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即将成第一人口大国,这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如何
对于社会新闻比较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会了解到这样一则信息,据联合国的人口调查来看,印度可能会在未来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对于印度这个国家很多人也不是非常了解,那么这个国家的居民在日常的生活水平究竟怎么样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就目前来看,印度庞大的人口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很多好处,相反还给印度的发展上了一层枷锁,因为庞大的人口那么发展起来也比较缓慢,所以印度最重要的不是人口有多少,而是如何发展。
B. 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呢
引言: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印度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人口也是排在世界第2位的,但是印度的贫富差距却非常大。特别是在印度的农村,生活环境相当恶劣,到处都是垃圾,民生问题也是非常不容乐观。
但是在医疗方面印度确实比我国要做的出色一些,印度现在实行全民医疗免费政策,看病住院都是免费的,不过一些严重的病还是只能到私人医院去看,而日常的一些小病小痛就可以到社区医院去治疗。有很多朋友也知道,印度的药也比中国要便宜很多。在印度日常出行,他们乘坐的出租车是三轮摩托车,而且起步价也比较便宜,但是这种车没有车门比较危险。
C. 住在印度班加罗尔的这两年半
一个多月前,跟两个好朋友去班加罗尔郊区的图拉哈利森林 (Thurahalli) 徒步。图拉哈利 (Halli在卡纳达语里是“村子”的意思) 距离班加罗尔的中心大概20多公里,在城市的西南角。它被称作班加罗尔的最后一座森林,是被围栏保护起来的,里面的小径可以供居民徒步、骑自行车使用。
一转眼,我到班加罗尔已经两年零四个月了。掐指一算,已经比我之前在北京待的时间还要久。只是可能今年很多时间都待在家里,所以没感觉到时间溜走的速度。
那天我们在里面走了两个小时,快要走出去的时候,遇到了森林警察。他很生气地说,现在不允许游客进入,里面有猎豹出没,我们擅自闯入,要抓我们去警察局。说着还拿起手机拍了一张我们的照片。但我们进去时确实没看到任何告示牌,门也是开着的,我们好说歹说,他和同事终于同意放我们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在谷歌上搜索相关的新闻,却什么都没找到。班加罗尔素来拥有“花园之城”的美誉,不仅有几百年前建成的一座座花园,像图拉哈利这样的绿地本来也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我们大概每年都要去一两次。从这里俯瞰城市,每过一年都可以看到城市图景的变化,这里多了一栋高楼,那里又延展到了远处。
但莫名其妙又悄无声息地,就再也不能去了。
初见班加罗尔
刚到班加罗尔时,住的是公司租的房子,在城中心的Diamond District小区。小区里住了一些中国的创业者,本地人几乎都是政府部门或者大公司的中上阶层。
小区建了有二三十年,设施和装修都带有岁月的痕迹,但绿化很棒,位置绝佳,还带一个泳池。住户一个月只要300卢比 (约27元) ,就可以随便使用。班城四季如春,除了冬天的一两个月,其他时候都可以在里面游泳。
我住的房子是三室一厅,换了三次,最后一套大概120平米,之前的都有180平米。小区里的房子几乎每一套都带四五个阳台,二层以上的采光和通风都非常好,二层以下有点暗,完全是因为被树挡住了。小区的外围是九层的高楼,中间都是树,最高的有五六层楼那么高。
