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着名的军事基地有哪些
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1、中欧基地群:该区为欧洲心脏地带,冷战期间是对抗苏联的前沿。冷战结束后,中欧地区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区冲突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防范俄罗斯的战略意图。该区美军事基地分布于德国、比利时与荷兰三国。 陆军基地:德国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海德堡(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维尔茨堡(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 空军基地:德国拉姆施泰因(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森巴赫、莱茵—美茵等;荷兰苏斯特堡;比利时希埃夫雷斯。 2、南欧基地群:该区把黑海出口,可控制东地中海,为欧洲南翼屏障。美军基地分布于意大利和希腊。 陆军基地:意大利的维琴察(美陆军南欧特遣部队司令部驻地)、里窝那(陆军后勤供应港)。 海军基地:意大利那不勒斯(美驻欧洲海军司令部驻地)、加埃塔(美第6舰队司令部驻地)、马达莱纳(核潜艇支援基地)、锡戈内拉(反潜作战及后勤支援基地);希腊的苏扎湾。 空军基地: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美空军第16航空队司令部驻地);希腊的伊拉克利翁。 3、中东、西亚和北非基地群:该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东压波斯湾,南扼苏伊士运河及红海,西控东地中海,北封黑海海峡。陆上可控制中东及北非,海上可东入地中海,西出印度洋。该区的美军基地和设施分布于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肯尼亚。 海军基地: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巴林麦纳麦(美驻中东海军司令部驻地、美第5舰队驻地);埃及的巴纳斯角;肯尼亚蒙巴萨。 空军基地:土耳其的因切尔利克、安卡拉、伊兹密尔;沙特阿拉伯的宰赫兰。 此外,美军在阿曼的马希拉岛建有机场,供海、空军共同使用。 4、西欧基地群:该区扼守由大西洋通向北海和地中海的航道,可紧急增援中欧、地中海和中东的地区性冲突,充当中欧、地中海、中东以及北非各基地与美国本土基地之间的中间基地。该区美军基地分布于英国、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和葡属亚速尔群岛。 海军基地:西班牙罗塔(美海军第6舰队主要基地);冰岛凯夫拉维克(海、空军合用); 空军基地;英国米尔登霍尔(美空军第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拉肯希斯、阿尔康伯里;西班牙的莫隆。此外,亚速尔群岛的拉日什基地供海、空军共同使用。 二、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区都是美军太平洋总部辖区,地理范围广大,东西跨太平洋、印度洋,南北分抵两极。该区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占美军海外基地的42.7%。7个基地群呈三线配置:阿拉斯加基地群、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和印度洋基地群形成“岛链”式的前沿基地;关岛基地群和澳新基地群构成中间基地;夏威夷群岛基地群既是中继基地,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基地。此外,阿富汗战争后,美又着手在中亚建立基地群。 1、阿拉斯加基地群:该基地群可力压欧亚大陆东北角,扼守白令海峡,控制经北极圈进入欧亚大陆的空中航线。美军在该区的主要基地有: 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位于阿拉斯加南部的安克雷季,系美国空军第11航空队驻地,驻有空军人员7000人,装备F—15战斗机、E—3型预警与控制飞机、C—130运输机等,跑道长3000米。该基地美军的任务是负责阿拉斯加地区防空、夺取空中优势,同时支援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区内的各种应急行动。 艾尔森基地:位于阿拉斯加中部,距费尔班克斯城约 46公里。驻有美国太平洋空军第354战斗机联队,有2700名空军现役人员,装备有F—16战斗机和A—1攻击机,拥有一条4400米长的跑道。基地的任务是近距离空中支援和空中拦截。 2、东北亚基地群:该区基地分布于曰本、韩国,这些基地控制宗谷、津轻、对马三海峡,可应对朝鲜半岛的陆战与西北太平洋的海战,构成“岛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1)海军基地:美国海军在东北亚地区常驻或战时可以使用的港口有 30多个,可容纳各型舰船 1300多艘,排水量约 930万吨。最重要的基地包括: 曰本横须贺:位于东京西南50公里神奈川县东京湾畔,基地占地234公顷,驻有9800名海军官兵,是美海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也是西太平洋唯一可修理航母的大型维修基地。