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有哪些来过中国并且比较有名的印度人
其实真要说,还是非常多的。
中印文化交流史也是浩瀚两千年呢。
想到哪写到哪吧。
曾经来过中国的名人多数是僧人,太多太多了。
摄摩腾、竺法兰,中天竺人,《四十二章经》译者。
竺法护,月氏国人(贵霜王朝),《法华经》。对汉传天台宗影响较深。
鸠摩罗什,龟兹国印度后裔,被强撸到中原,汉传佛教四大译师之首。
佛陀耶舍,罽宾(克什米尔地区)人,译《四分律》。
达摩祖师,马德拉斯人,汉地禅宗祖师。天下武功当数少林,少林武功源自南印,我就随口一说。
善无畏、不空、金刚智,中印度人,汉传密宗祖师。
僧人的部分翻翻书都可以找到很多很多啦。
另外一些和佛教无关的名人:
柯棣华大夫,印度白求恩。
泰戈尔,这个不用说了吧,那张着名的林徽因、徐志摩与他的合影。
尼赫鲁,印度开国总理,中国建国前10年中印关系蜜月期的时候来的。
英迪拉•甘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女儿。少女时被爸爸带到了中国。她成为总理后与中国关系跌至冰点。
拉吉夫•甘地,印度总理,英迪拉的儿子。开启中印关系的破冰之旅,推动中印外交正常进程。被小平摸摸头叫过“小娃子”。我也是随口一说。
还在世的来过中国的印度名人也很多了,宝莱坞那几位标志性人物都来过的。
B. 阿米尔·汗在印度电影界的地位有多高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印度宝莱坞演员、导演、制片人阿米尔·汗(Aamir Khan)在印度电影节的地位很高,可以说是第一线的人物。来自一个演艺世家,从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在他投身影视行业之后也带来了很多优质的作品。
阿米尔·汗(Aamir Khan)的代表作除了有他出演、执导的一些影视作品,其实最应该受关注的还是这档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了,这档真人访谈节目带来的现实意义更加重要。
C. 印度有哪些低种姓的名人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宝莱坞演员:johnny lever
种姓制度的起源: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半岛,为了维护本民族的长期统治,肤色较浅的他们建立了种姓制度。他们编造了一个传奇故事,说创世者梵天的脑袋变成了婆罗门,上肢和身躯变成了刹帝利,腿变成了吠舍,脚变成了首陀罗。
祭司集团属于婆罗门,武士集团属于刹帝利,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群体属于吠舍,被征服的原住民就成了地位低微的首陀罗。
(3)吹捧过印度的名人有哪些扩展阅读: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D. 印度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国君,曾经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国,版图几近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阿育王经》等数部汉译佛典中载有大量关于他的生动故事。他是通过激烈的争权之战弑兄而得王位的,后又于公元前260年(一说262年)发动了残酷的征服羯陵伽国的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伤亡。
巨大的灾难带给他沉重的精神负担,终于使他幡然悔悟,决定改行和平国策,宣扬“正法”。“正法”以少行不义,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诚、纯洁为要旨,集中体现了当时优良的宗教道德。执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体力行,广泛会见不同派别的宗教领袖,并向他们布施。他甚至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开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为经历了数百年动荡的印度社会带来了30年和平,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明显减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活在稳定中有所提高。
二、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913年 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尔逝世于加尔各答。
