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报复中国吊销印企集采资格后,印度对44地中企出手,赵立坚回应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印度政府第一次恶意审查中企,在此之前其还以“逃税”为借口强行审查中国企业,并追缴了巨额“税款”。
印度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无非就是想损害中国利益,打压中国。虽然说印度和中国是战略伙伴并且同为金砖国家,应该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才对,但因为 历史 原因和发展情况,印度一直对中国抱有恶意。
对于印度,中国是致力于发展更深厚的两国关系的,并且中方认为中印之间利益大于分歧,两国是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互为威胁。中印合作与交流对二者都有很大的好处,应该致力于促成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也正因如此,大批中企才会看好印度并将其视为十分有潜力的投资市场,纷纷在印度进行投资,提供工作岗位和实惠的产品,带动印度地区经济的发展。
不过显然印度政府并没有对中企予以相同的尊重和公平的商业环境,多次以不存在的罪名来打压中国企业,损害后者的利益,同时对中国的形象也进行了抹黑,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了中印关系。
印度政府做出这些行为,本质其实就是贸易保护主义,试图骚扰、压制中企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试探中国底线,基于底线以便于在和中国进行交流时能够向中国要好处,甚至是打压中国。
另外 结合现实来看,不排除此次对中企的恶意审查,是印度的一次报复行为,因为几天前恰好一家印度企业,因为不符合中国 进口药品的注册标准,被中方吊销了集采资格。
最重要的当然是拿中企开刀,向美国递“投名状”,证明印度有成为抗华国家的资格,以此换取美国将产业转移的地点放在印度,将其打造成“第二个中国”。
现在印度更是和美国商讨在亚太地区推动“印太战略”,而这一战略实际上是想将北约模式复刻到亚太地区,在这里制造对抗和分裂,试图破坏亚太地区的相对和平稳定,对该地区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与此同时印度还幻想着“骑墙政策”,其总理莫迪日前出席了中国主持的金砖国家峰会, 这是明显能促进中印关系的行为,但症结就在于印度想着两头通吃,意图占着金砖国家的身份与中国做生意,另一边又想追随美国的印太战略围堵中国。
显然印度低估了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毕竟上一个吃饭砸锅的澳大利亚,已经吃尽了苦头, 因此印度政府必须明白良好的中印关系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好处,并停止对中企的偏见,将中方的劝告及警示放在心上。
况且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金砖国家的模式才是更加适合亚非地区国家的,之前在峰会上收到了伊朗和阿根廷想要加入的申请就是很好的佐证,这说明金砖国家能够促进各国更好发展。
反观美国和北约所到之处,除了战争和焦土就是一片哀鸣,并不会给任何国家带来发展,印度若是不清醒,结果和后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但很可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的行为和言行,根本无助于中印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其积极融入美国遏华战略的做法,正在一步步损害中印之间的互信,一旦所谓的“对华包围圈”成型,可能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印度应该从金砖成员国的身份出发,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促进国际经济发展,而不是追随美国制造事端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当然若是印度一定要做美国的马前卒,结果也是注定了的,那就是其重蹈1962年的覆辙。
‘贰’ 印度造仿制药合法,为什么美国不制裁印度呢
作为仿制药生产大国,印度向200多个国家出口药品,其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0%左右。据统计,印度有近3000家仿制药企业,2017年全球7大仿制药公司中,印度就占了两席。印度的仿制药不仅规模大、价格低廉,而且质量可靠。
3、积极保护专利,美国药企抢着来中国
相比之下,中国制药业的国际化程度明显低于印度,国内药企还没有能称得上是跨国公司。其实,原因是一方面中国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制药巨头吃了印度的“亏”,在中国已有专利注册。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有义务维护知识产权,只能仿制已超过专利期保护的部分药品。
‘叁’ 印度制药工业近乎停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工厂倒闭产业受到冲击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地都遭受到疫情侵害,今年印度爆发大规模感染,不仅如此,新冠病毒还呈现变异株,这种变异株感染率更高发病率更强,目前印度已经成为现实版人间炼狱,全国超过一半的地方政府选择封城。印度支柱产业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人员感染开工率严重下降,印度有着世界药厂的称号,生产了全球近20%的仿制药,但是目前开工率仅有30%,对国家经济产生巨大打击。
由于疫情因素印度感染患者每日剧增,众多工厂倒闭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都陷入困境,员工感染工厂无法开工,工厂关闭、倒闭员工大量失业等等,印度纺织业目前每天损失近4800万美元,除了纺织业,富士康在印度的代工厂也遭受到严重打击,工厂内100多名员工确诊苹果手机减产50%之多。号称“世界药厂”的印度也因原料中断、政府封城等因素导致制药厂几乎全部停摆,目前印度多个支柱产业面临严重冲击,度向欧洲等地区出口药物的供应链目前已处于崩溃状态,经济遭受大巨大打击,短期无法恢复。
‘肆’ 印度技术并不先进,却把仿制药输送全球,为何还不受制裁
印度虽然是具有超13亿人口的大国,但是印度并不是经济强国,经济相对还比较落后,但是印度宝莱坞电影,却也风靡一时,印度舞蹈也是广为人知。
印度自主研发制药技术并不是很强大,但是,却能把仿制药远销全球,公然剽窃制药技术,却也没有受到制裁,是不是觉着很不可思议?
