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各国是如何给小费的呢
【世界各国怎么给小费】
【日本】
在日本,当进人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泰国】需要小费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新加坡】不用小费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而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瑞士】
在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法国】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意大利】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北非及中东地区】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美国】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 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墨西哥】
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埃及】
埃及和北美一样,小费在服务行业十分盛行,饭店里的小费标准通常是10到15欧分,出租车小费一般是补齐车费的零头。提箱包的行李工、打扫房间的女服务生都会对额外的赏金感到非常高兴,这笔小钱一般不会超过1个欧元。
【希腊】
希腊:饭店里的小费额度通常是10%。在启程前,客人还应亲手交给女服务员一笔小费。出租车费也是补零为整。
【英国和爱尔兰】
英国和爱尔兰:饭店小费额度为10%到15%,爱尔兰最高不超过10%,如果账单里已单独列出一项“服务费”,小费可酌情减量。俱乐部的酒吧里无需小费,如果客人想对酒吧老板表示感谢,可以请他喝一杯。至于行李工,小费不会超过1个英镑,对于出租车司机也是免找零钱。
【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饭店小费是5%到10%的附加费。旅馆行李工按照每只箱子1个欧元的价格收取小费。女侍者的费用为每天1到2个欧元,在客人启程前当面交付。出租车司机则应得到5%到10%的额外报酬。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餐饮业的小费为10%到15%,用2欧分或者5欧分的零钱充当小费是不礼貌的行为。出租车免找零钱。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关于小费的惯例非常西化。饭店小费为10%,少于10个泰铢会被视为羞辱。
【土耳其】
土耳其:在餐饮服务行业,客人通常需支付10%的小费,一毛不拔是不礼貌的。对于一点小恩小惠,客人会递香烟表示感谢。旅馆里的规矩和德国一样。出租车也是凑整车费。
【加拿大】
加拿大:15%到20%的小费在餐馆、比萨外卖服务方面非常普遍,因为这也是侍者工资的一部分。旅馆行李工可以为搬运每只箱包得到1个加元,或者1到2个美元的费用。女服务员小费金额为每晚1到2个美元。出租车小费为车费的15%。
B. 在印尼,别人给帮忙,按照印尼人的习惯应该给多少小费
在印尼,别人给帮忙,按照印尼人的习惯应该给印尼盾1万的小费。酒店帮你提行李的服务生,根据酒店星级不同,一般会给印尼盾1万-2万(5-10元)。理发师,一般是理发后除了付给前台的理发费用,额外给理发师1万-2万(人民币5-10元)。打扫卫生的阿姨,一般给印尼盾1万(人民币5元)。印尼是小费制国家,有服务的地方都需要给小费。而且注意小费不要给硬币,那是不礼貌的。
C. 印度需要给小费吗,请问,印度需要付小费吗,在
给点小费换一些更热情的服务,很划算,印度小费不多,看着给就行
D. 印度需要给小费吗 – 五分旅游网
可以给的,但大部分地方不用给。
出国旅行小费问题非常简单的小TIP:刷卡的话可以注意一下receipt上是否有小费那一栏,若有就是需要给咯。
E. 世界各国“付小费”的习俗有哪些不同
巴西
账单上总是会收取10%的标准服务费,你就没必要再付小费了。如果你想表现得很大方,那么5-10%的额外小费会让服务人员格外开心。只要记住付小费时尽量低调——巴西人不喜欢对此炫耀。
以色列
小费明确规定为10-13%。你受到的服务可能没那么好,但这些是规定。特拉维夫市(Tel Aviv)一些旅游区的餐厅可能会增加高达18%的小费,所以要注意避免重复给小费。
迪拜
在迪拜,餐厅对所有账单及酒吧账单收取10%的小费是强制性的。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多付一些迪拉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法定货币)。在迪拜服务员的薪资并不多,所以多付小费令他们很感激。
