端贫困标准就是PPP,指的是:一个人一天的收入买的食物足够保证他能吃饱。换句话说,只要他能吃饱,这个收入就相当于1.9美元的PPP,而不是说他真的每天收入1.9美元。中国什么年代有8亿人吃不饱饭的时候?说实话,中国在最贫困的年代,“温饱”标准都高于1.9美元的PPP。目前在印度有2亿人低于吃饱饭这条线,8亿人直接靠政府救济粮维生。已然超过中国建国以来的最穷水平。
第二、印度不仅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数据来源主要援引各国官方数据),在过去的20年里,只有2015年和2016年两年印度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更可笑的是,莫迪政府通过连续多次修改统计方法,导致前几届政府任内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被调低(增长基础低了,增长率就显得高)。实际上在莫迪上台以前,印度还是有几年的增长率是高于中国的,但经过修改统计方法后,莫迪前任的经济成就被抹掉了。
此外印度的增长率统计明显的存在问题,越南的经济情况是很明显远强于印度的,但越南的增长率却常年低于印度。此外,最近二十年经济总量(现价美元)增长倍数而言,印度尼西亚竟然都比印度要高,而印尼的增长率大约只有5%左右。这里有人就会说为什么不用不变价GDP来衡量?这是因为不变价GDP的增长倍数和增长率的算术总合在统计学上是等价的,不应该拿来相互证明。印度的统计口径至少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平价指数(官方用于统计GDP时使用的通货膨胀率)显着的低于物价指数。在统计的时候故意低估通货膨胀,自然而然的就会高估实际增长率。但实际上经济总量却没有明显的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的人均GDP排名世界倒数,而且排名还连年下降的原因——印度经济根本没有发生过高速增长,它的实际增长比同档次的发展中国家要慢。
第三,对印度来说最致命的一点:印度的人口结构不允许他们的增长速度那么慢。印度实际上已经走进人口老龄化的前夜,增长率,出生率都已经断崖式下降。按照国内的经验,大约10到15年后,印度就要和中国一样进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确保现有的年轻人充分就业,同时确保国家尽快积累足够的财富应对老龄化,印度现在必须保持极高的经济增长。中国在90年代中期的人口状况和现代的印度基本一致,而且人口总量还要少一些。但那个时候我们的经济就必须“保八”了,因为那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低于8%,整个国家是支撑不到现在的。依此类推,印度目前如果不能连续的以1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二十年,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这个国家哪怕严重注水的增长率都达不到10%。

⑵ 为什么印度的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但印度经济还是不景气,求详细解释

印度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服务业相对较发达。

没有足够的物质财富,服务业是无根之树。

印度服务和IT外包业务对印度经济的左右被严重夸张了,最多只占GDP的5%,跟中国商品出口额相比,可以忽略。

物质财富毕竟要靠第二产业来生产。没有强大的第二产业,也不像美国可以依靠中国的第二产业,永远都只能是穷国。

第二产业依托于第一产业的概念是——你只有吃饱了饭,才会考虑购买工业品提高生活水平。

第三产业依托于第二产业的概念是——你只有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才会想到保险、金融、医疗这些更高层次的财富消费。


(2)印度保险经济怎么样扩展阅读

印度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占印度gdp55.1%。主要部门有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运输、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等。2007/2008财年增长约为10%。2006年印度软件服务业产值约396亿美元,其中出口314亿美元。
【旅游业】旅游业因其良好的社会和创汇效益被印政府列为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主要创汇部门和重要的就业创造部门。旅游业直接提供约519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访印外国游客人数约为443万,比上年增长14.2%,创汇约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是印主要运输手段。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和客运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世界第17位。

⑶ 请介绍一下印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全方位的措施,它确保每个人及其家属有最低收人,使他们不受任何风险的威胁而导致生活困难。这些社会保障确保满足人们广泛的需要并且在失业、疾病、残疾、死亡、年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支持。在印度,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工作地点的迁移,社会保障的公共支持体系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家庭支持取得了重要地位。对社会保障的依赖程度根据人们的需要和收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印度的养老保障体系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的社会经济系统包括养老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福利国家理念的影响①,而没有考虑印度实际的经济、管理情况是与英国有很大不同的。印度的养老保障主要分为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的养老保障两大部分。(一)正式部门养老金保险体系正式部门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公务员养老金体系它是待遇确定型养老金体系。政府雇员可以豁免缴费,资金来源于各个}H/联邦,养老金为工作最后十个月的工资收人的50 ,但是工龄要达到33年。除此之外,大多数公务员享受政府长期基金的覆盖,其缴费为他..

