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挑衅现在什么结果

印度挑衅现在什么结果

发布时间:2022-10-25 14:36:05

Ⅰ 中印冲突的战争结果

中印作为亚洲及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保持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对维持亚洲及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发展关键。然而中印边界问题仍然困扰两国战略合作向实质性方向迈进,同时也制约中印关系的纵深发展。
2008年1月,辛格总理在访问中国后不久,就到包括中印边界东段争议区视察,抛出推动印度东北边境地区开发的一揽子计划。11月8日,印度外长慕克吉又在中国达旺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访问时老调重弹,再次宣称印度对达旺拥有主权。印度强化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事实占领”和“事实开发”的做法,不利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不利于两国在安全领域增加的互信。2008年美印核协议签署和美印太空合作等第三方因素,如果不在中印战略对话层次增信释疑,可能也会阻碍中美关系提升的高度。
不论是东线的麦克马洪线,还是西线的约翰逊线,都不具有法律依据,从来没有得到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承认。在中印边界谈判中,中国政府本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原则,在边界协定中,中国间接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为解决边界争端做出了重大让步。锡金王国是1975年被印度并吞的,北京一直拒绝接受这一既成事实。这次签署的边界协定规定,中印两国重新开放自中印边境战争以后一直封闭的一个锡金边界口岸,另外还准备在中印边境再开放一个口岸。在中印边界协定中,锡金被视作印度的一个邦,喜马拉雅山麓的纳图拉口岸定为边防和海关检查关口。
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1962年11月21日24日,中印边境中国边防部队接到了毛泽东签署的命令。
总参谋部用特急电报下发到各部队。电文如下:西藏军区前指、军 区、丁指、康指、新疆军区并成都、兰州、北京军区:为进一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中央决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为了促成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我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并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内侧20公里地区。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 全线停火。
1962年12月1日,中国军队主动后撤。到1962年3月1日全部后撤到1959年9月7日的实际控制线20公里以内。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再一次用实际行动 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将缴获的其他 军用物资进行整理包装,于12月中旬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一律不杀、不打、不骂、不侮辱、不没收私人财物。生活上给予优待,受伤者给予治疗。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印战争的五个基本特点:第一,这场战争是由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政治军事仗.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则坚持扩张主义立场,执意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交织进行.军事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这个特点,不仅制约着这场战争的形式,进程和结局,而且影响着双方的战略指导.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即使在印军蓄意挑衅,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的严重事态下,仍克制忍耐,这就在政治,外交斗争和道义上处于主动地位.只是在印军完全拒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才后发制人,实施反击.而在首战告捷后,中国政府却发表声明,申明大义,仍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印度政府蛮横拒绝和平谈判,再度发起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再次被迫反击并取得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为进一步开展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了主动,得到了世界人民广泛的同情和支持.这场边境局部战争,决定了军事斗争必须服从政治,外交斗争,三者要紧密结合.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决定军事行动的打,停,进,撤;军事上的胜利,又为政治,外交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争取以打促谈,以打促和及相对的和平稳定.
第二,这场战争,中印双方力量对比虽互有优长,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大于印度,中国军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高于印度军队.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敌强我弱的情况是不尽相同的.
印度军队,原属英国殖民主义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作过战,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其参战部队主力印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73页.军第四师系王牌部队.印军技术水平好,后方运输线短,后备兵团机动快,补给便利.但印军又是资产阶级的雇佣军队,带有浓厚的封建和殖民主义色彩,沿袭英军的基本制度,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士气较低,内部矛盾重重.且战术思想比较保守,害怕近战,夜战.而中国边防部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久经考验的人民军队,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战略战术机动灵活.指挥有方,多数部队具有高原地区作战经验,而且系正义之师,得道多助.这个特点为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客观基础.
第三,这场战争,是在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该区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东段作战地区,山高谷窄,路险林密,气候多变.西段作战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主要山峰在6000米以上,地表裸露,终年积雪,严重缺氧,气候酷寒.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严重影响着军队作战行动,部队集结,机动,指挥和协同困难,战场容量较小,容易发生非战斗减员,武器技术性能难以正常发挥,后勤补给十分艰难.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
第四,这场战争,是在地处祖国西部边疆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的,群众工作,民族和宗教政策,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和爱国僧侣的支持,才能取得战争胜利.西藏,新疆边防部队正是在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经过长期艰苦和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紧密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的基础上,取得战争胜利的.
第五,这场战争,中国边防部队的后勤补给基本来源于内地,路线长,道路少,运输手段落后,难度大.这对战役规模和持续时间有极大制约.而印度军队后勤补给基地距战场较近,交通方便,利于持久作战.这些特点,规定着战争的复杂性,影响着战争的规模,进程和结局.这些特点,是双方指导战争的客观基础,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在这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深诸这场战争的特点,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运筹谋划,作出一系列符合战争实际的决策,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战区指挥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战场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发扬军事民主,作出了正确的部署,进行了周密的战役指挥;参战部队扬长避短,依靠政治优势,吃苦耐劳,英勇善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而在中印边境这一战争的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第六,这场战争震慑了印度军队和政府,为国家谋求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和相处。

