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什么时候炼油

印度什么时候炼油

发布时间:2022-11-17 08:52:16

⑴ 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

现代的交通那么方便发达可以说与燃料息息相关,那么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在哪吗?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下吧。

全球最大的10个炼油厂大部分分布在亚太地区,印度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炼油厂基地,其次是委内瑞拉、韩国。根据炼油加工的产能,Hydrocarbons-technology.com列出了全球10大炼油厂名单。

1)印度贾姆纳加尔联合炼油厂(Reliance Jamnagar Refinery)

贾姆纳加尔联合炼油厂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贾姆纳加尔,所有者为印度瑞来斯实业公司(Reliance Instries),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炼油厂,每天的炼油总产能为124万桶/天。

贾姆纳加尔炼油厂投资约60亿美元,占地7500多英亩,耗时三年才建成,拥有50多套炼油加工装置,把原油加工成各类成品油。

炼油厂贾姆纳加尔炼油厂拥有加氢脱硫、催化重整、流化床催化裂解、延迟焦化等工艺装置,还包括硫磺回收、产氢装置、merox工艺、TAME等工艺装置。

2)委内瑞拉帕拉瓜纳炼油中心(Paraguana Refining Centre)

拉帕拉瓜纳炼油中心是全球第二大炼油厂,建于1949年,位于委内瑞拉帕拉瓜纳半岛。炼油厂所有者为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炼油产能为95万5000桶/天。

3)韩国蔚山炼油厂(Ulsan Refinery)

蔚山炼油厂位于韩国蔚山市,由韩国SK Energy集团公司所有,炼油产能为84万桶/天,主要的产品有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航空燃油还有沥青。

蔚山炼油厂建于1964年,初期产能为3万5000桶/天,1996年进行了扩建,产能增加到了81万桶/天,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炼油厂。

4)韩国丽水炼油厂(Yeosu Refinery)

韩国小城丽水市拥有世界第四大炼油厂,加工原油的产能为77万5000桶/天, 炼油厂由GS加德士(GS Caltex)集团运营,是韩国GS控股和美国雪佛龙的合资企业。炼油厂建于1969年,拥有27万桶级别的加氢脱硫装置,还有加氢裂化装置和基础油加工厂,2007年新配备的重油加工装置,可以把渣油转化为价值更高的轻质油,如煤油、柴油。

5)韩国温山炼油厂(Onsan Refinery)

温山炼油厂位于韩国蔚山市,加工原油的产能为66万9000桶/天,由韩国双龙石油化工有限公司(S-OIL)所有,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和润滑油基础油,其中,Bunker-C裂化生产中心(BCC)和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中心出产的产品质量最佳。2011年,公司投入了12.8亿美元,增建了一个芳香烃加工厂。

6)美国亚瑟港炼油厂(Port Arthur Refinery)

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亚瑟港,石油加工产能为60万桶/天,由Motiva公司所有,该公司是壳牌和沙特阿美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有一半股份,是目前全美最大的炼油厂。

亚瑟港炼油厂已经有100多年历史,1903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要的高辛烷值飞机燃料生产基地。2012年,产能扩展到了60万桶/天,成为了全美最大炼油厂,主要的产品有汽油、馏分油、飞机燃油、润滑油基础油、石油化工产品和溶剂。

7)埃克森美孚新加坡炼油厂(ExxonMobil Singapore refinery)

石油加工产能为59万2000桶/天,在新加坡裕廊的炼油厂建于1966年,以炼油、乙烯及下游石化产品为主,其中还包括一个化工厂,带有两个世界级的乙烯裂解装置。

8)埃克森美孚贝塘炼油厂(ExxonMobil's Baytown Refinery)

贝塘炼油厂是全美第二大、世界第八大炼油厂,石油加工的产能为58万4000桶/天,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塘,由埃克森美孚公司独资运营。贝塘炼油厂建于1919年,次年开始运营,1940年增建了化工厂。

贝塘炼油厂生产飞机燃油、柴油、炼油气体、丙烷、化工原料、汽油、基础油等产品,炼油厂集成了两个化工厂,形成了高科技含量的石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9)沙特阿拉伯塔努拉角炼油厂(Ras Tanura Refinery)

该炼油厂位于波斯湾海岸城市朱拜勒附近,建于1945年,由沙特阿美公司运营,最初的产能为6万多桶/天,目前石油加工的产能为55万桶/天。

10)美国Garyville炼油厂(Garyville Refinery)

Garyville炼油厂位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是美国第三大炼油厂,目前石油加工的产能为52万2000吨/天,是马拉松石油公司旗下的炼油厂。Garyville炼油厂1973年开始建设,1976年竣工,2009年经过扩建,达到了目前的产能。Garyville炼油厂主要生产汽油、柴油、沥青、聚丙烯、丙烷、硫磺等。

⑵ 人类什么时候发现石油的什么时候开始利用石油的

说起石油,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被称之为“黑色黄金”的珍贵资源,在如今现代化的社会当中,很多东西都需要倚靠着石油进行运转。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人类最早是什么时候发现石油的呢?其实人类发现石油的时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如今的一些证据都是通过考古研究才发现的,然后利用这些发现来推测人类发现石油的大概时间,因为人类发现和利用自然能源的历史实在太悠久。
关于石油的记载
据考古显示,印度河流域发掘出一个最早使用沥青的宗教澡堂,大约在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三千年前,古埃及等国已采集天然沥青并能估算石油量。

