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什么时候发射探测器到火星

印度什么时候发射探测器到火星

发布时间:2022-12-07 17:59:47

⑴ 印度探测器上过火星吗

印度探测器没有上过火星。
在2013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轨道探测器。大约10个月之后,这个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是继美、俄、欧之后,第4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而且还是首个一次性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ISRO的火星探测成本做到了最低,仅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10%。
印度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并没有在火星上软着陆,它只是一个轨道器,绕着火星在旋转。如果要登陆火星,难度非常高,ISRO此前从未有过相关的经验。从世界各国来看,登陆火星的成功率约为40%,其中NASA的成功率最高,7次登陆只失败了一次,最近成功的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登陆火星的洞察号。
ISRO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火星探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到了NASA的帮助。在火箭发射和探测器前往火星的途中,ISRO有能力进行跟踪遥测。当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时,需要用到NASA遍布全球的深空网络(DSN)进行测控,这让地面控制中心与探测器的通信有了很好的保障。

⑵ 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国家有哪些

截至2020年,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国家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日本、印度、中国、阿联酋。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地区有:欧空局。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着陆任务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
截至2020年,在全球发射的47个火星探测器里边,美国以22个和前苏联(俄罗斯)20个承包了其中的42个。美国有5次成功实现火星软着陆并传回了大量的数据。
前苏联(俄罗斯)还没有实现完全意义的软着陆,前苏联1971年发射的“火星3号”着陆后因为遇见火星沙尘暴只工作了20秒便失联,没有传回任何有效数据。
日本曾经在1998年7月3日发射过火星探测器,但由于技术故障,探测器在茫茫太空飞行了5年后被放弃,此后再没尝试。
欧空局曾经在2003年以及2016年用俄罗斯火箭发射过两次,两次都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但软着陆时出现意外。
印度曾经在2013年10月5发射过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在美国的帮助下,曼加里安号于2014年9月24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这是印度第一次对火星进行探测就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曾经在2011年搭载俄罗斯“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但未能成功入轨。
发射升空的阿联酋火星探测器,是用日本的火箭发射的。

⑶ 果然等来了!印度称将于2022年派三名宇航员前往太空“一周行”

啥也不想说了,自我国宣布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之后,石川就一直在等待着我们邻居“三哥”会作何反应。

果不其然,还真就等来了!

据多家印媒报道,印度政府于2018年12月28日宣布,该国将在2022年发射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时,向太空派遣一支由三人组成的团队,为期一周。

至此,印度将是继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之后将人类送往太空的第四个国家。

根据印度政府发表的一份声明,印度的部长们已经批准了14亿美元的预算,为该项目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

声明称,印度内阁已批准融资,在“近地轨道上”发射一艘印度开发的航天器,“任务期限从一个轨道期到至多7天”。

报道称,今年8月,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将在2022年前发射至少一名宇航员参与的载人航天飞行。

相关报道还提到,过去10年,中国在太空项目上投入巨资,印度加大了与中国的竞争。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也在今年7月宣布,计划在2019年向月球发射一枚无人探测器。

2013年,印度向火星发射了一颗轨道飞行器,目前仍在运行。去年,印度在一次发射中发射了创纪录的104颗卫星。

印度政府正与其他国际企业竞争,争取在卫星市场上获得更大份额,并以其低成本太空项目而闻名。

文/梁石川

⑷ 共赴一场与火星的约会

探测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从未熄灭。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难度极大。火星有什么魔力吸引人类乐此不疲?人类 探索 火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面对艰巨的挑战,人类准备好了吗?

答疑解惑

【你了解火星吗?】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1%。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分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另一个独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显差别:南方是古老、充满陨石坑的高地,北方则是较年轻的平原。

【人类为什么钟情于火星?】

火星是离地球轨道最近的一颗行星,在许多方面与地球较为相像,火星也有四季变化,气温比地球低,生存条件仅次于地球。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和水,它可能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颗行星,人类也就有可能向火星移民,开辟新的生存空间。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苏联、欧洲以及日本等都竞相开始 探索 火星的历程。