横须贺是美海军第7舰队司令部驻地,“小鹰”号航母战斗群母港,美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驻地,同时,以中东为主要防区的第5舰队将其潜艇部队TF54也驻扎在横须贺,因此横须贺被称为穿着“两只草鞋”(第5、第7舰队)、面向太平洋和中东的基地。 佐世保:位于九州岛西北角,占地405公顷。该基地系美海军第11两栖舰艇中队和6艘舰船的母港,是美国在日第二大海军基地,美在海外唯一可常年部署两栖舰艇部队的基地,攻击型两栖舰艇的出击基地,也是美军前沿部署部队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 厚木海军航空基地:位于东京西南35公里,占地486公顷,是美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军航空设施,驻有美第5航母战斗机联队,装备有 F14战斗机和 F/A—18战斗攻击机。 韩国镇海海军基地:位于韩国东南部,占地34公顷,是美海军在韩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驻有美海军驻镇海部队司令部。 (2)海军陆战队基地: 岩国基地:位于本州岛最南端,是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第3勤务支援大队、第3陆战队远征部队的主力航空部队驻地,装备有F/A-18战斗攻击机和AV-8B攻击机,现有3200名陆战队员。 冲绳基地群:冲绳地处东亚海上交通要冲,驻有2.5万美军,占驻日美军数量的大半。 冲绳群岛上的美海军陆战队基地有普天间机场和巴特勒兵营。普天间机场是美海军陆战队在曰本最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机场,位于普天间市中心,因噪音扰民,2001年底曰本中央政府和冲绳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准备将普天间机场搬迁到冲绳名护市边野古地区,在距陆地两公里的珊瑚礁上建设新的美军基地。 巴特勒陆战队兵营:包括5个兵营和1个陆战队航空站,驻有第3陆战队远征部队(含第1陆战队航空联队、第3陆战师、第3勤务支援大队)和驻冲绳舰队基地司令部,约有2万名陆战队员和海军水兵。美军精锐部队第3陆战远征部队司令部可对从夏威夷到好望角的广大地区做出快速反应。 (3)空军基地: 曰本横田基地:该基地系驻日美军司令部驻地,现有3600名空军人员,驻有空军第5航空队司令部、第374客运联队,装备了C—130型运输机,机场跑道长3355米。 冲绳嘉手纳基地:该基地位于冲绳岛西南部,是美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驻扎该基地部队主要是美空军老资格的第5航空队第18航空联队,部署有3个F15战斗机中队、1个预警机中队和8架KC-135空中加油机,现有军事人员9000多人。该基地强化了美军的全球快速反应能力,例如从关岛起飞的B52轰炸机在嘉手纳基地空中加油机的帮助下,可以连续飞行17个小时,向伊拉克发射巡航导弹。嘉手纳空军基地也是美军海外侦察机部队的重要基地,驻有空军第390情报中队、第82侦察机中队、第18联队情报分队和353特种作战大队,是美军获取别国情报的重要基地。2001年4月1日在中国南海上空撞毁中国战斗机的EP一3侦察机即从这里起飞。 三泽基地:位于东京东北644公里,有3600名空军现役人员,驻有美空军第35战斗机联队、海军海上巡逻机中队和美军情报分队。主要装备F16战斗机、P3型反潜巡逻机,机场跑道长3050米。三泽基地的F16战斗机部队是一支以“打击对方防空体系”为主要任务的部队。它的任务是在世界所有发生纠纷的地区首先攻击敌人的防空体系。 韩国乌山基地:位于汉城以南61.4公里处,占地 634公顷,是美空军第7航空队和第51战斗机联队司令部驻地,装备有F16战斗机、A10攻击机和U—2侦察机等,驻有空军官兵6752人。 群山基地:位于韩国西海岸的群山市,是美空军第8战斗机联队驻地,有2650名空军官兵,装备F16战斗机。 (4)陆军基地: 韩国龙山卫戍区:系驻韩美军司令部和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部队分散于42个兵营,覆盖韩国西北约300平方公里范围,主要部队是驻扎于议政府市的美陆军第2步兵师1、5万名官兵,是美驻西太平洋戒备程度最高的部队之一。 大邱基地:由亨利、沃克、乔治、卡洛尔兵营组成,占地100 公顷,系美军第 19战区陆军司令部所在地。 希亚莱兵营:位于釜山附近,是美军在韩国最重要的后勤基地。拥有驻韩美军最大的仓储设施,驻有美陆军第4军需分队。 曰本座间兵营:位于东京西南 40公里处,是驻日陆军司令部所在地和陆军第9战区陆军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常驻900名美陆军现役官兵。 http://ke..com/view/17252.htm请参考
‘贰’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叫什么名字
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海军基地是美国最大海军基地,为大西洋舰队所属第2舰队驻地,此地驻扎有第4、第6、第8航母大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的美军航母有:“华盛顿”号航母、“杜鲁门”号航母、“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罗斯福”号航母。为海军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行动提供支持。诺福克海军基地有14座码头和11座飞机仓库,可容纳75艘船舶和134架飞机,是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
‘叁’ 红海沿岸的国家有哪些国家有欧美军事基地
吉布提有法军的基地!