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
泰戈尔在印度独立运动的初期支持这个运动,但后来他与这个运动疏远了。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该王朝在他的治下趋于鼎盛。若论文治武功,自13世纪初德里苏丹国建立,至19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彻底覆亡,六百余年,穆斯林统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没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实行开明政策的结果。
他主动放弃了个人信仰的偏见,诚恳邀请各派宗教学者到他的宫廷上来,倾听他们的说教。他还常将不同教派的领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辩论和研究各种宗教和社会问题,以辨明同异,消除误解,进而摆脱宗教矛盾,求得社会生活的和谐。无论伊斯兰教、印度教,还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无神论者,他都一视同仁。
作为具体措施,他废除了非穆斯林的人头税和香客税,允许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传教,对于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人亦听任恢复原来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职位向一切人开放,不问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兰教节日,皇宫也和民间一样,举行隆重的庆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拥有对伊斯兰教所有问题的最高裁决权,进一步集帝王与教宗于一身。
1582年,他创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名为“圣教”。它是一种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图冶印度当时的所有信仰于一炉。他的这一尝试终因信众寥寥而失败,但是他内容广泛的宗教宽容政策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普遍的和谐与繁荣。
四、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女儿、是印度现代最为着名及存有争论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为印度在冷战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针而令其政绩上蒙上阴影。因其领导印度的十六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故后人亦称其为“印度铁娘子”。
五、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个印度教家庭,父亲是当地土邦首相。甘地19岁时远赴英国学习法律。1893年,甘地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领导南非印度人争取权利。他把印度教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相结合,并吸收了梭伦、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论。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的实际领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开始为印度的独立而奔波。“二战”后,印度分裂为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面对两国的冲突,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的甘地多次以绝食来感化他们,呼吁团结。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顽固教徒刺杀。
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参考资料网络——泰戈尔
E. 有哪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印度明星
提起印度明星我就想起了阿米尔.汗,我相信没有人不认识他吧,他的影片在中国也是引起了很大轰动的。
我第一次认识他还是看了他主演的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很有感觉也很有节奏感。