在六千年前的楔形文字中,也有死海沿岸采集天然石油的记载。这些石油及衍生物主要粘结城墙,还有用来密封诺亚方舟和摩西筐篓等物,用于防水。

从历史遗迹中可以发现,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曾使用沥青进行雕刻,时间大约距今五千年前。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有不少木乃伊是用石油衍生物保持的。

在中东的古墓中发现了象形文字,记载了死海石油的开采情况。在伊朗西南部,曾发掘出波斯帝国时期的石油井,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
最早将石油利用于战争
将石油用于战争的最早记载,也是出自波斯帝国之手。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将石油与石灰的混合物点燃用于战争,还有用于动物治病的记载。

1837年,阿塞拜疆一带发现五十多个人工挖掘的采油坑,产量很小。自中世纪以来,欧洲就有关于石油渗出地面的记载,最早的煤油灯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

关于第一口现代油井的开采时间和地点,美苏有不同的见解。美国人认为,第一口现代油井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由德雷克在1859年开采。

前苏联则认为,第一口现代油井是由俄国人谢苗诺夫在1848年开凿的,谢苗诺夫也被俄国人称为“石油工业之父”。而世界公认的现代石油是始于1846年。

加拿大人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被认为是现代石油的标志。六年后,波兰人卢卡西维茨发明了更易从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

1861年,阿塞拜疆的巴库建立了世界上首座炼油厂,当时世界上90%的石油出自这一地区。之后的石油工业发展缓慢,直到内燃机的出现才得到改观。

1910年,在加拿大、波斯、秘鲁等地相继发现了新的油田,随后被大规模开发。上世纪七十年代爆发的能源危机,促使石油的消耗量出现井喷式爆发。
最早利用石油记载
关于石油最早的用途,就是六千年前人类对沥青的应用。之后,有关石油被当作燃料的用途开始出现,我国也是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

《易经》中记载的“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是说石油蒸气在湖泊水面上起火的一种现象。这是我国发现石油的最早记载,距今约有三千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利用石油的记载
《汉书》中记载的“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是说现今延安一带的延河洧水支流的水面上有燃烧现象。这是我国文献中首次出现关于石油产地的记载。

《后汉书》中记载的“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是说现今玉门一带有 “石漆”,“石漆”指的就是现代的石油。

在玉门的地方志中,这种“石漆”被用于“膏车”,就是用来润滑车轴。这时的国人已经对石油的用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已经开始开采和利用了。

到了唐代,石油被用于照明和燃料。在唐书《酉阳杂俎》一书中,石油被称之为“石脂水”,当时已被当作灯油来使用,有“ 燃灯极明”的记载。

宋代时,石油已经能被加工成照明用的石烛。除此之外,石油还被当作药物来使用。明朝李时珍认为石油可治疗小儿惊风,与其它药混合可治疮癣。

此外,沥青在我国古代被用在火药配方中,用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虽然国外有更早的文献记载沥青的使用,但这一技术要比国外早一千年左右。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第一次给“石油”定名,并对其做了详细的论述。石油一词一直沿用至今,沈括给出了石油日后“必大行于世”的论断。

沈括曾担任过两年的延路经略使,对陕北一带的石油资源作了详尽的考察,还首次用石油制成石油炭黑颜料,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松木等炭黑制墨。

这是九百年前,我国人民对石油的认识。对于石油的开采,西晋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了四川一带,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开始凿井取油气煮盐的情况。

最开始的凿井都是靠人工挖掘,之后钻井工具和方法得到改进,效率也有所提高。到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石油开采进行了详尽的记载。

该书在十六世纪传到日本,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陆续出现了外文译本。国外不少文献记载了我国早在一千年前就钻成了千米油井。

