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能控制尼泊尔、分裂巴基斯坦,为何却在斯里兰卡栽了跟头
尽管印度在南亚地区是比较有实力的国家,但还做不到绝对的为所欲为。虽然野心是比较大的,但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印度现在也只是做到了对尼泊尔不丹等这些小国的控制,在对战上面,巴基斯坦也不是绝对的碾压优势,巴基斯坦也并不是惧怕印度人,不然早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让出来了。
面对斯里兰卡这样一个优越的条件,印度人当然是不肯罢休的运动人利用斯里兰卡境内有大量的泰米尔人支持他们闹独立,大名鼎鼎的泰米尔猛虎组织就是此拉开了帷幕。在1987年印度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斯里兰卡政府的邀请,出兵打击泰米尔人独立,但是泰米尔人拒绝放下武器,并与之前的支持着印度打起来了。但是印度最终也没能够打击成功,最后在死了1000多名士兵之后,也只能够灰溜溜的撤出斯里兰卡,这也就验证了我们中国的那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B. 独立后的印度为什么一直侵略自己的邻居
印度,这一古老的国度,古印度文明被誉为四大文明之一,记得第一次知道印度这个名字,就是小学课本上介绍四大文明时了解的。
在不少人眼中,一听到印度,就会想到火车的挂票、阅兵时奇特高超的摩托车“表演队”、女性地位非常低、种姓歧视等。
印度真的只是落后吗?最近几年,印度经济也保持着高速增长,但为什么在网络上看到的不少视频,印度印象仍然不好呢?
印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度?作为南亚大国,为何对周边邻居如此不友好?如果详细了解印度文明历程,也许会渐明其中意。
文明之殇带来的不安:曾经总被欺负的国度,成为欺负别人的国家
印度在几千年中屡次遭到侵略,印度文明伤痕累累,但是,当印度从英国殖民者手中独立后,又走向了欺负周边国家的道路。
1.独立后的宿敌,印巴之间的恩恩怨怨。
印巴分治后,始终不和睦,摩擦不断,并先后在1948年、1965年和1971年爆发了全面战争,双方在战争中遭到很大损失。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争端,既有国界、尤其是克什米尔的争端,又有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宗教矛盾: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
2.地区霸权主义,吞并锡金,控制不丹,影响尼泊尔。
印度在独立后,继承了原先英国殖民者对北方小国的控制,派兵控制锡金、不丹,在1975年的时候,正式吞并锡金。
C. 小国家也有大作用为何美苏两国默许和纵容印度吞并锡金
小国家在生存上一直都比较尴尬,由于自己体量太小,它们大多数的归宿要么找一个大哥做靠山,要么是被别国吞并。锡金就是这么一个不幸运的国家,它在喜马拉雅的南面,和印度、中国接壤。印度一直对它虎视眈眈,一直到1975,印度吞并锡金,出人意料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没有反对,直接默认了印度的行为。我认为美苏这样做,一是锡金对他们而言无关紧要,二是它们都想拉拢印度。
从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并不是主持正义的警察,它们考虑事情还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重,而弱小的国家也只能奋发图强,否则弱国无外交,也无主权。
D. 控制尼泊尔、分裂巴基斯坦,印度为何在斯里兰卡栽了跟头
南亚霸主印度可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它不但控制了尼泊尔、不丹这些小国,分裂了巴基斯坦,并且屡次想插手斯里兰卡的内政,可惜都铩羽而归。斯里兰卡天然的保护伞就是英国。斯里兰卡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英国纳入其直属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基本上把整个南亚纳入其英属殖民地范围,但里面不包括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是其直属的,而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是属于英属殖民地,档次要比斯里兰卡低一个档次。或者说英国对斯里兰卡的控制强度要比其他的南亚国家要高一个档次。这是印度没有染指斯里兰卡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印度深陷斯里兰卡内战三年之久,出动了10万部队,已牺牲1000多人的代价,最后还是灰溜溜的从斯里兰卡撤走了。最后的泰米尔猛虎组织于2009年彻底被斯里兰卡政府所平定,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E. 印度公然侵略却心安理得,印度到底是如何彻底吃掉锡金的
