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第一枚奥运金牌怎么评论

印度第一枚奥运金牌怎么评论

发布时间:2022-12-06 15:27:58

Ⅰ 印度第一个女子摔跤金牌是谁得的

印度女子摔跤没有取得过奥运冠军。
在里约奥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58公斤级3-4名决赛中,印度选手萨克西·马里克战胜了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对手,夺得铜牌。这不仅是印度队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一枚奖牌,更使马里克成为了史上第四位夺得奥运会奖牌的印度女子运动员和第一位夺得奥运会奖牌的印度女子摔跤运动员。

Ⅱ 32年只有两枚金牌,13亿人口的印度,体育为什么这么菜

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

美国39金第一,中国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都榜上有名。

自称世界第三的印度却熄火了,只有1枚标枪金牌,总共就7枚奖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亿,这么一比,菜的没边了。

连人口只有3万的圣马力诺,只派了5个人参赛,还拿到了3枚奥运奖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么这个时候萎了呢,其实吧,印度 体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鲁被英国关进监狱,在狱中写了一本书《印度的发现》,思考印度独立后定位,尼赫鲁是这么说的: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不得不说,在奥运会上,印度确实做到了销声匿迹。印度有13.24亿等同于中国的人口,能在奥运会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厉害的。

印度最近几十年疯狂找找存在感,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主导全球供应链、超越中国、加入联合国,成为世界第三强国。

有梦想是好的,但天没黑就做梦纯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来年的奥运会总奖牌数,排在前面的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开外,连朝鲜和埃塞俄比亚都比不过。

体育 强盛和国家的发展是完全离不开的, 体育 强就代表人们生活水平高,毕竟吃不饱饭谁去搞 体育 。

所以奥运会的奖牌数,是非常好的一个侧面,能反映国家的水平,印度连前50都进不去,还敢号称世界强国,真是大言不惭。

我们来看看 体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虽然菜,但是印度身残志坚,1920年到现在,每一届夏季奥运会都按时到场。

但奖牌数量嘛,一言难尽,24届夏季奥运会,100年时间,只拿到28枚奖牌,金牌仅仅只有8枚。(东京奥运会召开之前数据)

中国最近32年里,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奖牌总数471枚,是印度的16倍。这里咱们主要说的是夏季奥运会,冬季奥会印度更惨。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数都是在远古时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团体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印度射击选手宾德拉终于在十米气枪拿到个人项目金牌。

这个成绩,成为了印度最轰动的一次,回国后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发的效果相当于是许海峰+刘翔+姚明+苏炳添。

印度各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争先报道宾德拉,印度总统帕蒂尔在德拉夺冠一个小时内,就亲自发去贺电慰问,称赞宾德拉是印度的骄傲。

印度奥委会主席卡尔马迪说: 宾德拉的胜利是一个 历史 性的伟大时刻,也是印度 体育 即将走向辉煌的开始。

铁路部直接把宾德拉升级为VIP,可以终身免费乘坐铁路局一等冷气客车。此外各联邦,纷纷发放奖金以示慰问。

总计43.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7万。以2008年的物价水平,可以在深圳买两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宾德拉并不缺房子,因为他有一个五星级酒店。

射击取得冠军,给了印度极大的信心,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印度派出120名运动员参加,参数人员是有史以来最多。

赛前印度表示:射击做好了迎战中国队的准备,基本可以确保获得2枚奖牌,然后……中国队杨倩就拿到了射击首金。

印度本次奥运会的第一枚奖牌是26岁的女选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级的女子举重比赛获得的银牌,这是印度在该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奖牌,印度人们举国欢庆。

在采访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萨,达美乐披萨立即宣布为查努终身提供免费披萨。

目前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有11个,除了中国、俄罗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尔爾利亚、孟加拉国、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一个比一个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抠脚。

就连只有6万人口的百慕大岛,今年只派了2个人参加,就拿到了1块金牌。人口只有180万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参加,也拿到了2块金牌。

印度13亿的人口,干的是几万人的成绩。

夏季奥运会都成这样了,冬奥会热带的印度可怎么办啊,更是想都别想了。

02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以人口来衡量,不是人多就厉害,竞技 体育 毕竟不是人海战术。

但印度可能并不这样认为,印度这么菜又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发展水平。不可否认印度经济发展确实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个印度人民身上,还是问题。