⑷ 2019西方各国保险深度

中国保险密度、保险深度最新数据
中国成为世界第七大保险市场
“十一五”收关,“十二五”开启。2011年,中国入世10周年,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亦十载有余。
如今,中国保险市场在世界上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近日,在北京大学-瑞士再保险系列课程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秘书长郑伟博士透露,截至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2010年相关数据尚未公布)。
世界第7亚洲第2
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从权威渠道得知的独家数据,2009年底,中国保险业以1630470亿美元的总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七位,较2008年排名下降一个名次。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4.01%。
其中,排名全球第一的是美国,总保费收入113974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28.03%。其次是日本,总保费收入505956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12.44%。第3是英国,总保费收入309241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7.61%。
与中国水平相当的是意大利,总保费收入1693600亿美元,占世界份额4.17%,位列第6位,2008年,则位列中国之后。
世界前十大保险市场总计保费为3107733,占据了世界76.43%的份额。
而关于亚洲市场的中国地位。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2009年全世界保费规模(寿险和非寿险)为40660亿美元,其中欧洲占39.6%(2008年41%),北美占30.5%(2008年32%),亚洲比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占24.3%,排名第三。
就亚洲市场而言,在研究涉及的10个国家/地区中,如果用保费收入来衡量市场份额,2009年日本仍在10个国家或地区中稳居状元,拥有53%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则与2008年一样,依然占据榜眼位置,由2008年16%的市场占有率增长至17%。韩国位列第三,拥有10%的市场占有率,相对于2008年萎缩了1%。印度在亚洲市场占有率约为6.8%。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一共占有20.2%的市场份额,小于中国和印度市场占有率之和。
密度第64深度第44
除了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则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指标。
首先,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密度121.2美元,位列全球64位,且大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95.1美元。
位列第一位的是荷兰,保险密度6554.6美元;第二名是瑞士,保险密度6257.6美元;再次是丹麦,保险密度5528.9美元。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位列第9、第10。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亚洲国家和地区2009年人均保费支出约为243.1美元,略高于2008年的234.3美元。其中,2009年寿险保费和非寿险保费支出分别为180.3美元和62.8美元。由于经济差异以及财富分配不均衡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家和地区保险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日本拥有最高的保险密度,为3,979美元,中国香港紧随其后,为3,304美元,其次是中国台湾(2,752美元),新加坡(2,558美元),以及韩国(1,890美元)。2009年度,中国台湾超越了新加坡而占据了排名第三的位置。
国家或地区名称
人均保险费(2009年)
全球保险密度
595.1美元
荷兰保险密度
6554.6美元
瑞士保险密度
6257.6美元
日本保险密度
3979美元
中国保险密度
121.2美元

