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礼仪及禁忌须知
印度的礼仪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
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印度餐饮礼仪
1.印度人的饮食由于民族和历史 文化 的影响,南北差异很大。
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响,烹饪通常是莫卧儿式的,特点是多肉、谷物和面包。南方多素食,特点是米饭和辛辣咖喱。由于南部气候炎热,当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对就轻多了。
所有印度菜肴中,唯一共同点是喜欢辣味。
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 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
印度人几乎天天吃洋葱。
2.“牛的王国”: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印度教徒把牛奉为神明,每逢饭前都要首先敬牛。还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 最受印度人崇拜的动物是蓝孔雀和黄牛。
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爱喝茶(特别红茶),爱甜食。喝茶加牛奶喝汤、奶豆腐、奶制甜食。
3. 宴请印度商人时,事先了解是否素食主义者。孟买60%人是素食主义者
4.在印度人家中作客,饭前要漱口和洗手。
5.在传统的印度人家庭和农村,客人通常与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妇女则在客人用膳后再吃。不同性别的人同时进餐,不能同异性谈话。
6.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佐料和两三碟小菜用来蘸面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叶。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送来,不是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后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鲜水果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但喜欢 饮茶 ,把茶斟入盘中,用舌头舔饮。
7.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会殷勤地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时,客人不能拒绝给你的食物和饮料,食品被认为是来自上帝的礼物,拒绝它
是对上帝的忘恩负义。吃不了盘中的食品,不要布给别人,一旦你接触到那种食品,它就变为污染物。许多印度人在就餐前还要弄清他们的食物是否被异教徒或非本社会等级的人碰过。
8.印度人喜欢吃中餐,喜欢分餐制,不习惯用刀叉和筷子。印度人吃饭大多使用盘子,用右手抓食(抓饭时大多只用3个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印度人认为吃饭中很多快感来自触觉,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饭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温度。切忌用左手递送东西,他们认为左手肮脏,右手干净。吃饭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饭用手抓,就连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间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对别人的侮辱,弄不好他们会把你用左手递的东西砸烂,还可能臭驾你一通。
印度人如厕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礼仪禁忌须知
每一个国家都有它独特的礼仪文化,是礼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独到。无论你认可也好,觉得不可思议也罢,入乡随俗,你都必须遵循它。下面介绍一些与我们不一样的印度的独到的禁忌、礼仪文化和习惯。
其一,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其二,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其三,以右为尊,左手被视为不干净的象征。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人身由两部分组成,右半边是男性的象征,左边是女性的象征,所以左手无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单用右手致意。此外,印度人便后用水冲洗,使用左手,而绝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若送人东西,大都用双手捧着,或一手为主,另一只手稍微接触另一手臂,象征双手。否则认为不礼貌。
其四,吃饭过程中,若给对方(印度人)加饭加菜,不可用还在吃饭的那只手直接加饭加菜,若是这样,被认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东西,因那只手正被用来吃饭,已接触了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换一双未用过的筷子,给客人加饭加菜。若对方已经吃饱,不再需要,而你出于客气,仍坚持再给,这时,你会发现对方可能把双手捧着的碗筷(或吃饭用的盘子)一同伸到桌下,这表示不要了,见此情景,主人应当明白:不能再给客人加饭加菜。
其五,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其六,印度饮食习惯和文化。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