其实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荣是虚高,打肿脸充胖子而已,实际上 社会 发展问题很多,极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饭了。

就儿童营养率来说,印度有超过90万,6个月至6岁儿童严重营养不良。

2020年全球饥饿指数,印度在107个国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营养不良,儿童发育迟缓率高达37.4%,属于严重的吃不饱饭。

印度的达哈维贫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着数百万人口。

疫情导致印度有7800万贫困人口每天收入低于两美元,占全球贫困人口增量总数的60%。

全球饥饿指数正向排名中国排第一,中国1亿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中国百姓丰衣足食,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印度只是虚假的强国。

印度前1%的富人在过去25年中赚的钱比印度底层50%的人赚的钱多。

印度农村贫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挣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钱。

体育 行业又是一个吃饱了才能干的行业,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营养不足,哪有精神搞 体育 锻炼,更别提晋级 体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装备……

不过,印度还是有一部分不仅能吃饱,还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亿万富翁有140人,百万富翁21.9万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产群体有9900万人,疫情之后还有6700万中产阶级。

他们有钱有时间,如果10%的人去去搞 体育 ,印度都不至于这么拉胯,抵一个欧洲国家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呢,高贵的印度三哥们,完全不屑于 体育 运动。

对于他们来说,坐在沙发上收钱,挺好的,拼死拼活搞 体育 干嘛,再说体力劳动是下层人的,不符合婆罗门高贵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种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历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肤色较黑的都是首陀罗和贱民,只能从事低等的体力劳动,在目前的印度约有1.6亿贱民。

印度把食物分为三类,分别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级或高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于自己种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罗和贱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种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种姓的人占总人口不到1/10,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

婆罗门、刹帝利出生的人歧视体力劳动,大老爷怎么会下地干活呢,他们不缺钱,不用干活,又鄙视体力劳动,那干什么呢?

搞精神修行呗,各种宗教,瑜伽到处都是。

2019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带着4.5万人一起做瑜伽,全国上下从边防哨所到航空母舰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对性的崇拜长此以往,闲来无聊的上等人就发明出来了各种各样奇特的性交姿势,这些性交体操,就慢慢演变成了后来的瑜伽。

做着瑜伽,喝着咖啡就把钱挣了,谁去搞 体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层阶级的追求,与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层吃不饱没精力搞 体育 ,吃饱的上层跑去打坐修行,这样的国家 体育 能搞起来就怪了。

印度上层人,忙着把孩子培养成医生和工程师,每年大约有250万幼儿准备参加医学和工程考试。

体育 高付出,高风险,低回报的投资,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 体育 被视为一种爱好,而不是一份好职业。

印度退役运动员连饭都吃不饱,1952 年第一位印度个人奖牌获得者KDJadhav,最终因缺钱买药而去世。

03

有人说,不是还出了一个射击冠军宾德拉嘛,但是呢,宾德拉获奖后,他父亲直接把20亿卢布的五星级酒店送给了他。

对没错,宾德拉其实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个亿人民币,关键公司还是做射击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体育 终究还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项目。

宾德拉在美国读的MBA,在德国学习的射击,跟印度完全没什么关系,如果不是他父亲提供的机会和地位,宾德拉也许现在还在街头卖咖喱炒饭,参加奥运会?想都别想。

虽然菜,但印度的举办奥运会的心,倒是没停过。

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后,印度加大发展 体育 事业,2014年开启了 “目标奥运领奖台计划”,之后6年时间,印度政府给运动员们发放了8.3亿卢比奖学金。

但是,资源调配不透明,规划一塌糊涂,加上官僚体系腐败内斗,运动员的生活补助都不知道发到哪里去了。

2024年、2028年奥运会举办权在巴黎和洛杉矶,2032年的奥运会被澳大利亚拿下,印度的申办请求,国际奥委会直接拒绝。

中国有60万个 体育 馆,印度的 体育 馆六千个都不到,而印度 体育 局直接训练的运动员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设施不足就算了,花钱可以弥补,但印度那个脏乱差的卫生形象,我不说,大家都有画面了,新德里被被调侃“德里肚”,什么牛尿、恒河水都往肚子装......

