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逾500家中资企业在印“渡劫”,印度部门为何要这样做
就我们中资企业而言,很多中资企业在海外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没有问题。这些中资企业完全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创造相应的市场条件。但是对于印度市场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场对我们的中资企业提出了一系列的限制,很多企业也在考虑是否减少在印度市场的投资。
比如印度屏蔽中国app,甚至禁止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印度政府带头屏蔽商业产品。这次设立新的审查政策审查50个项目,涉及中国企业的投资建议,完全是赤裸裸的,无疑是恶意的。我觉得这种手术在世界上只有印度这样的陌生国家才能做。你可以试着这样理解,因为印度的市场品牌本身竞争力就不强,所以我们很多中资企业在印度的竞争力都很好,很多企业的发展真的很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保护印度市场的本土品牌,印度市场对我们中资企业提出了各种苛刻的要求,有些中资企业的资金甚至被印度市场无故冻结。之后中资企业需要不断寻求业务沟通,有的甚至选择退出印度市场。
2. 日本“血本”抢走印度高铁项目,如今为何却寸步难行,追悔莫及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国家。60%的人口居住在恒河内陆而不是沿海地区。因此,发展铁路网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项紧迫工程。印度这个国家坐拥世界上第四长里程的铁路,每年运送80%的人口,当然出事率也是最高的,每年大概有3万人死于火车事故。反观我国的出事率,几乎为零。于是莫迪上任后,首要任务就是想发展高铁。
然而,这个项目的进展非常缓慢。它已经近两年还没有开工,日本估计没有料到在印度修建高铁会极其困难,印度政府在征地方面无能为力,根据该计划,印度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315英里,占地1400公顷,覆盖约300个村庄和5000户家庭。受此影响,当地居民根本不想搬离,印度人视土地为生命,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
其次,大多数印度人都很懒惰,有礼拜的习惯,这使得管理非常困难,而大部分高素质的人才都在美国,所以很难在印度招工。
这条路只是噩梦的开始。日本还计划在印度的五个地点建设覆盖全国的高铁网络,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这些项目还处于空谈阶段。对此您怎么看?
3. 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当地的经济为何发展的这么好
印度当地的经济发展如此之好,是因为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并且也在积极扩大内需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还因为印度拥有着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人口。
在看到印度的经济总量成功超越老牌强国英国后,很多网友都对印度表达了祝贺之意,因为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快速提升本国经济,就必须要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因为只有通过引进外国资金,才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外国资金能够从中获得很多的利益,但是这对于印度来说却有着长远的收益,所以引进外国资金才是印度能够取得良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如果印度未来能够延续这样的发展势头,我相信印度的经济地位必然会有着更明显的提升,这对于印度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必然会带来相当大的帮助。
4. 记者调查:“取代中国”,印度“芯片雄心”背后在发生什么
引言:印度芯片一直以来都在世界上属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印度的一家芯片公司高管全强调印度芯片将可能取代中国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投资。印度的芯片生产确实很厉害,印度的班加罗尔有一座科技园,这个科技园内有很多芯片设计公司,所以印度芯片的经济利益很高,根据报道可能会在2026年增加到640.5亿美元。印度芯片雄心背后其实是芯片转型战略在进一步推进,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受到新冠的影响,跨国企业开始转移他们的投资地,而东南亚芯片产能已经开始饱和起来,所以印度就成为了他们投资地的首选。
如果想要取代中国印度芯片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最后一点就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不足以支持印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因为芯片产业需要稳定的电力以及强大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支持。所以印度芯片取代中国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印度人比较喜欢空讲概念不干实事,因为我新建产业,和中国相比印度芯片产业的缺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5. 印度为什么要投资建设北水南调工程解决缺水问题
因为印度这个国家本身就比较缺水。而南水北调能够解决区域间水资源不平衡的现象。从而解决一部分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所以要通过工程的实现。
6. 逾500家中资企业在印“渡劫”,印度连续“打压”中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保护印度本土的企业,印度也对很多中资企业提出了各种限制。
当我们的中资企业在国外发展的时候,有些企业本身在印度市场的发展情况非常好,甚至有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垄断相关产业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问题的存在,印度市场的本土企业的发展情况相对比较缓慢,如果想要保护印度本土企业的话,印度市场就会做出各种打击中资企业的行为,这也意味着中资企业在印度市场发展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最后,我觉得中资企业不仅需要在印度发展,如果印度市场的发展情况不好的话,中资企业完全可以选择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没有必要非得在印度市场勉强坚持。
7. 为什么曾经有亚洲最牛铁路的印度,现在铁路这么差劲
为什么曾经拥有亚洲最牛铁路的印度,现在铁路这么差劲呢?