【火星过去曾像地球一样宜居?】

在四十六亿年前到三十七亿年前的这段时间,火星表面温暖湿润,火星上那些看起来像是水冲刷出来的地貌形态也显示,当时的火星表面存在大量江河湖泊。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这些江河湖泊通过一个地下水系统连成一体,也就是说,水都是相通的。这些丰富的水资源加上浓密大气层,使火星就像今天的地球一样适合生命生存。曾经温暖湿润的火星,经过亿万年的演化,为什么会变成了今天的一片荒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太阳本身有非常高的温度,表面的等离子体会像水蒸气一样脱离太阳重力的束缚,形成高速的等离子流。这些粒子和火星相互作用,使得火星的大气从火星上逃逸,形成像彗尾那样的粒子流。

【我们距离火星还有多“远”?】

发现新知

【火星上发现有机物】

2018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火星新发现——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了有机分子。在着陆的火星盖尔环形山中,好奇号对几十亿年前古湖底淤积而逐渐形成的四个不同区域的泥岩沉积岩进行钻孔取样,样品由好奇号的样本分析器(SAM)进行分析。样本分析器对粉末状的岩石样品加热超过500摄氏度,随后检测到样品释放出小有机分子,即大有机分子的碎片。这些碎片中的一些含有硫,这有助于它们在火星严酷的环境下保留下来——就像在地球上含硫的有机物更耐用,比如头发、指甲和 汽车 轮胎一样。在检测中,还在这些岩石样品中发现了有机碳,另外一些可识别的分子包括噻吩、苯、甲苯和小碳链,如丙烷或丁烯。

【人类听到了火星上的风声】

2018年12月7日,美国航天局宣布,“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捕捉到了火星风的声音,这也是人类首次通过探测器了解火星风声。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当天公布了一段“洞察”号传回的、约20秒的火星风音频,听上去是低沉的“隆隆”声。这是“洞察”号上的传感器于12月1日在艾利希平原上捕捉到的,风由西北往东南方向吹,风速约为每秒5至7米。这与火星轨道上观测到的着陆区沙尘条纹方向一致。

【火星上有大型地下湖】

2018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火星南极冰盖表面下约1.5千米处存在一个约20千米宽的液态水湖。科学家一直将稳定的液态水源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例如地下湖或含水土层,而非只是微量的水、水汽或冰。研究人员还发现,该液态湖的温度约为零下68摄氏度。远低于冰点,为什么还能保持液态?科学家解释说,水中可能溶有镁、钙、钠等火星岩石中的金属盐,这些金属盐像防冻剂一样,加上冰盖带来的压力,使这个湖泊在冰点下保持了液态。

【火星上有环形山冰层】

2018年底,欧洲航天局发布了“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的几张火星环形山冰层照片,褐色的环形山中积满厚厚的冰层,看上去就像半个装满白色冰激凌的椰子。这些图片记录了火星北部科罗廖夫环形山的样貌。该环形山是一个保存完好的陨石坑,环形山的凹陷区内,看似积满了白雪,实则是大约1.8米厚的冰层。由于存在“冷阱”现象,即空气在山口遇冷沉降,山口内的冰层终年不化,总体积约为2200立方千米。

关于火星的有趣事实

1. 谁发现了火星

想要说出谁首先发现火星是不可能的,因为几千年来,人类都可以用肉眼看到这颗行星。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一支原始的望远镜对火星进行了观察,并由此成为“观测天文学之父”。1659年,荷兰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更加先进的望远镜观察了火星,并进行了绘图。

2. 火星上会下雪

火星也会像地球一样下雪。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在火星的南极观测到了这种现象,只不过下的是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这也是整个太阳系中人类迄今观测到的唯一一次降干冰现象。

研究人员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相关仪器对火星南极地区的干冰云进行观测,并获取了包括温度、干冰颗粒大小以及浓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那个地区在冬季会出现降干冰的现象。

干冰需要在零下125摄氏度左右才会形成,这比水结冰的温度要低很多。研究人员说,这说明,尽管火星环境与地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两者间仍存在很大的差异。2008年,航天局的研究人员曾在火星的北部观测到真正意义上的下雪现象,即由水冻结而成的冰雪。

3. 火星拥有太阳系内最大的山峰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约为8844.43米,然而火星上的最高峰奥林匹斯山是高于火星基准面21171米,是珠穆朗玛峰的两倍多,即便把奥林匹斯山放到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里,它仍然能露出海平面1万多米,仍然能比珠穆朗玛峰高很多。