国际奥委会想了想那个画面,还是算了。

中国举办奥运会花了3000亿元,超过了整个三峡工程开支。希腊花了150亿美元,直接亏损到亏损破产 ,10年才缓过来。伦敦花费了100亿英镑,里约奥运会投资了200亿,亏损了80亿。

印度有这个经济实力办嘛?总不可能指着那些亿万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来,印度的奥运梦,至少在目前的几十年里,没啥可能了。

除非奥运会加入摩托车杂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奥运会闭幕式前一天,印度还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杰·乔普拉获得了标枪金牌,还是德国名将发挥失常才让乔普拉捡了便宜。

但这个消息传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举国欢庆,扬眉吐气,乔普拉的待遇不比宾德拉差。

印度田径联合会把8月7日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这一天被定为“全国标枪日”,总理莫迪发推特祝贺,亲自打电话慰问。

乔普拉回到新德里时,在机场被几千名印度粉丝包围。

奖金肯定也少不了,奥运会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获得者750万卢比,相当于人民币65.3万元,运动员所在地区的政府也纷纷加码。

乔普拉的家乡哈里亚纳邦给出了6000万卢比的奖金,以及半价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蓝航空还提供1年免费乘机优惠,本土车企马恒达直接送了一辆 汽车 。

算上曼尼普尔邦奖励1000万卢比,旁遮普邦2000万卢比,印度板球委员会1000万卢比,金奈超级国王板球公司1000万卢比,目前累计奖金约873万元。

乔普拉比宾德拉好一点,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亲是农民,母亲是家庭主妇。

乔普拉除了是运动员,更是印度步枪团的准尉,之所以能够参加奥运会,是因为浦那陆军 体育 学校的MOW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就为国家和国际比赛培养优秀运动员。

看来印度是想从军人里找运动员啊,真是给逼的没办法了。

不过,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么,印度 体育 弱的事实依然改变不了。

印度 体育 搞不起来的道理,很简单,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们,却看不到。在他们眼里: 印度是一个爱和平不尚武的国家, 体育 不强可以理解。

几十年前,公知们就说: 中国人瘦小,不适合搞 体育 ,只有白人适合 体育 。

然后我们拼命把 体育 搞起来了,他们又说: 就知道花钱拿金牌,有什么用,形式主义而已。

这种人典型的老双标了,借口他们一找一个,但每次都被打脸,黄种人苏炳添还不是照样9秒83打破亚洲记录,成为短跑决赛上唯一一个黄种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说了: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精神想要文明,应该先把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健康 ,这才是创造文明、改变世界的前提。

世界强国一定是软硬实力的结合,不只是拼人数而已。

印度,身体问题都没解决,还想当世界大哥,岂不是痴人说梦。

最后说一句,公知们吃S去吧!

Ⅲ 拿到金牌可得巨额奖金,印度想要摆脱奥运弱国,如今情况怎样了

说起最近的热门话题,一定非奥运会莫属了,虽然东京奥运会经历了令人不吐不快的开幕式,以及疫情等各种状况,但好在比赛于7月23日正式拉开了帷幕,接连几天的比赛看的人们心潮澎湃,尤其是我国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令人感到无比激动,并且我国10米气步枪女将杨倩,拿下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不过说到奖牌方面,印度可就坐不住了,要知道,印度对奥运会可是有着很深的执念。

截止到7月27日,我国共获得21枚奖牌,其中9枚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位居第二位,与第一位的美国相比,我国比他们少了一枚铜牌,可赶超的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不过相比之下,印度就十分的凄惨,一共就只获得了一枚银牌,这不禁引起印度网友发问,印度的 体育 什么时候能超越中国。

7月25日,在印媒对印度奥运代表队赛事预告的报道评论下,印度网友对中印两国的奖牌情况进行了比较,印度网友表达了十分的抱怨,其实印度一直以来都是 体育 弱国,并且印度一直都有一个奥运梦,但现实情况却是印度年年参与年年拉跨,在历届奥运会上,印度扮演的都是重在参与的角色,所以印度十分迫切的想改变这种情况,为此印度还投入了大手笔。

据印度青年事务部和 体育 部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自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印度便下定决心自发图强,并且制定了东京奥运战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印度至今已经投入了约1.6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用于国家训练营、海外集训,教练和保障人员的薪资,以及设备消耗品等。