保险深度则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保险深度3.4%,位列全球44位,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0%。
但值得一提的是,保险深度位列第一位的是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深度达到16.8%;第二名是荷兰,保为险深度达13.6%;再次是英国,保险深度达12.9%。中国香港则位列第5,保险深度为11.0%。
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整个亚洲2009年的平均保险深度为6.1%(与2008年的6.0%相比略有上升),其中“亚洲四小龙”依然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台湾保险深度最高,达16.8%,接下来依次是中国香港(11%),韩国(10.4%)以及新加坡(6.8%)。日本作为规模最大的市场,保险深度为9.9%。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大陆和印度,保险深度却分别只有3.4%(2008年为3.3%)和5.2%(2008年为4.6%),也说明了这两个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保险深度最低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只有1.3%。
国家或地区名称
保险费占GDP比重(2009)
全球平均
7.0%
中国台湾
16.8%
荷兰
13.6%
中国香港
11%
中国大陆
3.4%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⑸ 世界上人寿保险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民族寿险业在推销保险的同时,更在进行着一场观念更新的革命,任重而道远。因此在认识差距、借鉴经验的同时,必须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参照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服务业是最具前途的领域。而人寿保险就是目前我国最重要且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西方保险公司等待着中国大门的开启。同时,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考察,这一领域也已逐渐成为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桥梁。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当社会保障体制全面改革后,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发展势必要有商业性的人寿保险与之配套;否则,社会保险将没有生命力,不会持久下去,也不利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的稳定。
中国最早的寿险营销业始于四年前。当时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引进全套国际寿险业运营模式在沪上展业;1994年,素以灵活饮誉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也悄然将经营重心移至人寿保险;太保以至人保也随后开始了寿险业务。但目前我国的民族人寿保险业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参照西方国家,应该说我国的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业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的;并且原来的社会保障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的总保险额为600亿元,人寿保险额不足200亿,不到保险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在国外,人寿保险额均为保险总额的一半以上。并且就保险密度而言,我国人均保费仅1.4美元,还不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我国的印度,更与日本、韩国等相距很远;就保险深度而言,我国寿险业保险费用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就保险从业人数而言,我国寿险业执业人数同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300人就有一名寿险营销员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些都说明,在我国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地位还是从属的,中国的寿险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开来。
客观地说,我国人寿保险业与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这首先表现在保险意识、保险观念上的差距。中国寿险执业者必须同中国两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和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锅饭"状态下形成的生、老、病、死国家保险的思想作斗争。二是人寿保险行业经营观念上的差距。作为一种刨造性的服务部门,保险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售出保单,更重要的是要绝对履行保单上所承诺的服务。保险公司的宗旨座该是:共同努力,创造出一流服务,全方位满足顾客需要。三是人寿保险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上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人寿保险业高度发达,集约经营,向深度发展,力争为消费者及时、准确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中国人寿保险业目前还处在向广度发展阶段,粗放经营,甚至还处在"古庙""垦荒"阶段。四是专业技术上的差异。五是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上的差距,并且国外人寿保险业发展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也不能直接应用于中国。
针对上述状况,中国的人寿保险业要想尽快地缩短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就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推进策略。在现有条件下,中国人寿保险业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寿保险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又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国情文化背景。同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是从两千年的农业经济发展而来,现在尚处在二元制结构中,并且浸润之中的传统的儒家东方文化祟尚和强调的是家庭观念、集体主义和互相协作精神,因此,寿险营销就必须立足这种国情,在把人身保险知识介绍给广大客户的同时,在执业初期,必须把观念传播放在重要位置上。
巨大的寿险市场期待着优质的服务,而优质的服务呼唤出色的营销人员。正如英国鹰星保险集团主席李署先生所言:寿险业最重要的是寿险营销员。
因为寿险营销渗入性较强、分散面广等一些不同于其他商品营销的特点,入户直销一直被证明为最快捷、最有效的展业方式。而就入户直销而言,开始我们可能会首选自己的熟人、朋友,但这些"关系"毕竟是有限的,"陌生拜访"似乎也就无从避免。
在寿险业发达的西方国家,顶尖的寿险营销人员肯定也是位顶尖的"陌生拜访"的专家。但中国目前的人文环境、交往习惯、居民防护等是否适合"陌生拜访",却是每一位营销者必须弄清楚的。要知道,即使是在西方世界,在隐私意识大觉醒的二、三十年代,这种"陌生拜访"也同样招致过鼎沸的怨声。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曾对其属下寿险营销人员进行的遭遇统计证实:在20户对敲门作出反应的家庭中,只有一户准其进屋攀谈,余下的举动"不用了,谢谢"算是最客气的了,诸如"讨厌"或打开门后再"砰"地一声关上则是家常便饭。
面对如此的观念,面对具备这些观念的消费者,对于刚刚唤起民众注意的中国寿险市场来说,寿险营销员无疑是寿险业的生命。作为拓荒的第一代寿险营销人员,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价值共生。他们必须依靠自身的高素质、高智慧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把中国的寿险营销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而目前国内寿险业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也恰恰正是人才瓶颈制约,缺乏大量的寿险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加快对专业人才、实用人才的培养,迅速扭转大学保险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保险公司需要的局面;另一方面保险监管部门、保险同业公会要统筹考虑并担当起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职责,尽快培养出大量的适合中国保险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专业技术方面的人才;第三应该创造一个保险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保险专业人才的一定的有序的流动是现阶段中国人寿保险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为了使寿险公司业务长期稳定发展,有必要给个人业务员提供稳定的保障,包括参加社会保障、公司为其提供养老保险等。
各个保险公司在进行寿险营销员的招考中,还必须强调:"要做代理人,先做好人"的训条。对严重违规的寿险营销员,国际寿险业的通行作法是行业共同通告"终生封条"。但在中国,即使在北京市保险行业公会成立已相当长时间的情况下,具体的、针对性的寿险营销员行为规范一直未见出台;唯一的举措是寿险营销员将要参加十月份人民银行组织的统一考试,以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后方可执业,这将对规范寿险营销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
面对众多虎视耽耽准备在中国抢滩占地的外国寿险公司,中国寿保公司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从树立和塑造自身形象、满足客户需要着手。
自从打开国门,每一轮商机都是对中国同业者的挑战。从最初的服装业到后来的家用电器;从家庭轿车到家用电脑、多媒体;甚至从日常的洗涤用品到我们口中喝的饮料......我们都是在同拥入国门的外国公司进行着艰难的抗衡,每一次,我们都似乎做得不尽如人意。这一次呢?这一次我们依旧不能轻率从事。我们只能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做得更好上面不是等"入侵"者出现失误。作为中国的寿险公司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用今天把握未来"应该成为所有寿险公司的宣传口号,并作为同中国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作斗争的精神依据。
"以不懈努力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成为寿险公司的管理宗旨。
寿险公司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塑造自已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这可以考虑从公益广告、大型公关活动着手,也可以通过投资兴建老人公寓等社区服务体系来提高地位。
寿险作为一种服务,应该结合消费者的需要,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新险种。例如就结合以上"陌生拜访"的困惑,可以因地制宜地推出团体人寿险等。运用高新技术,开发出能满足普通百姓家庭需要的、大众化的保险产品及能通过电脑安排满足不同家庭或个人需要的保险产品组合。
可以借鉴中国国情,在繁华地带搞产品咨询的方式,采取边介绍、边销售的方式。平安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采取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其保费收入已突破7亿元,约占全系统总保费收入的17%,市场占有率接近60%。平保在北京开展的大型寿险咨询活动在今年春节达到一个小小的高潮,在北京市繁华地带的上百个咨询台前,人们络绎不绝,仅在2月17日至3月4日的14天里,公司就收到5500份保单,平均每天超过300份,保费达到200万元。
但愿中国寿险业能够在"狼也来了"的巨大压力下末雨绸缪,在一批有志献身中国寿险事业的开拓者的率领下,真正发展壮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印度的保险发展怎么样