德国
德国酒吧和餐厅会将小费包含在你的消费中,但这并不是你的实际消费。按照惯例是将消费总额取整数,而之后按欧元算。小费在5 - 10%之间。结账的时候,你不会收到账单:你的服务员会告诉你实际消费,然后你告诉他们你想付多少,其中包括小费,之后交钱。
捷克
捷克当地人不支付小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脱身。服务员肯定期望外国游客付一些小费——只要你在旅游聚集区,例如布拉格。标准小费是10%。记住不要把服务人员的直率误解成粗鲁无礼。
印度
如果你喜欢他们的服务,别犹豫,付5-10%的服务费。不过,你要根据你的用餐量调整小费。如果用餐比较少,并且总消费不到300卢比,那么小费付总额的10%。如果消费较高,那么小费就要调整到5%。
泰国
泰国没有非常严格的付小费习俗,但给服务员一些小费总是好的。在泰国,服务人员会因收到小费而心存感激,但他们不会主动要求。结账后留下零钱作为小费就足够了,或者用餐后在桌子上留下1美元。
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在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
在瑞士: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在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乘送账单之机递上小费。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在墨西哥:墨西哥人将付小费与收小费视为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F. 印度需要给小费吗
印度需要给小费吗_印度小费一般多少x0dx0a在印度酒店,行李若需要搬抬,需要给服务50卢比(约6元人民币),每天则要给客房服务生200卢比(约22元人民币)的小费,放在床头即可。x0dx0a需要注意的是,在印度可能会遇到被强迫给小费的情况。比如在洗手间,会有人殷勤地给你递送纸巾,如果你很自然地接过来,那么,递纸巾的人就会伸手向你要小费,这个时候给他 10~20 卢比就可以了。如果你真不想给,就注意不要随便接东西。x0dx0a更多关于印度需要给小费吗,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1091f161569052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G. 请问印度要给小费吗
货币
印度的货币为印度卢比(INR,符号₹)。印度的金融系统与欧美接轨,Mastercard、Visa信用卡在大城市消费和网上交易时里很好用,但人民币在印度几乎不流通,印度卢比也无法在中国国内兑换,游客需从国内携带美元现金以兑换卢比。在德里,中国的银联卡几乎无法使用,但有汇丰银行网点可以取现,也可以通过西联汇款(West Union Pay)从中国进行即时到账的国际汇款。
汇率参考(2015年4月汇率)1人民币≈10.0240印度卢比1美元≈62.11印度卢比
小费
传统上,印度不流行给小费文化,但一些西方游客给小费习惯却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如果遇到帮你提行李的人,可按20卢比/件的标准支付小费,如果不希望支付小费请谢绝他们的帮助,特别是在机场、火车站、长途车站这样的地方。在旅游餐厅或者酒店里,结账时会被收取5%-10%的服务费,已含在账单里,所以不是必须给小费。电动三轮车司机也不必小费。如果使用了包车服务,觉得司机服务的好,可以按200卢比/天支付小费。如果身上没有带零钱,一些司机不会找零,以此收取小费,所以记得准备零钱。一些人还会打着停车费、高温费、买水钱的名号索要小费,如果不愿意支付,态度可以适当强硬一些即可。
更多关于印度要给小费吗?,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bd82816157317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H. 印度风俗礼仪
印度风俗礼仪
印度风俗礼仪,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信奉的宗教也是很多,教派更是不同,所以当地习俗也会有所不同,那么你知道印度风俗礼仪都有哪些吗。
印度的习俗礼仪一:风俗习惯
印度有多种宗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宗教皆十分虔诚,例如牛对印度教来说是神圣的动物,因此连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
印度居民,尤其是女人皆不喝含酒精的饮料,锡克教(Sikhs)及袄教(Parsees)之信徒不准抽烟,回教徒则不吃猪肉,在印度有授受关系时皆须用右手,正统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逢斋月之时,在日出到日落禁止一切饮食。