Ⅱ 印度出动10万大军干涉他国内政,结果如何

引言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印度作为南亚的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人口众多,发展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他们本地人的需求,慢慢的印度在我们的眼里就变成了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印度在近代的时期,遭受到了来自英国的侵略,而且在二战结束之后,印度才得以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但是作为我国当时结束了被侵略之后,选择的是和平发展巩固自己的国防,但是印度不一样,他们选择拿起英国人的武器,大肆的进行殖民侵略,并且他们有一颗野心,想要拿到亚洲的首要地位。

在1987年的7月,印度想要干涉国外的内政,出兵十万,但是却没想到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总结

面对拉吉夫·甘地这一波操作属实让印度人民表示不满,于是他的竞选失败了,但是此时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新上任的总理下令收兵,并且说印度这次的操作纯粹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猛虎组织对拉吉夫·甘地仍然出于憎恨的态度,于是害怕他重蹈覆辙,便选择刺杀了他。印度有着大国的雄心,但是他时时刻刻分不清战争的格局。

Ⅲ 为何说1962年我国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彻底摧毁了印度的大国梦

这是当年印度挑衅我们造成的结果,他们的部队很弱打不过我们然后把他们教训了几十年来,他们对我们是顺从的

Ⅳ 1962 中国与印度的战争来源是什么最后怎么样了

1、中印战争的起因: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共同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但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为由,擅自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中印争执的祸根。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并多次侵占对中国领土。
从20世纪50年代未至60年代初,印方不断升级边境冲突。1962年8月至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中、印双方在官员报告的基础上讨论中印边界问题,但印度不仅坚持要中国从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甚至还要中国撤出东段位于“麦线”以北的扯冬地区。印度以此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无异于就此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1962年10月,印度错误的估计形势,在大国支持下,向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我西藏、新疆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印战争爆发。
2、结果: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共全歼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币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我边防部队牺牲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另外,从1962年11月22日起,我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从12月1日开始,我军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方一侧20公里以内。其后,又将缴获的印军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

Ⅳ 2017中印边界对峙最新进展 印度为什么敢挑战中国

2017年(7月7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再次驳斥了印度将洞朗地区视为三国“交界点”的言论,指出此次印度越界地区与“交界点“没有任何关系,印度是“别有用心”、“混淆视听”。

此前发生的事儿,梳理一下是这样:

6月26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证实,中国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时,遭到印军越线阻拦。

随后中印开始边界对峙,双方不断增派人员。有印媒将其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边界冲突。”这件事不同寻常,尤其是了解中印边界问题的人,更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因为中印边界长达2000多公里,有争议的地段很多,但唯独印度的锡金邦和中国交界的洞朗地区,从来没有争议。

印度同中国的锡金段,从来不属于中印边界争议范围。两国过去对该段边界划分并无异议。

6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就援引了1890年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给出了证据,该条约第一款

就规定了中国与锡金的边界,历届印度政府也都予以承认。尤其是1959年,印度开国总统尼赫鲁两次致信周恩来,表示对中锡边界不持异议,承认1890年条约。

对印度上来说,洞朗地区位于中印不三国中间,从形状上犹如一把刀子,直接抵在印度的胸口。该地区也确实有刀子一样的威胁。如果中国有效利用该地区,那么该地区往南八十公里、印度境内的西里古里走廊就面临中国军队的威胁。

因为印方断定,中国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在升级。契机就是,开头我们说国防部提到“中国近日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印方认为,一旦道路建成,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部队输送能力将极大提升。因此印度觉得,必须要采取行动,不顾一切代价阻止这段公路的建设。