此外,印度 体育 部还专门重点培养那些有可能登上领奖台的运动员,而本次东京奥运会,印度打算冲顶的项目便是10米气步枪项目,因为这一项目在印度也算得上是能拿得出手的了,早在2008年8月11日北京奥运会之际,25岁的印度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就在男子10米气步枪的项目中夺得冠军,成了印度在奥运史上首位个人奥运金牌得主,打破了印度的奥运 历史 ,不过在此之后,印度一直都没有获得过金牌,所以这一项目一直都是印度的一个夙愿,为了鼓励运动员拿下金牌,印度更是开出了约300万人民币的奖金,不过事实证明, 体育 弱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翻身的,在女子10米气步枪的项目中,印度选手落败于我国选手杨倩的手中,奥运首金被我国获得。

据了解,印度在奥运 历史 上的最好成绩是2银4铜,共6枚奖牌,这是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而为了备战此次的东京奥运会,印度也下了血本,不过如今看来,印度的钱是白花了,但奥运会这才刚刚开始,印度是否有机会超越中国的奖牌数呢,答案是不可能,从以往印度的奥运表现上来看,印度队员的成绩十分不理想。

截止到目前也才只有一枚奖牌,就是这样一支散兵队伍还在比赛开始前叫嚣要超越中国,不敢想象印度队员是喝了多少恒河水,才敢说出这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对于这样的惨状,印度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极大的不满,有些网友甚至声称羡慕中国,还有些印度网友大言不惭的表示,印度作为10亿人口以上的国家,至少应该拿到50枚奖牌。

截止到7月27日中午,我国在东京奥运会上已经获得了19枚奖牌,这是印度十分羡慕的成绩,不过羡慕之外,印度也确实为这次奥运会付出了努力,本次奥运会,印度派出了百人军团,据报道,印度共派出了127名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这些运动员将参加田径、拳击、射击、乒乓球,举重和摔跤等18个 体育 项目,而这也是印度有史以来派出过运动员最多的一次,印度总理莫迪还曾亲自为这些运动员们加油,并为有望击败中国选手的羽毛球运动员辛杜大气,希望他可以夺得金牌。

不过每一届奥运会,似乎都在提醒着印度,自己是个 体育 弱国,在过去的24届奥运会中,印度一共才获得28枚奖牌,这还不及我国的一半,同样是人口破十亿的国家,印度与我国的差距可是十分的巨大,对此,印度媒体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印度的政治腐败有关,印度的 体育 机构在印度都成了腐败的温巢,各个领导都顾着互相搞关系,对于 体育 发展的好坏根本不重视,甚至其中还充满着内斗,所以印度在奥运会上拿不出成绩是有原因的,因为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不可能出不来一个 体育 健将。

如今看来,印度运动员们只要是能刷新自己此前的记录,就已经可以烧高香了,价格牌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不过能战胜自我也是件好事,同样也符合奥运精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印度可是得到了英国的认可,因果广播公司曾在赛前疯狂地吹嘘印度,认为印度即便是在中国有优势的传统项目上,印度也能击败选手赢得金牌,比如射击、射箭和羽毛球等,但依照目前印度队的表现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印度的奥运情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争夺奖牌这件事,如今看来和印度似乎没有了多大关系,而就在此前,各国申办2032年奥运会一事,也与印度没了关系,此前曾有报道称,2032年奥运会印度将要申办,打算在新德里或孟买举办这场 体育 盛事,不过最终举办国定在了澳大利亚,印度奥运梦破碎,虽然我国也落选,但相比之下,我国有过一次十分成功的奥运会,这直接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对于2032年的奥运会,我国事可有可无的态度。

然而对印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梦想,其实举办奥运会要看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印度明显没有那个实力,并且在经历过疫情的摧残之后,印度到了2032年恐怕还会处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所以印度还是不要对奥运抱有太多想法了,能战胜往年的自己就好。

Ⅳ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体育水平怎么样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但从以往的奥运成绩来看,巅峰时期鲜有亮点。男子曲棍球曾经是印度的王牌。从1928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共获得11枚奥运会奖牌,其中包括8枚奥运会金牌。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着名射击运动员宾德拉才击败中国着名运动员、雅典奥运会冠军朱启南,为印度代表团赢得第一枚个人奥运金牌……男子曲棍球和射击都是印度奥运军团战绩最好的两个项目。