对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礼,打招呼时只能以合掌颔首的方式(类似祈祷的姿势),观光客到印度须留意拜会的对方是信奉何种宗教,不可逾礼。若要参观宗教的圣物、庙宇时须穿着深色服装,并脱鞋,以示尊重。
新年的晚上,妇女们要用灯照丈夫的脸,以表示照去邪气,来年吉利。
印度的习俗礼仪二:印餐饮礼仪
(1)羊肉的“巨无霸”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对饮食有着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极为神圣。尽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荡,但在餐馆里,在任何招待会上,你是决不会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麦当劳,别忘了不要点牛肉的“巨无霸”,因为那里只有羊肉的。外国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专门店铺去买,拿回家自己做。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请印度人吃饭,先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则会很尴尬。严格的素食者,是连鸡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吃饭前还要做祷告。有一次,我们请印度朋友来家吃饭,大家落座后,突然发现一位朋友闭上了眼睛,嘴里好像还在默念着什么,片刻之后,才睁开眼睛开吃。
(2)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新德里的菜市场,还能买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来有很浓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别喜欢吃甜食,印度餐最传统的甜食也是用两种奶酪和糖制成的。
(3)只能用右手吃饭
印度人吃饭的方式还保留着某些传统的习惯。虽然在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吃饭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来得痛快: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这倒是很环保。
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馆或印度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千万不能喝,它是用来洗手的。饭后,还会端上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异味。
印度的习俗礼仪三:社交礼仪
(1)小费:
饭店要加10%的服务费,故不须另付小费,若是较高级的饭店还须7%的奢侈税。于机场或车站委托搬运行李时,每件应于柜台付1卢比小费,不必再付给服务员,搭乘计程车时通常多加车资的10%,但非必须。
(2)办公时间:
印度的办公时间通常由早上9-10时起至下午5-6时止,其中下午1-2时为午休时间。
此外10月份正逢印度的过年,假日较多,政府机构或公司的干部出外旅游者居多,出国前应事先和拜会单位联系,以便调整行程。
若和公司相当有地位之人见面时,必须先预定时间。
除固定的国定假日外,印度还有许多依宗教、神话或传说制定的节日,如Diwali,Dusse-hra,Holi,Shivaratri Janmashtami,Ram Navami,Muharram Id-ul-Zuha,Id-ul-Fitr,Id-i-Milad,Good Friday,Baisakhi,Gurpurab,Buddha Jayanti,Mahavir Jayanti和Navroze等皆依每年历法变动而改变,于出国拜访前,应先查证是否为假日。
印度的习俗礼仪四:绚丽的印度服饰礼仪
印度纱丽来自“诗之国”,它是服装里的诗,看印度纱丽常常就会想到泰戈尔的诗,那么理想,那么光明,充满了永恒的生命力。每一举步都像是道路上的欢歌。
纱丽本是一块四、五米长的布料,质地多是轻薄的柔软的。但必须先到专门做胸衣的店里量身定制与自己的上下胸围完全合符尺度的胸衣,另外还需配一条衬裙,然后才可以将纱丽缠绕到身上,穿纱丽需要技巧,纱丽的下摆,不能太露脚趾,但又不能太长。
穿纱丽走路,上坡时尤其得提防别被纱丽绊倒,也因如此,穿纱丽走路是十分妖娆摇曳的。
印度的女子大多体态丰腴,纱丽的效果更是半遮半掩,肩后搭着的一段纱丽随步伐飘动……在色彩上就如泰戈尔的一句诗那样:“畅饮了翡翠似的绿荫和金子般的阳光酿造的余暇的醇醪,畅饮了田野上挥舞雾纱的迷醉雨天的甘美。”