(5)印度挑衅现在什么结果扩展阅读

印度对我国频频挑衅的原因

1、1962年后,印度汲汲于雪耻——数度挑衅但心有忌惮

印度要报仇雪恨。1962年中印战争的结果完全出乎印度的意料,他们丝毫没有料到到会败的这么彻底。印度学者认为“中国获得全胜,印度在短时间内蒙受了严重的损失和耻辱“。因此自尊心超强的印度一直想再搞点事情“一雪前耻”。但毕竟"天佑正义之师“,几次冲突里印度都没占着便宜。

2、印度认为中国有所顾忌

1962年战争结束后,中国收回了所有被印度非法占领的领土。但是,战后中方将军队撤退到战前30公里以后。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中国军队的补给很困难,打下来的地盘,要想守住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乎,印度在两年后又逐步占领了这些地方。

3、印度的大国黄粱美梦未醒

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印度一直都没有抛弃它的大国梦。在政治上,他频频在联合国提议,要么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要么提议取消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制,结果都被一票否决了。

军事上,依旧是老传统对外采购,谁的先进就买谁的,结果闹了不少笑话。经济上,比较多元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不过总喜欢与中国相比,有个笑话就是说他们印度再不努力要被中国追上了。

Ⅵ 印巴发生大规模炮战,是否造成人员伤亡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3日,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爆发了大规模的炮战。印度国防部驻印控克什米尔的发言人卡利亚表示,此次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完全是巴基斯坦一方率先挑衅造成的。巴基斯坦军队使用了迫击炮和其他火炮,对印度军队军事基地和平民实施了炮击。随后印度军队动用大炮在内的重武器进行了还击,巴基斯坦军队数个军事掩体、火药库和发射台被摧毁。

Ⅶ 疫情恶化,印度同时挑衅中巴尼,哪里来的自信

正是因为疫情恶化,印度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祸水外引,开始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当然,印度前几年经济不错,国际环境很好,买了很多武器,开始膨胀了。下面分别说下印度膨胀和挑衅的原因:

1.国际环境好

印度自从1947年建国以来,一直在国际上备受拉拢,美国、英国等认为印度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吹嘘它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得意洋洋。

苏联为了对付中国和向印度卖武器,也极力拉拢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从建国以来到现在,印度的国际环境一直很好,让印度自我膨胀的厉害。

2.美国、日本的挑拨

美国、日本为了遏制中国,牵制中国,建立围绕中国的包围圈,所以对印度也是百般拉拢和投资,让印度觉得自己身价非凡。

3.经济发展不错

最近十年,印度经济发展的相当好,个别年份的增长率超过了中国,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万国造,从大炮到子弹,从航空母舰到坦克,从飞机到潜艇,都有先进国家卖给他。

这些世界强国哪一个不吹嘘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这么多国家的先进武器武装了自己,印度军队一定可以碾压邻国。

5.建国以来,打败周围几乎所有国家,除了中国

印度建国以来,除了中国,打遍周边无敌手。

比如打败巴基斯坦,把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斯里兰卡,真是一时风头无两,自以为天下无敌了。

6.一心要报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着中国三年自然灾害,趁火打劫,想着侵占中国领土,不料人民解放军是如此的英勇善战,以少打多,打败了印度的精锐部队,要不是中国后勤跟不上,会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来是个内部差异极大,矛盾重重的组合体,但是自从1962年之后,全国上下以1962年战败为奇耻大辱,一心报复。

我去过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对1962年的耻辱,就好比中国人对甲午战争之耻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有机会,只要邻国有天灾人祸,只要本国内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动的想把祸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确诊已经三十多万,又自不量力的同时向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挑衅。

好笑的是,一个便宜也没捞着,处处碰壁,四面楚歌。

近段时间以来,印度接连和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我国,在国与国边界、或者实际控制线发生紧张对峙、甚至还发生了多次冲突。

印度官方和陆军于新德里时间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后发布两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称“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军官和两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则称,还有17人“受伤后死亡”。也就是说,仅仅这次冲突,印度就有20名军人因此而死亡。

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尔也是主动出击,形成两个事实:

其实在此前,印度尼泊尔边界还是一直很平稳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尔西部尼—中—印交界处卡拉巴尼地区局势开始不断紧张。

很显然,这次是尼泊尔不再忍让,主动接受挑战!很让人感叹!

至于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上的摩擦几乎从没消停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仔细观察印度近段时间以来的一系列操作,隐隐约约都可以感觉到,这应该是印度政府为了掩盖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败、经济欲振乏力的一种欲盖弥彰做法,无非是想转移印度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说实在话,我们作为旁观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综合实力,连巴斯斯坦都没敢言取胜,更别说与巴基斯坦、尼泊尔、中国三线作战!

