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火山怎么发电

印度火山怎么发电

发布时间:2022-11-17 13:57:33

❶ 人类有没有可能利用火山的热量作为能源发电呢

人类目前的发电主要是“花式烧开水”,活火山向外释放炙热的岩浆,用火山发电理论上当然可行,但有一些关键问题无法解决,使得火山发电不可能成为主流发电方式。

人类目前的发现都是直接利用自然界的机械能,或者将热能等转换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前者主要是风能、水电等发电方式,后者包括太阳能、火电、核电灯发电方式,利用电磁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一便于人类运输和应用的能源形式。

我国西藏等地区就有很多此类的地热电站,不过此类区域一般也是远离城市的,虽然发电比较合适,蛋电力的输送也是一个大难题,并不是主流的产电方式。目前最主要的生产电力的方式是火电,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离城市比较近,接下类是水电,因为产电规模比较大,即便离市区远一些,电力输送途中的损耗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火山发电必须是活火山,而迄今人类对活火山的活动规律认知还不是很充分,不能保证这种产电方式的稳定性,而城市供电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地热等接近火山产电的模式,也因为地域和规模受限,还不能成为城市供电的主流。

❷ 印尼的高冷火山,夜晚流淌着蓝色岩浆,当地人是怎么靠着它赚钱的

一、喷出来的是硫磺

其实在印度这个高冷的火山中,岩浆喷出来的是一种特别奇怪的东西,因为这个喷气口会喷出很多硫磺,人们可以把它采集出来去卖钱,当地的人们是靠这些硫磺来赚钱的,这个也是他们生存的一个方式,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的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开采出来一些有用的东西来赚钱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景色,只要人们去精心的发现,一定会有一些能够把它化为值钱的东西来赚钱的,就比如说这个岩浆会喷出一些硫磺,让人们把这些硫磺变为钱财来养家糊口,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肯辛苦的付出,一定会有一个赚钱的门道,只要肯去发现,一定会使自己更富有。

❸ 火山喷发的原理是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逸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一般有这样一些分类: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这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冷凝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地。如分布于我国西南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二迭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河北张家口以北的第三纪汉诺坝玄武岩都属裂隙式喷发。现代裂隙式喷发主要分布于大洋底的洋中脊处,在大陆上只有冰岛可见到此类火山喷发活动,故又称为冰岛型火山。 2、中心式喷发 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中心式喷发。这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形式,又可细分为三种: 宁静式:火山喷发时.只有大量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宁静溢出,顺着山坡缓缓流动,好象煮沸了的米汤从饭锅里沸泻出来一样。溢出的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较高,粘度小,易流动。含气体较少,无爆炸现象、夏威夷诸火山为其代表,又称为夏威夷型。 这类火山人们可以尽情地欣赏。 爆烈式;火山爆发时,产生猛烈的爆炸,同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的熔浆以中酸性熔浆为主。1902年12月16日,西印度群岛的培雷火山爆发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喷出的岩浆粘稠,同时喷出大量浮石和炽热的火山灰。这次造成26000人死亡的喷发,就属此类,也称培雷型。 中间式: 属于宁静式和爆烈式喷发之间的过渡型.此种类型以中基性熔岩喷发为主。若有爆炸时,爆炸力也不大。可以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长期平稳地喷发,并以伴有歇间性的爆发为特征。以靠近意大利西海岸利帕里群岛上的斯特朗博得火山为代表.该火山大约每隔2-3分钟喷发一次,夜间在50公里以外仍可见火山喷发的光焰,故而被誉为“地中海灯塔”。又称斯特朗博利式。有人认为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属于这种类型。 3、熔透式喷发 岩浆熔透地壳大面积地溢出地表,称为熔透式喷发。这是一种古老的火山活动方式,现代已不存在。一些学者认为,在太古代时,地壳较薄,地下岩浆热力较大,常造成熔透式岩浆喷出活动。 火山喷发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2、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如图中的A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图中的B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图中的C区)。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3.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决定喷发柱塌落快慢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1)火山口半径大的,气体冲力小,柱体塌落的就快; (2)若喷发柱中岩屑含量高,并且粒径和密度大,柱体塌落的就快; (3)若喷发柱中重复返回空中的固体岩块多,柱体塌落的就快; (4)喷发柱中若有地表水的加入,可增大柱体的密度,柱体塌落的就快。反之,喷发柱在空中停留时间长,塌落的就慢。 火山喷发并非千遍一律,像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那样的喷发,事前熔岩已静静地流出,由于熔岩流动缓慢,因而只破坏财产而没有危及生命。而像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那样的火山碎屑喷发或蒸气爆炸(或蒸气猛烈爆发),则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火山喷发的产物,更是火山喷发的动力。从岩浆的产生到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挥发性物质的活动无一不在起作用。 英国科学家认为超级火山喷发可能毁灭人类 国际在线消息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有可能在一次超强度的火山喷发中毁灭。大不列颠公共大学的斯蒂芬·塞尔夫在一次答电子杂志记者问时称,目前还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灾难。当前科学家们正在忙着制定种种抵抗“外部威胁”的战略,比如说如何阻止小行星同地球相撞,却很少去考虑主要危险有可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球物理学家们断言,有些火山的喷发强度要比过去的大好几百倍,而且地球在出现文明前不久曾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早些时候曾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不太深的火山灰死层,认为其形成的原因是发生在62万年前的一次超级火山喷发,结果是至今这里还可以见到一些漏斗形的大坑,它们都是那些毁灭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破火山口。 在写给英国政府自然灾害工作小组的报告中对这种超级火山喷发所造成后果曾有过详细的描述———很大一片地域会被熔岩覆盖,而且撒向大气层的尘土和灰烬将会使不少阳光到达不了地球表面,这无疑会使全球性的气候发生变化。 据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拉姆皮诺称,发生于7.4万年前的苏门答腊火山的超强度喷发曾导致全球变冷和北半球3/4的植物毁于一旦。 喷泉是一种将水或其他液体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洒出来具有特定形状的组合体,提供水压的一般为水泵,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几大类:音乐喷泉;程控喷泉;音乐+程控喷泉;激光水幕电影;趣味喷泉等,加上特定的灯光、控制系统,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喷泉原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承压水的地面露头。园林中的喷泉,一般是为了造景的需要,人工建造的具有装饰性的喷水装置。喷泉可以湿润周围空气,减少尘埃,降低气温。喷泉的细小水珠同空气分子撞击,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因此,喷泉有益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增进居民身心健康。