印度大约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还有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基督、佛教等。
印度人见面施行握手礼,但男子见到女子应该施合十礼,并微微鞠躬,男子要尽量避免触碰女性,更不应该在公共场合与女子单独交谈。
邀请印度人参加社交活动时,也应该同时邀请他们的妻子。印度人重视时间观念,约会时应该尽量按时赴约。请客时,印度人认为费用应该由有钱人来支付。
印度人喜欢谈论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传统以及外国的事情和外国人的生活,忌讳谈论有关宗教矛盾、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教徒视牛为“圣兽”敬之如神,只允许喝牛奶,不能宰杀和吃牛肉。因此,牛可以到处自由游荡,神圣不可侵犯。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里、乡村里,老牛、病牛比比皆是。
去印度的寺庙参观,身上绝不要穿以牛皮制成的东西,如皮鞋、皮带表,另外手提包的牛制品也不要带人寺庙,否则会被视为犯了禁戒。进寺庙或厨房之前一定要先脱鞋。
印度人饮食口味淡而清滑,喜欢吃印度烙饼和咖喱大米饭,喜欢吃鸡、鸭和鱼、虾,喜欢番茄、洋葱、薯仔、白菜、菠菜尤其喜欢吃薯仔,喜欢喝红茶、咖啡、凉开水等。
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印度人认为左手肮脏,除了上洗手间外均不得使用左手。印度人60%的人素食主义者,所以要宴请印度人的时候要先了解对方的习俗。
在印度,迎送贵宾时,主人会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花环越大说明客人的身份越尊贵。
到印度人家中做客,可以给主人赠送水果、糖等礼物,或者给主人的孩子带些小礼物。印度人特别喜爱喝红茶,赠送他们中国红茶,会使他们心花怒放的,忌讳送牛制品的礼物。
不可骑在佛像上摄影在西北亚的释教国家,搭客如果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草率的举措,被视为罪行滔天。有些不明好坏的旅客,曾因为跨坐在佛像上大拍怀念照而被科罚,对想带归去的佛像怀念品,也不可安排地上,由于在信仰释教的国家采办的佛像固然归本身所有,但必需对它有一份敬意,如当它是一玩物,随意安排或粗手粗脚地震它,这类举动,会引发该国人的烦懑。
被邀去用饭没必要客套在印度人的看法中,吃工具时要大师一块儿分享,独食是吝啬而不规矩的举动,所以印度人约请人共餐,绝不是碍于情面假惺惺,而是诚恳诚意的约请,拒人于千里以外的拒绝固然令人不欢快。
不要摸小孩的头,印度等地的人们不但愿他人摸本身头上的任何一部门,他们也不喜好去摸他人他们以为,头部是人体最高的部门,也是人体中最崇高无比的部门,特别是孩子的头,被视为神明停顿的地方,所以,在任何环境之下绝不容许触摸。
印度有牛的王国之称,牛是本地最崇高不可侵犯的动物。在路上驾车时,万万细致不要撞到牛,更不要配戴牛成品进入古刹,同时最佳也尽可能防止以牛为摄影工具印度另有一项特别分歧的风俗,答复对方问题时若将头歪一边或摇头,那是必定的暗示,可万万别会错了意,造成不该有的贫苦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履行种姓轨制,打听本地人的种姓阶层也是一件极不规矩的事。
不跟身份迥异的人进餐印度、僧泊尔人很器重身份。在印度若身份分歧或所属阶层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块儿用饭,僧泊尔人也一样有雷同的阶层分别,在其海内,对身份的器重,跨越了一切。
买酒偶然间限定,在印度新德里,礼拜2、礼拜5、公休日和每个月第一天为禁酒日,在这些天便是法术泛博的人也休想买到酒。
I. 在国外应该怎样付小费
小费,也叫服务费。付小费的习惯在世界上已流传多年,且多数国家都有。是否付给小费和付给小费的数量,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服务人员的收入来源之一,所以对于我国的出国公民来说,学会在国外付小费也是必要的。否则在接受服务时会遇到不快或遭受白眼,也影响自身的身份。
在国外需要付小费的场合一般都是在机场、饭店、旅馆、餐馆、出租车和公共厕所等。付给小费的对象都是行李搬运员、客房和餐厅的服务员、出租汽车司机和厕所保洁员等。至于付给小费的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都由客人随意而付,但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大方。如在餐馆用餐,可付给整个餐费的10~15%,也可将找回的零钱作为小费。如付给行李员,每件行李给一美元即可。付小费的时间都在接受服务之后,自然大方地当即付给。如在离开客房前见不到服务员,可将小费放在床头柜或写字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