综上,人类首次发现石油的时间,早已无法考证。人们在自然状态下发现和采集到了石油及其衍生物,石油的普通用途很早就被发现,其它用途则是现代冶炼的产物。

⑶ 阿萨姆邦的资源

阿萨姆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水资源使当地在农业灌溉和水利发电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当地的森林是优质木材的宝库。阿萨姆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独角犀栖息地,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亚洲象群,当地还分布着大量的本土植物和动物群落。阿萨姆邦拥有很多森林保护区,其中加济兰加被称作珍稀动物印度犀牛的家园。作为地震多发地区,阿萨姆邦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大地震,于1897年发生的里氏8.1级的大地震和1950年里氏8.6级的大地震。 1889年,当地迪格博伊市发现了石油,从而使阿萨姆邦成为印度全国第一个出产石油的邦。建于迪格博伊市的炼油厂是印度最早的炼油厂,它自1901年开始便投入商业生产,每年能够提炼30万吨汽油、煤油、柴油和其他石化产品。另外,阿萨姆邦还有其它三座炼油厂:位于古瓦哈蒂市的奴恩马提炼油厂自1962年开始投入使用,主要生产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焦炭、燃料油等;位于邦盖冈附近的达里乔安地区的炼油厂建于1962年,现名为邦盖冈炼油石化有限公司(BRPL); 而位于戈拉伽特地区的奴马里伽尔的炼油厂建于1999年,它拥有300万吨的石油和其他产品生产能力。
几乎所有分布在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河谷中的产油区都还蕴藏着大量天然气,特别是在纳哈尔卡提亚、莫兰、拉库瓦和卢德拉萨伽尔等地区。目前,阿萨姆邦重要的天然气相关的工业企业包括纳姆拉普化肥厂、纳姆拉普热能工程、炭黑加工、阿萨姆石化以及为居民提供液化气的阿萨姆天然气公司。杜澧楗、北古瓦哈蒂、锡尔杰尔等地区还建有天然气罐装厂。另外,邦盖冈炼油石化有限公司以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各种化工产品。 博卡伽区的高伊拉伽和迪莱地区盛产优质石灰石,博卡伽水泥厂用其作生产原料。目前,该水泥厂年产量约为18万吨。另外,北卡查尔山区还有几家小型水泥厂,它们以阿萨姆邦的乌姆朗苏地区所产的石灰石为原料。
阿萨姆邦的人们从远古时代便是传统的手工艺人。阿萨姆邦主要以其精美的丝绸和藤竹制品而盛名远扬,同时当地还出产其他工艺品。

