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为什么搞不起房地产
印度虽然国土没我国大,但可供居住的土地还是很多的。印度没大力搞房地产,也是有原因的。首先一个原因是,印度土地私有化。
❷ 印度的房价为何比中国还贵
印度的人口很多,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都很低,人群的收入连明每个纯金中国人的一半都不到.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房价的价格都很低,反而很多地方的房价还很高。在他们地区有一些地方的房价差不多折合人民币二点五万左右每平米。
该地区在印度是属于最好的一个城市,也是被认为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在这个地方上班的人,他们每年平均的收入折合成我们人民币计算也就是二点五万左右。因此也就是说,他们在那个地区工作的人员需要攒一年的钱才能购买到一平米左右的地方。
印度的一些地区非常的落后,里面也存在着很多脏乱差这些问题,在他们国家非常的常见,也没有人去管这些事情。在印度的富人去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专门的城管人员进行每天的巡视,很多的设施装备等都堪比一个发达的国家。
❸ 来过中国的印度人都说孟买狂甩"北上广"几条街,这是为什么
如果这个印度人智商正常,是不会这么说的。北上广城市的发展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现代化非常先进的。西方许多城市的卫生和基础设施都比不过北上广以及中国很多的城市。作为一个穷国的印度,更加比不上中国了。印度的GDP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是11万亿美元,印度只有二万亿美元,但是人口快赶上中国了,可见印度国内贫穷程度。印度也就孟买像个城市样子,但是比起北京上海,被甩了几条街。建议不懂印度啥样子的人,去网络搜索“恒河污染”、“恒河尸体”,以及一些去印度旅行的人写的印度游记照片,或者看一看《冒险雷探长》这类去印度实拍的旅行节目,你就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印度。
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强奸案频发,许多国家的女游客都被强奸和轮奸过,可以搜索一下网上的新闻,很多。所以,别去印度旅游,尤其女同胞,这是忠告。
有些人在网上吹捧印度,简直可笑可怜,你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可以理解,你吹印度?现在印度处处抹黑中国,以中国为假想敌,印度人轻信其国内媒体的造谣抹黑,对中国各种鄙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国的真实实力。少数去过中国的印度人知道真相,内心也是万分的挣扎啊。
❹ 孟买房价为什么那么高
总之不比中国的北上广差,也不比纽约伦敦差,印度跟中国一样,也是贫富差异很大的国家,穷的很穷,都住贫民窟,富的非常的富,都住富人区,孟买是在世界上都能排上名次的大城市,由于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原因,牛能满大街乱跑,还有贫民窟,总体感觉让人觉
❺ 印度网友评论:中国房地产泡沫,印度网友怎么看
我认为中国房产不可能破灭,用不着关印度人怎么看。中国房地产虽然有泡沫,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原因如下:
1、中国国家太大,城市太多,各个城市的情况很不一样。那些数万元一平的房价毕竟是少数。多数是万元左右的均价。中国城市化进程,就是一个人口由农村向县城、县城向二线城市,二线向一线城市流动的过程。而一线城市总是有限的,北上广这些房价只能上涨。
2、中国有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只有一线城市是房屋较热的,而其他地区,房产依然是泡沫不多的。
3、以笔者家为例,我这里靠海的地级市。房价贵的1万多,便宜的6000左右,基本上泡沫不能说很多。因为各类上缴国家的税是2000-3000元,加上2000元的房屋建造成本,房价也就应该是这个价格。剩下就是房地产商的利润了,所以,我们这里没有多少泡沫,而且房屋卖的也很火。
4、现在,都吆喝第四次单身潮来临,说单身男女有2亿之多,如果按照中国14%的单身率计算,那就是说这2亿人中有2800万不结婚。如果他们都结婚,需要1400万套,如果都单身,则需要2800万套。这样房子一下就多需要1400万套。这些是刚需。刚需啊,同志,中国全部库存才600万套,才占需要的42%。
5、一般来说,一个三口之家住几十平米的房子过于挤了。现在为了舒适,总是房子越来越大,这样小房子换大房子,一个卫生间换成双卫生间,所以居住面积增加了。地产商自然也需要不停盖房子。
6、中国每年毕业800万大学生,如果都结婚,就需要400万套房屋,如果都不结婚,需要800万套。而且毕业大学生、研究生,你看到几个回家中薯仔的,不都是落户北上广吗?