奥林帕斯山是火星上的盾状火山,是太阳系已知的最大的火山,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从山脚到山顶的高差是21.9公里,相当于地球上从山脚到山顶的最高山冒纳凯阿火山的两倍多,如果将奥林帕斯山和它西北方1000公里处的平原相比的话,这座山要高出近2万7000米。

4. 在火星上你会感觉更瘦了

如果人类踏上火星,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变得更加轻盈。火星比地球小,其重力也小于地球,你会体验到比在地球上小62.5%的重力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地球上重100公斤,那在火星上就只有38公斤。

5. 火星上的一年

一个火星年相当于687个地球日,尽管火星上一天只比地球的一天多了40分钟。

6. 另一次火星接近

2003年,火星到达近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只有5600万公里。据NASA介绍,要等到2287年才能再次见到如此近距离的火星。

7. 冰河时期

雷达探测图片显示,火星今天的面貌是在40万年前一次冰河时期结束之后逐渐形成的。

8. 生命迹象

2014年,好奇号火星车发现了甲烷气泡。NASA的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可能预示着“古代甲烷被封存的证据,可能意味着远古生命的存在”。

人类探险火星简史

迄今,人类总共向火星发射了40多颗探测器,其中超过60%折戟沉沙,而成功者则为人类展现了奇异多姿的火星画卷。

1962年11月,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人类火星探测的开端。

1964年11月,美国向火星发射“水手4号”飞船。1965年7月15日,“水手4号”飞近火星,从距离火星1万公里处拍摄了21幅照片,发现火星上存在大量环形山,火星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火星既没有熔化的铁核也没有磁场。

1969年,美国“水手5号”和“水手6号”飞船再次掠过火星。它们拍摄的200多幅照片表明,火星表面的温度比预想的更低,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水蒸气几乎难以寻觅。当年,美国“水手7号”探测器发回126张照片。

1971年5月,苏联发射“火星3号”探测器。12月,其施放的着陆器由于遭遇火星沙尘暴,在开始照相扫描22秒后与地球失去联系。

1972年,美国“水手9号”飞船沿火星外层空间轨道飞行,成为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环绕火星轨道进行长期考察。“水手9号”成功拍摄了火星全貌,发回7329张照片,确认火星上并不存在运河,火星的一个半球上有许多环行山,外貌很像月球,另一个半球则比较平坦。

1975年8月,美国“海盗1号”升空,其于次年7月释放的着陆器顺利落至火星表面,向地面传回彩色照片。二者一直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初。

1996年12月,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射。次年7月,其所携着陆器顺利落至火星,施放出“旅居者”号火星车,实现漫游考察并发现远古水痕。

1998年7月,日本“希望”号探测器飞赴火星,但此后故障不断。2003年12月,日本宣布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失败。

2001年4月,美国发射“奥德赛”探测器。次年,该探测器发现火星表层可能富含冰冻水。其搭载的俄罗斯高能中子探测器也尝试找水并探测火星表面中子流。

2003年,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于6月和7月发射升空。它们都成功登上火星,对火星岩石和地貌开展长达七八年的漫游考察。2004年1月25日(北京时间)中午“机遇”号在火星表面登陆。“机遇”号和“勇气”号 是一对孪生兄弟,被科学家们亲切地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2010年“勇气”号在服役6年后与地球失去联系,火星表面只留下“机遇”号。

2003年6月,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升空。12月,其施放的“猎兔犬2号”着陆器在登上火星后无法与地球联系。2004年1月23日,“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些冰冻水部分裸露在火星表面,没有被由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全部覆盖。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2004年1月3日,美国“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在成功着陆几个小时后,该探测器从着陆区附近传回10多张高清晰度图片,为探测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

2005年8月,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升空,其所携探测仪的数量、探测精度和数据传输能力均创下当时 历史 纪录。

2007年8月,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启程,次年5月在火星北极着陆。探测器考察两月后,科学家确认“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发现水蒸气,为火星有水找到证据。2008年11月10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因失去联系,它持续5个多月的火星探测就此终结。