整个影片看起来就很有条理,从找好朋友到回忆他们之间的种种,最好找到好朋友的高兴,都表现得很有魅力。
可能这就是中国影片与外国影片的区别吧,中国的影片剧情就很浮夸,人家就没有那么多的修饰,直接表明目的的。
从看了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我就对于他有了特别的关注。观摩了他其他作品,也是很出色的演技。
我相信他之所以会被称为印度的国宝级演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就这演技来中国也是国宝级的。
就在之前他又主导主演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也是引起了很大轰动。人们不仅仅是惊讶他的演技,也惊讶里面的剧情。
阿米尔汗从一宣传就开始说明了,拍这个影片是为了抵制印度摔跤运动对于女性的歧视,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
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的,在里面他饰演一位是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因为自身原因没有为国家争得荣耀。
而将此愿望寄托着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他开始也不相信女孩子可以摔跤,但是后来他不得不相信了,女孩子并不比男孩子差,甚至更强。
也是这么一部影片,让我重新对他有了一个新认识。他是个好人,一个爱国,一个善良的人。
他会为一些不平衡而奋斗,会帮助那些不平等对待的人们,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他不仅仅是个演员,还是一个人。
F. 有谁知道印度尼西亚有哪些名人啊
体育界的名人可以么
印尼羽毛球名宿陶菲克
G. 出生在12月30日的名人有哪些
12月20日出生的人物:
马来西亚政治强人马哈蒂尔
马哈蒂尔于1925年12月20日出生在吉打州首府亚罗士打的一个教师家庭。马哈蒂尔的祖
父是个从印度飘洋过海来的穆斯林,这血源可以从马哈蒂尔那张非常印度化的脸孔上清楚地
反映出来。父亲在与当地的一个马来姑娘结婚后,成为一名颇有名望的中学校长。作为一个
在多民族的马来西亚社会中地位不高、人数不多的印度族移民家庭,他的父亲非常希望自己
40岁才生下的第一个儿子能光宗耀祖,为印度移民争口气。马哈蒂尔确实没有辜负家族的期
望。他从小就显示出异常的聪明,且非常喜欢读书,常常是一个人拿着本书在书房里一呆就
是半天不出来。
小马哈蒂尔性格非常倔强。他虽然常常沉默寡言,凡事却很有主见。以优异的成绩升入
中学以后,瘦弱的马哈蒂尔常常是高年级学生欺侮的对象,母亲好几次看到他鼻青脸肿回家
,但从他嘴里总掏不出半个字。一声不吭地钻进了书房学习。也许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的驱
使,也许是预感到将来学习机会不多,少年马哈蒂尔简直是拼了命在读书。
自己曾经开办了一间咖啡店。由于已经学会了如何经营,而且他天生精明,没多久,他
又开了水果铺和手工艺品店,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他具有一切成功商人所必备的素
质:勤奋、精明、果断、锲而不舍。
然而,青年马哈蒂尔并没有把所有精力放在埋头做生意上,他时刻关注着发生在自己祖
国土地上的一切。他参加了当时的一些抗日群众组织如“马来人联合会”、“马来青年联合
会”的活动,并成为其中的活跃分子。日本投降后,英国殖民者又卷土重来,“马来人联合
会”等组织的任务又历史性转变为反英独立。“马来西亚国父”拉赫曼亲王把这些组织联合
起来,使之成为政党,名为“马来民族联合机构”( 巫统)。它在马来西亚的独立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就在这时,马哈蒂尔结识了这个组织的骨干成员之一、后来担任
过马来西亚总理的拉扎克,他在日后的关键时刻拉了马哈蒂尔一把。
“马来民族联合机构”及其明确的反英独立目标,使殖民者当局大为恼怒,它加紧了对
马来人的镇压与统治。年青的马哈蒂尔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就在这时,1948年,马来亚大学
开始招生。马哈蒂尔报名参考并在志愿表上毫不犹豫地填上医学系。结果,他被录取了。这
一年,他23岁。毕业后,马哈蒂尔担任了吉打州医药官员。1964年,他决定正式弃医从政,
出任巫统最高理事会理事并参加当年下院议员竞选。他成功了。一位当年的议员曾这样评价
他:“他的锋芒让无数人疯狂地支持他,也让无数人热烈地反对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
有人面对他会无动于衷。”从此,马哈蒂尔被公认为政治前途无量。1975年,他成为巫统的
3位副主席之一。1981年7月,他出任巫统主席,接替因病辞职的侯赛因·奥思,成为马来西