吉布提是法国在印度洋-红海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驻有法军3800~4500人,这是吉布提政府与法国政府于1977年6月27日签订的一项临时军事议定书所规定的。法国驻吉陆军有2个战斗团和伞兵团的一个别动连;海军有一支增援印度洋舰队的海军部队,一支突击队和一个通讯监听站;空军有一个歼击机队和一个直升机运输大队。法国向吉布提军队提供后勤援助,并派遣军事合作人员,帮助吉布提维护国家安全和培训军事人员。
‘肆’ 班公湖的相关信息
印度媒体炒作边境紧张为强军造势
班公湖,一半在中国西藏的阿里境内,另一半则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湖形状狭长。有趣的是,虽然同属一湖,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而印度境内的属咸水,苦涩不能饮用,也没有鱼类生长。藏语称此湖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面积604平方公里,长150公里,平均宽度只有2~5公里,最窄处只有5米。湖中生长着大量的鱼类和水鸟,每当夏季就有数以万计的地中海中头鸥来此繁殖。班公湖一直是中印边境相对平静的地方,双方在此也没有发生过太多的冲突。是什么原因令印度记者们“神经紧张”呢?
这与印度军方今年以来大力加强边境的军力建设有关。就在媒体炒作班公湖“对峙紧张”的同时,印度官员称,在重启靠近中印边境的道拉伯格玉尔地空军基地4个月后,印度将重启另一更靠近中国边境的空军基地。据《印度时报》2008年10月5日报道,印度将在一个月内重新启用富克彻空军基地。富克彻基地位于印度拉达克邦东部,距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只有2.5公里。报道说,印度军队已在此执行战机维修任务。印度军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该基地靠近阿克赛钦地区附近的中印实际控制线,可保证对该地印度驻军的后勤供应。这是今年以来印度空军连续启用的第二个重要空军基地,也是印度军方全面启动中印边境军事基地系列举措之一。因此,印度媒体进行舆论配合就不难理解了。
本报特约记者徐冰川
资料图:中印边境班公湖的我军边防部队
‘伍’ 印度联合16国军演,这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意图
根据印度海军公布的消息,本月初,印度纠集16国在东印度洋展开8天的大规模军演,代号为“米兰”。
军演地点在印度所属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这是东印度洋上的美丽群岛,但距离印度次大陆有很远的距离,距东南亚却很更近。
大国斗争,弱势一方惯用“非对称作战”,莫迪深讳,印度既然在大陆方向输了,就只有找中国的薄弱点。
中国的薄弱点在哪?也许就是海洋。
对中国而言,不论是未来战略方向还是贸易线,都需要在印度洋保持实力。
但是,中国海军目前能掌控的地区可能只有马六甲的东部。
进入印度洋后,一无大型核动力航母、二无战略军事基地,实力有限。
而印度优势正在这里,星罗密布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雄踞东印度洋、扼守马六甲,着实是阻挡中国西进的战略要塞。
不过,和平靠的本就是实力,现在国际社会暗流涌动,今天这边又抗议了,明天那边又下台了,各国都明里暗里的给对方使扳子、耍威风,但说到最后能够保证自己国家长治久安的,唯有实力。
‘陆’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在那个国家
有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探秘:前苏联825GTS基地
〔 作者:杨孝文 任秋凌 转贴自:舰船知识网络版 点击数:2073 更新时间:2004-10-15 文章录入:admin 〕
据俄报报道,南克里米亚半岛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苏联潜艇的秘密藏身之处,这里有一个地下军事工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设施,隐藏在此处的核潜艇是苏联发动核报复性打击的最后一张牌,因此,这座设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镇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这里也成为苏联时期安全措施最严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苏联已经解体,冷战也画上了句号,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设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混凝土墙有56米厚
在苏联时代的文件档案中,那个停泊核潜艇的地下设施被称为“825GTS设施”。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令世界震惊,当然也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避免苏联遭受这样的袭击,斯大林下令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反核防御设施,秘密等级为一级。
斯大林认为,建设这样一座设施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发生核袭击,这个设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苏联的潜艇,从而保证苏联有能力发动报复性的核打击。斯大林死后4年开始动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个天然良港,水深而阔,这个港的一侧与独特的塞姆巴洛废墟相联,那是一个中世纪的要塞,而另一侧则在陶罗斯山的山底下,这个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语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这座山把整个地下设施压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开几个洞口作为通向设施的通道,覆盖设施的混凝土墙有56米厚!