2011年11月9日,中国首颗“萤火一号”探测器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一同升空,将分赴火星和火卫一探测考察。但在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它们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2012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着陆,它将 探索 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这是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

2013年11月5日,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发射升空。2014年9月24日,“曼加里安”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它目前正在离火星表面大约500公里处正常运行。

2016年3月14日,俄罗斯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研制的“火星生物学——2016”成功发射,该宇航器主要用于探测火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并验证火星着陆技术。

2018年5月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无人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再次向红色星球发起挑战。“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历经6个多月、航行约4.82亿公里后,于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7日凌晨成功抵达火星登陆点,并顺利传回首张照片,开启 历史 上首次勘探火星内部的 探索 任务。

各国航天机构还酝酿着多个登陆火星计划。2020年前后,美国计划发射下一代火星车“火星2020”;欧俄计划联合发射“火星生物学-2020”火星车;中国计划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⑸ 印度也要发射载人飞船,印度的航天实力究竟如何

最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了印度的载人飞行计划。预计到今年年底,即十二月,印度国内第一艘载人飞船"加甘延"将进行首次无人轨道飞行试验。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说,印度的航天实力还不好。毕竟,与中国相比,中国宇航员早在2003年就完成了首次太空飞行,而直到今天,印度还没有将宇航员送入太空。

那么,印度的航空航天实力如何?对我们来说,印度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对手,还是不在同一水平,完全不可比?


印度航空航天发展史

虽然看起来印度是一个“神奇而奇妙”的国家,但事实上,印度与许多国家,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国际上都很好。以前苏联支持的印度航空航天工业为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前苏联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技术援助,并成立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973年,它开始研究运载火箭。


1975年,印度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独立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

你可能认为这个排名不高。你知道,世界上有195个主权国家,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可以说,印度仍然很强大。

此外,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印度于2008年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这也使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虽然相对而言,中国的“天文一号”也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但它并不是亚洲第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与此同时,2008年,印度还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月球船1号”。尽管经历了多次失去联系的曲折,但它仍在2017年再次与地球接触,并绕月球飞行。

当然,印度也有许多不足,这也使得印度的许多太空计划至今仍被推迟,暂未列入新议程。例如,印度原本计划在2015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虽然推迟了,印度也充满了信心,但2019年,由于“月川2号”的失败,该计划已无限期延长。


印度航空航天会成为中国的对手吗?

这一次,印度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发射其国内第一艘载人航天器,以实现载人登月和火星计划。可以说,印度在人类的“新太空竞赛”中仍然雄心勃勃。

早在多年前,印度就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甚至计划在美国宇航局之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国家。


与此同时,印度还计划在短期内将载人航天商业化,并计划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可以说,今天印度航天事业的发展与美国和中国,特别是印度完全背道而驰。根据民意调查,许多印度人认为印度的空间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他们认为印度很快就会全面赶超中国。

如果印度载人飞船的试飞成功,印度将在2023年前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印度是我们的对手吗?

总之,印度的航空航天发展不可低估,因为印度的航空航天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印度航空航天的优势是什么?

第一个优势:高性价比

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航天工业的发展相比,任何项目都需要花费数亿美元。与此不同,印度航天工业的发展一直追求高性价比。甚至许多太空项目的投资也没有好莱坞电影那么高。例如,印度月球探测器的总成本仅为其他国家的10%。

因此,在如此低的成本下,一旦印度"大运会"以极低的成本优势和高的性价比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航天项目,印度的航天事业将会发展得非常迅速。


第二个优势:高度国际化

如上所述,印度在国际上有许多关系良好的国家,在印度的许多空间项目中采取国际合作的形式。目前,美国、欧盟等许多航天机构也在与印度进行深入合作,这也加快了印度的航天发展。


此外,印度越来越重视航空航天人才的培养,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至少在亚洲,印度的太空飞行也是一个对手。你怎么认为?