❹ 火山爆发的动力是什么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成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成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成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由来
[1]江发世在《地球新论》一文中认为:
岩浆分为原生岩浆和再生岩浆。
原生岩浆是地核俘获的熔融物质形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其他一些物质形成巨厚的熔融层。这些物质其成分是不均的。原生岩浆凝固形成最原始的地球外壳。
现在所见到的各类侵入岩,如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等,以及火山喷发出的各类岩浆,它们都是再生岩浆,只是来源深度、通道物质成分及分异程度不同而已。
再生岩浆包括原生岩浆变异出的岩浆和重熔岩浆。
现在地球液态层是由原生岩浆经变异形成的再生岩浆组成的——经过温度、成分和物态的改变而形成的。
岩浆由地球深处移动到地壳内形成侵入岩或喷发到地表形成火山,岩浆移动的动力主要有二:
其一,由于地球内球比重大于液态层和外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内球始终偏向引力的反方向,内球不在地球中心。形成内球对液态层由内向外的挤压力,使岩浆和其他气液态物质由地球内部向外移动或喷发到地表。
其二,岩浆结晶或发生其他物化反应,产生一些水和气,形成膨胀挤压力,使岩浆和其他气液态物质由地球内部向外移动或喷发到地表。
火山爆发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前面讲到的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现在还在活动,这就是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过活动,但历史上无喷发记载的火山。我国境内的600多座火山,大都是死火山。有些火山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记载,但后来一直没有活动,这种火山就称作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可能会突然“醒来”,成为活火山。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原来,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
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识大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

❺ 火山喷发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喷出。

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 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还有一种火山的成因是由于板块相互作用,比如在板块的俯冲带或碰撞带,由于摩擦形成了局部高温,一些含水矿物的脱水也降低了岩石的熔点,这时也会形成岩浆囊,从而引发火山活动。



地区火山

世界上的火山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爆发的强弱也不同。

印度尼西亚松巴圭岛上的坦博拉火山,是一座“脾气”暴躁的火山。它在1815年4月5日爆发时,爆炸声震撼了远在1600公里外的苏门答腊岛,烟雾尘埃使得480公里的范围内日月无光。

这次爆发持续了3个多月,喷出物质150立方千米,把山头削掉了1250米,形成了一条11公里长的火山口。这次火山爆发能量的相当于于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的500倍。

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则是“脾气”温顺的火山,爆发时,火山的熔岩只是平静地流出,形成了壮观的熔岩瀑布和熔岩河流。