亚总理。
他连续3次担任政府总理,而相应地,近年来,马来西亚的局势确实越来越稳定,这点
,是印尼和菲律宾等相邻国家比不上的。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经济迅速发展,大有直追亚
洲四小龙之势。
马哈蒂尔是一位非常能出主意而且机敏过人的总理,他不仅在大政方针上妙招迭出,譬
如发展“自由贸易区”以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扩大出口,取消对华人经济的过多限制,实
行“向东看”政策,鼓励国内各企业向东方特别是向日本和韩国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自己更利用每一次出访机会,自动担当“国家头号商品推销员”。而且,在细微之处也常有
灵感闪现。这些大概得益于他过去的职业:经商和从医。他不乏商人的精明,同时也不乏外
科医生式的缜密。纵观马哈蒂尔执政10多年来所取得骄人成绩,他这位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
马来西亚总理亦足可名垂青史了,而他的个人魅力与斗士风范,也为这个“橡胶和锡的王国
”增添了奇异的光彩。 姓名:贝内特·米勒
性别:男
原名:
英文名:Bennett Miller
生日:1966年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美国
地域:欧美
身高:185cm
生平介绍:贝内特·米勒1998年拍摄了首部作品记录片《The Cruise》,虽然该片鲜为人知,但却赢得评论界的好评。7年后,他拍摄的第二部作品《卡波特》让他一举成名
音视频:
其它:获奖经历:《卡波特》 2005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The Cruise》 1999年艾美奖最佳记录片奖导演作品: 1.卡波特 CAPOTE (2005) 2.The Cruise (1998)
姓名:伊丽莎·杜什库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Eliza Dushku
生日:1980年12月30日
星座:
国籍:
地域:欧美
身高:165cm
生平介绍:伊丽莎·杜什库(Eliza Dushku)于1980年12月30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和丹麦人的混血儿,从小喜爱舞蹈、弹琴和打鼓;父亲菲利普波士顿公学的一名教师,母亲朱迪是萨福克大学的一名教授;她有三个哥哥,其中大哥内特·杜什库(Nate Dushku)曾经出演过影片《夺命联机》》(Antitrust)。
伊丽莎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是1992年与朱丽叶-路易斯(Juliette Lewis)一同出还的《那一夜》(That Night)。此后,她与演技派演员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埃伦·巴尔金(Ellen Barkin)、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保罗·雷塞尔(Paul Reiser)和詹姆斯·贝鲁什(James Belushi)合作出演过数部影片。在14岁那年,伊丽莎与阿诺德·施瓦辛格共同出演《真实的谎言》(True Lies),饰演施瓦辛格的女儿,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8年,伊丽莎出演了热播科幻电视剧集《捉鬼者巴菲》(Buffy the Vampire Slayer),使得观众对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除了该剧集之外,她还客串了数部电视剧集,其中包括《暗夜天使》(Dark Angel)等。伊丽莎是荧屏之上最性感的女星之一,曾经多次在多种着名的杂志的“最性感的女星”之中占一席之地。
伊丽莎的作品还包括《男孩的生活》(This Boy's Life)、《爱在分别时》(The Bye Bye Love)、《与太阳赛跑》(Race the Sun)、《魅力四射》(Bring It On)、《高校疯神榜》(The New Guy)、《疑云重重》(City by the Sea)、《吻》(The Kiss)和《错误的转折》(Wrong Turn)等。
姓名:关智斌
性别:男
原名:
英文名:Kenny Kwan
生日: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身高:174cm
嗜好:阅读、唱歌、游泳、壁球
生平介绍:言语:广东话、英语、国语最喜爱食物:朱古力、芝士蛋糕最喜爱颜色:银色、蓝色最喜爱歌星:王力宏、古巨基、孙燕姿、Dido最喜爱音乐类型:Pop最喜爱电影:无头谷、哈利波特、ToyStory最喜爱演员:JohnnyDepp最喜爱阅读杂志:Milk
姓名:葛民辉