⑹ 印度曾成功登陆过火星那为何登月失败

印度无法独立完成探月任务,寻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谱,导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终失败。

“月球2号”项目总耗资约1.4亿美元,由于俄罗斯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着陆器,促使印度推后了这个计划的实施时间。这个项目包含了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3个模块,携带了10多个各类研究装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车,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为25公斤,它将携带两个分光计用于探测月球表面的元素组成——包括等离子体层以及像氦-3这样的同位素的数据,后者是未来核聚变能量反应堆的潜在燃料。

“月球2号”的携带的轨道飞行器所携带的水测绘仪同样让人期待,因为太阳风中的质子会产生羟基离子,这些离子会漂向月球的两极,在那里它们会被陨石坑中的水冰俘获,而水测绘仪将会对这些水冰展开探测。如果成功,这将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借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与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国家,并如期开展探测工作。

着陆的前15分钟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降,当海拔大概减至30公里时,它开始发动4座引擎紧急减速,只不过在距离陆地仅剩2.1公里时,意外发生了:Vikram偏离了预定轨道,就此“失联”,任务失败了。

巴基斯坦联邦科学和技术部长法瓦德·乔杜里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术,讽刺印度“月船2号”的着陆器是在印度孟买买的“玩具”。

两天后,9月8日,在月球轨道上的“月船2号”传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团队最终未能与它建立讯号。

⑺ 哪些国家探测过火星

探测过火星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印度和中国。
1、俄罗斯
1960年,前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A号探测器,它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
2、美国
1964年,美国成功发射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功到达火星的探测器。
3、欧洲
2007年2月25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靠近火星飞行,顺利完成利用火星引力调整飞行速度和轨道的任务。
4、印度
2013年,印度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入轨火星并向地球传回了清晰影像。这也是亚洲第一台成功探测火星的探测器。
5、中国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

⑻ 印度能发射火星探测器,为何月球探测器却飞不过最后的2.1公里

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自7月22日发射升空以来,在经过数次变轨,以及41天的太空飞行之后,原本定于9月7日将实现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次的月球南极软着陆,可是最终却在距月球表面还有2.1公里时,和地球的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功败垂成。本来印度希望能通过这次月球软着落,加入美俄中的队伍,成为全球第四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的国家,但现在看来印度还需要继续努力。

虽然印度在航天领域也算得上是大国之一,毕竟早在2013年,印度就发射了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并最终成功飞抵火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火星轨道探测器的国家。但是如果因此说印度的航天技术水平能超过中国,可能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毕竟这次印度月船二号探测器在距月面2.1公里时失联,就很是说明问题。反观中国的嫦娥工程,一步步稳扎稳打,每次都上一个技术台阶,既逐步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总体目标,又为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只要对比一下中国和印度的月球探测器飞向月球的时间,就能很直观地明白双方的技术差距。首先要说明一个概念,在探测器从地球飞向月球的时候,从地面发射升空之后,探测器最终都需要进入到霍夫曼地月转移轨道,才能飞向月球。而进入转移轨道之后,飞向月球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都是5天。而航天技术水平的差距就在于,探测器进入太空后需要变轨几次才能进入转移轨道。

中国现在的探月飞船从嫦娥二号任务开始,就已经掌握了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和飞行技术,嫦娥探测器与火箭分离后滑行至合适位置,只需一次开机就可以直接踏上奔月之旅,无需再慢慢调整轨道。因此将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从最初的12天缩短到了5天。就是因为我国航天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实践,掌握了直接奔月轨道设计和”分秒不差”的零窗口发射等关键技术,火箭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达到了直接奔月的水平。

而印度这次探月计划之所以要先在太空中飞个几十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印度的探测器要一直绕着地球转圈圈,进行变轨。可以说相比十年前的印度探月1号,如今的印度轨道技术毫无进展,仍然需要变轨6次才能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而且绕地球23天,也算是又一个印度独一无二的创造了。当然这也和印度用来发射的GSLV MkIII火箭运载能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高达六百吨的自重却只有4吨的运载能力,甚至低于我国上一代高轨运载火箭长征3号乙的5.5吨。这也说明了印度航天技术在空间飞行姿态、轨道控制,燃料利用率上的水平其实还远未达到顶尖的水准。种种的因素叠加,说明印度如今的航天计划多少都有点碰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印度这次探月任务的失败,正说明了中国一步步按部就班的发展航天基础建设,积累各种航天发射经验,是多么的正确。中国嫦娥飞船能一次次探月成功,不但是中国航天技术硬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深空测控网,地球东西半球的数个65米大型测控天线精密的监控着嫦娥的位置与状态、不断发出下一步行动的指令,这样背后软实力的体现。而正是有这样的完整的航天技术体系,对于即将在明年进行的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我们才更有信心。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⑼ 印度航空水平差,为什么能够一箭多星甚至发射探测器到火星呢