仿制药经济实惠,发挥着同等疗效,能服务诸多穷人,满足诸多穷人看病吃药问题。仿制药虽然引起了他国制药巨头的不满,但是,也并没有妨碍印度仿制药业的发展。
‘伍’ 复星医药2019年股东会现场摘要(转自雪球)
一、公司管理
1、主要短板:吴总总结公司临床前研究为目前主要短板,在回博到来后将原先的国内CRO合作临床方式调整为国际多中心临床研发方式,临床组织能力得到进化,有望超预期实现小分子药物的临床上量。
2、BD团队:目前全球有30人左右,采取多小组竞争合作方式,最终引进决策由科学委员会决定。未来有望增加海外人员的数量和比重,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3、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公司内部拥有各药物临床和上市最新进展直接通达董事会秘书处的直接通道,但具体信息披露受制于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和各地的法律法规限制,可能造成有些想披露的无法披露,不想披露的必须披露。
4、团队发展:重要研发公司真正采取合伙人制度,例如复宏汉霖、复创、ORIN1001团队等创始人股权即使上市后也在20%以上,甚至达到30%。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多方的智慧和资源, 探索 创新医药领域的发展方向。另外公司正在做现代化的销售整合,有望打造真正的学术营销体系,这将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5、分拆上市:复宏和Gland分拆均有其特定的背景,分拆得一步步来,医院分拆暂时没有列入考虑计划。
二、制药管线
1、非布司他和匹伐他汀:今年两大单品销售收入预计在20亿以上,今年纳入集采公司已经做好了销售收入下降的准备,上市五年的收益也要知足了。在其他创新药管线上已经做好了增长的对冲准备。集采影响:两大单品的归入上市公司的销售利润约为3个亿,即使影响也程度有限。
2、汉利康:前期确实对于市场预期过于保守,导致浪费了至少九个月的提前量,但从今年年初扩产完成之后产量不再是制约因素。从一线的销售数据看来五月份明显放量,六月份已经达到销售预期,今年三季度开始我们预期能做到跟原研药平分天下,去年在中国该单抗的销售额约60亿元。
3、阿发曲波帕片:今年4月获批以来没有实现销售是因为必须等到批准才能走海外采购申报海关检验流程,这中间预期要3个月左右时间,管理层一天也没有耽误,目前进口药物已经到达海关在走检验流程。
4、研发费用:目前公司研发费用原则上8:2开,80%作为创新药的研发投入。
5、研发方向:今后公司的研发还是会侧重于新靶点药物和双抗方向。
三、疫苗相关
1、国药疫苗:陈总说公司与国药的疫苗没有关系。
2、Biontech疫苗:截止本周二为止所有的申报材料已经齐全,前期因为国内疫苗法律方面的规定加之mRNA疫苗也是新类别,导致药监局对于mRNA的引进临床比较谨慎,就目前的进展来看只要疫苗有效不会耽误该疫苗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因为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在国内只会进行安全性评价,所有疫苗的三期临床数据均得看国外的数据。目前看来国外的安全性试验数据很好。
四、重要控股公司情况
1、Gland:印度公司没有问题,今年仍能保持很好的增长。当初复星看了很多家印度药厂,最后才选定的Gland,主要看中两点:一是注射剂在美国和国际市场上均为稀缺品,二是公司是美国式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均很优秀。当初复星跟另一国际医药大厂竞争才拿下的Gland股权,复星开出的条件是今后可以保持Gland的名字和当地团队,并且在今后的IPO进程中保留创始人的部分股权。
2、复宏:生物类似药上市进程进展顺利,曲妥珠是非常重要的一款生物类似药,复星比其他厂家有接近三年的时间提前量,相信能贡献不错的利润。PD-1保守预期将在2022年实现销售,未来PD-1联合疗法是重点。
3、直观复星:去年单列利润约为-2000万,主要是因为之前跟国外公司有协议,2020年前手术机器人销售利润直接归入复星,如果合并计算的话去年这块约为2个亿净利润。