这个设施可以抵挡住10万吨级的核武器的直接打击,而厚厚的大门绝对密封,一旦受到核袭击,3000人可以在里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设施里安装能够独立提供空气的机器,还有数台功力巨大的柴油发电机、油管和水管。更令人惊奇的是,设施里面有地下铁路线用于必要的运输,更不用说里面还有完美的指挥所、面包店、润滑油和燃料储存区、医院、居住区、餐厅、厨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娱乐室等,这一切都既能相互联合成一个防御网,又可以独立运作。
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
“825GTS设施”是一个军事工程学上的综合水道,它包括一个船坞、修理厂、用于储存鱼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储存室,山的两侧各有两个通道,还有一个入口可以从港口进入设施内部,一旦需要,这条通道可以用一个可充气的船锁封死,在山的北侧,还有一个船锁朝向海的门。两个在岩石上的进出口都巧妙地被伪装起来。
有一些数字足以说明这个地下军事设施有多么巨大,一条地下隧道长500米,而有主工作间的走廊长300米,手电筒的光线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远,无法估计出运河的长度,不过向导告诉说是360米长。混凝土的拱门之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12米,高18米。运河的水深达7米。游客中没有人敢走到运河边上看一看。
这么大的地下设施容量惊人,无怪乎可以很轻松地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或者14艘不同级别的常规潜艇。在里面完成一艘潜艇检查的时间最长是3周,在这个地下设施运作的30年里,维修计划一直没有停止。
苏联海军的辉煌成为美好记忆
今天的游人无法亲眼看到苏联海军在这个地下军事设施中创造的奇迹,光荣已经属于过去。由于苏联的黑海舰队分裂,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地下设施也被破坏了。1991年,里面的潜艇被从地下设施里转移出去,里面设备也被拆除并运走,所有的秘密技术也被销毁,剩下的设备比如管道、电缆、储存罐以及包括档梯和扶手在内的金属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谁进行了这些野蛮的破坏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游客只能用手电筒照一照已经发霉的混凝土墙,偶尔发现一些扭曲的金属部件从墙里伸出来,不过仍可以发现一些指导如何操作鱼雷的说明,但油漆几乎脱落光了。幸运的是还能够发现一个用来运送武器的电车停在铁道上,在和平时期,各个密封的门也已经锈迹斑斑,因为小偷是无论如何也拆不走这些大门的。运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静,仿佛是一条被人遗忘的死河。在苏联时代,建造这个巨大的军事设施花费了巨额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从现在的破败中仍能看出苏联时期的军事实力,凡是进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约翰·亨克利说:“我仍然记得我们害怕苏联的时代,现在,我相信我们仍感到害怕。”令人惊奇的是不仅有来自美国的游客,还有来自波兰、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法国以及德国等国的游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这个地下海军设施的情况,你可以问一问附近的渔民,他们所有的人都声称曾在那里工作过。他们喜欢告诉你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里面有许多旅游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详情。比如,在过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训练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国海军的“海豹小队”那样的苏联海军特种部队保护着。
在工作时,维修工人会被全付武装的海军一直陪同着。潜艇进出只在夜间进行,所以一旦有潜艇进出的时候,巴拉克拉瓦镇的电就会被切断,以保证军事设施的行动。还有传闻说,当船坞里放进水以便让潜艇进去时,里面就会有很多鱼。为了赶走这些鱼,工人们就放烟薰它们,结果这些烟从山上冒出去,说明里面有一艘潜艇正在维修,尽管这个地方有秘密伪装,但由于有烟,间谍仍能发现里面的秘密。