2014年9月24日,印度火星轨道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老厉害了,是全球首个第一次尝试便成功入轨的国家。

我国之前有过一次火星 探索 计划,但是搭乘的是俄罗斯的火箭,后来变轨失败没过去。

如果这是“看谁飞得远谁就赢的比赛”,那么很显然印度赢了。

印度还有一箭104星的成就,如果这是“看谁带的包裹多谁就赢的比赛”,那么也是印度赢了。

但是如果比较“谁家火箭运载能力大谁就赢的比赛”,那么很抱歉,印度最厉害的火箭相当于我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运载能力和我国长征二号捆相当,后者于1990年7月首次成功发射,于1995年退役。印度目前最大运载能力是近地轨道10吨;我们的长征五号是近地轨道25吨;美国刚发射的猎鹰重型是60吨;美国的土星五号是近地轨道120吨。

哦对了,补充一下,虽然人家运载能力低,但是人家起飞重量大,基本上全球顶尖了。也就是说,大块头,小力气。

这么比,我们的确落后美国几十年,印度嘛,呵呵。

哎?运载能力是啥,不是飞得越远越厉害吗?你要这么比,那么美国的大力神运载火箭把旅行者一号早就飞过冥王星了,几百年以内估计美国都是完胜的状态。

而送旅行者一号飞那么远的大力神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概只有13吨。换个说法,我们要想把印度发射的那堆跟砖头块一样大小的卫星呼啦啦送到火星,也做得到。但是没啥意义,既浪费钱也打乱了计划。

而且印度至今没有自己的载人航天,没自己的空间站,也没有自己的登月。原因就是没钱,钱都去哪了?当然花在“看谁飞得远,看谁带的包裹多谁就赢的比赛”啦。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的确有很大的优势,他的技术来源很广泛,基本可以吸收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所以只要印度经济跟上来,有钱了,那么是非常有能力超过我们的。这不是么,最近人家说要玩航天飞机了。

印度航天 科技 水平并不算差,前两年创下了一枚火箭发射104颗卫星的记录,打破了俄罗斯之前保持的37星的记录,在未来也可能成为他们的一个特色。

说起印度一般人印象可能不怎么好,实际上很多牛人也确实觉得印度不怎么好,他们至今没有统一度量衡,工业化基础薄弱,很多装备主要靠进口,国内环境还比较混乱。但印度与西方国家关系还可以,很多设备造不出来却可以买回来。航天 科技 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是分不开的,印度虽然完成了一些成就,但以后航天 科技 的发展个人不大看好。

印度目前有能力自行发射卫星、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航天实力是不错的。一箭104星很厉害,不过实际上只是发射了一枚700多公斤的主卫星,其他103枚卫星加起来也就600多公斤,是很小的卫星。这对以后印度商业航天发射有一定的帮助,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功能多样体积庞大的卫星,一箭多星发射“纳米卫星”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工业基础的薄弱很大的限制了印度航天的发展,印度最大的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0吨,我国长征五号目前是25吨,是现役世界第二(或第三记不大清楚了),但是印度运载火箭的起飞质量却快赶上我国长征五号了,也就是说印度的火箭很笨重,块头大力气小。这就是整体技术水平和工业化基础不足的体现。

印度之所以有时叫开挂民族,似乎一直对这个称呼情有独钟。开挂民族有时候真的会做出许多让世界惊掉下巴的事。

所谓一箭多星,是指航天火箭发射时一起携带多颗卫星。一箭多星的发射运用,打破了传统一箭一星的传统,是一种高效的,大大节省经济的发射方式。 。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目前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并不多,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几个国家。

2017年2月15日,印度一箭多星打破俄罗斯创下的37颗卫星世界记录,打破中国2015年一箭20颗卫星亚洲记录,为104颗,目前世界最多记录。

其实,印度能一箭发射104颗,并不能说明印度在航天领域就超越了我们老牌大国。

说出来大家可能会笑,印度一箭104颗卫星, 虽然卫星数量非常多,但实际上那么多卫星加起来总重仅有1.38吨,要知道我们的天宫一号就重达8吨,这些卫星中只有三颗是自主研发,其它都是来自国外。