⑷ 印度海洋油气发展史有多久

早在1956年,印度政府就建立了石油与天然气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成为印度首要的石油勘探公司。该公司在古吉拉特邦、阿萨姆邦打了若干口油井,1958年在坎贝地区探测到石油,后来于1960年在安克莱斯瓦尔、1961年在卡洛尔、1964年在拉克瓦、1968年在加勒基发现石油。古吉拉特邦、阿萨姆邦就成为首先产油的两个邦。虽然在泰米尔纳德邦、安德拉邦、阿鲁纳恰尔邦有一些陆上油田,但大多数陆上油田仍需在古吉拉特邦、阿萨姆邦寻找。
印度近海勘探始于1973年,目前印度的海上石油勘探能力水深已达到500米,大陆架开采水深在100米左右,现又在孟加拉湾发现了三个含油构造,两个含气构造。
印度在其西海岸附近经过广泛的近海勘探之后,于1975年发现了孟买高地油田。这是印度第一个近海油田。1976年印度开始商业性石油生产,不久印度国内石油产量大幅度增加。至1993年印度的陆上油田原油产量达1120万吨。近海油田原油产量达1570万吨,总计2690万吨。在发现了孟买高地油田之后,探明的石油储量几乎年年增加,显示了迅速的增长率。但是,探明的石油总储量于1991年达到8.06亿吨的最高点后开始下降,1992年下降到8.01亿吨,1993年为7.79亿吨。孟买油田是印度最大的油田,位于印度的西部、阿拉伯海岸,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也是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积603平方千米,人口约有1400万。濒临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的“西部门户”,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及文化等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是石油消费大国,海上石油的发现为印度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其工业的发展,为印度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因此印度越来越重视海洋石油的勘探与开发,其海上石油的发展步伐也迈得越来越大。
以印度最主要的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和国家油气公司为例展开其历史过程。
一、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的前身是印度政府于1958年成立的印度炼油有限公司。1959年,印度政府成立印度石油公司,主要目标是为印度国有企业提供石油产品并销售国营炼油企业的产品。1961年以后成为印度主要的石油有限公司,之后合并成立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政府除采用上述办法减少国内石油消费量以缓和石油涨价带来的矛盾以外,主要把重点放在加速勘探和开采石油上,特别是大力开发海上油田。第六个五年计划拨款287.4亿卢比用于石油天然气委员会的石油勘探和开发工作。
印度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约为140万平方千米,水深20米以下的近海沉积盆地面积大约是38万平方千米。全部沉积盆地的碳氢化合物总储量估计为127亿吨。目前可探明的石油储量估计为40亿吨,其中陆上占40%,近海占60%。天然气93%的储量在近海。陆上油田勘探开发工作主要依靠苏联。印苏双方1980年签订合同,由苏联帮助在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进行石油勘探。1981年苏联石油工业部正、副部长接连到印度访问,并将派40名技术人员帮助制订详细勘探计划。1981年经过反复谈判,英资缅甸石油公司和印度政府合股经营的印度石油有限公司由印度政府接管。印度石油工业全部实现国有化,有利于加速勘探开发工作。现印度政府正计划对最老的迪格博伊油田加强勘探,以发现更多的石油储量。
印度从1962年开始在坎贝湾进行海上油田地震勘探工作。1964—1967年在近海地区进行区域普查。70年代初期发现孟买浅海储油结构。1974年2月19日,在孟买西北90千米的海上钻探成功。孟买浅海油田的建立开始了印度石油工业的新时期。孟买浅海油田于1976年5月开始投入生产,现在成为印度石油的重要产地。这个油田现在已进入建设的第四阶段。第一阶段(1976年5月至1977年1月)达到日产4万桶(年产20万吨)的目标;第二阶段(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实现日产8万桶(年产40万吨);第三阶段(1978年l月至1981年1月)除把石油产量提高到日产14万桶(年产70万吨)以外,还建成乌兰天然气田(已于1981年3月正式投产),达到日产40万立方米(年产19.8万吨)。1981年5月28日乌兰低温液化石油气厂举行开工典礼,这是印度第一个从天然气生产液化石油气的工厂,日产3.8万罐。孟买浅海油田第四阶段到1982年日产提高到24万桶(年产1200万吨)。1981年8月12日印度石油天然气委员会和法国石油公司达成协议,在4年内使孟买浅海油田的产量提高到1900万吨(1981—1982年估计产油840万吨)。印度石油天然气委员会根据协议付给法国公司50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费,生产的石油全部归印度使用,双方不进行产品分成。截至1981年3月,共钻井91口,其中56口出油,成功率较高。到1980年1月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2.5亿吨,天然气为2700亿立方米。孟买浅海地区陆续发现新的石油储藏,主要的有1976年2月发现的北巴塞因浅海结构,在水深1714米处钻探成功。1977年9月和1979年5月在该地区分别打出油井。在孟买以东35千米的地方,发现80平方千米的油区。此外还发现南巴塞因—塔普提结构,据石油和天然气委员会估计,总蕴藏量约为2500亿立方米,每天可产气180万~200万立方米,已于1983年投产。
除孟买浅海油田外,1981年8月在东海岸考维里盆地保克海峡北部打出一口油井,日产1500桶。另外在印度东海岸安得拉邦的戈达瓦里海湾(1980年中打出一口日产650桶的油井)、奥里萨邦的马哈纳迪海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1980年打出一口油气井)等近海地区也进行了勘探活动,并且发现了一些油气结构。为了解决当前石油短缺的问题,根据陆上和海上石油勘探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果,印度政府提出了争取石油自给的远景目标。印度石油天然气委员会和印度石油有限公司的官员和技术专家制订石油生产20年发展计划。印度政府决定要使油田的石油产量到1984—1985年达到300万吨,国内石油自给率达到75%。届时将生产折合40万吨原油的天然气,炼油能力将达到450万吨。印度石油天然气委员会决定在1982年对印度近海和大陆架40万平方千米地区内所有有可能蕴藏石油的地区进行地震探测工作。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还决定开放17个近海地区(约40万平方千米)和15个陆上地区(约30万平方千米)供外国石油公司投标进行勘探。最初应招投标的有67家外国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到1981年5月份仅剩下14家。
要完成石油开发计划,就必须大量增加石油勘探和生产设备。印度政府除向外国购买和租用以外,还计划发展本国的制造能力。根据现在的石油生产计划,到1984—1985年需要增加40~50架进行海上勘探的钻井机和40座海上采油平台。印度马扎贡造船厂从1978年开始制造海上采油平台,在1978年3月至1981年3月已有7座交付使用。
为了得到更多的石油美元,印度政府曾多次派人访问中东产油国家,大力发展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合作。经过印度政府的努力,阿拉伯石油输出国国际发展基金组织已同意贷款6.72亿卢比帮助印度实行能源发展计划。其中有3.52亿卢比用于发展孟买浅海油田。贷款偿还期20~25年,包括宽限期5年,年利率3.5%~4%。印度极力争取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7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一部分就是用于发展国内石油工业。
从长远看,印度需要更多地发现新的、大的石油储藏结构。印度现在不惜花费巨额投资大力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因此债务负担将要加重。印度虽已发现了一些有产油希望的结构,但尚未最后查明情况,已探明的油田要投入商业生产也还需要时间。所以印度要实现石油工业发展计划,特别是达到石油自给,尚需付出极大努力。