性别:男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966年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
地域:港台
生平介绍:1984年九龙华仁书院中学毕业后,在白英奇设计学院攻读设计课程,其后转往李惠利工业学院读夜校课程,期间在walter ma及esprit公司做时装售货员及橱窗设计。1988年3月开始,在商台当兼职唱片骑师,后与林海峰合组“软硬天师”。第一部电影为《小心间谍》。葛民辉和林海峰的组合叫“软硬天师”,在演戏上他和这个组合的名字相似,是软硬通吃。虽然多半都是以喜剧人物出现,但偶尔客串正剧,也有不俗表现。不过,与周星驰的合作中,葛民辉却并没有表现出过“星”之处,令他这个通吃的食客有些扫兴。
姓名:姜昕言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975年12月30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身高:168 cm
生平介绍:作品:
电视剧《护士小姐》女一号 导演:郭少雄
电视剧《康熙遗妃五台山》女一号 导演:崔骏波
电视剧《守望家园》女一号 导演:钱五一
电视剧《庄稼院里的年轻人》女一号 导演:冷杉
电视剧《天使行动》女一号 导演:杨毅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小岚》单元女一号 合作演员:张国立 张铁林 王刚 袁立
电视剧《浪子燕青》女主角 合作演员:于娜 宁静
电影《塬上的太阳》女一号导演:顾晶
话剧《我认识的鬼子兵》女一号
[最新]电视剧《神探狄仁杰II》饰演 如燕(苏显儿)合作演员:梁冠华、张子建
姓名:罗敏庄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Mimi
生日:1974年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
地域:港台
身高:167cm
血型:
三围:
嗜好:唱歌
生平介绍:拍广告出道。粤语歌手,出过多张个人专辑并广受好评。同时也是TVB主持人及演员。
主要专辑:
《心软》《一生也在等》《一颗恨嫁的心》《Mimi Lo》《这一曲送给你》《都市恋歌》
所得奖项
第八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 -叱咤乐坛生力军女歌手银奖
JVC 香港劲爆流行音乐颁奖典礼 - 香港劲爆新登场女歌手铜奖
姓名:赖薇如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986年12月30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港台
身高:152CM
嗜好:听音乐、看电影、看书
生平介绍:演艺经历:
唱片:
2005_爱的奇迹—乔杰立巨星最红偶像剧精选
2005_王子变青蛙电视原声带
VCD&DVD:
2005_乔杰立家族—爱在新光演唱会
演唱会:
2004_8月_龙 亚洲巡回演唱会(台湾)
2004_12月 乔杰立家族—爱在新光演唱会(新加坡)
2005_4月 大甲镇澜宫演唱会
2005_5月 南投花卉嘉年华
广告:
麦当劳
RO嘉年华
爱之味蔬果汁
Panasonic GD88、GD50
统一沙拉油
戏剧:
2005_格斗天王
主持:
2004_华视 斗阵俱乐部
书籍:
2005_杰报
MTV:
2003_周杰伦 晴天
团体:
2004_7朵花
姓名:黄迈可
性别:男
原名:黄迈可
英文名:Michael
生日:1969年12月30日
星座:
国籍:
地域:港台
身高:190 CM
生平介绍:简介:
黑皮肤的迈可,让人常因他的外表而误会,战战兢兢开口说:“Excuse me!”没想到他回答的却是纯正的国语。在台湾土生土长的他,不讳言童年因为肤色跟别人不同而有些辛苦的回忆,但是继父和妈妈对他的好,让他养成积极乐观的个性,对于关于外表不同的尖锐问题,迈可的口头禅就是“反过来讲”,他懂得“反过来思考”的好处,像是小时候有没有被人欺负这个问题?他笑笑说,从小常当班上的风纪股长、卫生股长,反过来说,他的好人缘证明他的朋友比讨厌他的人多。
迈可14岁开始学打鼓,后来因为学业关系无法兼顾,倒是学空手道的时间比打鼓多,七八岁就开始学空手道。三专进了体专后,成了台湾地区的空手道国手代表,还曾经拿过世界比赛的亚军。
迈可庆幸自己在发育期间,学了空手道这个注重注意力和灵活度的运动,使得他这个190身高的大块头行动不见笨拙,当然对打鼓的灵活度也有所助益。团员则笑说,千万不要惹恼迈可,免得他把你劈成两半。
在加入信乐团之前,迈可在名为[蓝色精灵]的乐团担任鼓手,一做就是十几年。后来团员们各自发展,有的团员从事别的工作。只有迈可始终都打鼓,他不敢说自己想在音乐这一行做得多么的崇高,但还是想在音乐的环境里面生活。
迈可说他曾经也想过要转行,但发现不管是做哪一行,心里还是会记挂着音乐,不管怎么跑,音乐还是最吸引他。
信乐团成军之后的第一场表演,身为团长的迈可在上台前对团员们说:“终于我们不再是为了生活不得不上台演出!终于,每敲一次鼓,都是为了我的梦想!”