其中最大的一颗是印度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重量700多千克,其它的卫星都属于几十千克甚至几千克大小的微小型商用卫星。有网友戏称,印度的卫星就像些玩具。

所以印度目前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运载火箭,但不可否认的是,开挂民族在多弹头分导上还是比较牛的。

要是把我们的天宫一号质量全部换算成这些小型卫星。那么我们可以发射它最起码六倍数量的卫星。数量多并不代表就领先世界。水分含量太多。

科学疑惑篇@ 印度航空发展情况怎么样?
从1963年印度建立发射场,到1967年印度发射第一颗卫星,再到1968年印度建立空间研究组织!印度这个被誉为开挂的民族,在上世纪对航空的发展就非常的迅速与强劲!虽然早前多数卫星的发射都是由美国,欧洲国家等代为发射,但是印度也确实在一些领域默默赶超着各国!比如2013年印度成功火星探测卫星,以及2017年成功发射了一枚"一箭104星"火箭,也是震惊了不少国家哈!

在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一箭104星"火箭?简单地说就是发射一枚运载了104颗卫星的火箭!此前的记录还只是由俄罗斯保持的"一箭37星"!印度直接运载104颗!还有印度居然可以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知道绝大数国家都还没敢尝试!

那么可不可以说印度的航空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了呢?

科学解疑篇@ 印度航空 科技 水平整体怎么样?为何能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一箭多星?
先说说印度的"一箭104星"情况!当年印度发射的一箭多星,携带的是一颗印度自己的重达700多公斤的卫星和103颗共计664公斤的纳米卫星,印度本身只有3颗,美国多达96颗,其它是别国卫星!国际空间专家表示发射一箭多星能够节约一大半的运载费用等等!而且这种技术也被一些国家认为是没必要的做法!

因为一箭多星技术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而且运载能力也低,火箭推力也低!我国专家曾经表示过这种技术运载的推力只有1.5吨而已,涉及多星分离,只要不发生碰撞就可以了!而且印度利用这种技术给外太空制造了很多的"太空垃圾"!换句话说就是,印度发射的很多卫星似乎不都是有用的!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竞争而为之的做法!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提倡!

如果以低廉节俭的角度去看印度航空,那么确实能够做到以低于其它国家60%左右的价格运载卫星!但其实这也是印度国内劳动力太过于廉价而导致的!其实我们国家也具备这样的技术,只是没必要运用而已!毕竟我国外太空空间站已经有相当规模,没必要运用这种小规模,低运载的方式去应对火箭的发射!

而且印度有很多航天领域的技术是依靠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以及上面提及的火星探测器也是),并非自家技术,所以和中国的独立自主相比弱太多了,只是印度啊三喜欢炫耀而已!我国比较低调,默默发展!

所以综上,印度没有全球定位,没有大推力火箭,更没有载人航天等等!所以最多只能算是国际第二阶梯的航天领域国家,比起第一阶梯的中国,美国,俄罗斯!

科学科普篇@ 关于航空的知识:

1丶航空与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航空是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主要运载工具为飞机。航天指人类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太空中的飞行活动,主要运载工是为火箭、航天飞机等。

2丶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包括导弹)制造,比反复多次重复使用的飞机制造要相对容易些。

3丶印度在航天领域为二流国家,在航空领域属不入流的国家。

科学家早就说了,我们的航天 科技 水平,和世界顶级水平还差20年。换句话说,国足水平也差不多。我们音乐排行榜上排名靠前的歌曲,落后标榜20年,我们的电影和好莱坞电影还差20年。我们的顶级大学和世界顶级名校还差多少年?

说明一箭多星并不是什么多牛逼的技术,基本上能发射卫星的都会,至于发射探测器到火星,难点在于远程测控,这个问题美国帮他解决了,其他工作,就和发射一个普通卫星差不多,并没有很大的难度

这个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虽然能一箭多星,那也要看成功率,你发个几十次,难道不能成功一两次吗?只吹那成功的一两次,那些失败的呢?

