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从地理,历史上来说
从地理上说: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东亚,印度位于南亚,与中国西藏;气候:中国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而印度以高原,山地为主.
从历史上说:印度佛教文化在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唐代玄奘到印度寻求佛经,印度的,数学也从西域传入中国;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曾到达印度南部:明代"郑和下西洋"也绕道印度.所以,印度与中国在历史上有长期的文化,经济交流.但由于印度少有长时期的统一,与中国的交流曾一度中断.在近代,印度与中国一样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947年印度通过长期斗争终于解放,但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当代,有俩国的发展及国家利益的不同,中印两国存在着合作与矛盾,主要体现在边境领土和'亚洲主导权'方面.
‘贰’ 中国与印度关系如何
印度和中国正在跳着探戈,每一方都有舞蹈天赋,舞步娴熟,然而把对方当作一个舞伴时,彼此又十分警觉。不过,它们必须共舞。 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本月在北京同中国签署了一份协议,寻求在确保原油资源的问题上同中国进行合作。这一协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亚洲能源地缘政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表明了亚洲这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今后走向。 “我非常清楚,”艾亚尔在北京说,“印度和中国之间任何激烈竞争行为都对和平无益。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能源安全建立在对方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的基础之上。”本月早些时候,印度外交秘书希亚姆公开发表演讲时说,印度和中国“都是大国,谁也控制不了对方,也不会被第三方所控制。” 由于印中的经济都在繁荣发展,所以两国间的贸易、投资异常活跃。印度的高科技公司蜂拥来到中国寻求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制造商也视印度为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在政治上,印中做到了相互理解,前者不再谈西藏问题,后者置身于克什米尔问题之外。中国还支持印度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不过,在双方共同分享经济繁荣的大背景下,每一方都对对方存有戒心。双方在寻求不同的战略盟友,印度希望与美国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确保在与中国的较量中占据上风。幸运的是,地缘条件使印中很难再起战事,喜马拉雅山脉将打消任何一方的军事冒险主义。 印中关系中一个复杂的因素是日本。日本把中国视为“不断上升的战略威胁”,认为和印度交好是抵消这种“威胁”的一个方法。
‘叁’ 中国与印度关系如何
中国与印度是经济伙伴关系。在这方面中印关系良好。边界争端是中印关系的主要障碍。大国博弈和中有斗,斗中有和,和是大局,斗是必然。上面握手,下面踢脚,不足为怪。
‘肆’ 中国和印度关系怎么样
中印尚有领土争端
又同为发展中大国
民族、文化也截然不同
曾今有交战历史
贸易摩擦不断
中国和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关系非常好
印度亲美 是美国亚洲战略包围中国的棋子
综上所述:中印关系很扯淡
‘伍’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如何
以前在边境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上出现过矛盾,甚至发生过战争,所以现在中国和印度也经常会小吵小闹的;由于两国人数都很多,互相存在一定的“威胁”(实际上有点想多了,根本不存在的)。印度海军被我们强一些,于是就开始吹嘘自己的军事实力,而我们的解放军不怕牺牲,这又是印度害怕的。但是这两个国家又需要相互依存,两个金砖国家是绝对不能发生很大矛盾的,否则对双方都不利。。。所以两国还是要保持友好的关系。
‘陆’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印度一直视中国为潜在的威胁,中印也遗留了不少历史问题,比如边界问题等等,在1962年,中印还为边界问题大打了一仗,印度为此恨中国,又加上巴基斯坦与中国关系亲密,更增加了印度和中国较劲。印度想从美国那里获得了不少的先进武器装备,而美国也希望通过印度来从南亚来牵制中国, 对中国形成包围圈。这既符合了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了印度的利益。国家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共同的利益,中印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只有利益被“相互”侵犯的关系,所以说印度会和中国较劲。
‘柒’ 新中国与印度的历史关系
第一,两国关系开始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印两国都是长期被列强所欺负的国家,所以在反抗帝国主义这方面合作是很紧密的。印度当时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自己做这个组织的领袖,中国也乐见印度发挥作用,中国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第二,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独立。从刚开始建国的条件来说,印度是明显超过中国的。印度独立没有发生战争,是和平独立的。而且英国殖民印度300年期间给印度留下了很多财产。比如印度建国时铁路总长度达5万多公里,而面积三倍于印度的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只有2万公里。
第三,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印利益的碰撞。印度开国领袖圣雄甘地在印度独立后说,希望印度成为一个传统的国家,不搞什么现代化的工业,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以崇高的精神获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认可。但是甘地死了以后,尼赫鲁即声明:印度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所以他的野心一步步扩张,直到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第四,尼赫鲁所要求的土地是过去英国殖民者非法划定的,是无效的。但是尼赫鲁一口咬定要继承英国过去的权利,所以和中国发生了矛盾。后来在英美等国的鼓吹下,加之英美的军事援助,尼赫鲁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由于印度军队厌战,加之指挥落后,给人以雄壮威武印象的印度军队很短时间内全面溃败。印度国内完全震惊,国际社会完全震惊。
第五,印度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不和,战争不断。为了牵制印度,中国大力发展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这使印度心怀记恨;而中印战争的失利使印度第三世界领袖的形象毁于一旦,印度遭受战略损失。从此印度对中国怀恨在心。
第六,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GDP已达50000亿美元,印度GDP仅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而1988年印度GDP还是中国的80%多。所以印度政府很受刺激,所以也开展了“追赶中国”的运动。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效率过于低下,口号远多于行动,所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还在迅速拉大。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印度经济规模在5年后可能不足中国经济总量的10%,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所以总的来看,印度这个国家既可怜,又可恨。
‘捌’ 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先说历史遗留问题,中印在边境上存在认知冲突,并且爆发过战争。但战斗过程比较耐人寻味,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印度把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
第二,民族情感不和。这是因为上述第一条的衍生,有分歧,还打输了,肯定不服,不满,他们的执政者也都会朝这方面宣传引导。
第三,国际局势,这个牵扯到全球几大阵营,虽然中印双方存在一定合作面,但总体上说,印度是亲美派。
‘玖’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
(9)中国和印度关系怎么写扩展阅读
印中贸易自2000年以后才获得较快增长。双边贸易额从1991年仅有的2.65亿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亿美元。
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期间,二国签署<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制定双边贸易额到2008年达到200亿美元或更高的目标,到2006年双边贸易达到248.6亿美元,提前实现预期目标。
印度成为中国第15大贸易伙伴(按照经济体排序),中国对印度出口145.8亿美元,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
自印度进口102.8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双方投资规模较小,仅限于部分领域,印在华投资256个项目实际投资1.72亿美元,中国对印投资(非金融类)仅为1700万美元。
中印贸易增长迅速。2007年双边贸易额38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5%。目前,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宝石及贵金属、植物油、纺织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