音视频:
其它:最擅长的表演: 打鼓 擅长乐器:鼓、MIDI 最引以为傲的事迹:代表台湾参加空手道比赛 最满意的作品:无 最喜欢的音乐人:菲尔柯林斯 原因为何:鼓手出身又可在音乐上全方位表现 最喜欢的乐团:yellow jacket 原因为何:曲风多元富有创意 最喜欢的音乐型态:Funk Rock 推荐的专辑:菲尔柯林斯 最喜欢听谁的专辑:sting
姓名:帕蒂·史密斯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Patti Smith
生日:1946年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
地域:欧美
生平介绍:有着朋克摇滚桂冠诗人称号的帕蒂·史密斯,是摇滚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歌手。她的音乐志向远大、不拘于传统,富有挑战性,被誉为从鲍勃·迪伦(Bob Dylan)全盛时期以来最激动人心的摇滚与诗歌融合。
只要灵感所致,史密斯的曲风可以十分广泛,从结构摇滚到开放性实验主义,乃至过气的音乐,都无所不包。
帕蒂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和将自由爵士乐相互融合的感觉,尽管音乐还带有早期摇滚乐的嘈杂以及和弦的特点。她是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虽然她的嗓音未经过专业的训练,却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歌词的意境,在舞台上她就像一名巫师,有着令人着迷的力量。作为CBGB俱乐部的常客,帕蒂·史密斯是纽约朋克时代早期的那一群音乐家中第一个出唱片的,甚至比Ramones乐队还要早。帕蒂的音乐兼具艺术性和业余感,无论是英国或是纽约,无论是对她同时代的歌手还是后来者,这种艺术性和业余感对朋克运动均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史密斯成为了下一代女性摇滚的标志,她从不靠自己的性别换取成功。她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智者和充满创造力的斗士。她给人的印象是既消瘦又强硬,有点男女不分。同时,她也从没有以她的性别作为噱头进行炒作,而总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眼中。她的衣着和舞台上的表演显示出一种充满侵略感的男性摇滚形象,这种形象似乎始终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她抹去了人们对摇滚女乐手的一切可能的期待,扩展了艺术家们(无论男女)为了表现自己所能用的一切手段。
帕蒂·史密斯出生在芝加哥。在她3岁的时候,史密斯一家举家迁往费城,9岁时又搬到了新泽西州的一个不算大的城镇伍德伯里。史密斯在高中时接触到了亚瑟·里姆博德(Arthur Rimbaud)描写救世的诗歌、Beats的作品以及诸如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滚石(the Rolling Stones)、the Doors和鲍勃·迪伦等音乐人及乐队的音乐。她曾入学Glassboro州立教师学院,但是却因为意外怀孕而终止学业。她把孩子生下后交给别人领养,自己到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做工。在攒够了钱之后,她于67年来到纽约。在纽约,史密斯在一家书店工作,并结识了艺术系学生罗伯特·马普尔桑普(Robert Mapplethorpe)。虽然此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同性恋,但是史密斯却和他坠入爱河。69年,史密斯和她的妹妹前往巴黎,她们在街头表演挣钱。回到纽约后,史密斯和情人一起在切尔西旅馆小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她开始参与地下音乐会。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剧作家山姆·谢帕德(Sam Shepard)。史密斯和他在71年一起共同创作并演出了自传体戏剧《Cowboy Mouth》。在此期间,史密斯还进行了诗歌创作,并遇到了在唱片店做店员的吉他手兼摇滚评论家莱尼·凯伊(Lenny Kaye),后者曾经为杂志写过一篇关于doo wop的文章,给帕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人发现他们对早期的摇滚乐有着共同的喜好。71年帕蒂在圣马克斯教堂开诗会的时候,曾经邀请凯伊为她在现场用电吉他伴奏。接下来的两年里,帕蒂继续她的戏剧表演和诗会;她还为摇滚乐杂志写文章,并出版了两卷诗歌。73年末,她和凯伊一起再次同台献艺,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紧密。74年,两人又迎来了新的成员——吉他兼键盘手查理德·索尔(Richard Sohl),他们的音乐明显受到了Beat乐队的影响,流露出一种即兴创作的风格和摇滚的味道。他们开始在纽约定期演出,名气越来越大。到了74年6月,在摄影师马普尔桑普的资助下,乐队发行了一张单曲碟《Hey Joe" b/w "Piss Factory》,前者的内容是有关Patty Hearst的一段独白,而后者将史密斯那种类似流水线工人般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两首歌都由吉他手汤姆·维莱恩(Tom Verlaine)配乐,后来维莱恩成了史密斯的情人。这张单曲碟使乐队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其中真实的DIY风格至今仍在影响着朋克摇滚。