其实,印度之所以如此做,无非是基于如下几点:

要我说,印度这样的国家,在南亚称一称小霸还勉强凑合,要与我国斗力,那差的可不是一个、两个数量级!我相信,印度总会有有识之士明白这个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时间的一系列骚操作,苦的还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们。

进入六月份以来,印度在边境不断的制造摩擦,挑起事端,不仅欺负小国尼泊尔,还与巴基斯坦重燃战火,甚至在中印边境还挑衅中国边防部队,但是,在与中巴尼三方的挑战中,印度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在印尼边境,尼泊尔军人硬扛印军,丝毫不怯印度的挑衅;在印巴边境,双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没占到什么优势;在中印边境更不用说了,连带一名上校军官在内的20名印度军人丧命冲突现场,虽然我们没有公布自己的损失情况,但从官方的回应中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在此次冲突中,印度显然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那么,既然在三线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印度为什么敢同时挑衅中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

很多人都认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国的支持,加上最近这些年印度在经济、军事上的进步,让他们有点自我膨胀了,但实际上这种观点真的很不靠谱,就算印度最近发展的再怎么好,他们的实力也不允许同时挑战三个国家的,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别说是跟中国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够他们焦头烂额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举动,显然是另有目的。

我们在来看看这三场冲突的规模,印度跟尼泊尔的冲突是尼泊尔警方与印度人在边境地区爆发的冲突,仅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伤,根本就算不上有多严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这次所谓的激烈交火,也不过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伤,这种规模的冲突基本每年都会发生,可每次也都没有大规模的交火。

最后,影响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国的冲突了,中印两国因为领土争议问题,也经常在边境产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中国对印度侵略我国领土的有力回击,自从那一战之后,中印边境虽然也经常爆发冲突,但是双方也都比较克制,基本没有发生过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边境冲突,也是双方士兵互掷石块,拳打脚踢的规模。

印度目前单日新增病例已连续6天保持在1万例以上。同时,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过2000例,增幅创最高纪录。从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来看,印度的疫情已经相当的严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发布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因疫情导致的恐慌、不满情绪势必会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导不当,这些不良情绪肯定会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转移国内民众的焦点,打消印度人民的这种不良情绪,才能更好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时挑战中、巴、尼三国,并非他们是因为实力有多强,背景有多深,只不过是印度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疫情防控的压力,有意制造出来的“舆论热点”,印度根本就不敢在边境挑起大规模的战争!

印度敢于同时挑战中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国虎皮做大旗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可谓不择手段,菲律宾、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只要能够为美国所用,美国一概照单全收,即便中国和周边邻居没事,美国想方设法也会在中国背后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对美国而言当然具有比菲律宾、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价值,如果印度能够牵制中国,那无疑美国就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印度虽然也知道自己不过就是美国手里的一枚棋子,但在充当棋子的同时,也能够获得很多好处,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个角色。

有了美国撑腰,印度自然就开始自我膨胀了起来。印度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眉来眼去,服从美国的印太战略,可谓一石三鸟,一方面可以从西方得到好处,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打压甚至吞并南亚小国,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过美国的支持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领土争端、比如1962年惨败的一箭之仇。对中国尚且不放在眼里,对巴基斯坦和尼泊尔那就更不在话下了,一句话,因为投靠了美国,印度变得更加有恃无恐、自不量力。

二、大国美梦的吸引力

印度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印度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导致政治野心的膨胀,印度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和世界多级当中的重要一极。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那就需要首先变成一个区域大国,而区域大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区域间足够的影响力,而想要获得这样的影响力又必须先过中国这一关,所以只要有机会,印度就绝对不会放过。

2020年的这场病毒大灾,由于美国对中国歇斯底里的甩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印度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才会误判形势,觉得中国在当前的形势下,一方面会无暇顾及印度的骚扰,另一方面会出于稳定周边安全角势的需要选择隐忍,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印度选择了冒险,如果获得成功,那印度的势力和影响力无疑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盘。

三、报58年前惨败的一箭之仇

印度把中国当成最大威胁和假想敌,这是公开的秘密。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内心,这件事一直是他们一个隐隐作痛、不能忘却的记忆,从印度媒体时常流露的情绪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印度才会屡屡在边境挑衅和碰瓷中国,即便今天的危机解决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历史 的经验教训,类似的事情以后依然还会发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国不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衅中国也必将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价。再次,巴基斯坦作为中国重要的友好兄弟国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势变得危急,中国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里,印度的图谋同样不可能得逞。

更让印度没有想到的是,尼泊尔不仅敢和印度硬杠,还趁机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印度这是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还有一点印度也应该觉醒,如果中国真的被美国遏制下去了,那下一个被遏制和打压的国家就应该变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印度今天所采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错误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认识到这一点,改过自新,和中国相向而行,那这将是中印两国人民共同的福音!

