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是怎么产生经济的

印度是怎么产生经济的

发布时间:2022-11-05 16:34:31

1. 印度的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什么

提起印度,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歌舞,咖喱和神油。印度作为一个南亚地区的大国,其经济体两还是不小的。之所以印度的国民经济能够快速增长,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新德里地区的电子科技非常发达,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印度的龙头奇特。其次就是印度的旅游业还是非常发达的,所以带动着印度的服务行业也开始快速发展。最后就是印度的制药业和石油加工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小的。这三者基本上是印度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依靠和依赖了。

最后就是印度的制药行业和石油加工行业,近几年发展势头也是非常厉害的。从《我不是药神》这部片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的制药业的力量。而且实际上印度的制药业也的确非常发达,许多生产药品的大厂都选择印度作为代工厂。其次还有印度的石油加工业,印度的石油加工业也非常发达,毕竟印度紧挨着印度洋,有大量对海底石油进行开采的技术和需求。

2. 印度的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什么

印度的经济主要靠部分工业产业拉动增长,例如,软件、电子、医药等领域。

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发展速度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所以印度方面也普遍的保持乐观态度,认为自己国家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那么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来拉动的呢?


综上所述。目前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少部分工业产业来拉动。由于国内财富差距不断拉大,所以无法形成足够的消费人群,这就使得印度经济的抗压能力比较差。除了靠部分工业拉动经济之外,前几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后推力,也给到印度一定的帮助。

3. 求印度经济发展历程

印度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 1947~1956年,即从印度独立到“一五”计划结束,是经济恢复时期。印巴分治不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大仇杀,而且打乱了本来就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分治后大城市和大工业均分布在印度境内,而原料产地和粮食产区却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据统计,91%的大工业如钢铁、黄麻、造纸等工业几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却生产38%的棉花和80%的黄麻。这就使独立初期的印度花费巨额外汇进口黄麻、棉花和粮食。

  2. 印度独立初期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农业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粮食下降到90.5。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拟订了“一五”计划(1951~1956年),其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印度停滞不前的经济结构,以便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经过努力,印度国民经济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平均增长率达到3.6%,超过原定指标的2.1%。5年内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按1970~1971年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4%,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3.6%。

  3. 此间,物价比较平稳,工厂工人实际工资恢复到战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实行了取消中间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积的土地转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并促进了印度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

  1. 1956~1966年,即实行“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是印度工业体系形成时期。根据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计划在工业方面强调优先发展以机械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在电力、冶金、矿山、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原料、采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种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总指数从1956年的136(1950的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2. 工业产品增长最快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其中机床增加21倍,内燃机增加7倍,动力水泵增加5倍,发电机增加4倍,家用电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别增加14%和13%,机纺棉布反而减少15.2%。印度政府在积极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垄断财团以及同外国资本合作兴建的新型工业。印度国营企业从21家增至74家,投资额增加29倍,从8.1亿卢比增至241.5亿卢比。

  3. 印度国内和国外垄断组织在印度投资增加132.5%,从47.83亿卢比增加到106.93亿卢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财团资产总值从1958年的45.44亿卢比增至1966年的131.94亿卢比,增加近2倍。

  4. 在农业方面,尼赫鲁的战略是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实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评议会制度,使其成为农村基本经济行政单位,要求10年内把全部耕地纳入广泛的发展计划,并在美国专家的建议下实行农业精耕计划,集中使用高产品种、化肥、农业机械等现代化技术,以达到大幅度增产目的。但该计划当时基本上未能实行。

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继任的夏斯特里抛弃了尼赫鲁的上述战略。其间,工业增长一倍,而农业只增产14%,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且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有时甚至出现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农业生产低于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连续两年灾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战争和美援的中断,形成了粮食恐慌、通货膨胀、外汇短缺和工业减产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倒退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

  1. 1966~1984年,即从三个年度计划,经过“四五”、“五五”、“六五”计划到英·甘地逝世,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着重发展农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粮食恐慌,粮食库存全部耗尽,配给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国进口小麦来维持,从而使印度对美国和世界银行的依赖加深。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英·甘地开始实行所谓“绿色革命”,即农业发展新战略。