如何处置现在仍是未知数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军事设施已经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开了面纱。但未来这个设施到底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会成为一个博物馆吗?会成为显示苏联军事强大的纪念馆吗?或者只是作为一个和平主义的象征?这些现在都是未知数。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中央博物馆的一个概念性计划,这个地方将被建成一座博物馆,陈列一些主题,包括这个城镇本身的历史、克里米亚战争、在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塞瓦斯托波尔港所起的作用以及乌克兰海军的历史。为了增加效果,将在运河的水面上放置几艘模拟潜艇。
据称,这个地下设施总面积有35万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该市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研究调查工作,以便获取这个城市的地下设施的所有信息,这个委员会发现了600多个地下设施:指挥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阵地、用于储存鱼雷、导弹、炸弹和弹药的储藏室、储存军事设备和食品的储存区、保护军事人员和当地人的掩体等。一些旅游开发专家认为,这个军事设施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应该将它好好地保留下来,毕竟它曾经代表着苏联的一段辉煌历史,现在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杨孝文 任秋凌)
‘柒’ 印度西部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
迪戈加西亚岛是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最大和最南端的珊瑚岛,是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人口约3500人,全岛为向北开阔的V字形珊瑚环礁,中央潟湖长24公里,宽6.4公里,面积27平方千米。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美国向英国租借迪戈加西亚岛,这里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属于美国全球军事基地之一。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在1990-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初始阶段期间,美军有许多次是从迪戈加西亚发动空中作战
‘捌’ 印度敢吞并锡金,为何不敢对马尔代夫下手
现在国际的主流是和平和发展,印度无缘无故的对马尔代夫下手,会受到强烈的国际谴责。而且马尔代夫虽然是一个风景非常好的地方,但是国土面积非常的小,资源也不是很丰富,印度完全没有对对他下手的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迪戈加西亚岛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美国向英国租借此岛,并在岛屿西部设立大机场,这里于是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属于美国全球军事基地之一。小小的马尔代夫之所以没被印度兼并,依靠的就是美国近在咫尺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区域内的利益,是不会放弃马尔代夫的。
‘玖’ 墨脱、米林,实际上是我藏南地区防御印度的两个支柱
在我国西藏南部地区,至今仍有一块巨大的土地被印度非法占领,这块土地即着名的藏南地区。藏南地区的形成,和臭名昭着的麦克马洪分界线有关。麦克马洪线西起中国-不丹边界,往东沿喜马拉雅山脉、米什米山脉、岗日嘎布山西支脉的分水岭山脊线,直至独龙江上游。藏南地区即麦克马洪线以南至中印传统分界线之间的大片山地地区,其区域大致以丹巴曲、苏班西里河(Subansiri)划分为门隅、珞隅、察隅三部分。由于有喜马拉雅山脉、米什米山脉、岗日嘎布山等山脉阻隔,印度洋暖气流在山脉的南麓冷凝,形成大量的降水,使得这里温暖而多雨,土地非常的肥沃,有西藏的“江南”之称。但是,由于 历史 原因,这片沃土却先后沦于英帝国和印度之手,尤其是印度在藏南地区设立“(伪)阿鲁纳恰尔邦”之后,藏南地区的形势似乎有不可逆转之势。
藏南地区除了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等重要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对我国国防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是藏南中部的墨脱、米林一带,其地位尤其的重要,我军曾在墨脱、米林驻扎重兵防备印度,在中印战争爆发后,墨脱、米林则是我对印发动反击的两只铁拳。那么,墨脱、米林到底有何重要的战略价值,成为我藏南地区中部的国防支柱?