说起印度铁路,就不得不说他们是亚洲地区最早建设铁路的国家,亚洲第1条铁路就是孟买至塔纳铁路,这条铁路于1853年建成通车,全程34公里,比日本的第1条铁路领先19年之久,比我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早了23年之久,当然,印度的第1条铁路并不是印度政府建设的,因为19世纪时,印度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印度才宣布独立建国,也就是说,是英国人在印度建设的这条铁路。
大家可能还对印度一些支线运营火车上挂人的现象感到惊奇,车厢顶上坐满了人,这也一度成为了南亚地区的特色,至于说现在印度的铁路为什么这么差劲?笔者认为,某种程度上讲,不是印度铁路太差劲,而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因为在很多印度人看来,虽然印度火车的速度不是世界最快的,但是,印度铁路密度却是全世界最高的,铁路密度高,覆盖面广,站点数量多,年载客量达82亿人次,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也正因为如此,铁路出行是印度人出行的首选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我们看上去印度铁路比较落后,但是,在印度人看来,他们并不这么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以及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也不能拿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印度铁路落后。
8. 印度公司拓宽赴华之路,为什么贸易战后越来越多印度公司拥抱中国
贸易战后,印度看到了美国的真实面目,美国选择打压其他国家,而中国选择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中国打开大门欢迎印度,历史证明与中国合作会带来经济政治的腾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让印度看到了希望。
印度当然愿意走进中国,印度的公司当然不会错失机会,他们看到了走进中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9. 印度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1.4万亿美元做基建,基建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基建所表示的就是基本建设,主要指的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了发展生产全面进行的一个巩固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成,就比如说公路铁路桥梁和各类工业以及民用建筑等等这些方面。
所以对于印度在未来五年的规划,做基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国家的经济收益。其实对于印度来说,本身他们就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但是同样也被称之为战斗民族,所以能够做好这些基建设施,那么对于今后他们国家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多的好处。
10. 为什么印度人民很抵制国家修建高铁
首先,在印度专家们看来,造高铁不实惠,不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其高昂的建造和维护费用,可以再造好几条普通铁路,或者改造一下人们居住环境更实在。目前的印度,只有四分之一家庭有厕所,印度人实在太穷了,政府要建造高铁是“面子工程”他们并不欢迎。
最后,印度是一个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政府规定,公共建设项目用地审批,需要土地所有者七成以上的人表示同意,这就必须大家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土地拥有者怎么肯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土地呢?在印度有很多的土地是属于某个大地主,而各村子里面几千张选票,都是由地主一个人说了算。只要征地政策不被地主接受,地主就可以要求村民投反对票,而村民多数是低种姓的文盲,自然要听大地主的话,往往征地进程就会受到强大的阻力。
尽管印度的人口排在世界第二位,即将超过中国,印度的GDP也排在全球第五,仅次于德国,但是若用人均GDP来看,多数印度学者认为,印度人民还很贫苦,他们当然觉得建高铁不适合印度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而对印度穷人来说,建了高铁就没办法免费外挂出行了,增加了生活开支,是面子工程。对于印度的地主来说,政府的征地政策侵犯了他们利益,他们是不肯为公共利益,做出半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