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哪些公司收购印度药

哪些公司收购印度药

发布时间:2022-10-24 02:37:38

A. 印度“世界药房”简史是什么

最近,印度仿制药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仿制药国家之一,占全球市场的约五分之一。据杂志报道,现如今印度药业的营业额约为258亿美元,其仿制药出口量比其药物(主要是原研药)和医疗产品出口量总量还多。因此,印度被誉为“世界药房”。

纵观印度仿制药的发展历程,其繁荣与政府的政策支撑息息相关。一旦失去政策的庇佑,仿制药产业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仿制药品的质量问题也令不少人感到忧虑。能够尽量缩减研发生产周期,跳过冗长复杂的临床试验固然是能尽快救重症病人于水火之中,但药品毕竟属性特殊,不经过长期测试难保其质量的稳定。若是一味求快,无论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还是病患的健康都无益。

一个美国顾客在服用印度太阳制药公司(SunPharmaceutical)所生产的盐酸二甲双胍时,竟发现该药瓶中夹杂着另外一种药物——加巴喷丁(一种抗焦虑药)。而后,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的信息显示,自2014年1月28日大约有2528瓶盐酸二甲双胍被召回。

同年,曾经无比辉煌的印度制药商兰伯西因迅速扩张导致的生产质量问题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严令禁止进口,最终陷入困境,被印度太阳公司收购。

2015年1月,FDA因质量问题禁止兰伯西(Toansa)药厂生产的超过700种药物进入美国市场,这已是其旗下第四家遭到禁止的分公司。

2017年,因杂质测试与降解测试失败,569000瓶来自瑞迪博士实验室(DrReddy'slaboratory)的主治消化性溃疡的法莫替丁片被强制从美国市场撤回。

令人欣慰的是,印度政府也正在逐渐改变其一味庇护的医药政策,逐渐把眼光放在了提高医药产业的声誉,增强全球竞争力上。2017年8月,印度联邦药品管理局(DoP)发布了一项新的《药品政策草案》,旨在保障国民基本用药的权利,同时为制药行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以提高其本土药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为了鼓励研发,改善印度医药行业仿制和创新的严重倾斜状况,该政策指出,印度政府会对制药行业研发的特定药品和医疗服务给予0%至5%的优惠税率。除非发证机关另有认证,所有通过新型给药系统给药的药品(noveldrugdeliverysystems,NDDSs)都将被视为新药。这大大鼓励了印度药企开发原研药的积极性。

该政策还规定,政府应确保所有生产单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良好实验室管理规范(GLP)。除了一些只在国内市场上供应产品且不打算出口产品的小型企业只需遵守当地的GMP要求,其他所有出口的药品均需遵守WHO的规范。

适度合法仿制,鼓励研发创新,贯彻质量控制。这未尝不是印度医药产业一个新的繁荣的开端。

来源:新京报

B. 大连有代购印度药得公司吗

没有 只能找印度代购的 可帮你带印度药 祥情联

C. 印度桑瑞制药厂

印度桑瑞制药厂(日出制药公司)是印度三大制药厂之一,印度桑瑞制药厂是美国的固体剂型仿制药制造商。重点是开发新产品,提供利基于非处方药和仿制药市场的机会,设施完全符合cGMP和FDA注册,普丽吉就是由印度桑瑞制药厂(日出制药公司)生产。

D. 印度版azd9291

奥希替尼,即AZD9291,英文名osimertinib。目前市面有以下常见几个厂家:英国阿斯利康(正版原研)、孟加拉BEACON(仿制)、孟加拉incepta(仿制)、印度Lucius(仿制)。————印度桑陀舍迪药fang,便宜,良心,买得起。

E. 谁知道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东印度公司的资料 急~~

http://news.beifabook.com/HTML/lishi/lishi/2008/09/200809180343107625.shtml
早期中外贸易,在很长时间内主要是中英贸易,而英国对华贸易权,长期操纵在英国东印度公司之手。东印度公司确立了对华大量输入鸦片的政策,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垄断了鸦片贸易,垄断了鸦片的专卖权和制造权。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及其对印度的征服

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误认为到达了印度,尽管不久人们证实那是一块“新大陆”,而不是印度,但哥伦布最早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岛屿,后来西方人一直叫做西印度,而“把亚洲看作一个整体,称它为东印度”(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西方各国在东侵亚洲的过程中,相继成立了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64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成为海上强国,从此积极开展由海路向东方的侵略扩张。1598年,伦敦银行区百名商人联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独占好望角以东一切国家的贸易。1600年12月31日得到女王伊莉莎白批准,许以商业专卖。设置军队等特权,公司正式成立。最初,东印度公司仅仅是一个私人企业。1771年,英国政府派遣曾为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哈斯丁斯为孟加拉知事,第二年,哈斯丁斯升任为印度总监,从此,东印度公司私人企业,实际成为英国侵略东亚之总机关(姚薇元:《鸦片战争史实考》)。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完全是由东印度公司包办的,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内乱,在各地封建主之间挑拨离间,制造战乱,使他们互相火并,最后坐收渔人之利,从而攫取了在印度的政治、军事统治权。