说实在的,印度的胆儿真的很肥,单从军事觉度来说,它很我们中国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他们完全以为我们中国奉行以和为贵,吃定了我们,确实如此,我们不愿和周边国家树敌,但不代表我们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超越了原则和底线,必定会让对方付出代价,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对峙事件,印度已经有至少20名士兵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对于印度的挑衅事件,我们外交部对此已经发声,同时我们外交部长也与印度外交部长通话,要求印度保持克制,并调查相关责任人,差不多可以说造成印度人员死亡事件责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给我方造成了一定伤害,具体没有说我们伤亡情况,可能是不愿意将事态扩大,更或者我们伤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打印度!

关于第一个问题,近来,为缓和两国边境地区局势,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保持密切沟通。6月6日,两国边防部队举行军长级会晤,就缓和边境地区局势达成重要共识。

关于第二个问题,中印双方正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解决有关问题进行密切沟通。

目前以和为贵任然、和平谈判是我们处理边境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是不能让步的,不管你背后站的是美国,还是其他大国撑腰,或者自以为是,可以天下无敌,我们改出手时必出手,而且会让你觉得如果好好谈谈,大家都有赶出,否则吃亏的会是谁,倒可以试试!

目前印度更应该与周边国家睦邻相处,国内疫情肆虐,着力解决疫情扩散问题,就目前尼泊尔突然的举动印度可能都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再同时与三个不算弱的邻居做对,最后捡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转移国内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产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涂也不会糊涂到同时挑衅三家。那么,有可能印度国内反对派搞事,给莫迪老仙出难题,或赶莫迪下台。

简单地说这是印度政府为抗疫失败,经济严重下降而对国民转移视线的唯一手段。其实印度这个国家不是什么自信,而是在玩小聪明,一是尼泊尔力量小不会主动和対印度反击。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会全面对印度发动反击。三是尽管中国有实力打印度,但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以邻为善,吃点小亏无所谓。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没问题,同时提高国内的民族主义。

没有什么,我可以坦然的说,印度对巴,尼也许有些底气,对中国绝对是心虚的,无非就是利用各种矛盾和条件打一点擦边球,搞一点小摩擦,所以我认为局势可控,不会发生大的争端。

对于印度要在适时的时候狠狠的教训教训它,一是让印度再长点记性,不要忘了 历史 的教训。二是给美国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边不本分的国家。想侵占中国的领土、领海绝没有好下场。

Ⅷ 印度连续“打压”在印度中资企业,该事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印度连续“打压”在印度中资企业,该事件后续会如何发展?

许多中国企业可能撤出印度市场。尽管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好,许多公司自身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如果应用商店再次根据这种方法来严厉打击中国企业得话,许多公司可能迫不得已离开印度市场。特别是对哪些全产业链遭受印度的市场影响的公司而言,假如失去全产业链的优点,有关知名品牌可能就会丧失一定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很多东西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在印度市场发展趋势的必需了。此外,在这个新趋势下,我认为越来越多公司可能挑选慢慢减缩印度市场的业务规模,与此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各样裁人实际操作,这种公司可能把业务流程的核心再次放入中国。

Ⅸ 印方直接拉最高警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中国与印度边境交界地区,印度声称印度军队已经将中国赶出了边境地带重要制高点,并且在印度陆军队伍中拉响了最高级别的战斗警报,边境部队进入了临战状态,不过这种高级别的警戒状态,让印度最难受的还是政府的财政支出。

从目前印度陆军的动态来看,明显加强了在班公湖两岸地区的军事行动,任何一点小小的火星都有可能将局势彻底引燃进入失控状态,面对撕下伪装面具露出凶狠獠牙的印度,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随时亮剑。

与印度挑衅现在什么结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8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1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39
宇宙和中国哪个伟大 浏览:124
伊朗有什么好的饮料 浏览:468
嘉年华和意大利面哪个好 浏览:820
中国在疫情帮助哪些国家 浏览:637
英国坦克是什么颜色 浏览:436
意大利潮牌是什么意思 浏览:211
印度种姓性质怎么样 浏览:359
印度跟中国哪里 浏览:798
英国出产什么车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