再说发射探测器去火星,我觉得,外表意义多过实在意义,没什么用,只能骗骗国内民众,浪费钱财!

人家的水平哪里差?差在哪里?你从新闻上看到的吗?

⑽ 印度网友吐槽:祝融号的成功,令早先探测火星的印度感到尴尬

祝融号是第一个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车。而且,这是我国一次性完成了“绕、落、巡”三项火星探测任务,第一次就取得了成功。当年,美国和苏联都是连续发射了多个火星探测器,然后一项一项完成的这些探测任务,而且苏联登陆火星都失败了;所以祝融号的成功,完全是人类 探索 火星 历史 上值得纪念的里程碑。目前祝融号已经在火星上移动了410m,完成许多重要的科学考察。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印度早在2014年就实现成功探测火星计划。 “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是亚洲第一个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探测器,这点是非常值得印度网友骄傲的。因为这是印度第一次一次性就成功进入了火星轨道,这点是比日本和俄罗斯都做得要好。而且这个探测器 总共耗资才7300万美元,是迄今为止最便宜的火星探测器。

看看印度网友是怎么评价的吧:

1.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让印度感到尴尬啊,我们印度可是第一个进行火星探测的亚洲国家啊,而且一次性就成功了。印度要加油了,要不然被中国甩到太后面了

2. 如果把一块破烂金属扔到火星上算探测火星“任务”成功的话,中国在10年前就可以做到的。(吐槽上面那个的)

3.中国总是会把有用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中国正在积极地与世界分享科学信息。请记住,他们的玉兔2号月球车仍然在积极 探索 月球,还有他们的空间站。期待更多的信息和发现,在未来也与你和我分享。

4. 伟大的成就,祝贺中国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开启了太空 探索 的新时代。首次尝试就成功着陆,创造了 历史 。功劳归于中国科学家,要知道他们这群科学家还非常年轻,他们还能创造很多的奇迹。

5. 第一名是美国,第二名是中国;谁将是下一个登陆火星的国家?中国会是第一个把人送上火星的国家吗?印度什么时候能去月球取点土壤啊。

6. 到目前为止,这个火星车已经行驶了410米,中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收到了非常详细的第一手数据,包括火星地表以下100米的温度、气候、探地雷达等。我希望火星车至少能存活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你们觉得呢,可是他的设计寿命只有90天。

平心而论,印度网友虽然吐槽了自己国家的火星探测计划,但是在太空方面,中国和印度还是各有所长,比如印度在1988年就发射了第一颗遥感卫星,而中国到1999年才发射第一颗,直到近年来的高分遥感卫星计划,我们在遥感卫星上的技术水平才追上了印度。而且在一箭多星上面的记录还是有印度保持的一箭104星。

其实太空 探索 方面的竞争是良性竞争, 宇宙 探索 与人类 社会 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无限辽阔的宇宙还是一个十分奥秘的谜,人类所知的世界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这个宇宙是需要所有人类无限的 探索 ,无限的去揭示其真相,需要 科技 不断发展,不断高尖,才有可能推进宇宙 探索 的工程,而 探索 宇宙所带来的 科技 成果和 探索 宇宙发现的事物,以及太空中的实验研究成果必将给人类以无穷的益处,不断促进全人类 社会 的文明与进步。

阅读全文

与印度什么时候发射探测器到火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藏红花什么水果 浏览:560
印度式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浏览:363
印尼选票为什么要人工数 浏览:538
越南什么时候盛行东风 浏览:482
意大利哪里买gucci 浏览:14
固安英国宫一期怎么走 浏览:534
英国爱它美奶粉价格是多少 浏览:119
印度用海南话怎么说 浏览:936
中国六十年代支援越南多少物资 浏览:927
为什么伊朗不能付款 浏览:108
意大利和韩国哪个更适合居住 浏览:663
出口伊朗需要什么 浏览:553
中国有多少低收入人 浏览:827
中国李宁的鞋子一般可以穿多久 浏览:122
印尼每月出口镍矿石多少吨 浏览:923
剃刀党杀了哪个意大利人 浏览:212
中国贫民如何翻身 浏览:120
意大利艺术服装哪里好 浏览:393
中国如何更新外国的游戏 浏览:231
伊朗币怎么转到迪拜 浏览:623