  2. 在工业方面,给国内外私人投资提供新机会,开展放松工业许可证政策,将14家大银行(存款总额占全国56%)收归国有,对垄断财团新建和扩建进行审批等限制措施。在这个时期,对农业和能源动力方面的投资比例增大。农业投资比重从“三五”计划(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计划(1969~1974)的23%。工业企业的投资从20%下降到18%。

  3. “六五”计划(1980~1985)对农业的投资占25.4%(“五五”计划为21.7%),能源动力开支占28.1%(“五五”计划为26.2%),工矿业开支占15.4%(“五五”计划为18.7%)。“六五”计划期间预计国民收入增长率为5.2%,人均收入增长率为3.28%。

四、第四阶段:

  1. 1985年至今,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即从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印度各届政府开始经济政策的调整与经济改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执政时,印度就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调整幅度太小。

  2. 1985年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与困难较多。1991年拉奥执政后坚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绩显着,但仍存在问题与困难。

4. 印度殖民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15世纪末16世纪初。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按着荷兰、法国也先后入侵印度。1757年6月爆发了印英普拉西战役,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初期,印度的传统棉纺织品凭借织工的技艺、低廉的工资行销欧洲,带回了源源不断的金银。但工业革命后,英国纺织业技术的快速进步很快扭转了局势,击败了印度本土棉纱布匹,造成了印度传统纺织业的破产、印度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大幅倒退,印度彻底沦为一个原材料出口国。殖民者在通过地主作为中间人向农民征税的扎明达尔(Zamindar)制度不但没有提供合适的激励,还造就了大批挥霍财富的地主,印度农业水平方面日益滞后。出口经济以茶、麻加工为代表的主要工业部门都掌握在英国资本家手中,产品也出口英国。印度本土资本则重建了新式的棉纺织业,铁路网也快速扩张,但二者都高度依赖英国进口的机器、技术;工业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没能催发近代印度本土机械工业的萌芽。

5. 求印度经济发展历程

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
前殖民时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们在印度河流域聚居并耕种和畜牧、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群体之间亦开始贸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发现,古代遗迹包括具规模的街道、排水系统及供水系统,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个公共卫生系统及市政府的雏型。

187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印度99.3%的人口居于乡村;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外界隔离并且自给自足。农作物为纺织、食物加工和工艺品提供原料。虽然不少王国发行货币,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具大影响。种姓制度有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确保了分工,促进技术的传承。

以往,印度对外贸易大多由外国人及伊斯兰教徒经营。纺织品如棉布、披巾及农产品如黑椒、肉桂、鸦片和靛蓝出口到欧洲、中东和南亚地区,换入黄金和白银。

殖民时代

殖民统治改变了税制,由收入税改为财产税,使农民陷入苦况;而通过契约,殖民者的财产权受到保障。同时,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贸易、制定统一货币、固定汇率、统一度量衡、资本市场、建设铁路及电报设施、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普通法法制等。不过,在殖民时代末,印度是当时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工业停滞,农业发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虽然英国殖民统治被认为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祸根,但通过审视宏观经济,学者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

独立至1991年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劳工和金融市场、庞大的公营机构、监管商业活动、中央规划等。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不过,1947至1980年期间,相对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印度经济增长缓慢,更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 rate of growth)。

1991年后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项。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财政赤字高企,经常帐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1998年的核试验打击了印度的国际信用评级,但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2003年,高盛估计印度的名义GDP将于2020年超越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国、英国及俄罗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大陆。

修正后的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入。据此,高盛公司预测,“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长四倍”,并在2043年前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项注意事项: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4.控制通货膨胀;5.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6.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7.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8.提升农业生产水平;9.改善基础设施;10.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6. 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靠的是什么在拉动经济

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除了依靠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以外,还有就是依靠对国外科技公司的强取豪夺来充盈自己的GDP。

一、印度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除了这些印度本身就有的因素以外,印度的经济能够发展的这么快,最为重要的还是对国外企业的强取豪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小米等中国制造企业在当地就屡次收到了印度政府开出来的罚单,而且不仅要对相应的财政支付进行处罚,还要追溯某些两个国家的公司不一样的处理办法的差异。这也就意味着印度不仅靠着自己的因素发展,而且还靠着掠夺国外大型企业的财富发展,今年我国的许多企业在海外的工厂已经被印度政府搜刮了一遍。