(二)早期中英贸易

早期中英贸易,英方是由东印度公司包办的。1637年,英国商船第一次来到中国。1685年,东印度公司获得到广州开设商馆的权利。1715年,“东印度公司决心要把对中国的贸易建立在一个正常基础之上,于是它在广州设置了一个有固定员司的商馆,并且定期派遣船只”(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东印度公司在广州,通常由12个管理商务的代理人组成一个单一的团体,一般由三、四个职位较高的成员组成一个特派委员会,直接受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领导,这个特派委员会的首领,中国人称之为大班。

早期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华的商品主要是毛纺织品、印度棉花和檀香等;中国输英的主要商品有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等,而以茶叶为大宗。茶叶得到英国人的特别青睐,因此输入量猛增。1664年,茶叶输入英国只有二磅二盎司(约一公斤),是当作药材用天平称售的。一个世纪后,英伦三岛上已经是无人不知茶,无人不饮茶。1770-1774年,平均每年从中国输入茶叶4.2065万担(合560.8527万磅)。1800-1804年,平均每年增到22.1027万担(合2946.953万磅)。茶叶在英国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全国性饮料,以至国会的法令限定东印度公司必须经常保持一年供应量的存货。

英国需要大量的中国商品,而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销路,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货易一直处于逆差的不利地位,英国不得不主要靠输出白银来维持对华贸易。英国来华的第一艘商船,没有卖出一件英国商品,却抛出了8万银元。1722-1723年,东印度公司有4只船到广州,船上所载货物,90%以上是白银。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棉纺织业大为发展,但棉纺织品仍然在中国没有多少销路,中英贸易逆差没有多少改变。1792-1807年,英国从广州进货达2700万镑(一镑约合银3两)而输往广州的货物只有1600多万镑,逆差额达1100多万镑。唯利是图的英国资产阶级决不甘心长期处此不利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费尽心计,终于找到了 鸦片这种毒品,并确立了向华大量输入鸦片的政策。

(三)东印度公司攫取鸦片专卖权

鸦片又称“阿片”,俗称大烟,又名阿芙蓉,它是由罂粟果中的汁液提炼而成的。罂粟原产于小亚细亚、东南欧一带,后来传至阿拉伯、印度。罂粟是一种美丽的草本植物,其枝杆呈绿色或白色,其花有鲜红、橙红,粉红或白色,其果实呈球状,内含白色的法液。罂粟含有大量的生物碱,吗啡、可卡因、那可汀等,具有提神、止泻、镇痛、辟瘴等作用,所以最初是作为药用的,中国从唐朝时作为药材从阿拉伯输入少量的鸦片。16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频频东来,吸食鸦片的恶习从南洋逐渐传至中国。葡萄牙人窃据澳门并开了由海外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恶例,从此,荷兰、英、法、美等殖民者步其后尘,开始竞相向中国输入鸦片。

鸦片不是英国的产品,但英国殖民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产地。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后,以贷款的方式强迫印度农民种罂粟,扩大鸦片生产,然后运往中国。英国商人在对华贩卖鸦片中赚了大钱,尝到了甜头。东印度公司为了垄断鸦片贸易,排斥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等西方竞争者,于1773年确立了鸦片专卖权。英国殖民者强迫印度罂粟种植者按照规定的价格将鸦片出售给东印度公司,而不许出卖给其它公司。东印度公司用低价收购了印度农民鸦片,然后在加尔各答以高价拍卖给港脚商人,港脚商人再以更高的价格运往中国非法贩卖。所谓港脚商人,是指那些往来于中国、印度间进行贸易的私商,他们或是英商,或是印度商人,其所进行的私人贸易,即所谓的港脚贸易。他们拥有的在中印之间运货的商船,叫港脚船。港脚船虽不属于东印度公司,但它却是由东印度公司发给特许证,并在公司的一般控制下进行航运和贸易的。

东印度公司从鸦片专卖中获取了大量的高额利润。1805年,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拍卖的鸦片价格为每箱988卢比,而它收买的价格只有160卢比,利润率高达517.5%;港脚商人到广州的卖价为3500卢比,除去少量的流通费用,利润率达254.25%。1813年,一箱鸦片(公班土)成本费用是237卢比,而拍卖价格为2428卢比,东印度公司贩烟利润高达924%。这样高的利润,在世界贸易史上是空前的(牟安世:《鸦片战争》)。1797-1817年的21年中,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拍卖鸦片获得的净利润,达11054.758万卢比。

攫取鸦片专卖权是东印度公司推行鸦片贸易的第一步。1780年,东印度公司又宣布对鸦片运输“实行了它的垄断权,把所有这种贸易全部握在自己手里”(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1797年,它又进一步垄断了鸦片制造权。对华鸦片贸易,在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下,急剧发展起来。