如果以现代保险为界定范围的话,1805年中国最早有的保险行业,这个是理论界比较公认的。
在1801年仅有一些外国商人临时组织的会社,承保船只及其运载的货物。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有些印度加尔各答的保险机构,在广州设置了代理处。1805年英商在广州成立了谏当保安行,近代西方保险制度便由此传入中国,该保险行经营至1935年。
当然也有认为中国古代镖局和救济制度应该归为保险行业的
如果这样追溯的话中国保险发展的时间会延长至千年。不过与现代的保险差异比较大,理论界并不太认同,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知识,可以进入 >> “多保鱼讲保险”进行免费咨询!

⑺ 有人说印度经济很好,有的认为很差,如今真实的印度经济到底如何

印度的经济还是相对落后,国家的基础建设和国民素质还有待提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拿我国来做参照物,形象的了解一下印度的经济。两国的人口相差不大,但去年我国的GDP总值是印度的5倍,所以印度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土地面积只有我国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他们的农业人口比例占到了全国的70%,并且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印度的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属于热带气候, 这就保证了他们的种植物,可以达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金地。


印度人还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女性在印度得不到相应的尊重,出门在外做工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很多妇女不得不窝在家里,相夫教子,这就导致了印度的劳动力天然的少了一半。因此印度的经济相对还是比较落后,还需要努力的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

⑻ 印度的经济怎么样

印度的国家经济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至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九·五计划(1997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计划,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经济增长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6%。

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年度):209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2002年度):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1/2002年度):4.3%
(资料来源:印度中央统计署2003年1月公布数据)

【工 业】 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3368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是过去1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其中制造业2.4%,电力工业2.7%,矿业1.1%,初级、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长都较上年有大幅减少。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铁矿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气(亿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钢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亿平方米) 236 402 n.a.
发电量(亿度) 4807 4996 5153
汽车(万辆) 87.5 79.7 83.4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n.a.暂无统计)

【农 业】 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由于全年降水的时间和地区分配均匀,粮食产量增长6.3%,为2.12亿吨。粮食储备目前已达5000万吨。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粮食总产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麦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万包)* 1160 970 1010
黄麻(万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服 务 业】 80年代以来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旅 游 业】 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社会效益良好的创汇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创汇部门。1999年各类旅馆1229家。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受9·11事件影响,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国游客量下降了10.2%,人数242.3万,收入下降8.1%,为29.1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量的60%,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2001/2002年度铁路线总长6.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7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5%;2001/2002年度客运量493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3332亿吨公里,铁路运输总收入3783.7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5%。
公路:2001/02年度总长约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5.8万公里。1999/2000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4839万辆,其中客车55.9万辆,货车268.1万辆,公路运输总收入为3393.3亿卢比。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
水运:印有港口共约200个,其中12个大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1.4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到2002年3月,印全国水运总能力为3.44亿吨,2001/2002年度印水运货运总量为2.88亿吨。印还在十·五计划中将主要港口的总货运量提高到4.7亿吨。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营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数量为3998.3万,货运量为85.4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个国际机场;国内机场92个。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2006年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总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总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财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为704亿美元。到2001年9月,外债为996.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从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进口额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额 37542 44894 44915
差 额 -17841 -14370 -12703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经济概览)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0.2%,贸易逆差与非贸易盈余基本相抵,经常账户大体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战略,计划以下列部门为重点将年出口总额增加到800亿美元:工程、机电、电子、纺织、宝石和首饰、化工、农业、皮革和鞋类。该年度印主要进口商品为:珍珠、宝石、电子产品、金银、化工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物、化肥、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农业及相关半成品、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和日本。