二、国家油气公司
印度在21世纪初加快了对阿拉伯海西海岸油气的勘探开发步伐,其中以国家油气公司ONGC为首,印度信赖实业集团(RIL)、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oration)、古吉拉特邦石油公司(GSPC)、Essar Oil公司、印度天然气管理局(GAIL)、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和Phoenix公司以及一些国际石油公司如India Ltd(GAIL)公司、英国Cairn Energy公司、BG公司、埃尼和加拿大Niko资源公司等紧随其后。
这些公司以前的活动仅限于一些老油气区内(包括孟买高地),直到最近才开始把勘探开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Saurashtra盆地、Panna-Mukta-Tapti油气区、Kutch湾、孟买高地的新D-1油气田和其他一些小油气田以及阿拉伯海上的边际油田上。
目前,阿拉伯湾的油气生产能力占印度全国油气产量的71%。由于印度是目前世界上钻井密度和勘探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因此在阿拉伯湾发现新的油气资源的可能性要高于世界其他海域。
随着油价的一路攀升,该国开始加强了深海的勘探活动。ONGC公司表示,希望在深海区域获得780亿桶石油发现。截至2007年3月,该公司在阿拉伯海坎贝湾已获得三个新发现,在孟买高地也获得了一个新发现。
2007年,孟买海上的石油产量约1.28亿桶,天然气产量6.18亿立方英尺,主要来自于五个油气田:孟买高地、Heera、South Heera、Neelam和Bassein。Bassein气田的天然气初始地质储量为9.67万亿立方英尺,位于世界最大的10个投产气田之列。目前该区域47个生产井的日产量为12.3亿立方英尺,占该国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以上。BPA平台目前的日产量为5.56亿立方英尺。
三、印度海上油气区介绍
1.Saurashtra盆地
到2008年,该区块上已经打过两口探井,第二口井1-B井在井口流压1346磅力/平方英寸条件下通过156/64英寸油嘴测得天然气流量为1860万立方英尺。该井位于256英尺水深海域,钻井总深度达7487英尺(2282米)。测试证实在中新系碳酸岩储层含有天然气。信赖实业公司是GS-OSN-2000/1区块作业者,持有其90%的权益;印度Hardy石油公司持有剩余10%的权益。由ONGC和Cairn Energy成立的合资企业完成了对海上Gujarat-Saurashtra 盆地GS-OSN-2003/1区块510千米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作业者ONGC公司持有其51%的权益,Cairn持有49%的权益。
RIL公司在Saurashtra盆地SR-OS-94/1区块发现储量可观的天然气田。作业者信赖实业公司持有该区块70%的权益,OIL公司持有剩余30%的权益。
2.Panna、Mukta和Tapti油气田
由BG公司、RIL公司和ONGC组成的财团投资5.2亿美元进一步开发Panna、Mukta 和Tapti油气田,旨在将其天然气日产量提高30%,由当时的4.59亿立方英尺提高到2008年的6亿立方英尺。此前ONGC公司曾投资2亿美元将其石油日产量由29000桶提高到42000桶。ONGC持有该油气田40%的权益,BG和RIL公司各持有其30%的权益。该财团宣布在49~131英尺水深海域发现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万桶的油藏。另外,海上Gujarat油田目前石油日产量为45000桶。
3.孟买高地和D-1油气田
孟买高地油气区位于印度西海岸110~200千米处,一直是印度主要天然气生产区,也是世界上低硫和轻质原油高产区。由于该地区产量曾下降40%,ONGC公司在2001年宣布采用新技术对该区域的北部和南部进行二次开发。该项目将在未来30年内使油田的采收率提高4%,增产石油4.5亿桶。该油田的估计储量近120亿桶。
继该油田平台在2005年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后,ONGC公司投入了6.5亿美元用于修建新的处理平台联合体。2010年5月竣工后,其液体日处理能力可达255000桶,包括日处理石油48000桶,日处理天然气2.401亿立方英尺,大火烧毁的13个生产平台已经全部升级并修复后投入运行。Mum High North和South油气田位于孟买西北部160千米处,其石油日产量占该国日产量(682000桶)的一半以上。
于1976年发现的D-1油田石油可采储量约1.35亿桶,但由于各种困难和离岸较远等原因直到最近才得到开发。
D-1油田于2006年开始投产,最高日产量达3000桶。其生产期到2015年,该油田原油总产量预计可达1.32亿桶。该油田位于孟买西南部约200千米处,有255千米的延伸区域,其南部和北部分别有隆起,油藏主要在南部,因此目前主要开发南部区域。其二期开发项目2009年完工,包括6口井的作业。
4.Kutch湾和小型油气田
ONGC公司曾在2008年3月份要求政府允许GX Technology公司获取Kutch湾区块的三维地震和探井数据资料。该公司希望印度国防部准许GX Technology公司采用其成像专利技术开展GK-28/41和GK-3区块上3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勘测。
ONGC公司目前正在阿拉伯海开发28个小型和边际油气田,希望可以在2008年实现石油产量3500万~5600万桶,天然气产量达到5.3亿~7.06亿立方英尺。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大型处理平台联合体附近着手一些边际油气田的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工程包括B-22边际油气田群的开发工作(包括South Bassein大气田西部的BS-12、BS-13和B-149区块),但这些气田主要为酸性气田。该油气田群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打10口气井和6口油井。其中两口井位于South Bassein气田BF平台附近。
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个油气集输处理平台,两个三脚式生产井平台,一条长56.5千米的不同口径的海底管道,以及对BB平台和BF平台的修建工作等。该工程计划于2009年9月份完工,有望于2020年石油最高日产量达到6700桶,日产凝析油8200桶,日产天然气1.589亿立方英尺。
据悉,剩余资金将用于另外三个大项目:B-22边际油气田群的开发项目、一条新的Uran-Trombay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以代替原管道),以及海底集输管道铺设项目(包括在Mum High油气田平台安装海底电动泵)。
总结印度石油产业政策的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积极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改革,如对外资和私人企业开放油气勘探领域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允许外资进入炼油和管输业务,允许私人企业进入油品销售业务,逐步取消政府对油品价格的管制;二是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如增加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这些地区的消费者能够获得石油产品,要求销售公司公布最高零售价格,并对牟取暴利的行为进行纠正,对价格承受力差的部门进行补贴;三是政府的职能从直接管制逐步向监管和服务转变,如明确市场准入条件并进行监管,制定作业规范并确保施工安全,维护石油工业相关数据库以对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健全监管法制并明确监管主体;四是构建国家石油安全和战略体系,如加强国内油气勘探确保石油安全,建设石油期货市场牟取石油定价权。
我国目前面临石油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双重挑战,印度的改革经历无疑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⑸ 印尼一炼油厂爆炸燃起大火,现场的人员伤亡情况如何