墨脱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其东为米什米山脉,西为喜马拉雅山,北为岗日嘎布山,其北虽有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河谷深切山地,但自甘都乡多卡村以上多为悬崖峭壁,不适合通行,为无人区,故墨脱几乎为山脉中的孤岛。由墨脱通往内地的主要路线为往北溯雅鲁藏布江而上,在到达达木珞巴族乡后,沿金珠曲支流嘎隆曲河谷北行,由嘎隆拉山口翻越岗日嘎布山脉而到波密,这条路线是墨脱通往内地最便捷的通道。
但是,即便最为便捷,这条路线也非常难走,沿途多为悬崖峭壁,道路崎岖难行。并且,由于印度洋暖气流可以沿雅鲁藏布江峡谷北上,沿途多雨水,谷底为亚热带雨林带,多猛兽、毒虫,还有很多蚂蟥,而且常发塌方、泥沙流等地质灾害。在嘎隆拉山口处尤其艰难,其山顶常年有厚达6米的积雪,每年6-9月积雪融化后,行人方能通过。其余时间路径不辨、深浅难测,不能通行,完全封山。
这条路线具有非常悠久的 历史 ,在9世纪时,随着吐蕃的瓦解,其王族后裔便逃亡波密,成为波密土王,并将其势力沿此道扩张到墨脱一带。在英国人占领印度后,企图 探索 一条通往康区的路线,将其势力延伸到康区腹心,而此道成了“探险家”的天堂。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其实就是打着科学考察的名号进行测绘、侦察活动的间谍。在现代,我国已经修筑有从墨脱通往波密县城所在地的扎木镇的公路,即着名的“扎墨公路”。通过在嘎隆拉山口开凿隧道,人们出行就再也不用爬行艰险的嘎隆拉山口,而且基本能够实现全年通车,不再受大雪封山的困扰,结束了墨脱无公路通外界的 历史 。
由墨脱通往波密,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支线。其路线为由墨脱北上,在达木珞巴族乡分道后,溯金珠曲河谷东行,经格当乡往北由金珠拉山口翻越岗日嘎布山而到达兴村,从而抵达波密。这条路线比经嘎隆拉山口的“扎墨道”更为艰苦、迂远,其中,尤以翻越海拔5030米的金珠拉山口最为艰险。即便如此,此道依然为波密通往墨脱的重要道路,在晚清时期,波密土王就在此设置金珠宗,后清军进剿因叛乱失败而逃亡墨脱的波密土王时,其中一路大军即走此道。
除了通往波密,墨脱还有多条道路可以通往林芝。其中,尤其以背崩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而到派镇的道路最为重要,其路线为由背崩乡沿多雄拉河谷而上,经汗密、拉格等地,由多雄拉山口越喜马拉雅山而到派镇,然后再沿雅鲁藏布江、尼阳河河谷而达林芝。这条路线具有非常悠久的 历史 ,生活在墨脱地区的先民常走此道通往林芝河谷换取粮食、盐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
在这段路程中,尤其以多雄拉山口这段最为艰险,此处是大陆高原寒流和印度洋暖湿气流的交汇处,气候复杂多变。山顶被积雪覆盖,通行时间短,常常发生雪崩。若遇上雪崩,则性命不保,很多人在此丧命。即使能够通行时,在山口上,冷风夹雨劈头盖脸袭来,冻彻骨心,越过多雄拉山口后,海拔越来越低,自然环境逐渐由高原环境变成亚热带雨林,沿途有猛兽、毒虫等,尤其在汗密、背崩之间,有非常多的蚂蟥,行人常要停下来清理身上的蚂蟥。我国现已开始修筑派墨公路,这条路线将是继扎墨公路以后,墨脱地区通往外界的第二条公路。
以上是墨脱通往我国内地的比较重要的几条路线,同时,由墨脱顺雅鲁藏布江河谷而下,经都登、潘金等地出巴昔卡,即印度阿萨姆平原。这条路线是墨脱通往印度阿萨姆平原的主要道路,我国西藏先民常走此道到巴昔卡进行商贸活动。在晚清时期,英帝国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依据,强占更仁以下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更仁以南至巴昔卡已成异域。在上个世纪,雅鲁藏布江河谷为中印双方的主要用兵通道,其中,都登是狭窄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中难得的一处较为开阔的地带,能够驻扎大批人员,是河谷中的重镇。印度非法强占都登后,便将其建成大型军事基地,修建永久机场,屯驻大军,大有沿河谷北进之势,对我国墨脱以及康区形成巨大的威胁。我国发动自卫反击战时,已是由墨脱顺雅鲁藏布江河谷南下,攻破印军前沿阵地更仁,占领都登。
