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记录文字
我们的祖先最初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商周时代,又把需要保存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刻在石头上,称为钟鼎文、石鼓文。春秋时期,人们开始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称为简牍。另外,也有用绢帛写字的,但材料十分昂贵。
② 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文字的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人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此后,造纸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那么在纸出现之前,世界纪录单词是怎样的?在造纸术发明和传播之前,世界各地是如何记录书写的?
蔡伦画像
造纸图表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我们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得以传承。例如,在印度,在树叶上写字基本上很难流传下来。
③ 古代印度,古代两河流域,古代罗马等地区的人们用什么书写材料
古代印度以干燥的树叶或陶土、石头作为文字的载体,以纤细的木棍蘸取颜料进行书写。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将黏土制作成泥板,然后以芦苇或木棍在上面进行书写。古代罗马的书写载体多种多样,但以羊皮纸为主。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
(3)印度发明纸之前用什么写字扩展阅读
古印度所使用的文字是十分有特色的的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因此称为印章文字。已发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么意思至今无法读解。据推测,这些铭文可能就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头衔,印章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铜等制成,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话内容。
④ 在纸发明以前,人们在什么材料上写字
最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在兽骨上写字比如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春秋,战国和西汉,人们最常用的就是竹简了,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清”,就是说人们以前把竹子烘干,用牛皮条穿起来用刀写字,在毛笔发明以后人们也在帛上写字。但较贵没能推广开来。
⑤ 在纸发明前人们是用什么作为书写材料的
我们已知在数千年前,书写符号便成为沟通的工具,用以创造理解、记录思想和协定。书写媒介的发展可从上古时代的泥板,随而演进到纸草、树材、兽皮、纸张、与其他材料。那么,在纸被发明前,书写材料的替代品也有不少。
(一)泥板
约于4000年前,上古的巴比伦时代就已使用棒子在潮湿的泥板上书写符号,然后将之晒干或烘干以便阅读及保留,此种符号通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图3-1),我们可以从许多棱柱状、鼓与圆柱状泥土表面上的此类文字来证明。
(二)纸草
纸草(Papyrus)是超过五千年前在地中海国家中最主要的书写媒介,古埃及人最为常用。
(三)兽皮
另外的书写材料是羊皮纸(Parchment),多半是用羊、山羊与小牛等兽皮做成的上等皮纸。
(四)树材
希腊及罗马人利用涂腊的木片供作书写之用。中美洲印地安人的阿兹特克族(Aztecs)及马雅族(Mayans),用数种无花果树的树皮。如今,墨西哥的印地安族仍在使用此种材料,称为"Otami"纸。
远东同时也有类似的书写材料;苏门答腊岛的书籍写在桦树树皮上,印度则写在经特别处理后的扇形棕榈树叶上,中国则写在竹片上。
(六)其他材料
土耳其人、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的字迹有如图画一样的美丽,数百年来土耳其人习惯用手来书写可兰经,用特殊石头作为书写工具,所形成的书写艺术仍然维持在相当高的境地。
中国古代曾在兽骨及龟甲上刻写文字,又渐渐发展在竹片、丝绸、幡纸、赫蹄纸与树皮布纸(谷布纸)等材料上书写的纪录。
(七)中国关于书写材料的变迁
在纸尚未发明并应用于书写之前,中国人已采用种类极多的材料来写作文书档案、历史纪录、私人信函以及相互交流。这些材料包括动物的骨、甲壳、象牙、丝帛(图12013),青铜、铁、金、银、锡、石、玉、陶土等矿石,以及竹、木等植物。《汉书》记载:“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着于竹帛。”
⑥ 在造纸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书写文字用的是什么村料为什么么古人有学富五车的说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人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还有铭文,一般记录在青铜器上。在古代欧洲,人们用羊皮等动物皮书写文字,在古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由木材和竹子制成,更多的是用桦树皮和贝壳叶制成。古埃及人用尼罗河纸莎草来记录历史。
古人说的学富五车,其实指的是一个人的学问非常渊博的意思。成语“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其实就指五车竹简书。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都是称誉学识渊博的。这里有典故。
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信息载体。用以书写的竹片叫做“简”,又称“策”;用于书写的木片,叫做“方”,又称“犊”。 “学富五车”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篇:“惠施有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
⑦ 在造纸术之前,我国用竹简,外国用什么呢
在中国发明造纸术,并流传到其它国家之前,其它的国家如何记录他们的文字?
那个时期,在欧洲流行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羊皮纸,而在印度和东南亚,会用一种叫贝叶棕的植物。之后,经过特殊加工后刻字上墨,古埃及是莎草纸。
在我国发明造纸术之前,作为文字的记录载体,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先是用龟壳等甲骨,后来是青铜器,再是竹简。有史料记载,使用竹简到造纸术的发明,这期间经历了千年之久。造纸术让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在它之前,由于“得来不易”,文字的记录和文化的传承,都是集中在贵族阶层。
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革新,尤其是中国造纸术的发明,解决了取材的问题,制作纸张的来源不再局限,控制了制作的成本,这样才能让造纸术真正惠及百姓,让知识有了更经济,更容易传播,也更容易保存的载体。
所以说,造纸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工艺的突破,更是让知识打破了“界限”,让知识的获取不再那么“昂贵”,这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⑧ 外国在没发明造纸术之前,外国都是用什么写字的
纸是中国人发明的。东汉蔡伦发明改良版的造纸术。造纸术成了中国古代的影响西方的“四大发明”之一。
另外,莎草纸这种东西其实比较诡异。中国出土的任何文物,包括竹简、青铜器等,大都是有 出土时间和地点的。而欧洲现存的十万多张莎草纸,上面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古埃及文字等,但很多都色彩艳丽,如同刚制作出来的,且没有出土时间和地点。简言之,有造假嫌疑。
⑨ 造纸术发明前人们书写材料有哪些
造纸术从我国传播出去以前,朝鲜、日本用过简和帛写字,印度用白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埃及用纸草的内皮压成的“纸草纸”写字,欧洲用羊皮作纸写字。在这些书写材料中,有的很脆,有的很笨重。据说欧洲在没有纸之前,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因此,这些材料也都不适于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后,解决了上述困难,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时间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正如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一个没有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
⑩ 在纸张发明以前,主要用什么材料来书写
在纸张发明以前,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或木板。书信则大多写在木板上,写好后用同样大小的木板盖在上面,用绳索捆好,为了防止人们随便拆看,就在捆结处放一块泥块,用印章印在泥块上,这就是“封泥”。是当时印章的主要用途。晋末南北朝以后,纸张取代了简牍,人们就用印泥印在纸帛上。典型的印泥以朱砂、麻油和艾调和而成。唐代以前印泥曾用黑色或蓝色,后世都用朱色,只是遇到国丧或家丧才在一定时间内使用黑色或蓝色。
秦汉以前,官印一般2.5厘米见方,大印可到5~6厘米,私印一般1~2厘米。后世加大,官印可到10厘米。艺术篆刻则不受任何限制。古代印佩戴身上,一般体积较小,上面有纽,简单的是瓦钮或鼻纽,精致的则有各种兽纽,如狮纽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元末明初,文人治印开始采用质地较软的叶腊石作为治印材料,治印一艺也就由篆书到刻印完全转入文人之手,从而开始了文人治印的繁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