世界上每天都有意外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有一家炼油厂爆炸同时燃起了大火,那么现场是否有人员伤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看待这次炼油厂爆炸的事件呢?或者是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欢迎在评论区底下留言,或者是大家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预防爆炸呢。

⑹ 亚洲第一炼油厂在哪

亚洲第一炼油厂在Reliance Jamnagar Refinery ( 印度)。

Reliance Jamnagar Refinery是世界上最大的炼厂,处理量达到124万桶/天(约6200万吨/年)。该炼厂位于印度Gujarat省Jamnagar,持有者是Reliance Instries。

该炼厂占地7500公顷,有超过50套的装置。投资约60亿美金,建造周期约三年。炼厂主要装置有渣油加氢、连续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硫磺回收、制氢等等,四套常减压装置,其中其适油催化裂化再生器能力为1200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催化裂化装置。

炼油厂的分类,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燃料型炼厂。生产清洁燃料,部分清洁燃料型炼厂还兼产润滑油。

2、油化结合型炼厂。不仅生产油品(主要是燃料和润滑油),还生产化工原料(烯烃、芳烃等)。

3、化工型炼厂。主要生产化工原料(烯烃、芳烃)为主。

⑺ 印尼一炼油厂爆炸起火,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当地时间3月29日凌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一个炼油厂发生大爆炸,目前爆炸原因不明。事发时,4名过路的居民被烧伤,并被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治疗。火灾原因目前正在调查之中。录像显示,事故现场烟雾缭绕,火光冲天,当地居民尖叫着逃离现场。爆炸的声音在视频里也能听到。目击者称,在听到爆炸声之前,这里就曾发生过闪电和雷击,5公里以外就可以看见火光。

有害化学品事故是指由于一种或多种化学品的突然排放、泄漏或其能量的爆炸释放而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危险化学品预警从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在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应如何应对?

1、千万不要惊慌,迅速转向侧风和上风,不要停留在低洼处,更不要围观。

2、服从事故现场指挥部的指挥,按照疏散命令所规定的范围,疏散路线,疏散地点迅速安全有序地疏散。

3、如遇火灾、烟雾、刺激性气体扩散,可用湿毛巾、湿布、湿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遮盖口鼻,避免吸入毒气;如遇火灾,则用浸过水的衣被、毯子等遮盖身体,可有效防止“火烧”。

4、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时,在危险区内,严禁使用手机、摩托车等,杜绝一切明火、火花或火焰,严禁一切火种。

5、皮肤受污染时,应立即用布擦干,脱掉受污染的衣服,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救措施。

