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粮食出口量
2021年粮食出口量为331万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同比增长18.1%。出口数量粮食为331万吨。
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世界六大粮食生产国是哪些国家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六大粮食生产国,粮食产量约为1.09亿吨。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我国,由17508个海岛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印尼的领土面积为192万公顷,位居世界第14,可是印尼有2.71亿人口,位居世界第四。印尼是由17000多个海岛构成的国家,岛内尽管有大量的崎岖山地和丘陵,不适宜栽种庄稼,可是印尼河网密布,岛内有很多小的冲积平原,能够栽种庄稼。同时,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等主要海岛的沿海区域,也有不少平原,适合种植农作物。印尼的播种面积大约为33万公顷。印尼位于热带气候,降水量十分充足,每年的降水量约为1600~2200mm。同时,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没有一年四季之分,一年每个时间段都很温暖,能够种植农作物,因此印尼的农作物一年能够三熟。粮食能够三熟,这让印尼的粮食产量较多,全国粮食总产值为1.09亿吨,均值亩产值为344KG,平均产量为419KG。印尼有2.71亿人口,却也吃剩,每年会少量出口一些粮食。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我国的领土面积为96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三,人口为14.1亿,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和中温带,旱灾少雨,四季分明,农作物一年只能一熟,南方地区处在亚热带、热带气候,一年能够两熟。同时,我国的土地,多为山地、丘陵地形,不适宜栽种粮食,可是我国国内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农业种植地,这让我国的播种面积,也达到了150万公顷,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个人口强国,也是农业大国。从古至今,我国就重视农业发展,我国根据改进农业种植技术,兴修水利工程等,将许多旱灾少雨,不适合栽种的区域,变成了富饶的良田。这让我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1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3. 印度出口小麦吗
出口。
从2022年5月13日开始,印度就发布了小麦的出口临时禁令,要知道印度在2021年,全年出口的小麦就有613万吨,占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4.25%。而印度出口的小麦主要输送国就是西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包括孟加拉国、阿联酋以及斯里兰卡等。
而其他国家能够买入的份额却很少,2021年,中国进口的印度小麦只有1650公斤。
禁止小麦出口策略的原因:
1、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国内通胀严重,从而导致国内粮食的价格上涨明显。而粮食作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粮食价格上涨就会导致印度人民的消费指数上涨。
据印度部门统计,印度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到了7.79%。为近8年来最高,所以,为了在某种方面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印度便暂时禁止了国内的小麦出口。
2、另一方面,随着俄乌冲突加剧,俄罗斯的小麦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加上各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威胁到了印度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
而且,最近印度地区高温来袭,部分地区的最高温度甚至突破了有记录,达到了惊人的50摄氏度,而这么高的气温又会反向导致印度国内各种生产建设工作停滞,印度为了维护内部经济的稳定,这些粮食也只能暂时禁止出口。
4. 中国向印度进口了10万吨大米也是印度首次对华出口大米,这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今年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尤其不好,现在的印度士兵还占领着青藏高原班加湖周边一带,在前线的印度士兵就多达5万人,后方还有30万印度军人保持高度警惕。但最近阶段,我国居然以每吨300美元的价格向印度进口了10万吨大米,共花费了3,000万美元。有人说这是中国为了讨好印度,缓和两国关系之举,这种说法太不靠谱了,3000万美元对于大国贸易来说实在是太毛毛雨了。
一般我们进口大米是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越南和南亚巴基斯坦,而现在这些国家的大米价格都在纷纷上涨,很多国家限制出口,而印度仍然在以很低廉价格出口大米,所以这一事件不要过度解读。
5. 中国30年首次进口印度10万吨大米,难吃的印度大米买来做什么
作为粮食产量大国,我国在大米上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不过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多元化产品的需求,我国一直在东南亚地区进口大米,其中泰国和越南的占比最大的。如果说进口泰国和越南的大米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于大米不同口感的需求,那么此次进口印度大米就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进来越南逐渐高涨的大米进口价格了。而且随着近几年一直在越南泰国等国家进口大米,这些国家在大米出口上获利丰厚,也越来也贪婪。多元化进口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毕竟越南疯长米价的目的大家也不会看不清,自然是不能放纵。国内市场虽然是比较偏爱越南、泰国的大米,但也不是非其不可,越南也不是不可替代。这样看来,进口印度大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6. 印度粮食只有2亿多吨 中国有5亿多吨 印度12亿人 中国13亿人 为什么中国只能自足 而印度能大量出口粮食
应该都是有进有出吧,中国小麦和稻谷基本能自给自足,大米应该也有出口,大豆进口的较多,至少国人现在都能吃饱,而对印度虽然不太了解,但大量出口粮食比较怀疑,相反看报道多是粮食缺乏,粮食安全隐患严重。
7. 中国粮食进口占百分之多少
2021年的粮食进口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6亿吨,占我国当年粮食产量的26%。
在我国所有进口来源国中,美国为第一大粮食进口来源国,占我国粮食进口比重达到37.3%,其次是巴西,占到35.3%。两个国家合计进口数量占到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73%左右。
分品种来看,我国玉米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和乌克兰,小麦进口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大麦进口来自乌克兰、阿根廷、加拿大和法国,高粱则来自美国和乌克兰,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
粮食进口国家:
在2008年之前,我国粮食进口近80%以上为大豆,而小麦、大米及玉米进口均在400万吨以内的水平。
这一时期进口来源相对稳定,主要为美国和巴西,以大豆为主,而小麦则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主要是进口优质专用小麦,大米主要来自泰国。
以高端大米为主,玉米则以出口为主,特别是1997-2007年之间,是我国玉米出口的黄金十年,最高峰一年出口量逼近1700万吨。
8. 2021年粮食进口量
2021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4万吨,同比增18.1%。
其中,大豆全年进口9652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58.7%。谷物及谷物粉全年进口6536万吨,同比增82.9%,占粮食进口总量39.7%,其中,玉米累计进口2835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约17.2%。小麦、稻米累计进口量达到147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9%。
目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然而,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需要通过进口调剂余缺,优化供给结构,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水平。
我国进口粮食的原因:
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能够吃饱是了不起的成绩,要达到人均800公斤粮食“吃好”的标准确实有困难。
长远看,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人均耕地少、进口食物多、种植业规模小、效益偏低、粮价偏高、国际竞争力弱、年轻粮农少、粮食浪费多等困难。
此外,城镇化、工业化用地量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增加,将进一步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