7、另外中国政斧也不是当年的日本政斧,中国也不会坐视房价泡沫吹破而不理的。
❻ 印度人均年收入和房价的比列是多少
印度中央统计组织向国会报告,2008-09财年居民人均收入为37490卢比,比上财年增加4207卢比,增幅12.7%。按照目前汇率折算,2008-09财年人均收入约为773美元。 印度大中城市的房价也可谓是高的离谱,如孟买像样点的高档公寓楼平均得4000美金一平方米。
❼ 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为什么那里的房价直逼北上广
在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我们年轻人最大的压力就是房子,越是繁华的地区房价越飞涨,而东南亚曾经是最贫穷的一个国家,如今那里的房价直逼被上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游客的增多吸引了很多的投资者来到这个地方,他们发现这里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并带着自己的企业来到这个地方投资,大力发展当地的工业建筑,绝大多数的餐厅旅馆都被这些投资者赚取到钱,特别是柬埔寨这个地方,曾经是个贫民窟,人均收入也差不多在一两千元,因为当地的景色宜人,开发旅游业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到此地观赏。
这些地方就像我们中国一样,只要游客变多经济发展变快,更多的投资者选择建房,纷纷把房价炒起来,拥有众多游客房子也在景区附近,价格直逼北上广。
不过这么高的房价当地人很多人都是住在农村买不起,而这些房子很多富人来这个地方做发展准备的。
❽ 国外房价真的很便宜吗
这个也要看地方。不是说所有的地方房价都很便宜,只是相对国内的来说还算便宜。主要以新西兰,澳大利亚,这种房价便宜。因为这些地方属于欧洲国家,本身的社会福利就好,补贴什么的肯定比我们多。而且这些地方地广人稀,人数少,相对的需求就少,所以不会卖的这么贵。很多中国人去国外买房子,但是现在新西兰新上任的总理已经禁止中国人在新西兰买房子了。
还有就是西方人和我们观念不一样,他们就是一直租房子住也可以。但是中国人不同,如果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就是这种理念才导致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而且也不是外国的房子都很便宜,莫斯科的房价和北上广差不多。所以不要老是羡慕外国房价低,高的地方你还是一样买不起。还是努力攒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吧。但是其实不是一线二线城市,其他地方的房价都不是特别高,还是在大家能承受的价格的。
❾ 外国的房价有中国高吗为什么
美国的房价(下)
——美国访问、交流之六
时寒冰
《美国的房价》上和中发出后,引起的反响出乎意料。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地产界几位“胖子”(重量级人物)私下闲聊时,评价说“姓时的最近表现很不好”。其实,对于某些人而言,我何曾“表现好过”?我只是写下美国之行的一点见闻而已,真不明白何以惹得那么多人“忍无可忍”,以至于有人兴致勃勃地上门叫阵,被我慈祥地摸一下头又回去洗洗睡了——当然,摸脑袋的事情不能常干,毕竟,抢神父的饭碗是很不厚道的,所以,再出现这类事情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帮我一把,只当做慈善了。
对于我前面拍摄的照片,有人说美国的那些房子都是木头房,以便于随时拆迁。你当我和那些带我去看房的在美国生活了30年以上的华人,都是吃泡泡糖长大的么?你当美国是中国,人们时刻准备着离开家园为城市改造献青春吗?美国的宪法和法律不是仅供观赏的。而且,在美国,由于标准要求高,木结构的房屋成本并不低,对防火、防潮、防虫、透气等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比如,用来建造美式木屋的木材的平均含水率只有17%),否则,一旦因房屋质量出现问题而被告上法庭,所面临的赔偿可能令其倾家荡产。即使在中国,木结构房屋的造价也并不低。为此,我专门咨询了几位开发商,并查询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木结构房子全部完工后的总成本与混凝土等其他结构房相当,甚至更贵一些,独立木结构住宅每平方米的总建造成本甚至能达到6000元左右。
整体而言,即使从绝对值上比较,中国的房价也超过了美国,更不用说像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价了。如果从房价收入比来看,中国的房价绝对是全世界最高的。大家不妨参看一下曾在美国生活过的多位财经人士写的中美房价的比较文章,更可以参看中国和欧洲的房价对比——这种对比更直观。至于物业税,我走访过的住宅小区,物业税一般在1%(刘广宇先生所在区域)至1.2%(Jack家所在区域)之间,由于政府通过很多优惠措施减轻自住房者的负担,实际支付的税收要远低于这个规定值,更何况,物业税都有明确的支出项目,缴纳税收换取了优质的服务,这是美国公民自愿缴纳物业税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的房价》上和中发出后,我也收到几位在美国工作的朋友的来信,他们提供的资料与我在美国了解到的情况相吻合。
我们今天不妨从简单的数据入手做做一下比较吧。
2008年,美国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当然,这样算可能会让一些人不爽,脾气大点的可能会“忍无可忍”,伸长脑袋让你摸,以折磨你善良的内心。
我们退让一步比较吧。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781元,约折合2300美元;2008年,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761元,折合700美元。显然,即使拿中国城镇的人均收入与美国(含农村)的人均收入对比,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仅相当于美国的6%,或者说,美国(含农村)的人均收入是中国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6.3倍。另外别忘记了,美国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并且,物价水平低于中国——这一点下篇文章介绍。
这样比较让开发商们平衡点了吧?