我刚到的那个月,每天下午五点多会准时下雨,我坐在阳台上看书,对面树的枝丫和我沉默地对话。大多数时候,小区里都非常安静,只有在傍晚,小孩子们会出门玩,小区里有一个篮球场、一个网球场,还有专门给小孩的游乐区,他们嬉闹的声音会持续到晚餐时间,之后又重回寂静。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小区,停电和停水也是常事。我后来住的第三个房子没有装UPS,一到停电,就只能摸黑行动。而停水就更麻烦,小区没有接市政供水,用的是水车,夏天用水量大的时候,水车断供,一停水就是几个小时。有时洗不了澡,有时做不了饭,后来我们买了大桶,时常接满了水放着,以备不时之需。
在DD小区住了两年,我和布老师度过了很多愉快和不愉快的日子,从陌生到熟悉,争吵完了还得一起吃饭。厨房很大,我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做几个复杂的菜,番茄牛腩、羊肉萝卜汤什么的,布老师本来不怎么吃肉,但我做什么他都不嫌弃。
小区门口有一个小馆子,卖Dosa之类的南印早餐,我们一周会去个两三次,也是我的南印食物启蒙。他们家淡红色的酸辣酱我尤其喜欢,只配它就可以吃完整个Dosa。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淡红色的酸辣酱并不是标配,只有泰米尔餐馆才会有。每家餐馆的口味也不统一,吃来吃去,还是觉得那家最好吃。
住在那里,我尤其喜欢阳台。刚到班加罗尔的时候,每天晚上都坐在阳台上和朋友们聊天,那里开放又私密,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观,却不用担心被人注意到。我们在那里看星星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了人生哲学。
现在我想,也许是因为住在这个小区,我才很快适应并且喜欢上了印度吧。居住的便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初来印度的痛苦,如果不是住在这里,很多的基本的生活条件会很让人头疼。
唯一遗憾的是,住了两年,基本上没有认识到邻居。封闭的设计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只有在电梯里才会偶尔碰面。到最后快搬家时,邻居们才因为疫情期间的一些事建了群,和隔壁的邻居也因为猫互相串门才搭了话。
搬出去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换一个小点的房子,也换一个更“印度”的社区。小区里住的都是有钱人,整个小区也就不是印度普通的社区,不够接地气。
艰难找房
即使是在班加罗尔这样的大城市,居住区也以独栋的民房居多,封闭式的小区基本上都是新建的,多在郊区。因为土地私有,地比较多的房东会修好几栋楼,专门用来出租。就算只有一块地,只要资金允许,也会多建几层,自住之外的用来招徕租客。
我们先考虑就在附近的区域找。这里生活和交通都很便利,我也比较熟悉。
第一大难题是中介。在我幻想“多花钱、少操心”的原则,想着寻找标准化租房途径的时候,现实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我发现,印度还没有像自如、蛋壳这样大的互联网租房公司,租房最常用的一个网站Nobroker类似58同城,简单看了一下,我感觉一言难尽。
房子的信息和照片基本上很难起到第一层的过滤作用。所有的房子没有具体地址、没有楼层和朝向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没有户型图,百分之九十的照片都是房间一角,完全无法看出房子的面貌,感觉像是拿着手机学拍照的小孩拍的。
联系房东去看房吧,十个房东里,有一半以上要么不接电话,要么说给你回复什么时候看房,然后就没信儿了。感觉很不愿意赚钱。
真的去看了房子,才发现好房子真的特别少,光采光这一项可以划掉百分之八十的房子。印度的民房都是楼挨着楼,中间没有一点缝隙,感觉从这边楼的楼梯上可以直接跳到对面的楼,所以大部分的房子能有一两扇开放的窗户就不错了,大中午感觉也像黄昏。
这还不算完。在印度,比起租客选房子,更多的是房东挑选租客。看房之前,布老师就给我打预防针,会有很多房东拒绝我,一我是外国女孩 (还是中国人) ,二我们没有结婚,三我们还有只猫。
事实也正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很多房东一看到我们,就直接问我们是哪里人,一听说我是中国人,下一个问题必然是,“你们是什么关系?”