其实印度就是坐收渔翁之利,在多年以前印度和锡金同为英国的殖民地。当英国撤出印度和锡金的时候,印度刚刚独立,所以开始了他的侵略扩张之路。在这个时候锡金成为了印度的控制国,成为了印度的一个保护国。锡金要求独立,但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他被印度所侵略吞并。
1968年,锡金发生了反印示威,要求独立,但不久被印度派兵,接管了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1974年,锡金举行大选,在印度的操控下,国民大会通过决议,规定锡金成为印度的一个“联系邦”。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了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锡金国王,印度彻底吞并锡金。
是因为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印度作为南亚大国,成了香饽饽。美苏两国为了拉拢印度,自然不会管锡金这个小国的死活。而我国正值特殊时期,更是鞭长莫及。于是,最后就便宜了印度。
F. 锡金只是南亚一个小国,为何印度想尽办一切法要吞并它
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被认为是有大国潜力的国家,这在西方国家当中是一个普遍认知,但是这个普遍认知是要打双引号的。而印度也是颇有信心想要一同南亚,吞并锡金对于印度的南亚统治计划来说是一个必须要走的步骤,也是解除自身威胁的一个必要步骤。
锡金的地理位置相当的重要,印度在未吞并锡金之前是分为两块的,中间有一个中间有一个西里古里走廊,要是有人从中截断走廊,那么印度东北部就与印度本土分离出去了,极难给予支援。东北部的印度就会成为敌人的囊中之物,任由宰割。而印度占领锡金之后,西里古里走廊则会向北扩张,增加印度的防守面积,并能对目标施以威胁,这个目标咱们就不多谈,都知道是哪个。
别无他法的民族主义组织,只能走上街头,抢夺当时在驻的印度军警武器,但是这样未经训练的民众肯定不是印度军队的对手。印度也发现中国腾不出手来支援锡金,悍然进攻锡金国王王宫,囚禁国王。之后,印度利用公投,将锡金合并为印度的一个邦。这样印度终于拿到了在军事以及地缘上来说都极为重要的锡金。
G. 二战后,为什么印度还敢不顾国际规则疯狂扩张领土
应该说,自打二战结束以后,肆无忌惮地扩张领土、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且同盟国签署的《联合国宪章》中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就是说,不允许大国肆意吞并小国,小国间相互吞并,所以整个世界相对太平,领土格局的变化不像二战前那样大。然而,就是在二战后,仍有一个国家不顾这些国际规则,不断通过武力等手段公然进行领土扩张。这个国家就是我国的邻国印度。
就这样,在二战之后,国际社会虽然有明确规则,但是印度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吞并邻国领土,控制邻国,甚至灭亡邻国。而国际社会却视而不见,无人过问。
H. 印度当年出兵占领东巴,为何不趁机将其纳入印度版图
印度作为南亚区域大国,1947年从英属印度独立建国以后,开始了一些列的扩张行动,企图恢复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版图。比如出兵克什米尔、收回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领土、占领麦克马红线以南领土,并对周边小国进行渗透和控制。为了克什米尔领土问题与巴基斯坦发生数次战争,1962年中印战争的爆发使两国关系恶化,但是印度对于成为南亚甚至世界大国的梦想一直未放弃,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之际,出兵占领东巴基斯坦,并使东巴从巴基斯坦脱离,成立孟加拉国。
大家这时可能就有一个疑问,当时印度派了17万大军直接占领了东巴,为何不直接将东巴并入印度,反而扶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巴基斯坦被分为东巴和西巴,中间隔了一个印度。而东巴和西巴从东西两侧对印度形成夹击之势,使印度在前两次印巴战争中不能放开手脚,以防东巴从背后突然袭击。所以,为了解决后顾之忧,印度为第三次印巴战争进行了长期的动员准备工作。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所以,此时的印度只是想通过肢解巴基斯坦,达到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而不是吞并东巴。
印度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摸清了东西方国家对印巴冲突的态度。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印度取得了苏联的支持。随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进行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虽然印度当时有苏联的支持,但是美苏处于对抗阶段,从英迪拉·甘地访问美国的情况来看,最起码美国要反对印度吞并东巴。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国也不会同意印度吞并东巴。所以当印度占领东巴以后,在国际 社会 的干预下不得不宣布从东巴撤军。