如上所述,射击给印度带来了第一枚个人奥运金牌,也是目前印度体育的焦点之一。除了宾德拉,印度射击队还有其他一些世界级球员,包括世界杯金牌得主钱德拉。但是,自从规则改变后,射击比赛就有了很大的机会。虽然印度射击队已经成为中国队最强的对手之一,但里约奥运会却失败了。所以印度体育要想增加提高2028年奥运会整体战绩的权重,除了投篮,还必须找到更多的突破点。

Ⅳ 张谦和、施兰茶: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谦和、施兰茶】

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团最终以1金2银4铜的成绩收官。

尽管奖牌数没有如愿达到两位数,但来自田径、拳击、举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奖牌已超过伦敦奥运会的6枚,创下印度百年奥运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其中,尼拉吉·乔普拉(Neeraj Chopra)在倒数第二个比赛日男子标枪比赛中以87.58米的成绩斩获金牌。这不仅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也是印度奥运史上第二枚个人项目金牌,其 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些人甚至将其视作为印度大国崛起献礼。

乔普拉夺金之后,总理莫迪、印青年事务和 体育 部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Anurag Thakur)都发推祝贺,盛赞乔普拉书写 历史 新篇章。

《印度快报》对乔普拉获得男子标枪金牌的报道

印度尴尬的大国奥运之旅

一枚金牌能有这么大排面?

是的!因为印度奥运“祖上”实在太穷了。从参加1900年第二届现代奥运会算起,印度时至今日总共仅获得10枚金牌和35枚奖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奥运史上最辉煌的项目,曾在1928年至1956年达成六连冠伟业,共贡献了8枚团体金牌,不过之后起起伏伏,逐渐丧失统治力。而在其他奥运项目上,印度竞争力更是乏善可陈。

在1980年男子曲棍球队夺得第8块金牌后,印度连续28年金牌都颗粒无收,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Abhinav Bindra)在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夺魁,这才使印度在获得奥运会首枚个人项目金牌的同时,打破了印度几十年奥运无冠的尴尬局面。

宾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翻开印度奥运的新篇章,在2012年的英国伦敦和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印度代表团金牌数继续挂零。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拥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国”印度,仅收获一银一铜两枚奖牌——不仅被塔吉克斯坦斯坦、埃塞俄比亚等人均GDP未过1000美元的穷国甩在后面,还被巴林、斐济这样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国超过。印度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只能说让人大失所望。

事实正是如此,几乎每四年都会有中外媒体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印度奥运成绩不佳究竟是什么原因?

尽管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缺乏投入可能是印度在奥运会长期表现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据2016年向印议会两院分别提交的报告显示,印中央政府和各邦用于 体育 运动的投入,每人每天仅为0.03卢比,而美国和英国政府每人每日相关投入分别达到22卢比和0.5卢比,甚至加勒比岛国牙买加每日人均 体育 投入也是印度的六倍多,达0.19卢比。

同时,印度政府的资助严重向已取得优异成绩或有望赢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倾斜。

例如,宾德拉在拿下奥运金牌后,不仅得到了近4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其所在射击队也被视为奥运重要夺牌点,经费随之倾斜过来。而大量尚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则很难取得政府的资助,很多选手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筹赛训费用。宾德拉在2000年悉尼奥运前参与的所有国际赛事就都是自掏腰包。

阿比纳夫·宾德拉(资料图/印媒)

因此,只有极少数家境优渥的运动员才能够克服物质条件的限制,专注训练。

宾德拉的父亲是印度知名实业家,其本人则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CEO。为创造最好的训练环境,老宾德拉甚至在自家后院修建了国际标准射击场,以及用于水疗的游泳池,并聘请专业教练团队指导宾德拉训练。因此,宾德拉的成功除了自身天赋和勤奋努力外,更离不开令人艳羡的“钞能力”,可以说是和古印度自备干粮、武器、马匹为国出征的刹帝利武士如出一辙。

宾德拉只是孤例,对更多印度运动员而言,解决经费一定程度上比如何提高竞技水平更为关键。

雪橇亚洲纪录保持者、三届冬奥会旗手希瓦·凯沙瓦(Shiva Keshavan)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冬季项目运动员。然而,由于经费耗尽,凯沙瓦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近两年时间被迫中断参赛,其2014年参加索契冬奥会的费用来自 社会 众筹,而非印度政府拨款。