说实话,被见面不到五分钟的陌生人问这样私密的问题,我还是挺不适应的,但他们却是如此自然。在听到“我们住在一起”的回答后,还有房东会追问,“你们要结婚吗?什么时候结婚?为什么不结婚呢?”我心里翻了一万个白眼,但也只能闭嘴。
遇到一个最可怕的阿姨,直接邀请我们坐下来谈人生,居然到了“你的父母同意吗?他们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层次。为了租个房,你得把你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全都讲一遍,来证明“我可以”。不管房子怎么样都无所谓了,逃跑为好。
期间,我们遇到过一听到我是中国人就摆脸色拒绝的房东,遇到过很多因为未婚婉拒我们的房东 (虽然他们的房子我也没有很喜欢吧!) 也遇到过房子各方面都很棒,但不接受养猫的房东。我灰心丧气,再也不想看房子了。
但有一天,我们意外遇见了一间一居室,除了面积小了点,其他都很合适,在顶楼带一个天台。我们交了定金 (25000卢比) ,但就在这时,有个朋友找到了我们。她要搬走了,但暂时不能带自己的三只猫走,问我们能不能帮忙先照顾猫。
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我们当然是答应了。也不仅仅是因为猫。
她的房子我们之前去过几次,在一楼 (其实是二楼,印度的底层叫“零层”) ,也是最顶层,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一居室,但带有一个天台,位置也比较方便。天台我们尤其喜欢,有了它,实际上居住区域就被延伸了出去,我想,我们也可以坐在外面看书工作之类的。
九月初,我们搬了进去。花了一周时间,房子布置得差不多了。虽然比周围的楼层都要矮,但好处是和邻居之间都保持了一些距离,所以采光也还可以。房东就住在隔壁那栋楼,有事找他也很方便。房东在附近开了一间小卖部,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街上有六七栋楼都是他的,开店只为了打发时间。
也许是因为有钱,房东大叔也出人意料地酷。他什么细节也没有问,就答应让我们住进去了,直到一个月后,才问起我是哪里人。
住在这里,印度社区的气息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以前偶尔会遇到的停水停电,在这里更是家常便饭,要是有点急事,按时洗澡洗碗工作都靠运气。
更明显的是声音的入侵。在这样的印度社区,“清静”是一种特权。有几天,凌晨三四点,我被后院野猫打架的尖叫声吓醒了,声音刺破了午夜的沉静,之后就睡不着了。因为墙壁薄距离近,邻居家的咳嗽和呼噜声都也得一清二楚。四点一过,女主人就起床了,接着传来的是收音机里的祷歌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再过一阵子,楼下送报纸小哥的摩托车启动了。
七点一到,邻居家的阿姨又开始扫地,唰唰地叫醒了所有人。然后卖蔬菜和卖花的小贩来了,悠长的叫卖声传到了每一扇窗户里。十点钟,收垃圾的环卫工吹着口哨来了,一边喊着“Dry”或者“Wet”。每次去丢垃圾,他明明知道我听不懂,也要用卡纳达语和我说两句。
邻居家的小孩开始上网课了,他小心翼翼地说,“No Madam it is not me.” 年龄更小的孩子则在街道上嬉闹,咿咿呀呀地说着话。
吃过午饭,右边邻居家的阿姨开始在石板上洗衣服,噼里啪啦的水声和摔打衣服的声音被放大。另一边邻居家的小孩哭了起来,扯着嗓子喊了十分钟。下午主妇们有了难得的一两个小时闲暇,就都站在阳台上,隔空聊起了家常。到了饭点,丈夫和孩子回来了,电视机响了起来,丈夫则接了又一个的电话。
晚上十点开始,声音渐渐地弱了。野猫们开始巡逻,难免狭路相逢。
天台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因为楼层低,我们的天台被四周的邻居包围,阿姨们进进出出,总会往这边瞟两眼。虽然也没什么恶意,但总归是不太自在的。因为这种“无处可藏”,自然也有更多的机会和邻居们搭话,我找她们去帮我穿纱丽,随时碰面就可以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椰子。
但显然美丽不这么想。朋友三只猫的存在,让他很是不爽,他根本不想呆在家里,只要我们一开门,他就一个劲儿地往外冲,一跑出去就不想回来。周围还有几只野猫,他免不了挨打。有时候我生气冲他吼,周围邻居都朝我看过来,还问我怎么了,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有更多自己的隐私空间,邻居们不那么关心其他人的生活就好了。
我想要“接地气”的目的达到了。在这里住了四个月,我有了更多的机会观察印度最普遍阶层的日常生活,我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但我始终也是外来者。
虽然有苦有乐,但体验总不会白费的。
D. 街道混乱不堪,印度上百万人口城市为啥不设置小区
因为在印度的城市,有很多都是没有强力的建设规划的,自由发展的结果就是现在印度的这样情况,一般比较有钱的人,都会远离长治市中心的地方去自己钙可以进入汽车的别墅。普通的人就生活在这样拥挤的老城区,道路都是不到两米宽的也是不能进汽车的,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或者摩托车。
在印度人口非常多,这里的人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是没有谦让的,但是在牛出现的时候,人们一定会给他让开,让牛先走。
E. 印度富人区女孩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
印度富人区的女孩都受到过高等教育,她们打扮的非常时尚,非常优雅的出入高级场所,座驾都是豪车,甚至有私人飞机。她们一天的日常消费,都能养活贫民区的数百个人。
在印度孟买由一条绿化带将整个城市划分开来,一边是穷人区,房子老旧,生活贫苦,另一边是富人区,高楼大厦,生活奢侈。