6、现场注意泄漏扩散、热辐射、中毒等警告标志设置,严禁进入警戒区域。

7、禁止在污染区内坐卧、吸烟、喝水和进食;任何人不得在无防护或未解除危险之前返回污染区内救人取物。

⑻ 印度石油工业概况是什么

1990—2003年,世界初级能源消费从81.17亿吨当量增长为97.41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1.4%,同期印度初级能源消费从1.93亿吨增长为3.45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4.6%。印度在世界初级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从1990年的2.38%跃升至3.54%,从而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之后的第五大消费国。
2003年印度初级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电的比例分别为53.4%、32.8%、7.8%、4.5%、1.2%。印度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基本能够实现自给,但石油资源较为短缺,必须依赖进口。2003年印度原油消费1.13亿吨,国内生产3670万吨,进口8200万吨,进口石油所占的比例超过70%。
20世纪80年代初石油产量年平均达600万吨,1992年达1500万吨,1985年印度石油需求量为5000万吨,国内产量2000万吨,进口石油约占60%,1985年后,加大了海上石油开采力度,进口总量逐年减少,目前已减少到20%左右。
印度政府对海上油田开发总投资约200亿卢比,油气开采累计为印度政府增加了8000亿卢比以上的财政收入。在1985—1990年第七个5年计划期间,印度政府给石油工业投资300亿美元,将年炼油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海上油气开采促进了印度海洋技术的发展,在近海油气服务方面,一段时间印度在采油平台、供应船、动力定位船、检修平台的潜器等全部从国外引进,现除动力定位船、潜器之外,印度已能制造供应船、货驳船、吊驳船等设施设备。
印度大部分的石油勘探和生产由石油与天然气委员会承担,印度石油公司也负责印度东北部的石油勘探和生产,该公司以前是缅甸石油公司的伙伴。印度原先不允许国际石油公司在印度石油勘探和生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现在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印度政府已开放陆上和近海地区,以便让国际石油大公司投标。
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印度邀请一些海外石油公司帮助其寻找石油。1979年,在孟买高地附近的区域,同雪佛龙国际公司签订了一项勘探合同。但是此合同未取得结果,该公司蒙受了约3000万美元的损失。第二和第三轮投标也令人失望,没有发现碳氢化合物,据说损失约1亿美元。在第四轮投标中,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响应。于是印度政府同美国、荷兰及印度国内的一些集团公司签订了5项合同。1993年又先后进行了第五轮和第六轮投标,接着于1994年进行了第七轮投标。但投标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充分的地震数据。为此,印度政府邀请了一些私营公司进行地理测量。印度政府还提供一些中小型油田和天然气供私营公司开发。国际金融公司已经同意为这些计划中的一些项目提供35%的开发费用。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1990年,印度的石油产量不断上升。1971—1993年的平均产量为每年1900万吨。1990年之后,产量开始下降。1994年产量为1540万吨,这是连续第3年下降,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下降11%和16%,但孟买高地的产量仍占原油总产量的近60%。
1975年孟买高地油田的发现,以及近海石油生产的开始,使印度当时在石油方面可以达到自给。但是过度开采导致一些油田的严重损坏,最终使大量油井关闭,产量下降。1993年,原油总产量下降了11%,这主要是由于阿鲁纳恰尔邦的产量减少。但在1990—1993年连续4年产量下降后,1994年石油生产稍有改善。在印度的南部沿海地区,人们也认为具有近海石油生产的美好前景。1994年,在克里希纳—戈达瓦里地带内,在拉瓦油田的两口油井开始产油。这些油井的目标是每年生产40万吨原油。也是在1994年,在孟买高地的两口近海油井开始启动,目标是每年生产797万吨原油。在同一地区的尼拉姆油田,那里有多达6300万吨的石油储量。
自1986年以来,印度的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从1986年的140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3050万吨,每年平均增长率为21%。进口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国内石油生产量下降所致。1990—1993年的进口量每年增加19%,而国内生产则下降10%,据印度一份官方报告称,1994—1995年,原油进口量估计为2400万吨,其中1600万吨是根据定期合同进口的,800万吨则从现货市场上取得。印度分别同沙特阿拉伯签订了进口600万吨原油的定期合同,同科威特签订了进口450万吨原油的合同,同伊朗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别签订了进口300万吨和200万吨原油的合同。
在70—90年代中,印度石油产品的生产和消耗不断上升,1971年生产约1700万吨,1994年上升到约5100万吨。这种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印度比较先进的炼油能力。1993年石油产品的产量为5040万吨,比1992年增长了4.2%,这种增长,主要归因于生产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了生产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印度的石油产品中,柴油占总产量的53%以上,而轻油和重油的比例分别为20% 和27%,随着对柴油需求量的增加,炼油厂已调整了它们的产品结构,以获得更多的柴油。1993年,柴油、轻油、重油的产量分别为2700万吨、1000万吨、134万吨。1991—1993年,这3种油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2%、-0.16%和4.33%。
在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产品的消耗平均年增长率约6%,但1991—1994年下降到3%。石油产品的消耗量,1971年为1910万吨、1981年3230万吨,1991年5770万吨,1994年达到6330万吨。柴油的消耗量,1986年约2400万吨,1994年达到3800万吨。高速柴油和煤油是两种最重要的柴油产品,它们保持最高的消耗量。1994年高速柴油和煤油的总消耗量为3450万吨,其中仅高速柴油的消耗量为2580万吨。轻油的消耗量从1986年的68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1050万吨。车用汽油、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是轻油中最重要的产品。1993年,液化石油气和车用汽油的消耗量分别增加了8%和6%。国内部门消耗的液化石油气占总消耗量的85%,而且这方面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重油的消耗量,1986年达1020万吨,1994年为1200万吨。但在90年代,其消耗量略有下降。这种下降是由于燃料油的消耗量较低导致的。肥料和化学工业是燃料油的主要消耗者。1992—1993年,含磷化肥的产量下降了22%。在第八个经济计划期间,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估计每年增加6.8%,1996—1997年每年8000万吨左右。有人建议本国供应其中大部分需求,另外的进口弥补。印度石油产品的国内销售由4家公司进行,它们是:印度石油公司、伯哈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印缅石油公司。国营石油公司占润滑油市场的85%。许多跨国公司,如ELF公司、卡尔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等,已同一些国营石油公司合资,利用已有的市场网络。私营部门也可以在炼油工业投资。
天然气在印度一次能源(指商品能源)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很小,1991年仅为2%(世界平均水平为20%)。如果把木柴、农业废料和畜力等传统能源(传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35%)也加入计算,天然气所占比重就更小。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印度的天然气工业是由国家控制的公司经营的,大约90%的天然气为印度石油公司(Oil India Ltd)和石油天然气委员会(Oil and Natural Gas Commission)所生产,是印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第一家生产和供应天然气的公司,但其作业仅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
1987/1988财政年度以前,印度生产的天然气主要是伴生气,从1988/1989年度起才有大量非伴生气,即游离气投入生产。各产区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不同,但甲烷均在80%以上。各产区的天然气,不仅探明储量、生产水平、利用状况和政府政策有显着不同,而且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价格亦有巨大差异。
印度的天然气用户可分两类:约定用户和临时用户。天然气生产者通常与前者签订有中期合同,保证最低供应量。有多余的天然气则供应后者。由于各地区天然气储量、伴生气在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需求量、用户数量、基础设施等的不同,因而天然气产量和利用率也不同。
印度的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甚小。1988年的产量大约为1100万吨油当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0.7%。但印度的天然气产量增长幅度比其他能源大。20世纪80年代,天然气产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9%,而原油仅为10%。不过,天然气是在80年代末才开始加速生产的,而在70年代,其年增长率只有5%。1987年以前,印度生产的天然气大部分为伴生气。70年代初,天然气利用量大约仅占天然气总量的50%。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有所改善,利用率提高到60%。自1986年起,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70%,相当于大多数欧佩克国家的水平。
三个主要天然气产区,即阿萨姆邦、古吉拉特邦、孟买高地(海上),1988/1989财政年度的产量在印度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0%、73%。
印度的天然气价格一直很低。60年代初印度石油公司开始生产天然气时,几乎找不到天然气买主。因此当时仅以每千立方米8.83卢比(约合1美元)的低价向一家国营电力局和另外几家用户供气。后来又以每千立方米42.38卢比的价格向一家化肥公司供气。这种价格一直延续到70年代中期原油价格暴涨时。1974年1月,出售给电厂的天然气价格升至每千立方米35.31卢比,1976年1月又提高到70.63卢比。出售给化肥公司的天然气从1975年1月起上升至每千立方米150.06卢比。油气委员会在古吉拉特邦销售的天然气的价格则高一些。
历史上,印度的天然气价格,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区别,对不同用户也相差甚远。由于没有统一的价格体系,天然气生产者不得不与消费者逐个谈判,以确定价格。而这样,往往引起纠纷。鉴于这个原因,印度政府制定了统一的天然气价格体系,并从1987年开始执行。统一价格体系的基价以南部地区天然气的生产成本为基础。南部地区是一个新开发的天然气产区,因此其成本可被视为长期边际成本。此外南部地区生产的天然气为非伴生气,因此价格中可包含全部勘探、开发和设备成本。根据这个原则,在登陆点的海上天然气价格和陆上天然气价格定为每千立方米1400卢比,其中不包括运输费用。加上运输费用,HBJ管道沿线的天然气价格为2250卢比。这一基价适用于热值为每千立方米8500~10000千卡的天然气。价格中不包括各项税收。
2001年3月印度政府制定了《2025年印度油气发展规划》。这一远景规划制定了未来25年印度在油气领域政策的基本框架。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了为实现远景目标而采取的中长期措施。
规划指出,油气勘探开发部门在以下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加强已勘探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加强对未勘探各地质盆地的勘探力度,提高已探明储量的开发效率,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过去,印度的石油勘探工作主要由上游国家石油公司,如印度国家石油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在政府授权控制的各自区域内进行。从1993年开始,为使私营企业、印度与外商合资企业以及国家石油公司进行有效勘探,印度政府开放了石油勘探区。到2005年印度25%以上的沉积盆地可望得到勘探。
印度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计划投资3亿美元来提高大型老油田的采收率。在优先实施该计划的油田中包括位于西海岸的巨大的孟买高地油田,已于2001年1月开始实施。印度的上游石油公司为那些愿意与印度携手康德油气勘探、提高印度本国油气产量的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种机会和广阔空间。不过,国营石油公司在印度油气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印度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尤其油气供应与安全方面,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
不仅招商引资,而且印度政府还要扩大在海外的石油权益,印度政府一贯鼓励国营和私有石油公司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印度曾与俄国M/s Roseneft签订了一个长期协议,涉足库页岛和越南一个海上气田。
这些年来,印度的石油天然气及石油产品市场逐步开放,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量,解决能源问题。同时印度的能源企业也会积极向海外扩张,在国际市场中谋求一席之地。