F. 中国药企对印度出口的有哪些

2019年7月16日,印度制药巨头“西普拉”已合资入华!
7月16日,印度制药巨头西普拉(Cipla)欧洲分公司 CiplaEU 宣布,将和江苏创诺制药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作为西普拉在华的分公司。

G. 全球着名的医药生产厂商和医药公司有哪些

辉瑞

强生

赛诺菲-安万特

诺华

葛兰素史克

罗氏

默克

阿斯利康

惠氏

雅培

H. 中国药企跨境如何并购并加速

中国药企跨境并购加速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是国际跨境并购的热点行业。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跨境并购也逐渐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由于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频繁出台,对医药行业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在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两票制”推行等前提下,整个医药行业开始进入优胜劣汰阶段。此外,近年来,环保政策频频加压,对药企的环保要求显着提升,一些难以达到环保要求的药企开始逐渐失去竞争力。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提升,推动了国内医药企业并购加速。

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分析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有3000多家制药企业,但是,仅前100名就贡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900多家企业瓜分不足4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报告认为,按照现在的趋势,今后集中度提升会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趋势是医药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在医药市场已经高度成熟的美国,行业集中度很高,催生了强生、辉瑞、默沙东、吉利德、艾伯维、安进、礼来等一大批市值很高的药企。如强生的市值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对比之下,在中国的上市药企中,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仅约2000亿元人民币,差距明显。

在国内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的形势下,一些医药企业试图通过推进企业国际化,嫁接国外先进技术,寻找新的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因而跨国并购也就成为越来越多中国药企的选择。其中,复星医药在这方面步伐积极,做法极具代表性。

今年10月份,复星医药宣布,以71.42亿元人民币收购印度仿制药企业Gland Pharma74%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完成了中国药企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谈及此次并购的意义时,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说:“中国和印度在制药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以复星医药和Gland Pharma为代表的中印药企资源嫁接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药企在研发创新及仿制药出口等方面的国际化步伐。”

除了复星医药,上海医药、仙琚制药、三胞集团等药企都在今年完成了重要的跨境并购。多家企业都对外表示,跨境并购交易将有助于其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加速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竞争力。

跨境并购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并购并不意味着企业期待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就能很快顺利实现,要让并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需要面临许多的挑战。如果应对不利,很可能得不偿失。

回顾医药领域的并购历史,并购效果不佳导致企业走向没落的案例比比皆是。阿斯利康、强生、默沙东等大型国际医药公司都遭遇过耗费巨资并购却未达预期的困境。最近一个案例是以色列医药公司梯瓦制药,在其耗资400多亿美元收购艾尔建仿制药业务的过程中,为规避审查风险而未能实现所有收购目标,最终还背负了巨额债务,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股价更是一度严重下滑。

同样的风险也存在于中国药企的跨境并购当中。“走出去”智库的一份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存在盲目性,对于在境外并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基础工作研判不足,急于做大做强,还有一些跟风炫耀的非理性因素驱动;二是少数企业境外并购面临着高债务财务风险;三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遇到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屡屡被否决,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医药行业领域一些过往的并购案例中,更不乏药企对并购对象产品认识不清、价值估计过高的情况,最终的结果是药企付出了高额代价,但产品却未能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除此之外,药企还应对业务整合的难度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管理方式的差异为例,中国管理团队的管理方式往往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在并购完成后,如何做到管理方式上的顺利融合对并购效果至关重要。”相关研究认为,在过往的一些成功并购案例当中,被并购企业的原管理层或者由当地团队组成的新管理层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更熟悉本地的文化和法律。

规范化好点。

I. 北京华瑞康泰医药公司卖印度格列卫是正宗的吗价格是多少因为怕上当,肯请求哪位了解内幕或用过的朋...

北京华瑞康泰药店成立于1998年6月,是中国资深医药贸易公司

J. “我不是药神”的原型陆勇,为救命购买印度仿制药被抓,如今怎样

前两年有一部爆火的电影想必很多网友都看过,那就是《我不是药神》,当时这部电影首日上映票房就突破3个亿,两天票房突破了2个亿,各类网站的评分均在9分,可以说是近些年来华语电影中难得的资本口碑双收的佳作。

当初这部电影为什么如此火爆?因为电影的题材取自现实中的故事,而这个故事血粼粼的反应了社会上残酷的现象,不少人在观影之后都引起了共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取材的那个真实事件。

电影中讲述了一位不满白血病患者的药天价的普通人程勇,通过偷渡进口便宜的白血病"神药"救助白血病人的故事,电影主人公程勇在现实中的原型叫做陆勇,如今被人们称作抗癌药代购第一人。

阅读全文

与哪些公司收购印度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印尼雅加达机票多少钱 浏览:297
武汉比英国小多少 浏览:81
英国封国怎么改善自己 浏览:180
现在去伊朗旅游多少钱 浏览:249
意大利哪里可以买被子 浏览:145
坐火车到越南要注意什么 浏览:262
中国舞董老师如何下竖叉 浏览:821
中国哪个县城不娶女不嫁 浏览:555
印尼不能带什么入境 浏览:269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9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1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