缺乏经费使不少印度运动员无力投入全职赛训,转而选择进入铁路、警察、军队等“铁饭碗”部门半工半练。

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公职收入水平较高且稳定,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资金负担。另一方面,印度公职部门“摸鱼岗”众多,这意味着工作压力较小,可以让他们兼顾训练,如果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他们还能因此获得升职加薪。

然而,这种模式毕竟是“委曲求全”,运动员们很难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训练,其竞技水平自然缺乏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金牌得主乔普拉早在2016年获得世界青年田径比赛冠军后,就以准尉军衔加入第四拉吉普特纳步枪团,而本届银牌得主举重运动员米拉拜·查努则在获奖后被曼尼普尔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察队伍。

乔普拉在比赛现场

除了运动员缺乏专门资助,印度在运动配套设施建设上同样远远落后。

蒂帕·卡玛卡(Dipa Karmakar)在里约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中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卡玛卡甚至因为没有专业的跳马台,而不得不将防摔垫垒到1米多高作为替代。同样,由于缺乏专业训练设备和场地,凯沙瓦也不得不在雪橇上装上轮子,在公路上练习。

运动员们在如此环境下备赛,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简直可谓“巧妇完成无米之炊”。

印度 体育 主管部门的腐败、低效、不专业,同样严重制约着印度 体育 的发展。

例如,曾经战绩辉煌的印度曲棍球联合会,2008年因其秘书长受贿违规挑选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而被取消认证。

再如,印度2010年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官方预算从2003年2.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6亿美元,这还不计入与赛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史上最昂贵的英联邦运动会。然而,这起严重腐败案中的涉事官员仍被选入印度奥委会,这甚至导致国际奥委会于2012年以政府介入奥委会选举为名,取消印度奥委会成员资格。

此外,印度各大 体育 协会极不专业且缺乏长期规划。

据《印度 体育 治理:2016》统计:全印27个 体育 协会中,仅有印度田径联合会主席由前运动员担任,仅有9家 体育 协会领导层中有前运动员,另有12家 体育 协会并未披露会长或协会成员相关信息;在未来规划方面,仅有2家 体育 协会有长远计划,大部分协会既未制定工作计划,也没设置活动预算。

事实上,大部分印度 体育 协会由官僚或政客担任,攫取政治利益、积累政治资本是其任内的主要职责,而推广相关 体育 事业并非其工作重点。这样莫名其妙的机构设置就难免产生一系列荒诞不经的“骚操作”。

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 体育 管理局一度拒绝派遣卡玛卡的理疗师前往里约,声称理疗师随行是“浪费,并无必要”,直到卡玛卡进入决赛后,才迫于压力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

同样,在里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上,由于印度代表团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忘记在指定地点为其运动员提供饮用水和运动饮料,致使印度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加莎·奥查特里(O.P.Jaisha)居然因缺水而晕倒在赛场上。

Asianet News 报道截图

此外,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首席医疗官帕万迪普·辛格 (Pawandeep Singh)是名放射科医生,并无 体育 医疗相关经验。而他的父亲,是印度奥委会副主席——这位辛格医生如何当选上首席医疗官,答案已不言而喻。

印度的 体育 事业发展,还受到其 社会 文化的制约。

大部分印度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阶级跨越,而运动由于前面提到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佳、体制积弊等问题并不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

同时,受种姓制度和 社会 分化影响,高种姓人群将体力劳动视为身份低位的象征,因而不愿投入 体育 事业中;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由于贫困,面临营养不良、缺乏设施、缺乏选拔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虽然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真正能参与 体育 运动的人口严重不足,尤其难以转化为参加国际 体育 赛事的竞争力。

此外,印度 社会 最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如板球(cricket)、卡巴迪(Kabaddi)均不属于奥运项目,而其它运动项目在印度普及程度相对较低。相应地,由于缺乏关注度,不少运动项目在印度商业化程度不高,这导致参与资金不足,无法带动形成人才培养、设施建设、后勤保障等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 体育 产业生态。

印度 体育 仍不断进步,潜力不容小觑

客观而言,遭遇 2016年里约奥运会滑铁卢之后,莫迪政府对奥运会及整个 体育 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前任青年事务与 体育 部部长里吉朱(Kiren Rijiju)2020年也曾表示,希望将印度打造为 体育 “超级大国”。近年来,印度政府也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努力解决长期困扰印度 体育 发展的积弊。