其七,印度的颜色、数字、谈话忌讳。印度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其八,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
其九,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猜你感兴趣:
1. 印度人的社交礼仪
2. 印度的习俗礼仪
3. 印度的社交礼仪
4. 关于印度餐桌上的礼仪
5. 关于印度人的礼仪
6. 印度餐桌礼仪常识
7. 印度商务礼仪
8. 印度的就餐礼仪有哪些
② 印度人为什么用手吃饭
“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
(2)印度中餐怎么吃扩展阅读: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③ 印度人吃的饭有哪些
现在,南印度和东印度普遍以大米为主食,北印度则以面粉为主食。南北之间的饮食习惯差别很大。根据自己的种姓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差别也很大。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饭和饼,面条、饺子、包子、馒头、烧麦基本上没有。他们喜欢吃的并非中国人吃的白米饭,而是把饭煮熟后,放些油和调料,饭的颜色呈黄色,或者同别的什么菜炒在一块儿。在中国流行的所谓"印度飞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这种饼其实有两种:"加巴地"或"若地",前者没有涂油,后者则有明显的油香味。还有一种叫"扑里"的饼也是印度人的主食,有点像中国北方的油饼,无论是"加巴地"、"若地"还是"扑里",用的麦面都是没有去掉壳的,而中国的"印度飞饼",用的都是去掉壳的精粉,其口感与印度的饼其实不一样。印度人吃米饭或吃饼时,喜欢用手把菜卷在饼内,有点像中国人吃北京烤鸭,或用手把菜和饭混在一起,在盘里搅拌几下,抓起来捏一捏,然后送进口内。这种吃法,如换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在餐厅和酒店也有炒米饭可以点,主要是为了外国人。
④ “印度菜”在其他国家眼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菜
‘印度菜’在大多数国家中并不受欢迎,在大家的眼里,总会觉得印度的饭菜不是很干净,而且印度的饭菜是直接上手抓,会让很多人感觉不适应,大部分中国人他们其实对于印度的菜并不是很能接受,而且印度咖喱的口感在某种程度上不太适合一些比较保守的中国人尝试,总体来说对比西餐和日本料理,中国人对印度菜没有什么太大的好感。
3总的来说印度菜可分为南北两大菜系,北印度菜的口味以微辣为主,以咖喱为特色,菜色清爽,更受欢迎,所以世界各国的印度菜多是北印度菜。南印度菜系,香料多用咖喱叶和芥末子,口味较重,以酸、咸、辣为主,原料多用椰子,菜式简单。但尽管印度菜种类很多,也依然不受大多数国家欢迎。
⑤ 印度火车免费晚餐看上去很豪华,吃起来感觉如何
只能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爱好的口味,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咖喱的味道,所以感觉应该是很不错的吧。
总体来说,印度火车上免费的晚餐味道肯定不错,但从它量大还能被吃完就能看出来,要是不好吃也不需要准备那么多了。
⑥ 印尼老百姓平时吃什么
印尼人吃的食物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相似,如巴东菜等,多为较辛辣的食物。
在首都雅加达,世界各国的风味菜肴,如中国菜、欧式菜、泰国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鲜菜、印度菜,应有尽有。尤其是中国菜,印尼较大一点的城镇都开设有中国餐馆。
中国餐馆中,粤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东菜餐馆都有,但粤菜餐馆最多。印尼菜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菜肴相似,口味较重,菜肴中常加入椰浆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餐桌上常备有辣椒酱。
印尼各地菜肴中,最典型的是巴东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闻名。印尼最常见的菜肴有杂拌什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鱼(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
汤则常用牛肉汤(soto sapi)、羊肉汤(sotokambing)和鸡肉汤(soto ayam)。因天气热,印尼人一般不喜欢吃热饭、热菜,不喝很烫的汤。饭后有喝咖啡或茶的习惯,喝时一般都加糖。
印尼人都习惯喝红茶,不少人也开始喜欢喝茉莉花茶和绿茶。印尼人喜欢吃甜食,餐后点心品种较多,东部地区的糕点则常用沙莪粉制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招待客人。
(6)印度中餐怎么吃扩展阅读:
印尼菜与其他东南亚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会用到两款独有香料:石栗和黑栗。
这两款香料几乎会出现在任何一款传统菜上,比如着名的巴东牛肉,就必须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独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
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则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备材料。“黑美人”是一种传统牛肉汤,由于放了黑栗汤色带黑,且被认为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并不都是一个味道,不同地区的食材和调味料都不同。苏门答腊岛人喜欢在浓浓的椰子酱里加上辣椒调味,而且喜欢选用牛肉和牛的内脏做食材。