印度富人区结婚也是非常豪华的,斥巨资设宴3天,随礼自然也是相当贵重的了。富人区的女孩的眼光也是非常高的,也非常的讲究门当户对,富人区的女孩都是嫁给有钱人或者是有权有地位的男人。最重要的是,这些金汤匙出生的姑娘,都能上最好的私立学校,受过很好的教育,长大后去英美等国家留学,也有时间和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F. 印度人口和中国持平,国土面积却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为何不建高楼大厦呢
根据2019年最新的世界人口排名显示,印度以13.63亿人口位居第二,相对于人口第一的我国14亿人口,差距不足四千万,以印度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迟早的事情。相比于960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中国来说,印度土地只有298万平方公里,大概只有中国领土的三分之一。印度可以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人口跟中国相差仅仅四千万,面积却不足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何印度却不流行高楼大厦?城市状态依然以摊大饼的平房或者低层楼为主呢?
G. 真实的印度是怎样的,可以从教育,卫生,房产,经济以及贫富差距等方面说下吗
1、印度实现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上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标准为10美元/日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还可以为世界的医学研究提供个人的治疗情况,为世界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2、印度实现免费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了鼓励一些外来移民和印度的少数民族入读普通的学校已融入印度社会,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承袭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类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学,在美国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的说法。
3、印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议员、官员(包括总理、总统)都由选举产生,每隔四年举行议会选举。每到这个时期,印度都会有十多亿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写选票之后,虔诚的印度人还会把选票回执戴在身上,因为印度人民相信,有选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4、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砖四国里发展最好,经济结构最完善的。现在印度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化工及钢铁方面均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在制药和IT技术方面也仅次于美国,远远超越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与巴西。印度是一个民主国家,实现自由经济贸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业行业之外是没有国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如塔塔、信实、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场是支持内资,限制外资。所以即使华为这样拥有技术和价格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印度也发展困难。
5、印度发展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纪印度独立时,美国着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访印度向尼赫鲁总统建言,在印度开设化工厂。但尼赫鲁总统拒绝了,他说,洁净的恒河水是印度人的母亲河,绝对不能有一丝污染。60年来印度从来没有化工问题,并且建立了以机械、钢铁、生物技术、IT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
H. 去印度看病,可能要住两三个月。金奈,孟买或海德拉巴,哪个城市比较好
金奈,有世界上一流的医院,阿波罗医院,有中国人开的餐厅宾馆,文福莱餐厅
I. 印度的卫生怎么样,垃圾多不多
印度的卫生是出了名的差的,基本上是垃圾围城。
去印度旅游,估计上厕所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前不久,有个准备去印度旅游的朋友特地问我,印度那边上厕所是不是真的跟传说中的一样。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传说是真的!那边公用厕所不单止少,绝大多数还没有区分男女,非常的脏、臭。厕所边上往往会放着装着水的桶子或罐子,那是他们用来便后清洁手。只有高级场所的厕所备有纸巾,或者能喷水的清洁器。
好在这里糟糕的一切与游客无关,到孟买旅游的人们不需要光顾垃圾场,他们会去的是印度门、象岛、海滨大道这些风光好的地方。在这里,笔者也郑重地告诫各位游客,去印度旅游真的需要注意安全,最好别为了好奇去逛所谓的贫民窟,那些地方一般都充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