当时印巴分治的时候就是按照宗教信仰不同划分的,东巴地区人口约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56%,并且83%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如果东巴地区并入印度,那么印度人口中穆斯林的比例将大幅提高,并且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长期发生冲突,难以实现信仰两种宗教居民的融合,这不但不利于印度的稳定,还有可能爆发冲突。
印度虽然在实力上明显要强于巴基斯坦,但是以印度当时的兵力部署来看,东部地区部署了17万兵力,明显高于东巴的9万军队;而在西线印度投入30万兵力,与西巴的25万兵力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印度此战的目的主要是在东线,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东巴地区,但是印度并没有像俄罗斯这样的魄力,在面对国际压力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停战协议,从东巴撤军。
印度未能将孟加拉国这一地区纳入印度版图,对印度来说不但失去了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的恒河三角洲,还使印度向东北方向扩张受阻。目前印度和东北地区仅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东北地区存在比较强的独立倾向,一旦管理失控,如果再有外来势力加持,那么东北地区很有可能从印度独立出去。
印度虽有成为世界大国的潜力,但是自从印巴分治以后,印巴对抗就消耗了印度相当多的精力。后来孟加拉国的独立,从地理格局上使印度难以独占南亚大陆,使印度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I. 印度能控制尼泊尔、分裂巴基斯坦,为何却在斯里兰卡栽了跟头
印度能够控制尼泊尔,分裂巴基斯坦,去打不斯里兰卡,主要源于印度的经济落后,军事不够重视,很难跟得上先进国家水平!
斯里兰卡并不软弱
斯里兰卡虽然是个小国,但是斯里兰卡的执政党却并不软弱,不是,同样的,斯里兰卡的飞机和军事储备也相当丰富,印度在飞机和战舰之上发展不够迅速,主要源于他们的意识不够重视,而且从目前的角度来讲,印度的军事发展跟其他先进国家来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说印度的军事发展只能停留于此!几乎都不能够征服一个弱小的斯里兰卡!
J. 印度会像吞并小国锡金一样吞并尼泊尔吗
没机会。
第一,尼泊尔够大,不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还是其他,尼泊尔都够大,印度很难如同锡金一样瞬间控制尼泊尔,一旦产生波动,短时间内拿不下,就可能引来国际干预。
第二,印度对于尼泊尔的控制不够,或者说,尼泊尔有不小的国际话语权。不管是印度是吞并成功,还是吞并失败,那么他都需要在国际上发声,同时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谅解。但尼泊尔这些年在国际社会上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参加了一些国际组织。并且开放旅游等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和了解尼泊尔。这就为印度吞并制造了难度。
第三,尼泊尔也对与自己的处境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尼泊尔在加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平衡之道才能发展。
其实与其担心尼泊尔,更应该担心的是不丹,这才最可能是印度吞并的下一个目标。
因为上边说的三点,不丹都不具备。不丹国土不大,一旦印度动手,很难有周旋余地。
不丹整个国家几乎完全受到印度的把控,这种把控涉及到不丹的方方面面。而且相比尼泊尔,不丹对于外界更加的神秘,了解也更少,作为完全被印度控制的外交的国家,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和中、美、俄三个世界大国,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不丹在国际上参与的活动和组织近乎为零,大家对其认识也几乎没有,这就为印度吞并不丹创造了条件。
而且印度也在努力阻止任何不丹可能和外界联络的机会,记得去年的中印对峙不,其实就是因为中国把一条小小的公路修到了不丹的边境,如果一旦真的修通,那么不丹和中国就有了陆路通道,双边联系将大大增强,这不是印度想看到的,为此印度不惜武力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