74年晚期,史密斯和她的乐队在西海岸开始了一段巡演。当乐队回到纽约的时候,乐队里又多出了吉他/贝斯手伊万·克拉尔(Ivan Kral)。乐队75年的演出因为鼓手杰伊·迪·道赫蒂(Jay Dee Daugherty)的加入而增色不少,后来道赫蒂便正式加入了乐队。此时的乐队引起了Arista唱片公司老总克莱夫·戴维斯(Clive Davis)的注意,史密斯因此得到了一份唱片合同。帕蒂和前Velvet乐队的成员约翰·凯尔(John Cale)一起制作,并在75年成功发行了首张专辑《Horses》,该专辑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朋克音乐的开山之作。《Horses》受到了评论界热烈地吹捧,专辑中的《Gloria》和《Land of 1000 Dances》两首歌不但呈现出一种另类的摇滚风格,还有原唱音乐的韵味。虽然电台从未播放过该专辑,但是其销量也一举冲到了前50名。
之后的76年,一家电台播放了帕蒂·史密斯乐队的专辑,并将其列为最有先锋特点的音乐作品,与当时的最有实验精神的开放式音乐作品放在一起。77年初,史密斯在坦帕市演出时不幸跌下舞台,摔断了靠近颈部的两段脊柱,结果不得不退出演出进行治疗。在修养期间,史密斯与布鲁斯·斯普斯汀(Bruce Springsteen)共同创作了《Because the Night》,该作品登上了排行榜的第13名并将专辑《Easter》送入了前20名。不仅如此,有超过10000名狂热的歌迷购买了这张唱片,甚至使得《Because the Night》成为了Lilith Fair巡回音乐会的一个标准。专辑《Easter》还收录了史密斯最着名的作品《Rock n Roll Nigger》。该作品为那些活在主流之外的人摇旗呐喊。有些人对她的狂妄加以猛烈的抨击,然而这首歌却被收录在了94年的《Natural Born Killers》作品集中。1979年,多亏了新的制作人托德·朗德格林(Todd Rundgren),使得Wave发现了史密斯那越发出色的嗓音。但是,这段时间却被认为是史密斯最不发达的时间。此时的史密斯已经和Blue Oyster Cult乐队的键盘手艾伦·莱尼尔(Allen Lanier)同居了一段时间,却又和MC5/Sonic's Rendezvous乐队的吉他手弗雷德(Fred)搞在一起。事实上,Wave制作的两张专辑《Dancing Barefoot》和《Frederick》均有此人的贡献。他和史密斯在80年结婚,之后史密斯退出了歌坛,并生下了两个孩子。88年时,帕蒂复出歌坛,并出了一张专辑《Dream of Life》。在该专辑中弗雷德参与了所有的作词,并演奏了吉他部分。同时史密斯乐队的成员索尔和道赫蒂也参与了制作。但是,史密斯的复出仅是昙花一现。专辑发行的时候,她再一次的消失了。不过她始终没有放弃写作,她完成了一部诗作《Woolgathering》,并在诗会上做了现场朗诵。
令人感到难过的是,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史密斯失去了她的一些挚友,比如密友同时也是她的专辑封面设计师罗伯特·马普尔桑普于89年离世,一年后,钢琴手理乍得·索尔也去世了。94年末,史密斯的丈夫和她的哥哥托德又于1个月内相继死于心脏衰竭。为了安抚内心的伤痛,史密斯又开始登台演出。她重组了帕蒂·史密斯乐队,找来了凯伊、道赫蒂以及新的贝斯手托尼·夏纳罕(Tony Shanahan)。他们开始组织一些小规模的演出,目的是为了唤起观众们以前的回忆,使自己再次熟悉舞台。96年,乐队走进了录音棚,录制了专辑《Gone Again》。第二吉他手奥立弗·雷(Oliver Ray)、友情客串汤姆·维莱恩、约翰·凯尔和杰夫·巴克利(Jeff Buckley)均为该专辑增色不少。《Gone Again》的调子比预想的更加强烈和明朗,很多评论家对此大加赞赏。紧跟《Gone Again》的是97年发行的《Peace and Noise》,该专辑中的单曲《1959》赢得了格莱美音乐奖的提名。史密斯于2000年携专辑《Gung Ho》再度杀出,这是她复出后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张专辑。其中的一曲《Glitter in Their Eyes》再次为她赢得一个格莱美提名。随着双碟精选集《Land(1975-2002)》的发行,史密斯和Arista在2002年分道扬镳,她后来签下了新东家Columbia。她在新公司的第一张专辑《Trampin》于04年春天发行。Smith以前的作品《Horses》在Arista出版《30周年传奇版》时,以豪华双CD的方式重新发行。
姓名:戚迹