4、国药:国药跟复星的关联交易主要是由于国药是复星药品的重要配送渠道,这块因为国药和复星的股权关系反而越多越好,说明销售额在增加。国药的战略方西是四轮驱动,目前四大战略已经实现了其一,未来在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等方面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其他
1、股价未来可能受哪些因素驱动:创新药放量还是最主要的增长因素。
2、销售团队规模:公司目前拥有将近5000人的营销团队,受益于4+7集采目前市场上营销人员很多,若创新药放量可以很快组建新的药品营销团队。
感谢雪球球友neil_fu
‘陆’ 集采落选药厂为生存而战,向药店抛“绣球”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下称“集采”),从2018年11月政策的正式出炉,到落地实施,至今还未满两周年,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影响已足够深远。集采的多轮发力,正在加速重构医药行业的营销体系。
长期以来,医院市场是处方药的主要销售阵地。集采政策推进之后,未中标的品种几乎失去了全国主要的公立医院销售市场。为了挽回昔日的市场份额,这些品种纷纷发力院外的零售市场销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大力培养自身的零售处方团队,提前布局零售渠道。昔日被一些处方药企视为“鸡肋”的药店市场,如今前所未有地获得重视。
药厂发力零售
集采在一定程度加速了国产仿制药对专利过期原研药的替代。在过去,医院市场中,专利过期原研药不仅占领着霸主地位,同时还享受着品牌高溢价优势。因此,集采未启动前,多数过期原研药企也不会花很大力气去布局院外的零售市场。如今,专利过期原研药在主动向零售市场“靠拢”。
以第一批集采品种降脂药“瑞舒伐他汀钙”为例,不管是在“4+7”试点城市还是联盟地区的扩围带量采购中,作为原研厂家的阿斯利康落选。在错失全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市场后,该原研厂家选择发力零售市场。中康CMH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钙在药店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4.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
“以前两批集采涉及的品种为例,过去这些品种我们几乎以零毛利或负毛利在销售,而集采之后,出现了两大转变:一是中标企业主动和我们沟通,并愿意给我们一些配送费用,可能会低三至五个点,但有总比没有好;二是未中标的品种也跑来与我们零售企业合作,以往我们是很难跟他们合作的。”在本届西普会上,老百姓董事长谢子龙透露道。
老百姓处方药采购中心总经理何感在本届西普会上表示,集采给药店行业带来的机遇是,处方外流有望落地。“一是药价断崖式下降,医院药房从盈利板块变为成本板块,医院逐渐转变对处方外流的态度,赋予了零售药店承接的机会;二是处方厂家将加速与药店合作,落标品种厂家主动加深与零售药店的合作,厂家资源也将向药店倾斜,利好大型连锁药店的发展”。
近期,一心堂方面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综合来讲,集采品种虽然毛利率很低,但为门店带来了新的流量增长机会,同时通过部份品种的合作,也获得了更多产品合作的机会,通过其他产品带动新的销售和毛利。
药店能否带来增量?
在目前药厂拓展零售市场的过程中,不少药店也在抛出“绣球”。如此次西普会上,包括老百姓(603883.SH)、一心堂(002727.SZ)、益丰药房(603939.SH)等在内的上市连锁药房企业相继发布了处方药经营战略。
如益丰股份副总裁陈俊杰在本届西普会上说道,公司将从以下几方面拓展处方药的经营,一是提高公司的经营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承接处方外流;二是与药企深度合作,承接处方外流;三是自建互联网医院平台,全面承接处方源和终端。
有药店人士当场提出诉求称,处方药企要进场,需要给药店提供合理的市场费用。
然而,药店的销售市场,到底能否为处方药企带来真正的市场增量呢?