例如,印度2014年发起“奥运领奖台计划”(Target Olympics Podium Scheme),该计划为印度最顶尖的运动员提供资助、训练设施支持以及后勤保障团队。比如今年在东京奥运会夺冠的标枪选手乔普拉就得到“奥运领奖台计划”的支持。

再如,印度2018年发起“竞技印度”(Khelo India)计划,旨在通过发掘 体育 人才、完善 体育 赛事和基础设施,从草根层面建立 体育 文化。每年,该计划都会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长达8年每年7000美元的奖学金,帮助其接受 体育 训练,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印度家庭不愿让孩子进入 体育 事业的困境。

此外,印度还改善了潘迪特·德雅尔·乌帕德海耶国家福利基金(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 National Welfare Fund),该基金旨在资助昔日优秀运动员,帮助其在退役后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作为补充,诸如“奥运金牌求索”(Olympic Gold Quest)和“JWS 体育 ”等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开始为印度运动员提供资金支持。

或许,“一金难求”的日子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很难理解印度再次获得奥运金牌后的举国欢腾;亦或许,我们会对印度网民“即使没有金牌印度仍是 体育 强国”的乐观精神付之一笑,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印度正努力扭转其奥运糟糕表现。

尽管印度离奥运奖牌榜前列仍有一段距离,但未来,我们也许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印度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Ⅵ 是谁收获了印度第一枚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

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尼夫·宾德拉在北京射击馆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收获了第一枚奥运会个人项目金牌

Ⅶ 印度第一块金牌获得者是谁

尼拉吉·秋普拉。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在7日的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标枪决赛中,印度选手尼拉吉·秋普拉以87.58米的成绩夺冠,收获印度代表团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

第一块金牌的意义

乔普拉是哈里亚纳邦帕尼帕特市人,哈里亚纳邦首席部长曼诺哈尔·拉尔·克塔尔7日说,该邦政府将奖励尼拉吉·乔普拉一份一级政府机关工作,以优惠价格获得哈里亚纳邦任何地段的一块土地,他还将成为潘奇库拉市将来建成的体育中心的负责人。

在7日举行的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标枪决赛中,印度选手尼拉吉·秋普拉以87.58米的成绩夺冠,这是印度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印度在参加奥运田径项目的历史中夺得的首枚金牌。

印度在实现13亿人的奥运梦的过程中应该说是屡屡受挫。1947年8月,印度才脱离英国的统治,宣布独立。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首届奥运会,这个时期印度还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尽管印度一直想参加奥运会,但是英国不允许。在印度的努力下,1920年终于得到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而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击败宗主国英国。

Ⅷ 印度奥运唯一金牌得主回国被疯狂追星,奖金赞助更是蜂拥而至

8月9日,印度 体育 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上唯一的金牌得主——标枪运动员尼拉吉·乔普拉回到了新德里,他在机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当然,他的表现和成绩也堪称英雄。被人群包围的他几乎是耗尽了力气才得以冲出包围坐进 汽车 离去,当然,等着他的还有包括最高领导人的接见以及大量的包括巨额奖金在内的物质奖励,毕竟对于时隔13年才有一枚奥运金牌、奥运百年史上第一块田径金牌入账的印度来说,乔普拉是罕见稀缺的人才,“民族英雄”。

据《印度快报》等媒体报道,在奥运会前夕印度官方就宣布,为鼓励运动员,将授予金牌获得者750万卢比的奖励,相当于人民币65.3万元。除此之外,运动员所在地区的政府也纷纷加码,以北方邦为例,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将得到邦政府奖励的6000万卢比,折合成人民币约523万元。不过,即使是如此高额的奖励,印度选手在8月6日之前依然没有获得金牌。

直到奥运会闭幕前一天,在田径男子标枪项目中,尼拉吉·乔普拉以87.58米的成绩夺得金牌,这是印度首次在田径项目上实现金牌的零突破。于是在乔普拉夺冠后,他的家乡哈里亚纳邦给出了6000万卢比的奖金以及半价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不仅如此,其他各邦以及印度一些大企业也纷纷出资,比如曼尼普尔邦奖励1000万卢比、旁遮普邦为2000万卢比,印度板球委员会奖励1000万卢比,金奈超级国王板球有限公司1000万卢比,还有印度多家企业宣布的奖励,目前累计奖金已上亿卢比(约合873万元),后续还有印度政府的奖励。一夜之间,乔普拉就变成了亿万富翁。印度总理莫迪也连续发文祝贺乔普拉,称赞其为 体育 天才,并表示他的成就会被永远铭记。

