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距离埃及近还是希腊近
印度距离埃及近
⑵ 印度、埃及,区别是差了多远
印度与埃及,一个是亚洲国家,一个是非洲国家,两国相距约5千公里。两国人种、气候、地理位置、语言、民俗、政治体系都没有可比性。
⑶ 中国云南和埃及交界吗
中国在亚洲东部,埃及在非洲北部。中国云南与埃及不交界,离埃及很远。
云南和3个国家接壤,分别为缅甸、越南、老挝。
云南与埃及之间隔了缅甸、泰国、孟加拉国、印度、印度洋、红海。这是一半走陆路,一半走海路。距离在6000~8000公里。如果全走陆地,距离更远,中间隔的国家更多。
⑷ 孟买到开罗有多少公里
从印度孟买到埃及开罗的直线距离约为4357公里。
⑸ 埃及地理位置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尼罗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境内长1530千米,两岸形成宽约3~16千米的狭长河谷;入海处形成2.4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99%的人口聚居在仅为国土面积4%的河谷和三角洲地带.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千米).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气候干热,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达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区终年很少降雨.沙漠与半沙漠广布.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尼罗河纵贯南北,两岸谷地和三角洲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构成肥沃绿洲带.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灰石、铁、锰等.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领土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这一小部分领土在亚洲.在行政上,划分为8个经济区,每区包括一个或几个省,全国共有26个省.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
⑹ 埃及是非洲国家但它地跨什么洲和什么洲这两州的分界线是什么
埃及是非洲国家,但它地跨亚洲和非洲。这两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埃及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
地理位置
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地处欧亚非之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当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有着独特的地缘位置:在陆路上,它连接亚、非两洲;在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历史纪录以来,埃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⑺ 埃及的地理位置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
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
国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7)印度和埃及中间的距离有多少米扩展阅读:
一、地形地貌
埃及全境大部分是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沙漠与半沙漠占全国的95%。西部利比亚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大部为流沙,间有哈里杰、锡瓦等绿洲;东部阿拉伯沙漠,多砾漠和裸露岩丘。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从南到北流贯全境,埃及段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在尼罗河的影响下,两岸谷地形成了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带。
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二、气候特征
全国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河汛期不同。1月平均气温12℃,7月26℃。
全境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⑻ 埃及为什么和印度交界
不交界。埃及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塞,印度是印度共和国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所以埃及和印度不交界。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
⑼ 印度,埃及,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战略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
印度(东经68度到97度北纬8度到36度)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马拉雅山区等三个自然地理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各地差异很大,大致2000-4000毫米不等。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强,山地只占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 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埃及(东经31.15,北纬30.03 )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无甚大山,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6%。 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冬季平均气温为9-19℃,夏季平均气温为22-34℃。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河汛期不同。全境干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哈萨克斯坦地跨亚欧两洲,东与中国相连,北全境与俄罗斯接壤,南接中亚三国,西达欧洲乌拉尔地区,并与伊朗,阿塞拜疆等国隔海相望。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东南连接中国新疆,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多为平原和低地。 哈萨克斯坦属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哈萨克斯坦北部的自然条件与俄罗斯中部及英国南部相似,南部的自然条件与外高加索及南欧的地中海沿岸国家相似。这里既有低于海平面几十米的低地,又有巍峨的高山山脉,山顶的积雪和冰川长年不化。降水量,北部300~500毫米,荒漠地带100毫米左右,山区1000~2000毫米。西南部属图兰低地和里海沿岸低地。中、东部属哈萨克丘陵,东缘多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地区年降水量约300~500毫米。 哈萨克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用于核燃料和制造核武器的铀的产量也是世界第一,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哈萨克资源
1984年产煤12570万吨,商品铁矿石2400万吨。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530亿立方米。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⑽ 印度南北距离多少公里
印度从北到南全长3,214公里。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6度44分至35度30分、东经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间。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国,总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印度从北到南全长3,214公里,从东到西全长2,993公里,印度半岛亦是南亚的主体。
印度地理是多样的:从雪山山脉到沙漠,从平原到雨林,从丘陵到高原,风光应有尽有。印度囊括了位于印度板块的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以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偏北部分。印度拥有海岸线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数位于亚洲南部半岛,伸入印度洋。
肥沃的恒河平原覆盖了印度北部、中部和东部的绝大部分。而德干高原占了印度南部的绝大部分。印度西部是塔尔沙漠,这是一个岩石和沙尘的混合沙漠。
印度的东部和东北部边境线涵盖了喜马拉雅山脉。由于与巴基斯坦的领土纠纷,印度的最高点存在争议。按照印度的说法,其最高点(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是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印度无争议的最高点是干城章嘉峰,海拔8598米。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
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