在第一批集采的联盟地区扩围采购中,赛诺菲的波立维通过降价入围。尽管入围集采,但波立维在医院市场的销售规模还是有萎缩趋势。今年一季度,波立维在零售药店也进行了同步降价,目的是希望可以做到以价换量,但效果还有待显现。中康CMH数据显示,波立维今年一季度在药店的销售额为2.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亿元。
对于药厂而言,相比医院,院外的零售市场分布比较分散,加上药店自身存在的药事服务能力薄弱问题,一定程度都给药厂布局零售市场的过程带来制约。
如近年来,不少药房连锁都在布局DTP药房(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区别于以出售OTC药品(非处方药)为主的传统零售药店,DTP药房主要销售高毛利专业药物、新特药、自费药等,并配备执业药师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及服务,是零售药店的进阶模式。
然而,真正达标的DTP药房数量并不多,还不到200家。青岛百洋医药股份副总裁张圆表示,不少DTP药店在用药和 健康 指导、用药随访记录、药物治疗管理的内容及流程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规范,药店的药学服务人员知识来源还单一,存在基本概念混淆情况。
在集采倒逼处方药转战零售市场过程中,药店可以享受到短期的政策红利,但长期来看,集采仍会加速药店行业内部的裂变。
“我认为集采常态化之后,零售行业更趋于集中,因为体量足够大的药店才具备与上游处方药企一定的议价权,而普通的中小药店是很难拿到处方药的中高毛利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集采加速了零售行业的集中化发展趋势。”益丰药房董事长高毅在本届西普会上表示。
‘柒’ 仿制药大国印度,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癌症病人药房”
印度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并使制药业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之一。目前,印度药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疫苗和生物制药产品出口到150个国家。印度的仿制药60%以上出口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有五个原因,一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允许国内药厂生产仿制药。为了让印度人能享受到平价药,印度的专利法允许药品实施强制许可。
四是成本低廉。IBEF(印度商务部所属印度品牌管理基金)报告指出,印度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近33%,劳动力成本是西方国家的一半左右,而在印度建厂的成本也仅为西方的60%。五、专业人才队伍及与欧美接轨的管理规范。印度仿制药管理规范,多数按照美国FDA规则执行。印度通过FDA认证的药厂有546家,有2633款药品通过FDA认证。
‘捌’ 工业和经济落后的印度,为什么制药业能力这么强
引言
疾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新型疾病层出不穷,比如癌症以及其他疾病,在这些疾病面前人类是十分最脆弱的。治疗疾病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药物,可是越是疑难杂症,这样的药物价格越贵,很多家境贫穷的人一旦患病,面对高昂的药价,无异于等死。可是印度在药物研发与生产方面做得很不错,在工业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凭借什么一跃成为世界药房的呢?
结语
印度的工业虽然不发达,但是政府支持仿制药,因此在印度才会有这么多的仿制药企业。药品专利应该被尊重,但是更应该被尊重的是生命,印度仿制药虽然不重视专利,但是救了很多条鲜活的生命,挽救了不少家庭,有着崇高的人道主义。
‘玖’ 报道称印度制药工业近乎停摆,这会给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据相关消息报道,印度制药工业,因为疫情的原因,而近乎停摆。我们知道,印度仿药,在世界上,影响都是巨大的,现如今因为这种情况而导致停摆对于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将使得大家对于药物的需求无法得到供应,而导致特种药急缺,并且引发一系列不常规情况发生,比如说药价上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药价上涨,意味着我们吃药的成本将增加,自然我们不愿意。本身我们因为生病,就丧失了一定的劳动力,现如今,又要增加消费,那肯定自己心理上会非常排斥的,其实对于大家这样的心思我们也能理解,毕竟无论换做谁,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的,所以作为疾病患者,我们该如何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真的感染了疾病,我们也没有办法,只有积极的治疗,相比于我们的生命来说,其他任何东西都不那么重要。当然,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我们自己承担的更少,那么肯定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更有利,所以能够争取的我们要积极争取。
‘拾’ 印度各方面都被嘲笑,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药房
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印度也不例外。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印度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印度的制药业的确很发达。
这就是印度成为世界药房的几个原因,对此,你还有什么其他见解吗?小编认为,印度的仿制药虽然不被全世界认可,但是目前来看,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认可。而且,有人进口印度仿制药,就说明印度仿制药的药效是可以放心的,世界药房的名号也不是夸大其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