那么,美国目前的房价是多少呢?
2009年10月2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0.4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0万元(美国所发布的房屋中间价是比平均价更能反映房屋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标)。换句话说,在美国每套约20万美元的房子,是绝对的主流。需要强调的是,这指的是美国的新房价格,二手房价格的中位数一般要比新房中间价低4万美元左右。
美国的新房指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与预测研究室主任刘熀松先生曾经撰文指出:美国的房屋面积一般为每套200平方米左右,且为全装修房。
这样计算出来,美国住房的单价折合成人民币大约6800元/平方米。
其实,这样算并不严谨。因为,美国的住房不像中国这样按照所谓建筑面积计算,美国是按照使用面积计算的,而且,诸如车库、阳台、地下室、储藏室这样的都不算入面积,综合折算下来,美国200平方米的房子差不多相当于中国4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这也显出中国既得利益者用建筑面积计算房价的高明)。即便这样,还没有考虑前后院,美国住房的前后院也是不算入面积的。另外,还有四点不同:其一,美国的房子在中国被称为别墅,而中国被称为房子的住房在美国只是公寓。严格说来,美国的房价与中国的别墅价格相比才是恰当的。那样的话,差距就更离谱了——中国公寓的价格远远超出了美国的别墅价格。其二,中国的房子不包括土地,相当于一次缴纳了70年的租金,而美国的房子是包括土地的,永远归其所有。其三,中国的是毛胚房,美国的是精装修房。其四,美国的住房质量和品质更好,美国的住宅平均寿命是80年——100年,而中国是30年(这个数字连开发商自己都“供认不讳”,不妨看看他们此前写的文章)。
在中国,许多普通人,用花费毕生心血积累的财富,换取的是价高质次的商品房。美国中低收入者花费几万美元就可以买一套房,房屋质量虽然不能跟几十万美元的房子相比,但有院子,可以种花草,是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且,位置稍远一些的房子,几万美元的照样舒适地令人感慨!在洛杉矶的时候,我们开车去看一位朋友,导航仪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同名的街道,那里居住的是中低收入者,一套住房的价格也就4万美元左右,院子美化得花园一般。
正因为美国的房子品质好价格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官员、商人,悄悄地在国外买房,心甘情愿地把家人送到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体验生活,基本上都是“一去不复还”。最聪明的当属开发商,他们一边说中国的房价低,美国的房价高,一边又悄悄地把财富转移走,去国外买房。据一位开发商职业经理人估计,至少超过一半的有实力的开发商,把财富和子女转移到了国外。他们自己则既不买也不住他们所声称的由他们自己建造的“绝对物有所值”的房子。
美国的住房政策对建设美国特色(原谅我用这种表述)的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对公众购房尤其自住房有很多优惠政策。通过媒体的报道,国内的读者一般都知道,美国自住房住满两年以上出售时享有增值税减免优惠,自住房贷款利息可抵消个人所得税等等政策。其实,还有更多。据《》一书介绍,美国建立住房体系过程中,有两大主题:一是自有房。为了让民众买得起房,美国政府采取补贴等措施,帮助民众买房。“联邦和州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通过降低抵押贷款的利率来减少自有房的费用。更近些的办法对低收入住户的本息还贷支出进行补贴,使得他们可以获得购房所需的抵押贷款……到1972年为止帮助40万户家庭成为了有房户。”(该书第265、266页)后来,联邦政府又通过发行抵押贷款收益券等方式,为购房者提供补助。“除了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支出免交个人所得税之外,其他针对有房者的税收政策还包括不动产税减免、出售住房所得的资本收益减免,以及由免税债券资助的面向首次购房者的低利率贷款……除税收支付之外,联邦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的资助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支付具体住房工程的建设;二是帮助租房者获得私人市场的住房;三是为州及地方政府提供资金,使其发展自己的项目。”