性别:男
原名:
英文名:
生日:12月30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
地域:中国大陆
身高:185cm
生平介绍:主要作品:
影视剧:
《篮球情人梦》《爱人医事》《军校奏鸣曲》。
广告作品:
《麦斯威尔》咖啡、联想笔记本电脑广告。
2000年新丝路模特大赛获最佳形像奖。
H. 二十世纪初,有一位和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西方人认可的中国文化名人是谁
“文化怪杰”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原籍福建同安,出生在马来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13岁到西方留学,先后游学与英、德、法、意等过十有一年。回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清末时,他曾官至外务部郎中,擢左丞。民国初年时任北京大学教授。 在近代,辜鸿名乃是一个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名人。尤其以“古怪”着称于世。敬之者如林语堂誉之为“怪杰”,鄙之者如胡适之称他为“怪物”。
其语言天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英、德、法、希腊等语的造诣就不用说了(林语堂、孙中山均推其英文为中国第一),就连几欲失传的拉丁语,也达出神入化之境。就这么位在欧洲游学十数载的“洋半仙”,年近而立回到中土后却逆西学东渐之潮,毕生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华文化输出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独立完整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成果斐然,极具世界效应,一九一三年还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享此殊荣),虽然这年度的桂冠戴在了印度诗圣泰戈尔头上,但作为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毛姆等文豪眼中的“哲学家”、“东方文化代表”,辜鸿铭在西方的声望一点也不逊色于泰氏。当年与他同执教于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李大钊尝言:“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文化巨擘吴宓亦赞曰:“辜氏实中国文化之代表,而中国在世界惟一之宣传员。”
十九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着儿《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英文版名为《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I. 印度名人有哪些
那方面的,貌似"印度阿三"很有名。还有就是名字太难读,映象不深
J. 印度宝莱坞电影史上,都诞生过哪些成功的演员
1965年出生的沙鲁克·汗在199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疯狂》,并夺得Filmfare最佳新人奖,又继续获得了八次夺得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 ,2004年入选时代杂志的亚洲英雄榜 ,2005年获印度政府颁发“卓越贡献奖”,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评为50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 ,2016年,以3300万美元排《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第八位,沙鲁克汗是印度电影界最成功的演员之一。
1967年出生的阿克谢·库玛尔跟前三个不一样,他时近几年才成为宝莱坞家喻户晓的喜剧和浪漫爱情片红星。阿克谢·库玛尔出演的电影总共有125部,并且拥有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这为新型戏剧偶像很快就火遍整个印度及全球, 2016年,阿克谢·库马尔以3150万美元排《福布斯》全球十大最高收入男星第十位,2019年以6500万美元的收入在《福布斯》2019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员TOP10中排名第四位,2019《福布斯》100名人榜排名第33位。
宝莱坞成功的演员有很多,这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只要努力总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