7. 印度经济来源是靠什么来问

服务外包产业

8. 印度如此贫瘠却有大笔军费购置武器,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

实际上印度和多数人印象中贫瘠落后的形象差别很大。就拿中国相比虽然印度的国土面积比中国要小很多但是在气候自然资源以及耕地资源等方面,印度都大大超过了中国。这就为印度的农业和种植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现在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在工业领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所以印度对于工业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在钢铁机械,精密仪器汽车的领域,印度都有着较强的竞争力。

9. 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依靠的是什么

印度作为我国的邻国,最近几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那么印度经济增长迅速,依靠的是什么?

首先,经济改革。特别是,自莫迪总理就职以来,大力推动了经济改革,出台了废钞令和恢复印度制造业等政策。印度政府效仿英国和美国,一切都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很少干预市场,使得印度经济快速增长。

最后,印度加大基础设的投入。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大城市经常在高峰时段停电,城市污水系统老化以及交通落后的情况,这些方面需要充分改进。尽管这是印度的软肋,但印度政府正在作出改变。印度政府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几年前,印度政府希望参与高铁项目,日本公司中标,尽管由于种种原因,高铁项目目前进展缓慢。但也可以看出,印度政府正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GDP增长。

10. 印度经济的历史

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
前殖民时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们在印度河流域聚居并耕种和畜牧、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群体之间亦开始贸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发现,古代遗迹包括具规模的街道、排水系统及供水系统,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个公共卫生系统及市政府的雏型。
187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印度99.3%的人口居于乡村;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外界隔离并且自给自足。农作物为纺织、食物加工和工艺品提供原料。虽然不少王国发行货币,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具大影响。种姓制度有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确保了分工,促进技术的传承。
以往,印度对外贸易大多由外国人及伊斯兰教徒经营。纺织品如棉布、披巾及农产品如黑椒、肉桂、鸦片和靛蓝出口到欧洲、中东和南亚地区,换入黄金和白银。
殖民时代
殖民统治改变了税制,由收入税改为财产税,使农民陷入苦况;而通过契约,殖民者的财产权受到保障。同时,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贸易、制定统一货币、固定汇率、统一度量衡、资本市场、建设铁路及电报设施、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普通法法制等。不过,在殖民时代末,印度是当时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工业停滞,农业发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虽然英国殖民统治被认为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祸根,但通过审视宏观经济,学者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
独立至1991年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劳工和金融市场、庞大的公营机构、监管商业活动、中央规划等。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不过,1947至1980年期间,相对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印度经济增长缓慢,更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 rate of growth)。
1991年后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项。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高财政赤字,经常帐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1998年的核试验打击了印度的国际信用评级,但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2003年,高盛估计印度的名义GDP将于2020年超越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国、英国及俄罗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
2007年修正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入。据此,高盛公司预测,“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长四倍”,并在2043年前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个注意事项: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4.控制通货膨胀;5.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6.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7.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8.提升农业生产水平;9.改善基础设施;10.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阅读全文

与印度是怎么产生经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什么工厂 浏览:294
英国的网购什么时候开始的 浏览:203
意大利的药店不卖药为什么 浏览:221
印尼地震对人有什么影响 浏览:618
印度女人来月经都怎么办 浏览:319
意大利语很棒怎么发音 浏览:274
印度海关哪里有 浏览:592
意大利cb是什么牌子好 浏览:464
打两针疫苗回中国还要隔离多久 浏览:773
英国功放音乐革命怎么样 浏览:232
中国人在韩国如何发展 浏览:817
伊朗藏红花怎么服用 浏览:216
印度薯角怎么吃 浏览:336
中国新冠疫苗什么时候有 浏览:987
意大利的锡纸焗鳗鱼怎么做 浏览:260
中国哪个地方口腔好做 浏览:860
伊朗克尔曼省巴姆市什么气候 浏览:625
手机怎么没有中国移动 浏览:893
青蛇和中国医生哪个好看 浏览:461
罗马时代中国什么时候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