据奥运会官网的统计,截至8月5日也就是乔普拉夺冠日之前的两天,自1900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印度总计获得过33枚奖牌。其 历史 上的最好成绩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总计获得6枚奖牌,但是没有金牌。印度此次东京奥运会的目标就是超越2012。要说金牌,印度获得的就更少了。在奥运会 历史 上,印度一共仅获得过9枚金牌,其中8枚都是来自于男子曲棍球上,另外一枚则是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射击金牌,那也是印度唯一的一枚个人项目金牌。

奥运会奖牌到底重不重要?这个问题每四年就会被印度人讨论一次。总理莫迪的回答十分肯定:重要!在2012年取得了最好成绩之后,印度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上只获得了一银一铜。这次“失水准”的表现后,印度政府就开始在 体育 方面投钱,国家资金也开始渗透进基层的 体育 。同时,私营企业也开始进入 体育 界,训练那些有望给他们带来收益的明星运动员。乔普拉的出现,算是让印度的努力见到了成效。

文/北青 体育 刘艾林

Ⅸ 印度同为人口大国,为什么只得到过1枚奥运金牌

1-社会氛围
体育明星不如电影明星
今年6月在新德里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上,手举火炬的多是宝莱坞巨星,而一些本该受到奖励的体育明星却不在场。当地媒体也都大肆渲染“宝莱坞巨星跑向奥运辉煌”,而对那些真正代表印度参与奥林匹克的体育明星却一笔带过。印度人尊重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工程师、医生,却没有人愿意孩子成为运动员。另外,成为体育大国似乎从来没有被纳入政府议程。在印度的国家预算里,体育拨款只有区区0.38亿卢比,不到教育拨款的3%。
2-基础设施跟不上
体育大国不是既定国策.在印度,大家最爱板球。一位印度记者说,印度人能够拥有世界级水准的板球是因为印度人穷,他们只能玩比较平民的运动。而中国、前苏联等在体育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都是从少年时代就抓运动员的培养,这种体制在印度几乎不存在。
3-由前面两条引发的运动员心理问题
运动员都是孤独者.其实,印度不乏擅长跑步和跳跃的男女运动员,他们训练之刻苦也并非常人所能想象。然而,正如《今日印度》的文章所指出的,“如果想在印度做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他必须是一个斗士,要能在激烈的搏斗中成为生还者。由于印度并不重视体育,因此即便在奥运会上,他也注定是一个孤独者。”
政府并没有把体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印度政客却十分看重体育这块肥田。在印度,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成为政客的一块封地。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如何借奥运的机会出国旅游,而运动员的成绩好坏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选拔运动员,更多的是看人脉,而非技术。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一个结果:好教练和好运动员都成了稀缺品。

Ⅹ 印度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是在哪一届获得的

在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尼夫·宾德拉在10米气步枪决赛中获得第一枚个人项目金牌。

不过,在集体项目上,印度男子曲棍球队曾在1928年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获得男子曲棍球冠军,此后一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共八次夺得奥运会冠军。

阅读全文

与印度第一枚奥运金牌怎么评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蚝海鲜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875
印度的鸡肉怎么去皮 浏览:492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380
伊朗驻欧佩克代表什么 浏览:833
中国男篮奥运落选赛哪里看 浏览:709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穿的衣服叫什么 浏览:118
绿茶在英国怎么说 浏览:394
越南人自己怎么做水泥 浏览:724
中国哪个省种樱桃 浏览:630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么兼职 浏览:41
英国炸鱼薯条多少钱 浏览:647
英国总共有多少运输机 浏览:477
美国海运到中国港口需要多久 浏览:372
美国给中国转钱怎么办 浏览:938
人在英国怎么玩微博 浏览:701
英国留学回国有什么补贴 浏览:182
伊朗人的祖先是什么种族 浏览:511
目前英国女王管辖多少国家 浏览:739
注销中国电信宽带怎么办理 浏览:29
越南人怎么养鸡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