(第6页)根据《》一书的介绍,美国自有房住户的住房支出绝大部分(接近80%)在其总收入的30%以下,而且,美国的社会保障健全,这使得民众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所以,很少听到美国拉内需,人家一直是超前消费。与美国的情况相比,中国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收入要用于弥补社会保障不足的缺口(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能够用于买房的收入应该占到总收入的10%是合理的,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比例在中国到底有多么令人触目惊心!不然也不会有“房奴”这样的词产生出来。
在美国,对于买不起房的人,政府通过提供房租补贴等方式帮助他们。“总的说来,目前有将近690万低收入家庭接受某种形式的房租补贴,其中,受政府工程补助的私人所有出租房是最大的补助项目,提供了200万套廉价住房。租房券作为第二大项目,提供塞180万套廉租房。公共住房排名第三,提供了120万套住房……剩下的190万套廉租房由低收入住房税收补贴、免税多户住房债券和Home项目资助。绝大多数受资助的住房获得了多种渠道的补助……住房政策不只局限于提供项目资助和税收激励,它还涉及与住房有关的融资、开发、租赁、销售等各个方面。换句话说,所有致力于为低收入和少数族裔住户提供住房的制度、法规与实践都是住房政策的中心。”(该书第7页)而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住房的最大受益者是地方政府,他们为了力推房价以把地卖个好价钱,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动力严重不足。保障性住房跟不上,任何调整房价的措施都必然失败。实际上,许多调控手段被巧妙地扭曲成了推高房价的手段。
美国建立住房体系的第二大主题是收入融合(IncomeIntegration),简言之就是化解贫富对立,建设和谐社会。两个办法,一是“分散”,帮助公共住房居民和其他极低收入住房搬入中等收入、通常位于郊区的社区,二是“收入融合型住房”,即把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置于同一建筑或同一开发项目中。(全书第269页)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不想再像前两篇那样,用自己拍摄的照片作为说明,免得有人继续说我不客观。在拉斯维加斯的时候,我拿了两本当地出版的售楼指南,本想找个扫描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部扫描出来,让大家看看,20万美元以下的房子,在美国是不是主流,让大家明白,“美国9月份的新房销售中间价为每套20.48万美元”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但是,我们偌大一个报社,居然没有扫描仪,我只好用数码相机翻拍下来代表主流的信息,让大家看个大概。由于才疏学浅,时间匆忙,不当之处请指出,本人即更正。
再说明一点,这只是我在美国的一些见闻。美国不是天堂,但是,我们要汲取它好的一面,经常对照别人的优点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级官员从诸如“钓鱼”这样的繁杂事务中摆脱出来,认清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执政者通过重视诸如住房这类民生欺骗、麻痹人民的可耻伎俩,认真执行中央的各项民生政策,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以使民众摆脱房奴的枷锁,在生活质量上赶超英美,使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露出狰狞的面孔,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使中国特色的执政理念成为各国效法的典范,在人类历史上写下最光辉的一页。
❿ 印度的“北上广深”跟中国比怎么样
印度与中国的人口接近,但经济总量只相当于我们的四分之一,他的经济总量约3亿美元,而我们是13亿美元,差了很多。因此,即使他也有所谓的“北上广深”四个最大城市,那他的最大城市与我们的“北上广深”每一个都“富可敌国”的大城市相比,差距可就太大了,几乎不可比了。根据2016年的数据,印度最大的孟买、德里、加尔各答、班加罗尔等最大的四个城市,大约相当于我国城市排名第8名以后到第12名左右的经济量。根本无法与我们的前四大城市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