【外国资本】 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639亿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国投资5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9亿美元。到2002年10月,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日、英、德、荷兰、韩、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资多的行业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运输业、服务业、化工、旅馆和旅游、纺织业等。

【外国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1/2002年度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2509.5亿卢比,约为5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援1755.9亿卢比,约为36亿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6.78 720.85 803.70
国际开发协会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亚洲开发银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国 41.00 38.60 41.20
英 国 204.10 47.40 194.40
美 国 7.45 8.11 12.20
荷 兰 13.37 7.03 33.2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为378美元。据印度官方公布资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2.6亿,占印总人口的26.1%,其中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人数1.93亿。印度历届政府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十·五计划中制定了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2007年要将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2亿,占总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业率为7.32%。2000/01年度,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5.2%。到2000年,全国有各类诊疗所和医院4.3万家,登记行医人员50.39万人,登记护士73.7万人。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5岁,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⑼ 印度经济那么差,为啥却能实施免费医疗

南朝时期的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言:“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只要是人生在世,便免不了这四件事,其中,生病是最折磨人的。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生一场大病便足以摧毁一个家庭的经济系统。但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印度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然而印度并不富裕,而且是人口大国,为什么还能有这样的免费医疗措施呢?

印度在1949年的一部宪法中,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所有国民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印度并没有像许多国家一样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它是由政府直接补贴医院和补贴药品,不需要印度人缴纳保险金,如果生病直接去公立医院看病就可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外国人在印度生病也能享受免费医疗的原因。但专家表示:这并不值得我们羡慕。印度的公立医院会免费提供给患者基础药品,但是大部分比较贵的药品是需要收费的。

▲印度私立医院

结语

印度的医疗系统正如印度的贫富分级一样,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条件恶劣的公立医院,它为大部分平民提供了免费基础医疗。一个是设施完善的私立医院,它为中高收入阶级提供了完善的医疗。印度政府自独立以来,一直实行的免费医疗是一项非常值得称赞的措施,也希望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生病的贫民可以尽早恢复健康。

⑽ 印度的经济实力到底怎么样

印度的经济实力看和谁比较。他们的经济规模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左右。
印度的整个产业是比较落后的。从印度生产制造看,印度的部分科技水平还是可以的。比如航天系统,卫生火箭发射,尤其是印度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这是全世界第二个。很多国家逗惊讶的目瞪口呆。另外印度的it产业比较发达。具有相当的规模。但是印度民用产业比较差,比如手机,机械制造等很多产业都不齐全。尤其军事,大部分都是进口武器,印度国产的很差。
印度人生活普遍贫困,只有部分高种姓人生活水准很高。
所以说,印度虽然国家比较大,但是整体看比较落后,有一些亮点。但是和中国比还是差了不少。这就是基本现状!

阅读全文

与印度保险经济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威廉为什么当英国国王 浏览:137
西西里是意大利哪里的 浏览:945
轴心一方的意大利什么梗 浏览:651
伊朗的演员什么波波 浏览:830
美国什么时候暗杀的伊朗将军 浏览:547
意大利麦当劳怎么点 浏览:448
中国人寿形象代言人有哪些 浏览:336
众所周知印度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600
为什么英国王室很有钱 浏览:293
越南老干妈怎么样 浏览:107
中国武警部队有哪些下属单位 浏览:103
印度的子弹是什么 浏览:943
如何成为越南老师 浏览:852
澳洲对比中国的东西哪个好 浏览:580
越南自卫反击战为什么没用导弹 浏览:128
印度人吃什么不干净 浏览:319
从英国能带多少小电器 浏览:155
到印尼雅加达机票多少钱 浏览:299
武汉比英国小多少 浏览:85
英国封国怎么改善自己 浏览: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