❻ 火山喷发的原理是什么

火山爆发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地球内部充满着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岩浆便会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造成火山爆发。
火山可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前面讲到的坦博拉火山和夏威夷群岛上的火山,现在还在活动,这就是活火山。死火山是指史前有过活动,但历史上无喷发记载的火山。我国境内的600多座火山,大都是死火山。有些火山在历史上有过活动的记载,但后来一直没有活动,这种火山就称作休眠火山。休眠火山可能会突然“醒来”,成为活火山。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日本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周围就是这样。原来,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
在人类能够控制火山活动之前,加强预报是防止火山灾害的唯一办法。科学家对火山爆发问题的研究,常常得益于动、植物的某种突然变化。许多动物往往在火山爆发之前就纷纷逃离远去,似乎知识大祸即将临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在火山爆发之前会开花,当地居民把它叫做“火山报警花”。参考资料:http://221.194.29.130:8181/shucaiku/back_info/dili/200108/0102070107210.html

❼ 可以利用火山的能量来发电吗

个人觉得理论上是可以,但是如果要实现它的话,需要很强的技术。

球上存储着很多热能,火山熔岩就是其中的一大表现。地表之下存有大量的熔岩,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为什么不利用火山释放的能量来发电?

早在几年前,埃塞俄比亚人就在阿鲁托火山区开始了地热发电试点,如今对发电厂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预计发电功率将提高十倍,从7兆瓦提高到70兆瓦。总的来看,开发地热似乎会成为埃塞俄比亚绝佳的低碳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让地热发电带动整个电力行业,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在熔岩旁边工作谈何容易,各种工具都需要经受极端条件的考验。埃塞俄比亚大学联合组建的调查组织来研究这些问题。研究者重点研究危害防范以及开发和检测火山的方法,以便火山能源能被安全可持续地开发利用。

❽ 火山喷发的实验方法与结果

(1)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方法一:①在铁盒里放一些薯仔泥,将它塑成山的形状,并在薯仔泥“山顶端”挖一个小洞。(如果没有铁盒可以用半截易拉罐代替)
②往洞口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并用薄薄的一层薯仔泥封住洞口。
③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方法二:(如图)①在烧杯里放一个与烧杯内径
相等的圆形支架,支架上放一个同直径的漏斗,然后
用泥将接触部位封住。
②往漏斗里倒入一定量的稀淀粉糊(最好加红
色),用薄薄的泥盖在漏斗口上。
③将烧杯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提示:
①最好选用200ml烧杯。
②l克淀粉倒人约200ml水。
③漏斗大口内径约60mm。
④番茄酱或淀粉糊不易太稠,以防糊粘底效果不明显。
⑤在学生分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组织学生讨论:火山是怎样爆发的?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在地壳比较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3)指导学生看“火山构造示意图”,由于学生已有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作铺垫,示意图就不难理解了。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会有火山喷发的现象,有的地方却没有?
3.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形态的变化。着重对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的形成进行解释,应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补充。
(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结合教材资料、学生带来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加以补充。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火山喷发可以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灾难——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益处,例如在岩浆向上移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此外,由于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观,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等。
4.了解着名的火山喷发事件。
(1)视频资料:可播放一些火山喷发壮观景象的录像和资料,让学生感受一下亲临火山喷发的场面。据记载,火山喷发时岩浆的平均流速可达到每小时50千米~70千米,温度高达800℃以上,流程可超过100千米。
(2)历史上有许多的火山喷发事件,可让学生了解一下:公元79年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1883年的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状况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5.了解科学家对火山喷发研究的贡献。
这部分内容可结合教材资料、学生资料、教师资料进行教学。
火山喷发会给人们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为了减轻它的危害,就要及时预报喷发的时间和规模,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但是仍有不少科学家亲临火山喷发的现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观察和记录,甚至为研究火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法国火山学家喀夫特夫妇在考察日本仙岳火山喷发时不幸双双遇难。
五、参考资料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表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地壳: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外壳,主要由花岗岩、玄武岩、辉长岩等类岩石构成,岩石的上面一般都覆盖着土壤,土壤下面是沉积岩。地壳是地球构造最薄的一层,最厚的地方有60千米~70千米,最薄的地方只有6千米~8千米,平均厚度约30千米,地壳底部的温度可达1 OOO℃左右,那里的岩浆呈熔融状态。地壳的内部压力很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
地慢:地幔在地壳的下面,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深度为2 900千米。距地面33千米~980千米处是上地幔,由橄榄岩一类物质构成,密度比地壳密度大,温度约有1 200℃~1 500℃,压力为50万大气压。距地面980千米~2 900千米处是下地幔,由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一类物质构成,最大密度约为5.6g/cm3,温度为1 500℃~2000℃,最大压力约为150万大气压。
地核:2 900千米以下为地核部分。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为2 900千米~5 000千米处,5 000千米以下为内核,温度为4000℃~6000℃,压力为318万~360万大气压,主要成分是铁、镍等。地核周围形成强大的磁场。
(2)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田、生物圈三个圈层。