西爪哇岛人多用酸辣调味料,酸辣汤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习惯以虾酱佐餐,而北苏拉威西省人则喜欢将各式鱼类做成烩饭。
⑦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用手抓饭吃,是因为不会用筷子吗
尊重他人习惯,就是尊重自己的习俗,吃没有对错,都是吃进肚里变成奋
印度-奇葩的国家。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对这个国家的看法是,它是一个吸引蛇的国家, 人们在大街上拉屎,贫穷,暴力犯罪,强j妇女。宝莱坞电影中的反物理动作(神剧)。
用手吃饭只是印度次大陆人饮食的一部分方式。印度次大陆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非洲人也用手吃饭。(本人目前在阿联酋的一家中国公司上班,公司里有印度人、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人。我曾经在非洲的肯尼亚工作了三年,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对他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的了解。至于他们为什么用手吃饭,我询问了他们很多人)。
他们自己介绍说:用手吃饭这种做法具有很长的 历史 ,是一种感官活动,触摸是体验的一部分,包括食物的味道,香气或用洗过的香蕉叶(南部使用)或缝制和洗涤过的(北部使用)大盘子上。传统上,手指还用于根据自己的口味感觉食物的温度。
在印度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用手吃饭是这种文化的一部分,认为这样做更自然更原始。尽管许多人认为这种习俗是不文明的。
用手进食的习惯起源于阿育吠陀教义。吠陀人认为人类的身体与自然元素同步,手拥有一定的力量。阿育吠陀教科书指出,手指是五个元素的延伸:
通过拇指进入空间,通过食指进入空气,通过中指入火,通过无名指进来的水,通过小指到达地球。
用手吃饭时将所有手指连在一起。据信这可以提高对所吃食物的味道的认识。您不仅在养活自己的身体,而且还在养育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当您用手触摸食物时,就会与之建立物理和精神上的联系。是不是在开吃之前念一句阿弥陀佛。还是要背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我就没有再询问了。
当您被邀请到一个印度家庭的家中用餐时,这是对主人和上帝尊重的标志,即在进餐时亲自触摸食物。
喝汤食时可以使用汤匙。在印度北部,也可以用勺子吃米饭,但在印度南部,习惯于用香蕉叶吃食物(包括米饭)
印度人自己介绍说:用手食用还可以带来其他 健康 益处是改善消化,当您用手指捡起食物时,手指中数百万个神经末梢会传达您要吃的信息。通过释放消化液和酶,这为消化做好提前准备。
他们通常坐在地板垫上吃饭,许多城市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也这样做。还有一个就是他们都喜欢光着脚丫子在地板上走来走去,好多人用一双拖鞋去厕所,可想而知有脚气的可就相互传染了。
有几个印度人建议我也用手吃饭和光着脚丫子在地板上走,我没有理会他们,也没有说行和不行。我自己心想:'去你的吧'。
对于印度人来说,仅使用右手吃饭,为什么?通常认为左手太脏了,因为据说左手是用来擦洗屁屁的。
用右手直接抓饭吃的,没有任何的工具。在我们看来那是很脏的,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抓饭吃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为何要用手抓饭吃呢?为何不用中国的筷子,或者西方的刀叉?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印度文化中,讲究纯真,自然,你看瑜伽,就是这种的体现。而印度人用右手吃饭也是这个讲究,他们认为用右手来抓着食物吃,感受每一餐的质感和温度,那是最纯真,最接近自然的事情,因此一直就是以此为基础,吃饭用手抓。
而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我们祖先伟大的发明筷子那也是来源于大自然,其实也是很纯真的,那么古代印度为何没有发明一个类似于筷子或者勺子之类的东西呢?其实这个也很简单,印度大陆和阿拉伯这一线,其实都是属于热带,常年都比较炎热。因此,印度的饮食都比较冷,很少有像我们一样的热食。所以对于这些炎热地区的人来说,用手抓冷食吃,其实非常凉爽,还可以应了印度人追求自然,不建厕所的心。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用手抓饭,而发明了筷子呢?这其实就是中华文明产生的黄河,长江流域,四季分明,夏天可能热,但是其他季节那是很凉爽,尤其是到了冬天,很冷,因此,食物都需要煮的很热才能吃。对于这么热的东西,如果用手,那简直是要烫死,因此,只能借助工具。而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了筷子,这种取材方便,又恨实用的工具。
而比我们更冷的欧洲,北欧,北亚地区就直接使用刀叉了,因为,他们的食物以牛肉等动物为主,一般的木头根本是用不上力,所以只能是坚硬的刀叉才能吃好一顿饭。而印度用手吃饭的习俗可以理解,毕竟在阿拉伯世界,非洲,很多炎热地方的人都是用手吃饭。但是,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印度上厕所也用手,而且印度人根本不建厕所,难道真要那么自然,那么纯真,直接跟动物一样?
因为他们排斥中国的东西。
?
⑧ 为什么印度的“美食”,让人看上去都没有了食欲
有没有到处找中餐馆吃饭,我就这样做过;因为以前“韩流”比较盛的时候,我在一些视频上面看到很多人吃的韩国美食特别香,看着特别有食欲,我就抽空去韩国玩了一趟,可是我发现那里的韩餐我根本就吃不习惯,不合我的口味,于是我就到处去找中餐馆,吃到中餐的时候简直是“泪流满面”!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爱好,说不定我不喜欢吃的大家会喜欢吃呢!我觉得印度的口味真的是比较重的了,食品里面添加的“特制”的东西也是相当的多,估计这也是众多网友觉得印度食品“神奇”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