以上是墨脱的地理形势,作为和墨脱相邻的米林地区,其战略价值毫不逊色于墨脱。米林处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坦的雅鲁藏布江河谷,有多条沟谷通往藏南地区,其中,最为重要的为南伊沟和里龙沟。南伊沟也叫扎贡沟,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纳伊普曲深切喜马拉雅山北麓而形成的一条天然通道,沟内平坦开阔,通行无阻,并且景色绮丽,环境怡人,有牧草丰盛的草甸。里龙沟为雅鲁藏布江的支流里龙河深切喜马拉雅山北麓而形成的一条天然通道。这条通道虽较南伊沟较狭窄,但沟内环境优越,鸟语花香,为米林河谷越喜马拉雅山的一条不可多得的天然通道。由米林沿南伊沟而上,或者由米林县里龙乡沿里龙沟而上,翻越喜马拉雅山脊,即为藏南地区。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亦有谷道和北麓的南伊沟和里龙沟对接,这条河谷便是锡约尔河。锡约尔河是雅鲁藏布江西岸的一条支流,其上游有巴恰西仁河、德钦姆河和永木河三条主要支流,其中,巴恰西仁河为其主干。三条支流,深切喜马拉雅山南麓,形成了三条重要的通道,其中,尤其以巴恰西仁河最为着名,也许读者对这条河流不太熟悉,但对藏南重镇梅楚卡(Mechuka)就不会陌生。梅楚卡谷地宽约2公里,长约10公里,为巴恰西仁河谷中最为宽广的谷地,其自古就是我国西藏先民越过喜马拉雅山进行贸易活动的集散地。在1951年时,印度非法侵占梅楚卡后,遂将其建成一个大型的军事基地,并在这里修建了永久性的机场,由此可见其地势之平坦开阔。在中印战争后,梅楚卡已被印度非法占领至今。
由此,在米林地区便形成了三条通往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平原的重要通道。其一,为由里龙乡溯里龙河而上,在洛拉(即洛山口,藏语“拉”为“山口”的意思)翻越喜马拉雅山脊,顺巴恰西仁河而下,经梅楚卡、达东等地,由锡约尔河入雅鲁藏布江,再经巴昔卡而入阿萨姆平原;其二,为由米林溯南伊沟而上,经来果桥,越喜马拉雅山而接德钦姆河,抵达热工而合前道;其三,为为由米林溯南伊沟而上,经来果桥,越喜马拉雅山而达马尼岗,然后顺永木河而下,抵达东而合前二道。
这三条通道不但是重要的商贸通道,还是用兵的重要通道。在中印战争时期,印军为扼守这三条通道,分别在梅楚卡到永木河口处的达东一带建立据点。而我军发动自卫反击时,也是以米林为基地,发动三路大军,其中一路即由里龙沟翻越洛山口攻梅楚卡;一路由南伊沟来果桥沿德钦姆河南下;一路由来果桥攻马尼岗,然后沿永木河南下攻达东,断梅楚卡后路,印军遂不战自溃。另外,锡约尔河为雅鲁藏布江河谷重要的侧翼,由锡约尔河谷而下,就可切断雅鲁藏布江河谷沿岸重镇都登、更仁的退路。在中印战争中,我军在拔除梅楚卡、热工、达东之后,在都登、更仁的印军即使建有坚固的堡垒,占据险峻的地形,也不得不放弃阵地南逃,否则,若我军由锡约尔河南下,攻占潘金、巴昔卡等地,则都登印军便成了瓮中之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藏南重镇巴昔卡。自墨脱沿雅鲁藏布江出巴昔卡后,便为一马平川的阿萨姆平原,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自古以来,巴昔卡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的藏民到巴昔卡进行贸易活动,故巴昔卡为藏南地区的边贸重镇。同时,巴昔卡也是着名的军事重镇,由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和锡约尔河谷两路均汇于巴昔卡,故巴昔卡被印度人称为“(伪)阿鲁纳恰尔邦” 的大门。无论是英殖民者,还是独立后的印度,均在此屯驻重兵。在现代,巴昔卡已被印度非法占领,成为印度在藏南地区的战略中枢之一,并在巴昔卡建有机场。
总而言之,林芝、波密两地是西藏通往四川、云南的大动脉国道G318的必经之地。若由阿萨姆平原侵犯我国境,林芝、波密是必攻之地。其中,若入犯林芝,则必然由巴昔卡北上,由雅鲁藏布江河谷转入锡约尔河谷,攻米林。米林和林芝之间为平坦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尼阳河谷,可谓一马平川,米林一下,林芝便望风而溃,国道G318便断。若入犯波密,则必溯雅鲁藏布江河谷而上攻墨脱,墨脱一下,北上越岗日嘎布山而到处于帕隆藏布的波密,则国道G318亦断,同时,还可以由波密深入康区昌都、芒康等地。因此,在中印战争中,我国藏南地区重点驻防的两支部队为米林营和墨脱营,这也是形势所决定的。可以预见的是,若未来西藏发生变故,米林,墨脱依然为我藏南地区的两个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