❾ 怎样利用岩浆发电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高温岩浆,蕴藏着巨大能量,如何利用地下的高温岩浆发电,是能源科学研究的一大课题。美国能源部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火山岩浆发电的可行性基础研究。并在夏威夷岛基拉厄阿伊基熔岩湖设立实验场,实验是成功的。利用地下岩浆发电,90年代中后期建成岩浆发电厂。其设计思想是用泵把水压入井孔直达高温岩浆,水遇到岩浆变成蒸汽后喷出地面,驱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方法是在花岗岩体中打两口井,往其中一口井中灌入凉水,再从别一口井中抽出高温热水。每分钟灌入1.1吨凉水,可连续回收0.9吨190℃的高温水。在相隔35米的距离内钻了两口1800米的深井,以每分钟0.5吨的流量向一口井中灌进凉水,从另一口井抽出的水就被岩体加热到100℃以上。他们的目标是设法使凉水变成200℃的蒸汽,最终实现发电。

❿ 火山也有用武之地——岩浆发电

在世界各地,时常有些火山喷发,喷出的高温岩浆,形成滚滚“红流”,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令人不寒而栗。 历史 上有一些城市,就是在火山喷发后被岩浆流吞噬而消失的。而在美国夏威夷群岛上的活火山,却创造出另一种壮观的场面,炽热的火山岩浆喷出后形成滚滚“红流”注入了太平洋,激起了冲天的蒸汽热浪。

这些蒸汽热浪给科学家带来了创造发明的灵感,他们想,这些蒸汽不正好是火力发电厂用来驱动气轮发电机所需要的动力吗?可不可以利用高温岩浆中巨大的热量来发电呢?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实现,人类将大受恩惠。因为,据估算,仅美国国内的地下高温岩浆的热能,如折合成石油燃烧发出的热能,就相当于250亿~2500亿桶石油,比美国所有矿物燃料的蕴藏量还多!

因此,美国的科学家首先提出了利用高温岩浆发电的建议,并设计了实施方案。利用岩浆的热能当然不是等火山喷发之后去利用,那样就为时已晚,而是要在岩浆还在地下时就去利用它的热能。怎样才能利用呢?科学家们想出了好办法。

首先他们用物理探测方法查明哪些地下有高温岩浆,然后选定合适的地点,钻上两口深井,一直钻探到高温岩体中(在高温岩体下就有岩浆),因此,有些井要钻到6000米深,有些钻到2000~3000千米就能到达高温岩体内。这时就可以往井中灌人凉水,让高温岩体将凉水加热,然后再从另一口井中抽出被高温岩体加热了的热水。这时热水的温度可以高达190摄氏度,热水抽出地面立即形成高压蒸汽,推动气轮发电机发电。

现在,美国、日本、英国都在建造岩浆发电的实验工厂。例如,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隆巴列伊地区打了一口6000米的深井,然后利用水泵把水压入井孔,直达高温岩体,水遇到高温岩体变成蒸汽,单从一口井中得到的蒸汽,就可推动一个5兆瓦的发电机组。日本是多火山的国家,地下岩浆丰富,日本新能源开发部在岐阜县烧岳地区和山形大藏村,先后建造了两家高温岩浆发电实验厂。

英国的鲁斯诺斯地区,有一个废弃的花岗岩矿,花岗岩层下面就是炽热的高温岩层,在2000米深处,岩体温度约为100摄氏度;在6000米深处,热岩体可把水加热到200摄氏度。一口井就能产生1兆瓦的电力,可持续用25年。因此英国政府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家6兆瓦的热岩发电厂,可给一个2万人口的小城镇提供电力。

岩浆发电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它是能源中的一颗新星,前途无量。

阅读全文

与印度火山怎么发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惠普中国官网是哪个 浏览:173
为什么说咖啡是起源于意大利 浏览:173
台湾什么时候属于中国的 浏览:869
中国粮仓储备粮食够中国人吃多久 浏览:741
中国到哪里到国外是最远的 浏览:669
越南为什么不改回小面额货币 浏览:576
印度人为什么没有蚊子 浏览:531
中国哪里一天只吃两餐 浏览:901
英国人种怎么样 浏览:422
印度孟买冬天多少度 浏览:135
印尼卢比英语怎么读 浏览:501
伊朗和瑞典哪个国力强 浏览:855
中国哪里产翡翠和玉 浏览:267
印度传说中的众神之车是什么 浏览:258
航运从美国到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824
越南小米手机有哪些 浏览:804
1000美金多少印尼钱 浏览:384
中国目前援助了哪些国家 浏览:420
越南华人什么意思 浏览:377
印度长途汽车怎么下 浏览: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