⑼ 世界第一大炼油厂

世界第一大炼油厂是贾姆纳加尔联合炼油厂。

贾姆纳加尔联合炼油厂位于印度西岸古吉拉特邦的贾姆纳加尔,所有者为印度信实实业公司(Reliance Instries),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炼油厂,炼油产能为124万桶/天(约6200万吨/年),初期炼厂建于1999年,设计能力66万桶/天(约3300万吨/年),由Bechtel设计建造,工程费用约54亿美元。

在2005年信实实业进行了扩能,增设一套设计能力58万桶/天(约2900万吨/年)的外向型炼厂,还是Bechtel设计建造,该项目耗16.5万吨水泥,13.8万吨钢结构以及4百万米的管道,现场人力峰值达80000。

炼油厂的分类:

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燃料型炼厂。生产清洁燃料,部分清洁燃料型炼厂还兼产润滑油。

2、油化结合型炼厂。不仅生产油品(主要是燃料和润滑油),还生产化工原料(烯烃、芳烃等)。

3、化工型炼厂。主要生产化工原料(烯烃、芳烃)为主。

⑽ 印度炼油厂爆炸造成什么后果

恐怖画面!印度炼油厂发生爆炸 ,大火扑面而来瞬间将车和人吞噬。

当地时间8月8日下午2点45分,印度第二大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位于孟买的炼油厂发生爆炸与火灾,造成超过40人受伤,没有人员遇难的报告。

受伤人员中,有5人被送进了ICU病房。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保佑!保佑不再有伤亡!

来源:网易新闻

阅读全文

与印度什么时候炼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说咖啡是起源于意大利 浏览:173
台湾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浏览:869
中国粮仓储备粮食够中国人吃多久 浏览:741
中国到哪里到国外是最远的 浏览:669
越南为什么不改回小面额货币 浏览:576
印度人为什么没有蚊子 浏览:531
中国哪里一天只吃两餐 浏览:901
英国人种怎么样 浏览:422
印度孟买冬天多少度 浏览:135
印尼卢比英语怎么读 浏览:501
伊朗和瑞典哪个国力强 浏览:855
中国哪里产翡翠和玉 浏览:267
印度传说中的众神之车是什么 浏览:258
航运从美国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24
越南小米手机有哪些 浏览:803
1000美金多少印尼钱 浏览:383
中国目前援助了哪些国家 浏览:418
越南华人什么意思 浏览:375
印度长途汽车怎么下 浏览:277
人民币兑多少越南钱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